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物理学课件11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PPT教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PPT教案
第第1110页页/共/共2288页页
【例题】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给农作物施肥时,在肥料里放一些放射性同位素,是 因为农作物吸收放射性同位素后生长更好 B.输油管道漏油时,可以在输的油中放一些放射性同位 素探测其射线,确定漏油位置 C.天然放射元素也可以作为示踪原子加以利用,只是较 少,经济上不划算 D.放射性元素被植物吸收,其放射性将发生改变
第第54页页/共/共2288页页
知识点 3 核反应 1.概念: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 称为核反应. 2.规律:在核反应中,__质__量__数_守恒、__电__荷__数_守恒. 3.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式: (1)_卢__瑟__福__发现质子的方程:174N+42He―→187O+11H. (2)_查__德__威__克__发现中子的方程:94Be+42He―→162C+10n. (3)_约__里__奥__·_居__里__夫__妇_发现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方程:42He+ 2173Al―→1350P+10n.
第第2221页页/共/共2288页页
第第65页页/共/共2288页页
4.核反应规律 (1)衰变和核反应的联系:①共同点——都会产生新的原子 核,都遵循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②不同点——衰变是原 子核的自发变化,核反应可以人工控制. (2)核反应过程一般是不可逆的,所以核反应方程只能用箭 头不能用等号. (3)核反应过程还遵循__动__量__守__恒__和__能__量__守__恒__. (4)核反应的生成物必须以实验为基础,不能凭空杜撰.

《放射物理与防护》教学课件:11第十一章放射线的屏蔽防护

《放射物理与防护》教学课件:11第十一章放射线的屏蔽防护
防护的好材料,但在施工中应使砖缝内的砂浆 饱满,不留空隙。
4.混凝土
• 由水泥、粗骨料(石子)、砂子和水混合做成, 密度约为2300 kg·m-3,含有多种元素。
• 混凝土的成本低廉,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多用作 固定防护屏障。
• 为特殊需要,可以通过加进重骨料(如重晶石、 铁矿石、铸铁块等),以制成密度较大的重混凝 土。(重混凝土的成本较高,浇注时必须保证重 骨料在整个防护屏障内的均匀分布。)
置能有效吸收放射线的屏蔽材料,从而 衰减或消除射线对人体的危害。
在屏蔽防护中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屏蔽材料的选择 屏蔽厚度的确定
第二节 屏蔽材料
一、对屏蔽材料的要求
一般来说,任何物质或多或少都能使穿过的射线 受到衰减,但并不都适合作屏蔽防护材料。
在选择屏蔽防护材料是,必须从材料的防 护性能、结构性能、稳定性能和经济成本 等方面综合考虑。
第十一章 放射线的屏蔽防护
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医学影像教研室 王珍琦
学习目的
1、掌握外照射的防护方法; 2、掌握屏蔽厚度的确定方法; 3、了解常用屏蔽防护材料; 4、了解屏蔽防护材料的屏蔽性能和散
射性能。
根据源于体外或体内对人体产生的 照射,电离辐射可分为:
➢外照射 ➢内照射
外照射
防护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一、时间防护
时间防护是指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前 提下,尽量缩短人员受照射的时间。

医学影像物理学 PPT课件

医学影像物理学 PPT课件
9
目前核医学使用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是通过发 生器来获得的,可以定期供应,使用方便。 例如:99Mo-99mTo(钼-锝)发生器、 113Sn-113mIn(锡-铟)发生器、 81Rb-81mKr(铷-氪)发生器、 68Ge-68Ga(锗-镓)发生器 82Sr-82Rb(锶-铷)发生器 90Sr-90Y(锶-钇)发生器 87Y-87mSr(钇-锶)发生器等。
320 136、265、280 740 35 364 81 103 412 279 无 无 无
50Cr(n,)51Cr 74Se(n,)75Se 98Mo(n,)99Mo 124Xe(n,)125Xe125I
14C
32P
Te 131Te131I 132Xe(n,) 133Xe 152Sm(n,) 153Sm 197Au(n,) 198Au 202Hg(n,) 203Hg 6Li(n,) 3H 14N(n,p) 14C 6 32S(n,p) 32P
医学影像物理学 Physics of Medical Imaging
第五章 放射性核素显像
4
伽玛照相机
主 讲 张学龙 教 授
医疗器械Biblioteka Baidu院
1
第四节 核素的产生和显像机制
2
一、医用放射性核素的制备原理 1、核素产生方式 ① 核反应堆 (reactor)和原子核裂变产物 ③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②加速器 (accelerator) 2、核素发生器原理 二、显像剂的作用机制和示踪技术原理 1、显像剂的作用机制 2、示踪技术原理 三、核医学显像类型(简介) 1、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 2、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 3、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 4、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 5、阳性显像和阴性显像 6、介入显像(interventional imaging)

