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慕明所长在神经所年会上的讲话以及关于研究生做科研

合集下载

蒲慕明院士推荐--年轻科研人员共勉学习科学与科学人生-蒲慕明院士

蒲慕明院士推荐--年轻科研人员共勉学习科学与科学人生-蒲慕明院士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有一分证据不說两分话” -- 胡适
你是否对科学有兴趣?
每个人对自然现象都有兴趣
科学不是只是知识,还是方法和态度 只有你开始作科学研究,对科学的理解才能深入,真 正持续的兴趣才会出现 对科学的兴趣常出现在你成功地完成了一项科学研究 兴趣经常是伴随成就感而产生 (正回报) 在任何生涯中及早作出成就是关键
网上的科学家自述故事
/
Sydney Brenner, Francis Crick, James Watson….
Hans Bathe, Edward Teller, Freeman Dyson….
“职业”生涯的选择
本科和研究生专业与未来职业选择的关系 (大学“专业”的定义是什么?) 研究生时的专业不应限制你的未来职业选择
4. 知道什么是“未知的” 比知道什么是“已知的”重要
现存知识的不完整性和不可靠性 科学的进展就是修正现存的知识 好的教科书和好的综述告诉你什么是未知
怎样学习科学?
5. 学会自我教育比找到一个好老师更重要
读伟大科学家的自传和传记
• • • • • • • • “The Double Helix” by James Watson (W.W. Norton & Company, 1968) “What Mad Pursuit” by Francis Crick (Basic Books, Inc. 1988) “Advice to a Young Scientist” by P. B. Medawar (Harper & Row Pub. 1979) “A Passion for Science” by Lewis Wolpert ( Univ. Penn. Press, 1988)

研究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科学品格(蒲慕明)

研究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科学品格(蒲慕明)

背景知识 蒲慕明:著名美籍华裔神经科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自1999年11月起担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简称神经所)所长。

在他的带领下,神经所近几年在基础科研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仅2005年,就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顶级学术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其中,在《细胞》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实现了中国内地25年来“零的突破”。

因为杰出的贡献,在2006年1月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蒲慕明获得了2005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奖。

严谨态度要从小事做起研究生必须学习的一点,就是要学习做一个有品德的科学家。

大家知道科学家不是生存在真空里,是在一个社会里面,在学术界、在社会上有品德的科学家才会受到多数人的尊重,他的工作才使人信服。

有品德的科学家是严谨的,是讲公德的,是有诚信的,是尊重事实,并捍卫真理的。

不要有了结果,即使数据靠不住,自己都不能信服的东西,也出文章。

今年这文章出了,下面做不下去了,别人不能重复,那你的名声就毁了。

假如你的发现是吸引大家注意的,将来大家知道这个工作是错的,你的科学生涯就会有污点。

不可以为了眼前出一篇文章,将来后患无穷。

严谨态度要从小事做起,你到公用实验室使用仪器,该签名时就签,应该怎样操作就怎样操作,要守规矩。

想省事走小路和占小便宜反映了你的态度,这种态度积累在一起成为习惯,到最后就会犯大错。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严谨的态度,这是我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注意到和重视的。

要学会怎样与别人合作科学家的品德同样也反映在与人合作的态度上。

跟人家交流合作必须是公平互惠的。

合作是一个科学家要学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假如你不会合作,在未来的科学世界里你必定是非常局限的。

学会怎样做一个好的合作者是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怎样合作,从做学生开始就要学习,因为在做学生时合作是最多的,老师交给你的工作是整个项目的一部分,你要跟别人合作。

我发现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到了国外后,很常见的一种想法就是认为你要在这个社会生存,就要竞争,要竞争就要厉害,要抢,不能退让。

著名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教授莅院演讲

著名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教授莅院演讲

著名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教授莅院演讲
佚名
【期刊名称】《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21)1
【总页数】1页(P54-54)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生物学家;Hopkins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发育神经生物学;突触可塑性;生物物理;哥伦比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9;R-092
【相关文献】
1.著名生物学家牛满江教授夫妇来我院 [J],
2.纪念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尹赞勋教授--缅怀尹赞勋教授逝世一周年[J], 谢翠华;张日东
3.生育关怀且看教授们尽力——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蒲慕明教授一行来天柱山助学支教纪实 [J], 董飙
4.著名经济学家多米尼克·索尔韦托瑞受聘我院客座教授并作学术演讲 [J],
5.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受聘我院名誉教授并作学术演讲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蒲慕明论如何做创新性科研

蒲慕明论如何做创新性科研

蒲慕明论如何做创新性科研(与WangFang等分享)精选已有1286 次阅读2012-8-13 08:45 |个人分类:STS论坛|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创新性科研(选自LIULI DoN教学课件)蒲慕明论如何做创新性科研(2006年老蒲的讲话)科研工作怎样能有创新性?创造力是从何而来的?创造力能否学习?这些都是难题,我不能声称说我有答案。

在三十五年科研生涯中,我不断努力去做创新的工作,我只能谈谈我自己的经验和感想。

1)广铺触角(broad scientific exposure):首先要学习把你的触角铺得广。

我刚才说许多创新工作是把表面上不相关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别人没有想到这样的联系,你想到了,这就是令人惊讶、引人瞩目的创新。

很多创新工作的源泉是“联系”。

所以要有广泛接触、你的触角铺得广是做出创新工作的一个有益的条件。

就拿听学术报告来说,如果你认为不是与你有关的工作,就没有兴趣去听,那你就错了。

事实上你需要常常听那些与你的工作好像无关的报告。

听完这些报告你可能会突然有些想法、有些灵感,可以把别的领域的东西引用到你自己的领域来,做出创新工作。

去听与你无关的报告可能比听与你工作直接相关的报告更重要。

参加会议也是这样,有时参加与你工作无关的会议比参加与你工作直接有关的会议更有收获。

今天香港科技大学叶玉如教授也在这里,大概15年前,我在巴黎参加了一个与我没有直接关系的会,我以前不认识的叶教授也在那个会议上,我们谈到她做的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的工作,谈的过程中我们想到既然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生长与神经元存活有这么大影响,也许对神经突触功能也有影响,所以决定合作试试研究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突触功能的影响。

我们回去后就马上动手做,完成后,1993年出了一篇文章,开创了突触可塑性研究里的一个小领域。

所以把触角放远对做出创新性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2)探索历史(Learn the history):学习与你研究工作相关的历史对做出创新性工作也是非常有益的。

蒲慕明:建好神经所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

蒲慕明:建好神经所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

蒲慕明:建好神经所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
胡珉琦
【期刊名称】《创新时代》
【年(卷),期】2016(0)8
【摘要】2016年6月,世界神经科学领域有极高声誉的格鲁伯奖授予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

