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看资本主义物化的消除.

合集下载

试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试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试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物化”是卢卡奇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概念。

他根据马克思《资本论》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提出“物化”范畴,并且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作了完整阐述。

主要探讨卢卡奇所提出的物化理论的内涵、物化的具体表现以及物化的克服,力求较为全面地把握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并发掘出物化理论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意义。

标签:物化的内涵;物化的表现;物化的克服;当代意义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自马克思以来第一次通过物化概念来论述资本主义的异化问题。

他认为,物化现象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资本主义社会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现象就是“物化”。

时至今日,分析、探索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物化的内涵卢卡奇是通过分析马克思《资本论》中对拜物教的阐述得出物化的理论的,他引用马克思的话说:“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的社会关系”[1]。

卢卡奇指出,人的“物化”的特性,正是在此基础上,把按照可计算性来加以调节的合理化原则,把由于社会分工导致的生产的机械性,把掩盖在物与物关系的虚幻形式下的生产者人格的破碎以及生产者的原子化和孤立化都包含在了其中。

因此,卢卡奇认为物化就是“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2]。

卢卡奇对物化的本质规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物化产生的前提是商品形式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范畴。

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它不具有谋取永恒的自然规律的资格,它与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相关联,并遍及社会的一切方面。

所以,卢卡奇的物化概念和对象化是不完全相同的,他只是将资本主义范围之内的对象化理解为物化。

第二,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核心内涵是指社会关系的物化。

浅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交流浅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李文花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摘要: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发表之后,便使得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普遍的物化现象,只有通过“总体性”思想才能够克服。

本文将通过探讨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从而进一步探讨其理论的当代价值,以便指导我们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卢卡奇;物化理论;当代价值卢卡奇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其《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完成对卢卡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物化理论的提出尽管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研究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含义卢卡奇所说的物化是指在人的活动过程中,活动的产物变成了某种自律的东西,反过来支配人,让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失去了其主体地位,被其劳动产品所奴役,从而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物与物之间关系所形成的社会现象。

为了进一步揭示物化的内涵和本质,卢卡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对物化现象进行了论述。

卢卡奇认为在主观方面,物化的出现,使得人失去了支配的自由变得孤立起来,人的劳动变成了与他自己相疏远的行为,与自己对立起来。

人逐渐成了物化的产品,越来越不属于他自己。

客观方面,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活动中,商品世界的出现处处制约着人的活动,这种物质的商品作为客体出现制约着人的活动和发展。

二、卢卡奇物化理论对当代中国之启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与自然、人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发挥物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又要防止其消极影响,及时处理和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一,要正确认识科技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方面。

卢卡奇在其物化理论中,对科学技术也同样进行了辩证的分析,他指出科学技术虽然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一种方式。

试论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理论

试论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理论

试论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理论《历史与阶级意识》是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安东尼奥·卢卡奇于1967年出版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提出了“物化”(Commodity Fetishism)理论。

本文将探讨卢卡奇在该著作中对“物化”理论的阐释和意义。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中的“物化”概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物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资本论》中,用来描述商品社会中人们对物品的神秘化和异化。

卢卡奇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扩展。

卢卡奇指出,物化并不仅仅是对商品的神秘化,而是更深层次的社会现实。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化不仅体现在商品交换上,还贯穿于整个社会结构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方式都被商品逻辑所支配,导致了人际关系的表面化和虚无化。

这种虚伪性和异化现象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人们被迫以商品的形式来对待自己和他人,从而失去了人性的本质。

卢卡奇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化现象对人们的思想和意识的影响。

他指出,由于物化的存在,人们的意识被资本主义逻辑所左右,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的实际处境和社会现实的无知。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真正利益和立场,而是按照资本主义的需要和规定来行动,从而成为了资本主义统治的工具和受害者。

卢卡奇认为,只有当人们通过批判性的思考和意识形态的改变,才能从物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立场和人生价值。

卢卡奇还指出了物化对文化和艺术领域的影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和艺术被商品化和商业化,成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一部分。

这导致了文化和艺术的内容日益空洞化和商业化,失去了原本的创造性和思想性。

由于物化的存在,人们对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欣赏也变得肤浅和功利化,使得真正的意义和价值被掩盖和扭曲。

卢卡奇呼吁人们对文化和艺术进行解体和批判,以恢复其原本的创造力和人文精神。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了对抗物化的可能途径。

浅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浅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浅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卢卡奇认为,物化是人类历史上一种重要的进程,人类在这个进程中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构造转化为客观的力量。

这些文化构造本质上是不断进化、变化和发展的,但在物化进程中,它们被固定下来,被视为人类的创造物,但实际上它们成了人类的支配者。

在这种进程中,原本应支配人类生产活动的力量被转化为支配人类的力量,成为"反人类的世界"。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中提到了“再生产”,这指的是在物化进程中,这些固定下来的文化构造不断的重复,每一代人都在体验相似的文化,这些文化不再是人类生活的本原,而是生活中的某种先天固有的东西。