放射物理与防护全套ppt课件

放射物理与防护全套ppt课件

56
57
3)管电压的影响: 在相同mAs同种靶物质的条件下, X线的量与管电压的n次 方成正比。
58
3、X线的质 X线的质又称线质,它表示X线的硬度,即穿透物质本领的 大小。X线质完全由光子能量决定,而与光子个数无关。 在实际应用中是以管电压和滤过情况来反映 X 线的质。这 是因为管电压高、激发的X线光子能量大,即线质硬;滤过 板厚,连续谱中低能成分被吸收的多,透过滤过板的高能成 分增加,使 X线束的线质变硬。在滤过情况一定时,常用管 电压的千伏值来粗略描述X线的质。 在工作中描述X线质除千伏值外,还用半价层、半值深度等 物理量来表示X线质。
2、影响X线量的因素 1)靶原子序数的影响:在管电压、管电流、投照时 间相同的情况下,阳极靶的原子序数愈高,X线的量愈 大。从图 56 中可见,曲线的两个端点都重合。其高能 端重合,说明了X线谱的最大光子能量与管电压有关而 与靶物质无关;低能端重合是因为X线管固有滤过的限 制,低能成分被管壁吸收的缘故。射线的最大强度都 呈现在相同的光子能量处。
10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有很强的吸引力, 离核最近的K层电子所受引力最大。 显然,要从原子中移走K电子所需能 量也最多,外层电子受核的引力较小, 移走外层电子所需能量也较少。通常 把移走原子中某壳层轨道电子所需要 的最小能量,称为该壳层电子在原子 中的结合能。
11
12
13

第一章放射物理基础

第一章放射物理基础
能级的划分是因为电子能量不同,一般来 说,电子先排在能量较低的轨道,再排能量 高的轨道
电子在原子中处于不同的能层
电子在原子中如何分布?
s能级的原子轨道图 ns能级的各有1个轨道,呈球形
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
np能级的各有3个轨道,呈哑铃 形, 3个轨道相互垂直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人们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认为核 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上。这些电子层分别是:K、 L、M、N…等. 处于同一电子层的核外电子,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 上运动。有四种不同的原子轨道分别用s、p、d、f表示不 同形状的轨道。 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原子核外空间还有不同的伸展方向。 S轨道有一种伸展方向,p轨道有3种、d轨道5种、f轨道7 种。 核外电子的自旋有两种不同的自旋状态,通常用向上箭头 “↑”和向下的箭头“↓”来表示这两种不同的自旋状态。
0.693
s1 1.41011s1
T 1600365 243600
A

N


m M
NA
1.41011
1 6.021023Bq 226
3.7 1010 Bq 1Ci
例题
一铀 238 92
U
放射性样品,质量为5.76g,实
测得放射性活度为0.52μCi,29328 U半衰期为
N