该奖项评委会主席罗伯特·伍兹评论说:“蒲幕明是异常敬业的科学家,在大脑神经可塑性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研究方面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工作。

”但对蒲慕明自己而言,建立神经所才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一件事。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胡珉琦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小英雄"戴碧蓉:这辈子最幸福的是有个默默深爱我的丈夫
2.“那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残忍的敌人”——德国作家“伊斯兰国”见闻
3.69岁重新走进婚姻79岁为奢侈品代言她这辈子演得最漂亮的电影就是她自己
4.建好湾里庙综合商业区是实现“四最”大都市的重要举措
5.教育生涯70年,我这辈子最满意的三件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蒲慕明:中国的科技创新,大学文科向何处去

蒲慕明:中国的科技创新,大学文科向何处去

蒲慕明:中国的科技创新,大学文科向何处去【2004】中国的科技创新——文化的反思大学文科向何处去——在清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建院十周年庆祝会上的演讲(摘要)ps:3月11日,英国《自然》杂志增发了一期名为《中国之声》的英文版特刊其中文版已提前一个月推出,其中收集了8篇由美籍华裔科学家撰写的文章。

他们在充分肯定近年来中国科研事业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了诸多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

诤言难得,弥足珍贵。

中国的科技创新——文化的反思蒲慕明(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在《建立中国的科研机构——文化的反思》中认为: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政府对基础和应用研究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以及整个社会对科学发展重要性的认识,都表明了在中国建立和持续发展科学研究机制的大好时机终于来临。

然而基于过去二十年在中国参与建立一些科研机构的经历,蒲慕明越来越认识到中国研究机构在国际上取得卓越地位的障碍也许不是来自经济因素,而是文化因素。

蒲慕明提出以下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权威与创新墨守陈规和等级森严的儒家传统,给现代中国社会遗留了长远的阴影。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权威统治和遵奉心态造成的氛围,无助于形成一个培育个人创造力的社会环境,而个人创造力是科学探索的关键。

听从老师的话和接受经典论著的教条是儒家教育的基础。

这种教育模式是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障碍。

现在更应该强调的观念是,激励学生追求知识的热忱重于传授知识本身,学生对教科书和教师的话也可以质疑;并能养成在课堂内外提问的习惯。

对现有的证据、假设、概念提出的挑战,无论是多么幼稚和薄弱,都应该受到鼓励和严肃的对待。

蒲慕明认为,与西方发展相比,中国的研究项目经常被誉为“填补了中国科学的空白”。

如果研究方式总是沿着现有的思路和与西方相似的模式,将导致不利的竞争地位。

中国的同事经常抱怨他们的工作结果得不到认可,而在西方国家做相同的工作,却可在高质量的刊物上发表。

从水滴到彩虹

从水滴到彩虹

从水滴到彩虹——2010年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年会蒲慕明所长报告~依旧由方琪同学根据录音整理,欢迎转载分享~^^来源:方琪的日志这应该是这次年会唯一一份文字记录,也就是说N年后有同学查的话,也只能找到这篇文章,算是为神经科学的发展做出小小的一份贡献。

考虑到年会中所有的报告都是未发表的结果,因此禁止摄像、摄影和录音,不过我想蒲慕明所长的讲话还是值得冒偷偷录音的风险的。

其他一些有趣的信息我稍后几天会整理出来。

蒲先生还是很擅长说冷笑话的。

欢迎转载分享,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科学的魅力~^^2010年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年会蒲慕明所长报告2010 12月28日 16:30不会拖太长,今年这报告做完要赶飞机……首先我想先说说这次年会,非常不寻常的年会,这次来参加的外来单位是最多的,往年我们最多只请一个单位,今年我们请了三个单位[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医学部],每一个组的发言机会少一些,但是呢我们题目的内容更丰富,交流有更多的机会。

我想大家听完三天的演讲都有些感想,在三天前我还没有决定要讲什么,在听完之后我觉得要把这个问题再提出来。

创新,创新性的人,创新性的研究,我们现在都讲创新嘛,全国都在讲创新,报纸上每一天都要看到在讲创新。

我想[说说]我对创新的看法,有些话我至今讲过很多次,有些话有些在神经所待的时间长的会觉得我很啰嗦,但是我现在有资格啰嗦了,因为我是老人家……^^创新,什么是创新呢,我们先来想想看,什么叫真正的创新研究。

创新的研究有很多种,做理论的,你对自然现象有一种新的看法,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新的理论,这是理论科学家的创新;对于我们生物学,大部分都是做实验科学的,实验上的创新有很多种了,比如说,有一种是观察到新的现象,别人没有看到的现象你看到了,你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能够review natural phenomenon,这些自然现象只有在你实验条件下才看得到,别人却看不到,比如sub-molecular, sub-atomic这些现象,都是在物理学上各种新的技术,比如加速器有了后才看到的现象。

蒲慕明:关于在中国构筑世界一流研究所(科研单位)的一些思考

蒲慕明:关于在中国构筑世界一流研究所(科研单位)的一些思考

报告二:《关于再中国构筑世界一流研究所(科研单位)的一些思考》蒲慕明教授(美国)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一、什么是世界一流的科研单位?1、有利于科学探索的学术环境和管理机制自由探索、尊重真理、充分交流的环境既宽松又紧迫的学术环境鼓励探索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以杰出学者作为单位的领导以业绩为准的资源分配与晋升体系2、杰出的科研人员思路活跃,有很强的进取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出有 系统的成果,开创新的研究领域,引导新的学科方向取得重大科学发现,成为世界级领袖人物以日本的RIKEN脑研究所(Brain Science Insitute)为例学科全、合作紧密、系统化(有55个研究组,290位研究人员)研究组长国际化(有20%的外国组长)先进的技术支撑平台科研成果普遍、全面经费较充足3、一流的科研产出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具有应用前景的专利4、严格的评估体系同行的匿名评审、专家的实地考察有利害关系的专家回避制度评审过程的保密制度管理部门(管理者)不直接参与评审申辩机制的保障5、高水平的研究生与博士后教育培养钻研科学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是学技术学习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检验假说的能力学习科学交流,做报告与撰写论文的能力培养尊重真理、严守真理的品德科学是一个communicating process二、中国科研单位的优势与困难1、优势政府与社会大众对科研发展的重视国家对科研经费投入的上升趋势大批受过良好训练的学生与科研人员有大规模合作攻关的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2、困难缺乏基础科研的传统缺乏有激励性的科研环境缺乏在国际前沿的学术领导人科研资源分配不能以业绩为准缺乏严谨的科学技术评估体系缺乏对科研管理及经费使用效率的评估科研人员对经费申请的态度科研人员对学术评估的态度科学界较为普遍的浮夸风科研单位进行改革时不彻底、不坚持的原则,经常已牺牲原则换取暂时的“稳定”尚未完善的院士制度三、如何在中国建立国际一流的研究所1、科技体制创新和科研工作创新并行科技创新体制:人才选拔引进与培养并举建立严谨的评审制度,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合乎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优化管理机构,管理上避免繁琐严谨的国际化评估保证了科研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立足于本土开展有特色的前沿领域切实加强基础研究鼓励少数有成就的科学家钻研重大科学问题解决与社会需求有关的科学问题2、科研机构:提出一个较稳定的、有激励性的科研环境,进行自由探索3、科学家:形成独特的研究方向,对科学重要问题有攻关精神培养研究人员和学生科研道德及社会责任培养科研道德与严格处置违反科研道德并行避免炒作从自身做起关心“科技发展”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为科学文化在现代中国社会生根做贡献2005年度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奖人应邀在京做学术报告现任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的美籍专家蒲慕明教授,就如何在中国构筑一流研究所等问题为与会人员做了精彩的报告。

