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docx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docx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度》读书笔记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

之心。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这本书是是冯友兰先生任教宾夕

法尼亚大学期间所著,意在向美国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所以其风格便是通俗易懂,并

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作为中国哲学的入门书籍是再好不过的了。很多哲学书籍若不是太专业,就是通俗到了乏味。它

堪称是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在我看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潜移默化的,不能明确的说是什么地位,但举足轻重。在看地位前要先明确在中国什么被称之为哲学,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人的生

活渗透了儒学思想,儒家俨然成为了一种宗教——儒教。中国之所以在过去被称为 "礼仪之邦 " ,要诚心地感谢这种精神教导。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地关切政

治和伦理道德。因此,它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

关心地狱或天堂;关心人的今生,而不是来世。它有一心教导人向善去恶,何

为"君子之道 " 。事实上,儒家思想并不比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思想更像宗教。“四书”在中国人心目中诚然具有《圣经》在西方人心目中的那种地位,但“四书”中没有上帝

创世,有没有天堂地狱。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只要没死,他就还在人生之中,就要进行

对人生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我们称之为反思,因为它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有关人生的学说,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5-8章)【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5-8章)【圣才出品】

第5章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一、概述

1.墨子

墨子,姓墨名翟。研究墨翟思想的主要资料是《墨子》一书,其中有53章,是墨翟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墨子创立了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学派。

2.墨子与孔子

(1)孔子对古代文明的态度是加以理性化、合理化,墨子则对古代文明持批判态度。

(2)孔子是一位文雅有修养的君子,墨子则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布道家。他说教的宗旨是反对传统的典章制度及其实践,反对孔子和儒家的各种理论。

二、墨家的社会背景

1.墨家的出发点

在古代,各种典章制度和礼乐都是贵族专用的,在普通百姓眼中,这些典制礼乐都是奢侈的繁文缛节,没有丝毫用处。墨子和墨家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批判传统典制和对它加以粉饰的孔子与儒家。墨家哲学的内容,主要是这种批判和对游侠道德的辩护。

2.墨子及其追随者与其他游侠的区别

(1)其他游侠只是雇佣兵,谁雇用,便为谁卖命;墨子和他的追随者们则反对任何侵略战争,他们只为防御性战争效劳。

(2)通常的“侠”只是墨守武士的职业道德;墨子和他的追随者则对武士的职业道德

进行理性化的解释。因此,他创立了一个新的哲学流派。

3.墨子对儒家的批评

墨子认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政焉”:

(1)儒者不相信天或鬼,结果是:“天鬼不悦”。

(2)儒家坚持厚葬,特别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三年之丧,浪费了民众的财富精力。

(3)儒家“盛为声乐以淫遇民”,结果只是少数贵族奢侈享受。

(4)儒家主张宿命论,造成民众怠惰顺命。

三、兼爱

1.兼爱

在《墨子》一书中,墨子经常提到仁义和仁人、义人,但是其含义和儒家略有不同。墨子认为,仁义都是“兼爱”的表现。“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思想,它是墨子所由出身的游侠们的职业道德的自然延伸。他们的职业道德是:游侠之间,“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墨子以这种思想为基础,把它扩大推广,主张天下所有的人都应当不分高低,彼此相爱。

(NEW)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NEW)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

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

第1章 绪 论

第2章 泛论子学时代

第3章 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

第4章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第5章 墨子及前期墨家

第6章 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

第7章 战国时之“百家之学”

第8章 《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第9章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第10章 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