为了回复自由和变革,人们需要不断走向“解放”,将这些不真实的文化构造重新变回人类的创造物,恢复人类真实的本质。

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中,物化不仅是一种历史进程,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他认为,物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特殊性所致。

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被转化为资本,而劳动力也被视为商品,生产活动不再是人类的自由创造,而是所需工作精神的变现,即人格的割裂。

由此,人类和自己劳动创造的产品直接失去了联系,这种裂裂被卢卡奇称为“异化”。

人们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为追求更高的产出和更多的资本。

在这种意义下,物化成为了社会中最深刻的性质,它剥夺了人类的尊严和自由。

为了摆脱这种异化状态,卢卡奇提出了“解异之义”。

他认为,解异是指消除物化给人类带来的割裂和异化,在这种意义下,解异就是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自然法则”,赋予劳动力人性的尊严和权利。

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中,解异只能通过一次成功的社会革命才能实现,这样才能创造一个真正人性化的社会,为人们带来幸福、自由和尊严。

总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后世的思考和批判提供了理论基础。

它认为,物化既是历史进程和社会现象,同时也是剥夺人类尊严和自由的罪魁祸首。

解异,即消除物化割裂和异化的影响,成为了摆脱这种状态的唯一出路。

卢卡奇早期总体性概念研究

卢卡奇早期总体性概念研究

卢卡奇早期总体性概念研究罗淼(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甄龙(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071)作者简介:罗淼(1985-),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在读,从事中国哲学、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甄龙(1986-),男,新疆奎屯人,南开大学哲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研究摘要:总体性是卢卡奇思想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概念。

早期卢卡奇强调总体性概念的方法论意义。

他认为历史是一个总体,在这样的总体性中,所有矛盾都可以得到解决,这不仅是合乎逻辑的而且是现实的。

然而事实上,卢卡奇早期的总体性概念成为了某种抽象的概念,并未摆脱黑格尔思辨的哲学性质。

关键词:总体性;历史;卢卡奇总体性是卢卡奇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物化现象的揭示,对历史、实践、阶级意识等观点的论述,以及对物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愿景,都离不开对总体性概念的思考。

对于卢卡奇而言,总体性概念凝聚着他对辩证法的深入探讨,是他一生都始终坚持的重要思想。

要研究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首先要澄清的就是总体性概念是伴随其思想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按照卢卡奇思想发展的顺序大致看来:早期卢卡奇强调总体性概念的方法论意义,这主要是以《历史与阶级意识》为代表。

而卢卡奇早期关于总体性的思想在其中期对于黑格尔的研究中有所深化,这一阶段主要代表作是《青年黑格尔研究》,但卢卡奇在此主要强调的是总体性在理解社会的辩证法中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一种人们的思想和认识方法,同时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规律。

而到了晚期,卢卡奇则主要强调总体性是社会构成的一种状态,是他所理解的社会的本体。

这一阶段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

澄清了这一点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将研究的范围限定在卢卡奇关于总体性思想的早期讨论中,也就是以《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探讨为界限。

一、总体性概念的提出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所谓方法也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试论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理论

试论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理论

试论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理论卢卡奇是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在他的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了“物化”(reification)的理论,这一理论被视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发展和丰富。

本文将结合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探讨“物化”理论的含义、作用和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物化”这一概念的内涵。

在卢卡奇的著作中,他将“物化”定义为“把人类的活动或人的关系转化成物或物的关系,使其具有伪装成物的特征”。

简单来说,就是将人的活动和关系看作是客观存在的物体或事物。

这样一来,人的活动和关系就失去了其本质的人性和活动性,被冷冰冰地看待成为了客观存在的东西。

这种“物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化和异乎寻常,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奴役和控制。

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化”现象比比皆是,它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得异化和疏离,进而导致了社会和个体的不幸和痛苦。

卢卡奇认为批判“物化”现象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议题。

那么,“物化”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卢卡奇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导致了“物化”现象的产生。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和商品成为了社会上最基本的交换和交往媒介,而人际关系和人的活动也被纳入到了这种商品交换的范畴之中。

这使得人的活动和关系被对象化了,被看成是可以交换和买卖的商品,进而“物化”了。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也在加剧了“物化”现象的产生。

经济利益被神圣化,物质利益被张扬为一切的追求,而个体的精神追求和人文关怀则被冷嘲热讽。

这种意识形态加剧了“物化”现象的发展,使得人的活动和关系更加地“商品化”,变得更加冰冷和异化。

卢卡奇指出,“物化”现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的深刻反映。

“物化”又是如何影响着人的意识和社会变迁的呢?卢卡奇认为,“物化”是导致人的意识形态的虚假和扭曲的根源。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意识受到了商品交换的影响,认为一切都可以用金钱衡量,一切都可以用利益来推动。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卢卡奇是一位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对辩证法的理解与发展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提出了“物化”和“总体性”这两个概念,并探讨了它们与辩证思维的关系。

卢卡奇提出的“物化”概念强调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他认为,传统的唯物主义思想将物质与意识割裂开来,将物质视为客观存在,而将意识视为主观心灵的产物。

