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病因分析及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3、注意事项: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宜长期使用。在使用药物治疗期 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以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同时,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逐渐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四、如何缓解失眠

除了药物治疗外,以下方法也有助于缓解失眠:
1、音乐疗法:研究表明,音乐可以舒缓身心,帮助人们放松心情,从而促进 睡眠。患者可以选择听一些轻柔的音乐或大自然的声音,如海浪声、风声等。
一、急诊诊断
1、症状及体征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低血压等。腹痛通常表 现为左上腹或右上腹的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背部。恶心和呕吐通常伴有腹痛, 但也可单独出现。发热通常为中度发热,但也可出现高热。此外,患者可能出 现低血压、休克等严重病情。
在体格检查中,急性胰腺炎患者可能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 激征象。此外,患者可能出现皮下出血、血性腹水、胸腔积液等表现。
4、鉴别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应注意与其他急腹症的鉴别。例如,急性胆囊炎、胆结石、 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等,都可能表现出与急性胰腺炎相似的症状和体征。 因此,在急诊诊断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以明确诊断。
二、治疗
1、初始治疗
急性胰腺炎的初始治疗主要包括液体复苏、止痛、抗生素应用等。液体复苏可 以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休克状态,给予适当的止痛可以缓解患者的 疼痛症状,同时给予广谱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
五、结论
失眠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广大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 康状况。本次演示介绍了失眠的定义、诊断方法以及药物治疗的专家共识,并 提出了多种缓解失眠的方法。
参考内容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其发病迅速,病情复杂,且具有较高 的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因此,急性胰腺炎的急诊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在 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根据最新的专家共识,详细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急诊诊断及 治疗方法。

中医对失眠症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对失眠症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对失眠症的诊断与治疗失眠症是指人们在正常休息时间内无法入睡、入睡困难、易醒或者睡眠质量差的一种睡眠障碍症状。

失眠症的发生与个人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健康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对于失眠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下面将从中医的角度介绍中医对失眠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中医对失眠症的诊断中医对失眠症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中医的理论,失眠症的发生可以归纳为五种类型:肝郁气滞型、心火亢盛型、脾虚不运型、肾阴亏虚型和痰湿扰动型。

1. 肝郁气滞型:患者表现为烦躁易怒、胸闷、咽干、呼吸不畅等症状。

舌苔多为薄白或苔黄。

脉象多为弦滑。

2. 心火亢盛型:患者表现为易激动、心烦、口渴、舌尖红、口苦等症状。

舌苔多为少苔或苔黄。

脉象多为数。

3. 脾虚不运型:患者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

舌苔多为薄白或苔白。

脉象多为弱。

4. 肾阴亏虚型:患者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症状。

舌苔多为薄白。

脉象多为细数。

5. 痰湿扰动型:患者表现为痰多、口苦、胸闷等症状。

舌苔多为黄腻或厚腻。

脉象多为滑。

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中医诊断标准,中医医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失眠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中医对失眠症的治疗在中医治疗失眠症时,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然后采用针灸、中药、按摩、调理饮食等综合治疗方法。

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失眠症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百会穴、心神门、神庭等。

2. 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对失眠症有独特的疗效。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中医医生可以开具适当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肝郁气滞型的失眠症,可以使用柴胡泻肝汤;对于心火亢盛型的失眠症,可以使用安神定志汤等。

3. 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失眠诊断与治疗

失眠诊断与治疗
0.0 P<0.01 -0.5 睡眠潜伏期(min) 与基线相比次数变化值 -1.0 -1.5 唑吡坦 三唑仑
患者组睡眠潜伏期时间 (min)
-2.0
*
-2.5 -3.0 8 15 30 45 60 75 90 治疗天数(日)
*与三唑仑相比P<0.05
李素芳,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8; 34(5): 303-305.
氟硝西泮 唑吡坦
不良反应发生率 (%)
行养玲, 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 2002; 11(2): 186.
S TSUTSUI, et al.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2001; 29: 163-177.
患者比例(%)
P=0.005
● 系统回顾明确是否存在各种类型的躯体疾病 ● 是否存在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记忆障碍,以及其他精神障碍 ● 药物或物质应用史
● 过去2-4周内总体睡眠状况
● 进行睡眠质量评估 ● 对日间功能进行评估,排除其他损害日间功能的疾病 ● 对日间思睡患者进行评估,筛查睡眠呼吸紊乱及其他睡眠障碍
失眠的临床评估——量表测评
Dujardin K, et al. Pharmacopsychiat. 1998; 31: 14-18.
唑吡坦治疗失眠不易形成依赖
根据2003-2012年间FDA报告进行的研究显示,在纳入研究的 22338名服用唑吡坦的患者中,仅有21名患者(0.09%)产生依赖
Available at: /ds/zolpidem/dependence
内容
• 失眠的定义及分类 • 失眠的临床评估和诊断
• 失眠的治疗
失眠的治疗目标

