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在公元7世纪初吐蕃时期创制到现在已有1300多年的发展历史
关于藏文的作文
关于藏文的作文近年来,随着西藏旅游业的繁荣以及对藏文文化的日益关注,藏文作为西藏唯一的官方语言也愈发受到关注。
在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藏文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来探讨藏文的意义和价值。
一、历史考察藏文起源较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
根据历史记载,从唐代开始,藏族人民逐渐开始使用一种以梵文为基础、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字,而这就是藏文。
可以说,藏文是藏族文化的精髓之一,是藏族人民铭记历史、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
据历史学家考证,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西藏地区的文字主要包括三种:佛经文书所用的梵文、汉文和藏文。
其中,藏文确立为西藏的官方语言和文字,并在十三世纪时期开始普及。
直到今天,藏族人民仍在用藏文进行日常交流、政治宣传和文化传承。
可以说,藏文至今仍然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
二、现实意义藏文作为西藏地区的唯一官方语言,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
首先,藏文对于保持藏族民族的文化认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藏文可以是藏族人民与外部世界交流、表达自我情感的工具,同时,也是藏族人民自我认识和确认身份的途径。
其次,藏文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促进藏族文化的繁荣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西藏人开始使用汉语、英语等外部语言。
为了保持和传承藏族文化,藏文的保护和发扬十分必要。
除此之外,学会藏文也对于藏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发现,懂得藏文的导游、酒店服务员、出租车司机等工作人员与游客的沟通更加流畅,服务质量也更高。
因此,学习藏文不仅能够开拓个人的视野、丰富个人阅历,还可以为个人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藏文的学习方法学习藏文并不难,只需要平时的多多练习即可。
在此,我们推荐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现代藏汉汉藏大辞典》。
这是一本第一次把藏汉、汉藏两种语言的词条全部并列、一并收入一个大字典的工具书。
藏汉汉藏大辞典包含了10万多条词条,其中藏汉部分约为5万条,汉藏部分约为4万条,是藏语学习和对藏文了解的权威参考书。
小学藏文演讲稿三分钟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心中的藏文之美。
在这短短的三分钟里,我将带领大家走进藏文的世界,感受它的魅力。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藏文的历史。
藏文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它的创造者是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他在公元7世纪时,为了更好地传播佛教和统一文字,邀请了印度高僧寂护和莲花生大师来到西藏,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藏文。
从此,藏文成为了藏族人民交流思想、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
藏文之美,首先体现在它的字形上。
藏文字母共有30个,每个字母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和意义。
这些字母如同精心雕刻的艺术品,既体现了藏族的审美情趣,又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当我们仔细观察这些字母时,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的美感,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韵律。
其次,藏文之美在于它的音韵。
藏文是一种音节文字,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这种独特的音节结构使得藏文发音优美动听,富有节奏感。
当我们朗读藏文时,仿佛能感受到一种音乐的韵律,这种韵律不仅能够愉悦我们的听觉,还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
再次,藏文之美在于它的内涵。
藏文不仅是藏族人民交流的工具,更是藏族文化的载体。
在藏文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这些知识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还让我们对藏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学们,藏文之美还体现在它的应用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藏族人民用藏文书写、交流。
无论是在寺庙里诵经,还是在田间地头劳作,藏文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藏文还是藏族人民信仰的象征,它承载着藏族人民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藏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许多年轻人由于接触不到纯正的藏文环境,导致藏文水平逐渐下降。
为了保护和传承藏文,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藏文。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保护和传承藏文呢?首先,我们要重视藏文教育。
在学校里,我们要把藏文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来学习,提高我们的藏文水平。
藏文在公元7世纪初吐蕃时期创制到现在已有1300多年的发展历史
藏文在公元7世纪初吐蕃时期创制到现在已有1300多年的发展历史。
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以成熟的语法、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表现力和对社会的较强渗透力,成为藏族地区大众传播媒介的通用语言之一,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中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通行证的文字。
我国的藏文报纸从1907年《西藏白话报》创办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我国大众传播体系中颇具影响力和独特传播功能的平面媒体之一,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推动藏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区域自治,以及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我国近代报业的兴起中,1907年在西藏拉萨创办了我国最早的藏文报纸、西藏最早的报纸《西藏白话报》,由清朝最后一位驻藏大臣联豫和张荫棠组织创办,也是我国藏区第一家创办的近代藏文报纸。
