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
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
纳米粒子是一种具有特殊尺寸和形态的微小颗粒,其尺寸通常在1到100纳米之间。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纳米粒子合成方法。
1. 化学合成法
化学合成法是最常见也是最广泛使用的纳米粒子合成方法之一。通过化学反应,在溶液中合成纳米粒子。常见的化学合成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共沉淀法等。其中,溶胶-凝胶法是通过溶胶和凝胶相互转化来合成纳米粒子,微乳液法是利用微乳液作为反应介质来合成纳米粒子,共沉淀法是通过共沉淀反应来合成纳米粒子。
2. 热分解法
热分解法是一种通过高温热解反应来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通常是将金属有机化合物或金属盐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纳米粒子。这种方法合成的纳米粒子尺寸均一、形态良好,常用于制备金属纳米粒子。
3. 水热合成法
水热合成法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通过调控反应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尺寸和形态
的纳米粒子。这种方法合成的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较好的分散性,广泛应用于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等的合成。
4. 气相合成法
气相合成法是一种通过气相反应来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通常是将金属有机化合物或金属气体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或氧化,生成纳米粒子。这种方法合成的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较好的控制性,常用于制备金属、合金、半导体等纳米粒子。
5. 生物合成法
生物合成法是一种利用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来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生物体的特殊性质和调控机制来合成纳米粒子,如利用细菌的代谢产物来合成金属纳米粒子、利用植物的提取物来合成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等。生物合成法不仅环境友好,而且合成的纳米粒子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雾化法、机械合金法、燃烧法等,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溶胀法、微乳液法、共沉淀法、水热法等。以下是关于纳米粒子的常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详细介绍。
1. 雾化法:将物质通过高温、高压的气体和固液混合物的喷雾,使其迅速冷却固化,形成纳米粒子。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造粒速度快、控制性好,应用广泛。例如,铜纳米粒子制备后可以应用于导电涂料、导电油墨等领域。
2. 机械合金法:通过机械能强化作用,将材料在高能物理场中研磨、冲击或研磨脱臭,使其形成纳米粒子。这种方法能够制备高纯度的纳米材料,并且可以控制纳米颗粒的形貌和粒度。例如,铁-铁氧化物纳米复合粒子可以应用于催化剂、磁性材料等领域。
3. 燃烧法:通过在适当的氧气中燃烧金属颗粒或金属盐溶液,使其生成纳米颗粒。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制备快速的优点。例如,钛纳米颗粒可以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生物材料等领域。
4. 溶胀法:利用高分子溶胀、凝胶与干燥法,通过控制溶胀度和架链密度,形成纳米颗粒。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孔隙度,适用于吸附、分离等领域。
5. 微乳液法:利用表面活性剂和油水体系,通过溶胶-凝胶转化或乳化反应制备纳米颗粒。这种方法具有制备精密、单分散的纳米颗粒的优点,例如,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可以应用于催化剂、阳光防护剂等领域。
6. 共沉淀法:将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后,通过慢慢加热和搅拌,使其形成纳米颗粒。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例如,氧化铁纳米颗粒可以应用于医学成像、磁性流体等领域。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1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是制备纳米粒子的典型方法,其中蒸发凝聚法和机械粉碎发是两种较早期及常用的方法。
1.1 蒸发凝聚法
