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共40页
特殊儿童儿童孤独症的诊断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临床表现及干预方法
浙江省嘉善县集爱母婴健康中心李健
一、概念与起源
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Rett氏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非典型孤独症以及其他未特定性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目前,国际上有将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统称为孤独谱系障碍的趋向,其诊疗和康复原则基本相同。
孤独症无种族、社会、宗教之分,与家庭收入、生活方式、教育程度无关。据欧美各国统计,约每1万名儿童中有2-13例。目前,估计在我国约有50万左右孤独症患儿。本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2.6-5.7:1。
1943年Kanner最初加以描述。并称之为"情感接触孤独障碍"。当时他报告的11例均在婴儿出生后就起病,故称为婴儿早期孤独症。以后,他和其他学者观察更多病例后,发见有些患儿开始一、二年发育尚正常,以后才起病。现今一般人将起病年龄定为30月以内。
由于孤独症起病如此之早,征状奇特和预后严重,故引起学者的广泛兴趣及社会的关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设有孤独症专门学会、办有专门杂志,并且从社会、心理、神经生理、生化、遗传等多方面作了深入探讨,写了不少专著和文章。
二、诊断
儿童孤独症主要通过询问病史、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心理评估和其他辅助检查,并依据诊断标准作出诊断。
1.询问病史。
首先要详细了解患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运动、言语、认知能力等的发育。然后针对发育落后的领域和让家长感到异常的行为进行询问,注意异常行为出现的年龄、持续时间、频率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同时,也要收集孕产史、家族史、既往疾病史和就诊史等资料。问诊要点如下:(1)目前孩子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何时开始的?
中华医学会关于孤独症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关于孤独症诊断标准孤独症,也被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儿童早期发展障碍,以社交互动和沟通困难、刻板重复行为和兴趣、语言和非语言交
流障碍为特征。近年来,孤独症的高发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为了统一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制定了关于孤独症的诊断标准。本文将介绍中华医学会关于孤独症诊断的标准,以帮助大家
更好地了解和诊断孤独症。
一、社交互动和沟通困难(A类症状)
1. 社交互动异常:在多个社交上下文中,表现出与同龄人交往
和互动的明显困难,如缺乏发展适当的同伴关系、难以通过非语
言行为来表达需求和情感。
2. 社交沟通异常:表现出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困难,如延迟或
缺乏语言能力、重复使用语言、对文化上的非语言信号不敏感。
二、刻板重复行为和兴趣(B类症状)
1. 刻板重复行为:表现出刻板、重复和刚性的行为模式,如拍手、摇晃身体、重复模仿他人动作等。
2. 刻板兴趣:对特定的兴趣或主题表现出异常的专注和迷恋,
如对某种物品或话题的过度兴趣,固执地坚持特定的日程和顺序等。
三、其他症状(C类症状)
1. 感觉问题:对感觉刺激过于敏感或不敏感,如对噪音、光线、触觉等的异常反应。
2. 认知灵活性不足:对变化或过渡期的适应能力较差,表现出
刚性思维和固执的行为。
3. 运动协调困难:在体育活动或精细动作中表现出协调障碍,
如困难地抓握物品、步态异常等。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的诊断标准,确认孤独症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在A类症状中,至少需要满足社交互动异常或社交沟通异常
中的两项。
2. 在B类症状中,至少需要满足刻板重复行为或刻板兴趣中的
经典病例—自闭症孤独症表现的状况
经典病例一自闭症.孤独症的病因及预防
一.典型病例一孤独症(自闭症)
基本治愈,回归社会、正常环境的学习和生活】
XXX脑伤儿童关爱中心2022年4月27日
【姓名】何XX男5岁
【病情诊断】孤独症(自闭症)
【入院主要症状】
1、社交障碍
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回避他人目光,不与人眼神对视交流,对视时间短暂,难以理解他人情绪和想法,不依恋父母亲人,不能和父母互动亲密交流情感,不与人互动,喊名字没反应,不看电视,独自玩耍或发呆,不愿也不懂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不能参与游戏。
2、言语障碍
语言简单,只有爸爸,妈妈,爷爷,鱼等,不懂禁止语言,理解认知能力差,不能与人
进行语言交流,咀嚼无力,食物不易嚼烂。
3、刻板.单一行为等
喜欢重复一个动作,表情不丰富,经常发神(眼睛看着一个地方不动),脾气暴躁,喜欢扔东西,白天晚上喜欢磨牙,晚上半夜会无故哭闹,喜睡地上。
4.运动障碍
走路动作略笨拙,总是蹦蹦跳跳,眼睛不看路。
【治疗方案】理疗、烤药、药酒、艾灸、膏药.硬刺.内服中药等。
【治疗时间】5个多疗程
【治疗前后主要体征对比】一、社交互动明显改善,恢复正常注意力集中,能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想法,能与他人对视和互动,能安静的坐下来,能看懂电视,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频道,能和小朋友一块做游戏,咀嚼吞咽以恢复正常,生活自理,能有流畅、自然的社会互动。
二、语言与理解能力基本与同龄人同步有自主语言,能与他人正常沟通,模仿能力强,精气神十足,现在可以从I数到IOO, 可以说出家庭住址,可以准确回答问题,会拼读拼音,能说汉字和简单的英语。
三、刻板、单一行为恢复正常表情丰富,脾气不再暴躁,不乱扔东西,会安静下来听大人讲故事,能与他人正常交流玩耍。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与临床表现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与临床表现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
