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医案

合集下载

王秀珍老师留下的医案

王秀珍老师留下的医案

王秀珍老师留下的医案一、内科病例1.慢性气管炎二例例一、秦xx,男,46岁,安徽省合肥市粮食一库工人。

咳嗽病史20多年,多在冬季或受凉后发病,从秋到春,每年咳4-5个月,咳吐白色泡沫样痰,不喘。

经常服用止咳糖浆、麻黄素、土霉素等药,当时有效。

平时嗜好烟酒。

多次胸透检查报告:两肺纹理增多。

诊断:慢性气管炎。

治疗经过:1973年2月行刺血治疗,取穴太阳、丰隆,先后刺血治疗两次,病情逐日减轻。

遵医嘱,每天只吸1-2支烟。

1978年12月份追访:仅在受凉后或多吸香烟后有几声咳嗽,基本痊愈。

例二、蒋XX,男,43岁,安徽省定远县炉桥烟叶收购站干部。

患者自幼即有咳嗽、气喘,近20多年来,病情逐渐加重,每年冬季、夏季发作比较频繁,发病时咳嗽气喘,痰稠不易咳出,不能平卧。

经蚌埠市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气管炎、肺气肿。

治疗经过:1968年4月咳喘发作,来刺血科治疗,取穴太阳、鱼际、条口,半个月后又刺血治疗l次。

前后经两次刺血治疗后,咳嗽气喘明显减轻,痰量减少且易于咳出,饮食增加,不再怕冷,体质增强,效果显著。

1979年3月份随访:全年上班工作,有时受凉发病,症状也比以往明显减轻。

按:慢性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着支气管感染,临床以病程长、反复发作为特征,晚期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咳嗽”、“痰饮”范畴。

其病机为“肺气失畅,而致血行不利”,治疗“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

(清◎唐容川《血证论◎咳嗽门》)现代医学认为当慢性气管炎继发感染时,支气管粘膜明显充血、水肿,并有多量中性白细胞浸润。

血液流变观察发现慢支患者血液浓而粘,血流受限,流动缓慢,与血瘀的病理改变是相符合的。

刺血治疗此病,旨在消除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的病理变化,使气血通畅,咳嗽可止,痰水自消。

2.支气管哮喘一例病例:邓xx,男,5岁,住安徽省合肥市中市区防疫站。

患儿10个月时,其母送他到浙江外婆家断奶,住了8个月,返回合肥次日,突然发作哮喘,呼吸喘促,口唇紫绀,不能平卧,病情危重,急诊入省某医院,诊断为过敏性哮喘,经用安茶碱、氢化可的松、非那更及青、链霉素等药治疗后,症状缓解。

中国历代主要医家现存著作大系

中国历代主要医家现存著作大系

中国历代主要医家现存著作大系1.资料取自《中国医学史》、《中国医学史略》、《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籍考》、《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书籍。

2.全表摘选十三个朝代199名主要医家的402部现存著作,非主要的或著作已遗佚者均未列入本表范畴。

3.根据医家的出生年代而排列其先后次序,如出生年代无从考者,则参考其著作的成书时间作适当调整。

4.有的著作撰写人未详者,则以"无名氏"代之。

5.有的著作为后人伪托前贤之名而撰者,则此著作均列于前贤名下。

6.关于朝代的起迄年份,均参考山西大学历史系所编《中国历史大系表》。

7.著作者一般用其"名",个别的用其"字"。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249年)(著作2部)1.无名氏:《黄帝内经》2.秦越人:《黄帝八十一难经》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著作3部)1.无名氏:《神农本草经》2.张机:《伤寒杂病论》3.华佗:《中藏经》晋(公元265-420年)(著作3部)1.王叔和:《脉经》2.皇甫谧:《针灸甲乙经》3.葛洪:《肘后备急方》南北朝(公元420-589年)(著作3部)1.雷敩:《雷公炮灸论》2.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3.陶景弘:《本草经集注》隋(公元581--618年)(著作2部)1.巢元方:《诸病源候论》2.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唐(公元618--907年)(著作12部)1.苏静:《新修本草》2.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银海精微》3.孟诜:《食疗本草》4.陈藏器:《本草拾遗》5.王焘:《外台秘要》6.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玄珠密语》7.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8.昝殷:《经效产宝》9.无名氏:《颅囟经》五代(公元907-960年)(著作1部)1.和凝:《疑狱集》宋(公元960-1279年)(著作34部)1.王怀隐:《太平圣惠方》2.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4.韩祗和:《伤寒微旨》5.董汲:《小儿痘疹备急方论》《脚气治法总要》《旅舍备要方》6.刘温舒:《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素问入式运气论奥》《运气论奥疏钞》7.庞安时:《伤寒总病论》8.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9.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10.钱乙:《小儿药证直诀》11.太医院:《圣济总录》12.寇宗奭:《本草衍义》13.许叔微:《伤寒发微论》《伤寒百证歌》《伤寒九十论》《普济本事方》14.刘昉:《幼幼新书》15.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16.郭雍:《伤寒补亡论》17.张杲:《医说》18.无名氏:《小儿卫生总微论方》19.王执中:《针灸资生经》20.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21.施发:《察病指南》22.宋慈:《洗冤录》23.严用和:《济生方》24.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25.宋异僧:《咽喉脉证通论》26.骆龙吉:《内经拾遗方论》金(公元1115-1234年)(著作18部)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2.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宣保命集》《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三消论》《伤寒直格》《脉因证治》3.张元素:《珍珠囊》《医学起源》《洁古家珍》4.张从正:《儒门事亲》5.李杲:《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脉诀指掌病式图说》元(公元1271-1368年)(著作22部)1.王好古:《汤液本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此事难知》《斑论萃英》2.齐德之:《外科精义》3.滑寿:《读素问钞》《难经本义》《诊家枢要》《十四经发挥》《麻疹全书》4.杜本:《敖氏伤寒金镜录》5.危亦林:《世医得效方》6.罗天益:《卫生宝鉴》7.朱震亨:《格致余论》《丹溪心法》《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局方发挥》8.葛乾孙:《十药神书》9.王履:《医经溯洄集》10.倪维德:《原机启微》明(公元1368-1644年)(著作85部)1.刘纯:《伤寒治例》《玉机微义》2.朱橚:《普济方》《救荒本草》3.戴思恭:《证治要诀》4.王纶:《本草集要》《明医杂著》《医论问答》5.王九思:《难经集注》6.李濂:《医史》7.虞搏:《医学正传》8.汪机:《石山医案》《续素问钞》《脉诀刊误集解》《针灸问对》《医学原理》《外科理例》《痘治理辨》《运气易览》9.薛己:《本草约言》《明医杂著注》《内科摘要》《校注陈氏小儿痘疹方论》《保婴金镜录》《保婴撮要》《校注妇人良方》《女科撮要》《外科发挥》《外科心法》《外科经验方》《正体类要》《外科精要注》《外科枢要》《口齿类要》《疠疡机要》10.高武:《针灸聚英》11.江瓘:《名医类案》12.万全:《万氏女科》《幼科发挥》《痘疹心法》13.沈之问:《解围元薮》14.徐春圃:《古今医统大全》15.李?梃:《医学入门》16.李时珍:《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17.楼英:《医学纲目》18.孙一奎:《赤水玄珠》《医旨绪余》19.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20.吴崑:《黄帝内经素问吴注》《脉语》《医方考》《针方六集》21.方有执:《伤寒论条辨》22.杨继洲:《针灸大战》23.王肯堂:《证治准绳》《古今医统正脉全书》24.申斗垣:《外科启玄》25.龚云林:《小儿推拿秘旨》26.龚廷贤:《寿世保元》27.刘裕德:《重订骆龙吉内经拾遗方论》28.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炮制大法》29.陈实功:《外科正宗》30.赵献可:《医贯》31.武之望:《济阴纲目》32.张介宾:《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质疑录》33.陈司成:《霉疮秘录》34.胡慎柔:《慎柔五书》35.孙文胤:《丹台玉案》36.吴有性:《瘟疫论》37.李中梓:《内经知要》《本草通玄》《伤寒括要》《删补颐生微论》《医宗必读》《病机沙篆》《诊家正眼》清(公元1644-1911年)(著作191部)1.喻昌:《寓意草》《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伤寒尚论后篇》《医门法律》2.傅允科:《审视瑶函》3.张遂辰:《伤寒论参注》4.汪绮石:《理虚元鉴》5.祁坤:《外科大成》6.张璐:《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千金方衍义》《本经逢源》《诊宗三昧》《张氏医通》7.张倬:《金针开内障论》8.张登:《伤寒舌鉴》9.程知:《伤寒经注》《医经理解》10.柯琴:《伤寒来苏集》11.程应旄:《医经句侧》《伤寒论后条辨》12.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经集注》《本草崇原》《伤寒论印宗》《金匮要略注》《吕山堂类辨》13.罗美:《古今名医汇粹》《古今名医方论》14.熊应雄:《小儿推拿广意》15.汪昂:《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素问灵枢类纂约注》《经络歌诀》《本草易读》16.周扬俊:《伤寒论三注》《温热暑疫全书》17.李用粹:《证治汇补》18.吕留良:《东庄医案》19.肖壎:《女科经论》20.高士宗:《素问直解》21.王宏翰:《古今医史》22.张睿:《修事指南》23.钱潢:《重编张仲景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24.张锡驹:《伤寒论直解》25.沈颋:《病机汇论》26.马俶:《印机草》27.函斋居士:《达生篇》28.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29.戴天章:《广温疫论》30.林之翰:《四诊抉微》31.高鼓峰:《医家心法》《四明医案》32.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33.尤怡:《金匮要略心典》《伤寒贯珠集》《医学读书记》《医学续记》《金匮翼》《静香楼医案》34.姜礼:《风痨臌膈四大证治》35.程国彭:《医学心语》36.王惟德:《外科证治全生集》37.吴谦:《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38.叶桂:《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刊本叶氏医案》《叶氏医案存真》《幼科要略》39.陈复正:《幼幼集成》40.黄元御:《素灵微蕴》《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长沙要解》《玉楸药解》《四圣心源》《四圣悬枢》41.薛雪:《温热条辨》《医经原旨》42.吴仪洛:《本草从新》《成方切用》《伤寒分经》43.张宗良:《喉科指掌》44.徐大椿:《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伤寒论类方》《医学源流论》《医贯砭》《洄溪医案》《兰台轨范》《脉诀启悟注释》《伤寒约编》《洄溪脉学》《六经病解》45.沈又彭:《医经读》《伤寒杂病论读》《女科辑要》46.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串雅内编》《串雅外编》47.魏之琇:《续名医类案》《柳州医话》48.沈金鳌:《杂病源流犀浊》《伤寒论纲目》《妇科玉尺》《幼科释谜》《要药分剂》49.余震:《古今医案按》50.余霖:《疫疹一得》51.吴瑭:《温病条辨》52.陈念祖:《神农本草经读》《灵素集注节要》《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诀》《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伤寒真方歌括》《景岳新方砭》《时方歌括》《时方妙用》《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医学三字经》《女科要旨》《十药神书注解》53.陈耕道:《疫痧草》54.朱翔宇:《喉证全科紫珍集》55.钱秀昌:《伤科补要》56.王学权:《重庆堂随笔》57.顾锡:《银海指南》58.胡廷光:《伤寒汇纂》59.章楠:《医论》60.傅山:《傅青主女科》61.张琦:《素问释义》62.王清任:《医林改错》63.郑梅涧:《重楼玉钥》64.林佩琴:《类证治裁》65.陈定泰:《医谈传真》66.鲍相璈:《验方新编》67.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68.王泰林:《医学刍言》《西溪书屋夜话录》《医方证治汇编》69.王士雄:《温热经纬》《潜斋医学丛书十四种》70.陆定圃:《冷庐医话》71.石寿棠:《医原》72.费伯雄:《医醇賸义》《医方论》73.吴师机:《理瀹骈文》74.包诚:《伤寒审证表》75.夏春农:《疫喉浅论》76.赵彦辉:《存存斋医话稿》77.李纪方:《白喉全生集》78.雷丰:《时病论》79.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经义》《血证论》《本草问答》《医易通说》《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医学一见能》80.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痧喉正义》81.董废翁:《西塘感证》82.朱沛文:《华洋脏象约纂》83.马培元:《外科传薪集》84.余景和:《外科医案汇编》85.陈葆善:《白喉条辨》86.周学海:《脉义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读医随笔》《行色外诊简摩》《重订诊家直诀》《内经评文》87.柳宝诒:《温热逢源》88.郑肖岩:《鼠疫约编》89.陈根儒:《喉科要旨》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年)(著作26部)1.丁泽周:《脉学辑要》《医经辑要》《丁甘仁医案》《喉痧证治概要》2.陈无咎:《医轨》《脏府通诠》《妇科难题》《明教方》《黄溪大案》《医量》3.恽树珏:《药庵医学丛书》4.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5.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6.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7.曹家达:《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8.吴櫂仙:《子午流注说难》《灵枢经解》9.陆彭年:《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生理补正》《病理补正》《细菌学补正》《诊断治疗》《陆氏论医案》1 / 4。