第11章 《墨经》及后期墨家

第12章 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学

第13章 韩非及其他法家

第14章 秦汉之际之儒家

第15章 《易传》及《淮南鸿烈》之宇宙论

第16章 儒家之六艺论及儒家之独

第二部分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填空题

二、名词解释

三、简答题

四、论述题

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

第1章 绪 论

一、哲学之内容

1哲学

(1)分类

物理学、伦理学、论理学。

(2)内容

①宇宙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世界之道理”。

②人生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人生之道理”。

③知识论:目的在求一“对于知识之道理”。

2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的内容

(1)宇宙论

①“本体论”,即研究“存在”之本体及“真实”之要素者。

②“宇宙论”,即研究世界之发生及其历史,其归宿者。

(2)人生论

①心理学所考究,即研究人究竟是什么者。

②伦理学、政治社会哲学等所考究,即研究人究竟应该怎么者。(3)知识论

①知识论,即研究知识之性质者。

②伦理学,即研究知识之规范者。

(4)关系

宇宙论与人生论,相即不离,有密切之关系。哲学之人生论,皆根据于宇宙论。哲学家中有以知识论证成其宇宙论者,有因研究人之是什么而联带及知识问题者。

二、哲学之方法与论证

1哲学之方法

哲学之方法,是直觉的,反理智的。直觉能使吾人得到一个经验,而不能使吾人成立一个道理。一个经验之本身,无所谓真妄;一个道理,是一个判断,判断必合逻辑。各种学说之目的,皆不在叙述经验,而在成立道理,故其方法,必为逻辑的、科学的。科学方法,即是哲学方法。

【读书笔记大全】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第一章

【读书笔记大全】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第一章

【读书笔记大全】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第一章

第一章中国哲学精神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

低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作“逊于道德的”价值。对于远超过现世的崇尚就是人

类先天的性欲之一。《老子》说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研习的目的就是减少积

极主动的科学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提升精神的境界。哲学属为道的范畴。

中国哲学认为一个人最高的成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佛家说,生就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种哲学,即普通所

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

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一样。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

成一个合命题。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

“内圣”就是就其学识的成就说道;“外王”,就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道。由于

哲学的主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必须赢得这种科学知识,而且就是

必须培养这种人格。哲学不单是必须晓得它,而且就是必须体验它。学识自己,已连续地、一贯地维持无私并无我的单纯经验,并使自己能与宇宙合一。因此在重新认识上,永远探

索着,在实践上,永远行动着,或者尝试着行动。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重新认识摆放

的观念模式,而是内是它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道就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

第1章绪论

一、哲学之内容

1.哲学

(1)分类

物理学、伦理学、论理学。

(2)内容

①宇宙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世界之道理”。

②人生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人生之道理”。

③知识论:目的在求一“对于知识之道理”。

2.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的内容

(1)宇宙论

①“本体论”,即研究“存在”之本体及“真实”之要素者。

②“宇宙论”,即研究世界之发生及其历史,其归宿者。(2)人生论

①心理学所考究,即研究人究竟是什么者。

②伦理学、政治社会哲学等所考究,即研究人究竟应该怎么者。(3)知识论

①知识论,即研究知识之性质者。

②伦理学,即研究知识之规范者。

(4)关系

宇宙论与人生论,相即不离,有密切之关系。哲学之人生论,皆根据于宇宙论。哲学家中有以知识论证成其宇宙论者,有因研究人之是什么而联带及知识问题者。

二、哲学之方法与论证

1.哲学之方法

哲学之方法,不是直觉的,反理智的。直觉能使吾人得到一个经验,而不能使吾人成立一个道理。一个经验之本身,无所谓真妄;一个道理,是一个判断,判断必合逻辑。各种学说之目的,皆不在叙述经验,而在成立道理,故其方法,必为逻辑的、科学的。科学方法,即是哲学方法。

2.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哲学包含两部分:即其最终的断案与其所得此断案之根据,即断案之前提。故哲学乃理智之产物,哲学家欲成立道理,必以论证证明其所成立。

三、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西洋所谓哲学,与中国魏晋人所谓玄学,宋明人所谓道学,及清人所谓义理之学,其所研究之对象,颇可谓约略相当。“义理之学”其研究天道之部分,即约略相当于西洋哲学中之宇宙论;其研究性命之部分,即约略相当于西洋哲学中之人生论。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之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用亚力士多德的话说,它是“思想思想”;思想思想的思想是反思的思想。