蒸发凝聚法是一种早期的制备纳米粒子的物理方法。它是在高真空条件下,将金属原料加热、蒸发,使之成为原子或分子,再凝聚生成纳米粒子。蒸发凝聚过程一般不伴有燃烧之类的化学反应,是纯粹的物理过程。其原料的蒸发方式包括等离子体蒸发、激光束加热蒸发、电阻蒸发、电弧放电加热蒸发、电子束加热蒸发、高频感应电流加热蒸发、太阳炉加热蒸发等。蒸发法所得产品的粒径一般为5~100nm,再经过真空蒸馏、浓缩,可以在短时间内制得平均粒径为3nm的粒子。蒸发凝聚法的主要特点是制备的纳米粒子纯度高、粒度分布窄、结晶性好、表面清洁、粒度易于控制等。
1.2 机械粉碎法
机械粉碎是指在粉碎力的作用下,固体料块或粒子发生变形进而破裂,产生更微细的颗粒。常见的基本粉碎方式包括剪碎、压碎、冲击粉碎和磨碎。一般的粉碎作用力都是几种粉碎力的组合。理论上,固体粉碎的最小粒径可达10~50 nm。然而目前的机械粉碎设备与制作工艺很难达到这一理想值。粉碎极限受物料种类、粉碎方法、粉碎工艺条件、机械应力施加方式、粉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机械粉碎也用于纳米粒子制备过程,比较典型的纳米粉碎技术有:气流磨、搅拌磨、振动磨、球磨和胶体磨等。其中,气流磨是利用高速气流或热蒸气的能量使粒子相互冲击、碰撞、摩擦从而被较快的粉碎。气流磨的技术发展较为迅速,20世纪80年代德国Alpine公司开发的流化床逆向气流磨可将较高硬度的物料粒子粉碎,产品粒度达到了1~5 μm。降低入磨物的粒度后,可以得到平均粒度1μm的产
纳米粒子的制备技术
纳⽶粒⼦的制备技术
纳⽶粒⼦的制备技术
纳⽶技术和纳⽶材料的科学价值和应⽤前景已逐渐被⼈们所认识,纳⽶科学与技术被公认为21世纪的三⼤科技之⼀。⼈们利⽤纳⽶可以在纳⽶尺⼨范围内认识和改造⾃然,通过直接操纵和安排原⼦,分⼦⽽创造新物质,纳⽶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类科学技术已经进⼊了⼀个新时代——纳⽶科技时代。
纳⽶粒⼦是指粒度在1—100nm之间的粒⼦(纳⽶粒⼦⼜称超细微粒)。属于胶体粒⼦⼤⼩的范畴。它们处于原⼦簇和宏观物体之间的过度区,处于微观体系和宏观体系之间,是由数⽬不多的原⼦或分⼦组成的集团,因此它们既⾮典型的微观系统亦⾮典型的宏观系统。可以预见,纳⽶粒⼦应具有⼀些新异的物理化学特性。
纳⽶粒⼦区别于宏观物体结构的特点是,它表⾯积占很⼤⽐重,⽽表⾯原⼦既⽆长程序⼜⽆短程序的⾮晶层。可以认为纳⽶粒⼦表⾯原⼦的状态更接近⽓态,⽽粒⼦内部的原⼦可能呈有序的排列。即使如此,由于粒径⼩,表⾯曲率⼤,内部产⽣很⾼的Gilibs压⼒,能导致内部结构的某种变形。
纳⽶粒⼦的四⼤效应
1. 表⾯效应
球形颗粒的表⾯积与直径的平⽅成正⽐,其体积与直径的⽴⽅成正⽐,故其⽐表⾯积(⾯积/体积)与直径成反⽐。随着颗粒直径的变⼩⽐表⾯积将会显著地增加。例如粒径为10nm时,⽐表⾯积为90m2/g;粒径为5nm时,⽐表⾯积为180m2/g;粒径下降到2nm时,⽐表⾯积猛增到450m2/g。粒⼦直径减⼩到纳⽶级,不仅引起表⾯原⼦数的迅速增加,⽽且纳⽶粒⼦的表⾯积、表⾯能都会迅速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处于表⾯的原⼦数较多,表⾯原⼦的晶场环境和结合能与内部原⼦不同所引起的。表⾯原⼦周围缺少相邻的原⼦,有许多悬空键,具有不饱和性质,易与其它原⼦相结合⽽稳定下来,故具有很⼤的化学活性,晶体微粒化伴有这种活性表⾯原⼦的增多,其表⾯能⼤⼤增加。这种表⾯原⼦的活性不但引起纳⽶粒⼦表⾯原⼦输运和构型变化,同时也引起表⾯电⼦⾃旋构象和电⼦能谱的变化。
制备纳米粒子的化学方法
制备纳米粒子的化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热
门话题。在这一领域中,制备纳米粒子是最为基础和常见的操作
之一。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制备纳米粒子的化学方法,
以及其原理和应用。
1. 化学还原法
化学还原法是制备纳米粒子的一种常见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还
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粒子。其制备步骤如下:
首先,将金属离子溶解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还原剂;其次,
加热反应体系,这样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最后,洗涤、分离及干
燥得到所需的纳米金属粉末。
化学还原法的优点是制备简单、工艺流程短,稳定性好。另外,该方法适用于大部分金属离子,因此在制备纳米金属粉末时,可
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金属离子。
2. 氧化物热分解法
氧化物热分解法是利用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金属
粒子的方法。通常将金属盐在空气中热处理。其制备步骤如下:
首先,将金属盐加入反应瓶中,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其次,在制备过程中,将盐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分解,气体产物通过冷
凝管冷却后得到水,而生成的金属粉末在瓶底沉淀;最后,去除水,将金属粉末用洗涤剂和乙醇洗涤,使其纯化,获得所需的纳
米金属粉末。
氧化物热分解法的优点是制备的纳米颗粒单分散性好。此外,
该方法应用与多种金属离子,且不需使用昂贵的还原剂,因此其
成本较低。
3. 沉淀法