经典医案大全详解

经典医案大全详解

经典医案大全详解引言经典医案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古代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

这些经典医案不仅反映了古代医生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和治疗,还为后世的医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详细解析几个经典医案,展示其中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医案一:曹氏《金匮要略》中的《阳明中风》病情描述患者男性,年龄50岁,突然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

诊断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可以初步判断为中风(脑卒中)。

根据曹氏在《金匮要略》中所述,《阳明中风》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阳明经(手足阳明经)相关症状。

治疗方案根据曹氏在《金匮要略》中所述,《阳明中风》应采用温通法进行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配伍药物:使用大黄、芒硝、生姜等药物,以温通阳明经络为主要目标。

2.内服药物:将药物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水中煎煮,分次服用。

3.外敷治疗:使用艾叶、辣椒等温性药物外敷患部,促进血液循环。

治疗效果经过连续7天的治疗,患者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有所改善。

经复诊确认,患者康复良好。

医案二:《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发汗法》病情描述患者女性,年龄30岁,体温升高、出现寒战、头晕等症状。

诊断分析根据患者的表现,可以初步判断为伤寒(一种传染性传染性急性肠道传染病)。

根据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述,《伤寒发汗法》是治疗伤寒的主要方法。

治疗方案根据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述,《伤寒发汗法》应采用温开发汗为主要治疗方法。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药物选择:使用麻黄、桂枝、杏仁等药物,以温开发汗为主要目标。

2.内服药物:将药物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水中煎煮,分次服用。

3.外敷治疗:使用温水湿敷患者的额头和背部,促进体内湿气排出。

治疗效果经过连续3天的治疗,患者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并且寒战、头晕等不适感也有所减轻。

经复诊确认,患者已基本康复。

医案三:《医宗金鉴》中的《胃脘冷满》病情描述患者男性,年龄40岁,出现胃脘冷满、食欲不振等症状。

陕西名老中医医案

陕西名老中医医案

陕西名老中医医案引言陕西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中医药的发源地之一。

在陕西,有许多著名的老中医,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独特的治疗方法和卓越的医术,在中医界享有盛誉。

本文将介绍一些陕西名老中医的医案,展示他们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的成果。

1. 名老中医简介1.1 李叔同李叔同是陕西省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妇科疾病。

他曾经治愈过许多患者,堪称消化系统专家。

1.2 王大仁王大仁是一位著名的针灸师,他在针灸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

他擅长运用针灸技术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和骨科问题。

1.3 张志良张志良是一位精通中药的老中医,他对中药的研究和应用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2. 医案介绍2.1 李叔同医案: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李某,男性,45岁。

主诉:反复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问题。

诊断: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中药调理胃肠功能,并结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改善。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消化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2.2 王大仁医案:神经系统问题患者:张某,女性,60岁。

主诉:手脚麻木无力、头晕目眩等神经系统问题。

诊断:颈椎间盘突出、头晕眼花。

治疗方案:王大仁采用针灸技术治疗患者的颈椎问题,并结合中药调理神经系统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手脚感觉恢复正常,头晕问题也得到改善。

2.3 张志良医案: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王某,男性,50岁。

主诉:咳嗽、气促、胸闷等呼吸系统问题。

诊断:支气管哮喘。

治疗方案:张志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中药配方进行治疗,并结合针灸调理呼吸系统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咳嗽和气促等症状明显减轻,呼吸功能得到改善。

3. 结论陕西名老中医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医术,在中医界取得了显著成就。

他们通过运用中药、针灸等传统中医方法,成功治愈了许多患者。

这些名老中医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精湛的技艺,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吕英医生的医案(三)

吕英医生的医案(三)

吕英医生的医案(三)病例十四:女 29岁未婚这是病人发给我的治病资料:接手李可老中医的患者。

长期以来主要症状有:1. 长期便秘。

服用李老的药后多数时候每天有大便,量尚可。

但停药后回复秘结、量极少。

2. 白带偏多,长期有点粘稠,色略黄。

2006年7月初十分劳累,那时开始,明显增多,色黄、粘稠,气味酸。

一天有时可流满两整张护垫。

3. 01年内科门诊发现左下腹有一硬块,后多次B超检查均正常。

但该部位时有隐痛,偶尔刺痛。

快步走时常常感觉有硬物在该处作痛。

05年2月,CT照出在“膀胱、子宫左上方位置见一椭圆形实性密度肿块影,大小约为5.1cm×4.3cm,CT值约为50Hu,肿块边缘清,与子宫分界不清,内部密度均匀,未见低密度坏死灶及钙化灶,膀胱稍受压移位,直肠形态正常,未见占位。

