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合集下载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新构造运动

风化壳

莫霍面

标准化石

岩石圈

6.矿物

7.向斜

8.转换断层

二、填空(1′×20共计20分)。

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B、区域变质作用C、埋藏变质作用D、动力变质作用

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库大全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库大全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地温梯度:通常把地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所生高的温度成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

2。历史比较法: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历史比较法: 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 差异风化: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矿物组成的岩块由于风化速度不等,岩石表面凹凸不平;或由于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抗风化能力弱的岩层形成相互平行的沟槽,如砂岩、页岩互层,页岩呈沟槽.

4. 莫霍面:出现的深度在大陆之下平均为33km,在大洋之下平均为7km。在该界面附近,纵波的速度以7。0km/s左右突然增加到8。1km/s左右;横波的速度也从4。2km/s突增到4.4km/s。

5。矿物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

6。石林:如果灰岩的层理水平,又发育有垂直的裂隙,在地面流水和地下水沿裂隙溶蚀作用下,使溶沟加深,石芽增长,形成巨型石林。

7。洪积面:

8。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 岩石的结构:

9. 苦湖:湖泊沉积到了氯化物阶段,湖水进一步浓缩,残余湖水便能成为可供直接开采的,以氯化钠为主的天然卤水,因带苦味,所以称为苦湖。

10。分选性:颗粒大小趋向均一的程度。分选性: 磨圆度:磨圆度:碎屑颗粒在搬运过程中,棱角磨碎而接近圆形的程度.

11。海蚀凹槽:在基岩海岸的海水面附近,由于海水拍岸浪的机械冲击和海水所携带沙石的磨蚀作用以及化学溶蚀作用,该部位的岩石不断遭受破碎,被掏空,形成向陆地方向锲入的凹槽。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思考题答案

第一部分填空与判断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2、地球的内部圈层主要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3、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为将今论古的历史比较法。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

1、地质学与地球科学研究的内容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

2、地球的演变是以渐进的方式持续进行的(×)。

第二章地球

一、填空题

1、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古登堡面以上至莫霍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

2、陆壳具有双层结构,其分界面称为康拉德面。

3、陆壳具有双层结构,上部为硅铝质,下部为硅镁质。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

1、某地区重力异常,说明该地区重力值偏高(×)。

2、纵波传播速度快,能够在液体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3、地下的温度、压力,与地壳的密度成正比(×)。

4、古登堡面以上,重力值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古登堡面以下,重力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5、地球的北极为地磁场的N极;地球的南极为地磁场的S极(×)。

6、地球重力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三、选择题

1、岩石密度越(B),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慢;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D )。

A、大

B、小

C、横波

D、纵波

2、地震波能够在地球内部传播说明地球有(A);地壳中的岩石可发生强烈的弯曲说明地球具有(B)。

A、弹性

B、塑性

第三章地壳

一、填空题

1、地球表面积是起伏不平的,可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

2、大陆表面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和洼地六种地形地貌单元。

3、世界上的两大山系为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山系和环太平洋山系。

地球科学概论总复习简答

地球科学概论总复习简答

总复习问答题:

一、

1.地球系统是由哪些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构成的复杂系统?

2. 太阳、地球处在宇宙中的什么位置?简述“日地距离平均保持一天文单位“的意义。

3.如何知道地球的历史发生的事件?

4.为什么说大气圈是地球表面及生命的保护盾牌?

5.为什么说水圈通过“削高填低”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6.生命起源于何时代、何环境?现代生命的什么特征对生命起源的环境提供了鲜明证据?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地球系统是由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内部圈层和大气圈、水圈及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构成的复杂系统。

2.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位于距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与太阳相距约一亿五千万km;这一距离被定为1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AU)是太阳系天体距离的基本单位。从太阳系行星接受太阳辐射能量角度看,1AU是最佳的距离,使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在15℃左右,有利于液态水圈的存在和生命的生存、发展。

3.根据地球历史中形成的岩石特征、地层层序律(地层在形成后,若未受地壳运动的影响而不发生位置的颠倒,应是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化石层序律(特定地层各有其特定的化石)、同位素年龄测定,并运用“将今论古”的方法原则来恢复地球历史事件。

4. 巨厚的大气圈使撞向地球的其他天体摩擦燃烧掉或形成流星雨,使地表免受其它天体的直接撞击;巨厚的大气圈、尤其是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辐射以保护地球表面生物界不受侵害。