1.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相当于宗教在其它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的“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相当于圣经

2.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所以儒家思想不是宗教。

3.习惯上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但儒家不是教。

道家是哲学学派,而道教是宗教,二者教义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但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

4.与别国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

德克·布德(Derk Bodde)《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Dominant Ideas in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ulture)“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它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寺院、僧侣起主导作用的。”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就叫“超道德的价值”,也就是哲学的价值,中国人对超道德价值的追求,体现在哲学里。

5.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圣才出品】

第10章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

一、庄子与楚人精神

1.庄子

庄子为宋人,然庄子之思想,实与楚人为近。楚词,皆想像丰富,情思飘逸。《庄子》书中,思想文体,皆极超旷。

2.庄子思想

庄学对于传统的思想制度,皆持反对态度。“剽剥儒墨”,而独推尊老聃。《庄子·天下篇》虽不以老聃与庄周同派,而对于老聃则极致推崇。盖宋与楚近,庄子一方面受楚人思想之影响,一方面受辩者思想之影响。故能以辩者之辩论,述超旷恍惚之思,而自成一系统焉。

二、道、德、天

1.道

(1)道即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有物即有道,故道“无所不在”也。

(2)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故“自本自根”,无始无终而永存,天地万物皆依之生生不已也。

(3)道之作用,亦系自然的。

(4)道即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此原理即表现于万物之中。

(5)道非事物,故可称之为“无”。泰初有“无”,无即道也。

2.德

(1)德者,得也;“物得以生谓之德”。由此而言,则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即名曰道;各物个体所以生之原理,即名曰德。

(2)惟因道德同是物之所以生之原理,所以老、庄书中,道德二字,并称列举。

三、变之哲学

物之形体,非一成不变者。依庄学所见,天地万物,无时不在变化中。庄学亦变之哲学。

四、幸福

1.幸福不须外求

凡物皆由道,而各得其德,凡物各有其自然之性。苟顺其自然之性,则幸福当下即是,不须外求。

2.外求不为幸福

政治上社会上各种制度,由庄学之观点观之,均只足以予人以痛苦。盖物之性至不相同,一物有一物所认为之好,不必强同,亦不可强同。物之不齐,宜即听其不齐,所谓以不齐齐之也。一切政治上社会上之制度,皆定一好以为行为之标准,使人从之,此是强不齐以使之齐,爱之适所以害之也。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篇1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以其清晰的结构、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概述。作为一本入门级的哲学读物,它对于想要了解中国哲学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冯友兰先生的学术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文字流畅易懂,逻辑清晰,使得读者可以轻松地理解他的观点。同时,他的思想深度和广度也令人钦佩。他不仅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概述,还对西方哲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使得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哲学的发展。

书中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先秦哲学、两汉哲学和宋明哲学。在先秦哲学部分,冯友兰先生主要介绍了墨子、孔子、老子、庄子和荀子的思想。他认为,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墨子学派的思想核心,而孔子的仁爱思想则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此外,他还指出了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以及荀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两汉哲学部分,冯友兰先生主要介绍了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他认为,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则对中国的科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宋明哲学部分,冯友兰先生主要介绍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他认为,程朱理学强调理气关系和心性之学,而陆王心学则强调内心的体悟和反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哲学的重要性和价值。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中国哲学也对我们理解世界和人类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笔记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第一篇子学时代

第一章绪论

一、哲学之内容

二、哲学之方法

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1.中国哲学家之哲学,比西洋以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但这是由于中国哲学

家之不为,非尽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能。1)“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故中国人不十分重视著书立说;2)“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中国哲学家,多讲“内圣外王”之道。内圣:立德;外王:立功。立言乃为最后不得已而为之。3)中国古代由于竹简夯重,著述立言务求简短,往往仅写结论,后人虽不受此限,但亦因仍不改。