临床放射生物学基础ppt课件

临床放射生物学基础ppt课件
Dq值(准阈剂量,quasithreshold dose) 代表存活曲线的肩宽,也称为浪费剂量. 表示:开始照射到细胞呈指数性死亡时
所“浪费”的剂量. SF2:为用2GY单次照射后的细胞存活率,
作 为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指标之一.
15
细胞存活曲线的临床意义
1:研究各种生物效应与放射剂量的关系. 2:比较各种因素(氧﹑放射增敏剂﹑化学
27
肿瘤的增殖动力学
人类肿瘤典型的动力学参数
细胞周期:
约2天
生长因数:
约40%
丢失率:
约90%
癌细胞潜在倍增时间:约5天
体积倍增时间:
约60天
28
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
根据正常组织的不同特性和对电离辐射的 不同反应,将正常组织分为早反应组织和 晚反应组织Biblioteka Baidu大类
早反应组织(Early responding tissue) 细胞更新快,放射后的损伤很快会表现出 来,这类组织α/β比值较高(10),损伤后 以活跃的增殖来维持组织中的细胞数量. 如:粘膜上皮、骨髓
药 物﹑放射保护剂 ﹑不同射线 ﹑以及其 他物理因素) 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16
生物剂量
生物剂量是指对生物体放射反应程度 的测量.它与物理剂量不一致.因为剂量 率不同,生物效应不一样.
17
线性二次模式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二者存在本质的不同。
2、放射性元素衰变不可能有单独的γ衰变!γ粒子不是带电的粒子,因此γ射
线并不影响原子核的核电荷数,故γ射线不会改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元素的放射性与元素存在的状态无关,放射性表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4、衰变后元素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即:生成了新的原子核!
γ射线的产生
放射性的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β衰变时产生的新核处于高能级,这时它
要向低能级跃迁,并放出γ光子。γ射线经常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
α、β、γ三种射线同时出现
当放射性物质连续衰变时,原子核中有的发生α衰变,有的发生β衰
变,同时伴随着γ射线辐射。这时,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中就会同时具
有α、β、γ三种射线。
vA = 0 A
动量守恒:
X
A
Z+1
B
rB qC
=
rC qB
c
vC
反比
常考题型: v A
4
2
=0
A
A-4
Z-2
He
A
α 衰变: Z
X

A-4
Z -2
vB
衰变
rB qC
=
rC qB
Y
4
2
Y + He
两圆外切,α 粒子半径大

放射性物质 ppt课件

放射性物质  ppt课件

§2-3 人工放射性核素
周期表中绝大多数元素的放射性核素是人 工放射性核素。它们有三种产生方式:
一、由反应堆制备 二、由加速器生产 三、核燃料后处理厂提取铀的裂变产物
一、由反应堆制备
反应堆提供的高通量中子流(主要是热中 子)同靶核发生(n,γ), (n, p), (n, α), (n, 2n) 和(n, f)等各种核反应。其中热中子的 (n, γ)反应截面比较高,所以采用(n, γ)反 应是反应堆生产放射性核素的主要方式。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 的核素
Isotope: one of two or more atoms having the same atomic number but different mass number
元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同一类原子
Element: refers to a pure substance with atoms all of a single kind. To the chemist, the “kind” of atom is specified by its atomic number
元素名称 符号 英文名 原子序数

Tc Technetium 43

Pm Promethium 61

At Astatine
85
超铀元素 TrU Transuranium ≥93

X线的物理特性

X线的物理特性

精选版课件ppt
11
二、化学效应
感光作用:X线具有光化学作用,可是摄影胶片感光。 着色作用:某些物质经X线长期照射后,使其结晶脱水变色。 如 铅玻璃经X线长期照射后着色
三、生物效应
X线是电离辐射,他对生物细胞,特别是增殖性强的细胞有抑制、 损伤,甚至使其坏死的作用,它是放射治疗的基础。
精选版课件ppt
1901年,伦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精选版课件ppt
3
X线的产生
X线的产生是能量转换的结果。
99%以上的动能产生热量,不到1%的动能转换成X线。
X线的产生需要具备4个条件:
电子源 高电压 高真空度 适当的障碍物
精选版课件ppt
4
X线的产生原理
X线的产生是高速电子与阳极靶物质的原子相互作用 中能量转换的结果。是利用了阳极靶物质的三个特性: 核电场、轨道电子结合能和原子存在于最低能级的需要。
精选版课件ppt
31
X线的滤过
一、固有滤过(铝当量)
指X线机本身的滤过,包括X线管的管壁、绝缘油层、窗口的滤过板。
铝当量:一定厚度的铝板和其他物质对X线具有同等量的 衰减时,此滤过板的厚度称为滤过物质的铝当量。
二、附加滤过
广义上讲,从X线管窗口至检查床之间,所通过材料的滤过总和为 附加滤过
精选版课件ppt
精选版课件ppt

物理学 放射性衰变-三种衰变

物理学 放射性衰变-三种衰变

y=6
14次
小结
1. 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放出 粒子、β粒子,变 成另一种原子核
2. 衰变原则: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1)衰变Biblioteka Baidu放出粒子
A Z
X
AZ--42Y+
4 2
He
(2)衰变:放出粒子
A Z
X
Z+A1Y+
0 -1
e
(3)衰变: 总是伴随衰变或衰变产生
小测验
1. 钍232经过6次衰变和4次衰变后变成一种稳定的 元素,这种元素是什么?它的质量数是多少?它 的原子序数是多少?
2.天然放射性元素 23920Th (钍)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
之后,变成
208 82
Pb
(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
②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③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
④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在β衰变中放出的电子来自: A.原子核外轨道的电子 B.原子核内所含的电子 C.原子核内的中子变成质子时放出的电子 D.原子核内质子变成中子时放出的电子
射线 射线 射线
氦核
4 2
He
电子 01e
光子
1 10