蒲慕明教授写给他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的信

蒲慕明教授写给他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的信

蒲慕明教授写给他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的信蒲慕明(美国伯克利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研究生的要求2001年的一天,蒲教授对美国实验室的人大发雷霆,你们太懒了,每年不能超过20天休假,每周必须工作至少六天。

(注:在美国的一流实验室尚且如此敬业,我们有何感想?!)一天不来实验室必须得到我的同意。

每周必须60小时动手做实验,谈天、上网、看文献的时间不算。

写论文时和实验之余再看文献。

你们谁不愿意干,开路!每周得向我汇报。

到今年6月每人得有两篇J Neuroscience以上的论文。

谁做不到,我要你8月开路。

2009年,蒲慕明再次要求他在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实验室的全体工作人员和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以下是他在美国写给他们的信lab members:Over the past several months, it has become clear to me that if there is no drastic change in the lab, Poo lab will soon cease to be a productive, first-rate lab that you chose to join in the first place. Lab progress reports over the past six months have clearly shown the lack of progress in most projects. One year ago, when we first moved to Berkeley, I expressed clearly to everyone my expectation from each one in the lab.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what I consider to be sufficient amount of time and effort in the lab work. I mentioned that about 60 hr working time per week is what I consider the minimal time an average successful young scientist in these days has to put into the lab work. There may be a few rare lucky fellows like Florian, who had two Nature papers in his sleeve already, can enjoy life for a while and still get a job offer from Harvard. no one else in the lab has Florian's luxury to play around. Thus I am imposing strict rules in the lab from now on:1. Every one works at least 60 hr a week in the lab (e.g., 8+ hr a day, six days a week). This is by far lower than what I am doing every day and throughout most of my career. You may be smarter or do not want to be ssuccessful, but I am not asking you to match my time in the lab.2. By working, I mean real bench work. This does not include surfing on the computer and sending and receiving e-mails for non-scientific matters unrelated to your work (you can do this after work in the lab or at home, and excessive chatting on nonscientific matters. No long lunch break except special occasions. I suggest that everyone puts in at least 6 hr concentrated bench work and 2+ hr reading and other research-related activity each day. Reading papers and books should be done mostly after work. More time can be spent on reading, literature search and writing during working hours when you are ready for writing a paper.3. I must be informed in person by e-mail (even in my absence from the lab)when you are absent from the lab for a whole day or more. Inform me early your vacation plan. Taking more than 20 working days out of one year is the maximum to me. In fact, none of you are reporting any vacation and sick leave on your time sheet (against the university rule, although I have been signing the sheets)), but you know roughly how many days you were not here.On the whole, I understand and accept the fact that you may not fulfill the above requirements all the time, due to health reasons, occasional personal business. But if you do not like to follow the rules because it is simply a matter of choice of life style, I respect your choice but suggest you start making plans immediately and leave the lab by the end of January 31. I will domy best to help you to locate a lab to transfer or to find a job. If you do accept the conditions I describe above, I am happy to continue to provide my best support to your work, hopefully more than I have done in the past.I will review the progress of everyone in the lab by the end of June. I expect everyone to have made sufficient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so that a good paper is in sight (at least to the level of J.Neuroscience. If you cannot meet this goal at that time, I will have to ask you to prepare to leave my lab by the end of August.Mu-ming顺致如下几条:As a scientist, you must dedicate everything to this business 作为一个研究人员,你必须把一切都献身给科研事业.(注:你们接受这样的观点吗?不接受者,可以尽早走人,继续留在我实验室会很难受的!)-Working time: 8-hour is unpractical. There is NO way for a scientist or a Ph.D student to work only 8 hours a day!每天仅仅工作8个小时是不行的。

蒲慕明教授2001年发给美国实验室的e-mail

蒲慕明教授2001年发给美国实验室的e-mail

蒲慕明教授2001年发给美国实验室的e-mail,算是对自己的鞭笞,也作为共勉!蒲慕明:伯克莱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2001年,蒲教授对美国实验室的人大发雷霆:你们太懒了,每年不能超过20天休假。

每周必须工作至少六天。

一天不来实验室必须得到我的同意。

每周60小时动手做实验,谈天,上网,看文献的时间不算。

写论文时再看文献。

你们谁不干,开路。

每周得向我汇报。

到今年6月每人得有两篇J Neuroscience以上的论文。

谁做不到,我要你8月开路。

2007年,蒲慕明要求神经所全体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e-mail:lab members: Over the past several months, it has become clear to me that if there is no drastic change in the lab, Poo lab will soon cease to be a productive, first-rate lab that you chose to join in the first place. Lab progress reports over the past six months have clearly shown the lack of progress in most projects.one year ago, when we first moved to Berkeley, I expressed clearly to everyone my expectation from eachone in the lab.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what I consider to be sufficient amount of time and effort in the lab work. I mentioned that about 60 hr working time per week is what I consider the minimal time an average successful young scientist in these days has to put into the lab work. There may be a few rare lucky fellows like Florian, who had two Nature papers in his sleeve already, can enjoy life for a while and still get a job offer from Harvard. noone else in the lab has Florian's luxury to play around.Thus I am imposing strict rules in the lab from now on: 1. Everyone works at least 50 hr a week in the lab (e.g., 8+ hr a day, six days a week). This is by far lower than what I am doing every day and throughout most of my career. You may be smarter or do not want to be ssuccessful, but I am not asking you to match my time in the lab. 2. By working, I mean real bench work. This does not include surfing on the computer and sending and receiving e-mails for non-scientific matters unrelated to your work (you can do this after work in the lab or at home, and excessive chatting on nonscientific matters. No long lunch break except special occasions. I suggest that everyone puts in at least 6 hr concentrated bench work and 2+ hr reading and other research-related activity each day. Reading papers and books should be done mostly after work. More time can be spent on reading, literature search and writing during working hours when you are ready for writing a paper. 3. I must be inxxxxed in person by e-mail (even in my absence from the lab)when you are absent from the lab for a whole day or more. Inxxxx me early your vacation plan. Taking more than 20 working days out ofone year is the maximum to me. In fact, none of you are reporting any vacation and sick leave on your time sheet (against the university rule, although I have been signing the sheets)), but you know roughly how many days you were not here. On the whole, I understand and accept the fact that you may not fulfill the above requirements all the time, due to health reasons, occasional personal business. But if you do not like to follow the rules because it is simply a matter of choice of life style, I respect your choice but suggest you start making plans immediately and leave the lab by the end of January 31. I will do my best to help you to locate a lab to transfer or to find a job. If you do accept the conditions I describe above, I am happy to continue to provide my best support to your work, hopefully more than I have done in the past. I will review the progress of everyone in the lab by the end of June of 2002. I expect everyone to have made sufficient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so that a good paper is in sight (at least to the level of J.Neuroscience. If you cannot meet this goal at that time, I will have to ask you toprepare to leave my lab by the end of August. Mu-ming As a scientist, you must dedicate everything to this business 。