”后再经多次B超检查均正常。

4. 长期畏寒怕风,尤其腰、膝、脚。

极易感冒,常常有痰。

月经前膝、髋关节及小腿易酸痛。

5. 时有腰痛,左肾部位摸之较冷,有时冷痛。

6. 中后部舌苔长期剥苔。

7. 眼常干涩,偶有目痛。

有砂眼。

常有色黄、粘稠的眼睛分泌物,早起后尤多。

8. 休息不好时,膻中处易痛。

9. 昏沉、易疲劳,睡时不易醒,但梦较多。

10. 出汗少,尤其是下半身。

11. 易口干,特别是早晨起床时。

12. 有时尿频。

尿频发生时常常是在未时,或疲劳时。

13. 月经一般都是26天一个周期,每次都要7天才完全干净。

病史:上小学前曾患慢性肾炎。

上学后的尿常规检查均正常。

生活史:初中时常冬泳。

学生时代经常熬夜,运动较多。

现在情况:休息较晚(子时)、不运动、不吃生冷和刺激性食品、怕酸。

2006-7-21李老诊:寒凝三阴,气血阻滞,少腹左侧徵块八个月。

舌中剥、脉细数,按之散。

制附片45g (每日加10g,至服后半小时内全身发热、唇舌微麻为度)干姜、红参须、白术各90g,灸甘草120g、赤石脂 30g、紫油桂12g研服、车前子10g(包)、麻黄10g、辽细辛45g、吴茱萸30g、生姜45g、葱白4寸、大枣30枚。

中医医案的价值

中医医案的价值

中医医案的价值中医医案在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价值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医医案对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历代医案著作均将《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中的思想内容贯穿其中,后世医家又将理论上的新发明、诊疗技术上的新方法,新体验,方药运用上的新见解,融入医案之中。

随着医案记录及医案著作的不断涌现,中医医案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有力验证,而且是中医理论不断发展的摇篮。

二、中医医案体现了中医理法方药的整体性。

每则规范完整的医案,在其分析病机、辨别证候、诊断疾病、选择处方、加减用药的过程中,均包含了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方剂、中药等全方位知识,以及中医临床各科的基本知识,是中医的整体观特色的最好体现。

三、中医医案是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和发展的最好教材。

医案如实记录着各个学术流派独到的诊疗思想和临床技能,是流派传承人学习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那些濒临断代或已经失传的学术流派,后世医家仍可以依据医案类文献继续学习并发展流派精粹。

四、中医医案是中医药文化的特征体现。

名医书写医案,风格各有千秋。

行文之法有正叙、倒叙、插叙、夹叙之别;分析病机有的删繁存精,有的丝丝入扣、细致入微,有的猎险而惊人,有的则实录误案引以为戒,可谓风采各异,琳琅满目。

与西医医案著作相比,中医医案著作更能展示医家的文化底蕴,是最好看的医学文献。

总之,历代中医名家丰富的临诊经验多以医案这一重要载体来传承和发扬,后世医家也多从中汲取精华,运用于自己的临床实践。

可以说,医案在中医学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医案作为中医诊疗资料的一种特殊载体,不仅是单纯医疗记录,更是医家诊病技艺、辨证思路、诊疗经验的体现。

通过对古今医案,尤其是名医医案的整理研究,继承名医技医家流派独到的学术思想,是探寻临床诊治规律、提高临床疗效、培养中医人才的有效途径。

[清代医案概说]时至清代,医案之作已至鼎盛。

医案六则P

医案六则P

孟秋痢大作,初三晝夜 • 孟秋:农历七月。孟,农 历每季第一个月。 下百許次,紅白相雜, • 感应丸:方名。《和剂局 絕無渣滓,腹脹悶, 方》方。功用温补脾胃, 消积导滞。 絞痛不可言。或謂宜 下以大黃。先生弗顧 也,竟用參、术、薑、 桂漸愈。猶白積不止, 服感應丸而痊。
後少嘗蟹螯,復瀉下 委頓,仍服八味湯及 補劑中重加薑、桂而 愈。夫一身歷一歲間 耳,黃連苦茗,曩不 輟口,而今病以純熱 瘥。向非先生,或投 大黃涼藥下之,不知 竟作何狀。又病室孕 時,喘逆不眠,用逍 遙散立安,又患便血 不止,服補中黑薑立 斷,不再劑。
葉先生名儀,嘗與 丹溪俱從白雲許先生 學。其記病云: 歲癸酉秋八月, 予病滯下,痛作,絕 不食欲。旣而困備, 不能起床,乃以衽席 及薦闕其中,而聽其 自下焉,時朱彥修氏 客城中,以友生之好, 日過視予,飮予藥, 但日服而病日增。朋 游譁然議之,彥修弗 顧也。
• 叶先生名仪:叶仪,字景翰, 元末明初学者。金华(今属浙 江)人。著有《南阳杂稿》。 • 白云许先生:许谦,安益之, 晚号白云山人,谥号文懿。著 有《白云集》等。 • 癸酉:元顺帝元统元年(公元 1333年)。 • 滞下:中医病名。即痢疾。因 有积滞下痢故名。 • 乃以衽席及荐阙其中:就把床 席和垫子的中间开个缺口。衽: 床席。荐:床垫子。阙:通 “缺”,使动用法。其:代词, 指衽席及荐 。 • 氏:表尊敬,有“先生”之 义。 客:客居。用作动词。 • 友生:朋友。此指同门、同学。 • 朋游:老朋友。哗然:大声的 样子。譁,“哗”的异体字。
赵献可辨证施治
赵献可 中国明末医学家。生卒年不详, 约活动于16~17世纪。字养葵,自号医巫闾子。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赵献可好学博览,除医 之外,儒、道、释均有涉猎,曾游历于山西、陕 西等地。在哲学思想上受《易经》影响较大,在 医学上又遵从李东垣、薛己,属于温补学派。赵 献可提出命门为人一身之主,而不是心,命门的 水火即人的阴阳。代表著作有《医贯》6卷,对后 世影响很大。此外他还著有《邯郸遗稿》,又名 《胎产遗论》,为妇科专著,另有《内经钞》、 《素问注》、《经络考》、《正脉论》、《二本 一例》等书皆失传,其子赵贞观亦精医学,辑有 《痘疹论》一书。

【名医验案】著名中医学家裘沛然治疗眩晕医案4则

【名医验案】著名中医学家裘沛然治疗眩晕医案4则

【名医验案】著名中医学家裘沛然治疗眩晕医案4则国医大师裘沛然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临床以善治疑难杂病著称,活人无数,医泽广被。

本文试从裘沛然眩晕病医案探析其学术思想,以飧中医同道。

医案一王某,女,44岁。

1992年9月23日初诊。

诉头晕2月。

近2个月头晕不舒,伴心悸,夜眠欠安,纳少,月经周期缩短。

有时胃部不适。

既往有胃病史,曾在外院作血糖生成指数示:“胃黏膜增粗”。

无高血压史,3年前发现有颈椎病。

刻下:头晕,心悸,神疲,手指麻木,眨眼痛,夜眠欠安,纳少,略肥胖,BP124/78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舌苔薄脉细弦。

辨证分析:本案X线颈椎片证实颈椎增生,颈椎病是全身性疾患的一种局部表现。

外伤、劳损、风寒湿邪是致病的外因,肝肾亏损,筋骨衰退是其内因。

肾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筋。

人到中年以后,肝肾由盛转衰,筋骨得不到精血的充分濡养,逐渐退化变性。

在外伤,劳损,风寒湿侵袭等外因影响下,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而发痛。

而局部的病变又可进一步影响脏腑功能,产生眩晕、麻木等症状。

诊断:眩晕;胃脘痛(西医称为颈椎病;慢性胃炎)。

治则:温阳通络合辛开苦降法。

药用:熟附子12g,桂枝15g,制半夏15g,川连12g,黄芩20g,生姜2片,大枣7枚,党参24g,甘草20g,牡蛎30g。

7剂。

嘱咐注意饮食。

9月30日二诊:头晕减,心悸时作,夜寐欠酣,腰酸足跟痛,大便溏。

舌苔薄脉细。

再守上方为治。

上方加杜仲15g,怀牛膝15g。

7剂。

10月21日三诊:药后头晕腰酸均减,心悸时有,夜寐多梦,胃纳欠馨,舌苔根部微腻,脉细。

仍宗前意化裁。

药用:熟附块12g,桂枝20g,生甘草20g,龙骨齿(各)24g,牡蛎30g,川连12g,党参20g,黄芩24g,干姜15g,生姜4.5g,大枣5枚。

14剂。

1993年1月6日四诊:头晕好转,月经来潮净后,头晕又加重,耳鸣,视物模糊,舌苔薄稍腻脉弦细。

再投前法损益。

处方:桂枝18g,炙甘草20g,龙骨齿(各)24g,左牡蛎30g,熟附块12g,生白术20g,党参20g,川连12g,干姜18g,生姜3片,大枣5枚。

水中疏木话四明

水中疏木话四明

水中疏木话四明为章次公先生誉为“清代医中奇人”的高鼓峰,以擅治杂病见长,他在《四明心法》中提出的肝病三方,即疏肝益肾汤、滋水清肝饮、滋肾生肝饮,“水中疏木”,别开生面。

兹将三方用药罗列如下:疏肝益肾汤:六味柴胡白芍。

滋水清肝饮:六味柴胡白芍、当归、枣仁、栀子。

滋肾生肝饮:六味柴胡当归、白术、甘草、五味子。

缘其主病,皆起于郁怒,证见胃痛、胁痛、胸乳痛伴见胀满,嗳气,女子月经不调,证属肝郁气滞,治当疏肝解郁,以复其条达之常,此尽人皆知者。

问题在于,肝郁日久,极易化火而伤及阴血,诸如头晕耳鸣,口燥咽干,心烦多梦或不寐,大便燥结,小便淋漓,口苦舌红,脉弦细而数,种种阴虚火旺证象,纷至沓来,此际若再以常法疏肝,则其用药不免于香燥,必致阴血愈亏,肝气愈滞,肝火愈炽。