他认为这种分割是错误的。

卢卡奇提出,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的,物质通过意识表达,意识通过物质来实现。

他强调了身体的存在对于意识的形成和表达的重要性。

卢卡奇认为,人类的意识是通过自身与物质世界的互动和转换而形成的,而不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思维和感受。

而“总体性”概念则强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卢卡奇认为,事物的本质在于它们与其他事物的互动和关系。

他反对将事物仅仅看作是孤立的个体,而主张将事物置于更大的环境中来理解。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进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物化与总体性的关系在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他认为,物化和总体性是相辅相成的概念。

物化强调了物质与意识的互动关系,而总体性强调了事物的整体性质和相互关系。

物化使我们意识到了物质世界对于意识的形成和表达的重要性,而总体性则使我们意识到了事物及其相互关系对于事物本身的发展和演变的重要性。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物化与总体性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物化是总体性的基础,总体性又反过来影响物化。

物化意味着我们将事物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不仅仅是静止的存在。

总体性意味着我们将事物置于更大的环境中,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关联和分析。

通过理解事物的物化过程和总体性本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进程。

卢卡奇的“物化”和“总体性”是他独特的辩证法思想的核心,通过理解物质和意识的互动关系以及事物的整体性质和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这种辩证法思维有助于我们超越表面现象,从更全面、更深入的角度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浅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浅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浅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指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生产力与商品交换关系的分析和理解。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是物质生产力高度发达,而商品交换成为社会关系的中心。

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的活动主要是为了生产和交换商品,因此商品成为了统治和决定社会关系的基本要素。

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是指人们的劳动和社会活动被转化为物质产物的过程。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被商品化,人们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售给资本家,从而成为商品的一部分。

人们的生活也被物化,他们的需求和欲望被由商品所满足。

物化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和一种意识形态。

卢卡奇认为,物化过程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异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不再直接和自然界接触,而是通过商品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使得他们与自然失去了直接联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冷漠和陌生,人们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经济行为。

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是一种阶级关系的表现。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并且通过剥削劳动者获取剩余价值。

劳动者为了生存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成为资本家的雇佣工人。

这种阶级关系通过物化过程得以体现,劳动力和商品化成为了社会交往的基础。

卢卡奇认为,物化过程也导致了意识形态的物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观念被商品关系所塑造,他们的意识形态成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映。

这种物化的意识形态使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变得模糊和片面,进一步加剧了异化和疏离的现象。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和分析。

他强调了物化过程对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并将物化视为一种阶级关系的表现。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问题和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框架。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1. 引言1.1 介绍卢卡奇物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一种哲学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个体是整体的一部分,个体的存在和行为是受整体的影响和制约的。

卢卡奇认为,个体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整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他强调了整体性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

总体性视角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通过总体性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总体性的视角出发,探讨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以及总体性视角在卢卡奇的理论中的应用和未来展望。

1.2 总体性视角的重要性总体性视角是指从整体的角度来审视和理解事物,强调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在探讨卢卡奇物化理论时,总体性视角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总体性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卢卡奇物化理论所要传达的核心观点和意义。

卢卡奇认为,物化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社会现象,通过将人和事物视为可替代和可支配的“物”,从而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异化和失去人性。

总体性视角让我们能够一览全貌,全面理解这一理论的深层内涵,不仅有助于理论的深入解读,也为我们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框架。

总体性视角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卢卡奇物化理论中的隐含意义和逻辑关系。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常常容易被琐碎的细节所迷惑,难以把握理论的整体结构和逻辑脉络。

而总体性视角则能够帮助我们把握理论的主线和内在联系,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卢卡奇的思想和观点,避免陷入片面和表面的理解误区。

总体性视角在探讨卢卡奇物化理论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把握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意义,也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其中的深层内涵和逻辑关系。

在本文的讨论中,我们将始终坚持总体性视角,以探究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1.3 本文要探讨的内容本文要探讨的内容包括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以及总体性视角在此理论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试析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试析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MING RI FENG SHANG133人 文 科 学文|殷红梅试析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摘要:卢卡奇不但是匈牙利著名的思想家和革命家,而且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其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被称为西方圣经。

其中,总体性思想是这本书的中心思想。

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有几大主要特点,分别是整体性、现实性、具体性以及历史性。

了解这些特点对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的“总体性”思想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一是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主要内容;二是卢卡奇总体性的主要特点;三是卢卡奇“总体性”思想对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主要宗旨在于通过对卢卡奇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特点的深入分析,能够从根本上了解其思想,吸取其精华,用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总体性;特点;价值一、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基本内容卢卡奇之所以写《历史与阶级意识》这本书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一是和自己思想的转变有关。

一方面,卢卡奇写这一本书的时候,他自身的思想正在发生变化,开始用心研究马克思思想并与之靠拢。

因此,诞生在这样背景下的总体性思想明显带有马克思主义思想。

另一方面,当时的第二国际拥有对马克思思想的解释权,很多人通过读第二国际的著作来了解马克思思想,但是当时的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投机倒把等思想把马克思庸俗化,教条化,取消总体在各个环节的优越性,马克思科学的思想被抛弃,取之而代的是第二国际庸俗化、教条化的思想。