儿童孤独症是起病于儿童的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最早由英国人Kanner于1943年描述此病。其发病以男孩多见,男女孩比例大约为3:1左右。起病年龄多为30--36个月,部分患儿从出生后就有相关症状。一些患儿2--3岁内基本正常,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常不引起家长的注意,以至于使病情极速恶化,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儿童孤独症的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四分之三的患儿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25%的孤独症患儿出现癫痫发作,多在少年期后首次发作。
临床表现
1,社会交往障碍:
患儿情绪极度孤独,对自己家庭的亲人以及周围人均缺乏情感联系,回避与他人目光接触,不与外界接触,对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对父母缺乏依恋。
2,语言交流障碍:
言语发育延迟最为多见,婴儿咿呀学语减少,常发出尖叫或无意义的音节,语言理解能力障碍,缺乏对讲话的反应,往往不能用语言交流,常模仿重复别人简单的语句。部分有语言发育的患儿,出现语言退化,言语交流越来越少,发音不清或无意义的语言。
3:超出常规的行为方式
表现为经常重复无意义的动作,刻板行为,异常的睡眠和睡姿,异常的吃饭,日常生活方式及内容要求维持原样不变。对旋转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对天气预报,广告有特别的兴趣。
4:感知觉异常
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过分敏感。经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部分患儿对某些声音反应非常激烈。
5:智力障碍和其他损害
孤独症患儿外貌一般无明显的呆滞,但适应能力明显落后,生活不能自理,自卫能力差。常有无意识的攻击行为。约75%的患儿存在智力低下,但由于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交往和沟通,这一评估明显不够准确。
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孤独症,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早期便可出现。孤
独症患者在社交互动、语言和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的障碍,对于他们
的诊断,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标准。下面我们将介绍孤独症的诊断
标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一疾病。
首先,孤独症的诊断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社交互动能力。正常的
社交互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孤独症患者往往表现
出明显的社交障碍,包括缺乏眼神交流、难以理解他人情绪、缺乏
同理心等。医生在诊断时会观察患者与他人的互动情况,以及他们
是否能够适应不同的社交环境。
其次,语言和沟通能力也是孤独症诊断的重要考量因素。孤独
症患者可能出现语言发育延迟或语言能力严重受限的情况,甚至完
全无法进行口头交流。他们可能重复使用特定的词语或短语,对于
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困难。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话交流的情况等来判断其语言和沟通能力是否存在异常。
此外,孤独症患者的行为模式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他们
可能表现出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对环境变化产生极大的焦虑,对特定事物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行为举止,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来判断其行为模式是否符合孤独症的特征。
最后,孤独症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由于孤独症的症状与其他一些神经发育障碍或精神疾病存在一定的重叠,因此在进行诊断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确保患者的诊断准确性。
总的来说,孤独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社交互动能力、语言和沟通能力,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的表现,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只有严格遵循诊断标准,才能确保孤独症患者能够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社会融合。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孤独症的认识,为孤独症患者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孤独症,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儿童发育障碍,其特征为社交交往和沟通能力的严重
缺陷,以及受限、重复和刻板的行为模式。孤独症的诊断需要专业
医生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观察,根据一系列的诊断标准来判断患者是
否符合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以下将详细介绍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以
便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一疾病。
首先,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的相关标准。根据这些标准,孤独症的主要特征包括社交交往困难、语言沟通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和兴趣、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医生在进行
诊断时,需要对患者的行为、语言能力、社交互动等方面进行全面
的观察和评估,以确定是否符合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其次,孤独症的诊断标准还包括了发育时期的早期症状。一般
来说,孤独症的症状会在儿童早期就开始显现,通常在3岁以内就
