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953年~2007年TFP增长率的估计

合集下载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变动分析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变动分析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变动分析作者:杨绍明来源:《财讯》2018年第21期采用索罗残差法,计算出平均资本产出弹性。

据此计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

结果显示:我国1952年至2016年间TFP增长率剧烈波动,分解增长率后发现,资本仍是增长的主要动力。

索罗残差法资本产出弹性全要素生产率问题提出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Productivity,TFP)是长期支撑经济体增长的重要因素,对其的测度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易纲等(2003)对证明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效率提升。

郭庆旺和贾俊雪(2005)采用三种模型计算了我国TFP增长率,结果都表明经济的波动与TFP 增长率密切相关。

牛龙(2013)认为这近三十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的8.7%来源于劳动增加,49.4%来源于资本增加,41.8%来源于技术进步。

罗良文和梁圣蓉(2016)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投入,技术进步的贡献只占到百分之十几。

已有文献的结论并不一致。

理论准备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的模型推导过程,主要分为两步:(1)计算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

Yt=AtKtaLt(1-a)(2.1)Yt、Al、Kt、Lt为第t年产出、资本存量、劳动力数量;a为资本产出弹性整理并化简公式(2.1):数据处理本文以1952年至2016年为研究区间。

总产出 Yt为GDP,用CPI换算成以1952年价格;劳动Lt为全国就业人员;资本Kt为我国的资本存量,但此数据需要进行测算。

采用永续盘存法(Kt=(1-8)Kt-1+lt/Pt,It、Pt为第t年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δ为固定资产折旧率)测算资本存量。

It采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数据。

Pt采用借鉴张军(2004)介绍的方法构的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

基期资本存量Ko采用单豪杰(2008)测算的结果342亿元(1952年价)。

δ采用陈昌兵(2014)计算的结果5.65%。

1949-2007中国历年的GDP增长率、GDP总量、人均GDP,人口普查、对美元汇率、韩国历年人均GDP

1949-2007中国历年的GDP增长率、GDP总量、人均GDP,人口普查、对美元汇率、韩国历年人均GDP

(1977—-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增长率:1977 10.7%1978 11.7%1979 7.6%1980 7.8%1981 5.2%1982 9.1%1983 10.9%1984 15.2% 1985 13.5%1986 8.8% 1987 11.6%1988 11.3%1989 4.1% 1990 3.8%1991 9.2%1992 14.2%1993 13.5%1994 12.6% 1995 10.5%1996 9.6%1997 8.8%1998 7.8%1999 7.1% 2000 8.0%2001 7.5%2002 8.3%2003 9.5% 2004 10.1% 2005 10.4%2006 11.6%2007 11.9%(注:1978-2007 的30年,平均GDP增长率约为9.7067%)(1949—1977年)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增长率:1949年466亿元1950 23.4% 1951 19% 1952 18.3% (73.8%比49年)第一个5年计划:1953 30.3% 1954 9.4% 1955 5.6%1956 16.5% 1957 6% (67.84%比52年)第二个5年计划:1958 32.2% 1959 19.5%1960 5.4% 1961 -31.0% 1962 -10.1%(3.4%比57年)(注:“大跃进”1958年至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1959年至1961年)1963 9.5% 1964 17.6% 1965 20.4% (55.04%比62年)第三个5年计划:1966 17.3% 1967 -9.6%1968 -4.2% 1969 23.8% 1970 25.7% (58.08%比65) 第四个5年计划:1971 12.2% 1972 4.5% 1973 9.2% 1974 1.4% 1975 11.9% (45.28%比70年) 1976 1.7% 1977 10.7% 1978 11.7%(25.75%比75年) 结束到改革开放前夕(注:“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注:1950-1977 的28年,平均GDP增长率约为10.593%)人口普查相关:(1)、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1953年6月30日24时,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含大陆港澳台人口),其中28个省、市、自治区为为58260万人(不含港澳台人口)(2)、第二次人口普查。

