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裂纹闭合理论与高载迟滞效应

合集下载

疲劳裂纹的闭合效应

疲劳裂纹的闭合效应

人们 开 始 尝试 用应 力 强度 因子来 描 述疲 劳 裂纹 的扩
展 。 rs于 1 6 年 首 次 指 出 , 恒 幅 循 环 加 载 中 , Pa i 91 在 疲
劳 裂 纹 在 每 个 应 力 循 环 过 程 中 的 扩 展 量 d / N 与 ad
疲 劳 破 坏 存 在 不 同 的 阶 段 。 一 个 疲 劳 失 效 过 每 程 都 经 历 了 疲 劳 损 伤 、 纹 萌 生 和 裂 纹 扩 展 及 断 裂 裂 过 程 。 果 材 料 破 坏 完 全 由外 加 波 动 载 荷 引 起 , 整 如 则
个 失 效 过 程 称 为 机 械 疲 劳 , 环 载 荷 同 高 温 联 合 作 循 用 造 成 蠕 变 疲 劳 , 环 受 载 部 件 的 温 度 也 变 动 时 引 循 入 了 热机 械 疲 劳 ( 热疲 劳 与机 械 疲 劳 的 组 合 ) 在 即 , 存 在 侵蚀 性 化学 介 质或 致 脆 介质 的环 境 中施加 反 复 载 荷 时 产 生 了腐蚀 疲 劳 , 荷 的 反 复作 用 与 材 料 之 载 间 的滚 动 接 触 相 结 合 称 为 滚 动接 触 疲 劳 , 动 应 力 脉
Zhan ng g Fe
( a s a rn & S e I .L d Ma n h n I o t e C0 t .)
Ab t a The t a ton h s r ct r dii alt eor op y ofpr agaton off tg ac s tansor i a iue cr k i r f med by t e cl ur hen h os e p om e n of no cr k n a i e. Tho h t slggih ac i f tgu ug is u s m e anim does ch s n’t es en i l i s tal y mpr e ov any atgu f i e c ack ess an of r r it ce m at i d to y ic e es t e eralan i nl n r as h appa entorno r nes en i n alda in abit s tal v i to i l y.i w i on rb e t acc r cy desgn i t l c t iut o l ua i oft e gi ern lf i h en ne ig ietme h l bei w i e ng mas er d s d t ed an u e wel. 1 Ke y wor s r s it siy f t cl u e ofc ac sug s f ct ds tes n en t ac or os r r k l gih efe

S第9章变形和裂缝完

S第9章变形和裂缝完

说明:《桥规》的长期挠度:fl = ηθ f s C40以下混凝土时: ηθ = 1.6
C40~C80混凝土时:ηθ = 1.45~1.35 挠度限值: 消除结构自重产生的长期挠度后的限值为:
梁式桥主梁的最大挠度≤ l / 600; 梁式桥主梁的悬臂端的挠度≤ l / 300; 《桥规》的挠度验算方法
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
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 --建工教材P322的附表4-1
构 件 类 型 吊车梁 :手动吊车 电动吊车 屋盖、楼盖及楼梯构件 : 当 l0<7m 时 当 7m≤l0≤9m 时 当 l0 > 9m 时 挠度限值(以计算跨度 l0 计算) l0/500 l0/600
l0/200(l0/250) l0/250(l0/300) l0/300(l0/400)
混凝土实际强度
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
2、第一批裂缝出现后
A B
N2=Ncr
混凝土c 钢筋s 粘结应力
混凝土实际强度
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
3、第二批裂缝出现的瞬间
A C B Nk> N3>Ncr
混凝土c 钢筋s 粘结应力 l
混凝土实际强度
>2l
l
注:l为通过 粘结应力 的 积累可使砼达 到ft 的长度。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
S C 1、C-变形、裂缝宽度的限值。见建工教材P322~ P323的 附表4-1、 4-3 。 2、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值

材料热力学-第九章

材料热力学-第九章

这种情况类似于难溶物质存在于含有大量组成 该物质的离子的溶液中的情况类似。 例如,AgCl存在于海水中的情况。
线缺陷和面缺陷
• (如果要应用同样的方法,首先需要知道缺陷与原 晶体混合时的构象熵)
(a) 形成缺陷的焓变和温度熵变 • 认为线缺陷和面缺陷是点缺陷在一维和二维尺度上的堆积。 • 假定:形成点缺陷的焓变和温度熵变×线缺陷和面缺陷的尺 寸(线缺陷的长度和面缺陷的面积)
缺陷的分类
固相物质 • 按元素分类:金属与非金属 • 按组成分类:化学计量配比与非化学计量 配比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
• 含有所有原子缺陷——点阵空位、间隙原子、杂质原子 • 电子缺陷不重要——电子空穴:不可能 自由电子:影响不大
非金属:
• 体现半导体的电导特性 • 与金属一样:含有所有原子缺陷种类; • 与金属不同:电子缺陷更让人感兴趣。
线缺陷和面缺陷
(b) 构象熵
• • 线缺陷:点缺陷的一维阵列——受到限制——失去一维自由度。 面缺陷:点缺陷的二维阵列——受到限制——失去二维自由度。
• 或者更大胆假设,认为: • 点缺陷:气态,自由度很高。 • 线缺陷和面缺陷:点缺陷的聚集态——有序度高——构象熵很小
导致线缺陷和面缺陷
• 形成:消耗大量功 • 混合:只提供很小的自由能下降 因此,和点缺陷相比,线、面缺陷不需要被看作是平衡缺陷。