也就是说,明明是肝气不舒,可怎么“疏”也疏不动,反而助了肝火伤了阴,这就是后来王旭高治肝三十法中说的“疏肝不应”。

当我在香港和曾晓阳大夫谈到这里时,他说他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改用滋水清肝饮后病情即迅速好转。

高鼓峰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六味地黄汤与逍遥散组成一个复方的。

用六味滋水,逍遥调肝,但他不是简单地将两方相合,而是有不动、有动。

不动的是六味以及逍遥散中的柴胡,动的是三方中疏肝益肾汤只取逍遥散的柴胡、芍药,用于胃痛由肝木犯胃而同时又见阴血不足,大便燥结者;滋水清肝饮则于加白芍之外,再取丹栀逍遥散的丹皮(六味已有丹皮)、栀子来清肝泻火,再用一味酸枣仁养心安神,用于肝郁化火伤阴,证见胃痛,胁痛,口苦,咽干,心烦失眠或夜梦纷纭,体中忽热忽止者;滋肾生肝饮则取逍遥散的柴胡、当归、白术、甘草(六味已有茯苓),再加一味五味子,用于治疗阴血虚而木失条达更影响到脾胃,证见胁痛,腹痛,眩晕,失眠多梦,饮食少进,易疲乏者。

学者对此三方,评价甚高。

吕留良即以为滋水清肝饮一方“真从来所未及”。

在《东庄医案》的按语中,后人也有“肝血燥痛,在四明(指高鼓峰)、东庄(指吕留良)之前无人阐明其义”的话。

中医的历史与发展

中医的历史与发展

3、医案学的鼎盛时期 、 有清一代医案之学堪称鼎盛,个案专著已有 余部, 有清一代医案之学堪称鼎盛,个案专著已有300余部,明显表现出不同 余部 的学术特点和阶段性发展的流派特色。大致可分三期,清初叶为第一期, 的学术特点和阶段性发展的流派特色。大致可分三期,清初叶为第一期, 清中叶为第二期,道光以后为第三期。 清中叶为第二期,道光以后为第三期。 清初叶,以私淑易水学派,专主温补的医案为主流。 清初叶,以私淑易水学派,专主温补的医案为主流。如赵献可门人高鼓 峰的《四明医案》及吕留良的《东庄医案》 其治法皆宗献可, 峰的《四明医案》及吕留良的《东庄医案》,其治法皆宗献可,大倡八 六味;李中梓弟子马元仪的《印机草》及尤在泾的《静香楼医案》 味、六味;李中梓弟子马元仪的《印机草》及尤在泾的《静香楼医案》 则善用李中梓的脾肾双补法,张璐的《张氏医通》及郑重光的《 则善用李中梓的脾肾双补法,张璐的《张氏医通》及郑重光的《素圃医 又皆承景岳温补之特色。温补而外,亦有不少各俱特色的佳作, 案》又皆承景岳温补之特色。温补而外,亦有不少各俱特色的佳作,如 王三尊《医权初编》之医案多得攻下之旨;沈鲁珍的《沈氏医案》 王三尊《医权初编》之医案多得攻下之旨;沈鲁珍的《沈氏医案》又多 用豁痰清火之法。这个时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首推喻嘉言《寓意草》 用豁痰清火之法。这个时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首推喻嘉言《寓意草》 及马元仪的《印机草》 前者书案详尽,辨证精审,用药自出机杼, 及马元仪的《印机草》,前者书案详尽,辨证精审,用药自出机杼,善 于化裁经方;后者书案简洁,突出辨证,用药精当。 于化裁经方;后者书案简洁,突出辨证,用药精当。道光年间李冠仙著 仿寓意草》医案对喻氏推崇备至。从此,这两种书案风格便延续下来。 《仿寓意草》医案对喻氏推崇备至。从此,这两种书案风格便延续下来。

大型中医类书《医案类聚》的编纂特色

大型中医类书《医案类聚》的编纂特色

大型中医类书《医案类聚》的编纂特色江凌圳;王英;盛增秀【摘要】《医案类聚》是一部大型的中医类书,收录清末以前的医案著作110种,计2万个医案,约580万字,201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响较大.该本具有五大特色:搜罗广博,鸿篇巨制;以类相从,层次清晰;科学编排,彰显源流;重复医案,依次删节;尊重原貌,兼收并蓄.该书是文献整理研究和临床医生临证指南的优秀学习参考用书.【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年(卷),期】2017(035)005【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医案类聚;中医类书;医案;编纂【作者】江凌圳;王英;盛增秀【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杭州,310007;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杭州,310007;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杭州,3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类书,就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著名的中医医学类书有《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方类聚》等。

中医医案是历代医家活生生的临证记录,最能反映各医家的临床经验,对临证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因此,对历代医案进行较全面系统地发掘和整理,为现代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精品,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从卷帙浩瀚的古代文献中,选择流传较广和学术价值较高的医案著述百余种,采取“以类相聚”的编写方法,编纂成大型中医类书《医案类聚》,201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响较大。

该书在编纂上有不少特色,兹择其要者,分述如下。

1.搜罗广博,鸿篇巨制《医案类聚》以“博大”为特色,收录了清末以前的医案著作110种,如《石山医案》、《名医类案》、《陆氏三世医验》、《里中医案》、《临证指南医案》、《续名医类案》、《王氏医案续编》、《张聿青医案》、《邵氏医案》、《沈氏医案》、《阮氏医案》等,基本上包括了宋元明清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医案著述,全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中册为内科医案,下册含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眼科、肛肠科等医案,计收2万个医案,约580万字,其内容之广博,篇幅之浩大,是历代医案著作中前所未有的。