以至于最后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严重破坏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

因此,卢卡奇希望通过《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阐述自己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希望打破第二国际最马克思思想解读的垄断地位,希望当时的人们能够重新真正的去理解马克思思想,特别是通过马克思对总体性思想的强调,来揭示第二国际修正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误解,让世人看到其理解的片面性、错误性进而开始寻求正确的理解,从而达到正确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目的。

浅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浅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浅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物化理论是由克劳斯·卢卡奇提出的一种哲学理论,他在20世纪中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重新阐释,提出了“物化”这一概念。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主要涉及到了社会改变、资本主义文化和它对个体的影响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浅析,探讨其主要观点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物化理论。

在卢卡奇的哲学体系中,物化是一个中心概念,它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精神和身体的异化、异质化的过程。

在卢卡奇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表现为商品化、异化、再生产等一系列现象。

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社会结构、文化形态,也深刻影响了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价值的形成。

卢卡奇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对人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了现代社会的物质文化现象对人的感知和认知的影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渐渐成为了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的精神和情感也被市场化了。

人们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被淡化和消解,而被商品和价值观所取代。

这种物化现象导致了人的个体性和自我认知的丧失,使人们变得越来越没有主体性和自我价值。

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中,他还关注了现代社会中的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

他认为,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种商品关系。

这种商品关系把文化变成了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而人们也变成了文化的消费者。

这种文化的商品化使得文化的内涵被大大削弱,文化成了一种被消费和追逐的目标,而不再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种文化消费的商品化现象,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物化过程,使得人们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更加薄弱和消失。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当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

在当代社会,由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变得更加复杂和普遍。

人们在信息社会中接受着各种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信息,但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商品化和文化消费的困扰。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提醒我们要审视当代社会中的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认识到其中蕴含的隐忧和挑战。

卢卡奇的主要思想总结

卢卡奇的主要思想总结

卢卡奇的主要思想总结卢卡奇(Lucien Goldmann,1913-1970)是一个法国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对文学、艺术、历史、宗教和政治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文学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上。

卢卡奇的主要思想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意识的观点。

他认为,人类的意识和文化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这些社会关系受到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他试图通过分析文学和艺术作品来揭示这些社会关系和历史性。

首先,卢卡奇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文化观。

他认为,资产阶级的文化是以个体为中心的,强调个人利益和欲望满足,忽视了社会和历史的影响。

相比之下,他主张一种以集体为中心的文化观,将个体的意识和艺术作品置于社会和历史的背景下进行分析。

其次,卢卡奇关注了社会结构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他认为,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塑造了个体的意识和思想方式,也影响了艺术和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

他主张将文学和艺术作品置于社会和历史的结构背景下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作品中隐藏的阶级意识形态。

其次,卢卡奇强调了历史的特殊性。

他认为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每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和文学作品都是这些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反映。

他主张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分析来理解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最后,卢卡奇关注了人类的自由和创造力。

他认为,人类的自由是受到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制约的,但人类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和创造力来改变社会和历史。

他主张将艺术和文学作品视为人类自由和创造力的体现,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来引导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自由和能动性。

总体而言,卢卡奇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将文学、艺术和历史置于社会和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揭示作品中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他强调历史的特殊性和人类的自由和创造力,通过对作品的研究和理解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自我认识和解放。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卢卡奇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反响。

他提出的“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是他哲学体系的两大核心概念。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卢卡奇的“物化”思想。

在他看来,“物化”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商品关系所覆盖,人们的社会生活被物化的价值关系所操纵和支配。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商品关系成为主要的社会关系,人们变成了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商品生产和流通关系的影响。

这种“物化”使得人变成了对人有着利益关系的“自然客体”,他们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性,成为了被动的受害者。

卢卡奇认为,解放人的“物化”状态是改变社会和改造世界的首要任务。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思想。

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面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彼此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矛盾。

要全面地理解和改变这个社会,就需要运用“总体性”辩证法的观点。

这种辩证法不是简单地把社会切割成各个部分来研究,而是把社会看作一个复杂的整体来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和矛盾。

只有了解了这个整体,我们才能找到改变社会的有效途径。

接着我们来谈谈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状态,它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

而“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则是一种研究社会的方法论。

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两个概念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物化”状态是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变成了被动的“自然客体”。

而“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则是通过全面地理解社会的整体结构和运行机制,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矛盾,为改变“物化”状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只有通过“总体性”辩证法的方法,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使人们从“物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卢卡奇总体性阶级意识解构资本主义物化分析