能够观察到明显的异常行为和发育延迟。这些早期症状包括语言发
育延迟、社交交往困难、刻板重复行为等,医生在进行诊断时会重
点关注患者在发育早期的表现,以确定是否存在孤独症的症状。
另外,孤独症的诊断标准还需要排除其他相关疾病。由于孤独
症的症状与其他一些发育障碍和精神障碍有一定的重叠,因此在进
行诊断时需要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感觉统合失调、精神分裂症等。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询问、观察和
评估,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以确保最终的诊断结果准确可靠。
最后,孤独症的诊断标准还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和发展特点。
诊断儿童孤独症有四项标准
诊断儿童孤独症有四项标准
南京市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的专家介绍说,目前国际上关于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大同小异,基本一致,大体为四项:(1)与人建立不起感情联系,人际交往存在质的损害;(2)言语交流,主要言语运用存在质的损害;(3)兴趣狭窄和活动刻板、重复,坚持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变;(4)通常起步于3岁以内。
南京市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主任王民洁解释说,第一个标准属于人际交往障碍。患儿出生后不久表现尖叫,烦躁、好动、也有特别安静,不哭不闹,对灯光、亲人走动和讲话不注意,更不会用眼望着***脸,逗他玩也没有反应。正常孩子7个月左右就能分清亲人和陌生人,陌生人抱他就不让抱,而孤独症孩子则什么人都能抱。到一岁多时,尚不能与父母建立强烈的情感依恋。进入幼儿园后,常不听教师指挥,也不与小同学一起,而是独自玩,更不会玩“过家家”等集体扮演性游戏。
第二个标准属于语言表达、理解和沟通障碍。几乎所有的孤独症儿童的言语发育迟缓,他们应用语言不是为了与人沟通,缺乏与人一来一往的交往性言语。约有50%的孤独症儿童从小一直不会讲话,孩子大些或到少年期,有些智力正常的孤独症孩子经过训练后应用语言能力可达平均水平,理解能力也有所改进,但他们在言语应用时仍有困难。如出现刻板和重复的言语,或根据脑子里所固有的想法,向人反复提出一系列强迫性的问题。
对于第三个标准,王民洁解释说,孤独症儿童、甚至出生不久的婴儿要求母亲等喂奶在同一时间和同一抱姿,长大后用餐必须坐同一位置,室内家具和窗帘必须放在固定位置。若有改变,就会拒绝或表现极度痛苦、哭闹。他们的刻板和强制性行为非常影响他们的生活活动,如走路只走同一条路,总向一个方向转弯,或走两步就跳一步,并不可克制地摸一下电线杆。一些智力低下的儿童还常有咬自己的手或撞头等自伤行为。
儿童孤独症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孤独症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闭症、孤独症、儿童行为孤僻、语言发育迟缓
1.语言障碍语言与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是大多数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语言与交流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孤独症儿童有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运用能力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
2.社会交往障碍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年幼时即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甚至对父母和别人的拥抱、爱抚予以拒绝。分不清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对待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儿童之间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例如,在幼儿园多独处,不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看见一些儿童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做游戏时,没有去观看的兴趣或去参与的愿望。
3.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患者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并且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对玩具的主要特征不感兴趣,却十分关注非主要特征:患者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如上床睡觉的时间、所盖的被子都要保持不变,外出时要走相同的路线
等。若这些活动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者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患者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用舌舔墙壁、跺脚等。4.智能障碍在孤独症儿童中,智力水平表现很不一致,少数患者在正常范围,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国内外研究表明,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发现5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为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智商小于50),25%为轻度智力缺陷(智商为50~69),25%智力在正常(智商大于70),智力正常的被称为高功能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具体是什么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具体是什么
小儿孤独症影响着患者的健康生活,让患者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大多数小儿孤独症患者起病于儿童时期,近年来由于小儿孤独症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有关知识的普及,大家对小儿孤独症的症状也都有了相关的认识,但是却不是很了解。那么,小儿孤独症的表现具体是什么呢?