2.中国哲学家多注重于人之是什么,不重视人之有什么。更重视内在圣人,不重视外在

知识。

3.逻辑在中国亦不发达

4.中国哲学家对于宇宙论之研究,亦甚简略。

六、哲学之统一

七、哲学与哲学家

八、历史与哲学史二者相互影响

九、历史与写的历史两回事

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

十一、历史是进步的

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

第二章泛论子学时代

1.子学时代之开始

1.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初具规模。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而从文哉,呜呼,吾从

周”在孔子眼中,周朝的典章制度,实可以“上既往圣,下开来学”。

2.孔子之前,尚无私人著书立著之事。从前贵族统治,他们是有知识的人,有想法直接

就付诸于实施了,无需著书立著。著书立著乃是后来人想实现自己的想法却不得而不得已为之的事情。

3.孔子一生未作官亦未做他事专以讲学为生,亦是开先河

4.孔子的思想是有系统的,在此之前,无有。所以,中国哲学史可以自孔子讲起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圣才出品】

第9章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一、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1.老子

老子姓李,名聃,楚国人(今河南南部),与孔子同时代而比孔子年长,传说孔子曾问礼于老子。

2.《老子》

《老子》一书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老子》这部书是后人依托之作,《老子》一书的著作年代应在惠施和公孙龙之后。这是因为《老子》书中有不少关于“无名”的讨论,这只能是在人们对“名”的观念有了发展之后。

二、道,无名

1.“形而下”与“形而上”

(1)老子指出一切“形而下”的事物除了“可以命名的”之外,还有“无法命名的”。

(2)形而上的事物并非都无法命名,但凡“无以命名的”必定是形而上的。道家所说的“道”和“德”便是属于这一类的概念。

2.“有名”和“无名”

天地万物都是可以赋予名字的,有天地万物,就有天地万物之名。因此老子说:“始制有名。”“道”是无从命名的,而万物之名又都是由道而来,这便是老子所说:“无名,天地

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名可名,非常名。”

(1)“道”其实不是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只是一个指称,或用中国哲学惯用的词语,称它是“无名之名”。

(2)道这个指称从来自在,它是一切起源的起源,“道”这个名字既然从来自在,因此它长存;而这在现实之中根本不是一个名字。

4.“无名,天地之始”

(1)“道”不是一个名字。它对万物所由来的这个“由来”,并没有作任何描述。

(2)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名字,道不是一个事物,因此,它没有名字,因此,“道常无名,朴”。

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任何事物,自一开始出现就是一个存在物,万有便是由此而来。万有意味着首先必须有存在。这里所用的“首先”,并不是指时间中的某一点,而是指逻辑上的先后。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我曾在上学期读过, 当初认为书中蕴含着无穷道理却又总结不出个一二三来, 本学期经过了马哲课上老师对于哲学系统讲述, 再读起这本书来似乎又有了不少新收获。

首先, 我想谈谈对这本书整体感觉。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关键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 法家重赏罚分明, 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 百废待兴, 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 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施休养生息政策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 社会需要稳定秩序, 统治者大多采取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 使儿女孝顺父母, 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 因为缺乏监督和制约, 绝对权利造成绝对腐败, 每个王朝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轻易守江山难说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 官吏贪污腐化, 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 统治者不得不采使用方法家重刑法那套措施来维护风雨飘摇统治。纵观中国哲学, 不管儒家道家还是法家, 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人伦关系上, 所以被认为是经典实用主义哲学。中国人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去探究。而这些, 都被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中叙述十分透彻。对于这本书具体内容, 相信读过大家都会了解。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对于《中国哲学简史》部分认识和了解。