中国TFP、技术进步率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

中国TFP、技术进步率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

中国TFP、技术进步率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作者:王闯来源:《商业时代》2014年第12期内容摘要:本文把我国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载的经济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出我国分地区以及全国在四个发展阶段中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率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指标的平均数值。

经过对这三个指标具体数值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后发现:各地区以及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呈现出提高的趋势,但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各地区以及全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率高低不同,第二阶段政治对技术进步产生了很大的阻碍甚至造成技术退步;各地区以及全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经济发展的后两个阶段稳步提高,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再明显。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经济增长贡献率引言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纪元。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再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余年中,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经济总量保持着快速、平稳、持续的增长,并为全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因此,什么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源泉便成为了众所瞩目的焦点。

郭庆旺、贾俊雪(2005)估算了我国1979-200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的源泉做出了分析,认为1993年以前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涨有跌且波动剧烈、频繁,1993年以前呈现下降趋势直到2000年后出现攀升势头;1993-2004年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和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要素投入。

舒元(1993)利用生产函数法估算我国1952-1990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结论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02%,对产出的贡献率为0.3%。

我国1953年~2007年TFP增长率的估计

我国1953年~2007年TFP增长率的估计

我国1953年~2007年TFP增长率的估计作者:周彩云毛慧晓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第03期摘要以我国1952年~2007年的宏观数据为基础,利用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估算并分析了我国1952年以来55年的TFP增长率。

发现建国以来,我国的TFP增长率波动较大且水平较低;从1952年~2007年间,平均TFP增长率仅为1.48%,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也仅为18.4%。

这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增长质量较低;同时分析自1992年以来,我国TFP增长率下降的原因,认为进一步的推进改革,消除降低经济效率的体制因素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关键词TFP增长率;C-D生产函数;经济增长方式中图分类号 F12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0)02-0017-04一、引言全要素生产率(TFP)是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研究、规划、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经济增长质量和反映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它的增长能反映科技进步和人员素质提高的效果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与生产规模变化的影响,所以研究TFP增长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①。

TFP增长率,一般是指由各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等) 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效率改善和规模效应所带来的产出增加。

有不少学者对我国经济的TFP增长率进行了分析与测算,不过因分析数据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尽相同,得出的结果也有差异。

在数据段的选取上,有的学者只是分析与测算了改革开放以来的TFP增长率,如郭庆旺等(2005)[1]、徐家杰(2007)[2],也有学者对我国1952年以来的TFP增长率进行了估计,如舒元(1993)[3]估算了1952年~1990年的TFP增长率,王小鲁(2000)[4]估计了1953年~1999年的TFP增长率 ,王艳丽[5](2006)测算了1953年~2002年的TFP增长率,但是都没有延伸到2007年。

【资料汇集】1950年以来中国历年GDP增长率汇总(1950

【资料汇集】1950年以来中国历年GDP增长率汇总(1950

【资料汇集】1950年以来中国历年GDP增长率汇总(19501953-2013年,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11.7%;1953-2013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8.2%;1953-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年均变化:3.2%;1953-2013年,中国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9.8%。

分阶段来看,改革开放前(1953-1977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6.4%;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5.9%;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年均变化:0.5%;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7.2%。

改革开放后至今(1978-201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15.5%;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9.8%;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年均变化:5.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11.6%。