第 二 章 放射物理学基础

第 二 章 放射物理学基础
放射肿瘤剂量学基础
南方医科大学影像学教研组 钱剑扬 2006,5
光子线 与物质的 相互作用
康普顿 散射
光电 电子对 效应 效应
散射光子线 二次电子 电离和激发 的原子
光 子 线 剂 量 学
射线与物质作用的示意图
射线的几何属性
射线源 中心轴 照射野 源皮距 源轴距 参考点 校准点
射线的物理属性
PDD的影响因素(图)
PDD为什么与照射野大小有关?
PDD为什么与照射野大小有关?
原射线不随照射野大小与形状 影响。但是,照射野越大,散 射线越多,照射野越扁,离剂 量点远的散射线比例越多,衰 减越大。
组织最大比(TMR)定义
• 概念: 在射线束几何状态不 变下,模体内照射野 中心轴上任一点吸收 剂量率Dd与空间同一 点处于模体内最大剂 量深度处吸收剂量率 Dm之比。
射线的质 射线的量 剂量最大点 百分深度量 组织最大比 组织空气比
照射野:表示 射线经准直器 准直后,中心 轴参考点处垂 直的平面与射 线锥的截面即 为照射野的大 小。临床剂量 学中规定体模 内50%等剂量 线的延长线交 于模体表面的 区域为照射野 大小
中心轴:表 示射线束的 中心对称轴 线。临床上 一般指放射 源S及照射野 中心的连 线,对于不 规则照射 野,它通常 指准直器的 旋转轴。
8MV
6 0.972 0.989 92.356 100.01 98.491 95.742 92.768 90.002 87.341 84.088 81.12 78.342 75.741 73.079 70.151 67.541 65.283

放射物理学试题

放射物理学试题

《放射物理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40 学分:2.5 教学对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肿瘤放射物理学是医学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放射肿瘤学的重要基础,它将放射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应用于肿瘤的放射治疗。主要介绍与临床放射治疗密切相关的放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常用放疗设备、临床剂量学、放射治疗新技术(CRT、IMRT、立体定向等)的物理学原理及技术,探讨提高肿瘤剂量、降低正常组织所受剂量的物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以常用治疗机的特点、外照射剂量学、电子线剂量学、治疗计划设计原理为重点,以临床应用为目的,全面理解、融会贯通、牢固掌握。

二、先修课程

核物理导论、核辐射探测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绪论(1学时)

1、教学内容

肿瘤放射物理学在肿瘤放疗中的地位和作用;肿瘤放射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进展;医学物理工作者可能从事的工作性质;医学物理师需要的知识背景和技能。2、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肿瘤放射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进展。

掌握:肿瘤放射物理学在肿瘤放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医学物理工作者可能从事的工作性质;医学物理师需要的知识背景和技能。

(二)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学时)

1、教学内容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X(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电离辐射,碰撞阻止本领,辐射阻止本领;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各种系数,各种相互作用的相对重要性;比较人体骨组织和软组织对临床常用X(γ)射线能量吸收的差别。

掌握: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X(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各种相互作用的相对重要性;

高中物理3.1放射性的发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2

高中物理3.1放射性的发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2
D.原子核是由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基本粒子组成的
解析: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选项B正确。
答案:B
1
2α射线的本质是(
)
A.电子流
B.高速电子流
C.光子流
D.高速氦核流
解析: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核流,选项D正确。
答案:D
2
3
4
1
2
3
4
3如图所示,R为一种放射性物质,方框内是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框面
触类旁通
如图所示,放射源放在铅块上的细孔中,铅块上方有匀强磁场,磁场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已知放射源放出的射线有α、β、γ三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α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β射线
B.甲是β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α射线
C.甲是γ射线,乙是α射线,丙是β射线
D.甲是α射线,乙是β射线,丙是γ射线
你知道哪些元素具有天然放射性?
答案: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元素都具有天然放射性;原子序
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天然放射性。
三种射线的本质及其特征
种类
α 射线
组成
高速氦核流 高速电子流
电荷量
2e
4mp
mp=1.67×
10-27 kg
0.1c
质量
速度
在电场或
磁场中
偏转

