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慢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生活、慢城的相关资料
一、慢生活
工业时代的生活节奏打乱了人们舒缓的生活方式,加上城市发展带来的坏境污染、交通拥堵、食品安全、人情淡薄……让人身心疲惫、无所适从。

当我们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正离我们远去。

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田园的宁静。

慢生活,是相对于当前社会匆匆忙忙、纷纷扰扰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奋斗,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慢生活”的核心就是要顺应自然。

“慢生活”的概念这两年和“乐活”、“环保”等生活概念一道炙手可热。

美国社会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历史的新阶段——一个以工作不断地和不可避免地减少为特点的新阶段。

“慢生活”将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将会体验“慢生活”。

“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懒惰,而是让速度的指标“撤退”,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让生活变得细致。

这是相对于当前社会匆匆忙忙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这里的“慢”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

早在1986年,意大利记者卡洛·佩特里尼就发起了“慢食运动”。

他宣称:“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正以生产力的名义扭曲我们的生命和环境,我们要以慢慢吃为开始,反抗快节奏的生活。

”在这之后,“慢食”风潮从欧洲开始席卷全球,并由此发展出一系列的“慢生活”方式。

2005年,意大利人62岁的贡蒂贾尼成立了“慢生活艺术组织”,倡议人们减慢生活节奏。

2007年2月19日,这个组织在米兰举办了首个“世界慢生活日”。

之后,贡蒂贾尼每年都会在世界大城市中选择一个开展活动,此前的几年分别是米兰、纽约和东京,而中国上海则成为了2011年的“世界慢生活日”主场。

贡蒂贾尼倡导的“慢生活”有14个原则,包括“每天早起5分钟享受早餐”、“利用堵车时间和旁边的司机聊聊天”、“早晨别看电视而是读读书报”、“别动不动就说自己没时间”等等。

慢生活的主要形式:慢食、慢运动、慢设计、慢爱、慢旅游等。

二、慢城
城市化越来越快的今天,城市的密度越来越大,城市被越来越多的工业、高楼大厦包围,噪音取代了本来宁静的生活环境,空气污染破坏了平衡的生态环境,城市的发展使人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狭小,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太多传统的文化被现代化的元素所代替,城市和城市之间正变得越来越缺乏个性,人和人之间正变得越来越冷漠和缺乏亲情。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人们留给自己的休闲时间太少,根本无法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为此在意大利只有1.5万人的小城市布拉提出了建立一种新的城市模式,提出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寻求一种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生活方式的结合,使人们不仅可以享受现代化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更会把一种规律而且健康的幸福生活带给每一个人,这就是“慢城市”模式的起源。

1999年10月,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基安蒂地区的格里韦、奥维托、布拉和波西塔诺4个小城的市长联合发起一场“慢城”运动,并发布了著名的《慢城运动宪章》:“慢食,一个在生活品质(尤其味觉体验)上已经树立全球影响力的组织,和那些同样有此特质的城市一起,决定建立一个全球慢城联盟。

从现在开始,每一个慢城将会拥有一个确定的编号。

基于此,所有的慢城将共同分享从美食、宜人服务和设备以及城市品质方面的所有体验。

”目前全球已经有25个国家的140个城市获得“慢城”称号。

“慢城”是指建立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是一种新的城市模式。

根据世界慢城联盟的规定,慢城必须在城市人口、环境政策、城市发展规划、基础设施、食品生产甚至青少年教育等方面满足54项具体规定。

在这里,有更多的空间供人们散步,有更多的绿地供人们休闲娱乐,政府拿出资金补贴那些生产和销售地方美食的农庄、特色餐馆和商店,追求绿色生活方式,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不设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人们以时速20公里的速度驾驶汽车并决不鸣笛。

(一)慢城的标准:
1.慢城市的人口总数应该不超过5万人。

2.慢城市必须在所有的公共设施和尽可能多的私人设施上张贴“蜗牛”标识,以直观形式主义倡导“慢生活”理念。

3.慢城市必须限制汽车的使用,汽车在城市街道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0km/h。

4.慢城市必须有一个噪声管理系统,广告牌和霓虹灯要尽可能得少。

5.慢城市必须有一套环保的城市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6.慢城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必须保证城市的个性,特别是保护具有地区象征性意义的产品。

7.慢城市必须定期接受“慢城市国际协会”的检查,以保证上述指标被严格执行。

(二)慢城的四大前提:
1.体现对小镇、居民与客人的关心呵护。

2.保持小镇独一无二的个性、特点与自然状态。

3.在不丧失传统遗产的前提下,融入工艺技术。

4.承诺为所有人提供纯净的环境,公平的交易与健康的食品,并且为子孙后代着想,一直保持高品质的生活。

(三)慢城的八条公约:
1.人口不超过5万
2.深切地致力于保护与维持纯净的自然环境
3.大力倡导与推行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技术
4.培育本地文化,保护当地风俗习惯与文化遗产
5.推行健康的饮食方式与生活方式
6.支持当地手工艺人与本地商业的发展
7.热情接待外来客人
8. 鼓励积极参与公共活动
(四)慢城的五大行动准则:
1.推行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活品质的项目
2.启用小镇范围内一切资源与力量
3.带领当地居民齐心协力为提升小镇建设而努力工作
4.为实现慢城的具体目标与标准而努力奋斗
5.愿意与慢城网络中的其他小镇成员交流思想与实践经验
(五)慢城需要达到的特殊要求
1.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使用本地产品(土产)
3.热情好客
4.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道路安全与自行车道
5.历史性建筑(古建或民居)
6.新技术
7.体现历史文化的价值与多样性
8.独特的小镇标识
为了保证这些规定得到遵守,“慢城”运动联盟会派专人对成员进行考察,每年还在不同城市举行年会,就城市发展中的行政、技术甚至科技问题进行讨论,为相互间交流“慢城”发展心得提供平台
上述仅仅是慢城的一般规定,如果把慢城仅仅理解为日常生活节奏缓慢,这样的认识就太肤浅了。

