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的几个教育故事
魏书生教育故事
![魏书生教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f8fa3f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1.png)
魏书生教育故事
魏书生是一位古代儒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
他专注于教授年轻学生,并鼓励他们学习、探索和思考。
他的一些教育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经典的教育典故。
有一次,魏书生在教授一位学生时,学生问他:“老师,您是如何成为如此博学多才的人呢?”魏书生回答说:“学问需要一个长期、不断学习的过程,它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思考而获得的,而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
”
另外,魏书生还教育学生要有勇气,不害怕面对挑战和困难,要有意志力和毅力。
他经常告诉学生,只有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尝试和努力,才会获得成功。
在魏书生的教育理念中,他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并尝试新的事物,他相信每个人都有潜力,只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且努力学习,就能成为一名成功的人才。
总的来说,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需要有全面性的知识和开放性的思想,他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更好的人,并且认为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旅程。
班主任教育故事题目(2篇)
![班主任教育故事题目(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51b54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2.png)
班主任教育故事题目这个学期由于学校工作需要,我被安排担任四____班的班主任,同时教四1和四2两个班的数学,接到这个任务时,我由原来的“副”班主任转“正”了,我真是感觉喜忧参半,喜的是四____班是我一直教的班级,对学生是比较了解,可以和孩子们走得更近了;忧的是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重,再加上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繁杂,劳心劳力的,怎样才能既不放松教学,有当好班主任呢?实在让我无所适从,这个“正”可不好转呀!意外收获一次在书店发现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正为怎样当班主任发愁的我就像找到了一棵救命稻草。
在书中我看到魏书生老师在担当行政职务后,仍然担任两个班的教学工作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真让我钦佩。
就如魏书生老师说的“我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教师。
我总觉得,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
魏老师在书中写到自己在平时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通俗、生动、吸引人,书中魏老师的一些方法正是我一直想要找的,有了这个“法宝”让我对当好班主任有了信心。
(以下的内容中将具体的说我采用的方法)我真幸运教师集中第一天,作为班主任的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班级的黑板报和班级走廊的两个展版,平时在这些方面不是我的强项,怎么办?愿班主任莫老师二话没说,给我找来了班里的板报小组的学生,在莫老师的调教下,这些孩子已能合理地分工合作,从设计,到绘画,到书写都有自己的一套。
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出好了班里的黑板报,而且还出得像摸象样的。
而年级组长的毛东兰老师更是想得周全,我还没来得及想展版该怎样下手的时候,她已经帮我把展板的题目设计好,并且打印出来了给我了,真是雪中送碳。
我真的很幸运,能得到大家的无私帮助,我想在这样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中,我一定能不断吸取经验,尽快让自己熟悉班主任的工作。
第一个经验今天检查完黑板报,大队部邹老师给我反馈意见说,在年级的黑板报中,我们班的还差一点,原因是黑板报颜色不够鲜艳,还需要再“加工”一下。
魏书生的几个教育故事
![魏书生的几个教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cd563e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1.png)
魏书生的几个教育故事魏书生的几个教导故事一、找优点张天是个违纪大王,以前的教师都让他烦透了。
面向这样的坏主儿,魏教师该怎么治呢这天班会课,魏教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找优点”。
其次天,本子交上来后,魏教师一查,果真没有张天的。
魏教师把张天请到办公室,问:“张天啊,你乍没交本子呢?”张天没有吱声。
“怎么,遗忘找了?”张天挠了挠头说:“教师,我没有优点。
”“怎么没有优点?我已经看出你有好几个优点了。
”魏教师笑着说。
“教师,我真没有优点,全是缺点。
”张天把头低了下来。
魏教师摸了摸张天的头,说:“那这样吧,你回去再找找,明天来告知我。
”第三天,张天如约来到魏教师办公室。
他不好意思的对魏教师说:“教师,我找到了,可惟独一个——我心眼好。
”“心眼好,这是很大的优点啊。
”魏教师兴奋地说,“而且,你不止心眼好,你能遵照教师的叮咛,回去仔细找了,这不也是优点么?还有,你十分诚实,有一说一,这也是优点。
还有……”魏教师连着帮张天找了好几个优点。
“教师,”张天脸有点红,“我没有你说的那么多优点。
”听到这里,魏教师话锋一转,郑重地说:“张天啊,你惟独七八个优点,不像有些学生有几十个优点,他们任凭丢掉一个优点没关系,可你丢不起啊。
优点越少就越要珍惜,你说是不是?”张天懂事地点点头。
自此以后,张天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慢慢地,他的优点越来越多,而他的学习成果也一点点升起来了。
期末考试,张天门门功课都及格了。
魏教师教的语文,他居然考了80多分。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魏教师可谓深谙其中真谛。
对于像张天这样的后进生,魏教师没有排斥,更没有放弃,而是戴上了“放大镜”,协助他们寻觅自身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这些闪光点。
魏教师用激励唤起张天们的自信,用自信来促进他们的成长。
《学记》中有句话:“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
”教导,最难的是怎样去转化后进生,让这些后进生也能渐渐地前行。
这就需要教师们要学会“长其善”,如此方能“救其失”。
《教育随笔》我教育故事《“熊孩子”也有春天》
![《教育随笔》我教育故事《“熊孩子”也有春天》](https://img.taocdn.com/s3/m/4917937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7.png)
魏书生老师说:“心灵的大门不容易扣开,可是一旦扣开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的迷人的新天地,许多有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
今年是我入职教师的第五年,五年的教育时光褪去了我初入职场的满身稚气,班级里层出不穷的问题真是让我一个脑袋两个大,来说一说我们班的一个“熊孩子”吧!