医学影像物理学复习资料

医学影像物理学复习资料

医学影像物理学复习资料

X射线

⼀、X射线的基本特性

1. X射线在均匀的、各向同性的介质中,是直线传播,具有光的⼀切特性,具有波粒⼆象性。

2. X射线不带电,不受外界磁场和电场影响;

3. X射线具有贯穿本领;(不同组织穿透性不同:⾻骼--软组织--脂肪--肺、肠道)

4. X射线的荧光作⽤;(X射线照射荧光物质可发出荧光)透视、增感屏

5. X射线的电离作⽤;(X光⼦撞击电⼦--⼀次电离--撞击其它原⼦--⼆次电离)X射线损伤和治疗基础

6.X射线的热作⽤;

7. X射线的化学和⽣物效应:与物质进⾏光化学反应,⽣物体内电离和激发作⽤

⼆、X射线的产⽣

医学成像⽤的X射线辐射源都是利⽤⾼速运动的电⼦撞击靶物质⽽产⽣的。

1.产⽣X射线的四个条件:

(1)具有电⼦源(阴极)产⽣发射电⼦;

(2)有加速电⼦使其增加动能的电位差(⾼管电压)

(3)有⼀个⾼度真空(P<10-4Pa)的环境(玻璃外壳),使电⼦在运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能量损耗,保护灯丝不被氧化。(4)有⼀个受电⼦轰击⽽辐射X射线的物体(阳极靶)

三、X射线管的阴极体作⽤:

①使电⼦初聚焦:达到初聚焦作⽤,增加X线的产⽣率。

②防⽌⼆次电⼦危害:阴极体可收集⼆次电⼦,防⽌危害。

四、阳极的作⽤:

1,、是⼀个导电体,它接收从阴极发射出的电⼦并将它们传导⾄与X射线管相连的电缆,

2、使其能返回⾼压发⽣器;

3、为靶提供机械⽀撑;良好的热辐射体。

五、焦点:

1、实际焦点:灯丝发射的电⼦,经聚焦加速后,撞击在阳极靶上的⾯积。

2、有效焦点:X射线管的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射线管轴线⽅向上投影的⾯积,即X射线照射在胶⽚上的有效⾯积。