沉淀法是将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通过定量沉淀生成金属粒子。
其步骤如下:
首先将金属盐用水或有机溶剂溶解在溶液中,然后加入络合剂,将金属阳离子络合成配合物;其次,加入氢氧化钠等碱性沉淀剂,使配合物沉淀,生成纳米金属粉末;最后,沉淀后用水洗涤,将
无机纳米粒子的合成和性质
无机纳米粒子的合成和性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科技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而无机纳米粒子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机纳米粒子的制备
方法也具有多样性,比如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
一、物理法合成无机纳米粒子
物理法合成无机纳米粒子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热蒸发法、电量子点法和溅射法等。
1. 化学气相沉积法
该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的原理,在固态前驱体的表面附加或吸
附反应物,在惰性气体氛围下传输它们,通过热化学反应将气态
物质直接沉积在所需的衬底上,形成无机纳米粒子。
该方法具有快速、晶体质量好、部件迅速、可控性强等优点,
且不会发生水化和溶解反应,但是也存在废气处理难度大等问题。
2. 热蒸发法
热蒸发法主要是通过将固态物质加热,使其直接转化为气态物
质后沉积在衬底上形成晶体的方法。通常使用的是真空蒸发,通
过热枪等工具使得原料在高温达到气态,然后在均匀加热的衬底
上形成凝聚态固体,形成无机纳米粒子。
热蒸发法通常以真空状态下进行,可以形成较高的真空度,从
而减小了物质中杂质的含量,使得所得产品的纯度更高。
3. 电量子点合成法
电量子点合成法是将能够激发电子的物质通过不同的合成方式,制备出尺寸在1到10纳米的半导体电量子点,并在表面修饰上有
机小分子来提高量子点的荧光强度。
该方法具有快速、可收缩性高等优点,同时也存在制备工艺复杂,未来可能会成为制备半导体量子点的主要方法。
4. 溅射法
溅射法就是利用金属薄膜或半导体材料,在惰性气体氛围下通
过射流或热源的激励,将被溅射的物质沉积在特定的衬底上,得
到热化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完整版)纳米颗粒制备方法
蒸发凝聚法
• 这是制备纳米粒子的一种早期的物理 方法。它是在高真空条件下,将金属原 料加热、蒸发,使之成为原子或分子, 再凝聚生成纳米粒子。制备过程一般不 伴有燃烧之类的化学反应,是纯粹的物 理过程。
• 原料的蒸发方式: 电阻蒸发、等离 子体蒸发、激光束加热蒸发、电子束加 热蒸发、电弧放电加热蒸发、高频感应 电流加热蒸发、太阳炉加热蒸发等。
• 优 点:可避免引入对材料性能不利的有害杂 质生成的粉末具有较高的化学均匀性,粒度较 细,颗粒尺寸分布较窄且具有一定形貌。
均匀沉淀法
• 在溶液中加入某种能缓慢生成沉淀剂 的物质,使溶液中的沉淀均匀出现,称 为均匀沉淀法。
• 本法多数在金属盐溶液中采用尿素热分 解生成沉淀剂NH4OH,促使沉淀均匀生 成。
共沉淀法
• 共沉淀法可制备BaTiO3、PbTiO3等电子陶瓷 及ZrO2等粉体。以CrO2为晶种的草酸沉淀法, 制备了La、Ca、Co、Cr掺杂氧化物及掺杂 BaTiO3等。
• 以Ni(NO3)2·6H2O溶液为原料、乙二胺为络 合剂,NaOH为沉淀剂,制得Ni(OH)2超微粉, 经热处理后得到NiO超微粉。
化学制备方法
• 1 化学沉淀法 • 2 化学还原法 • 3 溶胶凝胶法 • 4 水热法 • 5 溶剂热合成法 • 6 热分解法 • 7 微乳液法 • 8 高温燃烧合成法 • 9 模板合成法 • 10 电解法
纳米技术中的纳米粒子
纳米技术中的纳米粒子
纳米技术是一种跨学科的技术,可应用于医学、材料科学、计
算机科学、能源等领域。纳米粒子作为纳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
一、纳米粒子的定义和性质
纳米粒子是一种直径在1到100纳米之间的粒子,其直径小于
一百分之一的毫米。纳米粒子比其它大分子更易溶解和稳定,具
有高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大颗粒相比,纳米粒
子具有更高的反应速率、更高的催化活性和更强的光学特性,因
此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物理
法主要通过高能球磨、蒸发凝结、溅射和激光等方法制备纳米材料;化学法主要通过共沉淀、溶胶-凝胶、沉淀、还原等方法制备
纳米材料;生物法则利用生物学原理获得纳米材料。
三、纳米粒子的应用
1. 医学应用
纳米粒子可以用于制备新型的药物递送系统,用于传递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纳米粒子还可以应用于基因治疗、细胞成像、生物传感等方面。
2. 环境治理
纳米粒子可以用于污染物的检测和净化,也可以用于修复环境污染。比如,利用TiO2 纳米粒子可以提高污水的净化速度,利用Fe3O4 纳米粒子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3. 材料科学
纳米粒子可以用于改善材料的性能,制备出更为优越的材料。比如纳米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特性和光学特性,能够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和化学传感器等领域。
4. 能源