卢卡奇总体性阶级意识解构资本主义物化分析

在 《 史 与 阶级 意识 》 书 中 , 卡 奇承 继 马 克 思 的 异化 理 论 , 历 一 卢 会 现 象 的 异化 . 作一 种 本 体 论 现 象 , 而 把 异化 普 遍 化 和 绝 对化 , 当 从
在 无 指 出 当 时 的 时 代 造 成 了 物 化 ( 于 他 受 黑 格 尔 的 影 响 。 本 为 是 社 前 提 。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中 才 同 时 产 生 了 关 于 ‘ 产 阶 级 解 放 的 条 件 ’ 由 把 没 有 将 异 化 和 物 化 区 别 开 ) 当 时 由 于 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 义 工 业 化 的 物 化 , 成 产 阶 级 改 变 自 发 状 态 和 在 自 觉 状 态 改 变 历 史 的 过 程 中 具 有 极 其 重 。 形 无 了 一 个 缺 乏 人 性 的 商 品 世 界 , 与 人 的 社 会 关 系 表 现 为 冷 冰 冰 的 物 要 的 作 用 。 从 这 些 话 语 中 我 们 可 以 得 出 : 论 物 化 意 识 还 是 阶 级 意 人 与 物 的 关 系 。这 种 物 物 关 系 的 商 品 世 界 作 为 社 会 现 实 存 在 反 映 在 人 识 . 们 最 后 的 表 现 都 是 文 化 , 为 它 们 都 是 理 性 对 社 会 历 史 现 实 它 因 们 的 意 识 中 就 出 现 了 一 个 物 化 意 识 世 界 。 这 种 物 化 意 识 掌 握 着 时 代 的 话 语 权 . 成 了 文 化 霸 权 , 致 构 成 总 体 性 历 史 的 人 成 了 一 个 不 形 导 性 只 是 依 据 现 实 表 象 直 观 地 认 识 对 象 。这 是 因 为 ,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 在
体 的 关 系 问 题 、 的 历 史 地 位 问 题 、 本 主 义 社 会 的 物 化 问 题 , 及 程 中 特 殊 的 典 型 地 位 。 阶 级 意 识 因 此 既 不 是 组 成 阶 级 的 单 个 人 所 思 人 资 以 所 也 辩 证 法 的分 类 和体 系 构想 问题 。 书 围绕 马 克 思 主义 辩证 法 展 开 , 全 始 想 、 感 觉 的 东 西 的 总 和 。 不 是 它 们 的 平 均 值 。作 为 总 体 的 阶 级 在 而 终 批 评 第 二 国 际 机 会 主 义 思 潮 中 流 行 的 宿 命 论 和 把 马 克 思 主 义 庸 历 史 上 的 重 要 行 动 归 根 结 底 就 是 由 这 一 意 识 , 不 是 由 个 别 人 的 思 而 无 俗 化 的 观 点 。他 揭 露 和 批 判 了 当 时 社 会 普 遍 存 在 的 物 化 现 象 和 物 化 想 所 决 定 的 , 且 只 有 把 握 这 种 意 识 才 能 加 以 辩 认 。… ‘ 产 阶 级 的 “ 意 识 ,要 求 实 现 人 的 价 值 和 人 的 解 放 , 目 标 在 于 结 束 人 类 的 “ 化 阶 级 观 点 为 看 到 社 会 的 整 体 提 供 了 有 用 的 出 发 点 。” 因 为 对 无 产 阶 物

简述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

简述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

2009年 第1期(总第168期)世纪桥Shi J i Q iao No .1,2009(General No .168)简述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向夏莹(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总体性问题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十分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

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前驱在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描述了物化、异化现象之后,接着就去寻找克服异化的方法,这就是“对总体性的渴望”。

关键词:卢卡奇;总体性思想;渊源;意义收稿日期:2008210231作者简介:向夏莹(1983-),女,湖北黄冈人,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研究方向:西方哲学。

在卢卡奇那里,总体性是他阐述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范畴。

他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认为:马克思的辨证方法,旨在把社会作为总体来认识。

并提出:“总体范畴,是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

”因此,总体性思想不仅成为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中心思想,而且总体性范畴在卢卡奇的全部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就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作简要说明。

一、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思想渊源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主要源于黑格尔。

在黑格尔哲学逻辑中,总体实际上就是一种绝对,即作为世界真实存在的主体本质———绝对观念。

相对于绝对观念总体,现实世界中一切具体存在的运动都不过是这一绝对主体的有限的存在而已。

在黑格尔眼中总体不是一般的部分之和,而主要是一种走向绝对的能动创造力量。

它驱动观念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部分)走向总体,扬弃观念的对象化和异化以回归主体。

“绝对观念”是普遍统一、完整的整体,它既表现为纷繁事物的本质,又是自身本质的表现。

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存在于纯粹观念、自然精神、社会历史三个发展环节之中,由此就构成了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个有机的部分。

不仅如此,而且作为整体的绝对观念,缺乏这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都构不成与机的整体。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卢卡奇是20世纪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的思想在西方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作品中,卢卡奇以辩证法思想为指导,提出了“物化”与“总体性”这两个重要概念。

这两个概念在他的辩证法思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互相交织,相互依存,构成了卢卡奇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篇文章将探讨卢卡奇的“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并阐述它们在卢卡奇哲学体系中的意义。

卢卡奇首先提出了“物化”这一概念,他认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和艺术受到了商品化的影响,被庸俗化和市场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品和文化产品失去了其原本的审美和思想内涵,变成了为了市场和利润而生产的商品。

卢卡奇认为,这种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它剥夺了人的审美和人文精神,导致了文化的贫乏和腐化。

