理性预期学派

合集下载

08第八章理性预期学派理论

08第八章理性预期学派理论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
3
理性预期经济理论
理性预期经济学 是 20 世纪 70 年代 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是 从货币主义学派中分化出来的。主要 代表有:理· 卢卡斯(E.lucas)、约翰· 穆 斯 (J.Muth)、约翰· 泰勒(J.Taylor)等人。 “理性预期”一词由穆斯在 《理性预 期与价格变动理论》 一文中首次提出。 他假定:人们在预测时,总是以自己 尽可能收集到的信息作为依据。这一 假定被一些青年学者接受并传播,逐 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学派。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
9
理性预期经济理论
其二,理论预期是观察到的过去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它可以指导人们的经济行为。由于它与理论预测结果一 致,因而理性预期可以构成经济行为的基础。 其三,理性预期模型中存在随机误差项,表明厂商和 经济学家都不能无所不知地掌握一切信息,因而会对其产 出行为发生影响; 其四,最主要之点在于,理性预期模型说明,规则的 经济政策不会对实际经济行动产生影响。只有当经济体系 受到预料之外的冲击时,才会使实际产量偏离其正常轨道。 显然,这一结论部分地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 有效性。
卢卡斯
穆斯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
4
理性预期经济理论
第八章 理性预期经济理论
第一节 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模型
第二节 理性预期理论的三个假说 第三节 理性预期宏观经济理论 第四节 理性预期理论的政策含义

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美国的一种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因在经济分析中假定经济行为的主体对未来事件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而得名。又译合理预期。理性预期的思想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J·F·穆思在《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一文中提出,70年代由芝加哥大学的R.E.卢卡斯和明尼苏达大学的T·J·萨金特和N·华莱士等人作出了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形成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指人们在搜集尽可能多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经济理论或经济数学模型.对经济变量的未来变化做出估计。具体说,理性预期包括三层含义:(1)做出经济决策的主体是有理性的。他们的行为目标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期。(2)经济主体在做出预期时会努力利用一切有关信息,其中包括对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系统了解,对有关数据、资料的充分掌握。(3)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性错误。穆思在分析中首次使用了理性预期概念,但在当时和后来一段时间里,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972年,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将理性预期概念引入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宏观经济学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与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正确的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新古典经济学的很多结论和政策建议都是从理性预期推断来的,包括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AD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发生了移动后决定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以及对财政政策的分析等。适应性预期指人们仅仅根据过去而预测未来的说法。新古典学者认为,适应性预期是错误的说法。

第五组_理性预期学派

第五组_理性预期学派

(2)理性预期与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供给:在既定价格、生产能力和成本下,
厂商生产和销售的总产出量 ·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只重视对于社会总 需求的分析,而忽视了对社会总供给的分析,或 者把社会总供给看成是仅仅由社会总需求决定的 东西; ·理性预期学派把对社会总供给本身的分析纳入宏 观经济分析,考察社会总供给决定的因素。
*罗伯特· 巴罗(Robert Barro,1944— ) ——经济增长理论的耀眼之星, 当今世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 代表人物 ·生平 ·主要理论贡献 ·主要著作
• • • •
1944年生于美国纽约 1965年获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学士学位 197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众多学校包括布朗大学(1968~1972年)、芝加 哥大学(1973~1975年,1982~1984年),罗彻斯 特大学任教 (1975~1982年)。自1986年起,巴罗 任教于哈佛大学,目前是该校瓦格纳经济学讲座 教授,同时又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 员
(二)基本理论
1、AS-AD模型 2、经济周期理论
1、AS-AD模型
(1)理性预期与社会总需求 (2)理性预期与社会总供给 (3)“AS-AD曲线”分析
(1)理性预期与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在既定价格、收入和其他变量条件下 ,消费者、厂商和政府的支出总量
理性预期学派关于社会总需求在收入、储蓄、消费、 投资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分析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关于 社会总需求的分析是一致的。但有两点重要的区别: ·理性预期学派更重视社会总需求的微观基础的分析 ; ·理性预期学派重视理性预期在需求决定中的分析。