连接成形理论基础(第九章)

连接成形理论基础(第九章)

一、内应力的形成
内应力是在没有外力的条件下,平衡于物 内应力是在没有外力的条件下, 体内部的应力 内应力可分为三种:热应力、 内应力可分为三种:热应力、相变应力和 机械阻碍应力。 机械阻碍应力。
(一)热应力(thermal stress) 热应力( stress) 不均匀加热冷却过程产生的应力称为热应 因材料的弹-塑性) 力。 (因材料的弹-塑性)
钢材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体积发生变化的情形如图 ( 钢材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体积发生变化的情形如图9-3(P183) )
其中Ⅰ表示钢材的加热曲线, 其中Ⅰ表示钢材的加热曲线,Ⅱ、Ⅲ分别代表低碳钢和 低合金钢的冷却曲线, 低合金钢的冷却曲线, 加热到AC1时发生相变,铁素体与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 时发生相变, 加热到 时发生相变 体积减小; ,体积减小;AC3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变结束后,其体积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变结束后,其体积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冷却时,低碳钢的相变温度高于 冷却时,低碳钢的相变温度高于600℃,由于刚材处于塑 ℃ 性状态,不产生相变应力。 性状态,不产生相变应力。 合金钢冷却到200~350℃左右,才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 合金钢冷却到 ℃左右, 转变,马氏体的比体积最大, 转变,马氏体的比体积最大, 形成较大的应力。 形成较大的应力。
焊件内的应力是热应力、 焊件内的应力是热应力、相变应力及机械阻碍 应力的总和。 应力的总和。 在冷却过程中, 在冷却过程中,当局部应力的总和大于金属在 该温度下的抗拉强度时,工件产生裂纹。 该温度下的抗拉强度时,工件产生裂纹。

裂纹闭合效应

裂纹闭合效应

裂纹闭合效应

裂纹闭合效应是指在材料中存在裂纹时,当材料受到外部力作用时,裂纹两侧的裂纹面会发生一定的位移,从而减小或闭合裂纹,降低材料的破坏性能。裂纹闭合效应是材料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对于材料的抗裂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裂纹闭合效应的产生原因是材料中存在的一些微观缺陷,如晶界、孔隙、夹杂等。这些缺陷会使裂纹两侧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当外部力作用于材料时,裂纹两侧的应力分布会发生变化。根据弹性力学原理,裂纹两侧的应力分布与裂纹尖端处的应力场有关,而裂纹尖端处的应力场与裂纹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关。

当外部力作用于材料时,裂纹两侧的应力分布会发生变化,裂纹尖端处的应力场也会发生变化。根据裂纹尖端处的应力场变化规律,裂纹两侧的裂纹面会发生一定的位移。这种位移会使裂纹两侧的应力分布变得更加均匀,从而减小或闭合裂纹。

裂纹闭合效应对材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裂纹闭合效应能够减小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程度,降低裂纹扩展的倾向,提高材料的抗裂性能。其次,裂纹闭合效应能够减小裂纹尖端处的应力集中因子,降低材料的破坏风险。此外,裂纹闭合效应还能够降低材料的应力强度因子,延缓裂纹扩展速度,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裂纹闭合效应的研究对于材料的设计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

合理设计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可以增强裂纹闭合效应,提高材料的抗裂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对裂纹闭合效应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材料中裂纹扩展的机理和规律,为材料的破坏分析和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工程中,人们常常利用裂纹闭合效应来改善材料的抗裂性能。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钛合金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但其存在着易开裂的问题。为了提高钛合金的抗裂性能,人们通过合金设计和表面处理等手段,增强了裂纹闭合效应,从而延缓了裂纹扩展速度,提高了钛合金的使用寿命。

