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与对策在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的倡导下,大课间体育活动已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蓬勃地开展起来了。
这是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进入新时期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作为全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
教育部明确提出“只有把大课间推广起来了,才能真正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
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将大课间活动组织的有声有色,以促进学校大课间活动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大课间活动的概述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它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练习强度适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活动不强求正规的场地和器材,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
二、大课间活动的必要性和意义
(1)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近两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不容乐观,我国中小学生部分身体素质,特别是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及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测率继续上升。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是其主要原因。
笔者发现通过实施大课间活动,可以明显增强学生体质,提
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心理健康,乐于与人合作,关心他人与集体,并能将这种良好的思想转移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
(2)有效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大课间活动不但调节了学校紧张的学习节奏,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真正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同时也展示了他们的特长,陶冶了他们的情操,积极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大课间活动要求学生真正活动起来,全员参与跑、跳、踢、攀、爬等活动,学生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就一定会熟练掌握一项终身受用的锻炼身体的技能,并养成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等优良品质。
三、大课间活动面临的问题
1.不同人群对大课间活动的看法
(1)学生的看法。
多数学生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开展大课间活动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因为体育锻炼的时间多了,能减轻学习疲劳,而且提高了学习质量;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依然存在,还是无法真正轻松;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关键是要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成绩才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2)教师的看法。
不少教师在认同开展大课间活动意义的同时,也感受到自己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经常组织考试,学生成绩一旦下降,学校和家长都会有意见。
(3)家长的看法。
对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是喜忧参半,喜的是
看到孩子没有以前那么累了,比以前活泼了,体质也增强了,可又担心孩子闲暇时间太多会影响成绩。
2.开展大课间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1)场地小,资金不够。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校操场的场地普遍较小,全校所有班级在同一时间全部都开展大课间活动,学生活动的范围受到限制,其活动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2)活动设计与方式过于单一,缺少创新。
现在的小学生不缺乏活动的兴趣,但是缺乏活动的方式,所以有的学校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出现了这么一种现象:一些学生呆呆地站立在操场上“无所事事”,只有小部分学生玩得“不亦乐乎”。
四、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对策
(1)提高对开展大课间活动意义的认识。
我们绝不能认为“大课间”是简单的游戏、体育锻炼、艺术表演,而应该将它置于整个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来思考、来实践,并丰富它“健康第一”的思想。
教育专家对开展大课间活动意义的认识有独到之处:不只是强调追求身体的强健,更强调心灵的愉悦和人格的健全;不只是强调活动情境的创设,更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不只是强调磨练学生的意志,更强调人文精神的培植;不只是强调学生个体的发展,更强调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塑造。
(2)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营建良好的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氛围。
由于考试的压力,不少学校并没有把体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
部分,对此,我们应采取各种方式,充分运用媒体,大力宣传教育部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并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
(3)全体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
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可敬的英雄,学生乐于在教师面前会表现和展示自己。
因此,全体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学生自然而然也会产生一种锻炼身体的欲望,并使自己认识到锻炼身体的意义,从而为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4)开发活动资源,增加经费投入。
精心筹划校园体育物质环境的建设,并合理安排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的各种资源,充分整合校内外各种活动场所,改造学校闲置场地,以满足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需要。
增加经费投入,补充、完善相应体育与艺术活动器材,结合学校的传统项目设置一些辅助器材,保证列入计划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