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经络腧穴各论1 PPT课件
【PPT】经络腧穴各论
【PPT】经络腧穴各论
【ppt】经络腧穴各论-【ppt】经络腧穴各论-4【ppt】经络腧穴学总论-1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经络腧穴理论既是针灸学科的核心内容,又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和附录,系统阐述经络、腧穴理论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上篇为经络腧穴总论,概述经络与腧穴的基本理论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中篇为经络腧穴各论,主要介绍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经脉循行、主要病候,络脉、经别、经筋以及腧穴定位和主治。下篇讲述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和经络腧穴的现代研究进展。附录中列有《帛书·十一脉灸经》原文,经络、腧穴歌赋选,人体重要部位及脏气经络分布表,手足部反射区定位及主...查看全部治。编辑本段本书特色本教材编写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思路,在内容和形式上力求体现精编教材“精、新、实”的特点,既突出系统性,又强调实用性,力求严谨,注重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1、为突出教材的权威性和先进性,穴位归经、定位,以最新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2006年版)为依据,对新、老国标定位差异较大的穴位,以附注形式加以说明。2、为突出重点,对常用穴和一般穴位介绍详略有别,并首次将穴位分为重点穴(以★★标识)、常用穴(以★标识)、一般穴3类介绍。重点穴的确定参考《2009年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考试大纲》中所列穴名,常用穴参考梁繁荣主编的《针灸学》所列穴名。3、为体现教材的实用性和“易教”、“易学”特点,每章前列有“导学”,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要点。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便于对穴位的理解与熟记,凡重点学和常用穴均增加了穴名释义。4、根据最新国家标准,重新绘制或修订了部分经络腧穴图,如常用骨度分寸图、取穴体位图等。全书努力做到语言简炼,图文并茂。5、附录中特别增加了手足部反射区的定位和主治,以进一步适应针灸推拿医疗市场的需要。经络腧穴各论
经络腧穴学 ppt课件
十二经筋
• 定义:指与十二经脉相
应的筋肉部分,其分布 范围与十二经脉大体 一致.是十二经脉之气 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 系.
• 分布特点:结,聚,散,络;
分布范围广(成片)
十二经筋
• 作用: 1.联络肌肉骨骼,使人体成为一个整体, 2.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屈伸,以保持人体正常
的运动功能. • 临床意义: • 1.有独到的病候:转筋,拘挛 • 2.有独到的刺法:燔针劫刺(火针) • 3.有特殊的穴位:以痛为腧
• 经络学说的定义: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
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 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
• 经络学说发展:
1)记载经络内容最早的著作: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2)全面记载经络内容最早的著作:〈内经〉 3)补充了经络系统不足的著作是:《难经》
经络学说的形成
• 与气功导引有关 • 与针刺的临床有关 • 腧穴疗效的总结 • 病理现象的推理 • 与解剖有关
• 足 少 阳 —— 外 眦 、 头 颞、项侧、胁腰侧
• 足太阳——内眦、头 顶第一侧线、项后、 背腰第一 、二侧线、 骶。
躯干: 手三阴经: 手太阴----上胸外侧(第三侧
线上段) 手厥阴---乳旁 手少阴---腋下 • 足三阴经: 足太阴---胸腹第三侧线 足厥阴---阴部,胁部 足少阴---胸腹第一侧线
《经络腧穴学》各论PPT课件
备考:肺募穴
-
8
尺泽 Chize LU5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取法:仰掌,微屈肘,在肘横纹中可摸到
肱二头肌腱,其桡侧凹陷处为穴。
-
9
作用:清肺降气,和肠舒筋。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咽喉肿
痛,胸部胀满,小儿惊风,吐泻, 肘臂挛痛。
-
11
应用: 肺系病——咳嗽、气喘配肺俞。
-
7
中府Zhongfu Lu1
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 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凹陷处(云门)下1寸。
作用:泄胸中热,调理肺气。
主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 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应用:治疗喉痹配合谷,风府。
治疗外感咳嗽配大椎,肺俞。
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 刺,以免伤及内脏,引起气胸。
咽喉痛、咳嗽配照海。
头项疾病——头痛,颈项强痛配后溪。口眼 歪斜配地仓。 (《资生经》:口歪,列缺、 地仓)
操作: 向上斜刺0.5~0.8寸。
备考:手太阴之络穴,别走手阳明大肠经。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照海通阴跷 脉,合于肺系、咽喉、胸膈。