9变形和裂缝

9变形和裂缝
第9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 和裂缝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验算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 第四节: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 度、裂缝和耐久性设计
§9.1 概述
结构功能 安全性 适用性 耐久性
承载力 极限状态
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
本章主要讲述的是 正常使用极限状。
M k l 02 f = S B
短期刚度
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作用下受弯构件的截面抗弯 刚度,简称为短期刚度,记作Bs。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用到截面抗弯刚度的有两种情 况。 ⑴是指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它包括要求不出 现裂缝的构件(可近似地把混凝土开裂前的 M-φ 曲线 视为直线, ⑵是指带裂缝工作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此处主 要讲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抗弯刚度。
结构构件不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危害性要 小,其相应的可靠指标 β 值相对要求较小,故裂 缝宽度及变形的计算时采用荷载标准值和材料强 度的标准值。 构件的变形及裂缝宽度都随时间而增大,对于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及 准永久组合分别加以验算。 为了方便,验算裂缝宽度及变形时,只按荷载 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进行计 算。
简单受 简单受 力状态 力状态 复合受 复合受 力状态 力状态
拉 拉
弯 弯
压 压
剪 剪
扭 扭
偏心受拉 偏心受拉

第09讲:裂纹扩展分析和裂纹扩展寿命计算

第09讲:裂纹扩展分析和裂纹扩展寿命计算

22
Wheeler模型 模型
建立在裂纹尖端压应力效应的基础上。超载后裂 纹扩展速率与裂纹尖端在超载塑性区的位置有关。
当裂纹扩展到a0超载后产生塑性区Ry0; ai为前缘 当ai= a0时,迟滞作用最大; 当Ry与Ry0相切时,迟滞作用消失;
23
Wheeler模型公式: dN da
9
注意事项
上述公式中材料常数C、n不能完全互换 不能完全互换; 不能完全互换 材料常数必须与公式适用范围相匹配 匹配; 匹配 许多材料常数是有量纲的,注意量纲的换算 量纲的换算; 量纲的换算 应用时要考虑环境的影响;
10
本讲内容
1 2 3 4
恒幅载荷下裂纹扩展速率表达式
变幅载荷下裂纹扩展特性
变幅载荷下裂纹扩展计算模型 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计算
{
}
n
= C (1 − R ) K max
M
{
}
n
M = M2

式中 C , M , n 为实验确定的常数,Walker公式也是 一个幂函数式,对描述裂纹速率特性的中间区域是 很适合的。 Walker公式考虑了负应力比影响,适用面较广。
6
Forman公式 公式
C ( ∆K ) da = dN (1 − R ) K C − ∆K
16
Elber闭合模型 Elber闭合模型

第九章裂纹闭合理论与高载迟滞效应

第九章裂纹闭合理论与高载迟滞效应

2. 闭合理论
张开应力sop: 加载时,裂纹完 全张开时的应力。
smax
s
s op s cl
smi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
闭合应力scl: 卸载时,裂纹开始闭合的应力。 sop和闭合应力scl的大小基本相同。
裂纹只有在完全张开之后才能扩展,所以应力循 环中只有sop-smax部分对疲劳裂纹扩展有贡献。
有效应力幅seff: seff=smax-sop 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度Keff为: Keff=Yseff pa da/dN应由Keff控制,于是Paris公式成为: da/dN=C(Keff)m=C(UK)m=UmC(K)m 10
s
短锯缝
s
A B
s
式中,平面应力,E'=E; 平面应变,E'=E/(1-)2。
长锯缝
0
[COD] AB
用锯缝模拟理想裂纹,可验证s-COD线性关系。 a , s-COD直线的斜率E’/4a 。
12
疲劳裂纹的s-COD记录有非线性部分。
s , 斜率 E'/4a , a ? 原闭合裂纹逐渐张开。 0点以上,裂纹完全张开, s-COD关系呈线性。 sop,对应于加载时的o点。
COD
as s s
s
smax
s-s
sop 闭合 smin
裂纹 张开

延迟裂纹机理

延迟裂纹机理

1、什么是延迟裂纹

延迟裂纹是冷裂纹的一种,是由于塑性储备、应力状态以及焊缝金属中氢含量等综合作用而产生的焊接裂纹。延迟裂纹不是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而是在焊后延续一段时间产生的。延迟裂纹主要发生在低合金高强钢中,主要与焊缝含扩散氢、接头所承受的拉应力以及由材料淬硬倾向决定的金属塑性储备有关,是三个因素中的某一因素与相互作用的结果。焊接后经过一段时间才产生的裂纹为延迟裂纹。延迟裂纹是冷裂纹的一种常见缺陷,它不在焊后立即产生,而在焊后延迟几小时、几天或更长时间才出现。

所谓“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就是焊后容易出现焊接冷裂纹的材料,也即是可以焊接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用低合金换取高强度,当然好;但随着合金元素增加,强度的升高,也带来了延迟裂纹倾向问题,增加了焊接难度,拖延了无损检测时间。所谓“增加了焊接难度”,用老的焊接术语说,这些材料的可焊性较差或差;用今天的术语来说,这些材料属于焊接难度较难或难的等级。