一向中国人都是被认为是没有宗教信仰, 这确是让人极难否定事实。可能不少人认为大部分人中国人都很虔诚地去求神拜佛, 但必

需指出是这些仅是迷信而已, 譬如说国人很讲风水, 很忌讳一些事物(如数字4)等, 她们虔诚里往往是满含功利, 每一次跪拜都带着某一目达成祈盼, 这与大部分宗教清心寡欲精神实质无疑产生严重背离, 更别枉谈宗教了。对这个问题, 冯先生分析认为: “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 是因为她们太关切哲学了。她们宗教意识不浓, 是因为她们哲学意识太浓了。她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那个存在, 也在哲学里表示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价值; 在哲学生活中, 她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价值。”冯先生把国人实现超越现实世界抵达彼岸路径归结为哲学体悟, 有些牵强, 原因有两大点: 1、冯先生高估了国人哲学水平。在西方, 90%以上人都有宗教信仰; 假如说把这百分比用到国人身上, 也即是说“90%以上中国人经过哲学体悟超越了现实世界抵达了彼岸”, 这与国人一贯哲学水平、或者说是对哲学关注程度情况并不相符, 因为除了春秋诸子“百家争鸣”时期外, 中国哲学从未成为过任何一个时期主流文化, 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倾向于边缘化及消亡化, 所以90%基数无从得来。2、冯先生也高估了国人素质。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便痛心地体悟出了“性本恶”这一悲伤事实, 两千年后鲁迅与柏杨对中国人劣根性更进行了无情鞭挞, 时至今天又有多少丑恶令我们心寒?冯先生流连于自己所构筑象牙塔里, 从自己独特情感体验中得出了哲学帮助自己实现抵达彼岸结论, 却意图把这一外延无限扩大, 无疑犯了严重逻辑性错误。所以我冒昧地认为与其思索“国人怎样超越现实世界抵达彼岸?”, 倒不如调查“有多少国人超越了现实世界抵达彼岸?”更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是著名的中国哲学史的学者冯友兰先生的作品。这本书是冯友兰的先生1946-1947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做客座教授,给国外的大学生讲中国哲学史的讲稿整理而成的,首先在美国以英文出版的,后面才翻译为中文在国内出版的。正因为是给国外的学生讲课而写的一本书,所以这本书并不是特别的专业难懂,反而非常的通俗明畅。对于想了解中国哲学历史的普通读者而言,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关于中国哲学的入门书。

经常会有人问,中国古代有哲学吗?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一方面哲学一词本身就是舶来词,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才出现哲学这个概念,在晚清以前中国历史并不哲学更无哲学家的说法。另外一方面,哲学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定义。

所以冯友兰在本书开篇就给哲学作了定义“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从这个定义出发,儒家、道家等中国古代思想都可以归属于哲学的范畴,因为他们都是我们古代的先哲们对于他们的人生做出系统性的思考的结晶,虽然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哲学家或者思想家。这也是中国哲学的最大的特点,中国没有如西方的基督教、犹太教等宗教,但中国却有和《圣经》一样被广泛阅读和传播的儒家经典,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必须熟读《四书五经》。所以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专职的哲学家,但人人都是在学习和实践哲学。

所以冯友兰指出中国哲学的目的“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中国哲学的精神成就在于造就“内圣外王”的圣人。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精神境界,圣人就是达到精神境界的人。西方宗宗教只在于给人以超乎现世,而科学逐渐瓦解了宗教的作用。中国的哲学解决是入世与出世如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复习笔记(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圣才出品】

第18章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

一、思想的统一

1.秦朝对思想的统一

(1)始皇帝采纳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李斯的建议目的是想确保一个天下(国家),一个政府,一部历史,一种思想。

2.汉朝对思想的统一

(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颁令以儒学为国家正统之学,其中“六经”又占有统治地位。

(2)儒学在取得“独尊”地位的过程中,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由此树立起来的儒学和东周时孔子自己的思想已大不相同。