蒲慕明先生公开课观后感

蒲慕明先生公开课观后感

蒲慕明先生公开课观后感2月28日下午,国际著名神经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先生就“科研诚信与科研创新”主题进行了线上直播讲座;实验室指导各位研究生在家开展自主学习及撰写观后感,并将此作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们研究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闲暇之余,有幸聆听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蒲慕明先生关于《科研诚信和科研创新》的演讲公开课,受益良多,有了些许体会。

学会做事之前,要先学会做人,科研也是。

在开始学术生涯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学会如何保有科研诚信、遵守学术道德。

从国外小保方晴子的STAP细胞造假事件,到国内“不知知网翟天临”,学术不端行为日益增多,这都在提醒我们要开始重视科研诚信。

蒲慕明先生在公开课中列举了现在普遍存在的伪造、不忠实、剽窃等不端行为,从我国的科研体制和文化问题出发,分析了造成国内学术乱想的一些可能的原因。

首先便是科研人员自身问题,缺乏诚信自律,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认识不足,而且国内对科研诚信缺乏相关的课程,这就导致出现了很多“我不知道这是造假啊”“没人告诉我这种行为属于不端行为”等借口。

在提高科研人员自身科研素养的同时,相关机构也应该开始建立和完善“吹哨人”制度,打开举报的便捷通道,加强对吹哨人进行保护等。

科研环境没有了糟粕,减少“劣币驱逐良币”,科研人员才能真正的更好的扎根研究,创造更好的价值。

接下来,蒲慕明先生提出几点建议,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打开自己的创新之门,真正进入科研领域,为人类为社会拓展认知的边界。

从蒲慕明先生的公开课中,我有了那么几点想法。

作为刚进入科研领域的小白,更多的应该是做好新的领域的专业积累,了解事物本身的来龙去脉,静心思考,切勿浮躁,切勿想要一口吃个胖子,创新应该建立在这一点点的积累当中。

有了这些积累,我们应该开始有信心自己能够解决科学难题,再加上一点点的勇气、胆识、闯劲,敢于去发现问题,敢于解决问题,我们便开始慢慢的打开了我们的创新之门。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11 年会蒲慕明所长讲话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11 年会蒲慕明所长讲话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11 年会蒲慕明所长讲话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11 年会蒲慕明所长讲话(官方版!)第一部分,2011 年12 月27 日(根据录音整理)各位老师、同学好,今年的年度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比较短,第二部分到年会结束之前再讲,时间长一点。

2011 年快过去了,2012 年马上就要到来,在年终的时间希望给大家一段祝词(blessing),不只是“贺”,而是“祝”。

最近整理了我过去的讲话和文字,找到了十年前,即2001 年年终时,给神经所老师和同学们的一封祝信。

我现在就读一下这封信,我觉得这些祝词也非常适合现在。

在座的可能只有少数人还记得这份祝词。

原文是我用英文写的,王燕翻译成中文。

亲爱的神经所同仁们:2001 年即将结束,在此我祝愿大家有一个丰硕的新年。

神经所成立已有二年。

回顾过去的二年,我不禁要说,我们走过了一条漫长的路。

1998 年当我作为吴老师的客人第一次访问上海时,我从未梦想到在320号大院内会屹立着今天这样的神经所。

大家二年来的刻苦工作带来了神经所的今天。

神经所对中国神经科学乃至整个科学界,都将是一个独特的经历,因为我们能够试验许多新的事物,提出了过去不可想象的高目标。

从八十年代初,我就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建立科研教学机构的工作。

但对在中国土地上成功地建立一个世界级的研究所,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充满了信心。

这将是一个会记载在中国科学史上的研究所。

作为这个历史性事件的参加者和见证人,我们都应该感到自豪。

让我来描绘一下我所想象的十年后神经所的前景,到那时现在的学生都已毕业离开。

请将这封信保存好,以便验证我的想象不是一场白日梦。

到2011 年,神经所将有近三十个研究组,并拥有从现有大楼延伸而成的新大楼,面积将是现有的三倍。

至少有十个研究组将成为世界上知名的实验室。

就是说,他们每年将在国际顶尖的科学杂志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并经常被邀请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

根据科学成果的平均质量,神经所将成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科学领域中最出色的研究所。

蒲慕明谈如何规划科研生涯

蒲慕明谈如何规划科研生涯

立足本土规划科研生涯蒲慕明各位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常常会考虑今后的工作规划,下一步怎么走?做什么事?将来是不是继续做科研?是在本土做,还是去国外?博士后做完了,是留在国内,还是出国?如果继续科研生涯的话,现实情况会使很多同学希望到国外去学习,因为国内的政策倾向是吸引国外人才,对他们有特殊待遇和条件。

因此,很多博士后会认为如果不出国几年,在国内就业就处于劣势。

假如不出国的话,能做什么工作?留在国内,虽然有很多单位可供选择,但未必有竞争力进入一流单位工作;如果进入二流单位工作,怎么考虑?假如感觉自己在科研方面可能做不出很好的成绩,那么是否还有其他选择?到企业去,还是自己创业?其实,在现在多元化社会中,各行各业,即使是出版业、新闻界,都需要有科研经验的人才。

原因我下面作一分析。

做研究生、博士后的目的作选择是需要有一定勇气的。

没有一个选择是百分之百最好的选择。

每个人性格不同,有人喜欢冒险,有人喜欢稳扎稳打,性格特征对选择是有影响的。

首先,如果选择的不是科研道路,那么在这里做研究生、做博士后这么多年,是否就是浪费了青春呢?我认为,离开科研的选择,不代表已浪费了过去几年的时间。

做研究生、做博士后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拿个学位、出几篇论文,而是接受一种怎样解决问题的训练。

