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概述一、内能的定义内能(Internal Energy)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等)由于热运动和相互作用所具有的能量总和。
它是热力学系统的一种状态函数,通常用符号U表示。
二、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内能与其温度有关。
温度升高,微观粒子的运动加剧,内能增加;温度降低,粒子运动减缓,内能减少。
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有关。
三、内能的测量内能本身无法直接测量,但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来间接计算。
热量的单位与内能相同,都是焦耳(Joule)。
四、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
1. 做功:当外界对物体施加力并使物体发生位移时,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反之,物体对外界做功时,其内能会减少。
2.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者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的方式传递,都会改变物体的内能。
五、热容量与比热容1. 热容量:物体吸收或放出一定热量时,其温度变化的量度。
热容量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焦耳/摄氏度(J/℃)。
2.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需要吸收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
六、内能与相变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换时,会伴随内能的变化。
这种转换称为相变。
相变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潜热。
1. 熔化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时吸收的热量。
2. 汽化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时吸收的热量。
3. 结晶热: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放出的热量。
4. 凝华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时放出的热量。
七、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会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其总量保持不变。
八、内能的应用1. 热机:利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如汽车引擎、蒸汽机等。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一、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能量的总和,是物质的一种宏观性质。
它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是描述物质热平衡状态的重要参数。
二、内能的特点1. 内能是一种宏观性质,它是由物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能量所组成的。
2. 内能与物质的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3. 内能是一个系统的状态函数,与系统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有关,与路径无关。
三、内能的变化1. 内能的增加:当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会增加。
例如,当我们加热水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强,内能增加。
2. 内能的减少:当物体释放热量时,内能会减少。
例如,当我们冷却水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减弱,内能减少。
四、内能的转化1. 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当物体发生机械运动时,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例如,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 内能与电能的转化: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内的电子发生热运动,内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例如,电热水壶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五、内能的传递1. 热传导:当物体与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实现内能的传递。
2. 热辐射:物体表面的热辐射是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热量的,例如,太阳辐射的热量可以传递到地球上。
3. 对流传热:液体和气体的传热方式,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热量,例如,风扇吹来的风可以带走我们身体的热量。
六、内能的应用1. 温度调节:通过控制物体的内能变化,可以实现温度的调节,例如,空调可以通过吸收室内热量来降低室内温度。
2. 能量转化:内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等,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七、内能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总结:九年级物理中,内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能量的总和。
内能与物质的温度有关,可以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来改变。
内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等。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我们可以利用内能的特性和转化来实现温度调节和能量转化。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物体单位质量的内能增加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称为比热容。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
2、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
一般来说,固体的比热容最小,液体次之,气体最大。
3、比热容与物体的内能有关。
内能增加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4、比热容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如水的比热容在液态和固态下不同。
5、比热容还与温度有关。
通常情况下,比热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在某些情况下,比热容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比热容是一个物质的固有属性,它表示在一定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该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J/(kg·°C))。
比热容可以用公式c=Q/(m(t-t0))来计算,其中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t表示末温度,t0表示初始温度。
在比热容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为4.2×10J/(kg·℃)。
这意味着,当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J。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
因此,水的比热容最大,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一般具有不同的比热容。
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而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温度无关。
一般情况下,固体的比热容比液体的小。
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cm△t=cm(t-t),其中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表示比热容,m表示物质的质量,△t表示变化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温度),t0表示初始温度,t表示末温度。
对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当温度升高(或降低)相同的度数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更多。
因此,水的比热容最大,适合用作冷却剂或取暖剂。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内能是物质的微观特性之一,是指物质内部分子或原子相对于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在九年级物理上册中,内能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点被重点强调和讲解。