2、延迟裂纹的产生机理

对于确定成分的母材和焊缝金属,塑性储备一定,产生延迟裂纹的孕育期长短,取决于焊缝金属中的扩散氢及接头所处的应力状态。同理相应于某一应力状态,焊缝含氢量高,裂纹孕育期短,裂纹倾向大。当应力状态恶劣,即使含氢量低,在很短孕育期内会产生裂纹。但是决定延迟裂纹产生与否,存在一个临界含氢量与临界应力值。若氢低于临界含氢量,拉应力低于强度极限,则孕育期将无限长,实际上不产生延迟裂纹。

现代的延迟裂纹理论认为,焊缝金属中的含氢量、接头承受的应力水平以及接头金属的塑性储备,三者对延迟裂纹产生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的。焊缝高含氢量在低应力下就会诱发出裂纹,而低含氢量需要高应力下才达到诱发裂纹状态。含氢量及应力都低时,在长时间才能达到裂纹产生条件。材料的塑性储备起到调节作用,当材料的变形能力高,缺口敏感性低时,只有在更高应力更多含氢量下才能产生延迟裂纹。

材料裂纹的产生及扩展的原因分析

材料裂纹的产生及扩展的原因分析

材料疲劳裂纹的产生及影响裂纹扩展的因素

摘要:文中通过对疲劳裂纹的研究,全面分析了疲劳裂纹的产生,交变应力,表

面状态,载荷形式,化学成分,夹杂物等对疲劳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影响疲劳裂纹扩展的因素,载荷,腐蚀环境,热疲劳,温度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机理,论述了其影响效果,对进一步研究分析裂纹的产生,防止裂纹进一步扩展,提高材料的寿命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疲劳裂纹 ; 疲劳裂纹扩展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tudy of fatigue crack, and making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fatigue crack produces, alternating stress, the surface, and the load form, chemical composition, inclusion has effect on the fatigue;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fatigue crack growth’s factors. and the load, corrosive environment, thermal fatigue, temperature have influence on the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It is a great help to study further the fatigue, prevent crack further expanding, and improve the life of the materials .

第九章变形和裂缝验算

第九章变形和裂缝验算
τl = 1.5
wmax
s l wm
0.85 s
l
sk
Es
lm
将各系数代入,得
wm a x
c r
sk
Es
(1.9c 0.08 d )
te
式中: αcr—与构件截面应力状态有关的系数
轴心受拉构件:
cr =1.5×1.9×0.85×1.1=2.7
偏心受拉构件: acr =2.4
受弯构件:
对于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构件,由试验结果统计得最大裂缝宽度
的扩大系数为 s =1.9 。
荷载效应长期作用的影响:
由于混凝土的徐变和应力松弛,会导致裂缝间混凝土不 断退出受拉工作,钢筋应变增大,裂缝随时间也不断增大。 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也使钢筋和混凝土间的粘结力削弱, 使裂缝宽度不断增大。根据长期观察结果,荷载长期作用下 裂缝的扩大系数为
4. 钢筋锈蚀产生的裂缝
锈蚀是一个电化学过程: 混凝土中的钢筋处在电介质中, 在水、氧气和电子作用下就会形成电池,电子从阳极不断流向 阴极,在阳极附近形成铁锈。只要不断有水和氧气供应,就会 越锈越严重。
(b) 水、O2 、 CO2侵入
(d)保护层劈裂
钢筋锈蚀后
体积会膨胀3~4
倍!钢使筋混锈凝蚀土是保一
常用的带肋钢筋,我国《规范》给出的平均裂缝间距 lcr 公式为,
轴心受拉构件

第九章 应力、裂缝和变形

第九章 应力、裂缝和变形

e e0 yc a s
yc——截面重心至受压或较小受拉边缘的距离。
偏心受压:
N k (e h0 ) sk h0 As
变形和裂缝
第 九 章
式中:e——Nk至受拉钢筋As合力点的距离;
ηh0——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合力点的距离,
且 h0
0.87;
h0 2 0.87 0.12(1 f )( ) e
sk
式中:c——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
距离(mm);
deq——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直径(mm);
deq ni d
2 i
n d v
i
i i
ni 、di——分别为受拉区第 i 种纵向受拉钢筋的根数; vi——为第 i 种纵向受拉钢筋的相对粘结特性系数;
光圆钢筋:vi=0.7 带肋钢筋:vi=1.0
——钢筋应力的不均匀系数。
cs cm
(b) lcr+cmlcr lcr+smlcr
c分布
ss
sm
(c)
s分布
m
(a)
m
变形和裂缝
第 九 章
3. 系数确定: 裂缝间距 lcr:
d lcr 2.7c 0.1 te
式中:
––– 与受力特性有关的系数
第 九 章

疲劳与断裂课程,,学习指南

疲劳与断裂课程,,学习指南

疲劳与断裂课程,,学习指南

疲劳与断裂课程学习指南一、教材教育部面向21 世纪课程教材:陈传尧编著,疲劳与断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年。