5.因为在地表较高处,不断运动的水体发生着强烈侵蚀作用,使高处变低;而在地表较低处或盆地,不断接受运动水体侵蚀、搬运而来的沉积物。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

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 矿物

7. 向斜

8. 转换断层

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

类岩石名称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地球概论复习题(带答案)

地球概论复习题(带答案)

地球概论复习题(带答案)

第一部分:绪论部分

一、空题:(每空1分)

1、天文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天体,即研究天

体的位置和运动、研究天体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过程,研究天体的结构和演化规律,研究如何利用关于天体的知识来造福人类。

2、天体是指宇宙间各种星体的总称,包括:太阳、月亮、行星、卫星、彗

星、流星体(群)、陨星、小行星、恒星、星团、星系、星际物质等,所以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也就是人类认识的宇宙。

3、20世纪60年代后天文学中的四大发现是类星体、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

和星际有机分子。

4、地球运动三要素轨道偏心率、黄赤交角、岁差周期性改变是导致地球冰

期的主要原因。

5、目前已有较多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认为恐龙灭绝与天文因素有关。

6、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中,随研究方法的改进及

发展,先后创立了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

7、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现代天文学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早在20世纪30年代曾被人预言的中子星,于1967年被英国天文学家休伊什用射电望远镜发现,当时人们叫它脉冲星。在恒星演化上,大质量恒星在其晚期可演化为高密度,强引力场的黑洞。现代观测证实这种强引力场是存在的,有人认为1965年发现的X 射电源--天鹅座X-1就是黑洞。

8、天体系统的规模有大有小,到目前为止,人类所认识的最低一

级的天体系统是由一颗行星与一颗或多颗卫星所组成的系统,如由地球与月球所组成的地月系。太阳系是由太阳及其九大行星和卫星及小天体等组成的。比太阳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称为星系,它是由大量恒星所组成,我们的太阳所在的星系称为银河系,许多类似于银河系的星系统称为河外星系。比星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星系群、星系团。星系群或团再高一级是超星系团,它是由一定数量的星系群和星系团所组成的天体系统。

地球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地球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地球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小时?

A. 24小时

B. 12小时

C. 36小时

D. 48小时

答案:A

2.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多少公里?

A. 20,000公里

B. 30,000公里

C. 40,000公里

D. 50,000公里

答案:C

3. 地球的大气层中,哪一层主要负责吸收紫外线?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外逸层

答案:B

4.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哪几层?

A. 地壳、地幔、地核

B. 地壳、地心、地核

C. 地幔、地核、地心

D. 地核、地壳、地幔

答案:A

5.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少天?

A. 365天

B. 360天

C. 365.25天

D. 365.5天

答案:C

二、填空题

6. 地球的自转轴称为______。

答案:地轴

7. 地球的自转导致的现象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昼夜更替、季节变化

8. 地球的公转导致的现象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季节变化、潮汐

9. 地球的大气层中,对流层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答案:天气变化

10. 地球的内部结构中,地核主要由______组成。

答案:铁和镍

三、简答题

11. 简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答案: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的地轴旋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导致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而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周期为365.25天,导致季节变化和潮汐现象。

12. 解释地球的大气层中平流层的作用。

答案: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是大气层中主要的臭氧层所在,

它能够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表面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地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

地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

1、地磁场有哪些基本特征和起源假说

地磁场的基本特征:1、磁轴与地球自转轴不重合:偏离11.5°2、地磁极的位置不固定,逐年发生一定变化。3、地磁极为偶极(地磁南极、地磁北极)4、磁力线是闭合的。

起源假说:地球存在磁场的原因还不为人所知,普遍认为是由地核内液态铁的流动引起的。最具代表性的假说是“发电机理论”。1945年,物理学家埃尔萨塞根据磁流体发电机的原理,认为当液态的外地核在最初的微弱磁场中运动,像磁流体发电机一样产生电流,电流的磁场又使原来的弱磁场增强,这样外地核物质与磁场相互作用,使原来的弱磁场不断加强。由于摩擦生热的消耗,磁场增加到一定程度就稳定下来,形成了现在的地磁场。