本文将通过几个方面来阐述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的知识点。
一、内能的定义和特征内能是指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在运动中所具有的能量。
它是物质微观粒子热运动的体现,与物体的温度有密切关系。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组成、质量以及温度相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二、内能的传递方式内能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三种: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热传导是指物质微观粒子因热运动与周围粒子相互碰撞而传递热量的过程;热辐射是指物质微观粒子因热运动而发射出电磁波,在空间中传输热量的过程;热对流是指物质微观粒子因浮力和粘滞力的作用,在液体或气体中传递热量的过程。
三、内能和状态变化物质的状态变化常常伴随着内能的变化。
在九年级物理上册中,常见的状态变化有升温、凝结、汽化等过程,它们都与内能的转化有关。
当物质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物质释放热量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而凝结和汽化过程则与物质的内能密切相关,它们是内能在微观粒子之间转化的结果。
四、内能和热量内能和热量是密切相关的概念。
内能是物质微观粒子热运动的结果,而热量是指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
内能的传递就是热量的传递,内能的变化量等于物体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在热力学中,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或卡路里(cal),用于衡量内能的转移量。
五、内能和宏观量的关系内能是物质微观粒子运动所具有的能量,与宏观量的关系十分密切。
宏观量包括温度、压强、体积等,它们是由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碰撞所决定的。
通过控制宏观量,我们可以改变物质内能的大小和状态。
例如,升高温度可以增加物质的内能,使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而压缩气体可以增加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提高内能。
六、内能的应用内能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暖宝宝就是利用内能的原理来发热供暖的。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内能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内能知识点总结(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二)分子间作用力1.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2.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是对外表现不同:(1)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2)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3.分子动力理论的基本观点:(1)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4.正确理解扩散现象:(1)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2)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温度;(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动能: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
同一个物体(物态不变),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分子间距发生变化时,物体的体积也会变,其内能会发生变化。
所以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3)物体内能的大小: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及物态有关。
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都有分子力的作用,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是何形状与体积、温度是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1)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例如:摩擦生热);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例如:通过活塞向盛有水的烧瓶里打气,当活塞从瓶口跳起时,烧瓶中出现“白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1、内能的利用方式:⑴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⑵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热机: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3、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内燃机。
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4、内燃机工作过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汽油机柴油机不同点构造:顶部有一个火花塞。
顶部有一个喷油嘴。
吸气冲程吸入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吸入空气点燃方式点燃式压燃式效率低高应用小型汽车、摩托车载重汽车、大型拖拉机相同点冲程: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和飞轮转动2周,经历四个冲程,做功1次。
第二节热机的效率1、热值: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单位:J/kg,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关于热值的理解:①注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
1kg: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
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②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2、热值公式:Q=mq或Q=Vq(其中m为燃料的质量,V为燃料的体积,q为燃料的热值)。
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3、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物理九年级内能知识点笔记

物理九年级内能知识点笔记第一章机械运动1. 位移、速度与加速度- 位移:物体在某一方向上的位置变化,可以为正、负或零。
-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可以为正、负或零。
-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可以为正、负或零。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为正,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为负。
2. 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速度始终保持不变,位移随时间成等差数列增长。
- 公式:位移 = 速度 ×时间,平均速度 = 总位移 ÷总时间。
3. 变速直线运动- 特点:速度随时间变化,位移随时间成等差数列增长。
- 公式:加速度 = 速度变化量 ÷时间,位移 = 初速度 ×时间+ 0.5 ×加速度 ×时间²。
4. 自由落体运动- 特点:物体只有受到重力作用,速度始终在增加。
- 公式:重力加速度 g = 9.8 m/s²,下落时间t = √(2h ÷ g),下落高度 h = 0.5 × g × t²。
第二章压力与浮力1. 压力- 定义:物体受力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
- 公式:压力 = 力 ÷接触面积。
2. 浮力- 定义: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
- 条件:物体浸泡在液体或气体中,其表面上下两侧受到的压力不平衡。
- 原理:浸泡在液体中体积相等的物体所受浮力相同。
- 公式:浮力 = 体积 ×密度 ×重力加速度。
第三章热学知识1. 热量- 定义:物体间因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
- 单位:焦耳(J)。
2. 热平衡与温度- 热平衡:两个物体接触后,无净热量的交换,达到相同的温度。
- 温度:物体内微观粒子运动的平均速度。
3. 热传导与导热性- 定义:物体内部传递热量的方式。
- 导热性:物体导热的能力。
4. 科学家与热学- 华氏、摄氏、开尔文温度尺- 热能守恒定律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膨胀与热收缩第四章光学知识1. 光传播与光速- 定义: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299792458 m/s,称为光速。
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

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内能是物质的微观热运动引起的,是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一种形式。