(3)董仲舒鼓吹“大一统”思想,按照他和公羊学派的看法,“大一统”是孔子作《春秋》时为他理想中的新朝代制定的纲领之一。

3.秦汉两朝统一思想的不同

(1)秦朝对各种哲学思想流派的方针是一律禁绝,造成思想界的真空。汉武帝则是在百家中扶植儒家,使它成为正统。

(2)汉朝对私人传授其他各家思想,没有刑罚措施;只是任何人想从政做官,必须学习儒学和六经。官学以儒学为宗,这成为此后中国历代开科取仕的基础。

二、孔子在汉代思想界的地位

1.“六经”

汉代尊崇孔子,把《诗》《书》《礼》《乐》《易》《春秋》奉为孔子所作,称为“六经”。

2.“纬书”

(1)“纬书”是汉朝的著作,假托为孔子所作。

(2)在“纬书”中,孔子被抬到他在中国历史上顶峰的地位。把孔子推上神的地位,认为他可以预知未来。

三、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分歧

1.“古文学派”与“今文学派”

(1)“古文学家”

这部分儒学家声称找到了“秦燹”(燹,音显,指兵火)之前的古籍,是以古文写成,这种文字到西汉末年,已成绝响。

(2)“今文学派”

“今文学派”是与“古文学派”相对立的董仲舒追随者,他们尊崇以汉代通行文字写成的经书。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战国时之“百家之学”)【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战国时之“百家之学”)【圣才出品】

第7章战国时之“百家之学”

一、杨朱及道家之初起

1.杨朱之考据

(1)“隐者”

①在孔子时已有一种“避世”之人。此等人有知识学问,但见时乱之难于挽救,遂皆持消极态度,不肯干预世事。

②消极的“隐者”,独善其身之人,对世事之意见,亦正即孟子所说“杨氏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者也。此等消极的“隐者”,即杨朱之徒之前驱也。

(2)杨朱之主张

①孟子云:“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②韩非子认为杨朱之徒,虽拔其一毛而以天下与之,彼亦不为。此所谓“轻物重生”,所谓“不以物累形”也。盖天下虽大,外物也;一毛虽小,亦己之形、己之生之一部分;故前者可轻,而后者可重也。

2.道家之初起

(1)盖杨朱之后,老、庄之徒兴。老、庄皆继杨朱之绪,而其思想中,却又卓然有杨朱所未发者。于是杨朱之名,遂为老、庄所掩。所以杨朱之言似消灭而实未消灭也。

(2)老、庄书中,杨朱绪余之论,依然存在;然此非老、庄最高之义也。盖杨朱处此世界中,似只有一避字诀。如“隐者”之“避世”,是其例也。然人事万变无穷,害尽有不能避者。

(3)老子之学,乃发现宇宙间事物变化之通则,知之者能应用之,则可希望“没身不殆”。老子之学,盖就杨朱之学更进一层;庄子之学,则更进二层也。

二、陈仲子

1.简介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避兄离母,处于于陵。”