放射物理与防护___第11章 放射线的屏蔽防护讲解

放射物理与防护___第11章 放射线的屏蔽防护讲解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 屏蔽防护 内照射防护的根本方法是: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进 入人体的机会
第十一章 放射线的屏蔽防护
(一)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_时间防护
时间防护: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人 员受照射的时间。X线的量mAs
一切人员都应减少在辐射场内停留的时间。工作人员 在操作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操作中技术熟练、准确、 迅速以尽量缩短检查时间。
普通X线透视,医生应充分做好暗适应,有条件应尽 量采用带影像增强的电视透视。
X线摄影,应优选投照条件,不出或少出废片,以减 少重复照射。
第十一章 放射线的屏蔽防护
(二)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_距离防护
距离防护: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延长人 员到X线管和散射体的距离。
X线的距离衰减是按平方反比法则衰减,即离X线管 的距离增加一倍,射线强度将衰减为原来的1/4。
结构性能:能成为建筑结构的一部分,物理形态、 力学特性、机械强度等
稳定性能:持久性,当处于水、汽、酸、碱、高温 环境时,能耐高温、抗腐蚀
经济成本:成本低,来源广泛、易加工、安装维修 方便
第十一章 放射线的屏蔽防护
(一)β射线(带电粒子辐射)常用屏蔽防护材料
选用铝、有机玻璃、混凝土等低原子序数的物质, 以将轫致辐射减小到最低限度
第十一章 放射线的屏蔽防护
知识拓展:确定射线屏蔽厚度的依据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维物理补偿器技术具有可靠、易于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工作。 但因每个野都需要使用补偿器,给模室制作和治疗摆位都带来不 便。补偿器作为一种滤过器,也会影响原射线的能谱分布。但仍 是目前用得最为广泛的调强器。
MLC静态调强是将射 野要求的强度分布进 行分级,利用MLC形 成的多个子野进行分 步照射。
其特征是每个子野照射完毕后,照射切断,MLC调到另一个子野, 再继续照射,直到所有子野照射完毕。所有子野的流强相加,形成 要求的强度分布。
处聚焦。全阻挡单元由12cm厚的固体射
线衰减材料制成,不让射线穿过。全开 放单元全部露空,对射线无阻挡。
照射时,通过气泵向露空单元内按预定方 式充入一定厚度的水银(补偿器厚度),
完成一次照射;然后准进器平移一个单元
的位置,或旋转90º 角,露空单元和阻挡 单元互换位置,再照射一次,完成调强过
程。该种准直器具有简单、可靠、易于剂
调强定义
调强:将直线加速器或钴-60治疗机的均匀剂量(率)输出的
射野变为不均匀剂量(率)输出的射野的过程。
调强装置(器或方法): 实现调强过程的装置。
为什么要开展IMRT?
1.放疗中约有30%的病例是凹形靶区,只有用调强方法才能得
到这种形状的高剂量分布,而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很小。 2.能够作调强治疗的设备和技术已商业化。 3.照射可实现数字化。 4.用于IMRT的射野注量(强度)分布的逆向设计算法已经成熟。
照射。
调强实现方法
调强治疗实现方法分类
一种新型的二维调强准直器。它由N*N 个准直器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形成一个 单元野),类似于棋盘式的结构,称为 棋盘式准直器。准直器单元分为全阻挡 单元和全开放单元两种,每个单元在等 中心处的射野为5mm*5mm或10mm*10mm, 它们的几何形状,在放射源(X射线靶)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历史 早在1959年日本的Takahashi医师提出了适形放射治疗的概念。 Takahashi医师及其同事设计了一套机械控制系统,用它来控 制多叶准直器,在围绕患者旋转照射时射野形状与靶区的形 状一致。Proimos及其同事1960年提出了同步挡块旋转照射方 法。Green1959年提出了循迹扫描原理。Umegaki1971年在直 线加速器上安装了多叶准直器。用机械方式控制,逐渐发展 到今天用微机控制。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由Bjarngard,Kijewski及其同事在20世 纪70年代最先提出,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在临床上还不能 实现,逆向治疗计划方法的提出和微机控制MLC技术的发展, 为IMRT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一节
适形放射治疗的分类及历史发展
适形放射治疗定义 适形治疗(Conformal Therapy)是一种提高治疗增益的较为有效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物理措施。适形放射治疗为一种治疗技术,使得:高剂量区的 学术界将它称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