二、辅助教材王忠光译,S. Suresh(美)著,材料的疲劳,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郑朝云、张式程译,D. 拉达伊(德)著,焊接结构疲劳强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年第一版熊俊江著,疲劳断裂可靠性工程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年第一版三、教学内容疲劳与断裂课程共分10 章。第一章绪论;第二、三和四章介绍疲劳裂纹萌生及其研究方法,包括高周应力疲劳和低周应变疲劳,以及疲劳问题研究的统计学基础;第五、六和七章介绍弹塑性断裂力学基础,包括断裂扩展判据、断裂控制设计方法,以及工程常见的表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第八、九和十章介绍疲劳裂纹扩展的研究和预测方法。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疲劳的基本概念,疲劳断裂破坏事故的严重性,疲劳设计的主要方法和发展历史,疲劳破坏的特征和机理,疲劳断裂问题研究的一般方法。

第二章应力疲劳,介绍应力疲劳的基本概念,S-N 曲线及其近似估计,平均应力、载荷形式、尺寸效应、结构件表面光洁度、表面处理,以及温度与环境等对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在给定寿命下循环应力幅与平均应力之间的关系,等疲劳寿命图,考虑缺口的疲劳问题,Miner 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变幅载荷谱下的疲劳问题,简化雨流循环计数法,随机载荷谱

下的疲劳问题。

第三章疲劳应用统计学基础,介绍疲劳数据的分散性,描述疲劳寿命分布的两种主要分布函数:正态分布和威布尔分布,二元线性回归方法,S-N 曲线和p-S-N 曲线的拟合,以及利用回归方程进行寿命问题的统计推断。

09断裂力学

09断裂力学

2、断裂力学的研究任务
– 研究裂纹顶端的应力应变场 – 研究宏观裂纹失稳扩展引发脆性断裂的条件 – 建立裂纹尺寸与应力之间的关系
一、断裂力学的概念、任务及分类
3、断裂力学按研究内容分类 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 ) (Linear Elastic Fracture Mechanics)
– 研究裂纹体尖端地区在断裂过程中没有或很少发生塑 性变形的裂纹扩展规律。
三、力学基础
2、广义虎克(Hooke)定律 – 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比例,即 – σx = E·εx – 合应变可用各应力分量单独作用产生的 应变线性相加
三、力学基础
如单元体在x方向的应变由3部 分构成
x – 由于σx 作用而引起的纵向伸长 x E
x – 由于σy 作用而引起的横向缩短 E z x – 由于σz作用而引起的横向缩短 E
四、应力强度因子断裂理论
基本特点 (1) 应力强度因子是裂纹前端附近的应力应 变场强度的度量; (2) 应力强度因子是裂纹顶端应力场具有奇 异性的度量;K lim 2r (3) 应力强度因子是一个有限值; (4) 应力强度因子的临界值Kc是材料本身的 固有属性; (5) 可用应力强度因子作为脆性断裂判据
(a)
(b)
(c)
图2-2 裂纹力学特征分类图
(a)张开型(Ⅰ型) (b)滑开型(Ⅱ型) (c)撕 开型(Ⅲ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裂纹闭合效应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裂纹闭合效应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科研热词 裂纹闭合 闭合裂纹 过载机理 裂纹扩展速率预测 等效应力强度因子范围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疲劳损伤 曲线分支裂纹模型 断裂力学 应力比 压缩作用 加载历史 abquqs二次开发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科研热词 非线性 爆炸容器 混凝土 深埋隧洞 本构模型 损伤 微震 应变型岩爆 岩石力学 岩爆 孕育规律 孕育机制 即时型岩爆 不可逆热力学 fad评定 api标准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Biblioteka Baidu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科研热词 棒体共晶体 桥联增韧机制 断裂韧性 拔出增韧机制 开裂应力
推荐指数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2011年 科研热词 裂纹闭合 裂纹扩展 预制贯通裂纹 迟滞模型 转子 超载 虚拟裂纹闭合技术 约束因子 纤维夹杂 直裂纹 疲劳裂纹扩展 爆炸应力波 爆炸力学 爆炸主裂纹 激光技术 激光喷丸强化 残余应力 棒状共晶体 桥联应力 桥联增韧 斜裂纹 数值模拟 应力比 应力强度因子为零法 尺度效应 复合材料 喷射沉积 动焦散线 动态应力强度因子 分支裂纹 不平衡响应 三点弯曲试样 sic颗粒 hopidnson压杆 al-si合金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疲劳裂纹楔块法止裂技术实验研究与模型化