还有一种假说认为:铁磁质在770℃(居里温度)的高温中磁性会完全消失。在地层深处的高温状态下,铁会达到并超过自身的熔点呈现液态,决不会形成地球磁场。而应用“磁现象的电本质”来做解释,认为按照物理学研究的结果,高温、高压中的物质,其原子的核外电子会被加速而向外逃逸。所以,地核在6000K的高温和360万个大气压的环境中会有大量的电子逃逸出来,地幔间会形成负电层。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电动生磁,磁动生电。所以,要形成地球南北极式的磁场,必然需要形成旋转的电场,而地球自转必然会造成地幔负电层旋转,即旋转的负电场,磁场由此而生。

2、板块运动与地质构造、火山活动、地震活动的关系。

板块运动是地质构造,火山,地震的最主要原因。

板块的扩张与隐没作用伴随了岩浆的活动,也就造就了火山的产生。此外,由于板块是相当坚硬的岩石,因此相互碰撞时必然会产生极大的应力,也就会发生地震(当应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强度时,岩石即产生破裂,这就是地震)。这也正是何以地震活动的分布与板块边界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①试题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显生宙划分为代、代和代。

2.冰川按分布规模、形态和所处地形的条件,可分为冰川和

冰川两个基本类型。

3.岩石按成因分为、和。

4.爬行动物最早出现在纪。

5.单向环流是河流在岸进行侵蚀,在岸进行沉积的主要原因。

6.地球上的内能包括、和。

7.海洋环境可分为带、带、带和带。

8.河流对碎屑物质的搬运方式可分为、和三种。

二、解释下列术语(每题2分,共20分)

1.变质作用;2.岩石圈;3.层间水;4.地质构造;5.岩浆作用;

6.冲积物;7.潮汐;8.风化作用;9.泻湖;10.冰川。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其是如何划分的?2.何谓外动力地质作用?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3.试述滨海带的概念及其环境的主要特点。

4.什么是矿物?其肉眼鉴定的主要依据有哪些?5.简述断层存在的证据。

6.简述矿产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②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地质年代单位分为、、和。

2.地面流水根据流动特点可分为、和三种。

3.类地行星包括、、和。

4.岩浆岩按SiO2含量划分为、、和。

5.岩层产状要素是、和。

6.湖水按含盐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含盐度小于18%的湖和含盐度为1—35g/L的湖。

二、解释下列术语(每题2分,共20分)

1.地质作用;2.潮汐;3.滨海带;4.熔浆;5.沼泽;

6.矿物;7.三角洲;8.冰川;9.构造运动;10.地缝合线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60分)

1.试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及其划分方案。

地球概论复习题(带答案)

地球概论复习题(带答案)

第一部分:绪论部分

一、空题:(每空1分)

1、天文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天体,即研究天

体的位置和运动、研究天体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过程,研究天体的结构和演化规律,研究如何利用关于天体的知识来造福人类。

2、天体是指宇宙间各种星体的总称,包括:太阳、月亮、行星、卫星、彗

星、流星体(群)、陨星、小行星、恒星、星团、星系、星际物质等,所以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也就是人类认识的宇宙。

3、20世纪60年代后天文学中的四大发现是类星体、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

和星际有机分子。

4、地球运动三要素轨道偏心率、黄赤交角、岁差周期性改变是导致地球冰

期的主要原因。

5、目前已有较多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认为恐龙灭绝与天文因素有关。

6、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中,随研究方法的改进及

发展,先后创立了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

7、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现代天文学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早在20世纪30年代曾被人预言的中子星,于1967年被英国天文学家休伊什用射电望远镜发现,当时人们叫它脉冲星。在恒星演化上,大质量恒星在其晚期可演化为高密度,强引力场的黑洞。现代观测证实这种强引力场是存在的,有人认为1965年发现的X 射电源--天鹅座X-1就是黑洞。

8、天体系统的规模有大有小,到目前为止,人类所认识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由一颗行星与一颗或多颗卫星所组成的系统,如由地球与月球所组成的地月系。太阳系是由太阳及其九大行星和卫星及小天体等组成的。比太阳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称为星系,它是由大量恒星所组成,我们的太阳所在的星系称为银河系,许多类似于银河系的星系统称为河外星系。比星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星系群、星系团。星系群或团再高一级是超星系团,它是由一定数量的星系群和星系团所组成的天体系统。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带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带答案

1.历史比较法:这是地质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虽然人类不可能目睹地质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但是,可以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现象和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来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特点,这就是历史比较法。