科研题目就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要训练怎样有逻辑地、一步一步地在现有条件或者在创造出来的条件下把问题解决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能力。

在企业界、在各种与科研无关的行业中,都需要这种能力,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出几篇论文更重要。

提高这种能力就是我们高等教育的目的。

现在研究生、博士后很多,社会的进步需要这么多高级人才!各行各业都需要有科研背景的人才。

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就是这样实现的。

我们国家现在有大量的研究生,这不会产生就业问题,而是培养了大批有科研训练的人才。

这些人才大部分不会留下做科研,而是分散到其他各行各业。

因此,研究生、博士后离开科研并不代表浪费了过去的科研时光。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10年年会蒲慕明所长的讲话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10年年会蒲慕明所长的讲话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10年年会蒲慕明所长的讲话2010年12月28日(根据录音整理)今年的年会是一次不寻常的年会,以往的联合年会是请一个外单位,今年邀请了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部三个单位。

由于时间有限,今年每位研究人员介绍自己工作的时间比较短,但是会议的内容更丰富、交流的机会也更多。

三天前,我还没有决定今年年会讲话的主题。

听完三天的演讲,我和大家一样,都有些感想。

我决定今天的主题就再一次讲“创新”,我们现在处处都在讲创新,报纸上几乎每一天都能看到有关创新的内容。

今天我就谈谈我对创新的看法,有的内容在各种场合讲过,在神经所时间较长的人可能会觉得我啰嗦,但我现在算是老人家了,有资格啰嗦了。

创新的含义首先定义一下“创新”,什么是创新?创新的研究有很多种,比如说,理论科学家对某种自然现象提出新的看法,提出新的理论或概念,就是创新。

对于以实验为主的生物学研究来说,实验上的创新也有很多种。

有一种创新是观察到新的现象。

比如你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发现了一种前所未知的自然现象,这种现象只有在你的实验条件下才被发现,这就是创新。

还有技术上的创新,举例来说,物理学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发明了加速器,才能观测到subatomic 层面的现象。

生物学亦是如此,随着新的显微技术、新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发展,原先看不到的生物微观现象现在能看清楚了。

这是通过技术上的创新,从而观察到前所未知的自然现象。

还有一种创新,别人已经观察到了现象A和现象B,但不知道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你虽然没有发现新的现象,但是你把A和B之间的因果关系搞清楚了,提出一个新的联系,这也是创新,因为你的研究推动了对自然界的了解。

另一种形式的创新不是建立新的联系,而是通过新的分析方法,把一个别人已经观察到的现象解释的更好,这同样也是一种创新。

对于我们刚刚开始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来说,学的都是别人已有的技术,看到的现象也常常是别人已经发现的现象,我们如何创新呢? 我认为你们仍然有创新的机会。

蒲慕明院士:脑科学的三大发展方向是什么?

蒲慕明院士:脑科学的三大发展方向是什么?

蒲慕明院⼠:脑科学的三⼤发展⽅向是什么?“据世界卫⽣组织的统计,包括各种神经类和精神类疾病在内的脑相关疾病,是所有疾病⾥社会负担最⼤的,占到了28%,超过了⼼⾎管疾病,也超过了癌症。

因此,重⼤脑疾病的诊断和⼲预,是未来脑科技领域⼀项⾮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蒲慕明中科院院⼠、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主任过去200年,脑科学的进展⼤脑是⼈体最重要的器官,也可能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物体——结构复杂、功能复杂,⽐最⼤的超级计算机不知道还要复杂多少倍。

这个复杂的物体是怎么出现的呢?它是⽣物演化过程中的⼀个奇迹。

⼤脑外⾯有皱褶的这层叫⼤脑⽪层,是所有重要的脑功能的关键区域。

理解⼤脑,不仅要知道⼤脑⽪层的结构和功能,还要知道⼤脑⽪层⾥那些复杂的核团的功能。

为理解这些问题,科学家⾄少花了200年时间。

⼤脑⽰意图在过去200年⾥,脑科学到底有哪些进展?现在,我们对⼤脑的了解,⽐如⼤脑如何处理信息、神经细胞怎样编码和传导信息、信息如何从⼀个神经元交互到另⼀个神经元……这些传导机制都理解得⽐较清楚;对不同的神经元做什么,在各种功能中会产⽣什么反应,也很清楚。

在过去的⼀个世纪⾥,诺贝尔奖涉及的神经科学中的重要发现都跟⼤脑的信息编码、储存相关。

但是,我们只对神经细胞如何处理信息了解得很清楚,对整个⼤脑复杂的⽹络结构了解不多。

到底是什么原理使得神经细胞在某种情况下发⽣某些反应,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对⼤脑中的信息处理不太了解,对各种感知觉、情绪,还有⼀些⾼等认知功能——思维、抉择甚⾄意识等,理解得⽐较粗浅。