失眠的症状、病因、治疗方法

失眠的症状、病因、治疗方法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

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

病因1、环境原因:常见的有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

2、个体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前饮茶,饮咖啡,吸烟等。

3、躯体原因:广义地说,任何躯体的不适均可导致失眠,4、精神因素:包括因某个特别事件引起兴奋,忧虑所至的机会性失眠。

5、情绪因素:情绪失控可引起的心境上的改变,这种改变特别会在情绪不稳时表现出来,它可以是由某些突发事件引起,如特别的喜事或特别的悲伤、生气等都可导致失眠。

这种因突发事件引起的失眠只是一种现象,可能是偶然发生的、暂时的;而更严重的失眠那么是长期存在睡不好的现象,他们的情绪持续性地处于低落状态,紧张、害怕、担心、怀疑、愤怒、憎恨、抑郁、焦虑等等情感不仅占据他们白天的感觉器官,而且就连晚上也仍然欲罢不能。

6、安眠药或嗜酒者的戒断反应失眠的症状1、入睡困难;2、不能熟睡,睡眠时间减少;3、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4、频频从噩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做恶梦;5、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6、发病时间可长可短,短者数天可好转,长者持续数日难以恢复;7、容易被惊醒,有的对声音敏感,有的对灯光敏感;8、很多失眠的人喜欢胡思乱想;9、长时间的失眠会导致神经衰弱和抑郁症,而神经衰弱患者的病症又会加重失眠。

失眠治疗现代自然疗法临床研究发现,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对失眠具有较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负离子进入人体后通过促进单胺氧化酶的氧化脱氨基作用,降低大脑组织内5-HT(5-羟色胺)含量,对自主神经高级中枢和植物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调节,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

从而达到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神经衰弱的功效物理治疗物理治疗(Physiotherapy或Physical Therapy)是以一种预防、治疗、及处理因疾病或伤害所带来的动作问题的医疗专业。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睡眠障碍是指因多种原因引起的睡眠质量下降的一种病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有30%的人口受到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影响,并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

而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睡眠障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从睡眠障碍的分类、诊断和治疗方面展开讨论。

一、睡眠障碍的分类根据睡眠障碍出现的时间、表现的形式以及原因不同,睡眠障碍可以分为原发性睡眠障碍和继发性睡眠障碍两类。

其中,原发性睡眠障碍是指由于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引起的睡眠质量下降,如入睡困难、失眠等。

继发性睡眠障碍则是由于疾病、药物等外部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抑郁症等。

二、睡眠障碍的诊断治疗任何疾病都需要一个正确的诊断,睡眠障碍也不例外。

一般来说,对于睡眠障碍的诊断应该包括病史、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三个方面。

1. 病史在病史采集中,除了询问睡眠障碍的症状外,还应该了解病人的工作、生活和饮食习惯,以及是否有危险因素等。

在采集病史时还应该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这是睡眠障碍的一个常见原因。

2. 身体检查身体检查通常是通过医学设备对身体进行检测,以发现有无引起睡眠障碍的身体疾病及因素。

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很容易被忽略,但往往会导致患者呼吸暂停、打鼾、咳嗽等睡眠问题,因此可以通过进行喉部和鼻腔的检查来确认睡眠呼吸暂停的存在。

3.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主要是通过对血液、尿液等生物学样本进行分析,以了解生物体内物质的含量和变化。

比如一些睡眠障碍和肿瘤生物标志物有关,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可以帮助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肿瘤性睡眠障碍。

三、睡眠障碍的治疗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案应该因人而异,结合具体病因、症状和患者的生活方式,从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疗。

1.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睡眠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治疗轻度睡眠障碍。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睡眠障碍的国际分类通常包括11大类,共88类型。

失眠是睡眠障碍的临床常见类型之首。

失眠1.按其表现形式分为三种(1)入睡性失眠:就寝后经30分钟,甚至1~2小时还难以入睡。

(2)睡眠维持性失眠:睡眠表浅、易醒、多梦,每晚醒3~4次以上,醒后不能再度入睡,每晚觉醒期占15%~20%的睡眠时间(正常人一般不超过5%)。

(3)早醒性失眠:表现为时常觉醒、晨醒过早,离晨起时间还有2小时或更多时间就觉醒,且再次入睡困难或不能再次入睡。

2.按失眠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种(1)一过性失眠:指偶尔失眠。

(2)短期失眠:失眠持续时间少于3周。

(3)长期失眠:失眠存在时间超过3周。

3.按病因可分为五类(1)躯体原因:过度疲劳、疼痛、咳嗽、心源性或肺源性气急、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心悸、各种原因引起的尿频等均可导致失眠。

以时常觉醒为主。

(2)环境因素:生活环境改变,如上、下夜班,乘坐车船、航空旅行的时差、寝室中的噪声或亮光均可影响睡眠。

一般短时间内能适应。

(3)精神因素:兴奋、焦虑或恐惧等常易造成短期的失眠,以入睡困难为主。

抑郁症患者睡眠中易醒、早醒。

24小时脑电图发现睡眠中可见觉醒期明显延长。

(4)药源性:有些兴奋剂如咖啡、茶、酒、麻黄碱、氨茶碱等均能引起失眠。

(5)特发性失眠:是指于儿童期起病的失眠,患者终生不能获得充足的睡眠。

失眠的定义失眠(Insomnia)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如疲劳、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