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病变)的形状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
为达到剂量分布的三维适形,必须满足下述必要条件 1. 在照射方向上,照射野的形状必须与病变(靶区)的投影形 状一致。 2. 射野内诸点的输出剂量率必须按要求的方式进行调整,使 得靶区病变内及表面的剂量处处相等:
8.5±11.8
22.3±12.5 6.3±8.4
28.8±28.9
50.5±22.8 19.4±24.4
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 肿瘤对放射线的抗拒和肿瘤的个体差异,造成剂量响应曲线随 剂量继续增加变得平坦,会减弱由于靶剂量增加带来的治疗增 益的提高;但由于三维适形治疗使靶区外周(边缘)剂量得到提
适形放疗中,靶区内 及靶区表面各点的剂 量应相等,即各野到 达某点的剂量率和照 射时间的乘积之和应 为常数。
A 射野形状适形(BEV)
B射野内强度调节
适形放射治疗的分类 经典适形放射治疗 (Classic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只满足第一个必要条件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同时满足两个必要条件
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或 改善癌症患者愈后生存质量
肿瘤局部控制的最低剂量
大量临床报告证明:高剂量照射会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 率和无瘤生存率
(Fletcher 1973)
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3D适形照射和双侧等中心旋转标准照射治疗前列腺癌的有关剂量学参数的比较
对比参数 观察例数 靶区 剂量高于靶处方剂量的体积(%) ICRU 剂量(靶处方剂量)(Gy ) 肿瘤最低剂量(Gy) 92.9±13.9 69.1±2.6 66.3±5.3 92.9±10.8 69.2±2.6 63.5±8.6 3DCRT 87 SRT 87
第二节 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 适形治疗概念的提出和进行临床研究,始于1959年。适形治疗 的结果是:高剂量分布区与靶区的三维形状的适合度较常规治疗 大有提高;进一步减小了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卷入射野的范围。 这已在鼻咽癌、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三维适形治疗与常规
治疗的研究比较中得以证实。因靶区剂量分布的改善和靶周围正
5.CT/MRI/SPECT/PET等影像设备,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靶区和周
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几何结构 6.IMRT的验证和QA技术不断涌现。
调强的概念启发于X射线横向断层CT成像的逆原理。当CT的X射线球 管发出强度均匀的X射线束穿过人体后,其强度分布反比于组织厚 度与组织密度的乘积,反向投影后形成组织的影像;反之,如果使 用类似于CT-X射线穿过人体后的强度分布的高能X(γ)线束、电子 束或质子束等,绕人体旋转照射,在照射部位会得到类似CT断层影 像的适形剂量分布。根据调强的概念,首先要根据病变(靶区)及周 围重要器官和组织的三维解剖,利用计划系统计算出射野照射方向 上应有的强度分布,它是常规治疗计划设计的逆过程,称为逆向计 划设计
第十一章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与手术治疗一样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其追求的
目标是提高放射治疗的治疗增益此,即最大限度地将剂量集中
到病变(靶区)内,杀灭肿瘤细胞,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 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X射线立体定向治疗和高能质子治疗 的临床成功经验揭示与证明,采用物理手段改善病变(靶区)与 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剂量分布,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增益。
常组织受照范围的减小,可导致靶区处方剂量的进一步提高和周 围正常组织并发症的减低,并且在上述几种癌瘤的临床增量计划
研究中得以证实。理论认为,靶区剂量提高,必然导致肿瘤局部
控制率的提高,进而提高生存率。
IMRT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的假设 提高肿瘤局部控制剂量 或减低周围重要器官剂量
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 或减少肿瘤远地转移率
肿瘤平均剂量(Gy)
肿瘤最高剂量(Gy) 危及器官 剂量高于或等于65 Gy的直肠体积(%)
69.8±2.6
71.7±2.4 33.7±15.0
69.7±2.8
71.3±2.8 62.7±21.0
剂量高于或等于70Gy的直肠体积(%)
剂量高于或等于65 Gy的膀胱体积(%) 剂量高于或等于70Gy的膀胱体积(%)
IMRT原理 凸形靶区
凹形靶区