虽说脑科学已有相当的进展,但是未知的⽐已知的要多得多。

我常常打⼀个⽐⽅,脑科学现在的处境,相当于物理学和化学在20世纪初期的处境,有很多事情已经搞清楚,但是重⼤的理解和突破还没有出现。

所以现在的脑科学是⽣物科学⾥⽐较神秘的领域,从这点来说,脑科学将成为未来⽣命科学发展中很重要的⼀个领域。

在座的年轻⼈将来想钻研科学的话,脑科学就是前沿科学,不但在这个世纪,甚⾄下个世纪依旧是前沿科学。

年会讲话稿 蒲慕明所长在神经所年会上的讲话以及关于研究生做科研 精品

年会讲话稿 蒲慕明所长在神经所年会上的讲话以及关于研究生做科研 精品

年会讲话稿蒲慕明所长在神经所年会上的讲话以及关于研究生做科研第一步是学习怎样去想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更重要的是学习怎样找问题,怎样形成(formulate)假说和检测(test)假说.通常开始时由老师给一个问题,但是你要学到怎样找好问题、找大问题.这个步骤比较困难,要经过一段漫长的过程,其实这是一个科学家终身要学习的.我认为在生命科学领域目前有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探索性(exploratory)研究,搜寻未知的现象.另一种是假说所推动的(hypothesis-driven)研究.在分子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些领域,假说所推动的研究占主要地位.已经有很多现象,你可以形成一个假说,去检测它,在检测过程中对自然现象有进一步了解.但是在系统和认知层面上的神经科学,很多是未知的,在形成一个有用的假说之前,需要收集更多的事实和发现新现象.探索性研究重视观察自然现象,要以尖锐的洞察力观察自然现象(observationwithakeeneye),观察时要专注、要想像,对这种情况下你看到的现象是不是有意思,要做恰当的判断,这种探索性研究很可能是未来神经科学发展有所突破的关键.我们神经所现在大部分的工作是假说所推动的研究.今天我化一点时间谈怎样形成假说、以及怎样检测你的假说.简单地说,别人发现那个现象,你看到这个现象,你把两种现象联成一个因果关系,形成一个有意思的假说.人家没有联想到你联想到了,这就是你的假说.下一步是去检测你的假说.首先,我想指出怎样才是好的假说.一个合理的假说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有意思的假说.我认为一个好的假说应该有以下三个特性:首先,一个好的假说所引导出的因果关系是许多人意想不到的(就是我们常说的surprising,novel令人惊奇的、新颖的假说).第二、一个好的假说所引导的推断是可以立即用实验去检测的.第三、一个好的假说是可以立即引导出其他有意思的假说.通常一个假说就是要给一个有因果关系的联系.检测你的假说,其实就是为这个因果关系寻找证据.怎样检测因果关系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常识(monsense).我举个例,你发现在你的系统里A→C,在已知的另外一个系统里B→C,你把它连到一起提出一个假说:就是A→C必须通过B,也就是A→B→C.要检测这个因果关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拿掉B,看看A有没有办法产生C.假如没有B,A照样可以产生C,那你的假说就被推翻了,就没有继续下一步的必要了.反过来说,假如没有B,A就不能产生C,那么你的假说没有被推翻.假如没有B 的话,A就不能到C,B就是A→C的必要条件.当然你还有其他要检测的,在你这个系统里你是否可以看到A→B?可否看到B→C?假如你的实验能得到A→B,你同时也发现并不需要有A,B的出现就可以得到C,这就可以说B是A→C的充分条件.B既是必要条件,又是充分条件,那么A →B→C的因果关系在你的系统里就暂时可以成立了.事实上大部分科研就是研究因果关系,如果你都检测清楚了,最后结果是你的假说在你的系统里可以暂时成立了,你就是已经解决了一个问题.当然还有很多细节,你拿走B时的处理是不是特异性的?是不是在拿走B时,其他的东西也被打坏了?例如你用药剂阻断B,这个药剂是不是有充分的特异性,其他条件有没有变?还有很多药理实验没有100%的效果,你怎么对待这样的结果?我们常见的就是B被阻断之后,A造成C的数量大大减少,一般就会认为这个假设是成立的.但为什么C没有完全消失?是不是因为B阻断没有做到彻底?还是A还有不同的途径可以到达C,也就是说A→D→C.假如是后面所说的那种情况,你的假说就失去了强度,所以你一定要回来找原因,到底为什么阻断B只是部分有效果?是不是有更好的假说.如果用许多方法阻断B,你一直只能得到部分阻断,也许你就应该寻找D,从A →C的作用中D可能比B更重要.这样你就要放弃原来的假说,即便你原来的假说非常新颖、非常吸引人.你是坚持还是放弃你原有的假说变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假定的因果关系是A→B→C,B是介导A到C,但是真正的因果关系可能是A→D→C,B可能只是影响D,是D存在的必要条件.假如B拿掉,A到C可能会受影响,但并不马上表示B就是因果关系中的一环.即使B→C(B导致C是充分的),因果关系可能仍然是A→D→C.要真正的令人信服,你必须证明你的系统在实际生理条件下A能产生适当量的B,而产生的B的量足以产生C.这时候定量信息就很重要.如果没有定量信息支持你的假说,可能B只是A→D→C过程的一个必要的调控者(modulator),而不是A→C真正的介导者.(mediator).已往与当今文献中许多关于信号转导的争论就是由于缺乏对于信号转导途径的介导者与调控者的明确区分,而出现了太多的不可靠的相互矛盾的因果关系的假说.还有,绝对不要说你的实验已经证实(prove)了你的假说.实际上没有一个假说是可以被证实的.假说是永远只能被推翻但不能被证实的,所有的实验结果最多只能说是支持你的假说.简单的说,在你这个条件下你得到的结果和你的假说不矛盾,所以你的假说在目前仍然成立.换一个条件你得到的结果可能会与你的假说有矛盾.因为永远有一些条件你无法或没有测试,所以你永远不能排除你的假说可能是错的可能性.在写文章或做报告时至多只能说数据符合或支持我们的假说.学习做一个有品德的科学家研究生必须学习的第三点,就是要学习做一个有品德的科学家.大家知道科学家不是生存在真空里,是在一个社会里面,在学术界、在社会上有品德的科学家才会受到多数人的尊重,他的工作才使人信服.有品德的科学家是严谨的,是讲公德的,是有诚信的,是尊重事实,并捍卫真理的.不要有了结果,即使数据靠不住,自己都不能信服的东西,也出文章.今年这文章出了,下面做不下去了,别人不能重复,那你的名声就毁了.假如你的发现是吸引大家注意的,将来大家知道这个工作是错的,你的科学生涯就会有污点.不可以因为眼前要出一篇文章,将来后患无穷.严谨态度要从小事做起,你到公用实验室使用仪器,该签名时就签,应该怎样操作就怎样操作,要守规矩.想省事走小路和占小便宜反映了你的态度,这种态度积累在一起成为习惯,到最后就会犯大错.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严谨的态度,这是我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注意。

谈灰色地带的科研诚信——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12年年会蒲慕明所长的讲话

谈灰色地带的科研诚信——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12年年会蒲慕明所长的讲话

谈灰⾊地带的科研诚信——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12年年会蒲慕明所长的讲话原⽂复制⾃谈灰⾊地带的科研诚信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12年年会蒲慕明所长的讲话2012年12⽉28⽇(根据录⾳整理)⼀、前⾔我今天想讲的主题是过去主题的延续。

⼏年前我曾经谈过诚信的问题。

科学研究的诚信问题现在越来越重要。

媒体上常有关于科学不端⾏为的报导,但事实上明⽬张胆的科学不端⾏为(scientific misconducts),所谓伪造、篡改和剽窃(Fabrication,Falsification,Plagiarism,简称FFP),是极少见的。

现在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明显的FFP,⽽是灰⾊地带的诚信问题,就是那些不容易被发现、标准不容易确定的问题。

我们每⼀个从事科学研究的⼈都会遇到这些问题,都应该认真考虑,当遇到这些问题时,怎么做才符合诚信的要求。

⼆、数据分析和表述时的灰⾊地带⾏为今天我⾸先想讲的就是数据分析和表述时的不当⾏为。

⾸先,较严重的就是选择数据。

只选择⾃⼰喜欢的结果,不喜欢的就不要。

忽略不计对⾃⼰的结论有威胁性的数据。

第⼆,在发表⽂章或⼝头表述结果时不当地夸⼤表述。

前者⽐较容易判断是⾮,后者则是较困难判断的灰⾊地带问题。

1.数据选择或排除的理由必须清楚地说明实验得到的数据是不是可以进⾏选择?根据什么样的原则来决定哪些数据保留,哪些数据可以舍去?我们每个⼈都会遇到类似情况,下⾯说说我个⼈的看法。