纳米粒子可以用于提高电池和储能器的性能,同时也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光电转换材料。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利用纳米粒子可以有效的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
纳米粒子的制备和应用技巧
纳米粒子的制备和应用技巧
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科技领域之一,其在各个领域都展示出了强
大的应用潜力。而纳米粒子的制备和应用技巧则是实现纳米技术应用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将针对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技巧进行介绍,以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合
成法等。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凝聚态物理方法、气相法等,通过物理手段制备出纳米尺度的颗粒。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溶剂热法、沉淀法、蒸汽相法等,通过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制备出纳米粒子。生物合成法则利用生物体内的生物学活性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合成纳米粒子。不同的制备方法在纳米粒子的形状、尺寸及性质上有所差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对于实现特定应用目标至关重要。
在纳米粒子的应用方面,由于其独特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具备了许多传统
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其中,纳米粒子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可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此外,纳米粒子在光伏、光催化和电池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纳米粒子制备的高效催化剂可以大幅度提高氢能源的制备效率,实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医学领域,纳米粒子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纳米粒子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实现
药物的靶向输送并提高疗效,同时也减少了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此外,纳米粒子还可以作为成像剂,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纳米粒子通过改变其表面性质、尺寸和结构,可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高选择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纳米粒子还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纳米材料可以用于水处理、废气净化和土壤修复等环境保护工作,通过纳米粒子的吸附和催化作用,有效地去除有害物质和污染物,从而净化环境。同时,纳米粒子也可以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利用纳米材料对食品质量进行监测和检测,提高食品安全性。
第七部分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优 点:获得的粒子分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好,颗粒形状 基本呈球形,过程也可控制。
多元醇还原法
• 利用金属盐可溶于或悬浮于乙二醇(EG)、 一缩二乙二醇(DEG)等醇中,当加热到醇的 沸点时,与多元醇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金 属沉淀物,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或引入外界 成核剂,可得到纳米级粒子。
化学沉淀法
• 直接沉淀法 • 共沉淀法 • 均匀沉淀法 • 水解沉淀法 • 沉淀转化法
直接沉淀法
• 在溶液中金属离子直接与沉淀剂作 用生成沉淀物
• 该法难以获得粒度分布均匀的纳米 粒子
共沉淀法
• 在含有多种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沉淀 剂,使共存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完全沉淀 的方法称为共沉淀法。
• 共沉淀法要注意防止发生分别沉淀,可 以通过提高溶液中沉淀剂的浓度,再导入 金属盐溶液,使溶液中所有金属离子同时 满足沉淀条件,另外还需激烈搅拌
•
该法工艺流程短,操作简便,但制备的化