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二、预期与理性预期



理性预期所说的“预期”有两个重要特 征: 第一,预期是一个特定的人的价值判断, 是主观的 第二,对某个特定变量的预期,不能把 它理解为一个单一的预期值,而应把它 看作是这个变量未来值的一个完全的概 率分布。
二、预期与理性预期


理解理性预期,要注意以下几点: (1)理性预期假说并不认为经济当事人 的预测总是正确的,它只是说个人的预 期将分布在预期的那个变量的实际期望 值周围; (2)经济当事人能够充分利用他可以获 得的一切信息最优化他的经济决策;
4、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一直关注经济周期问题 , 20 世纪 70 年代 (第一代)提出货币周期模型,并引申 出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认为货币冲击 是经济波动的根源;进入 80 年代后,产 生“第二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认为波动的根源是技术变动等实际因素。 前者从需求角度,后者从供给角度,对 经济周期的根源提出解释。
4、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但二者本质上都是古典主义的:波动被 描绘成竞争性的均衡现象,所以市场是 出清的;经济人是理性预期的、追求利 益最大化的;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强调经济自由主义。 理性预期学派对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 批评 “个人是自己利益的最好的看守者”
二、预期与理性预期

第六章 理性预期学派

第九章_理性预期学派

第九章_理性预期学派

(二)非理性预期
非理性预期:是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其前提 就是经济发展未来的不确定性,通常指预期者根据以前的经 济走势来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其“非理性”在于,它可能 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 ①预期者判断以前的经济走势将继续下去;
②经济形势将发生逆转。
具体有两个特点: ①把预期当作一种非理性的心理因 素; ②把预期视为一种外生变量,是不可控的。
二、从“理性预期”到“新古典宏 观”
到20世纪80年代,理性预期的概念已 被西方经济学界所普遍接受。由于理性预 期学派的基本政策主张,与其他坚持古典 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基本理论主张的现 代货币主义学派和供应学派大致相类似, 而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和供给学派已经失去 了最适宜的“经济滞胀”的环境和土壤, 于是,在实践中这些学派便与原先的理性 预期学派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第三讲 不变性命题的分析
一、不变性命题的提出
从理性预期理论出发,理性预期学派在许多经济问题上 都与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和货币学派持有不同的观点。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 凯恩斯主义认为:失业与通胀间存在一种交替关系。 货币学派认为:这种关系短期存在,长期不存在。 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则是:从理性而不是适应性预期出 发,曲线所反映的交替关系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不存在。 因为在理性预期条件下,人们已经估计到货币供应量增 加后可能发生的实际后果,从而采取了预防性货币供应量增 加措施(如要求提高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利息率),因此,一 旦货币供应量增加,它只会导致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并不能 使工资和利息率下降,于是即使暂时的产量增加和利息率下 降都不会发生。

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概述

理性预期学派(Rational Expectation School),即主张理性预期假说的学派,其在经济学流派中被认为是新古典派经济学(Neo Classical Economics)第二代,即,以动态分析及理性预期假说为主要特征而与第一代分流,被称为新古典派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

理性预期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是从货币主义学派中分化出来的。

穆斯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他假定:人们在进行预测时,总是以自己尽可能收集到的信息作为依据。这一假定被一些青年学者接受并传播其理论。穆斯的理性预期假说理论在当时曾被用于金融市场动态行为的分析,但从未被作为宏观经济动态分析的前提,所以对一般经济思想并未产生广泛影响。直至70年代,经济学家卢卡斯发表了《预期与货币中性》一文,首先将穆斯的理性期假说同货币主义模型结合起来分析。之后,卢卡斯又和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家萨金特(Sargent)、华莱士(Wallace)等人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理性预期假说作了进一步阐发,同时把理性预期引入宏观经济、模型,并且用于理性预期整个理论体系的分析,以卢卡斯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最终形成。

理性预期是相对”适应性预期”而言的,所谓适应性预期就是运用某经济变量的过去记录去预测未来,反复检验和修订,采取错了再试的方式,使预期逐渐符合客观的过程。而理性预期与这种适应性预期根本不同,它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做出的预期。这种预期之所以称为”理性的”,因为它是人们参照过去历史提供的所有知识,对这种知识加以最有效利用,并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才做出的一种预期。正因为如此,这种预期能与有关的经济理论的预期相一致。