对抗物化成为了卢卡奇思想中的重要课题。

“总体性”是卢卡奇哲学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系统,各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总体。

卢卡奇强调,要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现象和历史变迁,必须从总体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能孤立地看待社会现象,而是要把它们放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来考量。

只有从总体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和历史,才能透彻地把握其内在规律和深层次的含义。

“物化”与“总体性”是卢卡奇思想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互相影响。

从“物化”到“总体性”,卢卡奇认为,物化的社会现象必须被放在总体性的视野中来看待,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只有从总体性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才能揭示出物化现象的深层次规律和社会根源。

从“总体性”到“物化”,卢卡奇强调,要对抗物化现象,必须从总体性的角度出发,寻找抵制物化的可能途径和方法。

只有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现象,才能找到有效的对策,化解物化的影响。

在卢卡奇哲学体系中,“物化”与“总体性”不仅仅是一种概念的关联,更是一种辩证法的思维方式。

辨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辨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辨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1. 引言1.1 介绍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一个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强调人们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被物化和异化的现象。

卢卡奇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被商品生产和社会分工所主导,导致了人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扭曲和异化。

他提出了“再现”和“重建”两个概念,希望通过重建人们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关系,来解决人的物化和异化问题。

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则是强调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被剥削和异化的现象。

马克思认为,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失去了对自己劳动产品的控制权,导致了工人对自己劳动的异化,进而导致了工人对自己的异化。

马克思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来解决工人的异化问题。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更侧重于人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的扭曲,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更侧重于生产过程中的剥削和工人的自我意识的扭曲。

两者都强调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但角度和解决方法有所不同。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比较卢卡奇和马克思的理论差异和对社会的影响来深入探讨它们在当代社会的应用。

2. 正文2.1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主要围绕着个体与劳动、商品、资本之间的关系展开。

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是被物化的,也就是说,劳动者的劳动被抽象为商品的价值,而劳动者本身则变成了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这种物化使劳动者失去了对自身劳动的控制权,被迫顺从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卢卡奇认为,这种物化现象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虚拟化和异化化,劳动者失去了人的尊严和自我实现的可能性,而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被动承受者。

在卢卡奇看来,物化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化现象导致了人们的关系变得冷漠和利益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金钱和物质所替代,导致了社会的异化和无情性。

卢卡奇认为,要摆脱这种物化和异化的状态,人们需要重新关注人性的本质,重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社会联系,实现人的自由和尊严。

卢卡奇

卢卡奇

卢卡奇物化理论评述内容摘要:卢卡奇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他的物化与物化意识引起了哲学界的“物化热”,他的物化理论是从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结构开始,得出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必然的现象,使人们丧失主体性和创造性,导致社会历史的二元对立,认为只有树立“总体性意识”才能克服物化。

关键词:卢卡奇物化物化意识异化商品拜物教格奥尔格·卢卡奇是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人,在二十世纪国际政治、理论舞台上声名显赫而又毁誉参半。

他于1923年发表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震惊和反响,围绕着这部著作的讨论和争议一直持续到现在,经久不衰,至今仍有方兴未艾之势。

《历史与阶级意识》一共收录了卢卡奇在1919年到1922年的八篇论文,其中《物化和无产阶级意识》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主要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物化--异化现象。

此后物化理论就成了哲学讨论的热点问题,他本人也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开创者之一。

卢卡奇的物化概念是直接根据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而得出的。

他从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属性出发,指出商品交换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物化的直接原因。

在卢卡奇看来,资本主义对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所造成的破坏和腐蚀,最为突出的是物化及向人的意识的致命渗透。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商品拜物教并不是随着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出现而出现的,而是我们这个时代即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问题。

从主观方面来说,物化意识会使人和自己的活动相分离,人的活动也变成了商品。

他说:“在主观的方面,在市场经济已经充分发展的地方,一个人的活动变得和他自己疏远,人的活动变成一种商品,这种商品服从于社会的自然规律的非人的客观性,它恰恰如同任何消费品一样,必须按照它自己独立于人的活动方式而进行活动。

这就严重地影响了人自身的存在和物化,同时表现发展。

第一,劳动逐步抽象化和机械化。

工人的劳动变成了一套专门化操作的机械重复。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卢卡奇(György Lukács)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物化(reification)理论是他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的基石之一。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在他的《现代性的深刻矛盾》一书中首次系统阐述的,该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和可能性。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具有三重意蕴,这三重意蕴包括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对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和展望。

这三重意蕴构成了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总体性视角,使其成为一种既理论深刻又具有实践意义的社会批判理论。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在“总体性”视角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他认为,在当代社会中,商品关系的普遍存在导致了人的“物化”,即人被当作物品对待,人的社会关系变成了物品之间的关系。

这种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在这种社会中,人变成了商品的附属物,个体的生活被商品关系所支配,人陷入了对外在物质的追求和迷失。

卢卡奇通过对这种物化现象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人的异化、社会关系的疏离、自由的虚假等。

这种深刻的现实剖析不仅为当代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和认识,还为未来社会的构想和设想奠定了基础。