在物理学中,内能被认为是一种系统的热能。
在九年级上册的物理学课程中,我们将会学习关于内能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的相关知识和重要概念。
1. 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质微观粒子热运动的能量体现。
物体的内能包括分子间相互作用能以及分子内部各项自由度的能量。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物质的性质有关。
2. 内能的性质2.1 内能的传递:内能可以通过热传导、热辐射和对流传递等方式进行热量传递。
热量的传递是内能之间的转化和传递过程。
2.2 内能的变化量:内能可以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量与物体的温度变化以及传递或转换的热量有关。
内能的变化量可以根据热量守恒定律来计算。
2.3 内能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在物理学中常常使用焦耳来表示内能的大小。
3. 内能的计算方法3.1 内能的计算公式:根据内能的定义,内能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Q = mcΔT其中,Q表示物体内能的变化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T表示物体温度的变化量。
3.2 内能的计算实例:例如,有一个以太阳能为热源的加热器,太阳能的功率为1000瓦,操作时间为2小时。
如果我们希望计算加热器内能的变化量,可以使用内能计算公式来解决。
Q = Pt根据公式,Q = 1000瓦 × 2小时 = 2000焦耳。
4. 内能的应用4.1 内能与热平衡:内能是热平衡的重要概念之一。
当物体与外界达到热平衡时,内能的变化量为零。
4.2 内能与热机效率:内能在热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热机的效率可以通过内能的变化量来计算。
4.3 内能与相变物质:相变是物质内能发生变化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热吸收或放出的能力。
5. 总结内能是物质微观粒子热运动的能量体现,是一种系统的热能。
在九年级上册的物理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内能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内能》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第1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汇总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汇总第1节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第二节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②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③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2)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第三节比热容1、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²℃)水的比热容是4.2³103J/(kg²℃)。
九年级物理内能基本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内能基本知识点内能是物体分子、原子的微观平均动能和势能之和,是物体的热能的一种形式。
了解内能的基本知识点对于理解热力学、热传导、热膨胀等物理现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物理中内能的基本知识点。
1. 内能的定义内能指的是物体内部分子、原子的平均动能和势能之和。
物体的内能包括与宏观运动相关的动能和与分子、原子间相互作用相关的势能。
2.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内能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当物体吸收热量时,其内能增加,从而使温度升高;当物体放出热量时,其内能减少,温度下降。
内能的变化量可以表达为ΔQ = mCΔT,其中Δ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T表示温度变化。
3. 内能转化与守恒内能可以通过热传导、做功、放热等方式进行转化。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总的内能守恒。
例如,当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时,前者的内能减少,后者的内能增加,但整个系统的内能保持不变。
4. 内能与物态变化物质在不同的物态之间发生相变时,内能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相变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发生转化。
例如,当冰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存在潜热的吸收,内能增加;当液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同样存在潜热的吸收,内能增加。
5. 内能与热容内能与热容密切相关。
热容表示物体单位质量在单位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通常用C表示。
内能的变化量可以用热容表示,ΔQ = mCΔT。
不同物体的热容不同,如水的热容比铁的热容大,说明单位质量的水在单位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更多。
6. 内能与热功转化内能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进行转化。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能可以发生变化,从而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例如,当我们用手快速摩擦物体时,物体表面的分子发生剧烈摩擦,内能增加,转化为热能散发出来。
综上所述,九年级物理中内能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内能的定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内能转化与守恒、内能与物态变化、内能与热容以及内能与热功转化。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汇总

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常见物质由分子和原子构成2、分子间存在间隙往1L水里加入1L酒精,所得的液体体积少于2L,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与气味、颜色变化相关的都可以证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例如花香四溢、墨水扩散等等。
(2)肉眼所能看到的物体运动,是不可以证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因为肉眼是看不到分子的。
例如灰尘扩散、沙尘暴等,都不能证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4、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1)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物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2)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二、内能1、内能的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2、影响内能的因素(1)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
(2)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就越大。
(3)材料:在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内能可能不同。
(4)状态(固体、液体、气体):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的状态不同,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1)做功一般来说,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会增加(不是一定会增加!要看做功时是否转化成了物体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一般来说,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会减少(不是一定会减少!因为物体具有的能量不只有内能)(2)热传递产生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一般来说,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就可能会增加(不是一定会增加!还要看物体是否在吸收热量的同时对外做了功)一般来说,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就可能会减少(不是一定会减少!还要看是否有其他物体对这个物体做了功)4、内能、热量、温度之间的关系(1)在物体不对外做功而且外界也没有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会改变。
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知识点总结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熬炼我们的语言组织力量,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