如果你刚刚开始做实验,还在慢慢地摸索各种实验条件,可能得到的结果不可靠。

逐渐地你把各个实验条件都摸索清楚了,得到的结果越来越可靠、重复性⾼。

⽐如说,初期⼿术操作慢,⽣物体损伤⼤,实验结果差,到操作熟练后,结果就⼤不相同了。

⽣物材料确实存在这类问题。

当你的实验越来越熟练的时候,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更可靠的,⽽早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结果往往不可靠。

这个时候你可以做数据选择,但是⼀定要⾮常明确地说明,从何时、使⽤何种参数的实验开始的数据都算,之前的全部都不算。

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2021 5 世界科学47POLICY 科技政策中国科技:自立自强全球性的紧张局势、国际合作的局限性、对实际应用的重视推动了中国科技规划的重心向自立自强转变。

研究人员称,科技自立自强在中国最新的五年规划中占据了中心地位,这是中国最近与美国的紧张关系蔓延到科学领域的结果。

“十四五”规划提出了中国在未来五年中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愿景,并于2021年3月11日经全国人大表决通过。

此外,该规划的目标还包括:在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加强对产学研合作成果的评估。

但是,一些研究人员担心,这种转变可能会扭曲研究人员的研究动机,也会降低科研的透明度。

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家张乔伊(Joy Zhang )曾撰写文章介绍中国的科技政策,她说:“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世界正在进入一个非常有趣的阶段。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十四五”规划报告均表明:跟过去的四年相比,中国在科技方面的支出年度增幅较小,但是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比例却增幅较大。

近几十年来,中国在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现在已经成为科技强国。

中国的五年规划是指导投资方向的官方声明,其中也指出了科研目标。

研究与产业更多的联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中国主要的研究资助机构,该委员会顾问杨卫院士(也是前任主任)称:“中美贸易关系紧张,使中国的科研重点转向自给自足。

最新的规划表明,中国希望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自立自强,避免出现过度依赖国外的问题;不过,中国也仍然希望在研究方面跟国外保持紧密联系。

”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神经科学家蒲慕明说:“中美贸易冲突给中国敲响了警钟。

”例如,2020年年底,美国限制向中国出口用于智能手机的高级微芯片,原因是美方担心这些芯片可能会用于军事目的。

蒲慕明说:“这一事件表明,在应用国产基础研究成果来满足技术需求方面,中国仍存在瓶颈。

中国在材料科学领域拥有许多高质量的研究,但也需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的产品。

研究界和产业界需要更加密切地联系起来,以充分发挥我们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慕明所长在神经所年会上的讲话(2005年11月26日)大家好,今天是神经所2005年年会,像往常一样,我先讲几句。

先谈谈神经所2005年的发展。

总的来说我们所2005年进展非常好。

评估一个研究所的发展首先就是看它的科研产出。

我们过去这一年的产出是建所以来最好的一年。

在《神经科学杂志》以上的杂志共发表了十篇论文(包括徐天乐组前几天发表在Neuron上的文章)。

单从论文质量来看,我们可以算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看研究所发展状况的另一个标准就是这个所PI和学生的招聘情况。

是不是有很多人来申请神经所PI的职位,是不是很多学生希望进神经所。

从这两方面来说我们的进展也不错。

神经所在开始的头几年,由于成绩还没有表现出来,并没有很多海外学者有兴趣来应聘。

从2003年开始申请人数大大上升,在这二个月,我们就要面试五位PI候选人。

神经所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动态保持30个研究组,我们现在是15个组。

大家也许注意到,神经科学领域很广,为什么我们现在招聘的PI多数是细胞分子神经生物学领域的?这主要是因为这几年我们招聘的条件不是依据研究领域,而是依据应聘人的科研水平。

国外高水平的细胞分子领域的研究人员多,所以来应聘的这个领域也多。

等我们到了二十个研究组以后,就要考虑哪些研究领域我们需要加强,较有针对性地对这些领域招聘。

这是我们发展的策略,这样才能建立一个高质量的研究所。

另一个好的进展就是我们建立了一个严格的学术评审制度,每个研究组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定期的评审,研究员是每四年一次,高级研究员是每六年一次。

能坚持真正做到严格的学术评审的国内研究所是不多的,我们可能是做得最彻底的。

我们一定要继续做下去,还要做得更好。

严格的评审制度一定要有一个相应的退出机制,就是对因不愿意参加评审或者评审未通过等种种原因而离开神经所的,我们建立了很好的退出机制。

比如我们允许学生、仪器设备都可以带到新的单位去,这样就建立和推动了一个良性的流动机制。

按正常理解所有的仪器设备都应属于研究所,过去惯例是人走空着手走,这对他重新建立实验室继续研究工作是有很大阻碍的,对国家资源也是一个浪费,因为留下来仪器设备相当部分很可能是其他组用不上的。

所以我们制定出一个公正合理的退出机制,这是我们经过很多努力才做到的,也是我们建所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成绩。

在国内呆久了的人应该知道这是很难做到的。

最后我觉得神经所的发展很关键一点就是我们的行政支撑系统,办公室人员对提高我们所的工作效率、推动各种工作、打破国内旧的各种框框做了许多努力,这是非常难得的。

没有我们行政、支撑人员我们这个所是办不好的,我们应该谢谢我们各个办公室和公用实验室的老师和工作人员(众鼓掌!)。

一流的研究所的标准现在国内外对神经所的评价很高,随时都有许多神经科学家、访问团来访。

神经所好在哪里?国内常常说要建立国际一流的研究所、办国际一流的大学,国际一流到底是怎样一个标准?我个人认为第一就是看科研水平,这个所每个实验室发表顶尖杂志文章的平均数,出来的文章是否在国际上有影响力。

第二就是我刚刚讲的招聘情况,进我们所的PI是什么水平,在国外是什么单位在跟我们竞争?第三,我们有多少PI被他们所在领域的重要的国际会议邀请做大会报告?假如我们以这三个标准为准,我们在国际上是怎样一个地位呢?大家不是喜欢排名吗?我自己估计,只要我们能够保持每一年都能做到像今年这样,我们是可以与美国前四十名大学竞争的。

假设前20名是一流的话我们还没达到一流,如果你认为前40名是一流的话,那我们可以算一流,这是非常粗的估算。

发展中的不足和期望目标下面再说神经所发展中的缺点。

第一是我们这里的科研骨干,也就是我们的组长们还比较年轻,大多数是起步不久。

而在国际上已经有一定地位的组长很少。

一般一流研究所和大学都有一大群资深的教授,年轻反而是少数。

我们下五年、十年的目标就是我们的组长能够在国际上成为他们所在的领域的知名学者。

大多数组长是这样的话,我们才可能与国外的一流研究所相提并论。

要做到这点其实也不是那么难,假如一个组长和他的实验室在这个领域能连续性每年都有好的文章出来,持续五年、十年,大家就会注意到他,国际大会也会邀请他去做大会报告,这样他就成为国际知名学者。