疲劳裂纹楔块法止裂技术实验研究与模型化
《 化工装备技术》 2 第 9卷 第6期 20 年 08
2 5
疲 劳 裂 纹楔 块 法 止 裂 技 术 实验研 究 与模 型 化
银 建 中 马晓 荣 李惠荣 王 炎炎 秦 红
(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 )
摘 要 因裂纹 疲 劳扩展 导致构件 失效是 工业 结构 、过程 装备 、 大型机械 以及 飞行 器等破 坏
但是补焊会产生较大残余应力 ,有些材料的补焊会 产 生更多 的裂纹 甚 至增速 裂纹 扩展 。 以上止 裂方 法
多用于断 裂止裂 。用 于疲 劳止 裂 的方法 有 :超载迟
( 提高含缺陷结构的爆破压力 ) ,又适合于疲劳止
裂 。但其 作用效 果很 大程 度上受 到胶 层质 量稳定性 的限制 。若胶层 开裂 或断 裂 以及 胶层 分布 不均等都

—●● j
给含裂纹体施加载荷 P ,使裂纹尖端产生一定 张 开位移 。保持 这一 载荷不 变 ,采 用一 系列特定 工艺 给裂纹 面 间隙加入 流动性 好 的粘 接剂 ,待其 完全 固 化后 卸 载 。 此 时 在 裂 纹 体 内便 形 成 了 “ 工 楔 人 块 ” 由于楔块 的存 在 ,使 得 当P= 。 0时裂纹 尖端 张 开位移 不为零 ,即有一预 张开位 移 。这样 在后继疲 劳 中 ,降低 了裂纹 扩展 的推动 力 ,使 疲劳 扩展速 率 大大 降低 。对 含单 边穿透 裂纹 三点 弯试件 所作 的加 楔止 裂试 验 研 究 表 明 ,楔 块 法 止 裂 的 效 果 与 加 楔载荷 有关 。选择 合适 的加楔 载荷 可在一段 时期 内 完全 阻止裂 纹 的扩 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力大于某一应力水平时,裂纹才能完全张开,这一应 σmin
力称为张开应力,记作σop;卸载时小于某一应力水平
σop σcl t
,裂纹即开始闭合,这一应力称为闭合应力,记作σcl
图9.4 闭合应力
。实验测量的结果表明:张开应力σop和闭合应力σcl的大小基本相同,如图9.4所
示。因为裂纹只有在完全张开之后才能扩展,所以应力循环中只有σmax-σop部分
σ y σ −Δσ =
K1