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编的九班级上册物理内能学问点总结【优秀6篇】,盼望能够对小伙伴们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节分子动理论篇一一、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的;(2)分子永不停地做无规章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集中现象:(1)定义: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
(2)集中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有在不停地做无规章运动。
物理高分答题技巧篇二分类法对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校物理学的概念可分为四小类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几个物理量的积,例如:功、热量;②概念是几个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效率;③概念反应物质的属性,例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④概念没有定义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点、温度。
公式公式——学习物理的钥匙。
每一个公式都有肯定的适用范围,需要理解记忆。
面对每一个公式不能机械记忆其等量关系,丹秋名师堂老师建议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扩展,这样才能形成学问体系,提升学习物理的效率。
九班级上册物理内能学问点总结篇三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一节分子动理论一、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的;(2)分子永不停地做无规章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集中现象:(1)定义: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
(2)集中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有在不停地做无规章运动。
其次节内能和热量一、内能:①定义:物体内部全部分子做无规章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②大小关系: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的无规章运动就越猛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归纳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我们涉及了许多有关内能的知识。
内能是物质分子或原子运动的能量总和,它直接影响物质的性质和物理过程。
本文将对九年级物理内能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内能的概念及表达方式内能是物体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引起的能量总和,通常用符号U表示。
内能可以通过传热、做功和做功热效应的方式表达。
1. 传热方式:内能的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
热传导是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间碰撞传递热量,热对流是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热量,热辐射是通过电磁波辐射热量。
2. 做功方式:内能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来表达。
当物体发生位移时,分子或原子的位置和分布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内能。
比如物体的体积改变时,内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内能与物体的性质内能直接影响物质的性质,以下是几个与内能相关的重要性质:1. 温度:内能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高低反映了物体内能的大小。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热运动的平均能量水平。
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或开尔文(K)。
2. 熔化和凝固:当物体受热增加内能时,达到熔点时,物体由固体变为液体,内能增加;当物体散热减少内能时,达到凝固点时,物体由液体变为固体,内能减少。
3. 汽化和凝结:当物体受热增加内能时,达到汽化点时,物体由液体变为气体,内能增加;当物体散热减少内能时,达到凝结点时,物体由气体变为液体,内能减少。
4. 热膨胀和热收缩:物体受热增加内能时,分子或原子振动加剧,物体体积增大,出现热膨胀;物体散热减少内能时,分子或原子振动减弱,物体体积减小,出现热收缩。
三、内能与物理过程内能不仅与物体的性质相关,还与物理过程息息相关。
以下是几个与内能相关的物理过程:1. 等压过程:在等压条件下,物体受热增加内能,温度升高,体积也随之增大。
此时,内能的变化等于所吸收的热量减去所做的功。
2. 等体过程:在等体条件下,物体受热增加内能,温度升高,体积不变。
此时,内能的变化等于所吸收的热量。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汇总最新6篇

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汇总最新6篇九年级物理期中上册知识点篇一一、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I2Rt=U2t/R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1度=1千瓦时=1kwh=3.6106J6、测量电功: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⑴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⑴读数: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二、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2R=U2/R4、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⑴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P额=U额I额=U2额/R⑴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
电能。
P=W/t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kwh、h6、测量: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②电路图:三、电热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UIt=U2t/R=W=Pt4、应用电热器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知识点篇二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分子来构成,无规则运动永不停。
物理九年级内能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内能知识点物理九年级内能的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下面将列举出一些九年级物理内能相关的知识点。
1. 能量的种类及能量转化- 动能: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形状、状态等因素而具有的能量。
- 热能: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引起的能量。
- 光能:光的能量形式。
- 电能:电荷带电状态的能量。
2. 能量守恒定律- 封闭系统内能量总量不变。
- 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但总能量守恒。
3. 温度与热量- 温度: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的一种度量。
单位为摄氏度(℃)或开尔文(K)。
- 热量:物体间由于温度差异而传递的能量。
- 热平衡:物体间温度相同时的状态。
4. 内能与温度- 内能:物体内分子振动、转动和电子运动的总和。
- 温度与内能成正比,但不是直接成正比关系。
5. 热传递方式- 热传导:通过固体或液体中分子的碰撞传递热量。
- 辐射传热:通过电磁波的辐射传递热量,即热辐射。
- 对流传热: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对流传递热量。
6. 相变与物态变化- 相变:物质由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如凝固、熔化、汽化和凝华等。
-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比如固态、液态、气态等的相互转换。
7. 机械功与功率- 机械功:力对物体做功的量度。
-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也是能量转化和传递效率的度量。
8. 电能与电功- 电能:物体带电状态的能量。
- 电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9. 应用- 运用能量原理解释各种物理现象和技术应用,如电灯亮起、机械运动、太阳能利用等。
以上是九年级内能相关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能量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能为你的学习提供帮助。
九年级物理内能所有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内能所有知识点内能是指物体内部的能量,是物体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的体现。
内能可以分为热能、化学能、位能和动能等形式。