班里这位同学是班级所有老师的“眼中钉”,所有老师指派的作业回家以后通通忘掉,好像家门关闭了记忆的大门一样,开学初期他依旧保持自己的“优良传统”,我也按照惯例叫来了他的家长,他依旧是维持两天。
我苦恼于无法走进他的心灵,我改变不了他,那我只能通过改变我自己试图影响他,我压制住自己时刻想爆发的火山,在他迷惑的时候,耐心点拨,在课堂中,抓住机会就表扬他,终于有一天课堂中,我发现他举手了,我赶紧逮到机会,狠狠提问他了一次,之后的一节语文课他的表现让我刮目相看,当我提出一个所有同学都难以回答的问题时,他自信地举手了,我心中大喜,趁势好好表扬他了一番,接下来的两天他在课堂上的精神面貌是我从未见到过的,当天晚上的作业竟然出乎意料的完成了,果然“熊孩子”也有春天,但是一系列的举动让我陷入了深思:难道以前严厉的我错了吗?我不知道在每位同学的心中我是怎样的,但是我意识到了对于每位同学需要的情感信号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是“善变”的群体吧!面对不同的学
生,有不同的情感输出,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正确地面对生活就是教育的意义吧。
《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
![《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ada5d6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c.png)
《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1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期望成为影响儿童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期望会对子女产生两种心理影响,首先影响到子女成就动机的高低;其次,这种成就动机又会因为父母的态度和期望而得到强化或者抑制,从而影响到子女整个的学习和生活计划。
学会寻找孩子身边的榜样,比如邻居、媒体宣传人物等,给孩子讲述这些优秀榜样的故事,让儿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向上的力量。
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真是大有学问,和孩子的相处是一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女儿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中往往隐藏着她真实的期待、烦恼或者忧虑。
对孩子的成长首先应该有合理的期望目标,其次充分认识到孩子在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成长都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绝不能盲目地、急功近利地对孩子进行“填鸭式”教育。
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关键在于良好习惯的培养。
我们不仅仅要成为父母,更要成为身为父母的人,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为她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会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乐于给孩子善意的评价,发现、认可孩子身上的优点,宽容孩子的失败,使孩子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体验性、探究性得到不断发展和提升。
父亲的规则构成了他的养育方式,影响着你的日常行为、伴侣的选择以及事业上的每一件事情。
父亲最重要的角色是“制定规则者”。
孩子必须从父亲那里学会事情如何进行、生命自然的局限在哪里。
——斯蒂芬·波尔特:《父亲的因素》坚持快乐的育儿方法:和谐是前提,幽默是法宝;要威不要怒,避免大压小;规矩不能少,正面管教好;表扬讲技巧,惩罚也需要;言传很有效,身教最重要。
在日常处理孩子麻烦的问题上,可尝试以下做法:如果孩子不想刷牙,可以对他(她)说你忘了刷牙的步骤,让他(她)当老师示范给你看。
如果孩子不讲卫生,邋里邋遢,可以将计就计,让他(她)监督大家的卫生习惯。
魏书生教育的经典故事——老师,我知道您懒
![魏书生教育的经典故事——老师,我知道您懒](https://img.taocdn.com/s3/m/8312d1987e21af45b207a843.png)
魏书生教育的经典故事——老师,我知道您懒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老师要授予学生“渔”,就要当导演,让学生当演员,只要学生参加演练多了,自然就会掌握“渔”的本领了。
有一次,魏书生老师到台湾去讲观摩课,事先没来得及作任何准备。
走进教室,他对学生们说:“大家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们说:“不知道。
”他说:“我是祖国内地来的。
咱们内地的教材啊,和你们这儿的教材不太一样,但是也有完全一样的地方,大伙儿能不能猜着?”学生们猜来猜去,谁也没猜着。
他解释说:“《元曲二首》这篇文章,在两地的语文课本中就一模一样。
咱们这堂课就讲《元曲二首》,怎么样?”学生们齐声回答:“好!”他问:“以前学一篇古文或古诗词都要学哪些内容啊?”学生们说:“要学习生字、作者介绍、背景介绍,再熟读背诵,个别解释。
”他让学生把要学习的内容一项一项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跟同学们商量:“生字,老师还用讲吗?这两首中的生字没有太多可讲的呀,大家看一看,只给大家50秒的时间,一定都能记住。
预备,开始!”没到50秒,就有同学举手了。
他说:“停!”然后请几位同学上来写,结果都写对了。
同样,生词解释,也是学生在很短时间内自己就掌握了。
到该翻译课文时,有的学生说:“老师,现在您得讲啦。
”他说:“我看还是可以同学们自己学。
我这人有一个特点,就一个字,谁能猜得着?”有个男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懒’!”他笑了,说:“你怎么知道我懒?”男学生说:“我们请你讲,你不给讲,还说自己有一个字的特点,这不就是懒吗?”他说:“你们想一想,自己可以做的事,为什么要靠老师教啊?大家可以先讨论如何翻译,不会了,可以查资料,查注解,实在不会时,再举手,由我来解答。
”结果问题基本都解决了,只剩下两三个难点,魏老师一指点学生们就都明白了。
下课后。
一些老师、家长和同学讲评这节课,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一个家长兴奋地说:“魏老师啊,我儿子以前上课经常‘溜号’。
可上你这堂课,我发现他一分钟也没来得及‘溜号’,高高兴兴在那儿学。
魏书生和学生们的故事
![魏书生和学生们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dece35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c.png)
魏书生和学生们的故事魏书生啊,那可是教育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和学生们之间有着数不清的有趣又感人的故事呢。