以爱国尚武、开通民智为办报宗旨。
以官方文件为主要内容,还有新闻、文学、杂论等。
石印,旬刊,每期发行约300份。
该报大约在1911年停刊。
20世纪初我国内地掀起创办白话报的热潮。
1913年在北京创办了《藏文白话报》,由蒙藏事务局主办,综合性刊物,藏、汉文对照版,月刊。
1915年4月更名为《藏文报》,以提倡民主、各族同胞合力并进、共建中华民国为办报宗旨。
1929年2月创刊了《新青海》,由青海省政府主办。
为青海最早出版的现代报纸。
汉文版,部分内容有藏文版,以藏汉合璧形式发刊。
1931年4月停刊。
以建设新的青海,打破西宁的闭关封锁阵线,沟通文化军政交流,当好舆论喉舌,掀起前进高潮为办报宗旨。
设有中外要闻、本省新闻、副刊等栏目。
1939年4月创刊了《西康新闻》,西康省康定《西康新闻》报社主办。
综合性报纸,藏、汉文版。
藏文版不定期出版,每期8开2版。
汉文版为日报。
以向康区和西藏宣传抗日,报道西康省内外政治、经济情况为办报宗旨。
设有西康动员、涛声、康区青年周刊、副刊等栏目。
1939年7月在香港创办了《国民日报》藏文版,由国民党中央主办。
中国传统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传统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哲学、宗教、文学等方面的成果。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藏族文化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藏文化的发展。
历史藏族起源于青藏高原,其文化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
早在唐代,藏族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字、语言、宗教和文化。
藏文是一种象形文字,自古以来一直作为藏族人民的书写工具。
藏文的字母形状独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藏族宗教方面最为著名的就是藏传佛教,它是藏族人民的精神支柱。
佛教的传播使得藏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同时也为藏文化注入了更多的哲学和文学元素。
14世纪后期,藏传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力。
此后,东西方的文化交流逐渐加深,拉萨也成为了新的文化交流中心。
17世纪时,雍正皇帝委任堪布策佐,推进藏文的规范化改革,使其更具有传播和交流的功能。
现状尽管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其现状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加快,许多传统文化元素正在逐渐消失。
藏文也因受到外来文化冲击,面临着生存危机。
为了让藏文化能够与时俱进地发展,必须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
在当代社会中,藏族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另一种挑战,即与现代化的协调。
现代化进程明显地影响了藏族文化,使得一些传统的习俗和文化元素不再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为了让藏族文化能够持续性地发展,必须寻找现代化进程和藏族传统文化的平衡点。
为了保护藏文化并让其更好地发展,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一、强化教育和传承:加强藏传佛教文化和其他传统文化等的传承,通过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引导藏族青年人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
二、保护藏文:提高人们对藏文的认识和重视,鼓励更多的人使用和开发藏文,保护藏文本身的形态和内容,由此保护和传承藏族文化中的精神财富。
三、加强文化交流和融合:推广藏族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藏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融合,扩大藏族文化的传播范围,使藏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更光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简述藏文三次厘定和正字法修订
简述藏文三次厘定和正字法修订作者:冯雪平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9期摘要:文章论述了藏族历代文人大师们,如何历经千年,根据藏语自身的语言和语法特征,如何不断探析、注疏、释疑、研究和发展藏文的语法及词汇的,概述了藏族历史上经过三次厘定的过程和内容。
关键词:正字法厘定论释一千三百多年前也就是七世纪中叶,藏王松赞干布派贤臣吞米·桑布扎赴印度留学。
吞米·桑布扎在印度拜当时著名的大学者婆罗门·勒辛嘎冉和拉仁毕森格系统地学习梵文和语法等学科。
学成返藏后依据藏民族的语言特征并系统全面的对藏语进行分析研究然后仿梵文的“叻扎”和“瓦德”两种字体,创造了藏文。
将西藏的古老的象雄文字改创成如今我们使用的通用文字。
并撰著了《三十颂》和《音势论》等八部语法著作。
同时从君王开始率先垂范学习和普及藏文,并开始培养藏民族自己的本土“罗扎瓦”(翻译人员),将佛教经典和一些社科类著作翻译成藏文。
作为中华文化及世界文明的重要部分,藏文的语法及词汇学,其主要来源于吞米大师所著藏文化传统的三十颂和音势论以及部分衍生分支的传统正字学三大部分组成。
期间,经过历代文人大师们不断加以探析、注疏、释疑、研究和发展,至今所保留下来的相关典籍著作也浩如瀚海,叹为观止。
当然,这些都是藏族一代代君王和“班智达”(精通大小五明学科的大学者)和“罗扎瓦”(大译师)们根据藏语自身的语言和语法特征,经过反复论证、推敲逐渐发展规范的。
公元七世纪上半叶至十五世纪的这段时期,佛教开始传入西藏,是藏传佛教文化从产生到逐步发展,然后到繁荣的历史时期,也是藏民族将外来的佛教文明本土化的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位翻译大师们将佛教经典的翻译作为首要任务,陆续将大量的佛教经典翻译成藏文,这一辉煌的事业为西藏文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觉顿大译师将西藏一个多世纪以来,藏语文发展的修订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称为“三大厘定”。
首先是九世纪初叶的一百八十多年间,藏文的语法和正字法,都在不断地得到订正,在藏文史籍上称之为第一次厘定。
古老多彩的指尖艺术:藏文书法的起源及流派
古老多彩的指尖艺术:藏文书法的起源及流派藏文书法是藏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3000多年前,藏族社会已有了文字,最早的藏文叫达斯奔益。
在它的基础上雍仲本教的创始人丹巴辛绕时期出现了大玛尔文和小玛尔文,还产生了天成文和斯益文。
那时已有了书法艺术,并产生了艺术流派。
xx年,藏文书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文创制年代,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藏文创制于公元七世纪,即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由吞弥桑布扎所创制。