失眠有两个基本因素:①正常睡眠被扰乱;②睡眠扰乱对患者白天的活动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失眠的表现形式多样,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实(觉醒过多)、睡眠表浅(缺少深睡)、早醒和睡眠不足。

其中入睡困难、易醒和早醒最多见。

入睡困难多见于青壮年,而早醒则多见于老年人,睡眠维持性失眠则多见于躯体疾病。

失眠的病因1.躯体因素①脑部疾患累及与调节控制睡眠各期有关的脑部结构,如下丘脑前部、丘脑、脑桥和中缝核等,影响了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的发生而引起失眠;见于脑血管病、外伤、脑炎特别是脑退行性病变等脑部疾患;②其它躯体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经期、更年期等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及其引发的各种症状:疼痛、瘙痒、耳鸣、心悸、气短、尿频等均可引起失眠;③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等亦可引起失眠症状。

失眠的原因及诊断标准基础护理学

失眠的原因及诊断标准基础护理学

失眠的原因及诊断标准基础护理学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或睡眠时间不足。

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身体原因,也有心理、精神因素。

失眠的原因包括:1. 身体疾病:某些身体疾病可能导致失眠,如心脏病、肾病、哮喘、溃疡病、关节炎、骨关节病、肠胃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夜间肌阵挛综合征、脑疾病等。

2. 生理因素: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生理反应,如乘坐车、船、飞机时睡眠环境的变化;卧室内强光、噪音、过冷或过热都可能使人失眠。

有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有的人则非常敏感、适应性差,环境一改变就睡不好。

3. 心理、精神因素:心理因素如焦虑、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心情不愉快等,都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

生活的打击、工作与学习的压力、未遂的意愿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会使人产生心理和生理反应,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造成大脑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失眠。

失眠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2. 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

3. 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小时。

对于失眠的护理,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在床上玩手机或看电视等影响睡眠的行为。

2.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舒适,调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强光和噪音的干扰。

3. 放松身心: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放松训练,如瑜伽、冥想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放松身心。

4. 饮食调节: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和刺激性物质,适当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等,有助于改善睡眠。

5.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安眠药物或抗焦虑药物,帮助患者缓解失眠症状。

6. 心理治疗:针对心理、精神因素导致的失眠,可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等方法来帮助患者缓解失眠症状。

总之,对于失眠患者,应明确病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身体治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失眠《中医内科学》

失眠《中医内科学》

失眠《中医内科学》失眠《中医内科学》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证。

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

中医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常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及医源性疾患,因而颇受欢迎。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认为失眠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其他病证影响,如咳嗽、呕吐、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人寐,如《素问·病能论》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脏有所伤及,精有所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

”《素问·逆调论》还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是指“阳明逆不得从其道”“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后世医家延伸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寐寝不安者均属于此。

《难经》最早提出“不寐”这一病名,《难经·四十六难》认为老人不寐的病机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记载了用黄连阿胶汤及酸枣仁汤治疗失眠,至今临床仍有应用价值。

《古今医统大全·不得卧》较详细地分析了失眠的病因病机,并对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原则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张景岳《景岳全书·不寐》较全面地归纳和总结了不寐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施治方法,“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广由营气之不足耳”,还认为“饮浓茶则不寐,心有事亦不寐者,以心气之被伐也。

失眠症的中医诊断、辨证和治疗

失眠症的中医诊断、辨证和治疗

治疗 从 肝 论 治
失眠症,古籍记载为“ 不寐 ” 1 1 病 因 失 眠 症 的发 病 因 素很 们 十二年 来 临床 资料 的调查 ,发现 、 .
“ 得 眠 ” “ 得 卧 ” “目不 瞑 ” 复杂 , 不 、不 、 古人对不寐的认识按五脏病 当今失 眠症 主 要 有 五 大 发病 因 素 , 等 。其 含义 与 现 代 医 学 “ 眠 ” 失 概 原 论认 为本 于心 藏神 立论 。按 人体 即 :体质 因素 、精 神 心理 因素 、疾 念基本 一致 ,但对 失 眠症 的理论 认 阴 阳消长 ,卫气 运行 说 ,乃 由 于阳 病 因素 、环 境 因素 、药物 因素 。 识 和诊 治方 药却有 所 不 同 ,各有 特 气 盛 ,卫气 运行 不能 人 于阴 ,阴气 1 2 诊 断标 准 按 照 国 际 通 用 的 . 色 。近十几年 来 ,由于社会 经济 的 虚 ,故 目不 瞑 。按 正 邪 斗 争 趋 势 诊 断标 准 结 合 中 国 人 睡 眠 生 活 特 发展 和 自然 环境 的变 化 ,以及人 类 说 ,外感 伤 寒 、温 病 后 ,邪 气 盛 , 点 ,初步 拟 定 一 下 诊 断 标 准 : 1 () 疾 病谱 的改 变 ,失 眠 症 的发病率 急 邪 正 斗争相 持不 下 ,致 阳气不 能 人 睡 眠 障碍 :包括 难 以入睡 ,久 不能 剧上 升 。为了适应 临 床需求 ,充分 于阴 ,故 目不瞑 。古 人从 大量 的临 眠 ,或 间断 多醒 ,整 夜多 梦 ,似睡 发挥 中医药 诊治 失眠 症 的特色 和优 床 实践 中观 察 到 失 眠 的发 病 因 素 , 非 睡或早 醒 ,醒后 不 能再 入睡 ,或 2上 势 ,我们采用中医传统方法和现代 大体表现在上述 3 个方面,无疑对 通 宵难 眠 。 ( ) 述 睡 眠 障碍 每周 科学方 法相 结合 ,对 中 医诊 治 失眠 当今 临床实 践仍 具有 指 导意 义 。但 至 少发 生 3次 ,并持 续 2周 以上 。 症 的有关 辨证标 准和 理法 方药 规律 如 何根 据现 代社 会 和 自然科 学 的发 ( ) 3 白天 出现 精 神 疲 乏不 振 ,或 头