合物仅局限于少数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化学还原法
• 水溶液还原法 • 多元醇还原法 • 气相还原法 • 碳热还原法
水溶液还原法
• 采用水合肼、葡萄糖、硼氢化钠(钾)等还 原剂,在水溶液中制备超细金属粉末或非晶 合金粉末,并利用高分子保护PVP(剂聚乙烯 基吡咯烷酮)阻止颗炷团聚及减小晶粒尺寸。
人工合成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
人工合成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粒子已经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领域
中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人工合成纳米粒子,是制备各种功能纳
米材料的基础,对于其在生物医学、生化检测、信息存储等领域
的应用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合成方法、结构特点以及
应用等方面,综述人工合成纳米粒子的相关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一、人工合成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目前,有许多种不同的方法用于合成纳米颗粒,其中最常见的
有溶剂热法、化学还原法、物理气相法等。下面,我们将分别介
绍它们的特点及优缺点。
1. 溶剂热法
溶剂热法的特点是使用溶剂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形成纳米粒子。
通过选择不同的溶剂,可以制备出各种形态的纳米颗粒,例如球形、棒形等。溶剂热法具有制备简单、易于控制形态大小等优点,但也存在能耗高、操作复杂等不足之处。
2. 化学还原法
化学还原法即将金属离子还原成纳米金属颗粒,其他金属离子
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制备。化学还原法的特点是制备时间短、能
耗低,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纯度,因此该方法被广泛应用
在涂层、生物医学等领域。
3. 物理气相法
物理气相法是通过溅射、蒸发等方式对纯金属或金属化合物薄
膜进行制备。此方法具有卓越的纯度和复合性能,还可以通过控
制反应条件得到不同形式的纳米颗粒。
二、人工合成纳米粒子的结构特点
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特性,有着比传统材料更强的表面
活性及反应活性等性质。在纳米颗粒中,表面原子的数量变得更多,因此表面能变得更加充分,更容易被外界影响其性质。另外,与宏观物质相比,纳米颗粒的特征尺寸更小,表现出了出色的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质。
制备纳米颗粒的方法及其应用探讨
制备纳米颗粒的方法及其应用探讨
一、前言
纳米颗粒是介于原子和宏观颗粒之间的一种物质,具有独特的
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因此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本文将就制备纳米颗粒的方法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二、制备纳米颗粒的方法
制备纳米颗粒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规的制备方法包括机械法、
溶剂法、热化学法、真空蒸发法、离子束法等。
1. 机械法
机械法制备纳米颗粒的方式包括高速搅拌、超声波法和机械破碎。其中,高速搅拌法是将材料粉末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高速
搅拌下形成悬浮液,悬浮液中的颗粒粒径可达到几纳米~几十纳米;超声波法是利用超声波长时间作用于液体中的物质,通过超
声波的机械和热效应,在短时间内形成高温高压实现纳米颗粒制备;机械破碎法是利用高强度旋转加速度的力量将物料粉碎成纳
米级别的粒子。
2. 溶剂法
溶剂法是将溶解了前驱体的有机溶剂加入到水相溶液中,然后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增溶和非金属离子的控制作用形成纳米颗粒。常见的溶剂法有反相微乳液法。
3. 热化学法
热化学法是在所需纳米材料的前驱体和还原剂反应过程中,通过温度的提高及实验时间的延长使产物形成纳米颗粒。该方法常采用还原分散和热分解。
4. 真空蒸发法
真空蒸发法迫使固态材料的热蒸气在较低压力下凝结成固体,或在气相中从气态原子层凝结成纳米结构。这种制备方法具有晶体质量高、控制性强、设备简单等优点。
5. 离子束法
离子束法是利用在几十非常高的能量,将材料簇离子用氩离子束强化,使其获得一定能量并加速,导致凝聚成小颗粒,其方法具体分为离子束沉积、速率可控沉积、选择性沉积和离子束辅助沉积。
制备纳米粒子的物理方法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 室的吴恩熙等人的研究发现:
采用振动球磨对粗、中、细碳化钨粉均 有显著的细化效果。球磨60 h 时,粉末粒 度均可降至0. 6μm 以下,同时粉末粒度分 布变窄。 振动球磨制取超细碳化钨的最小粒度取 决于球磨强度、球磨时间和球料比
2.2.1机械粉碎法
3.振动磨
利用研磨介质可以在一定振幅振动的筒体内对物料进 行冲击、摩擦、剪切等作用而使物料粉碎。 与球磨机不同,振动磨是通过介质与物料一起振动将 物料进行粉碎的。