在“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追求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他认为,透过物化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被压抑和扭曲,人被异化成为商品的生产者和被支配的对象。

为了摆脱这种异化和物化,卢卡奇提出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追求。

他主张人应该超越物化现象,摆脱对商品关系的束缚,建立真正的人的社会关系,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在这种追求中,卢卡奇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提倡人应该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创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动地被社会和物质所支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9理论界□ 王永战从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看资本主义物化的消除卢卡奇认为 , 资本主义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造成了人们的物化意识 , 使人们用直接性的观点孤立地对待局部事实 , 割裂客体与主体的关系 , 抹杀了人们的主体性意识。

他认为 , 人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即总体性的辩证法思想方法 , 深入批判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 , 最终克服和消除物化 , 从而达到全人类的共同解放。

那么怎样运用总体性的辩证方法来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物化呢 ?一、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质的总体性辩证方法卢卡奇认为 , 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并不是它的现存结论 , 它的实质是它的辩证方法。

他认为 ,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实质上是一种总体性的辩证法 , 它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资产阶级思想方法的决定性差别所在。

他认为 , 总体性就是指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是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 个别的东西总是寓于整体之中 , 寓于那种揭示出矛盾关系的中介范畴之中。

总体性的范畴就是要求我们着眼于全体、整体 , 而不是从局部、个别出发。

他认为 , 整体并不是部分的机械相加 , 其作用和价值也不等于部分之和。

总的说来 , 总体性范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性 :首先 , 总体性是一种整体统帅局部的原则。

卢卡奇认为 , 整体具有优于部分的地位 , 部分不能孤立地说明自己 , 它们的意义只有在与整体的关系中才能显示出来 , 因为部分的性质是由整体来规定的。

总体性保留了个体的特殊性存在和其相对独立性 , 但最重要的是它再现了事物的整体联系。

他认为 , 资产阶级正是由于不能运用总体性的方法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 , 因而把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无法忽视的矛盾看作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关的表面现象 , 看不到资本主义的暂时性 , 从而把资本主义看成是永恒的东西。

其次 , 它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辩证法。

卢卡奇认为 , 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辩证法体现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与统一。

他认为 , 个体的主体和思维的主体都不能成为历史的真正主体 , 只有阶级才能成为历史的真正主体 , 并且这个阶级只能是无产阶级。

因为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能形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性认识 , 并自觉地干预社会现实 , 从整体上加以改造 , 使理论与实践、思维与存在统一于社会历史的过程中。

再次 , 总体性表现为一个历史的趋势和过程。

卢卡奇认为 , 马克思主义是在历史的运动中把握主客体统一的。

在奴隶社会中 , 人们控制自然的能力很低 , 受自然的牵制很大 , 因而主体不能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

这时历史表现为自在的主体与自在的客体的统一。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 人们控制、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 对自然的规律性也逐步加深了认识。

这样 , 自在的客体变为自为的客体 , 主体也逐渐意识到自身 , 由自在的主体变为自为的主体。

主体在劳动过程中 , 把自己的劳动与劳动结果联系在一起 , 当劳动结果回到主体时 , 他就可以用来发展自身。

只有当无产阶级通过对“ 物化”的深入认识 , 并作为一个自觉的阶级参加实践 , 克服物化 , 才能实现整体性主体与整体性客体的统一。

卢卡奇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辩证方法 , 因为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普遍的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 , 它们阻碍着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形成 , 因而无法使工人阶级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使命。

那么什么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物化呢 ?二、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物化卢卡奇的物化概念直接依据了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

马克思论述说:“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 :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 , 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 , 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由于这种转换 , 劳动产品成了商品 , 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

……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 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

”〔 1〕由此卢卡奇认为 , 物化首先就是指商品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 它是由(武警杭州指挥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 , 浙江杭州310023摘要 :卢卡奇认为 , 资本主义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造成了人们的物化意识 , 从而也使无产阶级失去了自己的阶级意识。

他认为 , 人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即总体性的辩证法思想方法 , 才能获得自己的阶级意识 , 从而深入批判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 , 最终克服和消除物化。

关键词 :总体性思想 ; 物化 ; 阶级意识〔中图分类号〕 B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3-6547(2007 09-0191-02【哲学百家】191以交换价值生产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的经济形式决定的 , 因而物化现象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们所面对的必然的直接现实。

同时 , 卢卡奇还指出了物化的第二层含义 , 即物化还表现为人们通过劳动所创造的物反过来控制人自身。

他说, “人自己的活动 , 人自己的劳动 , 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 , 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 , 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 , 同人相对立。

” 〔 2〕卢卡奇根据工业生产机械化的日益发展 , 进一步分析了这种趋势下物化所带来的必然后果。

首先 , 在客体的方面 , 由于资本主义机械化、合理化的发展 , 整体必然被分成各个组成部分 , 因而劳动过程、劳动产品等有机整体必然被分割成为孤立的局部和机械的原子。

其次 , 在主体的方面 , 由于劳动过程的合理化 , 与客体的机械分割相适应 , 劳动者只是作为机械化的一部分被结合到某一机械系统里去 , 这一机械系统是现成的、完全不依赖于他而运行 , 他不管愿意与否都必须服从机械运行的规律。