常用中医古籍书目

常用中医古籍书目

常用中医古籍书目(必备)基础医学类《黄帝内经》《难经》《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难经解义》《三因极—病证方论》《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敖氏伤寒金镜录》临床医学类《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小儿药证直诀》《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儒门事亲》《脾胃论》《格致余论》《十四经发挥》《薛氏医案》《医贯》《医旨绪馀》《针灸大成》《外科正宗》《景岳全书》《温疫论》《审世瑶函》《温热论》《外科证治全生集》《医学源流论》《温病条辨》《医林改错》《理渝骈文》《血证论》《傅青主女科》《医学心悟》《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理虚元鉴》《医门法律》《柳选四家医案》《临证指南医案》《医学衷中参西录》《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方剂、药物类《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肘后备急方》历代名家名篇(力备)医经学派王冰《黄帝素问王冰注》二十四卷《玄珠密语》十七卷吴崑《素问吴注》二十四卷《脉语》二卷《针方六集》六卷《医方考》六卷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九卷《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九卷张志聪《素问集注》九卷《灵枢经集注》九卷《本草崇原》三卷《伤寒论宗印》八卷《金匮要略注》《侣三堂类辨》二卷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张介宾《类经》三十三卷《类经图翼》十一卷《类经附翼》四卷《景岳全书》六十四卷《质疑录》一卷滑寿《读素问钞》三卷《难经本义》二卷《诊家枢要》一卷《十四经发挥》三卷《伤寒例钞》三卷李中梓《内经知要》二卷《本草通玄》二卷《伤寒括要》二卷《删补颐生微论》四卷《医宗必读》十卷《病机沙篆》二卷《诊家正眼》二卷沈又彭《医经读》一卷《女科辑要》二卷秦越人《黄帝八十一难经》二卷张仲景《伤寒卒病论》十卷《金匮要略方论》三卷华佗《中藏经》一卷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十二卷刘完素见河间学派《素问玄机原病式》一卷《宣明论方》十五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素问病机气宣保命集》三卷《三消论》一卷《保童秘要》二卷骆龙吉《内经拾遗方论》二卷刘浴德、朱练《重订骆龙吉内经拾遗方论》四卷陈无咎《医轨》二卷《藏府通诠》一卷《妇科难题》一卷《明教方》一卷《黄溪大案》一卷《医量》一卷经方学派六朝诸家陈延之《小品方》范东阳《范汪方》支法存《申苏方》阮炳《阮河南药方》葛洪《玉函方》秦承祖《秦承祖药方》胡洽《胡洽百病方》释僧深《僧深药方》谢士泰《删繁方》姚僧垣《集验方》宋侠《经心录》唐代诸家甄权《古今录验方》苏游《玄感传尸方》钱惟演《钱氏⊙中方》崔知悌《崔氏纂药方》孟⊙《孟氏必效方》张文仲《疗风气诸法》苏敬、唐临、徐玉《三家脚气论》唐玄宗《开元广济方》《近效方》唐德宗《贞元集要广利方》薛弘庆《兵部手集方》刘禹锡《传信方》崔元亮《海上集验方》僧文梅《梅师方》独孤滔《丹房镜源》北宋诸家周应《简要济众方》沈存中《灵苑方》《杜壬方》孙用《传家秘宝方》刘元宾《神巧万全方》初虞世《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经效方》《斗北门》刘莆《十全博救方》《胜金方》曹颖甫《伤寒发微》不分卷《金匮发微》不分卷吴棹仙《子午流注说难》一卷《灵枢经解》河间学派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一卷《宣明论方》十五卷《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三消论》一卷《保童秘要》二卷马宗素《伤寒医鉴》一卷镏洪《伤寒心要》一卷葛雍《河间刘守真伤寒直格》三卷张从正《儒门事亲》三卷附《治病百法》二卷《十形三疗》三卷《杂记九门》一卷《撮要图》一卷《治法杂论》一卷《三法六门》一卷《刘河间三消论》一卷《扁华生死决》一卷《世传神效诸方》一卷常德《伤寒心镜》一卷朱震亨《素问纠略》一卷《本草衍义补遗》一卷《局方发挥》一卷《格致余论》一卷《金匮钩元》三卷(戴元礼校补)赵道震《伤寒类证》(佚)赵以德《金匮方衍义》(今存于《金匮二注》)戴思恭《证治要诀》十二卷王履《医经溯洄集》一卷刘纯《伤寒治例》一卷《玉机微义》五十卷汪机《石山医案》三卷《读素问钞》三卷《本草会编》二十卷《补订脉决刊误》二卷《针灸问对》三卷《伤寒选录》八卷《医学原理》十三卷《外科理例》八卷《痘治理辨》一卷《运气易览》三卷王纶《本草集要》八卷《明医杂著》一卷《医论问答》一卷虞抟《医学正传》八卷徐彦纯《本草发挥》四卷《医学折衷》(今仅见于《玉机微义》)朱丹溪《丹溪医案》一卷《丹溪脉因证治》二卷《丹溪手镜》三卷(清常校本)《丹溪秘传方决》十卷杨珣《丹溪心法类集》四卷陈充《丹溪心法》四卷方广《丹溪心法附余》二十四卷庐和《丹溪纂要》八卷《丹溪心法》八卷《丹溪发明》五卷(见《玉机微义》中)易水学派张元素《珍珠囊》一卷《医学启蒙》三卷《洁古注书和脉诀》十卷《洁古家珍》一卷李杲《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一卷(旧题朱震亨撰、误)《内外伤辨惑论》三卷《脾胃论》三卷《兰室⊙藏》三卷《活法机要》一卷《医学发明》一卷《东垣试效方》九卷罗天益《卫生宝鉴》二十四卷王好古《汤液本草》三卷《医垒元戎》十二卷《阴证略例》一卷《此事难知》二卷《伊尹汤液仲景广为大法》四卷《斑疹萃英》一卷薛已《本草约言》四卷《名医杂著注》六卷《内科摘要》二卷《校注陈氏小儿痘疹方论》一卷《保婴金镜录注》一卷《保婴撮要》二十卷《校注妇人良方》二十四卷《女科撮要》二卷《外科发挥》八卷《外科心法》七卷《外科经验方》一卷《正体类要》二卷《外科精要注》三卷《外科枢要》四卷《口齿类要》一卷《疠疡机要》三卷赵献可《医贯》六卷高鼓峰《医家心法》三卷《四明医案》一卷吕留良《东庄医案》一卷董废翁《西塘感证》三卷张璐《本经逢原》四卷《诊宗三味》一卷《伤寒缵论》二卷《伤寒绪论》二卷《千金方衍义》三十卷《医通》六十卷李中梓(见医经学派)沈郎仲《病机汇论》十八卷马元仪《印机草》一卷《马师津梁》八卷尤在泾《伤寒贯珠集》八卷《金匮要略心典》三卷《医学读书记》三卷《医学续记》一卷《静香楼医案》一卷伤寒学派王叔和《脉经》十卷孙思邈《千金要方》三十卷《千金翼方》三十卷《银海精微》二卷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十卷《伤寒明理论》四卷朱肱《南阳活人书》二十卷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徐叔微《伤寒发微论》二卷《伤寒百证歌》五卷《伤寒九十论》一卷《普济本事方》十二卷《普济本事方后集》十卷郭雍《伤寒补亡论》二十卷方有执《伤寒条辨》八卷喻昌《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四卷《伤寒尚论后篇》四卷《寓意草》六卷《医门法律》六卷吴仪洛《本草从新》六卷《伤寒分经》十卷《成方切用》十四卷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直解》十五卷《伤寒论赘余》一卷《医径句测》二卷章楠《医门棒喝》四卷《伤寒论本旨》九卷周扬俊《伤寒论三注》十六卷《温热暑疫全书》四卷黄元御《素问悬解》十三卷《灵枢悬解》九卷《素灵微蕴》四卷《难经悬解》二卷《长沙药解》四卷《玉楸药解》四卷《伤寒悬解》十五卷《伤寒说意》十一卷《金匮悬解》二十二卷《四圣心源》十卷《四圣悬解》四卷张遂辰《伤寒论参注》七卷张锡驹《伤寒论直解》六卷陈念祖《神农本草经读》一卷《灵素集注节要》十二卷《伤寒论浅注》六卷《长沙方歌括》六卷《金匮要略浅注》十卷《金匮方歌括》六卷《伤寒医诀串解》六卷《伤寒真方歌括》六卷《景岳新方砭》四卷《时方歌括》二卷《时方妙用》四卷《医学从众录》八卷《医学实在易》八卷《医学三字经》四卷《女科要旨》四卷《十药神书注解》一卷柯琴《伤寒论注》四卷《伤寒论翼》二卷《伤寒附翼》二卷徐大椿《难经经释》二卷《神农本草百种录》一卷《伤寒类方》一卷《医学源流论》二卷《医贯砭》二卷《洄溪医案》一卷《兰台轨范》八卷《内经诠释》一卷《脉诀启悟注释》一卷《伤寒约编》六卷《洄溪脉学》一卷《六经病解》一卷钱潢《重编张仲景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十卷尤怡《伤寒贯珠集》八卷《金匮要略心典》三卷《医学读书记》三卷《医学续记》一卷《静香楼医案》一卷包诚《伤寒审证表》一卷温热学派叶桂《温热论治》不分卷《临证指南医案》十卷(华岫云集)《未刊本叶氏医案》不分卷(周仲升集)《叶案存真》二卷(曾孙叶万青缉) 《幼科要略》二卷薛学《温热条辨》不分卷《医经原旨》六卷(疑伪托)吴瑭《温病条辨》六卷《吴氏医案》四卷王士雄《温热经纬》五卷《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二卷《潜斋简效方》一卷《四科简效方》四卷《王氏医案初编》二卷《王氏医案续编》八卷《王氏医案三编》三卷《王氏归砚录》四卷《重庆堂随笔》二卷《徐氏医砭》一卷《言医选评》一卷《愿体医话》一卷《柳州医话》一卷《女科辑要》二卷《古今医案按选》四卷(《霍乱论》以下各书,统见于《潜斋医学从书十四种》)汇通学派汪昂《本草备要》四卷《医方集解》三卷《灵素类纂》三卷《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三卷《本草备要》四卷《经络歌诀》一卷《医方集解》三卷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十卷《串雅》八卷王学权《重庆堂随笔》二卷王清任《医林改错》二卷陈定泰《医坛传真》二卷恽树珏《文苑集》《论医集》以上第一辑《群经见智录》三卷《伤寒论研究》四卷《温病明理》《热病学》以上第二辑《生理新语》《脉学发微》《病理概论》《病理各论》以上第三辑《临证笔记》《临证讲演录》《金匮翼方选按》《风劳臌病论》以上第四辑《保集新书》四卷《妇科大略》《论药集》以上第五辑《十二经穴病候撮要》《神经系病理治疗》《麟爪集》以上第六辑《伤寒论辑义按》六卷以上第七辑《药庵医案》七卷以上第八辑陆彭年《伤寒论今释》八卷《金匮今释》八卷《陆氏论医集》四卷《生理补证》四卷《病理补证》四卷《诊断治疗》四卷《细菌学补证》诊法学说周学海撰著书:《脉义简摩》八卷《脉简补义》二卷《诊家直诀》二卷《辨脉平脉章句》二卷《读医随笔》六卷《伤寒补例》二卷《形色外诊简摩》二卷《重订诊家直诀》二卷评注书:《增辑难经本义》二卷《内经评文》三十六卷《诊家枢要》一卷《金匮钩玄》三卷《三消论》一卷《温热论》一卷《幼科要略》二卷《评点叶案存真类编》二卷《评点马氏医案案印机草》一卷《评注史载之方》二卷《慎柔五书》五卷(另有校刊书十三种,合称《周氏医学丛书》凡一二三集)本草学说寇宗《本草衍义》三卷李时珍《本草纲目》五十二卷《濒湖脉学》一卷《奇经八脉考》一卷缪希雍《本草经疏》三十卷《医学广笔记》四卷。

《中医历代名医医案选读》

《中医历代名医医案选读》

《中医历代名医医案选读》1.血证案【辩证思路】本案属于热入血分症,此人由于大饱醉,过度饮食,过食辛辣厚味食物,过度饮酒,蓄积胃肠,损伤了胃气,积湿蒸热,阳明热盛,灼伤血络,使淤血壅滞胃中。