滚筒式球磨
行星球磨
2.2.1机械粉碎法
参考文献:
1)高能球磨制备ZnSe纳米晶粉体 车俊 姚熹 姜海青 汪敏强,西安交通大学,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 将相同摩尔比的Zn粉和Se粉放在球磨罐(WC)中,选用球石 直径为10mm,原料:球石=1:20,干磨,在氮气保护下, 球磨60min即可获得纯立方闪锌矿结构,避免了ZnO相的出 现。晶粒的尺寸用Scherrer公式计算为5nm,用TEM直接观 察的尺寸为10nm左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2.1机械粉碎法
1.球磨(Milling)
球磨机是目前广泛 采用的纳米磨碎设 备。 它是利用介质 和物料之间的相互 研磨和冲击使物料 粒子粉碎,经几百 小时的球磨,可使 小于 l μ m 的粒子达 到20%。
1)研磨碗自转和公转 转速的传动比率任意可 调。
纳米颗粒制备方法
纳米颗粒制备方法
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包括蒸发法制备纳米颗粒、流动油面上的真空蒸发沉积法、化学气相冷凝法等。此外,纳米颗粒的化学合成方法也较为常见。
以上方法的具体内容如下:
1.蒸发法制备纳米颗粒:包括直接利用气体或利用各种手段将物质变成气体,使之在气体状态下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在冷却过程中凝聚长大形成纳米粒子。其中,气相蒸发法原理是在高真空室中冲入低压的纯净惰性气体或反应气体,预蒸发的物质置于坩埚,通过加热装置逐渐加热蒸发,产生原物质烟雾。由于惰性气体的对流,烟雾向上移动(与反应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并接近充液氮的冷却棒(77K)。在蒸发过程中原物质原子与惰性气体碰撞损失能量冷却,造成局域的过饱和,形成均匀的成核过程,然后形成原子簇,长大成纳米粒子。
2.流动油面上的真空蒸发沉积法(VEROS):将物质在真空中连续地蒸发到流动着的油面上,然后把含有纳米粒子的油回收到贮存器内,再经过真空蒸馏、浓缩,制备纳米粒子。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平均粒径小于10nm的各类金属粒子,粒子分布窄。
3.化学气相冷凝法(CVC):将反应室抽真空,冲入少量的惰性气体,形成数百帕的真空度,(通入反应气体),在加热的反应器内得到目标产物或其前驱体,然后在对流的作用下,到达后部的骤冷转筒器(加入液氮作为冷却介质),转筒后面有一刮刀不断的移去沉积的纳米颗粒,可以提供一个干净的金属表面来进行连续的收集操作。
这种方法粒径小、分布窄、避免团聚。
以上制备纳米颗粒的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纳米粒子合成方法
纳米粒子合成方法
纳米粒子是具有纳米级尺寸的微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因此在材料科学、医学、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合成纳米粒子是研究人员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之一,因为合适的合成方法不仅能够精确控制纳米粒子的形状、大小和组成,还能够影响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效果。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纳米粒子合成方法。
1. 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粒子合成方法,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使溶胶逐渐形成凝胶,然后通过干燥和煅烧等步骤制备纳米粒子。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控制溶胶溶液中的化学成分和条件来调控纳米粒子的形状和尺寸。例如,通过溶胶-凝胶法可以合成金属纳米粒子、氧化物纳米粒子等。
2. 热分解法
热分解法是一种利用热能将金属盐类或金属有机络合物转化为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通常使用高温和惰性气氛来控制热分解反应。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纳米粒子形貌和尺寸的精确控制。例如,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时间,可以合成球形、棒状或片状的金属纳米粒子。
3. 水热法
水热法是一种利用水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来制备纳米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常用于合成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和碳基材料。在高温高压的水热环境下,溶液中的化学物质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反应,从而合成所需的纳米颗粒。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尺寸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反应时间来实现。