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定义,失眠症的诊断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下面将介绍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首先,失眠症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主要标准:
1. 睡眠障碍,患者在入睡、睡眠中醒来或早醒时,出现困难或无法再入睡,或是睡眠质量差,导致白天感到疲倦、困倦等症状。

2. 症状持续时间,这些睡眠障碍持续时间不少于一个月,且频繁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3. 白天功能障碍,患者的白天功能受到影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等。

其次,失眠症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碍,例如药物或物质滥用、其他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等。

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另外,失眠症的诊断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例如,患有焦虑、抑郁、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问题等心理因素,以及工作作息不规律、环境噪音、光照不足等社会因素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最后,失眠症的诊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主观描述和客观检查相结合。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睡眠时间、睡眠环境等,并进行相应的睡眠监测和评估,以确定诊断。

总之,失眠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睡眠障碍的症状、持续时间、白天功能障碍,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碍,考虑心理和社会因素,并进行客观的睡眠监测和评估。

只有在符合这些标准的情况下,才能确诊为失眠症,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和治疗失眠症,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失眠症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

失眠症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

失眠症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失眠症,又称失眠病,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以及早醒等症状。

本报告通过对失眠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该疾病的病因、病理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法。

一、患者情况描述患者为一位46岁的男性,主诉睡眠问题已有半年之久。

患者表示每晚入睡困难,常常需要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入睡,而且入睡后容易中途醒来,并且早上总是提前醒来。

患者还抱怨白天感觉疲倦、无精打采,并且对工作和生活没有兴趣。

二、病史调查在对患者进行病史调查时,发现以下一些可能与失眠症发病相关的因素:1. 心理因素:患者表示最近工作压力较大,经常加班到很晚。

除此之外,患者还有一些家庭纠纷和个人压力,这些都可能对其睡眠产生负面影响。

2. 物理疾病:患者无其他身体疾病,但对抗抑郁药物敏感,曾有轻度抑郁症状。

3. 生活习惯:患者晚上喝咖啡和茶的习惯比较严重,并且经常玩手机到很晚。

三、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并未发现明显的异常情况。

患者经过详细的问诊和访谈,未出现对于失眠症的相关病理异常。

四、临床分析和诊断结合患者的主诉、病史以及体格检查结果,初步诊断患者为短期失眠,可能的病因为心理因素和生活习惯。

失眠症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入睡障碍型、维持睡眠障碍型和早醒型。

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我们初步判断该患者为入睡障碍型失眠症。

五、治疗方案针对该患者的临床情况,可以综合运用以下几种治疗方法:1. 心理疏导和行为疗法: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和心理疏导,帮助其应对工作和个人问题,减轻精神压力。

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比如将卧室环境调整为安静、舒适的状态,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等。

2. 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失眠症状,可以考虑短期使用非处方安眠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

但必须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问题,避免长期使用。

3. 改善睡眠环境:提醒患者避免在卧室干其他事情,如工作、看电视等。

确保卧室黑暗、安静、凉爽,并且尽量减少噪音和其他干扰。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失眠是指难以入睡、难以维持睡眠、睡眠质量差或睡眠时间不足的情况。

根据其原因和临床特点,可以将失眠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两类。

1.原发性失眠:指睡眠问题不是由其他健康问题引起的情况。

它可能是由心理、环境、行为等因素引起的,并独立存在。

常见原因包括焦虑、压力、抑郁、心理创伤、不良的睡眠习惯、生活方式不良(如过度使用荧光屏幕和咖啡因的摄入)、环境噪音等。

2.继发性失眠:指失眠是其他健康问题的症状,比如心理疾病、躯体疾病、药物使用、嗜酒或嗜烟等。

继发性失眠需要根据其潜在病因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失眠的诊断和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病人的睡眠问题的持续时间、影响程度、频率和相关症状。

同时,医生还会了解病人的生活方式、心理情况、药物使用史、昼夜节律以及家族遗传病史等。

2.睡眠记录:病人可通过记录睡眠和觉醒时间、睡眠质量、不能入睡的时间以及睡前所做的活动等来帮助医生评估睡眠问题。

3.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检查病人的体格状态来确定是否存在躯体或神经系统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失眠有关。

4.实验室检查:有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电解质检查、睡眠多导睡眠图(PSG)等,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治疗失眠的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1.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突变环境条件、改善睡眠环境、杜绝一些不良的睡前习惯以及睡觉时避免活动。