就说他班上有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叫小辉。
这小辉啊,上课的时候就像屁股上长了刺儿似的,坐都坐不住。
一会儿揪揪前排女生的辫子,一会儿又在桌子底下搞他的“小发明”,把文具拆得七零八落。
别的老师见了他都直摇头,可魏书生不这么想。
有一天,魏书生把小辉叫到办公室。
小辉心里可害怕了,想着这次肯定要被狠狠批评一顿。
没想到啊,魏书生笑着对他说:“小辉呀,我听说你手可巧了,那些文具到你手里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都能变成新花样。
”小辉一听,有点懵,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魏书生接着说:“咱班的劳动工具啊,老是坏,你看你能不能发挥你的特长,给咱当个‘劳动工具小管家’,专门负责维修这些东西呀?”小辉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他觉得自己终于被老师重视了,而且这事儿他还特别乐意干。
从那以后啊,小辉可忙乎了,上课也不捣乱了,就盼着下课去捣鼓那些劳动工具。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学会了珍惜东西,成绩也慢慢有了进步呢。
还有一次,学校组织大扫除。
魏书生的班级负责打扫操场的卫生区。
那操场可大了,垃圾又多,学生们一开始都有点犯愁。
魏书生就站在那儿,不紧不慢地说:“同学们啊,咱们今天来玩个游戏。
你们看这操场就像一个大战场,那些垃圾就是敌人,咱们分成几个小分队,看哪个小分队消灭的敌人最多。
”学生们一听,来了劲儿。
大家拿着扫帚、簸箕就像战士拿着武器一样,冲了上去。
在打扫的过程中,魏书生也没闲着,他一边和学生们一起打扫,一边给大家讲着笑话,整个劳动场面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操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学生们还都意犹未尽呢。
魏书生对待学生的作业也有他独特的方式。
有个学生叫小美,她写作文总是愁眉苦脸的,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写。
魏书生就对小美说:“小美啊,你看咱们每天的生活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盒子,里面有各种各样好玩的事儿。
你早上吃的那碗香喷喷的面条,路上看到的那只调皮的小狗,课间和同学们玩的跳皮筋,这些都是宝藏啊,都可以写进作文里。
读魏书生《我是这样做教师的》有感-徐家瑞资料
![读魏书生《我是这样做教师的》有感-徐家瑞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7f4bed327d3240c8547ef3d.png)
读魏书生《我是这样做教师的》有感-徐家走近魏书生的教书育人世界——读魏书生《我是这样做教师的》有感徐家瑞初为人师时,从培训老师的讲课中初闻魏书生的大名,他在我心中简直就是一个神话。
魏书生身兼校长书记,任教两个班的语文,担任班主任,他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讲学,而他所任教的班级自主管理有效,成绩突出,听说他的学生也能像模像样地上课呢;十几年前,有幸在平阳影城聆听魏书生教书育人的报告,此时他已任盘锦市教育局长,却还兼任校长及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一个深度痴迷教书的传奇人物久久在我脑海里定格。
至今还能清晰记得他讲述的教育故事片段:为了鼓励不会写作文的孩子能动起笔来,就要求孩子今天写一句,明天写两句,就这样坚持每天比前一天多写一句,三个月下来,孩子们渐渐地会写长篇作文了;同样,为了鼓励跑不动1000米长跑的孩子坚持锻炼,就从200米开始,每天多跑一点点……我完整地读完魏书生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一书,在魏老师娓娓道来的朴实讲述中,感受到了他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申请了150多次终于重回学校当一名教师的欣喜。
从初中学历的代课教师到6年中学语文教龄就成为省特级教师,从他传奇般的从教经历中,感动于他对教育的热爱,对课改的勇于探索……在“我是这样教书的”、“我是这样带班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等篇章里,他总能给我们在教书、育人及为师方面以方法的引领、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洗礼。
一、基于和超越教材,世界即教材作为集人类知识精华之大成的教材,始终是教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但魏老师对教材讲述得不多,这并不代表他对教材讲授的忽视,他认为教师可以超越教材,但绝不能忽视或者漠视教材。
在中学语文教材之内,魏老师主要讲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现实重点和难点,讲教材之内的系统关联。
魏老师认为,他之所以教得比较轻松,原因之一就是从对教材的精雕细琢中解放出来,根据自己的实际,觉得“少讲多读”之路存在着“能促使师生更加珍惜讲课时间的意识和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道理。
魏书生说不当班主任就吃大亏了
![魏书生说不当班主任就吃大亏了](https://img.taocdn.com/s3/m/eadcbef6f01dc281e53af0a8.png)
魏书生说:不当班主任就吃大亏了魏书生说:不当班主任就吃大亏了朱新平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的著作以及有关魏书生的图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关注。
魏书生工作出色,事迹感人,讲演精彩,文章漂亮,论著不同凡响。
他已出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家教漫谈》、《学生学习600法》、《魏书生文选》等一系列著作,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成了畅销书、常销书、礼品书和各级各类学校的装备书。
其中由广西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自1993年8月面世以来,一版再版,先后8次重印,累计印数已达22.8万册。
这部书之所以特别受欢迎并长销不衰,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观念新,内容精。
魏书生在书中强调,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学生应是自身的主人,是班集体、国家、社会的主人,科学管理班级要靠班级的主人们等等观念引起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共鸣。
素质教育是大家都关注的热点,如何才能落实好,则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而本书所介绍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方法,正好是进行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是广大中小学教师早就迫切希望了解和学习借鉴的。