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参考资料――经济学流派――正文4

说明:

正文中带下划线的内容表示有相关链接内容,链接的内容附在文后。“经济学说史”部分已有的人物、学派用下划线表示,如凯恩斯。

四、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形成的重要经济学流派。由于其在经济分析中假定:经济行为的主体对未来事件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故名。理性预期学派以自己独有的理性预期理论反对长期居于正统地位的凯恩斯经济学,并使西方宏观经济学在理论结构、分析方法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代表人物是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等。

(一)理性预期学派的产生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根据

(三)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理论

(四)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一)理性预期学派的产生

理性预期学派是对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和政策提出挑战而兴起的。1961年,约翰·穆思在一篇题为《理性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的文章中,最初提出了“理性预期”的概念,这可以看作是该学派的缘起。之后,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等人循着理性预期的思路,阐发了诸如工资、就业、失业、货币、通货膨胀、经济周期、政府行为和经济政策的作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并猛烈批评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的兴起,在西方经济学界颇为引人注目。理性预期理论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被看成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领域最重要的突破性成果之一。卢卡斯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1995年)。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根据

西方的新古典经济学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上,—个是个体是寻求最优化的。换句话说,经济行为主体在他们的收入和技术的限度内力求取得最大的预期利润或最大的预期效用;另一个是市场趋向于供求平衡,就是说在每个市场上,除非有法律的限制,情报的脱节,或政府政策的阻碍,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上卖方愿意供应的数量恰好等于买方愿意买进的数量。在这两个前提下,市场上每种产品均衡的含义,就是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企业预备出售的数量恰好等于消费者愿意买进的数量。同样,在劳工市场上,按照现行的工资率,工人提供的劳动时数正是他愿意提供的劳动量,雇主雇用的工人也正是他愿意雇用的人数。

经济学流派第8讲 理性预期学派

经济学流派第8讲 理性预期学派
17
3)适应性预期(弗里德曼货币主义) • 指预期者在估计或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时,利用 过去预期与过去实际间的差距来矫正对未来的预期。 如上期预期物价上涨5%,但实际通货膨胀为10%, 那么对下期物价预期就应调整为5—10%之间。 这种预期最先由菲利普·卡根使用,后来弗里 德曼在分析通胀预期时加以应用和推广。 这种预期由于引入了预期反馈机制,既不同于 简单地把过去当成未来的静态预期,也不同于把预 期视为一种非理性的心理因素的预期。 穆斯认为,这种预期是回顾式的,主要利用过 去的信息来预期未来走势,预期者是被动的,只受 客观环境的左右,这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会犯系 统性错误。
14

“关于结果要在许多天后才能见分晓的积极行动, 我们的大多数决策很可能起源于动物精神 (animal spirits)——一种自发的而不是无所 事事的冲动”(《通论》,第165页)。
在这里,“动物精神”表达的是一种人的本能、 一种信心。当经济处于高涨时期,“动物精神” 会正向发挥作用,人们会相信这种状态将持续下 去,相信扩大产能和利润不断涌入,甚至会变得 过于“盲目”和“轻信”,进而演化成泡沫诞生 的心理学动力。当经济处于衰退之时,“动物精 神”又会走向反面。因此,“人类本性的特点也 会造成不稳定性”(《通论》,第165页)。
Q f ( pt 1 )
s t
11
收敛型蛛网波动
相对于Q轴,供给曲 线斜率绝对值大于需求 曲线斜率绝对值,供给 曲线陡峭

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或理性预期学说,其代表人物有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托马斯·萨近特等。与货币主义学派一样,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反对政府实施相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是,其政策主张所依据的理论却与货币主义不同。货币主义为了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复活了萨伊定理,认为在自发条件下,价格机制会自发地使供给等于需求,但是,并没有针对凯恩斯对新古典学派的批判提出新的理论。而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实践之所以失败,原因是他们的政策的理论基础错了,对资本主义作了错误的理解。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解决宏观经济政策疑难理论问题的钥匙,还在微观经济之中;关键的问题是:企业家或者生产者能否预知未来,能否对未来发生的事件在当前做出合理的预期。