-
20
太渊 Taiyuan LU9
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 取法:腕横纹分为三等分,桡侧1/3中点为
《腧穴总论》PPT课件203页PPT
二、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经穴:简称“经穴”。 有固定名称、固定位置、归属十四经的腧穴,有明确的 针灸主治。(满足三个条件)
2、经外奇穴:又称“奇穴”。 有固定名称,固定位置的特点,但尚未列入或不便列 入十四经的腧穴。(满足二个条件)
3、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 有无固定名称、定位和无归经的特点,而是以压痛点 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 腧穴“以痛为输”。(没有条件)
腰背扭伤
眼目昏花
ຫໍສະໝຸດ Baidu
光明 涌泉
(小腿) (足心)
舌烂口疮
上病下取 下病上取
牙痛取合谷 头痛取太冲
脱肛取百会 坐骨神经痛取环跳
左病右取 右病左取
右侧合合
左侧面瘫
右侧胁痛
左侧阳陵泉
3
特殊作用
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 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这是某些 腧穴的作用,不具普遍性。
特殊 作用
分部主治: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 该部位及某类病证,腧穴的分布主治与腧穴的位置特点 有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第三节 特定穴
一、含义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
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具有经穴的共 同主治特点)。
五输穴 郄穴 俞募穴
八脉交会穴
原络穴 下合穴 八会穴 交会穴
经络与腧穴ppt课件
少冲 【定位】 在手小指桡侧,指甲根角旁 0.1寸 【主治】 ①热病,昏厥;②心悸,心痛, 癫狂;③胸胁痛。
六、手太阳小肠经
经脉循行:
本经有穴通路起自少泽, 止于听宫,单侧19穴。
主治概要:
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 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 的病症。
少泽 【定位】 在手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 0.1寸 【主治】 ①热病,昏厥;②头痛,目 赤,咽喉肿痛;③乳少,乳痈。 后溪 【定位】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 指本节(第5掌骨关节)后的远侧掌横 纹头赤白肉际处 【主治】 ①手指、肩臂麻木疼痛,耳 鸣,耳聋,咽喉肿痛;②热病,癫狂; ③头项强痛,腰背痛。 养老 【定位】 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 头近端桡侧凹陷中 【主治】 ①肘、臂、肩疼痛;②目视 不明。
腹痛,痢疾,便秘;③热病无汗或多汗, 外感病发热、恶寒;④闭经,滞产等妇科 病。 手三里 【定位】 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 下2寸 【主治】 ①上肢不遂,肩背疼痛,齿痛, 颊肿;②腹痛,腹泻。
曲池 【定位】 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 ①上肢不遂等上肢病;咽喉肿 痛、齿痛、目赤痛等五官热性病;②腹痛、 吐泻等肠胃病;③风疹、瘾疹、湿疹等皮、 外科病;④热病;⑤高血压。 肩髃 【定位】 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 肌上部中央。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举时,当 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 肩臂疼痛,上肢不遂。 迎香 【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 中 【主治】 鼻塞,鼻渊,鼻衄,面肿,口
《经络腧穴学》课件
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 关注,经络腧穴学将在预防、治 疗和保健领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 间。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经络腧穴学对运动损伤的康复和运动性能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美容养生
经络腧穴学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质量,达到美容和养生的效果。
经络腧穴学的研究成果和前景
针灸疗法
科学研究
针灸作为经络腧穴学的重要方法, 其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 的认可和应用。
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将目光投向 经络腧穴学,探索其疗效机制和 临床应用价值。
1
治疗
2
运用针灸、按摩、拔罐等手法刺激腧穴,
调理经络系统,促进疾病康复。
3
诊断
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观察症状 和体征来确定疾病的所在。
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和锻炼, 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经络腧穴学的应用领域
中医药