分五年计划来看一五计划(1953-1957):名义GDP年均增速9.5%,实际年均增速9.2%,平减指数年均变化0.2%,美元GDP年均增速6.1%;二五计划(1958-1962):名义GDP年均增速1.5%,实际年均增速-2.0%,平减指数年均变化3.6%,美元GDP年均增速2.6%;调整巩固(1963-1965):名义GDP年均增速14.3%,实际年均增速15.1%,平减指数年均变化-0.7%,美元GDP年均增速14.3%;三五计划(1966-1970):名义GDP年均增速5.7%,实际年均增速6.9%,平减指数年均变化-1.2%,美元GDP年均增速5.7%;四五计划(1971-1975):名义GDP年均增速5.9%,实际年均增速5.9%,平减指数年均变化0.0%,美元GDP年均增速10.7%;五五计划(1976-1980):名义GDP年均增速8.6%,实际年均增速6.5%,平减指数年均变化1.9%,美元GDP年均增速14.8%;六五计划(1981-1985):名义GDP年均增速14.7%,实际年均增速10.7%,平减指数年均变化3.6%,美元GDP年均增速0.1%;七五计划(1986-1990):名义GDP年均增速15.7%,实际年均增速7.9%,平减指数年均变化7.2%,美元GDP年均增速4.9%;八五计划(1991-1995):名义GDP年均增速26.6%,实际年均增速12.3%,平减指数年均变化12.8%,美元GDP年均增速13.3%;九五计划(1996-2000):名义GDP年均增速10.3%,实际年均增速8.6%,平减指数年均变化1.5%,美元GDP年均增速10.5%;十五计划(2001-2005):名义GDP年均增速13.3%,实际年均增速9.8%,平减指数年均变化3.2%,美元GDP年均增速13.5%;十一五规划(2006-2010):名义GDP年均增速16.8%,实际年均增速11.2%,平减指数年均变化5.0%,美元GDP年均增速21.3%;十二五规划(2011-2015)前三年:名义GDP年均增速12.3%,实际年均增速8.2%,平减指数年均变化3.8%,美元GDP年均增速15.7%。

中国历年GDP总量及增长率

中国历年GDP总量及增长率

中国历年GDP总量及增长率 GDP(国内⽣产总值)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指标,GDP增长率的⼤⼩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快慢和⼈民⽣活⽔平提⾼所需的时间长短。

下⾯是中国历年GDP总量及增长率的详细信息,让我们⼀起来看看吧! 中国历年GDP总量及增长率 1990年,GDP:18873亿元,增长率3.9% 1991年,GDP:22006亿元,增长率9.3% 1992年,GDP:27195亿元,增长率14.2% 1993年,GDP:35673亿元,增长率13.9% 1994年,GDP:48638亿元,增长率13.0% 1995年,GDP:61340亿元,增长率11.0% 1996年,GDP:71814亿元,增长率9.9% 1997年,GDP:79715亿元,增长率9.2% 1998年,GDP:85196亿元,增长率7.8% 1999年,GDP:90564亿元,增长率7.7% 2000年,GDP:100280亿元,增长率8.5%\ 2001年,GDP:110863亿元,增长率8.3% 2002年,GDP:121717亿元,增长率9.1% 2003年,GDP:137422亿元,增长率10.0% 2004年,GDP:161840亿元,增长率10.1% 2005年,GDP:187319亿元,增长率11.4% 2006年,GDP:219439亿元,增长率12.7% 2007年,GDP:270232亿元,增长率14.2% 2008年,GDP:319516亿元,增长率9.7% 2009年,GDP:349081亿元,增长率9.4% 2010年,GDP:413030亿元,增长率10.6% 2011年,GDP:489301亿元,增长率9.5% 2012年,GDP:540367亿元,增长率7.9% 2013年,GDP:595244亿元,增长率7.8% 2014年,GDP:643974亿元,增长率7.3% 2015年,GDP:689052亿元,增长率6.9% 2016年,GDP:743586 亿元,增长率6.7% 2017年,GDP:82.71万亿元 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指标GDP⼤致经历⼏个阶段: 1956年突破1千亿元,1982年突破5千亿元; 1986年中国GDP过万亿元; 2001年过10万亿元; 2012年过50万亿元; 2014年,中国GDP总量过60万亿元; 2016年,中国GDP总量过70万亿元; 2017年,中国GDP总量过80万亿元。