慢城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模式,一种新的幸福生活理念,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慢城是宜居之城。

宜居的环境是慢城的基础,慢城提倡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

减少噪音与交通流量、增加绿地与徒步区、支持地方产业、奖励环保科技、培养热情好客的精神等这些都是实现宜居环境的具体措施,最终建立起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

慢城强调生活的品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在悠闲的生活节奏中回归生活的本质与体会生命的意义,反对大都市为了追求效率和速度而采取的种种铺张浪费、高污染高能耗、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第二、慢城是特色之城。

“尊重传统、保持传统社区生活和节奏,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家园”是慢城建设的理念,慢城没有盲目的城市发展和千篇一律的连锁商店,相反却保持当地独一无二的个性、特点与自然状态。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当地传统文化的承传、品尝当地的美食小吃、欣赏到本地的工艺品和土特产,等等。

第三、慢城尊重现代化。

慢城重视传统,但这并不意味着抵制现代化。

在慢城奥维多,电瓶车安静地行驶在中世纪的街道上,互联网在社区和家庭十分普及,政府官员还借助网络交流治理城市经验。

正如某官员所说:“成为“慢城”并不意味着停下一切或回到从前的生活当中,我们所做的只是为了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帮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可见,慢城是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生活方式相结合,慢城居民不仅可以享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便利,而且保持幸福生活。

第四、慢城创造经济效益。

慢城不是简单地以牺牲效益换取舒适生活,相反,慢城能够创造经济效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在布拉市,慢城模式拉动了该市的旅游业发展,悠闲的餐饮、恬然的氛围引来了大批游客,商业零售额每年以15% 的速度上升,失业率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在我国慢城——江苏高淳县亚溪镇,经济效益正在上升。

村民张波指出,目前村西头已经征了100 多亩地,准备搞高效农业配套,种上草莓、葡萄、梨和西瓜,可以搞采摘观光农业。

除此之外,他们也在和从南京来的一家公司谈建设真人CS(反恐精英)野战基地的事情。

张波骄傲地说:“慢城这样的名声开始响起来了,农产品也好卖了,以前没人要的红薯,现在一箱10 公斤就能卖60
元。

”可见,慢并非就是落后,追求慢也不代表在经济发展上没有紧迫感,而是在发展的基础上考虑生态和自然。

总之,通过慢城建设,让我们的生活节奏回归自然,在保证轻松生活的基础上追求可持续发展,在干净的自然环境中,享受当地的风味和特有的文化,重获生命的品质与尊严,这就是慢城的意义所在。

目前中国只有一个正式的“慢城”。

江苏省高淳县已经被授予“慢城”称号,在2010年11月于苏格兰召开的国际慢城会议上,桠溪“生态之旅”被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称号,这样,高淳县成为了我国第一个“国际慢城”。

桠溪“生态之旅”
江苏省高淳县“国际慢城”,其实他不是一座城,而是位于高淳县桠溪镇西北部一块面积约49平方公里的地区,当地人称其为“生态之旅”。

1.最美乡村与慢城标准巧合
“保护与维持纯净的自然环境”是国际慢城的八大公约之一,是成为国际慢城的重要条件。

“生态之旅”位于高淳桠溪镇,作为中国第一个国际慢城有其独特的环境优势,区域内人口约2万人,6个行政村分布在一条长达48公里的风光带两旁,沿线时而依山傍水,时而穿林越山,沿途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尽显田园风光,山林情趣。

2.绿色经济与慢城理念吻合
慢城并非意味着不发展,慢城倡导人们保持传统社区生活和节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家园。

目前,“生态之旅”区域内没有一家工业企业,农民经济收人主要来自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现已建成10000亩早园竹、10000多亩有机茶园、5000亩果园等超大规模的特色经济农场,以及桃花村、杏花村、石榴村、菊花村等多个生态农业示范村,一年四季都将鲜花不断、瓜果瓢香。

这里只用有机肥料不用化学肥料;这里只有农家乐,没有快餐店;这里只有鸟语蛙声没有工业噪音。


态之路让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如今的绿色宝库,也向人们展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3.文化保护与慢城运动融合
慢城运动主倡原生态文化保护的理念。

“生态之旅”的沿线的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卞和望玉”的望玉山、省文保单位牛皋抗金的南城遗址、市文保单位永庆寺、刘伯温开挖的大官塘、岳家军的操兵场遮军山、张巡纪念馆等景观,“生态之旅”将生态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串联起来,赋予了生态之旅的文化内涵,沿途不仅可以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也能感受历史文明的绚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