另一种观点认为,藏文产生于向雄即今阿里地区,产生于丹巴辛绕创立雍仲本教时期,即藏文创制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一、丹巴辛铙时期的藏文及书体依照藏文产生于丹巴辛绕雍仲本教时期这一观点,最早的藏文书体叫达斯蚌益。
与达斯蚌益同时代产生了另外几种藏文书体:拉颇益给、司益、玛益(玛尔藏文)。
在这几种书体中,运用最广、最流行的是玛尔藏文。
玛尔藏文分为玛钦、玛琼两种书体。
二、吐蕃时期的藏文及书法认定藏文创作于公元七世纪这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到了公元七世纪,即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以玛尔藏文为蓝本,参照古印度谷巴达文创制了新藏文。
这就是至今我们所使用的藏文。
它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一)八大乌金体蟾蜍体:吞弥桑布扎在创制新的藏文时,确定了乌金体和乌梅体两种书体。
吞弥桑布扎确定的乌金体叫做蟾蜍体。
藏文创制以来,十分注重书法艺术,仅在吐蕃时期就产生了八大乌金体,即蟾蜍体、列传体、稞体、串珠体、雄鸡体、鱼跃体、雄狮体和蜣螂体。
有八大乌金体的碑文或岩刻文,文献中有记载,只是至今只找蟾蜍体和串珠体的所在地与石刻文。
(二)丹体在吐蕃时期,乌金体产生了两大书体,即丹体和黎体。
丹体是在八世纪由大译师丹玛孜芒独创的。
后来,丹体成为规范书体,流传至今。
迄今一切乌梅体都是由丹体派生出来的。
而黎体则失传了。
(三)密文体、伏藏体、幻妙体吐蕃时期还产生了密文体、伏藏体、幻妙体等许多书体。
藏文文献目录发展史探索
2018年第 3期总第 223期
藏文文献目录发展史探索
黄惠烽
(四川民族学院 图书馆,四川 康定 626001)
摘 要:我国藏文文献资源丰富、数量巨大。自公元 8世纪至今,众多高德大僧、著名学者投身藏文文献目录的编制工作,也产 生了大量的目录著作,特别是藏文《大藏经》更是有十多种版本。对藏文文献目录的发展史进行探索,发现其编目方法多种多 样,各有差异,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为藏文文献的统一编目研究作抛砖引玉。 关键词:藏文文献;目录;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136(2018)03-0092-04
到第 34赞普赤松德赞 (742—797年在位)时 期,吐蕃国势达到了鼎盛时期。在文字创制后的一 百多年间,文献主要以佛经翻译为主,翻译的佛经有 梵文、汉文、于阗文和克什米尔文等,翻译的文献数 量已达六七百 种,如 《百 拜 忏 悔 经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十万颂》《宝集顶经》《律藏》等都已翻译为藏文。那 时期,旁塘噶麦佛殿、东塘丹噶宫、钦浦宫为当时的 三座皇家 寝 宫,三 座 寝 宫 收 藏 了 大 量 的 文 献 典 籍。 为方便文献的查找,赤松德赞命令译师将存放三座 皇家寝宫的典籍文献进行目录编制。译师把旁塘噶 麦佛殿的所有佛教进行了分类、分卷、分章,因佛经 内的偈颂,即释迦牟尼及其徒众们持以弘法和唱诵 的宗教作品,其梵偈多数以四句为一首,每句包括八 个音节,当时的译师采用八个音节为一颂,即每句为 一颂,三百 颂 为 一 卷 的 方 法,最 终 编 成 了 文 献 目 录 《旁塘目录》[2],这本目录不仅是汇集 《大藏经》之 始,也是藏传佛教典籍分类、编目的开端。
自吐蕃赤松德赞时期藏文文献目录开始编制,
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藏文文献目录一直在发 展,这期间涌现出了大量著名的目录学著作,学者们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我们也注意到,由于藏文文 献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有喜绕嘉措分类法、拉卜楞 寺分类法、德格印经院分类法等,各寺庙、各印经院 的分类方法都不统一。藏文的各种文献分类方法与 现代图书馆的分类方法也截然不同,如按照我国现 行图书馆使用的几种分类法,按其内容将藏学文献 分入各个学科,势必造成藏文文献的分散,对藏学研 究工作者查找资料无疑是一种不便。如何使藏文文 献既按照学科分类又能相对集中,方便藏学研究,同 时也实现藏文资源的联机检索和资源共享,这是一 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十九章 藏文笔迹检验
第十九章藏文笔迹检验藏文起源于公元7世纪中叶,距今有1300多年的漫长历史。
作为三大佛教语系之一的藏文,它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藏文是我国藏族的文字,公元7世纪吐蕃王松赞干布时期,藏族学者土弥桑布扎参照梵文(古代印度文),结合藏族语言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了具有藏民族特点的科学完整的藏文字,为藏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藏文字不同于汉字,汉字属于象形文字,而藏文是由字母组成的,属于拼音文字,共有30个字母和4个元音符号,拼写时由以语气为主的部分、前加字、后加字以及重后加等部分组合而成。
第一节藏文字的形体与书写规则一、藏文字的书写规则藏文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同其他民族的文字一样,是人们通过几千年的社会实践而逐步形成的科学、完整、严密的文字规范,具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和要求。
无论书写哪一种类型的藏文字体,都要求是先写上部笔画,下部按先左后右的顺序书写。
从基本形状未看,属于细长形,但也会受到书写条件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藏族地区的语言虽然差别较多,例如:康区、前藏、后藏在语言上有明显的差别,甚至两个地区间无法进行相互交流,但文字的写法上却是统一的,人们在书写过程中都要受到藏文字的总的书写规则和要求的约束。
因此,文字里的前加、后加、重后加、上加、下加等清楚读出或不读出的差别虽然很大,但整个语法结构和写法都是统一的。
二、藏文字的形体特征藏文字的形体特征,是指文字表现出的大小、倾斜、形状、体态等方面的特点。
(一)藏文字形特征藏文字的字形特征是指字母外部轮廓的基本几何形态。
藏文字的字形主要有方形、长脚形、短脚形和圆形。
方形字:笔画比较方正、均匀,如图2-19-l。
长脚字:横画较短,而竖画较长,字成长形,如图2-19-2。
短脚字:笔画无刻意伸延,短小而整齐,反起笔较明显直起直落,如图2-19-3。
圆形字:笔画写成圆弧形,如图2-19-4。
(二)藏文字的字体特征藏文字体特征是指藏文字的各种形体表观上的特征。
藏文德字的写法
藏文德字的写法一、背景介绍1. 藏文的发展历史•藏文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吐蕃王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温腾语系文字之一。
•藏文在吐蕃王朝时期是一种文字,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语言。
2. 藏文的特点•藏文属于字母文字,有30个字母。
•藏文以左到右的方向书写,每个字母由辅音和元音组成。
•藏文具有圆润、优美的笔画,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看的文字之一”。
3. 藏文对于藏民族的重要性•藏文是西藏地区的官方语言和文字,对于藏族人民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情感意义。
•藏文用于各个领域的书写和交流,包括宗教、文学、历史、法律等。
二、德字的含义与重要性1. 德字的基本含义•德字在藏文中代表”美德”、“善良”、“道德”等正面的人文概念。
•德字在藏民族文化中承载着深厚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