建国以来,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一览

建国以来,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一览

建国以来,历年国内⽣产总值(GDP)增长率⼀览最近,有电视节⽬在陈述新中国经济成就的时候,图表显⽰前30经济增长⼏乎为零,引来⽹上⼀⽚骂声!为此,这⾥编发“zhaoyh0627”2016年5⽉发的《建国以来,中国历年GDP国内⽣产总值增长率⼀览》⼀⽂,以正视听。

zhaoyh0627GDP 是英⽂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内⽣产总值,指⼀国 (或地区) ⼀年内在其境内⽣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 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个指标。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 GDP 是以⽣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

从理论上说,按⽀出法、收⼊法与⽣产法计算的 GDP 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要加上⼀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调整,使其达到⼀致。

实际统计中,⼀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出法为基本⽅法,即以⽀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产总值为标准。

依照《中华⼈民共和国统计法》第⼀章第九条的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员对在统计⼯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国民经济核算⼈员在进⾏GDP 核算时对所使⽤的未经公开的专业统计数据和⾏政记录数据严格保密,在 GDP 核算数据发布前对当期 GDP 数据也严格保密。

季度 GDP 初步核算数⼀般于季后 15 天左右完成;季度GDP 初步核实数在年度GDP 初步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季度 GDP 最终核实数在年度 GDP 最终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

对于主要统计指标的发布,国家统计局会在年初发布的《经济统计信息发布⽇程表》中说明发布⽇期,GDP 数据将按规定⽇程发布。

GNP 是英⽂ Gross National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民⽣产总值。

GNP 是⼀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产要素在⼀定时期内所⽣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中国历年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

中国历年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

中国历年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 20082008-11-03 15:50中国历年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2008-03-14 11:52年份 GDP(亿元) GDP指数 GDP增长率人均GDP(元/人)-----------CPI 1978 3645.2 100.0 3811979 4062.6 107.6 7.6% 4191980 4545.6 116.0 7.8% 463-----------1980年 6.0%1981 4891.6 122.1 5.3% 492----------1981年 2.4 %1982 5323.4 133.1 9.0% 528-----------1982年 1.9 %1983 5962.7 147.6 10.9% 583-----------1983年 1.5 %1984 7208.1 170.0 15.2% 695-----------1984年 2.8 %1985 9016.0 192.9 13.5% 858-----------1985年 9.3 %1986 10275.2 210.0 8.9% 963----------1986年 6.5 %1987 12058.6 234.3 11.6% 1112----------1987年 7.3 % 1988 15042.8 260.7 11.3% 1366----------1988年 18.8 % 1989 16992.3 271.3 4.1% 1519----------1989年 18.0 %1990 18667.8 281.7 3.8% 1644----------1990年 3.1 %1991 21781.5 307.6 9.2% 1893----------1991年 3.4 %1992 26923.5 351.4 14.2% 2311---------1992年 6.4 %1993 35333.9 400.4 14.0% 2998----------1993年 14.7 % 1994 48197.9 452.8 13.1% 4044----------1994年 24.1 % 1995 60793.7 502.3 10.9% 5046----------1995年 17.1 %1996 71176.6 552.6 10.0% 5846----------1996年 8.3 % 1997 78973.0 603.9 9.3% 6420----------1997年 2.8 % 1998 84402.3 651.2 7.8% 6796----------1998年 -0.8 % 1999 89677.1 700.9 7.6% 7159----------1999年 -1.4 % 2000 99214.6 759.9 8.4% 7858 --------2000年 0.4 % 2001 109655.2 823.0 8.3% 8622----------2001年 0.7 % 2002 120332.7 897.8 9.1% 9398----------2002年 -0.8 % 2003 135822.8 987.8 10.0% 10542---------2003年 1.2 % 2004 159878.3 1087.4 10.1% 12336---------2004年 3.9 % 2005 183084.8 1198.7 10.2% 14040---------2005年 1.8 % 2006 211923 11.6% ------------2006年 1.5 % 2007 249530 11.9% (初步)--------2007年 4.8%参考:(资料来源于互联网)1980年 6.0 %1981年 2.4 %1982年 1.9 %1983年 1.5 %1984年 2.8 %1985年 9.3 %1986年 6.5 %1987年 7.3 %1988年 18.8 %1989年 18.0 %1990年 3.1 %1991年 3.4 %1992年 6.4 %1993年 14.7 %1994年 24.1 %1995年 17.1 %1996年 8.3 %1997年 2.8 %1998年 -0.8 %1999年 -1.4 %2000年 0.4 %2001年 0.7 %2002年 -0.8 %2003年 1.2 %2004年 3.9 %2005年 1.8 %2006年 1.5 %2007年 4.8%《简爱》是一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学着作。