IMRT Photon IMRT Proton IMRT
第三节
调强的方式与实现
根据病变(靶区)及周围重要器官和组织的三维解剖,利用 优化设计算法,借助计划系统计算出射野照射方向上的应需 要的强度(照射时间或机器跳数)分布
补偿器原用于 人体曲面和不 均匀组织的补 偿。用于调强 的二维补偿器 具有更广泛的
调强实现方法
调强治疗实现方法分类
条形挡块移动技术是利用一个长条
吸收体横跨平野,以不同速度运动, 形成一维强度分布。长条吸收体由
计算机控制,连同驱动电机一起构
成的附件,直接放入加速器的挡块 托架上。
第四节 三维适形放疗对设备的要求
放射治疗全过程包括病变(靶区)和重要器官及组织的空间定位、 治疗计划设计、治疗方案的模拟及治疗方案的实施四个阶段。 70年代CT的出现给放射治疗的肿瘤定位提供了一种较有效的 和较精确的工具,特别对轮廓的勾画和组织密度(通过CT值转换) 为放疗医师、放射物理师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但因常规CT只能 提供两维的信息,病变(靶区)、器官和组织的三维结构是在治疗 计划系统中通过简单的坐标叠加和勾画形成,这样形成的三维轮 廓的精确性随CT扫描层厚和间距的加大而变劣,改进的方法是利 用现代的螺旋CT和三维重建技术。配有立体定位框架的螺旋CT将 是作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一种必备的工具,因为它能提供直 接的准确的病变(靶区)及器官的三维信息。为放射治疗定位目的, MRI是作为CT定位的一种辅佐工具。为此,需要发展CT与MRI图像 的融合技术(软件技术)。
量控制和射野验证等突出优点。但可能因 水银蒸发引起水银气污染,一直未被FDA
批准临床应用。目前正在积极开发和研制
类似的新型的二进制的固体调强准直器, 主要思路是将棋盘准直器中的全阻挡单元 分成上、下两层,靠上、下层阻挡块的平 移调整露空单元野下的剂量,实现调强。
调强实现方法
作为MLC的一个特例,独 立准直器可看作是两对 互相垂直的独立的MLC叶 片。利用它们的相对运 动,也可以实现调强。 其方法类似于静态调强 技术,将射野分成若干 个矩形子野,进行分步 照射。因子野总是矩形 野,照射效率比静态调 强技术的低得多。 与现今流行的调强技术相比,IC静态调强具有下述优点:(1)因 IC已成为新一代加速器的标准配置,IC比MLC更为经济;(2)与 MLC相比,没有凹凸槽效应,漏射线和射野半影都较小;(3)IC运 动要比MLC运动更为可靠,故障机会大为减少。Webb氏最近提出IC 技术加调强补偿片(MASK)方法,可将其照射效率大大提高。目前 该技术正在发展中。
MLC静态调强由于每个子野照射结束后,射线必须切断,才能转到 下一个子野。这样因加速器的射线的“ON”、“OFF”动作,影响剂 量率的稳定性,因此它只能在带有“栅控”电子枪的新型加速器上 才可能实现这种照射。
调强实现方法
调强治疗实现方法分类
MLC动态调强是利用多叶准直 器的互相对应的一对叶片的相 对运动,实现对射野强度的调 节。该技术的特征是叶片运动 过程中,射线一直处于“ON” 的位置。叶片运动的特点是一 对相对叶片总是向一个方向运 动。
意义。
由具有逆向计划设计的计划系统,提供每个射野的强度分布 (Фij),然后转换成补偿材料的厚度(tij),输出给PC控制的 补偿生成器,进行补偿器的制作。调强补偿器可作为射野挡块的 一部分,放置于治疗机的挡块托架上。
a.一维补偿器 b.铝块或铅片叠 放式补偿器 不同厚度的铝方 块或铅片按强度 分布或组织厚度 分布人工叠放 c.补偿器生成器生 成的二维补偿器
架边旋转,治疗床边缓缓前进,实现
扇形束的调强切片治疗。
调强实现方法
调强治疗实现方法分类
电磁偏转扫描技术是实现调强治疗的 治疗时间短的突出优点,而且可实现 电子束、质子束的调强治疗。因MM50
最好方法。它具有X光子的利用率很高,
型电子回旋加速器能够提供品质好的
能量束流,能谱窄、能量单一的高能X 射线和高能电子束,利用电子束的电 磁偏转,实现方向可变、强度各异的X 射线和电子束的调强笔型束的扫描式
高,靶剂量的提高总体上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同样,因肿瘤局
部控制率的提高,也会因肿瘤的远地转移减少而提高生存率。
临床适应症
•肿瘤局部控制失败占主要的癌瘤
•因肿瘤局部控制失败导致远地转移的癌瘤 •解剖结构复杂、形状比较复杂,特别是凹形靶区; 或多靶 点的肿瘤的治疗 •常规放疗疗效很好,希望进一步减少放射并发症和改进患 者疗后的生存质量
绕患者作N次等中心旋转;每一次旋转过程中,MLC不断(一般 每间隔5º )改变射野的大小和形状,完成一组“子野”的照射。 因为MLC旋转调强时MLC运动的范围和次数都低于MLC动态调强 和MLC静态调强,效率较高。
断层治疗技术,因模拟X射线计算机断层技术而得名,它是利用特
殊设计的MLC形成的扇形束绕患者体纵轴(此轴一般与加速器机架 旋转轴一致)旋转照射,完成一个切片治疗。然后利用床的步进,
完成下一个切片的治疗。本方法类似于英国Green氏在20世纪60年
代倡导的循迹扫描技术。按床的行进方式的不同,在美国的两个不 同地方,分别独立地发展了两种不同的断层治疗方式:步进
(Index)方式和螺旋(Spiral)方式。
调强治疗实现方法分类
步进式是在每次旋转照射完毕后,床
步进一段距离。
螺旋方式是采取螺旋CT扫描方式,机
相对的两个叶片中,有一片称为引导片,先运动到一个位置;然 此技术在文献中有不同的称呼,如相机快门技术、叶片跟随技术 和滑窗技术等。
后另一片称为跟随片,按选定的速度运动,给出各点所需的强度。
调强实现方法
调强治疗实现方法分类
MLC螺旋调强技术综合了MLC动态调强技术、MLC断层治疗技术
和MLC静态调强技术的特点。在整个照射过程中,治疗机机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