又正值盛暑之时,外出感受暑邪,暑为阳邪,其性炎热,上升,暑迫血上行,使血不循经故见吐血;胃中淤血上行,行至胸中,故见胸痛;暑性炎热,上升,故见体热头眩;脉见洪而滑,洪为阳脉,盛暑阳气亢盛,肤表开泄,气血向外,故见洪脉,食积饮停,邪气充渍脉道,鼓动脉气,故见脉滑。

本案是饮食不节导致的血症。

【治疗特色】《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其有脏腑虚弱,寒热失节,或风冷内停,饮食不化,周身运行之血气,适与相值,结而生块,或因跌仆,或因闪挫,气凝而血亦随结,经络壅瘀,血自不散成块,心腹胠胁间苦痛,渐至羸瘦,妨于饮食,此之谓血症。

”进仲淳认为治吐血有三决:“宜行血不宜止血”,行血乃使血循经络,不致瘀蓄;“宜补肝不宜伐肝”,伐肝则损肝之体,使肝愈虚而不藏;“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便是火,故降气即可以降火。

血热吐血当以凉血止血,正如叶天士所谓“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治当以清热解毒,凉血散血。

而前面的医生却诊断为劳心焦虑所致的吐血,用茯苓补心汤治之,该方主要治思虑过多,心神溃乱,烦躁不寐心气为邪所致的吐血之证。

显然诊断错误,导致用方用药也错。

滑寿先用犀角地黄汤再用桃仁承气汤,两方都具有泻热凉血散瘀之功效,但是滑寿却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症状作出详细的诊断,从而更好更快的治愈了患者。

犀角地黄汤方中用犀角凉血清心解热毒,使火平热降。

用生地凉血滋阴生津,助凉血止血。

再以桃仁承气汤逐淤泻热,方中桃仁苦甘平,活血祛瘀;大黄苦寒,下淤泻热。

2.怔忡案【辩证思路】本案属怔忡案,属心火亢盛而兼有脾胃气虚之证。

“其人平生志大心高,所谋不遂,思虑过度,致内伤也”由此可知患者有心火亢盛,阴血不足之证,心火亢盛则心神被扰,阴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故见怔忡善忘,失眠多梦,心烦,舌红,脉细数等症。

医案六则解读.pptx

医案六则解读.pptx

見血爲熱,惡可用參、耆、河車溫
補耶?血雖止,不日當復來矣。”
延診,因亟令停服,進以花粉、知
母之屬。五六劑後,血忽大來,勢
甚危篤。此友遂斂手不治,以爲熱
毒已深,噬臍無及。子南晨詣,慍
形於色,咎以輕用河車,而盛稱此
友先識,初不言曾服涼藥,且欲責
效於師,必愈乃已。沈自訟曰:
“既係熱症,何前之溫補如鼓
谢谢你的观看

谢谢你的观看
返回主页
8
远:差错很大。
息:脉息。
辟:闭阻。 宛:通“郁”,郁 结。
2019-6-25
爲陰石柔齊治之;中寒,即爲陽石
剛齊治之。”臣意曰:“公所論遠
矣。扁鵲雖言若是,然必審診,起
度量,立規矩,稱權衡,合色脈、
表裏、有餘不足、順逆之法,參其
人動靜與息相應,乃可以論。論曰:
‘陽疾處內、陰形應外者,不加悍
饑而傷於飽,傷於飽,其流爲積,
積之久爲此證。夫滯下之病,謂宜
去其舊而新是圖,而我顧投以參.
谢谢你的观看
14
返回主页
完:充足。 一旦:忽然。 霍然:很快病愈。 敛衽:表示恭敬。 善:多。 茗:茶。 瓯:盆盂类瓦器。
2019-6-25
术、陳皮、芍藥等補劑十餘貼,安
得不日以劇?然非此浹旬之補,豈
能當此兩貼承氣哉?故先補完胃氣
《伤寒论》第50条 : “脉浮紧者,法当身 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 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2019-6-25
谢谢你的观看
30
返回主页 返回
建中汤:即小建中汤(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 有建中补脾,调和气血之功。
加当归、黄芪成 “当归补血汤” ,有补气 生血之功效。

明代太医的奇效良方

明代太医的奇效良方

明代太医的奇效良方展开全文《太医院经验奇效良方大全》为明代董宿辑,方贤续补。

董宿,四明(今浙江宁波) 人。

明代正统年间(1436 - 1449) 任太医院院使,深察药性,博究医书,治疗立方,辄有奇效。

方贤,归安(今浙江湖州) 人。

据《归安县志·艺术传》云:“贤,太医院使,与唐广才名并称。

周昇、周冕、周鼎师事之,俱为御医,得重名。

成化中召至殿前,考医论三篇,加通政使右通政。

著有《奇效良方》。

”《奇效良方》分六十四门,载方七千余首,汇集了明初以前的医方精华,适用于临床各科病证的治疗,其中对于针灸、正骨等治法的论述是该书的一大特色。

是书各门开篇均有理论阐述,便于指导临证处方,每方详列主治、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但是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该书中亦有不少错误需要我们科学对待,不可拘泥。

顺风匀气散治中风中气,半身不遂,口眼斜,先宜服此。

白术四钱,天麻一钱,沉香、白芷、青皮各半钱,甘草(炙)半钱,人参一钱,乌药二钱,紫苏、木瓜各半钱。

分作二帖,每帖水二盏,生姜二片,煎八分,温服,二渣并煎。

风气腰疼痛,亦宜服之。

活命金丹治中风不语,半身不遂,肢节顽痹,痰涎上潮,咽嗌不利,饮食不下,牙关紧,及解一切药毒,发热腹胀,大小便不利,胸膈痞满,上实下虚,气闭面赤,汗后余热不退,劳病诸药不治,无问老幼、男子、妇人,俱宜服之。

贯众、甘草、板蓝根、甜硝、干姜(一作干葛)各一两,龙脑(研)、麝香(研)、青黛各三钱,牛黄(研)、牛犀、珠子末、薄荷各半两,大黄一两半,辰砂四钱(另研,一半入药,一半为衣),桂心三两。

上为细末,与研药和匀,炼蜜同水浸蒸饼为剂,每两作十丸,以朱砂为衣,就湿以真金箔四十箔为衣。

腊月修合,瓷器收贮,多年不坏。

如疗风毒,茶清化下;解药毒,新冷水化下;汗后余热,劳病及小儿惊热,薄荷汤化下。

已上并量病人大小加减用之,大有效。

[注]:一方无贯众十全大补汤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

中医医案的价值

中医医案的价值

中医医案的价值中医医案在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价值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医医案对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历代医案著作均将《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中的思想内容贯穿其中,后世医家又将理论上的新发明、诊疗技术上的新方法,新体验,方药运用上的新见解,融入医案之中。

随着医案记录及医案著作的不断涌现,中医医案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有力验证,而且是中医理论不断发展的摇篮。

二、中医医案体现了中医理法方药的整体性。

每则规范完整的医案,在其分析病机、辨别证候、诊断疾病、选择处方、加减用药的过程中,均包含了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方剂、中药等全方位知识,以及中医临床各科的基本知识,是中医的整体观特色的最好体现。

三、中医医案是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和发展的最好教材。

医案如实记录着各个学术流派独到的诊疗思想和临床技能,是流派传承人学习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那些濒临断代或已经失传的学术流派,后世医家仍可以依据医案类文献继续学习并发展流派精粹。

四、中医医案是中医药文化的特征体现。

名医书写医案,风格各有千秋。

行文之法有正叙、倒叙、插叙、夹叙之别;分析病机有的删繁存精,有的丝丝入扣、细致入微,有的猎险而惊人,有的则实录误案引以为戒,可谓风采各异,琳琅满目。

与西医医案著作相比,中医医案著作更能展示医家的文化底蕴,是最好看的医学文献。

总之,历代中医名家丰富的临诊经验多以医案这一重要载体来传承和发扬,后世医家也多从中汲取精华,运用于自己的临床实践。

可以说,医案在中医学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医案作为中医诊疗资料的一种特殊载体,不仅是单纯医疗记录,更是医家诊病技艺、辨证思路、诊疗经验的体现。

通过对古今医案,尤其是名医医案的整理研究,继承名医技医家流派独到的学术思想,是探寻临床诊治规律、提高临床疗效、培养中医人才的有效途径。

[清代医案概说]时至清代,医案之作已至鼎盛。

王孟英医案

王孟英医案

王孟英医案引言王孟英(1906-1995),号燕青,原名王庭南,山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知名的中医学家和著名的民间医药专家。

他潜心研究中医、采集医案并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医疗理论和疗效显著的医疗经验。

本文将介绍一些王孟英医案的案例,以展示他的医术及贡献。

病例描述病例1:顽固性头痛患者:李某,女性,年龄28岁。

主诉:顽固性头痛已有半年,每天持续发作4-6小时,疼痛部位位于额部和颞部。

病史:患者曾到公立医院就诊,但使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检查结果:患者的头部CT扫描和血液检查未发现异常。