数据简报1980-2021年中国各年度GDP及增长率一览

数据简报1980-2021年中国各年度GDP及增长率一览

6.00%
总值(GDP)与增长率一览
0—2029年)
单位:亿元人民币
2012 519470.10
7.65%
2013 568845.00 7.67%
2014 636463.00
7.40%
年份 GDP 增长率
中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增长
(2020—2029年)
2020 1013567.00
2.20%
2021 1143700.00
8.10%
2022
总值(GDP)与增长率一览
0—1989年)
1985 9016.04 13.5%
1986 10275.18 8.8%
1987 12058.82 11.6%
单位:亿元人民币
1988
1989
15042.82 16992.32
11.3%
4.1%
总值(GDP)与增长率一览
0—1999年)
1995 60793.73 10.92%
1996 71176.59 10.01%
年份 GDP 增长率
1980 4545.62 7.8%
中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增长
(1980—1989年)
1981 4891.56
5.2%
1982 5323.35 9.1%
1983 5962.65 10.9%
1984 7208.05 15.2%
年份 GDP 增长率
1990 18667.82 3.84%
中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增长
(1990—1999年)
1991 21781.50 9.18%
1992 26923.48 14.24%
1993 35333.92 13.96%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 分 析 与 测 算 ,不 过 因 分 析 数 据 以及 研 究 方 法 的 不 尽 相 同 , 得 出 的 结 果 也 有 差 异 。 在 数 据 段 的 选 取
上 ,有 的 学 者 只 是 分 析 与 测 算 了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的 T P增 长 率 , 如 郭 庆 旺 等 F ( 05 l 徐 家 杰 2 0 )1 I 、 (o 7 回 2 o ) ,也 有 学 者 对 我 国 1 5 9 2年 以来 的 T P增 长 F 率 进 行 了估 计 ,如 舒 元 (9 3 [ 估 算 了 1 5 1 9) 3 1 9 2年 ~ 19 9 0年 的 T P增 长 率 ,王 小 鲁 F (o o [ 估 计 了 2o ) 4 1 (O 6 2O ) 15 9 3年 ~ 9 9年 的 T P增 长 率 , 艳 丽 [ 19 F 王
这 也 会 带 来 估 计 结 果 的 差 异 。 不 少 研 究 者 用 普 通
的 c— 函 数 D ( = Y. AK.L ) 来 估 计 T P增 长 率 , F
应 用 该 模 型 时 通 常 隐 含 两 个 假 定 ,一 是 技 术 要 素 A 是 一 个 不 变 的 参 数 ,也 就 是 认 为 广 义 的 技 术 进 步 对 不 同 样 本 点 的 作 用 是 相 同 的 ;二 是 规 模 报 酬 不 变 。 笔 者 认 为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最 小 二 乘 法
[ 中图 分 类 号】 F 2 . 131 6