2. 德字在藏文社会中的重要性•德字代表了藏民族的基本传统价值观念,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是一种行为准则。
•藏民族崇尚德字所代表的美德,将其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和行为规范。
三、藏文德字的写法及意义1. 藏文德字的基本构造•藏文的德字由四个字母组成,分别是”དད“。
•第一个字母”ད”代表大写,第二个字母”ེ“代表元音”e”,构成了德字的基本形状。
2. 德字在藏文中的意义•德字在藏文中代表美德和善行,是藏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德字的写法和形状表达了文化中对德行的认可和追求。
四、德字的书写规则和技巧1. 藏文的字母书写顺序•藏文的字母书写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方式。
•在书写德字时,要注意保持字母的正确书写顺序和形状。
2. 德字的书写技巧•在书写藏文德字时,要注重字母间的连笔并保持字母的清晰可辨认。
•可以通过练习字母的书写顺序和形状,提高书写德字的技巧和美观度。
五、结语总而言之,藏文德字代表了美德和善行,对于藏民族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藏文社会中,德字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体现了藏民族传统文化中德行修养的追求和崇尚。
通过正确书写和理解德字的意义,可以加深对藏文和藏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藏文文献数据库建设现状综述★
218收稿日期:2020-03-0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批准号16BTQ037)作者简介:李梦瑶(1996—),女,山西晋城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献信息化。
通讯作者:胡建(1980—),男,四川成都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献信息化、群体智能。
0 引言藏文创制于约7世纪,距今已有超过1300年的历史,其历史长度、文献丰富程度在我国都仅次于汉文,是璀璨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1]。
千年来藏族人民用藏文翻译、记录、总结、编纂了大量文献资料存世。
本文将调研并分析藏文文献的类型和分布情况,以及当前藏文典籍的传承及其保护现状。
1 藏文文献类型及分布情况藏文文献是研究和认识藏族及其思想、哲学、宗教、科学技术等文明极其重要的资料。
藏文文献有古藏文写卷、藏文佛教经典、藏传佛教文化典籍、医学、建筑绘画、语言文字和诗歌、戏剧文献等类型[2]。
其中,古藏文写卷有敦煌古藏文文献、金石铭刻、竹简木牍等;藏文佛教经典除藏文《大藏经》外,藏族学者编写的文集著作也是其重要部分;藏传佛教文化典籍主要包括教派史、寺院志、传记三种。
藏文文献在分布上呈现地域性的特点。
藏区作为藏族人民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摇篮,藏文文献资源相比于其他地区较为丰富。
在藏区范围内,相关文物、文化部门充分发挥其区域优势,将藏文文献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列为工作重点。
由他们多年的走访、普查、整理建档和购置,积累了数量较多的文献资料。
国内的藏文文献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北京等地,文献多为古籍、书籍、期刊和图片,广泛为佛教寺院、科研机构、出版机构、公共图书馆以及各民族院校图书馆等单位收藏[3]。
2 国内外藏文文献数据库建设现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藏文文献辗转、流落于海外。
国外学者对涉藏学术领域关注较早,20世纪著名的藏学研究人员有:意大利藏学家朱塞佩·图齐、法国藏学家石泰安、美国著名藏文文献专家金·史密斯以及弗吉尼亚大学戴维·吉玛诺博士等。
藏族的简单介绍
藏族的简单介绍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也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
藏族是中国最早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藏族的悠久历史、独特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以及传统服饰等方面的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藏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他们居住在青藏高原,过着以放牧为主的生活方式。
在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建立,藏族开始形成自己的政权和文化体系。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权,曾有着广阔的疆域,对整个亚洲地区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藏族的语言属于藏缅语系,其特点是辅音丰富、音节复杂。
藏文是藏族人民使用的书面语言,它也是世界上少数民族中使用较广的文字之一。
藏文具有独特的写法和书写风格,具有浓厚的艺术性,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文字”。
藏族的宗教信仰以藏传佛教为主。
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藏族人民具有深远的影响。
进入7世纪以来,随着吐蕃王朝的兴起,藏传佛教开始传入西藏并迅速发展。
今天,藏传佛教已经深深融入到藏族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他们信仰和修行的重要依托。
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音乐、舞蹈和文学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藏族的音乐和舞蹈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以独特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独具风格的舞蹈动作而闻名。
在传统音乐中,藏族人民使用独特的乐器,如呼麦、德吉琴、手鼓等。
藏族的舞蹈则有着宏伟壮观的场面,如“扎西欧舞”、“黄教古舞”等。
藏族的传统服饰也是其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他们通常穿着民族特色的服装,如长袍、腰带和头巾等。
这些服饰多样且华丽,常常以鲜艳的色彩和精细的绣花而闻名。
而藏族人民还善于手工艺制品的制作,如银饰、毡绒制品和香熏等。
这些手工艺品通常都具有独特的藏族特色,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此外,藏族还有着许多特色的传统节日,如藏历新年(农历正月初一)和谢塔节(藏历四月初八)等。
这些节日通常是藏族人民家庭团聚、祭祀和欢庆的时刻,人们会举办各种活动,如舞蹈、射箭、马球等。
藏文字发展研究综述
藏文字发展研究综述作者:多布旦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6期摘; 要:藏文创制年代和发展历史问题,一直是我国藏学界讨论的重要学术命题之一。
本论文通过整理藏文字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对该命题研究中存在的学术问题提出了解决和研究的新思路。