王孟英诊断:寒湿郁闭、气血不畅。

治疗方案:王孟英根据患者的证候选择了调理寒湿、活血化瘀的方剂,其方名为桃核批坚散加减。

方剂组成:•桃仁15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当归15克•丹参12克•皂角刺9克•干姜10克•川楝子9克•小茴香9克给药方法:将药材研磨为粉末,每次10克,用开水冲服,每日2次,连续服用10天。

随访结果: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每天的发作时长减少,服药10天后,头痛几乎消失。

病例2:失眠患者:张某,男性,年龄45岁。

主诉:失眠已有2个月,每晚难以入睡,醒来次数频繁,睡眠质量差。

病史:患者近期生活压力较大,常感焦虑和紧张。

王孟英诊断:心肾不交、气血不足。

治疗方案:王孟英根据患者的证候选择了养心安神、益气补血的方剂,其方名为六味地黄丸加减。

方剂组成:•熟地黄15克•山药15克•牡蛎15克•丹参12克•炙甘草9克•麦冬12克•酸枣仁9克•茯苓12克给药方法:将药材研磨为粉末,每次10克,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连续服用30天。

随访结果:患者入睡时间缩短,醒来次数减少,睡眠质量提高,服药30天后,失眠症状明显改善。

结论王孟英医案是中医历史上的一部重要医药专著,记录了他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成功的治疗案例。

他通过研究经典中医文献,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积累了丰富的中医知识和独特的医疗理论。

他的医案不仅展示了中医的疗效,也对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黄宗羲医事考述

黄宗羲医事考述

黄宗羲医事考述胡正旗【摘要】黄宗羲兼习医学,曾为张景岳、赵献可及高斗魁三位浙东名医作传铭.《张景岳传》评价中肯,对后人启发较多.《高旦中墓志铭》则评价失实,遭人诟病.黄宗羲不但为后人留下了难得的医学史料,而且他不迷信怪异、科学求实的思想,对后世医学研究的影响也很深远.【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年(卷),期】2019(037)002【总页数】4页(P9-12)【关键词】黄宗羲;张景岳;类经;赵献可;医贯;高斗魁;吕留良【作者】胡正旗【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南充,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黄宗羲(1610—1695年),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等,世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学问渊博,著述宏富,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今水经》、《大统历推法》等存世,自编为《南雷文案》、《南雷文定》。

黄宗羲在明清之际的封建君主专制时代首倡民主与科学,启蒙国人,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他又是一位高寿的“博学鸿儒”,不仅在史学、经学、哲学和文学领域卓有成就,而且在天文历算、地理、数学、乐律、物理、生物等方面深入研究,创获颇丰。

与古代许多儒士一样,黄宗羲也兼习医学,而且造诣渊深,对医学源流、治法治则有独到见解。

他曾为张景岳、赵献可及高斗魁三位浙东名医作传铭,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史资料,又纵论金元以来诸医家的成败得失,于后世启发较多。

黄宗羲涉医之事,前贤已略有论述。

如杨小明《黄宗羲与医学》一文,指出黄宗羲的医学思想及贡献,主要存在于他的《张景岳传》、《高旦中墓志铭》两篇传铭之中[1]223,但对于这两篇传铭中的某些疑点,如《张景岳传》中的“里闾俗师”、“恶夫蹈袭者”究指何人,《高旦中墓志铭》为何对墓主有所贬抑,则论述不详。

以下拟就这些问题作一些补充考述,以就正于同行学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明医案清·高斗魁转自民间中医网 庚子六月。