凯恩斯反对新古典学派的均衡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企业家不能预知未来,不能对未来做出理性的预期。凯恩斯认为,从企业进行投资和生产,到产品被生产出来提供到市场,有一个相当长的间隔时期。为了使当前计划的投资和生产能在未来给自己带来收益,生产者和投资者必须对未来进行预期,包括对价格的预期和对未来投资收益的预期。前者是短期预期,后者是长期预期。

毫无疑问,如果企业家都能够准确预知未来,因而使当前的投资和生产刚好满足未来消费的需要,资本主义就不会发生危机。但是,凯恩斯认为这很难做到,困难不在于短期,而在于长期。他认为,企业家的短期预期主要是依据过去的经验做出的,短期内的决策错误很容易得到调整,因此,在短期内,这种主要根据过去的经验进行决策的做法是合理的,也不会产生的大的问题。但是,就长期而言,这种做法却可能导致不利的结果。在长期中,过去的经验变成了成规,人们往往根据成规行事。但是,未来的市场却是变化的。依据成规做出长期预期和长期决策,在未来被发现与事实不服合时,很难改正。

理性预期学派讲解

理性预期学派讲解

二、持续市场出清假说
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各种商品和要 素都存在一个价格使供求达到均衡状态,不存在任何的 商品和要素的余留。
三、自然率假说
市场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从长期来看不变的因素,亦 称不变率,如自然失业率、自然通胀率、自然增长率等。 它是市场经济内在的动态平衡机制,外界力量能暂时打 破这种平衡,但不能改变它。
• 把预期当作一种非理性的心理因素; • 把预期视为一种外生变量。
– 适应性预期 指预期者在估计或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时,利用过
去预期与过去实际间的差• 距来矫正对未来的预期。
如上期预期物价上涨5%,但实际通货膨胀为10%, 那么对下期物价预期就应调整为5—10%之间。
这种预期最先由菲利普·卡根使用,后来弗里德曼 在分析通胀预期时加以应用和推广。
例如,掷骰子的数学期望值为:
1/6(1 + 2 + 3 + 4 + 5 + 6)= 3.5
–在求出某一变量的数学期望值时,预期者必须充分 收集和有效利用一切信息。
按其假说,理性人可以做到,因信息不充分或利 用没有效率,就会因预期错误而受损。
–此外,信息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市场、技术、政 策等信息,还包括用于估算未来趋势的理论、模型。
势。穆斯认为蛛网理论中的预期就属于静态预期,即预 期未来的价格与前一期价格一致。 – 非理性预期

[VIP专享]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

[VIP专享]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

罗伯特·卢卡斯

百科名片

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美国人,1937年生于华盛顿的雅奇马。经济学天才、理性预期学派的重量级代表,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表彰他对“理性预期他假说的应用和发展”所作的贡献,1995年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

目录

个人简介

学术研究

学术成就

论文著作展开

个人简介

学术研究

学术成就

论文著作展开

个人简介

1937年,卢卡斯生于华盛顿的雅奇马。

1955年,卢卡斯从西雅图的罗斯福公立学校高中毕业。芝加哥给予他奖学金,但芝加哥没有工学院,从而终止了他做工程师的梦。

在那个时候,热门专业是学物理,但卢卡斯对此没有兴趣。真正令他激动的是芝加哥学院的人文科学,如西方文明史和知识的组织、方法及原理。这些课程中的一切对他都是新的。他选修古代史序列,并且变成主修历史。卢卡斯由于获得了一项伍德罗·威尔逊博士奖学金,而进入加州大学攻读历史专业研究生。

在芝加哥,卢卡斯读到了比利时历史学家亨利·皮伦尼,他记述了罗马时代的终

结,并强调面对政治大破坏时,人民的经济生活的连续性。对此,卢卡斯印像深刻。在伯克莱,他选修了经济史课程,并旁听经济理论课。从那时起,他开始对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决定改学经济学,并因此回到了芝加哥。