关键词:藏文字;学术史;综述作者简介:多布旦(1974-),男,西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古藏文与敦煌文献。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1藏族传统史书记载,藏文产生于公元7世纪吐蕃松赞干布时代,由当时著名的文臣吞米.桑布扎依照印度梵文创制而成,同时编写了八部藏语语法著作,其中除《三十颂》和《性入法》两部外,其余六部在朗达玛灭佛时被焚烧。
对这一文字发展史的记载,藏族传统学者均持认可态度,已成为传统学术史上有关藏文发展史的定论。
但是在现存的吐蕃古文献中除了法藏敦煌文献P.T.783 《八转声颂》外,还未出现有关藏文文法理论的资料。
该文献是公元九世纪末吐蕃著名翻译家官.法成所译,内容是梵文“八格”文法理论,是藏文《三十颂》文法“八格”的理论雏形。
也是目前吐蕃古文献中唯一一部有关藏文文法理论的资料。
直至公元12世纪末,著名学者觉丹热贝仁智首次提出“藏文三次厘定”之说,是传统文献中有关藏文发展与演变的最早文字记载。
认为第一次厘定为赤松德赞时期,第二次厘定为热巴巾时代,第三次厘定从公元10世纪大译师仁青桑布到12世纪恰译师为止。
此后无论史书或文法理论,均依此为基础,一致认为藏文发展历经“三次厘定”。
但对于厘定内容、厘定具体时间、厘定标准、厘定人员等学术规范问题均无探讨。
加之目前还未发现通过考证确定为赤松德赞以前的文献资料,因此,在缺乏新的资料作为佐证的研究条件下,有关藏文创制发展的传统的学术定论实际上已成为学术疑难问题,并引发的了新的学术命题。
直至上时期中叶藏族学者根敦群培在《白史》中首次提出藏文是以古代印度笈多文為蓝本而创制的新观点,开启了藏文产生发展问题的当代学术争论。
藏族文学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
藏族文学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将藏族文学作为全院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来开设,旨在突出西藏民族学院的藏民族特色。
通过学习有助于我院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藏民族著名的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提高对藏族文学的鉴赏能力,继承和发扬藏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现代藏族文化的繁荣和昌盛做出贡献。
本课程的教学以藏族文学作品的体裁分类讲授,贯穿古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
突出各类作品中的经典作品、代表作品及著名作家。
藏族文学发展概况(2学时)一、藏族文学的历史分期1、远古和吐蕃奴隶制时期的藏族文学(远古一一公元842年)2、封建割据时期的藏族文学(公元843——1264年)3、封建农奴制前期的藏族文学(公元1265——1644年)4、封建农奴制后期的藏族文学(公元1645——1949年)5、社会主义时期的藏族文学(1950年以后即藏族当代文学)二、藏族文学的特点1、藏族文学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2、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相得益彰,互相促进,获得高度发展。
3、文史哲合璧,内涵丰富,具有多学科研究价值。
4、与宗教关系密切,大多数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藏族神话(2学时)一、藏族神话的分类及内容1、大自然神话:反映天地山川、自然万物起源的神话。
主要介绍《斯巴宰牛歌》。
2、人类起源神话:反映人类起源及繁衍生息的神话。
主要介绍《物猴变人》。
3、生产斗争神话:反映原始农牧业生产、生活的神话。
主要介绍《青棵种子的来历》。
二、藏族神话的特点与认识价值1、表现了藏族先民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2、曲折地反映了远古藏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情形。
3、充满了瑰丽的幻想和奇妙的想象。
4、体现了浓郁的高原色彩和民族特色。
藏族传说(2学时)一、藏族传说的分类及内容1、人物传说:以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氏族或部落英雄、能工巧匠等)为中心,叙述他们的事迹或遭遇口传文学作品。
重点介绍《止贡赞布的传说》。
2、史事传说:以叙述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的口传文学作品。
大昭寺——精选推荐
大昭寺大昭寺是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
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2000年11月,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被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罗布林卡在2001年也被入)。
“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
这是大昭寺里著名的喇嘛尼玛次仁的话,也是几乎每一个旅行者都同意的观点。
历史大昭寺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建造的目的据传说是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
该佛像是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
之后寺院经历代扩大昭寺景观建,目前占地25100余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
而尼泊尔带去的8岁等身像于八世纪被转供奉在小昭寺。
大昭寺建造时曾以山羊驮土,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为“羊土神变寺”。
1409年,格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在寺院举行了传昭大法会,后寺院改名为大昭寺。
也有观点认为早在9世纪时已改称大昭寺。
清朝时,大昭寺曾被称为“伊克昭庙”。
大昭寺[1]历史上曾遭受两次灾难。
公元7世纪后期,由信奉原始宗教苯教的贵族大臣发起的第一次禁佛运动,以及公元9世纪中期,由朗达玛发起的第二次禁佛运动,使大昭寺或沦为屠宰场,或遭到封闭,而释迦牟尼像两次被埋于地下。
大昭寺是西藏重大佛事活动的中心。
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后,“噶厦”政府的机构便设于寺内,主要集中在庭院上方的两层楼周围。
许多重大的政治、宗教活动,如“金瓶掣签”等都在这里进行。
地位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的中心位置,八廓街正是围绕大昭寺而展开。
大昭寺在藏族人心中的地位并不亚于布达拉宫,它也是游人到西藏必游的景点之一。
建寺大昭寺始建于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
藏语的知识点总结
藏语的知识点总结在了解藏语的知识点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藏语的起源和特点。
1. 藏语的起源藏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是由废弃的经文语言发展演化而来。
在公元7世纪之前,藏族人民所使用的是自己独特的口头语言,没有书面文字,也没有正式的文字系统。
直到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才带来了藏文的书写系统,从而形成了藏语的正式书面文字。