所以,本书的热销和长销便是可以预料的。
富于故事性和趣味性。
作者是人们公认的实干家和演讲家,他的论著和报告,如同他的传奇事迹一样,吸引了无数的人。
作者在本书的自序中,一开头便说:“我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教师。
我总觉得,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
”言恳词切又不乏风趣。
本书通过一个个典型具体的事例,采用漫谈的方式,像谈心和讲故事一样,夹叙夹议,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加上书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确实具有吸引人一口气读完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灵的力量。
一本以谈理论和经验为主旨的书,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确实难能可贵。
难怪一位教师说:“我邮购的这本书被一位老教师发现后,借去读得废寝忘食,连双休日也一改以往的习惯,不出去打牌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
本书所写的人和事,不论对哪一所中小学来说,都是常常遇到的,很有普遍性。
听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报告感悟
![听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报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e6c5bf67b84ae45c3b358cdf.png)
用爱铸就师魂,用心打造未来2012.10.82012.10.5-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大庆市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魏书生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报告会”在大庆市东风中学学术报告厅举行。
一共有三位教育专家作经验汇报,但我只想就其中的两位取其精华与大家分享。
听专家们的讲座,觉得自己很渺小,还有很多东西要摸索,很多思路要整理,很多问题要探讨,很多理念要更新,很多方法要坚持,很多东西要改变---我们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很多。
听专家们的讲座,真是听君一席话,少读十年书。
而我今天的感觉就是听君一报告,少走数弯路。
人生在世,真的只有知识能永远陪伴着自己。
我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如果还有这样或那样的学习机会,请领导记得我,加我一个,我愿意参加学习,我能学到东西并为我所用。
我把我所学到的东西加以整理,希望能多同仁们有所提示有所帮助。
也祝愿我们的一线班主任干的舒心,干得快乐,干得痛快,干的值得。
在我的脑海中,优秀班主任就是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
郑丹娜,其貌不扬,知之甚少。
回到家上网一搜,“阳光老师”“魅力女教师”等称呼扑面而来,“悄悄话”,“心情晴雨表”,“全接纳慢引导”……一个个全新的育人理念,一条条别开生面的育人举措,一项项骄人的硕果,让人惊叹,让人折服。
首先感动的是鲜活的案例。
郑老师用轻声慢语娓娓地讲述着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仿佛眼前坐着的就是她的学生;她用温柔的母爱浇灌着她的爱心家园,让我仿佛看见围坐着她周围的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故事,饱含教育的真情与智慧,散发着人性的芬芳。
感动之二源于她的情感教学方式。
郑老师始终关注孩子的情感发展。
她的悄悄话记录本,记录孩子的心路历程,用平视的视角、放低姿态和学生交流,悄悄拉近师生的距离,把慈爱之心拷贝给每一个稚嫩的孩子;她用“心情晴雨表”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勾勒出孩子的喜怒哀乐。
高兴时,郑老师与学生同喜;烦恼时,郑老师为他解忧。
她用爱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她用智慧启迪了孩子蓬勃的潜能,她用心灵点燃了孩子求知的火炬。
两元钱的故事
![两元钱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769db2d168884868762d6c0.png)
龙源期刊网 两元钱的故事作者:蒋光宇,张在军来源:《成才之路》2011年第29期1985年,年仅35岁的魏书生老师获得了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称号,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
那年,一次魏书生从盘锦市到沈阳市出差。
列車上与他对面而坐的是位老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忧心忡忡,沉闷不语。
列車快到沈阳的时候,列車员开始验票,其他乘客都出示了車票,只有老人掏出来的是张纸条。
老人面有难色地解释说,自己和侄子同去北京,没想到两人在拥挤的人流中走散了。
他身无分文,实在没办法买車票回老家了。
北京市的公安派出所为照顾他,给他开了这张证明,希望列車上的工作人员能给予免票。
列車员听后,就没让老人补买車票。
魏书生观察到,老人舍不得吃手里的那半个硬面包,只看着别人大吃大嚼。
他还看得出来,老人自尊心强,耿直倔强。
魏书生把手伸进了兜里,悄悄摸出两元钱来。
两元钱,正好可以为老人买份盒饭。
但魏书生没有当众把钱递给老人,或干脆买份盒饭端给老人。
如果他这样去接济老人,估计老人会坚持不要的,即使勉强收下,也会很不自然。
魏书生又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列車缓缓地开进了沈阳車站。
魏书生下車后,没有直奔出站口去,而是绕到老人座位的那个車窗口,轻声叫过老人,不惹人注意地把两元钱塞到老人手里,不等老人拒绝,便迅速转身离开了列車。
魏书生不仅是思想活跃的教育改革家,而且是雷锋精神的自觉弘扬者。
他把两元钱送给急需帮助的人,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因为他曾把两万元送给急需帮助的人。
但这件给人两元钱小事中的细节,能给人一个重要的启示:帮助人,不是给人物质上的施舍和精神上的怜悯,而是给人物质上的支援和精神上的尊重。
魏书生教学小故事
![魏书生教学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94a496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a.png)
魏书生教学小故事魏书生啊,那可是教育界的一个传奇人物。
他的教学故事就像一颗颗有趣的小珍珠,随便捡起一颗都能让人乐呵又受益。
有一次,魏书生刚接手一个班级,这班级的纪律那叫一个乱啊,就像一群脱缰的小野马。
一般老师可能就愁得直挠头,可魏书生不。