2.评价

陈仲子弃富贵而居于陵,“身织屦,妻辟”,以兄之禄及室“为不义”。吾人虽不知其何以以之为不义,要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且名闻诸侯,为当时统治阶级所深恶,必亦一时名人也。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第二章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第二章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中华民族的地理背景中国是大陆国家。古代中国人以为,他们的国土就是世界。汉语中有两个词语都可以翻译成“世界”:一个是“天下”,另一个是“四海之内”。海洋国家的人,如希腊人,也许不能理解这几个词语竟然是同义的。但是这种事就发生在汉语里,而且是不无道理的。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在农业国,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他们所谓的“本”“末”之别。“本”指农业,“末”指商业。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能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从事末作的人,即商人,因此受到轻视。社会有四个传统的阶级,即士、农、工、商。商是其中最后最下的一个。而士和农的地位很高,所以在中国,一个家庭若能“耕读传家”,那是很值得自豪的。反者道之动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这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论点之一,也是儒家所解释的《易经》的主要论点之一。这个理论对于中华民族影响很大。由于相信这个理论,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在抗日战争中,这个思想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种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最黑暗的日子,绝大多数人还是怀着希望度过来了。中庸之道,儒家的人赞成,道家的人也赞成。“毋太过”历来是两家的格言。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为太过和做得过多,就有适得其反的危险。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商业维持其繁荣。用假设的得到的概念为其出发点,他们发展了数学和数理推理。为什么他们有知识论问题,为什么他们的语言如此明晰,原因就在此。希腊人是以城市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围绕着城邦而组织其社会。在一个城邦里,社会组织不是独裁的,因为在同一个市民阶级之内,没有任何道德上的理由认为某个人应当比别人重要,或高于别人。中国的社会制度可以叫做家邦。在一个家邦里,社会组织就是独裁的、分等级的,因为在一家之内,父的权威天然地高于子的权威。海洋国家的人是知者,大陆国家的人是仁者。照孔子的话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泛论子学时代)【圣才出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泛论子学时代)【圣才出品】

第2章泛论子学时代

一、子学时代之开始

1.子学时代

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具规模。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孔子心目中,周之典章制度,实可以“上继往圣,下开来学”。孔子一生,以能继文王周公之业为职志。

2.子学时代的哲学的产生

哲学为哲学家之有系统的思想,须于私人著述中表现之。孔子本人虽未“以文字为一人之著述”,然一生竞有未作官不作他事而专讲学之时;此在今虽为常见,而在古实为创例。就其门人所记录者观之,孔子实有有系统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中,孔子实占开山之地位。以此之故,此哲学史自孔子讲起,盖在孔子以前,无有系统的思想,可以称为哲学也。

二、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

1.子学时代哲学的发达

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讨论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

2.发达的原因

(1)胡适认为“政治那样黑暗,社会那样纷乱,贫富那样不均,民生那样困苦。有了

这种形势,自然会生出种种思想的反动。”

(2)由于当时思想言论之自由;而其思想言论之所以能自由,则因当时为一大解放时代,一大过渡时代也。

(3)《艺文志》所谓“时君世主,好恶殊方”一点,亦为战国时代思想发达之一因。春秋战国时代时君世主,及当时社会,所提倡之学术,以春秋战国时之政治社会经济的背景说明之。

三、子学时代之终结

1.子学时代在秦的衰落

秦皇李斯之意,盖欲统一思想,非欲尽灭当时之学说也。故秦始皇所立博士中有各家学者。虽在整齐画一制度之下,思想言论,失其自由,学术发展诚受相当阻碍,然秦亡极速,不致有大影响。故在汉初,诸家之学仍盛。儒家哲学,亦在汉初始完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一、老聃与李耳

1.《老子》一书之时代考证

《老子》一书,相传为系较孔子为年长之老聃所作。其书之成,在孔子以前。今以为《老子》系战国时人所作。就本书中所述关于上古时代学术界之大概情形观之,亦可见《老子》为战国时之作品。

(1)孔子以前,无私人著述之事,故《老子》不能早于《论语》。

(2)《老子》之文体,非问答体,故应在《论语》《孟子》后。

(3)《老子》之文,为简明之“经”体,可见其为战国时之作品。

2.老聃、李耳之考证

李耳为“隐君子”,其讲学必不愿标自己之名。传说中恰有一“古之博大真人”之老聃,故李耳即以其学为老聃之学。既可隐自己之名,又可收庄子所谓“重言”之效。故《荀子》《吕氏春秋》《庄子·天下篇》,皆以《老》学为老聃之学。及司马迁知李耳为《老》学首领,而又狃于世人之以《老》学为老聃之学之说,故遂误将老聃及李耳合为一人矣。今当依司马迁认李耳为战国时《老》学首领,但认李耳为历史的人物,而老聃则为传说中的人物,二者是二非一也。