2.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在临时或短期使用药物来改善睡眠,比如催眠药物。

然而,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会导致依赖性和副作用,因此,医生可能会尽力控制用药的持续时间和剂量。

3.康复治疗:对于继发性失眠,需要根据其潜在原因进行治疗。

比如,对于焦虑和抑郁症引起的失眠,可能需要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根据其原因和临床特点可以进行分类和诊断。

针对不同类型的失眠,可以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

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睡眠障碍指的是在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方面出现的问题。

睡眠障碍可能会导致白天感到不适和睡眠不足,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个人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要探讨一些睡眠障碍的基本种类、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一、睡眠障碍的种类有各种各样的睡眠障碍,它们通常被分成 3 大类:失眠症、睡眠呼吸暂停及过度困倦综合征。

失眠症是指困难入睡或保持睡眠的症状,这种情况经常会导致失眠和睡眠不足。

睡眠呼吸暂停是指在睡眠中呼吸暂停或者透气不足引起的睡眠障碍。

这种症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疲劳、呼吸和睡眠问题。

过度困倦综合征是指在白天感到非常疲劳和昏昏欲睡。

这种症状会影响个人的工作表现,也可能导致一些危险的行为,如开车时疲劳驾驶。

二、睡眠障碍的诊断方法诊断睡眠障碍通常包括身体检查、对过去睡眠问题的调查和进行睡眠评估测试。

身体检查是排除一些可能影响睡眠的医疗问题的一种方法,如甲状腺问题、心血管疾病等。

对过去睡眠问题的调查是指医生询问患者在过去几周内的睡眠习惯和难度。

医生可能还会询问患者是否在白天感到过度疲劳或昏昏欲睡等情况。

睡眠评估测试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通常在一晚上进行。

该测试包括睡眠观察、脑电图检查、呼吸测量等等。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有关患者睡眠问题的信息。

三、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治疗睡眠障碍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

心理治疗是指一系列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等。

这些治疗方法有助于促进睡眠质量和提高睡眠效率。

药物治疗涉及到一些药物,如安眠药、镇静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改善失眠和过度困倦等不同的疾病。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建立正常的睡眠习惯,如固定的睡眠时间、减少咖啡因和饮酒等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帮助恢复正常的睡眠,并避免睡眠障碍。

以上介绍的睡眠障碍的种类、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仅仅是针对睡眠问题的一些方面。

如果您遇到睡眠障碍,应尽快与医生咨询,因为精神健康状况对整个人的生命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失眠诊断与药物治疗

失眠诊断与药物治疗

氯硝西泮
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 80%,达峰时间为1 ~4 h,半衰期24 ~ 56 h,经肝脏完全代谢,由肾脏排出,CYP450 代谢酶为 3A4。
该药能透过胎盘屏障,可分布于母乳,且其具有致畸作用,故而妊 娠及哺乳期女性禁用。
该药抗惊厥作用强,可用于各种类型癫痫发作、肌阵挛相关的异常 运动。同时,该药在抗焦虑方面同样具有优势,对于急性发作的焦 虑,如惊恐障碍,低剂量 (0.5 mg) 使用即可产生快速缓解作用。
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
传统的苯二氮卓类药物, BZDs
GABAA上不同的亚基 具有镇静、抗焦虑、肌松和抗惊厥作用
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non-BZDs
GABAA上的1亚基更具选择性 主要发挥催眠作用
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
地西泮
属长效、中等强度药物,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主要在肝脏代 谢,经肾排泄。生物利用度为100%,达峰时间为 0.5 ~ 1.5 h, 半衰期为 26 ~ 50 h,细胞色素 P450(CYP450) 代谢酶为 2C19、 3A4。
在精神科临床治疗中,其常用于辅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兴 奋激越等。虽然在联合用药的情况下可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用量, 但在精神分裂症的长期治疗中其作用尚无定论。
艾司唑仑
是中等半衰期的苯二氮䓬类药物,其平均半衰期为 10 ~ 24 h,口 服后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为 90%,达峰时间< 2 h,主要在肝脏 代谢,CYP450 代谢酶为 3A4,经肾排泄,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 30 ml/min 时,艾司唑仑须谨慎使用。
临床评估和诊断
客观评估
主要用于睡眠障碍的评估和鉴别诊断,不作为常 规检查
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失眠的诊断和思诺思的临床应用分讲义析报告

失眠的诊断和思诺思的临床应用分讲义析报告

失眠的诊断和思诺思的临床应用分讲义析报告概述:失眠是指困扰人们入睡、维持睡眠或早醒的一种常见睡眠障碍。

近年来,失眠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思诺思作为一种常用的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在失眠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报告将对失眠的诊断和思诺思的临床应用进行详细的讲义分析。

一、失眠的诊断1.根据症状和持续时间来诊断失眠: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CSD-3)的诊断标准,失眠的主要特征是:有困难入睡、维持睡眠或早醒,并且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