同晦木过语溪访吕用晦。

适用晦病热症。

造榻前与之语。

察其神气。

内伤症也。

予因询其致病之由。

曰。

偶夜半。

从卧室中出庭外与人语。

移时就寝。

次日便不爽快。

渐次发热。

饮食俱废。

不更衣者数日矣。

服药以来。

百无一效。

将何以处之。

予曰。

粗工皆以为风露所逼。

故重用辛散。

不进饮食。

便曰停食。

妄用消导。

孰知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若投以补中益气汤。

则汗至而便通。

热自退矣。

用晦欣然。

辄命取药。

立煎饮之。

旁观者。

皆以热甚。

又兼饱闷。

遽投补药必致祸。

予慰之曰。

无容惊扰。

即便矣。

顷之索器。

下燥矢数十块。

觉胸膈通泰。

旁观者始贺。

是晚熟寐至五鼓。

热退进粥。

用晦曰。

不谓君学问如此之深也。

不然几败矣。

连服补中益气数剂。

神情如旧。

逾日而别。

景岳云。

医家不贵于能愈病。

而贵于能愈难病。

病家不贵于能延医。

而贵于能延真医。

如此症若非东庄笃信不疑。

一为旁观所阻。

则必误于粗工矣。

无如病家之能延真医者。

不易多得。

遂使医家之能愈难病者。

亦不易多觏。

则且奈之何哉。

为之一慨。

七月初一日。

用晦以室人病相邀。

同黄晦木至语溪。

用晦言室人病可缓治。

业师徐五宜先生之长君。

伤寒危甚。

须即往。

子为我救之。

我已致之业师矣。

顷之有人来言。

病者晚来狂叫。

晕去五六次。

早起一晕竟绝。

医不必往也。

用晦为之痛惜。

予问病来几日。

云九日矣。

予又问胸尚热否。

曰胸但不冷耳。

予语用晦曰。

可救也。

急趋用晦同晦木往视之。

至则僵尸在床。

口鼻无气。

面色青黯。

口噤。

目闭。

手撒。

独唇色紫黑。

予笑谓晦木曰。

此人不死。

阴虚症。

误服白虎所致耳。

切其脉。

两尺尚在。

时旁观者皆笑予妄。

遂取人参一两。

熟地二两。

炮姜五钱。

浓煎汤。

挖而灌之。

尽剂。

口开面色转红。

不及一时。

大叫冷甚。

连以热汤饮之。

即发壮热。

通身淋漓汗下而苏矣。

此晚腹胀不便。

予曰。

无忧也。

大汗之后。

虚不能出耳。

再饮药一钟即得解。

次曰。

其尊人五宜先生来曰,诸病悉除。

但多妄言怒骂。

如有鬼神驱之者。

先生将何以教之。

予为之调治数日不得间。

因就宿其家。

至夜半诊其脉曰。

虚至此乎。

复以大剂附子理中建中投之。

数日而愈。

病热至九日。

则其舌必黑。

而脉之洪数无伦可知。

斯时即以大剂参地养其阴。

何至阳无所附。

而狂叫晕绝哉。

犹幸胸尚不冷。

则知阳分未尽。

尚得起死回生耳。

彼始焉。

杂用风燥以亡其阴。

继焉。

纵加霜雪以亡其阳。

遂使虽有明哲。

亦只袖手以视。

而莫可施其回挽者。

盖不知其几也。

有活人之心者。

尚其于此等案中。

细加参究。

将自不致有操刀之患矣。

用晦室人。

患产后惊悸。

初起时。

见筐中绵絮。

念将所生儿入绵絮中。

不几闷死。

即作惊恐忧患之状。

后凡有所触。

意中以为不耐。

即忧患不止。

或一端执想。

数日才已。

饮食不进。

面少精采。

服诸补心养血药无一效。

至是用晦招予治之。

予诊其脉曰。

孩时得毋因齿病致大惊否。

用晦向室人问之。

曰。

十岁时果曾病齿。

治齿者用刀钳之。

几受惊而死。

子何以能识之也。

解曰。

脉法当如是耳。

不精于象数钤法之学者不能也。

少时以惊受损。

伤其君火。

心包气散。

痰得留之。

今产后大虚。

痰因虚动。

病端见矣。

夫心为君主。

主明则下安。

国乃大昌。

故凡七情皆由心起。

今心气虚甚。

痰邪侵扰。

思虑亦因之多变。

况喜乐气之阳也。

忧患惊恐。

气之阴也。

阳虚则阴得乘之。

又儿为其所爱。

气虚痰入。

则爱不得其正。

因爱而过为防护之。

惟恐不至。

遂因而生忧耳。

今先用归脾养荣八味等类五十大剂。

待其气血完备。

然后攻之。

痰可得而去。

而病不再发矣。

用晦如予言治之。

果愈。

惊则气散。

受惊而曰因齿者。

肾主骨。

齿乃骨余。

其尺脉必沉而散。

以是欢四明脉法之精者。

犹浅于窥四明者也。

难其于因齿受惊因惊致损痰因虚动心由痰扰处。

溯流穷源。

晰辨无不精尽。

先补后攻。

治验更极神奇。

医道中乃让此公出一头地耳。

新安程结先子病疟。

每日至辰时大寒。

午时大热。

热即厥。

两目直视。

不能出声。

颏脱。

涎水从口角涌出不止。

日流数升。

至丑时始汗解。

饮食不进。

昏冒几绝。

予往视之。

皆诛伐太过所致也。

投以补脾之药。

不即效。

延他医调治。

用柴胡防风南星半夏等药。

病势转剧。

其家复延予治之。

值医者在。

予请曰。

此何证也。

而用前药。

曰。

子不识乎。

此肝疟也。

肝疟令人色苍苍然太息。

其状若死。

予笑曰。

据子述经言。

当得通脉四逆矣。

何用前药。

予诚不识此何病。

但知虚甚耳。

请先救人后治病。

何如。

曰。

子用何药。

予曰。

大剂参附。

庶可挽回。

医力争参附不便。

予漫应曰。

谨奉教。

医始洋洋色喜而别。

是夜用人参一两。

黄芪二两。

炮姜三钱。

比晓。

熟地桂附并进。

次日辰时。

病不复发矣。

此缘劳役过度。

寒热往来。

医认为疟。

且时当秋令。

一味发散寒凉。

重虚其虚。

展转相因。

肝脾大败。

非峻补气血。

何由得生。

夫病由人生。

人将死矣。

而乃妄牵经义。

强合病人。

及至处方。

又乖成法。

自误误人。

至死不觉。

悲夫。

先救人后治病。

以病由人生也。

然病固由人而生。

而人实由病而死。

则欲救人。

不又当先治病乎。

不知补正乃所以去邪。

救人即所以治病。

原无彼此之分。

四明见得此症只要峻补气血。

速救肝脾。

其病自除。

故云云。

以见彼所治病之药之谬。

而不可服耳。

读者当会其意。

勿泥其词可也。

(留人治病之法。

非平时笃学。

临症行权。

不能起也。

如见寒热烦躁。

仍以寒热烦躁治之。

速之死耳。

何以生为。

正所谓拨乱反正。

安危从此一举耳。

余往往见此等症。

皆前医见而却走者。

不得已用大剂参芪附保元生脉理中。

一昼夜尽一二斤药。

挽回者不少矣。

然胆大心小。

不在当时。

而在平日也。

故云附子三五枚。

人参少半斤。

参力若不济。

前功必尽弃。

平时无学力。

至此滋疑惧是也。

)吕坦人子。

生甫数月。

忽急惊风。

抽搐直视。

发热不乳。

医以抱龙丸及羌活防风薄荷僵蚕等作煎调服。

坦人商于予。

予曰。

误矣。

此脾士虚而肝木盛也。

急用五味异功散。

加煨姜进之。

少顷。

熟睡微汗。

热退而乳。

用异功以实脾土之虚。

加煨姜以制肝木之盛。

其处方之严密。

直与长洲并驾。

杭友沈侨如甥病伤寒。

诊其脉浮数有力。

舌黑。

胸脯痛胀。

此得之劳倦后复伤饮食。

医以寒凉消导攻之。

火受遏抑。

无所归也。

急以大剂参术归芪炮姜救之。

戒其家人曰。

夜半当发战。

战则汗而解矣。

如战时。

频频以粥与之。

时予与黄晦木黄复仲吕用晦同卧天长寺。

四鼓时。

病家急叩门曰。

服后果寒甚索被。

顷之大热昏沉而死矣。

先生尚有法救之否。

予曰。

不足计也。

汗来矣。

但战时曾进粥否。

曰。

实未也。

予笑曰。

吾语汝战时须与粥。

正所以助胃气。

使汗来速而不至困乏耳。

今亦不妨。

子第归。

此时当得汗矣。

诸子皆为予疑。

促予往视。

至则汗解而 睡矣。

归语数子。

为发一笑。

心细如发。

胆大于身。

由其胸有灼见也。

彼胸无灼见者。

心小只见其畏葸。

胆大适成其孟浪。

因循以致祸。

妄投而杀人。

二者均失耳。

以是知胆能大于用药之时者。

必其心能小于临症之际。

而心能小于临症之际者。

尤必其识能超于群医之上者也。

吴餐霞室人。

患妊娠胃口 胀。

不思饮食。

口渴。

下利。

面少精采。

医以消导寒凉与之。

病转甚而胎不安。

予曰。

此得于饮食后服凉水所致耳。

投以大剂理中汤。

数剂而愈。

水能灭火。

饮食后服凉水。

则伤胃中之阳可知。

自宜救之理中。

以养胃气。

顾见病治病之医家。

岂能窥寻及此哉。

见其胃口 胀不思饮食也。

则有消导而已矣。

见其口渴下利也。

则有寒凉而已矣。

岂知胃气转伤。

则病势转甚。

而彼犹不知其故也。

方且谓药本对症。

而无如其病犯条款耳。

呜呼。

古今来弄假成真。

而求生得死者。

十中宁有八九也。

冤哉。

桐乡曹献扆室人。

十一月病疟。

发则头重腰痛。

寒从背起。

顷之壮热烙手。

汗出不止。

予曰。

此太阳经疟也。

用大青龙汤。

献扆曰。

病来五六日。

委顿甚矣。

而病者禀素怯弱。

又他医言有汗要无汗。

带补为主。

今汗如此。

而子复用此药。

恐不能当。

予笑曰。

第服此。

其病自除。

当晚汗犹未止。

进一大剂即熟睡。

次日不发。

逾日以补中益气调理而痊。

既为太阳经疟。

乃不用麻黄汤而用大青龙者。

以症见壮热烙手。

汗出不止也。

即此见前辈用方之谛。

一妇人产后恶露不尽。

至六七日。

鲜血奔注。

发热口渴胁痛狂叫。

饮食不进。

或用四物汤调理。

或用山楂青皮延胡索黄芩等行血药。

卒无一效。

予至。

见诸医议论纷纭。

无一确实。

细切其脉洪大而数。

予曰。

此恶露未尽。

留泊血海。

凡新化之血。

皆迷失故道。

不去蓄利瘀。

则以妄为常。

曷以御之。

遂以醋制大黄一两。

生地黄一两。

桃仁泥五钱。

干漆三钱。

浓煎饮之。

或曰。

产后大虚。

药毋过峻否。

予曰。

生者自生。

去者自去。

何虚之有。

第急饮之。

果熟寐竟夜。

次早下黑血块数升。

诸病如失矣。

复用补中益气调理而安。

前案以麻黄桂枝等止汗。

此案以大黄桃仁等止血。

变化莫测。

谁不惊奇。

而不知其所辨亦止在症。

所窥亦止在脉也。

石门吴弁玉。

发热多汗便秘。

数日不止。

医曰。

此停食伤寒也。

不宜与食。

待热退始可以稀粥汤饮之。

病势转甚。

延予视之。

予问曰。

肚中饥否。

曰饥。

索其日所用药。

则芩连枳壳花粉厚朴之属。

予笑曰。

子但吃饭。

病即除矣。

无庸此等药也。

病者喜甚。

曰。

吾本无食。

医言有食。

故耐此数日饿耳。

然便秘云何。

予曰。

致新即推陈矣。

胃中久无谷气。

故前物积而不下。

且子之发热多汗。

一味虚症。

遂用参术调补而痊。

发热而且便秘。

似非虚症。

不宜遽投参术矣。

然多汗不止。

则阳中之阳。

其亏无疑。

故以参术调补而痊也。

伤寒心法云。

不能便而能食者。

仓廪盈溢。

自能通利。

不便无忧。

可见致新即推陈。

实出至理。

而所谓吃饭病即除者。

本非趣话也。

沈启廷孙甫三岁。

脾虚发肿。

两足更甚。

乳食不思。

午后发热。

头面羸瘦。

俗医云。

此病如用官料药。

便成发黄鼓胀而死。

但当服草头药。

并以针挑其指。

出黄水自愈。

浙西人言出自医家药笼中者。

谓之官料药。

俗传单方一二味。

谓之草头药。

妇女酷信此说。

不读书者从而和之。

往往以此误事。

决不为戒。

启廷力排此说。

延予调治。

予曰。

此脾虚也。

非参术不能收功。

病已发黄鼓胀将死矣。

草头药何以治之。

且官料药。

皆草根树皮也。

何出自医家。

便为官料。

启廷信而服之。

渐有回色。

未几又发泻。

又头上生毒。

烂至见骨。

又出瘄。

皆极重。

病缠绵不休。

予一味补正。

他病见则随症稍加减之。

如是者自夏迄冬尽。

用参几斤余。

才得脱体。

次年始长肌肉。

设惑于众论。

能有救否。

发肿而两足尤甚者,脾虚下陷也。

乳食不思者。

属阳明胃土受病。

盖脾运则阳明之气上达而胃开。

今中州失运。

则阳明之气亦不能上达也。

补正者补中益气。

盖虚者实之。

下者举之也。

夫重症蜂起。

冬夏迁延。

而能徐收全效。

固非有定见者不能。

而知人善任。

如彼其专且久。

而不为庸俗所迷。

则沈启廷也者。

亦岂易得耶。

至于官料草头之说。

直捷爽快。

尤足破迷正讹。

石门镇朱殿臣。

病痢。

日逾百余次。

身发热。

饮食不进。

殿臣以平日所用药示予。

率皆槟榔大黄之属。

予曰。

此破气利血药也。

治滞下当调气。

不当破气。

当和血。

不当利血。

以生地当归白芍黄芩木香等数大剂饮之。

三日而愈。

当调气不当破气。

当和血不当利血二语。

是治痢家千古不易之则。

临是症者。

当援以为鹄也。

一妇人胃脘痛。

勺水不入。

寒热往来。

或从火治。

用芩连栀柏。

或从寒治。

用姜桂茱萸。

展转月余。

形体羸瘦。

六脉弦数。

几于毙矣。

予曰。

此肝痛也。

非胃脘也。

其病起于郁结生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