4. 水相/油相界面法
水相/油相界面法是一种通过油相与水相的界面上发生的反应来制备纳米颗粒的方法。通常使用表面活性剂作为界面剂来调控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貌。在水相/油相体系中,溶剂中的油相可溶解或包裹微量的金属形成一种包裹形态,然后在界面上通过还原反应形成纳米粒子。这种方法可以合成具有特定形状和空腔的纳米颗粒。
物理实验技术中纳米粒子合成与精确控制技巧
物理实验技术中纳米粒子合成与精确控制技
巧
在物理科研领域中,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纳米技术是利用纳米尺度(1纳米等于10^-9米)下物质的特殊性质和行为来开发新的应用和制造新的材料。在纳米技术中,纳米粒子合成与精确控制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纳米粒子合成方法和精确控制技巧,并讨论其在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应用。
一、纳米粒子合成方法
1. 溶剂热法
溶剂热法是一种常见的纳米粒子合成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溶剂热反应,在高温下使金属盐或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并与还原剂反应生成纳米粒子。这种方法可以合成具有可控形貌和尺寸的金属纳米粒子。同时,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添加不同的表面活性剂,还可以实现纳米粒子的形貌控制和表面修饰。
2. 水相合成法
水相合成法是一种较为简易、环境友好的纳米粒子合成方法。其原理是将金属盐加入到水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化学反应条件,通过还原剂还原金属离子生成纳米粒子。水相合成法可以制备各种金属和半导体纳米粒子,并且可以实现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分散。
3. 气相合成法
气相合成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粒子合成方法。其原理是将金属有机化合物或金属化合物蒸发在高温下,经由气相反应生成纳米粒子。这种方法可以合成高纯度、高结晶度的纳米粒子,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条件控制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貌。
二、纳米粒子的精确控制技巧
1. 表面修饰
表面修饰是精确控制纳米粒子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在纳米粒子表面引入功能性分子或聚合物,可以改变纳米粒子的表面性质和稳定性。例如,可以在纳米粒子表面修饰亲水基团,使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更加稳定分散。同时,通过调节表面修饰分子的结构和含量,还可以实现纳米粒子的生物兼容性和靶向输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纳米粒子的物理制备方法
1.1机械粉碎法
机械粉碎就是在粉碎力的作用下,固体料块或粒子发生变形进而破裂,产生更微细的颗粒。物料的基本粉碎方式是压碎、剪碎、冲击粉碎和磨碎。一般的粉碎作用力都是这几种力的组合,如球磨机和振动磨是磨碎与冲击粉碎的组合;气流磨是冲击、磨碎与剪碎的组合,等等。理论上,固体粉碎的最小粒径可达0.01~0.05μm。然而,用目前的机械粉碎设备与工艺很难达到这一理想值。粉碎极限取决于物料种类、机械应力施加方式、粉碎方法、粉碎工艺条件、粉碎环境等因素。比较典型的纳米粉碎技术有:球磨、振动磨、搅拌磨、气流磨和胶体磨等。其中,气流磨是利用高速气流(300~500m/s)或热蒸气(300~450℃)的能量使粒子相互产生冲击、碰撞、摩擦而被较快粉碎。气流磨技术发展较快,20世纪80年代德国Alpine公司开发的流化床逆向气流磨可粉碎较高硬度的物料粒子,产品粒度达到了1~5μm。降低入磨物粒度后,可得平均粒度1μm的产品,也就是说,产品的粒径下限可达到0.1μm以下。除了产品粒度微细以外,气流粉碎的产品还具有粒度分布窄、粒子表面光滑、形状规则、纯度高、活性大、分散性好等优点。因此,气流磨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其在陶瓷、磁性材料、医药、化工颜料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2蒸发凝聚法
蒸发凝聚法是将纳米粒子的原料加热、蒸发,使之成为原子或分子;再使许多原子或分子凝聚,生成极微细的纳米粒子。利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粒子一般在5~100nm之间。蒸发法制备纳米粒子大体上可分为:金属烟粒子结晶法、真空蒸发法、气体蒸发法等几类。而按原料加热技术手段不同,又可分为电极蒸发、高频感应蒸发、电子束蒸发、等离子体蒸发、激光束蒸发等几类。
1.3离子溅射法