在中医药领域中,经络腧穴学被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
体育医学
经络腧穴的作用和功能
1. 促进循环 2. 缓解疼痛 3. 调整内分泌 4. 改善免疫系统
经络腧穴的分类
1 主要经络
2 络脉
包括十二经络和八奇经, 负责传输气血和营养物质。
经络之外的细小支脉,分 布于全身组织,与经络相 辅相成。
3 皮部腧穴
针灸学.上篇.经络腧穴学
手太阴肺经
The Lung Meridian of Hand-taiyin
目的要求
1.掌握本经的体表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 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掌握所讲述 的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 方法。
2.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3.了解其余穴位的内容。
(一)经脉循行
1、循行路线
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 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横行出来,向下 沿上臂内侧,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 进入寸口,经过手掌大鱼际边缘,出拇指桡侧端。
功能:清宣上焦、疏调肺气
主治: 配穴:肺俞、尺泽、太渊—气管炎
(俞募)
定喘、内关—哮喘 复溜——肺燥咳嗽 刺灸: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 不宜向内深刺,免伤肺脏而致气胸。 现代研究:治肺痨、诊断作用、缓解哮喘
2.尺泽(合穴)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功能:清肺降气,和肠舒筋。 主治: 配穴:肺俞、中府—咳嗽,气喘,胸痛
2、本经腧穴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共11穴。 左右对称。
手太阴经常用穴定位
胸 中府: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 肘 尺泽:肱二头肌肌腱桡侧,肘横纹上
(微屈肘) 前 孔最 腕横 7寸 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臂 列缺 纹上 1.5寸 桡骨茎突上方 腕 太渊:腕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桡A桡
神门—唾血,振寒,呕血上气。 内关、冲阳、三阴交—无脉症。 列缺—肋间神经痛及咳嗽,头身痛。 刺灸: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腧穴总论讲解PPT课件
《内经》论述
《素问.气府论》:“脉气所发” ; 《灵枢.九针十二原》: “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
出入也”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 ; 《千金翼方》:“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
气远入抽病也” 。 《灵枢.海论》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脏,外
络于肢节” ; “空” 、 “气穴” 、 “腧穴” “经络” ——“脏腑” :依次归属,脉气相通,密不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任督二脉,一名一穴;十二经脉,一名双穴。
奇穴
❖ 1.概念——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 置和名称,并有奇特效果的腧穴,统称“经外奇 穴”,简称“奇穴。
❖ 2.特点:有固定的名称、有固定的位置、无归经、 主治奇特
❖ 3.发展—— ❖ 战国-《灵枢》称“奇输”,有应用“奇输”的记载:
“诸疟而脉不见者,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 该书记载“奇输”数量不详。 ❖ 唐-《千金要方》:散见各篇,记载奇穴187个。 ❖ 明-《奇效良方》:专列“奇穴”,记载奇穴26个。
腧穴、输穴、俞穴的区别
腧:表明孔穴的位置在人体的肌肉部分, 腧穴为穴位总称。
输:脉气所发,强调功能,五输穴之输穴。 俞:专指背俞穴。 腧——古代通俞、输。
腧穴与经络、脏腑
生理 脏腑化生气血,通过经络运行,输注气血
到 腧穴 病理
脏腑气血异常变化,通过经络反映于相应的 腧穴部位 治疗
腧穴各论-精品中医课件
承泣
[取法] 目正视,瞳孔直下, 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取之。
[主治] 眼睑瞤动、目赤肿痛、 迎风流泪、夜盲、近视;口 眼歪斜、面肌痉挛。
[刺灸法] 紧靠眶下缘缓慢 直刺0.3—0.7寸,不宜提插, 避免形成血肿。禁灸。
[主治] 肩臂疼痛、手臂 挛急、半身不遂;风热 瘾疹。
[刺灸法] 直刺0.5— 0.8寸,可灸。
迎香
[取法] 在鼻翼外缘中 点旁开0.5寸处,当 鼻唇沟中取之。 [主治] 鼻塞、鼻衄、 鼻渊、不闻香臭;口 眼歪斜、面痒。 [刺灸法] 直刺0.1— 0.2寸,或斜刺0.3— 0.5寸,不宜灸。
[主治] 小腹胀满、小便 不利;疝气、痛经;遗 精、早泄。
[灸刺法] 直刺0.8—1.2 寸,可灸。
伏兔
[取法] 在髂前上棘与 髌骨外缘的连线上, 髌骨外上缘上6寸处取 之。
[主治] 腰胯疼痛、膝 冷麻痹、脚气;疝气。
[灸刺法] 直刺0.6— 1.2寸,可灸。
梁丘
[取法] 在髂前上棘 与髌骨外缘的连线 上,髌骨外上缘上2 寸处取之。
[灸刺法] 直刺 0.5—1.2寸,可灸。
解溪
[取法] 在足背与小 腿交界的横纹中央, 当两肌腱(拇长伸肌 腱和趾长伸肌腱)之 间的凹陷处取之。
[主治] 头痛、眩晕、 癫狂;腹胀、便秘; 下肢痿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