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m增加的温度。不同地区地温梯度不同,如亚洲的平均值为2.5度;欧洲为3~3.5度。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所裂开的面称解理面。地层层序律:一般情况下,下伏岩层老,上覆岩层新,只要把一个地区所有的岩层按由下到上的顺序衔接起来,就能划分出不同时期形成的岩层或地层。这种利用地层确定相对年代的方法叫地层学方法,又称地层层序律或层叠置律

生物演化律:根据岩层中保存的生物化石建立地层层序和确定地质时代的方法称为古生物学方法,又称生物演化律。

2.标准化石:指那些演化速度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利用标准化石不仅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的年代对比。

机械分异现象:颗粒粗大的先沉积,细小颗粒后沉积;密度大物质成分先沉积,密度小的物质成分后沉积。

3.岩浆作用:从岩浆的形成、演化、直至冷却,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周围岩石影响的全部地质作用过程称为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

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地堑、地垒

背斜形态完整、窄而紧闭,而其间隔的向斜比较平缓开阔的褶皱,称为隔档式褶皱

向斜紧闭且形态完整,而其间隔的背斜则平缓开阔、或呈箱状的褶皱,称隔槽式褶皱。

可画图便于理解。

4.大陆的地形特征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指大陆与深海盆地之间被海水淹没的地方。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与海沟。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35个)

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的刚性外壳层,由一些能够相互独立运动的离散板块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固体物质。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含地壳。

地温梯度,沿地球中心方向,单位距离内温度增加的数值。通常用t/100m表示。

磁偏角,由磁针指示的磁南极、磁北极为磁子午线方向,它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称磁偏角。

磁倾角,磁针在地磁赤道上呈水平状态,由此向南或向北移动时,磁针都会发生倾斜,其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作磁倾角。

矿物,是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相对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外部形态。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目前发现的矿物有4000 多种,组成岩石的常见矿物有30种。

地层,指某一地质时期所形成的一套成层的岩石。

地层层序律,正常的沉积条件下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即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的自然排列规律,利用地层层序律只能确定同一地区的地层相对新老关系。

化石层序律,也称生物群层序律,生物的存在与发展总是要适应随时间而变化的环境,所以在不同时代地层中往往有不同种属的生物化石。各种古生物在地史上出现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利用这些化石作为确定地质年代、进行层序划分与对比的主要依据,并恢复地质历史

时期的古气候和古自然地理环境。

地质作用,地质学上将自然界中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和地表形态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风化作用,处于地表和近地表的矿物或岩石,由于受大气、水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原地发生的机械崩解的作用。

剥蚀作用,由于风、雨、流水、海浪、冰川等地质营力把地表岩石形成的风化产物从原地剥离开来,并使岩石进一步遭受破坏的地质作用。剥蚀作用是陆地上最常见、最重要的地质作用,它不仅使地表物质发生迁移,同时还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地貌形态。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地层层序律坡积物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河流阶地矿物解理岩石蛇绿岩相对地质年代

同位素年龄承压水包气带水区域变质作用变质作用中心式火山岩浆作用岩浆侵入作用

将今论古与以古示今磨圆度分选度岩石结构岩石构造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黄道面白道面克拉克值搬运作用构造应力磁异常古登堡面重力异常重力均衡地质灾害自然环境地质环

境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矿产与矿床内生成矿作用天气“厄尔尼诺”差异风化作用“将今论古”

二、填空

1、古生代从老到新依次划分为、、、、、

等6个纪。

2.中生代从老到新依次划分为、、等3个纪。

3.风化作用的类型主要有、、。

4.野外岩石命名的依据主要有。

5.按照运动特点和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三种类型。6.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有:、、、。

7.地磁场的三要素包括:、、。

8.地磁场由、、等3部分组成。

9.描述河谷地貌形态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10.松散沉积物经过、、等成岩作用方式,变为坚硬的沉积岩。11.沉积物成岩作用的主要方式有。

12.机械搬运作用的方式包括。

13.由陆地向海洋,海底地貌单元包括(至少填出5个):。14.冰川的主要侵蚀和沉积地貌有、、、、。15.海底地貌单元包括(至少填出5个):。16.地下水沿潜水面形成的喀斯特景观地貌有(写出4个)、、、。17.海浪的主要侵蚀地貌有(至少列出3个)、、、、。

18.大西洋的大陆边缘,从海岸线向深海方向的地貌单元分别是、和。19.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常可使、和产生三种结果。20.生物按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分为、、三大类。21.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至少列出4个):、、、、、等。22.生态系统的组成为、、、。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