1963年,卡内基工学院(现在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工业管理研究生院提供给卢卡斯一个教职。

卢卡斯在卡内基工学院的第一年,花了不少时间学习动态系统和在时间过程中优化的数学,并设法看一看这些方法如何可以最好地用于经济问题。那几年,卡内基——梅隆有一群杰出的经济学家对动力学和预期的形成有兴趣,卢卡斯也是其中之一。他在那时与雷纳德·莱普英合作进行项目研究,他还与爱德华·普里斯科特合作完成了一个不完全竞争产业的动力学的理论项目。并写了一篇《不确定下的投资》的文章。在此期间,卢卡斯的经济动力学的全部观点逐渐成形。

第8讲 理性预期学派

第8讲 理性预期学派

2018/9/19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2
2.理性预期学派的领袖人物:卢卡斯(Robert.Lucas) 代表人物:托马斯·萨金特、尼卡·华莱士、 约翰·泰勒、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和罗伯特·巴罗。
2018/9/19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3
罗伯特·卢卡斯简介:
1937年生于华盛顿州的亚基马,分别于1959年和1964 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 1962-1970年,任芝加哥大学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 1970-1974年卡内基一梅隆大学经济学教授; 1974-1975年任福特基金会访问研究教授; 1975-1980年任芝加哥大学教授。 1980年开始,他一直是芝加哥大学约翰·杜威经济学 功勋教授。
2018/9/19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15
概括地说,非理性预期理论有三个特征: (1)预期的形成缺乏可靠的基础,因而易受情绪支配; (2)预期被作为一个外生变量来对待,从而被排除在模 型的分析范围之外,即‚把预期主要看作外部变数 ,因而同任何模式中的现行变数无关‛ (3)预期不受有关经济变量与政策变量的影响
2018/9/19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5
他著名的著作有: 《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 《理性预期和经济计量的实践》(与萨金特); 《经济周期的模型》 《经济动态的递推方法》(与斯托克和普雷斯科特); 《经济增长讲座》。

第十七讲 理性预期学派

第十七讲  理性预期学派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以后,卢卡斯又对萨缪尔森的一个货币经济的 交叉迭代模型产生兴趣。他的观点集中反映在 1970年完成、1972年发表的《预期和货币中性》 的文章中。这篇文章是他的代表作,货币中性 是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演讲主题之一。1995年5 月,在明尼亚波列斯联邦准备银行的赞助下, 还为此文专门组织了一个25周年的纪念会。 1974年卢卡斯回芝加哥教书。1980年成为芝加 哥的约翰·杜威优异贡献教授。 1995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该 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罗伯特·卢卡斯,以 表彰他对“理性预期他假说的应用和发展”所 作的贡献。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政策含义
政府干预的无效 在充分掌握信息的条件之下,政府预定的政 策的效果会被合理预期所形成的对策所抵消, 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政策都可能归于无效。甚 至在短期内,也只有未被预料到的政策行动 才会对真实产量有影响。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政策主张
1、政府应该放弃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金融政策,并 设法消除货币供应量、政府开支水平这类它所控制 的变量的不规则变动。 2、政府决策者应该从失业和通货膨胀这两种灾难选 择其一的繁重任务中解放出来,把财政政策和金融 政策的目标放在防止或减少通货膨胀而不是失业上。 他们虽然认为政府的政策不能对经济的产量、就业 和其他“实际”变量产生影响,但却承认这些政策 能够对一般物价水平等“名义”变量具有规律性的 效果。因此,他们积极主张政府应该把最理想的一 般物价水平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