[ 献标识码 ] 文 A
[ 章 编 号 】 6 3 0 6 (0 0 0 — 0 7 0 文 1 7 — 4 1 2 1 )2 0 型
全要 素生 产率
(F ) 是 宏 观 经 济 学 领 域 的 一 TP
快 速 发展 ,但 是 经济 增 长 方 式 粗放 ,增 长 质 量 较 低 ; 同 时 分 析 自 1 9 9 2年 以 来 ,我 国 T P增 长 率 下 降 的 原 因 , F
认 为进 一 步 的推 进 改 革 , 消除 降 低 经 济 效 率 的体 制 因素 是 我 国经 济 可持 续 增 长 的 关键 。 f 键 词】 T P增 长 率 ;C— 关 F D生 产 函 数 ;经 济增 长 方 式
21 0 0年 3月
当 代 经 济 管 理
C 0 N TEM P0 R Al Y EC 0 N 0 M Y & M AN AG EM EN T q .
Mar . 201 0
第3 2卷 第 3期
V0. . I 32NO3
我国 15 3年 ~ 0 7年 T P增长 率 的估计 9 20 F
的效 果 以及经 济结 构调 整 与生产 规模 变 化 的影 响 , 所 以研 究 T P增 长 率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意 义 ① 。T P增 F F 长 率 ,一 般 是 指 由各 要 素 ( 资 本 和 劳 动 等 ) 投 入 如 之 外 的技 术 进 步 、效 率 改 善 和 规 模 效 应 所 带 来 的 产 出增 加 。有 不 少 学 者 对 我 国 经 济 的 T P增 长 率 进 行 F
应 所 带 来 的 产 出增 加 。因此 通 常 在估 计 总 量 生产 函数 后 ,采用 产 出增 长 率扣 除 各 要 素投 入 增 长率 的 产 出 效 益 后 的 余 值 来 测 算 T P增 长 率 。 对 于 总 F
量 生 产 函 数 的 形 式 有 不 同 的 选 择 ,如 C D 生 产 函 — 数 、C ES生 产 函 数 、 VE S以 及 超 越 对 数 生 产 函 数 等 。 本 文 和 大 多 数 学 者 一 样 采 用 C— 生 产 函 数 , D 不 过 由 于 C— 生 产 函 数 又 有 普 通 和 改 进 的 两 种 , D
由 于 T P增 长 率 是 指 由 各 要 素 ( 资 本 和 劳 F 如 动等 ) 投 入之 外 的技 术 进 步 、效 率 改善 和 规 模效
个 重 要 概 念 ,是 研 究 、规 划 、调 控 经 济 发 展 的 重 要
依 据 ,也 是 评 价 经 济 增 长 质 量 和 反 映 经 济 效 益 的重 要 指 标 。 它 的 增 长 能 反 映科 技 进 步 和 人 员 素 质 提 高
周彩云 , 慧晓 毛
( 兰州大学 经济学院 甘肃 兰州 700 ) , 300
『 摘 要】以我 国 1 5 9 2年 ~ 0 7年 的 宏 观数 据 为基 础 ,利 用 改 进 的 C— D 生产 函数 模 型估 算 并 分 析 了我 国 1 5 20 9 2年 以来 5 5年 的 T P增 长 率 。 发 现 建 国 以 来, 国的 T P增 长率 波动 较 大 且 水 平 较 低 ;从 1 5 F 我 F 9 2年  ̄ 0 7年 间 , 平 20 均 TF P增 长 率仅 为 14 % ,对 产 出增 长 的 贡 献也 仅 为 1 .%。 这 说 明 新 中 国成 立 以 来 ,虽 然我 国 的 经 济取 得 了 .8 84
有 延 伸 到 20 0 7年 。 在 分 析 方 法 的 选 择 上 ,大 部 分
采 用 以 c— 函 数 为 基 础 的 索 洛 余 值 法 , 郭 庆 旺 D
(o 5 … 则 采 用 了 四 种 不 同 的 方 法 进 行 估 计 与 2 o) 比较 ,还 有 不 少 学 者 采 用 以 面 板 数 据 为 对 象 的 边
( s 估 计 一 般 会 导 致 T P增 长 率 的 低 估 而 高 估 OL ) F 资本 等要素 投入 的贡献 。
原 因 在 于 , 技 术 进 步 对 不 同样 本 点 的 作 用 是 相 同 的 这 一 假 定 是 不 符 合 实 际 的 , 通 过 考 察 世 界
测算 了15 9 3年 ~ 0 2年 的 T P增 长 率 ,但 是 都 没 20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