1、重复刻板行为。
2、智力异常70%左右的小儿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3、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4、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5、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6、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孩子孤独症表现有哪些
孩子孤独症表现有哪些
孩子孤独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严重的孤独症,其实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也可能会阻碍到今后的生活和人生,会出现语言障碍,社交障碍或者是智能障碍等这些问题。
★1.语言障碍
语言与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是大多数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语言与交流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孤独症儿童有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运用能力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
★2.社会交往障碍
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年幼时即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甚至对父母和别人的拥抱、爱抚予以拒绝。分不清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对待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儿童之间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例如,在幼儿园多独处,不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看见一些儿童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做游戏时,没有去观看的兴趣或去参与的愿望。
★3.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患者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
并且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对玩具的主要特征不感兴趣,却十分关注非主要特征:患者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如上床睡觉的时间、所盖的被子都要保持不变,外出时要走相同的路线等。若这些活动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者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患者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用舌舔墙壁、跺脚等。
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儿童孤独症的起病年龄大多在2-3岁,婴儿孤独症通常在生后第一年表现出来,不会晚于3岁发病,也有出生即起病者。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语言障碍
语言与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是大多数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语言与交流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孤独症儿童有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运用能力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
2.社会交往障碍
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年幼时即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甚至对父母和别人的拥抱、爱抚予以拒绝。分不清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对待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儿童之间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例如,在幼儿园多独处,不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看见一些儿童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做游戏时,没有去观看的兴趣或去参与的愿望。
3.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患者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并且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对玩具的主要特征不感兴趣,却十分关注非主要特征:患者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如上床睡觉的时间、所盖的被子都要保持不变,外出时要走相同的路线等。若这些活动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者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患者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用舌舔墙壁、跺脚等。
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孤独症,又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
通常在儿童早期就可见到症状。孤独症的诊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评
估和测试,以确定孩子是否符合诊断标准。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
的孤独症诊断标准是《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
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所列出的标准。下面将详
细介绍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首先,孤独症的诊断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社交互动和沟通方面的
困难。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可能表现出缺乏兴趣与他人互动的倾向,
对于他人的情感和需求缺乏理解,以及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交流。此外,他们可能表现出语言发展迟缓或严重受限的情况,包括语言
能力的延迟、语言的重复和刻板用语等。
其次,孤独症的诊断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刻板行为和兴趣方面
的特点。孤独症患者往往表现出对于特定对象或活动的异常兴趣,
以及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和刺激的过度敏感。他们可能会表现出
刻板的重复行为,如摇晃身体、摆动手指、重复摆弄物品等,以及
对于环境中细微变化的异常敏感。
另外,孤独症的诊断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感觉统合和感知方面
的异常。孤独症患者可能对于感官刺激有异常的反应,如对于光线、声音、触觉等的过度敏感或不敏感。他们还可能表现出对于感官刺
激的寻求和回避行为,以及对于感官刺激的异常固执和坚持。
最后,孤独症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神经发育障碍和精
神障碍。医生在进行孤独症的诊断时,需要仔细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如智力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焦虑障碍等,以