2π (x − ω M / 2)
K1 2π (x − ωC / 2)
(x ≥ωM)
若再继续施加反向载荷Δσ,回到应力σ,同样应用上述叠加法,则可得到图
(a)的结果。即若载荷在 σ-Δσ-σ 间循环,则裂纹尖端的塑性区尺寸在 ωM-ωC-
ωM 间变化。ωM是单调塑性区,ωC是循环塑性区。 175
9.2 裂纹闭合理论 W. Elber ASTM-STP486, 1971
1.闭合现象
单调塑性区 y
断裂力学分析时,将裂纹视为理想裂纹。即远场
x
应力σ>0时,裂纹面张开;σ<0时,裂纹闭合。
循环塑性区
然而,工程中的实际裂纹,一般都是在疲劳载荷 图9.3 塑性区包迹
作用下发生和发展的。由上节的讨论可知,在循环载荷作用下,裂纹尖端不仅有正
短锯缝
o o'
0
源自文库
疲劳裂纹 长锯缝
[COD] AB
图9.6 σ−COD曲线
17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疲劳断裂讲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疲劳裂纹的板中σ−COD曲线的测量结果。 图9.6中疲劳裂纹的σ−COD记录有非线性部分。在0点以下,σ−COD记录并非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疲劳断裂讲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章 裂纹闭合理论与高载迟滞效应
线弹性断裂力学用应力强度因子K描述裂纹尖端场。裂尖附近的弹性应力正比 于K/(r)1/2, 当到裂纹尖端的距离 r→0时,无论应力强度因子 K多大,裂纹尖端的 应力都趋于无穷大。那么,为什么会有疲劳裂纹扩展的门槛值 ΔKth存在?由前一 章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描述疲劳裂纹扩展的主要控制参量为ΔK,但不同应力比 R下的da/dN-ΔK曲线是不同的;如何解释应力比 R对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是 否有比ΔK更本质的疲劳裂纹扩展控制参量?施加变幅载荷时,从高载荷到低载荷或 从低载荷到高载荷变化,对于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如何?如何解释、预测载荷作用 次序对da/dN的影响?
料,由载荷反向而引起反向屈服的应力增量均为2σys,如图9.1所示。 因此,可以认为材料反向加载至屈服,会形成反向塑性流动;且发生反向屈服
的应力增量为 Δσ=2σys。
2.裂尖的弹塑性响应
在单调载荷的作用下,线弹性断裂力学可给出沿裂纹线上的弹性应力分布。对 于理想塑性材料,Irwin给出的塑性区尺寸为:
ωc
=
Y 2a α
Δσ ( 2σ ys
)2
(9-4)
上式表明:反向塑性区尺寸可用与单调塑性区尺寸类似的方法计算,只要用Δσ代
替σ、用2σys代替σys即可。ωC也称为循环塑性区,如图9.2(b)所示。
σy
σ
σys
0
x
a ωM
(a)
σy
Δσ
ωc x
0
2σys
(b)
σy σ−Δσ
0 σys ωc
x (c)
“在完全卸载之前(即在某一大于零的拉伸载荷下),疲劳裂纹上、下表面相 接触的现象,称为裂纹闭合(crack closure)"。
W.Elber于1971年首先在平面应力试件拉—拉疲劳裂纹扩展试验中观察到裂纹 闭合现象。
2.闭合理论
σ 从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入手,经过思考、分析与推 σmax 理,Elber 提出了裂纹闭合理论。他认为:只有当施加
持一个恒定的比例)的条件下,提出下述“塑性叠加法”(ASTM-STP 415,1967)。
假定某一裂纹体(如中心穿透裂纹板),先承受载荷σ的作用;然后卸载(卸
载幅度为Δσ),则载荷成为σ-Δσ。第一次施加载荷到达σ时,按单调加载情况可给
出裂纹尖端的塑性区ωΜ为:
ωM
=
2rp
=
1 (K απ σ ys
图9.2 循环载荷下裂尖的应力分布 反向加载Δσ时,裂纹线上的应力分布为:
σ y Δσ = 2σ ys
σ y Δσ =
K1 2π ( x − ω C / 2)
0 ≤ x ≤ ωC x ≥ ωC
(9-5)
将加载到σ时裂纹线上的应力分布(图9.2a), 与卸载Δσ时裂纹线上的应力分布
(图9.2b)相叠加,就得到加载σ后再卸载Δσ时裂纹线上的应力分布(图9.2c),如图
理想弹塑性材料
直到材料再次进入屈服。图9.1示
0
ε
硬化材料
出了理想弹塑性材料和幂硬化材料在
图9.1 循环加载与反向屈服
17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疲劳断裂讲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卸载过程中的σ∼ε响应。 值得注意的是:若材料的屈服应力为σys,则无论理想弹塑性材料或幂硬化材
σ
A
(9-11)式表明[COD]AB是线性正比于所施加的
B
应力σ和裂纹长度a的。若用带锯缝的板模拟理想裂纹 σ
σ
板,进行[COD]测量,可以验证σ−COD间的线性关系 ,因为锯缝是完全张开的。锯缝长度 a大, σ−COD间 线性关系的斜率 E'/4a小,刚度低;锯缝短, 斜率 E'/4a大,刚度大;如图9.6 所示。图中还示出了含
5
10 20 30
ΔK (Mpa.m1/2)
lgda/dN (mm/c) -1
-2
-3
-4
-5
35
10 20 30
ΔKeff (Mpa.m1/2)
图9.5 2024-T3铝合金板材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3. 闭合应力的实验测定
测定裂纹闭合应力的方法很多,如电阻法、光学法、电位法及超声表面波法 等等。但最可靠、应用最广的是利用裂纹张开位移测量闭合应力的COD法(Crack
本章所要讨论的裂纹闭合理论和高载迟滞效应,就是希望能有助于进一步认识 上述问题。
9.1 循环载荷下裂尖的弹塑性响应
在讨论裂纹闭合理论前,需要对循环载荷作用下裂纹尖端场的弹塑性应力应变 响应进行分析。为此,先对循环载荷下材料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响应作一简单讨论。
1.循环载荷下材料的反向屈服
若对试件施加拉伸载荷,σ∼ε曲线一般有线弹性关系。材料在σ=σys时进入屈