08第八章理性预期学派理论

08第八章理性预期学派理论
尽可能收集到的信息作为依据。这一
假定被一些青年学者接受并传播,逐
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学派。
卢卡斯 穆斯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
4
第八章 理性预期经济理论
理性预期经济理论
第一节 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模型 第二节 理性预期理论的三个假说 第三节 理性预期宏观经济理论 第四节 理性预期理论的政策含义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
5
第一节 理性预期学派的 基本观点和基本模型
理性预期经济理论
一、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
理性预期是相对“适应性预期”而言的,所谓适应性 预期就是运用某经济变量的过去记录去预测未来,反复检 验和修订,采取错了再试的方式,使预期逐渐符合客观的 过程。而理性预期与这种适应性预期根本不同,它是指人 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做出的预期。这种 预期之所以称为“理性的”,因为它是人们参照过去历史 提供的所有知识,对这种知识加以最有效利用,经过周密 的思考之后,才做出的预期。正因为如此,这种预期能与 有关的经济理论的预期相一致。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
3
理性预期经济理论
理性预期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 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是
从货币主义学派中分化出来的。主要 代表有:理·卢卡斯(E.lucas)、约翰·穆 斯(J.Muth)、约翰·泰勒(J.Taylor)等人。 “理性预期”一词由穆斯在《理性预 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 他假定:人们在预测时,总是以自己

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提供的“动态随机的一般均衡理论”,为打通微观经 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提供的“可计算试验”(“校准”)方法,推进了经 济学的定量分析和实验研究,以及计算机模拟(但反 对进行预测)。
为更激进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既然产量和就业波动主要来自供给方引发的自然率 水平的波动,政府就不应用稳定性政策来消除或抑制这 些波动。
第三节 主要理论观点
一、卢卡斯批评 1. 对凯恩斯主义的批评
战后凯主义的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参数,都是根据经 验数据估计出来,要么忽视预期,要么只是适应性预期。
如AD—AS 模型可简写为:Ye = a G + b M Ye : 均衡的国民收入;G :政府支出;M :货币供应

通过给定G 和M ,便可预测出国民收入Ye,但模 型中的参数a、b却不可信。
二、持续市场出清假说
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各种商品和要 素都存在一个价格使供求达到均衡状态,不存在任何的 商品和要素的余留。
三、自然率假说
市场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从长期来看不变的因素,亦 称不变率,如自然失业率、自然通胀率、自然增长率等。 它是市场经济内在的动态平衡机制,外界力量能暂时打 破这种平衡,但不能改变它。
指经济主体完全依据以前情况来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 穆斯认为蛛网理论中的预期就属于静态预期,即预期未 来的价格与前一期价格一致。 非理性预期

经济学说史第十八章理性预期学派

经济学说史第十八章理性预期学派
经济学说史第十八章 理性预期学派
目录
• 理性预期学派概述 • 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理论 • 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 理性预期学派的实践应用 • 理性预期学派的争议与批判 • 理性预期学派的未来发展展望
01
理性预期学派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理性预期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 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其核心观点是经 济主体会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未来做出
政府债务与财政可持 续性
理性预期学派强调政府债务的可持续 性,认为过高的债务水平可能会引发 财政危机。政府应采取措施控制债务 规模,确保财政的长期可持续性。
国际贸易与理性预期
汇率稳定与国际贸易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汇率的稳定对于国际贸易至关重要。各国央 行应通过货币政策操作维护汇率稳定,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05
理性预期学派的争议与批判
对政策无效性命题的争议
支持者认为理性预期学派成功地解释了货币政策为何有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即政策无效性命 题。
反对者则认为政策无效性命题过于绝对,现实中货币政策仍有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在信 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较小的环境下。
对理性预期假设的批判
批评者指出理性预期假设过于理想化, 现实中人们往往无法获得全部信息并 做出完全理性的决策。
卢卡斯的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它表明政 策制定者需要考虑到政策对经济主体预期的影响,以及经济主体对政策 反应的适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性预期学派怎么影响供给

理性预期学派,即主张理性预期假说的学派,其在经济学流派中被认为是新古典派经济学(Neo Classical Economics)第二代,即,以动态分析及理性预期假说为主要特征而与第一代分流,被称为新古典派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

理性预期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是从货币主义学派中分化出来的。穆斯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他假定:人们在进行预测时,总是以自己尽可能收集到的信息作为依据。这一假定被一些青年学者接受并传播其理论。穆斯的理性预期假说理论在当时曾被用于金融市场动态行为的分析,但从未被作为宏观经济动态分析的前提,所以对一般经济思想并未产生广泛影响。直至70年代,经济学家卢卡斯发表了《预期与货币中性》一文,首先将穆斯的理性期假说同货币主义模型结合起来分析。之后,卢卡斯又和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家萨金特、华莱士等人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理性预期假说作了进一步阐发,同时把理性预期引入宏观经济、模型,并且用于理性预期整个理论体系的分析,以卢卡斯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最终形成。