2.对失眠进行综合评估:综合评估失眠包括病史、症状自述、心理评估和体格检查等,以了解失眠的病因和相关因素,排除其他潜在的身体或心理疾病。

3.判断失眠的严重程度:根据失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失眠。

二、失眠的治疗1.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和睡眠卫生教育。

认知行为治疗通过调整个体的睡眠信念和行为,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和睡眠观念,改善失眠症状。

睡眠卫生教育包括规律作息、避免卧室内的刺激物和建立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等。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一般适用于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失眠患者。

思诺思作为苯二氮䓬类药物,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帮助人们入睡和维持睡眠。

然而,患者应慎重使用思诺思,因为它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和耐受性,长期使用还会导致副作用,如昏迷和注意力障碍等。

三、思诺思在失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1.思诺思的适应症:思诺思适用于轻度到中度的失眠症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疼痛患者和心理疾病患者也有较好的疗效。

2.思诺思的用药注意事项:患者在使用思诺思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过量使用和长期连续使用。

同时,应特别关注剂量的选择和戒断症状的管理,以减少药物依赖和耐受性的发生。

3.思诺思的不良反应:思诺思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嗜睡、肌肉松弛和精神状态改变等。

患者在服用思诺思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就医处理。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解读《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李舜伟失眠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症状,各科医师均能遇到,但是在诊断和处理方面往往不够规范,所以,部分神经科和精神科专家经过反复讨论发表了一个共识,刊登在《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年第39卷第2期上,希望各科医师共同执行。

理论上,失眠的定义很简单:患者对睡眠的质和量都不满意。

但是如何具体化呢?可操作性的定义为:①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多半夜醒觉2次以上;③凌晨早醒;④总睡眠时间不到6小时;⑤夜间恶梦频频;⑥次日感到头昏脑胀、注意力不集中、困倦、记忆力减退等。

作为临床医师需要询问患者上述症状,明确诊断,以便规范治疗。

失眠的患病率与发病率都很高,根据2006年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杭州6个城市1500名受访者的电脑和电话调查结果,57%(44%一68%)回答在过去12个月内曾有失眠uJ。

年龄越大,失眠的发病率越高;失眠存在性别差异,女性较男性的比例高。

从失眠的病因来看,躯体疾病不可忽视,有心脏病、溃疡病、哮喘、疼痛等疾病者,往往合并失眠;生理原因导致失眠也很多,如工作三班倒、经常开夜车、经常出差、出国倒时差等;心理上的因素是引起慢性失眠最常见的原因,如精神心理上遭受打击或挫折、开除、降职、受批评等,生活中遇到不良事件,如失恋、遭偷窃、被殴打等都会导致失眠,而且持续的时间相当长;精神障碍的早期或进展期或复发期常有失眠发生。

此外,药物因素引起的失眠也应当引起重视,中枢兴奋药会引起失眠是常识,但是一位常年服用镇静催眠药的患者因突然停药引起的失眠往往会极其严重,被称为戒断综合征。

诊断失眠似乎很简单,可是有些细节要注意:①病史中的一些躯体症状不要遗漏;②应当仔细询问服药情况;③生活事件较难得到详细答案,但要尽量在搞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了解清楚。

问清楚这些情况对明确失眠的原因很有帮助。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述评.现在比较推崇由患者自己记睡眠日记,把失眠的病史、病程、可能的原因和诱因、服药情况等详细地记录下来,供医师参考。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问题,指难以入睡、早醒、睡眠质量差以及白天疲乏等症状。

根据ICSD-3的定义,失眠症可以分为原发性失眠症和继发性失眠症。

原发性失眠症指无明显诱因引起的长期失眠,而继发性失眠症则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失眠。

二、失眠症的流行病学失眠症在成人中的患病率约为10%-15%,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失眠症。

失眠症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患病率更高。

此外,失眠症在心理疾病、慢性疾病和应激事件等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三、失眠症的影响失眠症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等意外而危及个人及公共安全。

此外,失眠症还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

第三部分失眠症的诊断一、诊断标准根据ICSD-3的定义,诊断原发性失眠症需要满足以下标准:1)存在睡眠障碍症状至少3个月;2)睡眠障碍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症状。

继发性失眠症的诊断则需要确定引起失眠症的原因。

二、评估工具评估失眠症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包括睡眠日志、睡眠质量问卷、白天疲乏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等。

第四部分失眠症的治疗一、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睡眠保健教育、睡眠环境调整、物理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睡眠限制、睡眠压力管理和睡眠卫生教育等。

睡眠保健教育包括睡眠惯的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睡眠环境调整包括改善睡眠环境的噪音、光线和温度等。

物理治疗包括音乐疗法、温泉疗法和按摩等。

中医药治疗则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等。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催眠药和抗抑郁药等。

药物治疗应该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依赖和滥用药物。

三、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将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和依赖。

总之,本指南为临床医师、护理人员、药剂师和心理学家等提供了规范化的失眠诊疗框架,旨在提高失眠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轻失眠症对患者和社会的负担。

失眠机制及药物治疗

失眠机制及药物治疗

失眠机制及药物治疗一、本文概述失眠,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

其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以及睡眠质量差等,长期失眠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免疫系统减弱、情绪波动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失眠的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失眠的生理机制,分析各种药物治疗的原理和应用,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失眠认识和治疗指导。