他走进教室,啥也没说,就开始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同学们都懵了,不知道这老师葫芦里卖的啥药。
魏书生笑眯眯地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个‘人’字啊,一撇一捺。
咱们做人呢,就像这一撇一捺一样,得互相支撑。
咱们在这个班级里,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个‘人’字的一部分。
要是有同学捣乱,那就像把这个‘人’字的一撇或者一捺给折断了,那这个‘人’还能站得稳吗?”就这么简单的一番话,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都若有所思,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就变了。
从那以后,班级里互相帮助的多了,捣乱的少了。
还有一回,魏书生让学生写作文。
很多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的,觉得比登天还难。
魏书生又有奇招了。
他说:“同学们,今天咱们不写那种规规矩矩的作文,咱们来玩个游戏。
你们每个人都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只小蚂蚁。
现在,你们就在一片大森林里,周围都是高高的大树,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小虫子。
然后呢,把你们看到的、闻到的、感觉到的,都写下来。
”学生们一听,觉得还挺有趣,都闭上眼睛开始想象。
不一会儿,大家就开始奋笔疾书了。
有个学生写着写着还笑出了声,说:“老师,我感觉我都变成小蚂蚁了,这作文写得可带劲了。
”魏书生就是这样,总能把那些枯燥的学习任务变得像游戏一样好玩。
他的课堂上啊,还特别民主。
他会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规则。
有一次,学生们讨论上课讲话这个事儿该怎么处理。
有的说罚站,有的说抄课文。
魏书生就在旁边听着,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他才慢悠悠地说:“同学们啊,咱们制定规则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可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
要是罚得太重,大家心里都不舒坦,也不利于咱们这个大家庭的和谐。
咱们能不能想个既让犯错的同学能意识到错误,又不会太难受的办法呢?”大家商量出一个办法,要是上课讲话,就负责给全班同学讲一个小笑话或者小故事。
教师怎样做到“乐教”
![教师怎样做到“乐教”](https://img.taocdn.com/s3/m/a4b0f92d482fb4daa58d4bfd.png)
教师怎样做到“乐教”——2010年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讲座稿清流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陈坤森老师们好!今天,来和大家聊天,跟大家交流。
我们来聊一聊,作为老师,我们怎样看待自己这份来之不易的而又辛苦麻烦的工作。
既然是聊天,我们就放松一点,快乐一点,争取做到四个字:“松、静、匀、乐”,轻松,宁静,均匀,快乐。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一起努力吧!大家都知道,清流县教育局去年下发了一个文件,清教2009(57)号,标题是“忠诚履职,爱生乐教”。
文件中有很多具体的措施,如,“六查六看”、“三进活动”、“教师的四项关爱行动”、“五个一主题活动”等等。
想必大家都学习过了,应该有所了解。
这是教育主管局从教育行政的角度提出的要求,具有政治意义。
今天,我们不谈政治,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聊一聊“乐教”这个话题。
教师爱教书,这本来应该属于一种常态,这是我们的岗位职责,但是,说到工资,我们生气;说到绩效工资,我们更生气;讲到检查,我们生气;讲到评比,我们也生气。
唉!有多少人会“乐教”呢?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所以,要实现“乐教”,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生气”的问题。
德国名人康德有一句名言,很值得读一读,他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康德(德国)所以,请大家莫生气。
何必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我们自己呢?去年暑假,我很幸运,到北京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中小学骨干班主任的培训班学习,收获最大的就是,听了魏书生一个非常精彩的报告。
魏书生,当代中国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的特殊津贴。
早年,领导重用他,把他调到供销社工作(那时供销社的售货员比老师吃香得多),可他要回来教书;后又把他调到工厂去当领导,他又要求回来教书。
近几年,他担任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长、党委书记,还兼任一所学校的校长,并且当两个班的班主任,还主动教两个班的语文课。
他给我们作的这场报告,一个上午,满满三个半小时,没有讲稿,站着讲,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今天我带来了这场报告几个视频片段,让大家品味品味。
做一个偷懒的班主任
![做一个偷懒的班主任](https://img.taocdn.com/s3/m/90a91acdd5bbfd0a79567378.png)
做一个“偷懒”的班主任把班级还给学生高密市朝阳小学鲁金梅当问到勤好还是懒好时,回答肯定是不言而喻。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起了当代教育家李喜贵2001年做高密市教育局长时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能继续兢兢业业的误人子弟了。
的确,我们做得是陀螺式的教书匠,却没有达到人类灵魂塑造者的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我每天起早贪黑忙工作,课我上的最多,为什么教学成绩不理想呢?对班里的每件事都是事必躬亲,而班级管理却不理想。
这是为什么呢?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总是按照固定的模式来上课和管理班级,把学生局限在自己设定的环节中,不允许学生打破常规,习惯了自己做主,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必须按照老师预定的思路走,抑制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老师常常担心学生讲不明白,就自己在课堂上夸夸其谈;担心课堂纪律太乱,就替学生动手操作。
不放心班干部的管理能力,班主任亲自指挥和评价学生。
教师太多的“担心”和包办,使得我们的学生不会学习、不会与同学合作,教学效率不高、班级管理混乱,即使老师殚精竭虑,教育教学也不尽人意,既然如此,我们教师不如改变方法、换位思考,提高工作效率,在教学中学会做一个优秀的“懒”教师。