第⼀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

4.标准化⽯

5.岩⽯圈

6. 矿物

7. 向斜

8. 转换断层

⼆、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

2、⽕⼭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

类岩⽯名称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4、中⽣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7、岩⽯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运动发⽣于______纪。

A、⽯炭纪

B、⼆叠纪

C、三叠纪

D、⽩垩纪

B、区域变质作⽤

C、埋藏变质作⽤

D、动⼒变质作⽤

4、加⾥东运动发⽣于________。

A、中⽣代

B、晚古⽣代

C、早古⽣代

D、新⽣代

5、下列哪⼀种褶皱构造⼀定发⽣了地层倒转________。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

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 矿物

7. 向斜

8. 转换断层

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

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

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

岩石名称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

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

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

___________。

A、J

B、K

C、T

D、

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

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

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

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地球科学概论 习题 与部分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 习题 与部分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及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

天体、星际物质、总星系、天球、潜水面、莫霍面、古登堡面、软流圈、地壳、地幔、地核、地温梯度、克拉克值、丰度值、矿物、岩石、结构、构造、表层地质作用、内部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变质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成岩作用、正断层、逆断层、褶皱、震源、震中、震中距、平行不整、角度不整合、天文地质、陨击作用

12. 风的沉积作用产物主要有和。

13.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8元素依次为、、、、、、和,他们占据了98~99%的地壳重量。

14. 火山喷出物包括、和。

15.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和。

16. 风的搬运方式有、和三种。

三、判断题

1.太阳系行星可分为类地和类木两类,前者半径小、密度大,自转速度相对较慢;后者半径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

2. 相对于年代地层单位宙、代、纪、世的地层单位是宇、界、系、统。()

3. 出现在晚志留世后期的最早陆生植物是真蕨植物。()

4. 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属逆断层。()

5. 冲积物的磨圆度比冰碛物高。()

7. 酸性岩浆的流动性大于基性岩浆。()

8. 花岗岩中常含橄榄石等次要矿物。()

9. 产状为315°∠60°的断层为北东向断层。()

10. 背斜总是形成山地,向斜总是形成谷地。()

11. 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含义相同,都可以表示地震的强烈程度。()

12. 远处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地震,地震台首先接收到的是P波,其次是S波,这说明 P波传播速度比S波快。()

13. 陆壳下的莫霍面深度随地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加。()

14. 海沟、岛弧都是聚敛运动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35个)

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的刚性外壳层,由一些能够相互独立运动的离散板块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固体物质。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含地壳。

地温梯度,沿地球中心方向,单位距离内温度增加的数值。通常用°C/100m表示。

磁偏角,由磁针指示的磁南极、磁北极为磁子午线方向,它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称磁偏角。磁倾角,磁针在地磁赤道上呈水平状态,由此向南或向北移动时,磁针都会发生倾斜,其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作磁倾角。

矿物,是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相对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外部形态。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目前发现的矿物有4000多种,组成岩石的常见矿物有30种。

地层,指某一地质时期所形成的一套成层的岩石。

地层层序律,正常的沉积条件下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即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的自然排列规律,利用地层层序律只能确定同一地区的地层相对新老关系。

化石层序律,也称生物群层序律,生物的存在与发展总是要适应随时间而变化的环境,所以在不同时代地层中往往有不同种属的生物化石。各种古生物在地史上出现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利用这些化石作为确定地质年代、进行层序划分与对比的主要依据,并恢复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和古自然地理环境。

地质作用,地质学上将自然界中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和地表形态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风化作用,处于地表和近地表的矿物或岩石,由于受大气、水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原地发生的机械崩解的作用。

剥蚀作用,由于风、雨、流水、海浪、冰川等地质营力把地表岩石形成的风化产物从原地剥离开来,并使岩石进一步遭受破坏的地质作用。剥蚀作用是陆地上最常见、最重要的地质作用,它不仅使地表物质发生迁移,同时还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地貌形态。

搬运作用,在自然界,风化、剥蚀的产物因地质营力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这一过程称为搬运作用。搬运作用主要有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两种方式。

沉积作用,在自然营力减弱或消失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由于搬运条件的改变,被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称为沉积作用。

风化壳,在地壳的表层,由残积物分布所构成的不连续薄壳,叫风化壳。

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水在其流动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动力、溶解力及其所携带的泥沙对河床的挖掘力,使河床不断加深、加长和加宽。河水对河床产生的一系列的破坏作用,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有磨蚀、冲蚀和溶蚀。