二、《老》学与庄学

1.《老》学

《老子》之学说,《荀子》批评之,《庄子·天下篇》称述之,《韩非子》“解”之“喻”之,《战国策》中,游说之士亦引用之;故可知其在战国时已为“显学”矣。

2.《老》学与庄学之考证

(1)汉以前,无道家之名,《老子》之学说与庄子亦不同。上文谓《老》学为杨朱之学之更进一步者,而庄学则为其更进二步者。

(2)《老》学注意于先后,雌雄、荣辱、虚实等分别。庄学则“外死生,无终始”。《老》学所注意之事,实庄学所认为不值注意者也。

(3)战国以后,老学盛行于汉初;庄学盛行于汉末。

(4)《老》学述应世之方法,庄学则超人事而上之。

三、楚人精神

楚人为新兴民族,本无较高文化,孟子又谓“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可见楚人慕周之文化者,须至北方留学,方能得之。然楚人虽不沾周之文化之利益,亦不受周之文化之拘束;故其人多有极新之思想。

四、道、德

1.道

(1)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道以形上学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

(2)《韩非子·解老》云:“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3)道之作用,并非有意志的,只是自然如此。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道即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道之作用,亦即万物之作用。但万物所以能成万物,亦即由于道。故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德

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德为一物所以生之原理。

(1)《老子》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又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2)《管子·心术上》云:“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其谓所得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无别也。”

五、对于事物之观察、处事方法及社会政治

1.对事物的观察

(1)宇宙间事物之变化,于其中可发现通则。凡通则皆可谓之为“常”。常有普遍永久之义。故道曰常道。自常道内出之德,名曰常德。

(2)凡此皆为通则,永久如此。能知通则为“明”。若不知宇宙间事物变化之通则,而任意作为,则必有不利之结果。

(3)事物变化之一最大通则,则一事物若发达至于极点,则必一变而为其反面。此即所谓“反”,所谓“复”。惟“反”为道之动,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处世之方

(1)事物变化既有上述之通则,则“知常曰明”之人,处世接物,必有一定之方法。大要吾人若欲如何,必先居于此如何之反面,南辕正所以取道北辙。

(2)凡此皆“知常曰明”之人所以自处之道也。一事物发展至极点,必变为其反面。其能维持其发展而不致变为其反面者,则其中必先包含其反面之分子,使其发展永不能至极点也。

3.政治及社会哲学

(1)社会上政治上诸制度,往往皆足以生与其原来目的相反之结果。法令本所以防盗贼,法令滋彰,盗贼反而多有。又如人之治天下,本欲以有所为,然以有为求有所为,则反不足以有所为。又如民之求生太过者,往往适足以求死。

(2)圣人之治天下,注重于取消一切致乱之源。法令仁义,皆排除之。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无为反无不为,不治反无不治矣。然人在天地间,若欲维持生活,亦不可无相当之制作,特不可使其发展达于极点而生其反面之结果耳。

六、《老子》对于欲及知之态度

1.《老子》对于欲之态度

《老子》中屡言及欲。盖人生而有欲,又设种种方法以满足其欲。然满足欲之方法愈多,欲愈不能满足,而人亦愈受其害。故与其设种种方法以满足欲,不如在根本上寡欲。欲愈寡即愈易满足,而人亦愈受其利。寡欲之法,在于减少欲之对象。

2.《老子》对于知之态度

为欲寡欲,故《老子》亦反对知识。

(1)知识自身本即一欲之对象;

(2)知识能使吾人多知欲之对象,因而使吾人“不知足”;

(3)“为学日益”,即知识能助吾人努力以得欲之对象,因而使吾人“不知止”。

七、理想的人格及理想的社会

1.理想的人格

婴儿之知识欲望皆极简单,故《老子》言及有修养之人,常以婴儿比之。

2.理想的社会

《老子》云:“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此即《老子》之理想的社会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