理性预期是相对”适应性预期”而言的,所谓适应性预期就是运用某经济变量的过去记录去预测未来,反复检验和修订,采取错了再试的方式,使预期逐渐符合客观的过程。而理性预期与这种适应性预期根本不同,它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做出的预期。这种预期之所以称为”理性的”,因为它是人们参照过去历史提供的所有知识,对这种知识加以最有效利用,并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才做出的一种预期。正因为如此,这种预期能与有关的经济理论的预期相一致。

理性预期学派,从经济学范畴上划分,属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的特征,是他强点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的理性的经济行为。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理论,实际上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理性经济人的理性行为的分析的扩展与补充,或者说,它是沿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思路进一步展开其理论分析的。进一步说,在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分析中,始终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如下三个重要的信条:第一,经济当事人的实际经济决策,例如关

于储蓄、消费或投资的决策,只取决于实际的而不是名义的或货币的因素;第二,在经济当事人的的有限信息之下,他们是一贯的和成功的最优先者,即他们连续地处于均衡中;第三,在评价经济环境时,经济当事人不会犯系统的错误,即他们具有理性预期。

在经济分析中,强调经济变量的实际因素,对于经济当事人的决策的决定作用,以及强调经济当事人连续的实现均衡,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此外,新古典经济学还假定,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时已掌握完全的、充分的信息,因而,他们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随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以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实现新的均衡。但是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不重视预期的作用,在那里,人们的经济行为是随时根据信息进行调整的。以充分的信息为根据对未来的经济形势进行理性预期,从而决定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决策,这是理性预期学派对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新的理论贡献。进一步说,它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假定之下所做出的关于人的经济行为的新的理论分析。

理性预期学派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竞争、用市场经济的自发力来调节经济,这实际上就是否定政府行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总供给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这里的总供给就是总产量。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总产量的多少往往取决于生产这些产量的各个要素的多少。就一般而言,技术状态、资本等要素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所以在进行短期分析时,西方学者常假寂定它们是既定的外生变量,这样,总产量就只取决于劳动量,亦即就业量了,用函数形式表示为Y=f(N),其中Y代表产量,N代表就业量。而就业量又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实际工资水平与货币工资水平和价格又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总供给模型所要研究的实际上就是总产量与就业量、工资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理性预期学派与供给的关系

一、理性预期学派的假设条件:

1、个体利益最大化。

2、自然率假说。

3、市场出清: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状况迅速进行调整,由此,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不会存在超额供给,每个市场都处于或趋向于供求相等的一般均衡状态。

4、理性预期假说: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说来最为准确的,同时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和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预期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

原因:

1、鸟没有学过空气动力学,却能飞的很好。

2、人们会从吃亏上当中吸取教训。

3、你在一段时间中可以欺骗所有的人,你在长期中可以欺骗一部分人,但你绝不可能在长时期中欺骗所有的人。

二、卢卡斯模型:

1、总需求函数:

y t d=α

t

+β(m

t

-p

t

)

y

t

d—t期总需求;

α

t

—t期除货币供给之外其他所有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β—货币供给对总需求的乘数;

m

t -p

t

—t期实际货币供给(M/P)的对数。

2、总供给函数(附加预期变量):

y t s=y

n

+ v (p

t

-p

t

e)

y

t

s —t期总供给;

y

n

—潜在产出水平(自然率产出水平);

v —参数, v >0;

p

t

—t期总价格水平;

p

t

e —t期预期总价格水平。

含义:对货币量和总价格水平的不完全信息,导致了货币非中性(货币量变化

引致对总价格水平和相对价格变化的短期混淆,p

t ‡p

t

e),从而带来了短期产

出和就业的波动。

3、均衡产出(价格)的决定

y t d =y

t

s

1预期误差(短期)2预期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