上面这个目标是可以预见的,也是做得到的。

但对神经所来说比较困难的目标是有突破性的重大科学发现,能开创新的研究领域。

大家不只是公认你是一流学者,而且把你看成领袖人物,能做到这样才能真正奠定我们神经所在国际上的地位。

你们看Harvard、Caltech 、Berkeley、Stanford这些学校都有几个这样的人物与诺贝尔奖获得者。

这样的目标我们只能期望,没有人可以保证我们一定能够有重大突破。

只有当我们多数的实验室能达到刚才讲的一流水平,产生具有突破性的重大科学发现的可能性才会大大增加。

时间久了总会有重大科学发现。

要达到这个目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钻研重大问题。

我举个例子,英国的Cavendish实验室,也就是DNA双螺旋发现的地方,在上个世纪的前五十年是世界科学的主要中心,物理学和结构生物学发展的许多重大成果都是从Cavendish实验室出来的。

进去的年轻人一个个变成大科学家,许多成了诺贝尔奖得主。

那些年轻人都是天才吗?Cavendish实验室选人都选得那么准吗?为什么那些年轻人进去都变成一流的科学家?Cavendish实验室那个环境到底有什么特别?我觉得不是那里的仪器设备特别好,也不是那里的“大师”特别聪明,脑筋特别灵,出的题目特别好。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那个环境给所有进Cavendish实验室的年轻人一个信心。

自己建立了信心,持久下去就会有重大发现。

这种信心是由Cavendish实验室的传统风气形成的,以前进这个实验室的人都能做到,那我也一定可以做得到,所以建立了信心。

还有大师对他的期盼,他对自己的期盼。

信心和期盼成就了Cavendish实验室辉煌的历史。

要有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就要做重要的问题。

重要问题大家都知道,并不是只有那些大师知道,外面的人也知道,但为什么外面的人做不好?因为别人没有那样的信心和胆识去做,而在Cavendish实验室你就可以去做。

一篇新的、写得好的综述就会告诉你哪些是重要问题,每个领域都有一大堆重要问题,尤其是神经科学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很多,你不要挑选人家已经做得差不多的小问题,而是盯住那些没有解决的大问题。

所以我希望神经所的老师、同学有信心做出最好的工作,有信心和胆识去做重要问题,最终会有突破性的科学发现。

研究生教育下面我要讲一个很重要的事,今年开始我特别强调的就是我们研究生教育。

一个所的成就不要只看它现在有什么成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学生从这个所出去将来的发展怎样,他是不是变成一个好的科学家?他出去之后是不是觉得他在神经所待了那么几年确实学到怎么做科学,能够不后悔。

让他重新做一次研究生的话,他还会选择到神经所。

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我们神经所教育才是真正成功了。

我记得上次有个座谈会,一位老师问我“你觉得在神经所工作这几年有什么是你最遗憾的”?我说我最遗憾的是我们神经所过去这几年有的学生走的时候是一肚子气走的,很不满意,觉得在这里很多时间是浪费掉的。

这就表明我们所过去这几年没有真正办好。

我希望我们能加强对研究生的关注。

今年我们对于研究生转博考试、对于博士生向其论文指导委员会的进程汇报制定了更加全面、严格的要求。

这也显示了神经所越来越关注、并尽力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我希望明年研究生工作能做得更好,学生们不仅仅感受到科研工作所带来的压力,同时有回报,也能渐渐体会享受做科研的乐趣,工作能做得愉快。

这也是保证我们每个实验室能够成功的基础条件。

学习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希望研究生能够学到什么?研究生刚进来时对做研究是新手,第一步是要学怎样去动脑筋思考问题,怎样集中足够的心思专注地去解决问题。

过去都是念书,书上告诉你什么就是什么。

现在是要你解决问题,把实验交给你,要你去做。

很少实验是完全顺利的,一定是有困难的。

困难出现时你怎么解决困难?不光是学习实验方法,而是在方法上出问题时学习怎样解决,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学习解决科学问题最重要的一面就是学习怎样能集中自己所有的心思和精力在一个具体问题上,能集中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就如同你以前准备考试一样,但要以更主动积极的方式,而不是被动消极地吸取信息。

不是说你必须日日夜夜坐在实验室,一次次地重复同样的操作,而是能聚精会神地(with intense concen tration)去思考问题,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找出所有的可能性,从文献上找,去请教别人。

不但在实验室里想,甚至睡觉时也想。

这也许不是偶然,我以前解决实验难题最好的想法都不是在实验室里想出来的,而是在深夜无法入眠时想出来的,这就是把所有心思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要有练习的机会。

老师应该给同学许多练习的机会,要鼓励同学尝试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创造力需要培养,而培养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

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说现在许多“大科学”大实验室不是一个好的训练研究生的地方。

做大规模的测序筛选,操作的是自动化大仪器,不需要用“脑筋”,只要根据既定的程序一步一步操作,这样不是一个训练研究生的好环境。

我们神经所每个研究组都是属于小实验室的环境,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有很多交流,常常有问题要解决的,学生不是来做技术员的,是来学做科学的,实验出问题的时候同学要主动积极地提出解决的方案,不仅仅只是去问老师讨教新的指令或解决方案。

在实验生物科学现在有一个趋势,就是年轻人一变成组长以后就不做实验了,招一大群博士后或学生,自己则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跟实验台脱离了关系。

老一辈的科学家都是自己动手。

我做PI后还自己做了15年的实验。

只有自己动手才会有感觉,知道实验做不出的时候是什么原因。

十年前我还声称假如我们实验室细胞培养或电生理记录出了问题时,让我来做,我可以解决问题。

因为我曾长期在实验台上,有感觉。

现在的趋势是大部分年轻的PI不做实验了,真正跟自然对话的就是在实验台上的学生了,这是一个缺点。

补救这个缺点就是PI应经常接触实验台,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应该常坐在他们旁边陪他们做实验,这将有助于发现和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

学习形成假说和检测假说刚才说了研究生第一步是学习怎样去想问题、解决问题。

进一步更重要的是学习怎样找问题,怎样形成(formulate)假说和检测(test)假说。

通常开始时由老师给一个问题,但是你要学到怎样找好问题、找大问题。

这个步骤比较困难,要经过一段漫长的过程,其实这是一个科学家终身要学习的。

我认为在生命科学领域目前有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探索性”(exploratory)研究,搜寻未知的现象。

另一种是“假说所推动的”(hypothesis-d riven)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