这种主体方面的分裂 , 不仅表现为工人主体性的消失 , 而且表现为工人之间的相互隔离和原子化。

这种主体的分裂与客体的分裂一起 , 使主体愈来愈受客体的支配。

最后 , 当工人将自己唯一的所有物即劳动力作为商品后 , 资本主义的全面物化就达到了极致。

卢卡奇认为 , 物化是一种意识形态 , 在资本主义社会 , 它是一种现象 , 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结构 , 是主体和客体的分裂。

这种物化结构采取了直接物的形式、商品的形式。

物化的现象、结构和意识阻碍了人们使用总体性的革命辩证方法去认识和批判整个资本主义社会 , 阻碍了无产阶级对自己阶级意识的清晰获得 , 导致人们片面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现成的事实和永恒不变的人类秩序 , 从而只是消极地顺从物化的社会现实。

卢卡奇认为 , 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真正代表了全人类的整体意识 , 但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物化结构及其所造成的种种物化的、虚假的意识形态使人们不能对社会历史有总体性的认识 , 因而必须使用总体性的辩证方法来重新剖析资本主义社会 , 达到最终消除物化 , 使人们从整体上占有社会历史 , 实现自身的整体解放。

三、用总体性的辩证方法来消除资本主义的物化卢卡奇认为 ,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意识内部存在着辩证矛盾 , 因而它不可能从整体上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

由于其剥削本质 , 它必然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千方百计地把阶级斗争的事实从社会意识中抹去。

它虽然十分强调个性 , 但它又以物化的形式取消了个性。

卢卡奇认为 , 克服和消除物化现象的力量在于无产阶级本身。

只有当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 , 认识到自己与资本的关系 , 整体上获得了自身的阶级意识 , 才能从整体上认识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 才能克服自身的分裂 , 在经济上、政治上达到行动的真正统一 , 从而克服直接利益和最终目标的分离 , 通过实践 , 最终达到对物化的彻底消除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彻底改造。

但是目前的情况却是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充斥着整个资本主义社会 , 资产阶级的意识居于社会意识的统治地位 , 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客体都处于一种自身分裂的状态。

人们所掌握的实质还是一种物化意识 , 是资产阶级的意识。

这种情况阻碍了代表全人类意识的无产阶级意识的形成 , 使人们消极地顺从和适应物化的社会现实 , 难以让人们形成对整个资本主义的整体性认识 , 因而也看不到它的暂时性 , 达不到对物化的真正消除。

所以要克服物化 , 首先必须使无产阶级从整体上获得自身的阶级意识。

马克思主义就是作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而存在的 , 要从整体上获得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 就必须抓住马克思主义的根本。

卢卡奇认为 , 总体性的辩证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 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

所以无产阶级要整体获得自己的阶级意识 , 达到最终消除物化 , 实现自身的历史使命 , 就必须深入发掘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真实内蕴 , 通过总体性范畴和主客体关系 , 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 最根本的就是使用总体性的方法。

要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 必须从恢复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入手 , 并且强调历史进程中的主体的能动作用。

那么作为主体的无产阶级怎样才算是掌握了总体性的辩证方法呢 ?首先 , 必须把社会生活视为一个整体 , 并纳入历史发展的总过程之中 , 这样才不会把社会生活的变化作为主观的东西加以孤立的考虑和论述。

“总体性范畴并不是把它的各种因素归结为一种无差别的一致性 , 归结为同一性。

只有在这些因素彼此之间处于一种动态的辩证的关系 , 并且在同样是动态的辩证整体中 , 这些因素作为动态的辩证的环节的意义上 , 它们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中所具有的表面的独立和自主才是一种假象。

” 〔 3〕把社会的各种变化和现象置于社会总体联系与历史发展的总过程之中 , 这样人们就可以从总体上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 , 从而认识到资本主义只是历史的一个部分 , 一个阶段。

其次 , 无产阶级必须坚持历史的主客体的统一。

无产阶级的阶级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所以它必须作为主体的总体 , 和现实的总体发生关系并起到实际上的改造作用。

历史是人能动创造的产物 , 同时又是事物的秩序和联系 , 无产阶级必须以决定性的方式参与历史的辩证过程 , 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 , 改造现实的总体 , 将认识变成行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 真正参与历史的创造活动 , 而不是作为社会历史的旁观者。

再次 , 无产阶级必须认识到 , 主客体的统一是在历史的运动过程中实现和把握的。

人们创造物的过程 , 也就是创造自身的过程。

无产阶级必须作为一个自觉的阶级参与实践 , 实现整体性主体与整体性客体的统一 , 有意识地把历史掌握在自己手里 , 把当前的任务与历史过程的总体统一起来 , 把总体性的思想贯彻于日常斗争的现实之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3卷 [M ]. 北京 :1976.88-89. [2][3]卢卡奇 . 历史和阶级意识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1992.147、 13.[作者简介 ]王永战 (1979- , 男 , 河南南乐县人 , 武警杭州指挥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讲师 ,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