首先,抛弃功利心,相信学生,解放自己。
与大多数班主任一样,工作时,我也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认为自己虽然只是一名班主任,却从事着数不清的职业:会计、消防员、心理医生、法官、警察……每一项工作都做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出了纰漏,因为每一点纰漏都会影响自己工作的心情与效率。
所以,我——想——偷——懒。
大胆放手让学生去经营班级管理,最初,肯定会有很多失误,而影响班级在学校的成绩考核,但不给学生经历失误的体验机会哪会有他们真正地成长。
我如果“跟紧班,紧跟班”,虽然,很多工作都会做的很好,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但是我一定会身心疲惫,终日在抱怨和焦虑中度过。
魏书生的育人故事
![魏书生的育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d32675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9.png)
魏书生的育人故事魏书生啊,那可是教育界的一位奇人。
就说他班上有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吧,这个学生上课那是小动作不断,不是揪前面女同学的辫子,就是在课桌上画小人儿。
别的老师对这孩子都头疼得很,感觉就像一块烫手山芋。
可魏书生不这么想。
魏书生把这孩子叫到办公室,没有上来就批评他,而是特别温和地问:“你是不是觉得上课很无聊呀?”这孩子本来以为会被臭骂一顿呢,一听这话有点懵,就小声嘀咕:“嗯,有点。
”魏书生笑了笑说:“那你觉得怎么上课会有意思呢?”这孩子眼睛一下子亮了,说:“要是能一边玩一边学就好了。
”魏书生一拍手说:“这想法不错啊。
那咱商量商量,咱们上课的时候有一部分时间认真听讲,然后呢,要是你都听懂了,剩下的时间你可以做点和学习有关的小游戏。
”这孩子一听,觉得魏书生老师太酷了。
从那以后啊,他上课可积极了,就盼着快点把知识学会,好去玩那些学习小游戏呢。
慢慢地,他的成绩还真就提高了,也不调皮捣蛋了。
还有啊,魏书生特别注重让学生自我管理。
他班上有好多“小官”,什么管纪律的“纪律小卫士”,管卫生的“卫生小管家”。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负责的事儿。
有个学生啊,性格特别内向,不爱说话,魏书生就让他当“图书管理员”。
这孩子一开始还害怕呢,觉得自己干不好。
魏书生就鼓励他说:“你呀,就把那些书当成你的小伙伴,你负责照顾好它们就行了。
”这孩子慢慢开始整理图书,给同学们借书还书。
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和同学们交流啊,渐渐地,他变得开朗起来了,也更自信了。
魏书生就是这样,总能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然后给他们机会去发挥。
他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把那些在别人眼里的“问题孩子”都变成了闪闪发光的小明星。
他管理班级,那方法也是千奇百怪又特别有效。
他的学生每天都要写一篇日记,不过这个日记可不是流水账。
魏书生会在日记里和学生聊天,有时候他看到学生写自己遇到的烦恼,他就会在日记下面写长长的回复,就像朋友一样。
有个学生写自己和父母吵架了,心里很难过。
魏书生就在日记里说:“你知道吗?父母有时候就像老小孩,也会犯错。
魏书生简介_魏书生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魏书生简介_魏书生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https://img.taocdn.com/s3/m/667fb85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62.png)
魏书⽣简介 魏书⽣演讲节录 ⼈要⾼⾼兴兴地活着,育⼈的⼀个重要内容,就是改变⼈的苦乐观。
有些⽆法选择的事情就要放得下。
我们的出⽣是⽆法选择的。
你就不能⽼是想,要是我出⽣在省长家那多好啊!这是⾃寻烦恼。
我们⽆法在空间上、上选择,但我们能选择⼀个乐观进取的⾃我。
我们活在哪段,就要看到哪段的明亮处,⽽不是阴暗处。
这样你⼀辈⼦都活在好时光。
有⼈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谁信谁上当。
⾸先,这是不可能的。
其次,真的可能了,咱也不好意思。
搞宣传的⼈,连你⾃⼰也不相信的话就不要讲。
宣传的在于真实。
不然的话,⼈家天天盼“哪天最光辉”啊?盼的结果,只能领回⼀份失望。
但是,⾯对⾃⼰的职业,应当把它看成这是⾃⼰⼀个宏⼤的事业。
⼈与岗位,好⽐是娘与孩⼦。
娘为孩⼦付出得太多了,因此,孩⼦总是⾃⼰的好。
⼈家的孩⼦再好,你再爱,⼜有什么⽤?爱也⽩爱。
从利益上来说,活在哪,爱在哪。
⼀定要爱⾃⼰脚下这⼀⽚⽣存的⼟地。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的。
你得眼睛向内,提⾼素质,等待机遇。
有⼈说我练了⼗年内功了,可机遇还不来,不是⽩练了?我说,你没有吃亏,你好⽐是⼀头⼤马拉着⼀辆⼩车,你这⼀⽣不是挺轻松吗,悠哉游哉的,多逍遥⾃在啊。
有⼈看什么都是“没意思”。
那是因为他总是⽤没意思的⼼态,⽤否定⼀切的⼼理,来看这个世界。
我们应该⽤有意思的⼼态去看待平凡的⼯作。
我有个养猪的朋友,提起⾃⼰的猪场,那个⾃豪啊。
他去年⼀年赚了300多万。
我带学⽣每天早上跑步,跑了20多年。
有⼈说,魏⽼师你何必⾃⼰跑,多累啊。
我说,不累啊,我这是⽤公家的时间在锻炼⾃⼰的⾝体啊。
⾝体是本钱。
千万不要带病⼯作。
经常看到媒体在宣传某个先进⼈物,说⼈家如何如何带病⼯作,号召⼤家向他。
我说,这不说是错误,起码也是个误导。
当⽼师,可不是战争年代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炸碉堡,没那么紧急,可千万不能在讲台上扑通扑通昏倒来。
你那样号召,不是号召⼤家朝昏倒的⽅向去努⼒吗? 我不会教书,是学⽣教会我教书;我不会改变后进学⽣,是后进学⽣帮我教会了怎样教后进学⽣。
教育故事:两封“诊断书”-诊断书
![教育故事:两封“诊断书”-诊断书](https://img.taocdn.com/s3/m/dcecf6d10b4e767f5bcfce6c.png)
教育故事:两封“诊断书”|诊断书教育故事:两封诊断书”;站在我挚爱的三尺讲台之上,我一直竭尽全力地身体力行着我常常提倡的教师要做引导者”;的教育理念。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最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而不是或苍白或强硬的所谓教育”;。
因为善用情境,抓住时机,教育将无处不在”;。
真的,任何一名教师都要有这样的认识。
更要有这样的行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同时又是班主任,我对孩子的教育绝不仅限于课堂45分钟。
而是时时处处抓住时机,创设情境对孩子进行引导。
这里请让我给大家讲一讲两封诊断书”;的故事:小事不小z老师今天的课上,我丢人了。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一上课,师生互相问好,课前提问我指出了一名学生的错误。
可孩子们纷纷举手,老师,你上节课就是这么讲的。