2. 藏语的特点藏语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因此在藏文中存在许多宗教术语和传统文化词汇。
藏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和汉语、英语等其他语言有很大的不同。
接下来,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藏语的知识点。
3. 藏语的语音系统藏语的语音系统主要由辅音和元音构成。
辅音包括塞音、擦音、鼻音、擦鼻音、摩擦音、鞭舌音等多种音素。
元音包括前元音、中元音、后元音等多种音素。
藏语辅音和元音的组合形式丰富多样,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发音。
4. 藏语的文字系统藏语的文字系统采用的是合字式文字,即将辅音和元音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字母。
藏文总共有30个基本字母,还有4个辅助字母和4个独立元音符号。
藏文书写以横行从左到右的方式书写,每行的上方会有标点符号来表明读音和语调。
5. 藏语的语法特点藏语的语法特点主要体现在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副词、连词等方面。
名词分为有格和无格两种形式,而动词则分为一般式、谓语式、完成式、体式等多种形式。
阴阳性是藏语名词的语法特点之一,即名词的形式会根据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6. 藏语的词汇特点藏语的词汇丰富多样,主要分为简单词、复合词和成语等多种形式。
在词汇的使用上,藏语注重使用表达丰富、形象生动的词汇来描述事物,有很多词语都是由具体的事物或景象而来。
7. 藏语的书面表达在藏语的书面表达中,除了使用传统的横行书写方式外,还有诸多的特色表达方式,如诗歌、散文、戏剧、法律文书等各种文体形式。
同时,藏语也具有一定的翻译能力,能够将外来语言进行良好的翻译。
总的来说,藏语是一门古老而又丰富多彩的语言,它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是西藏地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大藏区的语言是有差异的【藏语言在藏区的重要性】
三大藏区的语言是有差异的【藏语言在藏区的重要性】【摘要】任何一个学者,在开始学习时首先要通过学习母语,形成一个文化主干,再通过这一主干来学习其他的语言和文化,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只有形成主干后才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学习其他文化才能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所以,学好藏语和藏文是发展藏族教育的前提。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藏区教育学习藏语文,了解博大精深的藏文化,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藏文的历史源远流长。
根据现代藏学研究的成果,藏文是公元7世纪前后由吐蕃王朝的大臣吞弥·桑布扎创制的。
他根据梵文“兰扎体”,结合藏文声韵,创制藏文正楷字体,又根据“乌尔都体”创制藏文草书。
藏文的创造,是藏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还有学者认为,在此之前,象雄王朝时期就出现了“象雄文”,它为藏文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藏文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吉·曲周、弥德、萨迦索南孜摩、萨迦班智达、噶玛司徒、扎德仁钦东珠、赛朵、章嘉·若必多杰、根登群培等诸位先贤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青藏文化亦将不断丰富与繁荣,呈现多元化趋势,藏语文的词汇和语法也将得到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
无论是过去熟悉掌握藏语,还是今天正在学习藏语文,都必将推动促进藏语的推广与传播。
藏语言在经历了千百年的锤炼之后开始了新的篇章。
根据教育学理论,教育可划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系统。
对汉族而言,同一区域的这三种不同类型教育系统的文化背景基本上是一致的。
以沿海大城市为例,对占沿海大城市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来讲,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市区的社会教育,其文化背景总体上都是一致的,基本不存在根本民族性、区域性的差异。
甘肃省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而言这里的民族教育实际上是以藏文为主,学校教育存在着藏语、汉语、英语齐头并进的趋势,教育专家们认为这是适应时代的要求,更是藏族地区教育与世界文化共同发展的要求,致使藏族地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存在严重的矛盾。
关于藏族文化你了解多少?传世书画院指定平台?6月26日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关于藏族文化你了解多少?传世书画院指定平台 6月26日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传世书画院指定平台 6月26日-8月27日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西藏自治区,古称“蕃”,简称“藏”,首府拉萨,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7世纪初期吐蕃建政之后,吐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
10世纪到16世纪,是古代藏族文化兴盛时期。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
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藏族雕刻技艺高超。
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的和平解放,彻底驱除了帝国主义势力,沉重打击了各种分裂势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并开启了西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70年来,西藏社会的面貌日新月异,西藏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70年来,这片高天厚土经历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实现了社会制度的根本转变、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进步。
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数据显示,1959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74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1902.74亿元。