描述da/dN, 可使不同R下的da/dN趋于一致。图9.5示出了 J.Schijve对2024-T3铝 合金板材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研究的结果。由此可见,与ΔK相比,有效应力强度因子 幅度ΔKeff是控制裂纹扩展的更本质的参量。
lgda/dN (mm/c) -1
-2
-3
-4
-5 3
R=0.05
R=0.23 R=0.52
服。在屈服后的某一点开始卸载并反向加载(压缩),σ∼ε 曲线将沿与加载时的弹
性线平行的路径返回,直到材料又
σ
一次发生屈服。如果将第一次屈服
σ ys
作为正向屈服,则这种又一次屈服
σ A’ σys A
,称为反向屈服。在反向屈服后的 某一点再开始加载(拉伸),σ∼ε
0
ε
2 σys
2 σys
σ ys
曲线仍沿同样斜率的弹性线上升,
能协调地恢复,以适应弹性部分材料的收缩。因此,裂纹面将发生闭合(至少是部
17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疲劳断裂讲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闭合),才能满足变形的协调。卸载时裂纹面附近存在的压应力是通过裂纹面传 递的,只有裂纹表面闭合才能传递这种压力。
力比R=-1时,Δσ=2σ, 有ωc= ωM。 4)卸载后再加载,应力仍可由上述叠加方法计算。
Rice的塑性叠加法是在理想塑性材料、比例流动(塑性应变张量各分量保持一 恒定比例)的加载条件下得到的。因此,应当受到这二个约束条件的限制。Rice认 为:尽管平面应变屈服的可压缩性影响及从材料内部的面内变形到近表面的平面应 力条件下的剪切带的转变都违反了比例流动的假设,但其影响并不大;直到反向塑 性区尺寸等于单调塑性区尺寸(ωc= ωM)时,塑性叠加法仍是基本可用的。用显微 硬度法测量裂尖塑性区尺寸的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
2r = 1 ( K )2 απ σ ys
α
=
⎧1
⎨ ⎩
2
2
平面应力 平面应变
(9-1)
疲劳载荷的重复作用,使裂纹尖端弹塑性响应的描述更加复杂。为了能对循环
载荷作用下裂纹尖端的弹塑性响应进行一般性分析,1967年,J.R.Rice以弹性-理
想塑性模型为基础,在比例塑性流动(即在每一处,塑性应变张量各分量相互都保
Opening Displacement)。
在中心穿透裂纹宽板中,靠近裂纹面处A、B二点的张开位移,已由Paris(
1974)给出为:
[COD]AB=4σa/E'=ασ 或: σ=(1/α)[COD]AB
(9-11)
式中,a是裂纹尺寸;α=4a/E',在平面应力情况下 ,E'=E;平面应变时,E'=E/(1-μ)2。
性的,随着 σ的增加,σ−COD曲线的斜率 E'/4a逐渐下降,好象是裂纹尺寸 a在逐 渐加大。然而,在一次循环加载中,裂纹尺寸并未改变,曲线斜率E'/4a下降是原
本闭合着的裂纹逐渐张开的结果。在 0点以上,σ−COD 记录是线性的,斜率与同样 长度的锯缝相同,表明此时的裂纹是完全张开的。加载时,σ−COD记录由曲线转变 为直线的0点所对应的应力,即裂纹张开应力σop;σ>σop, 裂纹才完全张开。卸载
)2
=
Y 2aπ απ
σ ( σ ys
)2
(9-2)
式中,应力强度因子K=Yσ(πa)1/2, Y是裂纹尺寸和裂纹体几何的函数。此时,由第
七章可知,裂纹线上的应力分布为:
σ y σ = σ ys
σyσ =
K 2π(x − ω M / 2)
0≤x≤ωM x≥ωM
(9-3)
第二式中的弹性应力已按Irwin的有效裂纹长度进行了修正,如图9.2(a)所示。
卸载Δσ(可视为反向加载Δσ)时,张开了的裂纹仍然会形成很大的应力集
中。因此,从载荷一开始下降,裂尖就会出现反向塑性流动。依据发生反向屈服
17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疲劳断裂讲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应力增量为2σys,可以写出反向塑性区尺寸ωC为:
(9-9)
式中,U是裂纹闭合参数,且:
U=Δσeff/Δσ=ΔKeff/ΔK<1
(9-10)
实验发现,闭合参数U是与应力比R有关的。例如,对于2024-T3铝合金,有:
U=0.5+0.4R
利用闭合理论给出的(9-9)式和上述闭合参数,用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度ΔKeff
17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疲劳断裂讲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疲劳裂纹扩展有贡献。
应力循环中,最大应力与张开应力之差,称为有效应力幅,记作Δσeff,且:
Δσeff=σmax-σop
(9-7)
相应的有效应力强度因子的幅度为:
ΔKeff = Y (a)Δσeff πa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应由ΔKeff控制,于是Paris公式成为:
(9-8)
da/dN=C(ΔKeff)m=C(UΔK)m=UmC(ΔK)m
所示。这就是Rice的“塑性叠加法”。
加载σ后再卸载Δσ时裂纹线上的应力分布为:
σ y σ −Δσ = σ y σ − σ y Δσ = −σ ys
σ y σ −Δσ = σ y σ −σ y Δσ = σ ys −
K1 2π (x −ωC / 2)
(0 ≤ x ≤ωC) (ωC≤ x ≤ωM) (9-6)
向循环时的加载单调塑性区,还有反向(循环)塑性区。无论单调塑性区还是循环
塑性区,其尺寸都是正比于K2,因而正比于裂纹尺寸a的。
实际裂纹发生和扩展的过程中,将在裂纹面附近留下了如图9.3所示的塑性变
形区包迹。这一包迹内的材料,由于塑性变形,在y方向产生了不可恢复的伸长
。卸载时,包迹外材料的弹性变形要恢复,而包迹内发生过塑性变形的材料却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疲劳断裂讲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论和限制
由上述分析可知: 1)材料反向加载至屈服,会形成反向塑性流动;且发生反向屈服的应力增量为
Δσ=2σys。 2)卸载(反向加载)将在裂尖引起反向屈服,形成循环塑性区ωc。 3)当应力比R=0时,Δσ=σ, 比较(9−2)、(9−4)二式可知有:ωc= ωM/4;同样,当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