我们将从失眠的定义、分类出发,逐步解析其发生机制,并详细介绍各类药物治疗的原理、疗效和适用人群。

我们还将关注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药物治疗失眠。

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能对失眠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二、失眠的生理与心理机制失眠是一种复杂的睡眠障碍,其背后涉及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多种多样。

在生理层面,失眠可能与个体的生物钟紊乱、神经递质失衡、激素水平变化以及慢性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例如,生物钟负责调节人体的睡眠-觉醒周期,当生物钟受到干扰时,如时差、不规律的作息等,就会导致失眠的发生。

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在调节睡眠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其失衡可能会导致失眠。

在心理层面,失眠的发生与个体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常常是失眠的重要诱因。

当个体面临压力时,其大脑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导致难以入睡或睡眠质量下降。

同时,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也会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认知过程,进而干扰睡眠。

值得注意的是,失眠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

生理因素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而心理问题也可能进一步加剧生理症状。

因此,在治疗失眠时,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状况,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失眠的生理与心理机制复杂多样,涉及多个层面的相互作用。

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失眠的本质,为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眠的病因西医认为失眠按原因可分为:①继发性失眠:睡眠运动障碍、精神障碍、躯体疾病(如疼痛、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关节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帕金森病、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等)、睡眠呼吸紊乱以及滥用药物等相关的失眠。

常伴随其他疾病(如高血压、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病症)发生,这些疾病在某个阶段都会出现失眠的情况,影响睡眠的质量或者是因为疾病加重,从而导致失眠,之后在疾病治疗好转后,失眠的症状可能有所减轻或者直接痊愈。

这些疾病与失眠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确定,所以近几年来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共病性失眠,用来解释那些同时伴有其他疾病的失眠。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引起失眠,如睡前喝咖啡或者是浓茶,看刺激性较强的影视节目或书,听摇滚音乐,下棋、打牌不控制时间,嗜好烟、酒等。

②原发性失眠:主要包括3种类型,即特发性失眠、主观性失眠和心理生理性失眠,常常不清楚病因,有时将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排除后仍存在失眠症状[1]。

最为常见的是心理生理性失眠,患者过于关注自身睡眠问题是其主要特点,极其容易觉醒,导致日间功能障碍及失眠。

儿童常发生特发性失眠,失眠症状持续存在且呈隐匿性发病,无其他诱因,同时伴有日间功能损害。

患者主观上存在严重的失眠体验为主观性失眠的特点,在排除睡眠呼吸紊乱疾病的情况下,却没有日间功能损害。

中医认为导致失眠的原因如下:①情志所致:常忧郁、劳倦、思虑、暴怒,可伤及五脏,同时内耗精血,所以病证与病因互相长期影响,每每导致顽固的失眠。

②胃肠不适:饮食不节,肠胃受伤,或肠中有燥屎,损伤胃气,胃气不和,升降失常,脘腹胀满或胀痛,时有恶心或呕吐,嗳腐吞酸,或便秘腹痛,以致睡卧不安,而致失眠。

“胃不和,则卧不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③气(精)血不足:伤心耗血,劳心过度,病后体衰或妇女产后失血,崩漏日久,年老气虚血少或行大手术以后均能导致气血不足,因此无法奉养心神,从而导致失眠,常见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或不易入睡。

久病体虚,或素体虚弱,或房劳过度,肾阴耗损,心肾不交,水不制火,则心火独亢而心神不宁因而失眠。

失眠的诊断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总睡眠时间<6h。

睡眠维持障碍,易觉醒,夜间觉醒次数≥2次。

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困难,入睡时间>30min。

发生上述情况的同时伴日间功能障碍。

失眠的治疗认知疗法:该方法主要是提高患者对睡眠的正确认识及减少睡眠前焦虑状态而达到治疗目的。

行为和情感的中介是认知过程,适应不良性认知的发生、适应不良行为和适应不良情感密切相关。

医生与患者一起找出适应不良性认知,使用训练方法或“学习”来矫正这些适应不良性认知[2],使患者的认知更接近现实和实际。

随着矫正适应不良性认知,使患者的心理障碍渐渐消除,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行为疗法:通过后天学习、训练培养而获得的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同样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训练来消除或改变。

这能帮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睡眠节律、克服睡前焦虑的行为,调整方法包括放松训练、刺激控制训练、自由想象训练等。

药物疗法:①西药方面:临床上主要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如地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而是给予正压呼吸,因为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有呼吸抑制作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

近年来,有较小的药物不良反应的一些非苯二氮艹卓类药物迅速发展,如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及其衍生物。

与机体内源产物不同的外源性褪黑素,不推荐用于治疗失眠,因它尚不确定治疗失眠的效果。

但无论选择哪种药物,都要注意短期使用,以免形成药物依赖。

②中药方面: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用酸枣仁胶囊[3];多梦易醒,入睡困难,醒后不眠,烦躁易怒,心悸不安,头晕乏力,用百乐眠胶囊;心悸不宁,失眠多梦,健忘,用柏子养心丸;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用归脾丸;自汗盗汗,头晕眼花,耳聋失眠,口燥舌干,腰酸腿软,遗精滑泄,用左归丸;心烦失寐,心悸不安,眩晕,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遗精带下,用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或知柏八味丸;梦扰纷纭,头晕心悸,急躁易怒,痰多胸闷,用黄连温胆汤;失眠的病因分析及诊断与治疗赵文军郭平215345昆山市淀山湖人民医院内科,江苏昆山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9.02.074摘要目的:探讨失眠的病因及诊断与治疗。