1. 热能:热能是物体由于温度差而具有的能量。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能可以互相转化,但总的热能守恒。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温度来计算其热能。
2. 化学能:化学能是物质因化学反应而具有的能量。
化学反应中,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化学键重新排列,从而释放或吸收能量。
例如,当燃烧木材时,木材中的化学键断裂,释放出大量的化学能。
3. 位能:位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变化而具有的能量。
当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时,具有位能。
位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位置有关。
例如,将物体抬高时,它具有较大的位能。
4.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当物体运动时,它会具有动能。
例如,一个移动的汽车具有较大的动能。
5. 内能转化:内能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
例如,当我们在锅炉中加热水时,热能被传递给水,使其温度升高,从而增加了水的内能。
同样,当我们给汽车加油时,化学能被转化为动能,使汽车能够运行。
6. 内能的测量:内能通常很难直接测量,但可以通过其他物理量的变化来间接测量。
例如,通过测量物体的温度变化来推断其热能的变化;通过测量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来计算其动能。
综上所述,内能是物体内部的能量,包括热能、化学能、位能和动能等形式。
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在物质的变化和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掌握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理解物理学和应用科学中的许多现象都至关重要。
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总结:
1. 物质的内能概念:内能是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内能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物质的性质有关。
2. 温度的概念: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温度与物质的内能有直接的关系。
3. 热量的概念:热量是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传递。
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
4. 热平衡的概念:热平衡是指物体之间没有热量传递或者热量传递达到平衡状态的情况。
5.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6. 物质的内能变化:物质的内能变化等于系统对外做功与系统吸收的热量之和。
7. 等温过程:在等温过程中,物体与外界保持温度不变,热量的吸收与放出相等。
8. 绝热过程:在绝热过程中,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的交换,内能的变化只是由于功的转化。
9. 热容量:物体吸收或放出单位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热容量与物体的质量和材料有关。
10. 相变与潜热: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潜热。
常见的相变有熔化、凝固、汽化和凝华。
这些知识点是九年级上册物理中的重点内容,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
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内能总结一、内能的概念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二、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反之,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三、内能的改变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是通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的过程。
做功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例如:搓手取暖就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四、物体内能的改变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如钻木取火。
具体来说,钻木之所以能够取火,是因为在钻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五、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的能量形式。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机械能是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内能和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摩擦生热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也会转移。
六、内能的利用内能的利用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如火力发电厂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二是利用内能来做功,如蒸汽机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
七、防止内能的危害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或做功,但也要注意防止内能的危害。
例如,在汽车发动机中要防止废气带走过多的热量;在房屋建设中要防止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火灾等。
八、内能的主要用途:1.发电:内能可以用于发电,例如核反应堆发电,其能量可以用来驱动发电机,从而产生电能。
2.推动和转移重物:内能也可以用于推动和转移更大的重物,例如火箭升空。
3.提供动力:内能还可以用于提供动力,例如汽车发动机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来驱动车辆前进。
4.改善生活质量:内能还可以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例如地暖、热水器等设备利用内能来提供温暖和热水。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内能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内能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内能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九年级上册的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其中之一就是内能。
内能是物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能量的总和,是物体内部所有微观粒子的能量合集。
内能的概念可能有些抽象,但它对于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热学现象至关重要。
我们来具体探讨一下内能的性质和应用。
一、内能的性质1. 内能与温度有关:内能是物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能量的总和,而热运动的强弱与物体的温度直接相关。
物质温度上升,内能增加;物质温度下降,内能减少。
2. 内能的转移:内能可以通过传导、传热和传辐射等方式进行转移。
传导是固体内各个微观粒子之间能量的传递;传热是在空气、液体或气体中传递热量;传辐射是通过电磁波辐射的方式传递能量。
3. 内能的守恒:在物质内部,内能可以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但总的内能保持不变。
这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原理,也是热力学中内能守恒的基本规律之一。
二、内能的应用1. 热传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热传导现象。
例如,当我们触摸热锅时,热能会通过传导从锅体传递到我们的手里。
这是因为锅体内部的热能沿着金属分子的震动传递到锅的表面,再通过我们的手传导出去。
2. 温度的测量:内能与温度的直接关系使得我们可以利用内能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常见的温度计原理就是通过测量物体的内能来推断物体的温度。
例如,酒精温度计就是利用酒精的体积变化来测量温度的。
3. 能源的转换:内能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能源的转换过程。
例如,化学能、核能和光能等都是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能源转换的过程中,内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动能、电能等。
4. 热量计算:内能的性质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热量计算来研究热学现象。
热量计算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热容,推导热力学公式,解决热传导问题等。
热量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空调的设计、能源利用和环境工程等领域。
总结起来,九年级上册物理课程中的内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