确保孩子的症状符合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总的来说,孤独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社交互动、沟通、刻板行为和兴趣、感觉统合和感知等方面的特点,以及排除其他可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与评估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与评估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特点是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
的缺陷,以及出现重复、刻板和狭窄的兴趣和行为模式。为了及早发现、诊断和干预儿童孤独症,专业的诊断和评估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和评估方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诊断标准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第五版)》(DSM-5)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
中的相关标准。根据这些标准,专业医生将综合考虑儿童的行为表现、发育历史、家庭观察等多方面的信息来做出诊断。
二、评估方法
1. 临床观察法
医生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来判断是否存在孤独症的症状。观察可以
包括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社交互动、言语交流、兴趣爱好等方
面的表现。医生通常会要求家长提供详细的观察记录,以便更好地了
解儿童的行为特征。
2. 评估问卷法
专业医生可能会使用标准化的问卷来评估儿童的孤独症症状。这些
问卷可以帮助医生系统地了解儿童在不同方面的行为表现,包括社交
互动、沟通、刻板行为等。家长和教育者可能会参与填写问卷,以提
供更全面的信息。
3. 发育历史回顾
医生会向家长了解儿童的发育历史,包括儿童在早期的社交互动、
语言发展、行为特征等方面的情况。这些信息是评估儿童孤独症的重
要依据之一,有助于确定孤独症是否可能存在于儿童早期。
4. 体格检查与神经发育评估
医生还会进行基本的体格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孤独症症状的
身体疾病。此外,神经发育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通过对儿
童的智力水平、运动能力、感官感知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有哪些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有哪些
家长们当然是,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他们却发现一个现象,很多的儿童容易患上孤独症,而这样对他今后的成长是会带来很大影响的,那么现在我们就具体去了解一下,儿童患上孤独症之后的一些表现,家长朋友们必须注意重视做好预防,让孩子可以避免这些心理问题发生。
1.语言障碍
语言与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是大多数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语言与交流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孤
独症儿童有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运用能力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4]
2.社会交往障碍
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年幼时即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甚至对父母和别人的拥抱、爱抚予以拒绝。分不清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对待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儿童之间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例如,在幼儿园多独处,不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看见一些儿童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做游戏时,没有去观看的兴趣或去参与的愿望。[5]
3.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患者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并且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对玩具的主要特征不感兴趣,却十分关注非主要特征:患者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如上床睡觉的时间、所盖的被子都要保持不变,外出时要走相同的路线等。若这些活动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者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患者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用舌舔墙壁、跺脚等。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通常是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和《儿童孤独症评估量表》来确定的。
以下是常见的诊断标准:
1. 持续性社交-沟通障碍:表现为与同龄人进行适当的非言语
和言语交流困难。
2. 刻板和重复性行为、兴趣和活动模式:表现为强调某些特定的兴趣,对其他方面的兴趣有限;坚持某种特定的日常行为模式;重复言语或运动等。
3. 固守和刚性思维模式:表现为固执己见,对改变有抵触情绪;以刚性和固守的方式思考和理解事物。
4. 感知-感觉特异性:对于感觉刺激(如光线、声音、触觉等)的反应异常敏感或反应不足。
5. 症状必须在儿童早期发生:症状必须在儿童早期(通常在3
岁前)出现,并导致明显的社交、学习和职能障碍。
6. 排除其他可能原因:排除其他可能引起以上症状的病因,如智力障碍、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等。
这些标准仅为常见的诊断标准,诊断儿童孤独症通常需要医生、心理学家或专业评估师进行综合评估,使用多种方法和工具来确定孩子是否符合诊断标准。
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
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
这是一组起病于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障碍的精神发育障碍,可伴有明显智能减退。男孩多见。
【诊断标准】(CCMD-2-R)
一、通常起病于3岁(36个月)以内。
二、人际交往障碍,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两项症状:
l.极度孤独,明显缺乏社会情绪反应,不能与别人(包括父母亲)产生正常的情感交流;
2.不能用注视、表情、姿势或手势进行交往;
3.不能与其他儿童建立伙伴关系;
4.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5.遇到疾病或挫折时,不会寻求支持或安慰,当别人遇到挫折时,也不会主动给予支持或安慰。
三、言语障碍,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两项症状:
1.言语发有延迟或不发育,例如不会呀呀学语,可有以手势或其它形式来代替言语交流的倾向;
2.刻板重复一些词语,而与环境或正在进行的活动无明显联系;
3.言语的声调、速度、节律、重音等方面异常;
4.言语的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害;
5.两岁以前言语功能发育正常,但两岁后出现障碍,甚至完全不会讲话。
四、兴趣和活动异常,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一项症状:
1.兴趣刻板、狭窄(例如专注目期、广告、气象报告等);
2.对某种东西特别依恋;
3.强迫性地进行某种特殊的仪式性行为;
4.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姿势;
5.对某些东西(例如玩具)的非主要部分特别感兴趣(例如对它们的气味、表面感觉、产生的噪声等);
6.对个人生活环境不愿或拒绝作任何变动。
五、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Asperger综合征、Heller综合征和Rett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