向源侵蚀,瀑布跌落处,水花四溅,河水不断掏蚀下面的岩石,促使上部岩石产生崩塌而遭受破坏,致使瀑布向河流的上游方向后退,这种现象叫向源侵蚀。

河流袭夺,向源侵蚀过程中,向源侵蚀能力强的河流可以切割向源侵蚀能力较弱的另一条河流,将后者上游的河水截夺过来,这种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边滩,边滩即点砂坝,外形成新月形,常分布在河流的凸岸,表面自始至终向河床和下游方向倾斜。它是单向环流将凹岸掏蚀的物质带到凸岸沉积而形成的小规模沉积体,仅在洪水期被淹没。

河漫滩,边滩的不断加宽、增高,其面积也在不断增大,逐渐形成河漫滩。河漫滩仅在洪水泛滥期被淹没,平时露出水面。

三角洲沉积,河水入海、入湖的地方叫河口,是河流的主要沉积场所,一方面由于河流入河口时,水域突然加宽,河水散开成许多贫流,加之河水被湖水或海水阻挡,流速大减,

机械搬运物便大量沉积下来,河流机械搬运物的一半以上沉积于此;另一方面,河水中呈胶体溶液搬运的物质在遇海水后发生电解质的中各而沉积,大量物质在河口堆积下来,平面上其外形呈现三角形或鸡爪形。

构造运动,由于地壳运动以及地应力的作用,岩层或岩体所发生的各种形式的变形与变位而造成的原始产状和原始形态的改变,称为地质构造变动。

岩相,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它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沉积相是从属关系,而不是同一关系,通常“岩相”与“古地理”联系在一起,以表示沉积相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

岩层产状,岩层在三维空间的产出状态,即岩层在三维空间的延伸方向及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褶皱,在构造运动中,岩层受水平方向力的挤压变形后产生的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这种构造形态称为褶皱构造。褶曲是褶皱构造的基本组成单位。

褶皱核部,褶曲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几何要素称为褶曲要素。核又称核部,同褶曲的中习部分的岩层。。

枢纽,组成褶曲的岩层的同一层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称为枢纽。枢纽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或折线。

轴面,轴面是连接同一褶曲的枢纽所构成的面,它是一个抽象的面,可以说轴面是平分褶曲两翼的对称面。

断裂构造,岩层受力发生变形,当作用力达到或超过岩层的受力强度极限时,岩层的连续完整性受到破坏,在岩层的一定部位和一定方向上产生断裂,即形成断裂构造。

节理,岩层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的岩块沿断裂面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称为节理。

断层,岩层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的岩块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称为断层。

滑距,测算断层位移有对应点和对应层之分,依据对应点测算的位移称为滑距,它是断层的真位移

断距,断层面两侧的断盘相对位移的距离。通常断距是根据其在不同方向的剖面上岩层被错开的相对位置来确定的。

离散型边界,所有大洋中脊都是离散型边界。大洋中脊轴部两侧板块沿着相反的方向运动,板块边界受到拉张而分离。拉张作用引起浅源地震和高速热流,软流圈物质上涌,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离散型板块边界也称为增生性板块边界或建设性板块边界。

汇聚型边界,海沟附近的板块俯冲带或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汇聚时,由于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较低,故大洋板块总是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地表形成海沟。当大洋板块不断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并在地表逐渐消失时,其后部的大陆板块就有可能与其他密度相近的大陆板块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强烈的构造变形、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并形成山脉。

转换型边界,转换断层型边界两侧板块发生水平剪切滑移,转换断层一般分布在大洋脊附近,有时也可延伸到大陆边部。这种边界既不形成新的岩石圈,原来的岩石圈也不会消减。

转换断层并不是使洋中脊发生单方向的平移错位,而是反映了岩石圈的不均匀断裂。转换断层以陡崖为标志,具有水平位移的浅源地震特征。

二、填空(35题共138空)

1、地球内部出现的两个明显的一级波速不连续界面为莫霍面及古登堡面。

2、地球内部圈层,莫霍面之上的部分称为地壳,古登堡面以上至莫霍面之间的部分称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的部分称为地核。

3、地磁三要素为磁场强度、磁偏角、磁倾角。

4、地磁场由基本磁场、变化磁场和磁异常三个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