2020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西藏拉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西藏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5年间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70年来,西藏发展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西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同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焦墨人物画第一人覃日群、西藏人物、文化参展作品藏族文化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为藏、康、安多三种方言,并且是有文字的,而嘉绒藏族很少见是没有文字的方言。
小学藏文面试题及答案
小学藏文面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藏文的字母表共有______个字母。
2. 藏文的书写顺序是______。
3. 藏文的数字“一”用藏文表示为______。
二、选择题1. 藏文的创制者是谁?A. 松赞干布B. 吞弥·桑布扎C. 莲花生大师D. 阿底峡尊者2. 藏文的书写方向是:A. 从左到右B. 从右到左C. 从上到下D. 从下到上三、判断题1. 藏文是藏民族的传统文字。
()2. 藏文的书写工具是毛笔。
()四、简答题1. 请简述藏文的起源。
2. 藏文在藏族文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五、翻译题1. 将下列藏文翻译成汉语: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2. 将下列汉语翻译成藏文:“藏族人民热爱和平。
”六、论述题1. 论述藏文在藏族教育中的重要性。
2. 分析藏文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情况。
答案:一、填空题1. 302. 从左到右3. བ二、选择题1. B2. B三、判断题1. √2. ×四、简答题1. 藏文起源于公元7世纪,由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派遣吞弥·桑布扎前往印度学习梵文,后根据梵文字母创制了藏文。
2. 藏文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藏族人民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传承和弘扬藏族历史、宗教、医学、艺术等文化的重要载体。
五、翻译题1. 藏文的秘密是什么?2.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བ六、论述题1. 藏文在藏族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藏族学生学习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基础,同时也是传承和发展藏族文化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藏文,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藏族的历史、文学、艺术和宗教等,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藏文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藏文输入法的开发使得藏文可以在各种电子设备上输入和显示,藏文网站的建立和藏文数字资源的丰富,为藏族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同时也促进了藏文的传播和保护。
藏文字体简介
藏文字体简介一、藏文字体分类经过千余年的实践创新,吞弥桑布札创制的现行藏文字体发展到几十种。
从大的方面讲,可归纳为乌金体与乌梅体二大类。
乌金体即有冠体,因其有一个显著特点,每个字母最上一笔是横直的,字母排列时.上端必须在一条直线上,形似平顶帽,故此得名。
由于乌金体多用作刊印书籍的字体,故也有人称其为印刷体。
但这是不确切的。
因为乌金体不仅用于印书,也用作记录、写文章等。
乌梅体即无冠体。
这种字体的上端没有横直的一笔,酷似除去帽子,故此得名。
乌金体与乌梅体的最显著区别是前者有平顶帽,后者却没有。
二、乌金体(一)前宏期的乌金体随着吞弥藏文的迅速推广,藏文的书法艺术也得到了发展。
公元七至九世纪在短短的二百多年中,乌金体出现八种大的不同风格的字体。
1、蟾体。
吞弥桑布札所创的最初的乌金体其形状如同草坪上的一只伸开四肢的黑色蟾蜍。
因此被称为“蟾体”。
吞弥桑布札将这种字体亲书刻于拉萨北面颇荣卡岩上,“文革”中已毁。
2、列砖体这种乌金体是公元七世纪末的大书法家恰阿仁钦巴所创。
因这种字体的每一个字母形似方砖,每行字如同排列整齐的方砖而得名。
3、雄鸡体这种字体是公元七世纪末至八世纪中叶的大书法家恰嘎比乌次所创。
这种乌金体形似昂首高叫的雄鸡。
它的显著特点是字体的腿细长,横向笔画略带倾斜,三个元音符翘起。
4、稞体这种字体是公元八世纪中叶的大书法家格年贡觉旺所创。
用这种字体书写的文稿酷似青稞粒撒在古色的毡子上一样。
青稞粒呈橄榄状即椭圆形。
这种字体也呈橄榄状。
其主,要特征是顶端横向笔画是弧形的,同样凡是横向或斜向笔划都采用弧形,字体呈扁状,酷似横放的橄榄或青稞粒。
5、串珠体这种字体是公元八世纪末的大书法家伯雪昌姆所创。
立于桑耶寺大殿大门左侧石碑上的铭文就是这种字体。
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圆弧形笔画醒目。
因用这种字体书写的每行字很象一串珍珠,故得此名。
6、蜣螂体这种字体系公元八世纪末至九世纪中叶的大书法家次奔降秋所创。
其特点是字的主体粗大,而元音符号和字的腿细而短,酷似蜣螂。
藏文个人总结
藏文个人总结引言藏文是一种以藏族人为主要使用者的语言,某些地区还有使用者较多。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藏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对藏文进行个人总结,探讨藏文的发展历程、文字特点以及学习藏文的方法。
藏文的发展历程藏文起源于公元7世纪,源于梵文和印度婆罗门文字,并结合了古汉语、突厥语和蒙古语等其他语言的元素。
在历史的长河中,藏文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初期发展阶段在初始阶段,藏文主要用于宗教文献的书写和传播。
由于寺院在藏族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宗教文献成为藏文的主要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藏文逐渐通过寺庙教育系统传播到其他领域。
政治统一时期公元7世纪和9世纪之间,随着吐蕃王朝的崛起和政治统一,藏文得以广泛应用于国家事务和行政管理。
官方文件、政令和历史记录等都以藏文书写。
这一时期的藏文文字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形式统一时期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以宗教领域为主的形式统一时期出现。
藏传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大量佛经和宗教著作的刊行需要大量书写和印刷。
此时的藏文发展了更多的书写规范和标点符号,使其更易阅读。
现代化发展阶段随着现代化的到来,藏文在印刷、数字化和互联网等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如今,越来越多的藏文书籍以电子版形式发布,网上也出现了大量的藏文资源和学习资料。
然而,由于现代化的冲击,藏文面临着少年儿童学习、使用和传播的困境。
藏文的文字特点藏文是一种音节文字,每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
