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蚕桑之乡变身“鳗鱼之乡”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珠三角经济腾飞,城 市迅速膨胀,农业模式“桑基鱼塘”渐渐被挤出 历史舞台。这一情况引起社会的焦虑和担忧,人 们纷纷参与到保护“桑基鱼塘”及其文化的运动 中来。 记者发现,在今年初制定的《顺德文化产业 发展规划》,当地政府意欲把桑基鱼塘文化和南 国丝“绑”在一起,通过建立南国丝都文化主题 公园和华南首个蚕桑文化美食中心进行保护。这 一方案获得了不少顺德人的赞同。由于“桑基
现在,“桑基鱼塘”作为珠三角特有的耕 作模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最佳农业 生态模式。 如今,顺德杏坛镇海凌村仍保留着 1957亩耕地及1320亩鱼塘。不同的是, 站在高赞大桥上远眺海凌村,映入眼帘的 是绿油油的甘蔗林,而不是桑木。这是桑 基鱼塘的变种“果基鱼塘”。
有历史学家认为,不管是“桑基鱼塘” 还是“果基鱼塘”,农业模式的变革催 生了佛山人的创新意识。他们不再把眼 光放在停留在自家门前,而是投向了更 广阔的天地。有了这种意识,佛山人站 在了开放的前沿。 “没有桑基鱼塘,就没有富饶的珠 三角。”南国丝都博物馆总经理吴英海 这样肯定桑基鱼塘的意义。
鱼塘”养殖的四大家鱼不再热销,上世纪 后期顺德引入了鳗鱼养殖,如今,顺德已
“红头巾”柔肩挑重担
珠三角人与生俱来的“搏”精神,不仅体现在与自 然环境的搏斗上,也在与社会环境的“搏斗”中展露 无遗。这里涌现出的一批自尊自立自强的女性可作为 例证。她们中,有远赴南洋打工的“红头巾”,也有 在丝厂工作、立志终身不嫁的“自梳女”。 早在20世纪初期,位处三江汇流之地的三水经济 落后,大批三水妇女远渡重洋出外谋生。为了尽快找 到一份工作,妇女们从最Hale Waihona Puke Baidu苦的也是相对容易找工作 的建筑工做起。那时新加坡的工地上,到处是她们扎 红色头巾的忙碌身影。当地人亲切地叫她们“红头 巾”。上世纪50年代新加坡最高的“亚洲大厦”和有 名的“高等法院”都是由“红头巾”完成的。
与世界上大多数冲积平原呈现一马平川的地形不同, 珠江三角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丘陵地区。千百年来, 人们一直在探寻,自然环境并不怎么优越的珠三角, 何以能保持世代的富饶? 用佛山著名文史专家陆探芳的话说,这是因为 珠三角人形成了独有的水乡文化,本质是一种“搏” 的精神。在与自然环境的“搏斗”中,珠三角向内 形成了“桑基鱼塘”的循环经济模式,曾造就了 “广东银行”。在与社会环境的“搏斗”中,珠三 角涌现出了一批“红头巾”和自梳女,她们自立自 强自尊的精神,至今仍影响着后人。
与自然搏斗 珠三角地区顺水而生,但并不特别受水的眷顾。每 当洪水袭来,农民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经常被冲毁。人 们逐渐意识到,必须把握自然规律,才能在恶劣的环境 中生存下来。 明朝,每年冬至前后,顺德龙江、龙山等地的农民, 家家户户都把自家的鱼塘抽干,将塘底的淤泥挖出来堆 在鱼塘旁筑基。次年春天,农民在塘基上种下桑用来养 蚕。这就是“桑基鱼塘”耕作模式。 清朝,广州成为全国生丝唯一对外输出港口,国际 生丝需求促进了蚕桑业的发展。在南海县九江乡,顺德 县的龙山乡、龙江乡,高鹤县的坡山乡一带,当地农民 纷纷“废稻树桑”,“桑基鱼塘”迅速传到了珠三角各 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