方法:详细分析失眠的多种因素、规范化诊断、中西医治疗失眠的方法。

结果:失眠的病因很多,诊断有统一的规范,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结论:必须诊断明确,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失眠;病因;诊断;中西医治疗(下转第108页)泡发育障碍和卵泡排出障碍,临床上这2种情况都比较常见。

卵泡发育不良又称小卵泡排卵,是指在卵泡晚期,卵泡因为发育停滞、闭锁或未成熟卵泡排卵等原因导致卵泡大小及功能无法达到成熟卵泡的水平。

众所周知,卵泡正常发育并及时排卵是受孕的必要条件。

相关文献指出[1],约27%的女性因卵泡发育不良导致不孕,同时在不明原因的不孕症中该病的发生率高达68.7%。

因此,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症的诊治对成功受孕乃至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在治疗时,有成熟卵泡生长并不是监测卵泡发育的最后步骤,卵泡是否顺利排出也同等重要。

所以我们除了要密切关注卵泡发育不良患者的卵泡改善状况之外,还要关注排卵率的增长。

在传统中医学中,并未明确提出“卵泡”“卵泡发育”及“排卵”的概念,但在临床上常常可概括为“月经不调”“无子”“胎动不安”“滑胎”等。

《内经》云:“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而有子。

”此处提及天癸的充足使女子可有子,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肾气,所以但凡女子不孕多责之于肾中天癸物质的亏虚,故临床上多从治肾入手,治疗不外乎滋养肾阴、温补肾阳。

杨娟等[2]在针灸关元、气海、子宫、卵巢、足三里、三阴交的基础上结合月经周期辨证加减穴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泡发育不良,发现在促排卵效应上针灸组明显优于西药组。

范培等[3]发现热敏灸联合补肾活血法可提高临床受孕率,可能与促进卵泡发育成熟,改善宫颈黏液性状、降低子宫动脉血流RI有关。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可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女性生殖系统,释放中枢神经系统卵泡成熟促进素(C-fos),促使卵泡颗粒细胞分泌的前列腺素以及刺激卵巢毛细血管壁扩张,继而诱发排卵[4]。

另外,笔者前期的临床观察亦发现通过温针灸特定的穴位能够促进卵泡发育[5]。

而且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不管是温针灸结合月经周期疗法还是普通温针灸法,对卵泡发育不良患者的排卵率都是有一定促进作用。

中医妇科疾病有经、带、胎、产4大类,每一类都与月经息息相关。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提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

”在1个月经周期中,正是存在了盈亏的动态变化,所以中医在治疗妇科相关疾病时,特别强调了要顺应女性阴阳气血生长收藏,盈虚消长,终而复始的变化规律,进行相应的周期治疗[6]。

卵泡期由于经血下泻,血海相对空虚,因此此期以滋补肾阴,填精养血为主,加入照海、太溪促进卵泡生长发育成熟;排卵期为阴阳二期相接之际,治疗上应理气活络,和血调经,因势利导,加入肺俞、膈俞二穴促进卵泡排出;黄体期是体内肾阳渐充,阴消阳长之时,加肾俞、命门、脾俞补火助肾阳,为孕卵着床或下一次月经来潮奠定基础;而行经期为促使经血下泻顺畅,排空血海则加入了阴陵泉、地机。

针刺同时加用温灸意在阴中求阳,以求达到更好的补阴效果[7]。

本研究结果表明,温针灸结合月经周期疗法治疗卵泡发育不良,对比普通温针组不仅能提高排卵率,还能够促进卵泡发育成熟以及改善子宫内膜状态,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受孕概率,对卵泡发育不良患者排卵状况存在着良性影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由于目前该研究收集的样本量偏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仍需下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1]史常旭.现代妇产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杨娟,许金榜,刘英,等.针灸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5,12(26):2954-2955.[3]范培,梁瑞宁,徐小英,等.补肾活血法联合热敏灸治疗卵泡发育不良不孕症3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2,1(1):70-72.[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7.[5]贾宁,杨嘉恩,朱光耀,等.温针灸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4):38-40.[6]吴节,杨丽洁,陈雅洁,等.针灸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临床应用初探[J].中国针灸,2015,35(3):287.[7]腾辉,王俊玲,肖道梅,等.针药并用治疗卵泡发育不良42例[J].医学信息,2014,7(27):568.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腰酸腿软,潮热盗汗,用黄连阿胶汤;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脘胀满或胀痛,嗳气时作,嘈杂反酸,恶心呕吐,失眠,用保和丸。

某种疾病发作期间导致的失眠,必须积极治疗原发病,睡眠会随之好转。

总之,不可仅单纯使用药物镇静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1]张鹏,赵忠新.《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D].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2]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M].2017,(11):2851-2852.[3]郝伟,于欣.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1-152.(上接第10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