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独特的写法:藏文从左至右书写,每个字母有独特的形状。
字母结构复杂,有上部、中部和下部,组合成各种形式。
•完善的音节体系:藏文的音节体系关系着这门语言的基础。
不同的字母组合代表不同的音节,如ka、kha、ga等。
•丰富的字母数量:藏文具有30个辅音字母和4个元音字母,加上其他特殊字母和联字符号,共有112个字母。
这使得藏文能够准确地表达藏语中的音素。
•特殊的标点符号:藏文中使用了独特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停顿、停顿和其他语法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文在公元世纪初吐蕃时期创制到现在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
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以成熟的语法、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表现力和对社会的较强渗透力,成为藏族地区大众传播媒介的通用语言之一,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中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通行证的文字。
我国的藏文报纸从年《西藏白话报》创办到现在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我国大众传播体系中颇具影响力和独特传播功能的平面媒体之一,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推动藏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区域自治,以及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我国近代报业的兴起中,年在西藏拉萨创办了我国最早的藏文报纸、西藏最早的报纸《西藏白话报》,由清朝最后一位驻藏大臣联豫和张荫棠组织创办,也是我国藏区第一家创办的近代藏文报纸。
以爱国尚武、开通民智为办报宗旨。
以官方文件为主要内容,还有新闻、文学、杂论等。
石印,旬刊,每期发行约份。
该报大约在年停刊。
世纪初我国内地掀起创办白话报的热潮。
年在北京创办了《藏文白话报》,由蒙藏事务局主办,综合性刊物,藏、汉文对照版,月刊。
年月更名为《藏文报》,以提倡民主、各族同胞合力并进、共建中华民国为办报宗旨。
年月创刊了《新青海》,由青海省政府主办。
为青海最早出版的现代报纸。
汉文版,部分内容有藏文版,以藏汉合璧形式发刊。
年月停刊。
以建设新的青海,打破西宁的闭关封锁阵线,沟通文化军政交流,当好舆论喉舌,掀起前进高潮为办报宗旨。
设有中外要闻、本省新闻、副刊等栏目。
年月创刊了《西康新闻》,西康省康定《西康新闻》报社主办。
综合性报纸,藏、汉文版。
藏文版不定期出版,每期开版。
汉文版为日报。
以向康区和西藏宣传抗日,报道西康省内外政治、经济情况为办报宗旨。
设有西康动员、涛声、康区青年周刊、副刊等栏目。
年月在香港创办了《国民日报》藏文版,由国民党中央主办。
年香港沦陷后停刊。
年抗战胜利后复刊。
年停刊。
年月在康定子耳坡国民党西康省党部创刊了《西康国民日报》,为西康省政府机关报,也称《国民日报》。
汉、藏文版。
藏文版为周报,除部分文章外,大部译自汉文版《西康国民日报》的内容。
汉文版为日报,对开版。
每期发行份。
年停刊。
其报道的主要内容为政府公报、文件、国内外新闻、生活常识、藏区建设、藏族风俗、历史、宗教、社会调查等。
藏文版发行到甘肃、青海、西藏、云南藏区。
新中国成立后,藏文报纸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而且是有了质的飞跃。
年月日创刊了《青海藏文报》,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张藏文报,也是我国用藏文出版的第一张地方党报。
由
青海日报社主办,结合青海藏区,特别是牧区实际,对藏族人民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宗教和统战政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就和经验。
宣传了各条战线上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宣传了文化科学知识,反映藏族群众的呼声和愿望,受到群众欢迎。
对促进省内外藏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在国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年月日,西藏拉萨创办了《西藏日报》(藏文版),创刊时是西藏工委领导下办的报纸,兼有统战性质,现在是自治区党委机关报,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张无产阶级性质的少数民族的党报。
《西藏日报》的创刊说明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在中共西藏工委和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领导下,宣传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和毛泽东的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更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西藏内部的团结。
阐明自治区筹委会各项工作方针、政策和措施,指导西藏各项工作的开展。
反映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
介绍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各项伟大成就和世界民主运动的发展情况,介绍西藏历史、文化和艺术,介绍现代的科学和理论。
从此,增加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西藏日报》长期的重要的宣传报道内容。
随着藏区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藏文报的显现更加突出,《阿坝报》、《甘南报》、《甘孜报》等第一批藏族自治州机关报的相继问世,全国藏文报的两级藏文机关报的架构初步确立,标志着以藏文机关报为主流的藏文报体系在全国的藏族自治区域开始形成。
藏文报作为国家的主流媒体,进入大众的视野,成为藏族自治区域最重要的民族语言传播媒介之一。
在进入世纪年代前后,藏文报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壮大了阵容,报纸朝着对象化、地区化的方向发展。
年创刊了《西藏科技报》之后,《日喀则报》、《黄南报》、《迪庆报》等一批自治州的藏文报纸先后创刊,使全国藏文机关报体系趋于完整。
尤其是报纸的类型已突破机关报单一模型,向新的领域拓展,日趋对象化、专业化、多层次化。
既有了藏区第一张藏文晚报《拉萨晚报》,也有了《青海法制报》、《西藏科技报》、《青海健康报》、《西藏青年报》、《西藏广播电视报》、《刚坚少年报》、《雪域佛教报》(甘肃省拉卜楞寺主办)等涉及法制、科技、医学、青年、广播电视、少年儿童、宗教等多种类型的专业、行业报纸,在众多的领域建起了藏文平面传播媒体平台。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办藏文报纸的有家出版机构,藏文报几乎覆盖了西藏自治区、个藏族自治州和个藏族自治县。
藏文报以党政机关主办为主,大多数为以党报形式出现,形成了省区和自治州两级藏文报框架。
藏文报一般突出政治宣传教化功能,不仅是权威的信息平台,而且是当地的舆论中心。
特别是在民族政策宣传上所发挥的核心作用,为其他报刊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