”;老师,你看我在书上都是这么记的。
”;老师讲错了,老师得写诊断书。
”;是吗?我真讲错了?”;在得到了所有人的证实后,我立刻抓住时机提示大家认真”;的重要,同时也批评了大家学习缺少怀疑精神,凭着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从容自然地结束了这段小插曲,我的课继续进行。
事情虽然过去,但我并没有把它抛到九霄云外,而是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一个口误吗,改过来也就是了,有什么大不了呢。
可是,再想想,又不是这么回事,这可不是一小事。
因为我是一名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个字,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可能会影响很多人,甚至会影响很多人的一辈子。
况且若养成习惯,今天错一个,明天错两个,都持无所谓的态度,那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且不说你在学生的心目中高大的形象一落千丈,尤为可怕的是:你的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你的影响,做事马马虎虎,随随便便,这怎会有一个成功的未来”;?那你可真成了千古罪人”;。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任何一个成功人士都离不开认真”;二字。
况且如果把小事利用好了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天这小事,我就没有轻易放过它,而是利用它大做文章,不但让同学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知识点,而且让同学们从中获得教训,养成做事认真”;、有怀疑精神”;的好习惯,真可谓一举数得”;,好不快哉。
每件事至少有一百种做法——魏书生的教育故事
![每件事至少有一百种做法——魏书生的教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669345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8.png)
每件事至少有一百种做法——魏书生的教育故事
蒋光宇
【期刊名称】《内蒙古教育》
【年(卷),期】2010(000)007
【摘要】有许多教师和专家都问过魏书生老师:"你怎么就敢十多年不批改一次作文呢?你怎么就敢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呢?这些打破传统、独树一帜的做法,你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呢?"魏书生老师的回答是:
【总页数】1页(P56-56)
【作者】蒋光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1.1
【相关文献】
1.爱长辈是一种幸福——魏书生的教育故事 [J], 蒋光宇
2.每件事至少有一百种做法——魏书生的教育故事 [J], 蒋光宇
3.笑对人生——魏书生的教育故事 [J], 蒋光宇
4.笑对人生——魏书生的教育故事 [J], 蒋光宇
5.学魏书生的故事之十五:每件事至少有100种做法 [J], 蒋光宇;张在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跑进快乐天地魏书生读后感
![跑进快乐天地魏书生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c9b97b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01.png)
跑进快乐天地魏书生读后感读完魏书生的一些事迹和理念,就像一下子闯进了一个充满惊喜的快乐天地。
以前吧,总觉得教育是个特严肃、特枯燥的事儿,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就像两条平行线,有时候还互相较着劲。
但是魏书生老师呢,他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把教育变得妙趣横生。
魏书生特别擅长给学生自主权。
这就好比把钥匙交到了学生手里,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宝库。
学生们不再是被老师赶着走的小绵羊,而是变成了充满活力的探索者。
这多酷啊!就像你本来是在一个按部就班的旅游团里,导游说去哪就去哪,现在呢,你自己拿着地图,想去哪探索就去哪,那能不兴奋嘛。
而且呀,他的学生们在这种自主权下,学习都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了,这可不像我们以前一提到学习就愁眉苦脸的样子。
他对待学生犯错的态度也很有意思。
不是那种一上来就吹胡子瞪眼,严厉惩罚的风格。
而是像一个耐心的老大哥,带着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犯错,以后怎么避免。
这就好比你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他不是上来就责怪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而是帮你看看是哪块石头绊倒了你,还告诉你下次怎么绕过这块石头。
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心里肯定舒服呀,就像在一个温暖的小港湾里,谁不愿意好好成长呢?再说说他自己的工作态度。
魏书生就像一个永远充满电的机器人,不过可不是那种冰冷冷的机器人哦,是一个热情满满的活力源泉。
他能把那么多繁杂的教育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还乐在其中。
他让我明白,工作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就像玩游戏一样,虽然有各种关卡和挑战,但只要你掌握了技巧,就会沉浸其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
我感觉魏书生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教育这个大天地里的一条快乐的小路。
他让我知道,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可以在这个天地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他教会我们要乐观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不要老是抱怨,要像他一样,把每个困难都当成是一个有趣的挑战,然后充满干劲地去迎接。
读完他的故事,我就想马上也像他那样,在自己的学习或者工作里,打造一个快乐的小天地,然后尽情地在里面撒欢儿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书生的几个教育故事
一、找优点
张天是个违纪大王,以前的老师都让他烦透了。
面对这样的坏主儿,魏老师该怎么治呢这天班会课,魏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找优点”。
第二天,本子交上来后,魏老师一查,果然没有张天的。
魏老师把张天请到办公室,问:“张天啊,你乍没交本子呢?”