用两块金属板分别作为阴极和阳极,阴极为蒸发用材料,在两电极间充入Ar(40~250Pa),两极间施加的电压范围为0.3~1.5kV。由于两极间的辉光放电使Ar粒子形成,在电场作用下Ar离子冲击阳极靶材表面,使靶材原子从其表面蒸发出来形成超微粒子,并在附着面上沉积下来。离子的大小及尺寸分布主要取决于两极间的电压、电流、气体压力。靶材的表面积愈大,原子的蒸发速度愈高,超微粒的获得量愈大。溅射法制备纳米微粒材料的优点是:(1)可以制备多种纳米金属,包括高熔点和低熔点金属。常规的热蒸发法只能适用于低熔点金属;(2)能制备出多组元的化合物纳米微粒,如AlS2,Tl48,Cu91,Mn9,ZrO2等;通过加大被溅射阴极表面可加大纳米微粒的获得量。采用磁控溅射与液氮冷凝方法可在表面沉积有方案膜的电镜载网上支撑制备纳米铜颗粒。
1.4冷冻干燥法
先使干燥的溶液喷雾在冷冻剂中冷冻,然后在低温低压下真空干燥,将溶剂升华除去,就可以得到相应物质的纳米粒子。如果从水溶液出发制备纳米粒子,冻结后将冰升华除去,直接可获得纳米粒子。如果从熔融盐出发,冻结后需要进行热分解,最后得到相应纳米粒子。冷冻干燥法用途比较广泛,特别是以大规模成套设备来生产微细粉末时,其相应成本较低,具有实用性。此外,还有火花放电法,是将电极插入金属粒子的堆积层,利用电极放电在金属粒子之间发生电火花,从而制备出相应的微粉。爆炸烧结法,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以极强的载荷作用于金属套,使得套内的粉末得到压实烧结,通过爆炸法可以得到1μm以下的纳米粒子。活化氢熔融金属反应法的主要特征是将氢气混入等离子体中,这种混合等离子体再加热,待加热物料蒸发,制得相应的纳米粒子。
二、制备纳米粒子的化学方法
2.1气相化学反应法
气相化学反应法制备纳米粒子是利用挥发性的金属化合物的蒸气,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所需要的化合物,在保护气体环境下快速冷凝,从而制备各类物质的纳米粒子。气相反应法制备超微粒子具有很多优点,如粒子均匀、纯度高、粒度小、分散性好、化学反应性与活性高等。气相化学反应法适合于制备各类金属、金属化合物以及非金属化合物纳米粒子,如各种金属、氮化合物、碳化物、硼化物等。按体系反应类型可将气相化学反应法分为气相分解和气相合成两类方法。气相分解是对待分解的或经前期预先处理的中间化合物进行加热、蒸发、分解,得到目标物质的纳米粒子;气相合成法通常是利用两种以上物质之间的气相化学反应,在高温下合成出相应的化合物,再经过快速冷凝,从而制备各种物质的纳米粒子。
2.2沉淀法
沉淀法是在溶液状态下将不同化学成分的物质混合,在混合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制备纳米粒子的前驱体沉淀物,再将此沉淀物进行干燥或煅烧,从而制得相应的纳米粒子。一般粒子在1μm左右时就可以发生沉淀,
从而产生沉淀物,生成粒子的粒径通常取决于沉淀物的溶解度,沉淀物的溶解度越小,相应粒径也越小。而粒子的粒径随溶液的过饱和度减小呈增大趋势。沉淀法制备纳米粒子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沉淀法、共沉淀法、均相沉淀法、化合物沉淀法、水解沉淀法等多种。
2.3水热合成法
水热合成法是液相中制备纳米粒子的一种方法。一般是在100~350℃温度下和高气压环境下使无机或有机化合物与水化合,通过对加速渗析反应和物理过程的控制,得到改进的无机物,再过滤、洗涤、干燥,从而得到高纯、超细的各类微粒子。
水热合成法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环境进行反应:其一为密闭静态,即将金属盐溶液或其沉淀物置入高压反应釜内,密闭后加以恒温,在静止状态下长时间保温;其二为密闭动态,即在高压釜内加磁性转子,密闭后将高压釜置于电磁搅拌器上,在动态的环境下保温。一般动态反应条件下可以大大加快合成速率。
2.4喷雾热解法
喷雾热解法的原理是将所需的某种金属盐的溶液喷成雾状,送入加热设定的反应室内,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细微的粉末粒子。根据对喷雾液滴热处理的方式不同,可以把喷雾热解法分为喷雾干燥、喷雾焙烧、喷雾燃烧和喷雾水解等四类。喷雾干燥是将制成的溶液或微乳液靠喷嘴喷成雾状物来进行微粒化的一种方法。将液滴进行干燥并随即捕集,捕集后直接或经过热处理后,就会得到各种化合物的纳米粒子。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制得Ni、Zn、Fe的铁氧体纳米粒子。喷雾燃烧是将金属盐溶液用氧气26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11卷雾化后,在高温下燃烧分解而制得相应的纳米粒子。喷雾水解法是利用醇盐喷雾,制成相应的气溶胶,再让这些气溶胶与水蒸气反应进行水解,从而制成单分散性的粒子,最后将这些粒子再焙烧,即可得到相应的纳米粒子。喷雾热解法属于气—液反应一类的方法,因为其原料制备过程是液相法,而其部分化学反应又是气相法,因此,该方法集中了气、液法两者的优点。这些优点表现为:可以方便地制备多种组元的复合物质粉末粒子;粒子分布均匀;粒子形状好,一般呈理想的球状;制备过程简单,从配制溶液到粒子形成,几乎是一步到位。
2.5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是制备纳米粒子的一种湿化学法。它的基本原理是以液体的化学试剂配制成金属无机盐或金属醇盐前驱物,前驱物溶于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溶质与溶剂产生水解或醇解反应,反应生成物经聚集后,一般生成1nm左右的粒子并形成溶胶。通常要求反应物在液相下均匀混合、均匀反应,反应生成物是稳定的溶胶体系。在这段反应过程中不应该有沉淀发生。经过长时间放置或干燥处理溶胶会转化为凝胶。在凝胶中通常还含有大量的液相,需要借助萃取或蒸发除去液体介质,并在远低于传统的烧结温度下热处理,最后形成相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