张天没有吱声。
“怎么,忘记找了?”张天挠了挠头说:“老师,我没有优点。
”“怎么没有优点?我已经看出你有好几个优点了。
”魏老师笑着说。
“老师,我真没有优点,全是缺点。
”张天把头低了下来。
魏老师摸了摸张天的头,说:“那这样吧,你回去再找找,明天来告诉我。
”第三天,张天如约来到魏老师办公室。
他不好意思的对魏老师说:“老师,我找到了,可只有一个——我心眼好。
”“心眼好,这是很大的优点啊。
”魏老师高兴地说,“而且,你不止心眼好,你能遵照老师的吩咐,回去认真找了,这不也是优点么?还有,你非常诚实,有一说一,这也是优点。
还有……”魏老师连着帮张天找了好几个优点。
“老师,”张天脸有点红,“我没有你说的那么多优点。
”听到这里,魏老师话锋一转,严肃地说:“张天啊,你只有七八个优点,不像有些同学有几十个优点,他们随便丢掉一个优点没关系,可你丢不起啊。
优点越少就越要珍惜,你说是不是?”张天懂事地点点头。
自此以后,张天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渐渐地,他的优点越来越多,而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点点升起来了。
期末考试,张天门门功课都及格了。
魏老师教的语文,他竟然考了80多分。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魏老师可谓深谙其中真谛。
对于像张天这样的后进生,魏老师没有排斥,更没有放弃,而是戴上了“放大镜”,帮助他们寻找自身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这些闪光点。
魏老师用激励唤起张天们的自信,用自信来促进他们的成长。
《学记》中有句话:“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
”教育,最难的是怎样去转化后进生,让这些后进生也能慢慢地前行。
这就需要老师们要学会“长其善”,如此方能“救其失”。
那么,老师们该怎么做才能“长其善”呢?我想,首要的是走近他们,喜欢他们,做他们的朋友;然后尽力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优点,培养他们的自信感和成就感。
孔雀再美,可转过身,我们看到的只能是它肮脏的屁股;仙人掌虽然多刺,可只要给它养料和时间,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儿。
让我们记住魏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任何一个后进生,也是一个宏大的世界。
”
二、“懒”老师
这是魏老师应邀去某校上一节公开课。
魏老师接过学校送来的语文课本时,似乎还闻到了一股油墨香。
新的教材,面对的又是新的学生,这节课,魏老师会怎么上呢?轻轻地推开教师门,魏老师带着微笑走上了讲台。
他先跟同学们唠嗑,熟悉过后,他说:“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47页,我们来学课文。
”下面传来一片“沙沙”的翻书声。
“对照以往的课文学习,大家琢磨一下,这篇课文有哪些是需要我们掌握的?”下面的学生议论纷纷,有的学生已迫不及待地说出了口。
魏老师把学生们提到的学习要求略一梳理,然后一一写在黑板上。
写好后,他说:
“这篇课文共有7点学习要求,下面我们来逐一解决。
先看作者简介,请大家在课文下面的注释或资料上找找,看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话音未落,已有学生举起了手。
魏老师让该生回答。
回答完毕,魏老师问大家:“这个问题还需要我讲吗?”“不需要。
”“那好,我们接着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如此这般,写在黑板上的几点要求都被学生们自个一一落实了。
再看看这些孩子,一个个脸上乐开了花。
这节课快要结束前,魏老师问学生:“大家觉得我怎么样啊?”这时候,有个学生站了起来,说:“魏老师,这节课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回答的,你好懒。
”听了这个学生的责问,魏老师一下笑了起来,“说得好,我确实很懒。
可是,只有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
你们说是不是?”“是”,讲台下掌声一片。
魏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感悟最深的就是教师的角色变了。
教师不再固守“传道授业解惑”,课堂不再只是教师的“一言堂”。
教师由学生的知识保姆转变为学生的知识导游,起的是一种引导和牵引的作用。
细想一下,不是吗?课堂上,教师讲的少了,学生的思考就多了;教师单向传授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就多了。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了,思维也被激活了。
这样,他们不但能感受学习的快乐,也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西方教育学者皮亚杰说:“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
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
”既然如此,做一个有思想的懒老师,又有何妨呢?
三、会了,可以不写
课文上完后,又到了布置作业的时间。
魏老师在黑板上开始写这次的作业要求,可还没等他写完,背后就传来学生的嚷嚷声。
不用转身,魏老师就知道是王欢。
这学生成绩不错,可就是有点淘。
看来,得警告警告他了,魏老师想。
“王欢,你嚷嚷什么?”魏老师一脸的严肃。
“老师,你留的作业我不写行不行?”“开玩笑,不写作业,成绩怎么能上去?”“可是老师,你的作业我都会了,非要写的话,这不脑力劳动变体力劳动了嘛。
”“那不写作业,怎么能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老师,我不写您留的,我自己写一些有用的行不行?”“这……”魏老师听了一愣怔,心想,“王欢这话在理呀,自己布置作业时是没考虑到这一点,怎么办?是强压着王欢做作业,还是……”经过一番思虑,魏老师说:“王欢说的有道理。
那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对待老师留的作业呢?”班级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留的作业有时候有用,有时候没用;对于有用的作业就写,对于没用的作业就不写,但是每天要完成一定的作业量。
魏老师尊重学生们的意见。
以后,在魏老师的语文课上,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作业。
“会了,可以不写。
”这是魏老师的郑重承诺。
教育需要民主。
面对学生王欢“我不想写”的挑战,魏老师没有采用高压手段,而是认真反思王欢不写作业的缘由。
在意识到“作业风波”的根源在于自己没有考虑到王欢的个体学习特性时,魏老师及时改变了自己的作业观,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交流,并尊重学生的意见,从而在这一事件中化被动为主动。
这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增强了作业布置的实效性,同时也维护了教师的权威性。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另一启发是,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失当时,切不可为了所谓的“师道”尊严而“将错误进行到底”。
“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也”,这不只是对学生而言的,也是对我们每一位教师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