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相关资料
七律 长征资料
五岭:大庾岭、都庞岭、骑田岭、萌渚岭、越城岭 大庾岭:在今江西省西南角的大庾县南境,与广东省南雄县接壤,为粤赣交通要 道,秦时的横浦关即在此岭之上。
都庞岭:在今湖南省兰山县南和广东省连县之北,而不是今日位于广西灌阳和湖 南江永之间的都庞岭。
秦时的湟溪关即在此岭之上,亦为 由湖入粤之道。
五岭 骑田岭: 在今湖南郴县和宣章县之间, 为湘粤通道, 秦时的阳山关即在此岭之上。
萌渚岭:在今湖南省江华县和广西贺县、钟山二县之北,为由湘入桂之道。
越城岭:在今广西兴安县之北,为由湘入桂的交通要道,这里还有兴安县严关和 秦城遗址。
乌蒙:乌蒙山 金沙江:即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县之间的一段。
泸定桥:在四川省泸定县,形势险要。
桥长约三十丈左右,用十三根铁索组成, 上铺木板。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
词语意思:得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
走泥丸:气势雄伟,高大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看来也只像一粒小泥丸,从脚下 滚过。
尽开颜:全部笑喜颜开。
云崖暖:金沙江的水拍打着悬崖,人感到温暖。
铁索寒: 有两重含义,有凌空的铁索冰冷,又有那冰冷的铁索,让人胆战心寒。
飞夺泸定桥1935 年 5 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 岭,只有一座铁 索桥可以通过。
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国民党反 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 阻拦红军北上; 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 妄想把我 红 军消灭在桥头上。
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
28 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 日 早晨夺下泸 定桥!” 时间只剩下 20 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 240 里。
敌人的两 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
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 7 点钟,离泸定桥还有 110 里。
部编版六上语文《5.七律·长征》知识点归纳复习
部编版六上语文《5.七律·长征》知识点归纳复习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泥丸(wán)岷山(mín)律lǜ:七律、规律、韵律、律师崖yá:云崖、悬崖、石崖、崖谷渡dù:大渡桥、渡轮、轮渡、过渡索suǒ:铁索、索取、索要、线索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
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乌蒙: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金沙:即金沙江,是长江上游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这一段。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中西部。
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
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三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白雪皑皑的岷山,红军们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书法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25.七律长征(完美版)
七律知识知多少?
结构: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押韵
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 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 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 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 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子为 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 联——尾联。
大渡桥横铁索寒
大渡桥横铁索寒
“寒”字分别表现了什么?说说从中你体会 到了什么?
“寒”字用来烘托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 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
“大渡桥横铁寒”:
1、“寒”字烘托出战斗的紧张激烈, 寄托着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
2、“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 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 飞夺泸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
颔
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承 接 比喻夸张 形容绵延不断 “ 千 乌蒙磅礴 走 泥丸。 山”
对偶
形容巍峨高大
五岭逶迤腾细浪,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腾细浪: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 险峻。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wēi yí
逶迤
pánɡ bó
小练笔
诗句把 五岭
比作 细浪
把
乌蒙山
比作 泥丸
诗句体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突出红军藐视 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精神。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运用了 比喻 和 夸张 的修辞手法,用 山的气势雄伟 实际 “逶迤” 、“磅礴”形容 ,这是 山的渺小 的山;用“细浪” 、“泥丸”形容 ,这是 红军眼里的 的山。
个个笑逐颜开。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课文笔记
《七律·长征》是一首描写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七言律诗,毛泽东所写。
以下是《七律·长征》课文的笔记:
1.背景介绍:这首诗写于1935年9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2.内容解读: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颔联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红军面对困难的高昂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颈联则通过比喻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红军的英雄本色。
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红军的殷切希望和美好前景的展望。
3.艺术手法:
a. 对比手法:首联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红军的英雄气概。
b. 夸张手法:颔联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如“万水千山只等闲”,强调了红军面对困难的坚定决心。
c. 比喻手法:颈联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如“铁索寒”“云崖暖”,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红军的英勇形象。
d. 抒情手法:尾联使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红军的深厚感情和美好期望。
4.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的赞扬和鼓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
5.个人观点:我认为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斗志的作品,它展现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坚定信念。
6.相关资料:可以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背景和内涵。
七律长征课件(完整版)
象征手法
通过描绘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象征 着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和民族精神的 坚韧不拔。
语言特色
01
02
03
语言简练
诗句语言简练明快,言简 意赅地表达了红军长征的 主题。
节奏感强
诗句节奏感强烈,韵律和 谐,易于传颂和记忆,如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 千山只等闲”。
形象生动
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 比喻,使诗句形象生动, 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 渡桥横铁索寒”。
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对比分析
将七律长征与其他同类诗歌进行 对比,找出其独特之处和艺术价
值。
背景知识
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风格和时 代背景,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七
律长征的主题和意义。
感悟与思考
人生哲理
从七律长征中领悟到关于人生、命运和奋斗的哲理,思考如何在 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哲理。
文化传承
认识到七律长征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考如何传承和 发扬这种文化精神。
04
七律长征的文学价值
主题意义
革命精神
《七律·长征》表现了红军英勇无 畏、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是鼓 舞人们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历史见证
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这首 诗记录了红军长征这一伟大的历 史事件。
历史价值
长征的写照
《七律·长征》生动地描绘了红军长 征的艰辛历程,是研究长征历史的重 要资料。
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承
七律长征作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 促进了国内外文化交流与传承,让更多人了解和 认识中国革命历史和文化。
在当代的传播与影响
影视作品的呈现
通过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生动地呈现了七律长征的故事情节和精神内涵,让更多人 了解和感受到长征精神的伟大。
七律长征全诗的意思及创作背景
七律长征全诗的意思及创作背景
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长征路上的⼀切艰难困苦,把千⼭万⽔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不过像翻腾着的细⼩波浪;乌蒙⼭⾼⼤雄伟,在红军眼⾥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七律·长征》
作者:⽑泽东
创作年代: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千⼭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泥丸。
⾦沙⽔拍云崖暖,⼤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千⾥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全诗译⽂
红军并不害怕探险的困难和障碍;把经历过成千上万⼭峰和⽔域的艰⾟和艰⾟视为⼀件很普通的事情。
武陵⼭脉如此⾼低错落,它们是⽆穷⽆尽的,但在红军的眼中,它们就像波浪⼀样慢慢翻滚。
乌蒙⼭是如此的雄伟,⽓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拍击着两岸⾼耸⼊云的⼭崖,给⼈以温暖的感受。
⼤渡河上泸定桥横跨东西两边,眼看只有下⼗⼏条铁索,使⼈感到⼀点的寒意;更让红军⾼兴的是岷⼭,到处是⽩雪,红军翻过岷⼭后,⼤家⼼情开阔,每个⼈脸蛋都笑开了。
创作背景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下旬,10⽉定稿。
这⾸七律是作于红军战⼠越过岷⼭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作为红军的领导⼈,⽑泽东在经受了⽆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壮丽的诗篇。
毛泽东《七律长征》赏析
毛泽东《七律·长征》赏析《七律·长征》1935年10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七律•长征》是在毛泽东长征诗词中唯一的一首律诗。
全诗以其极为凝炼的诗行,概括了长征历史的全过程,再现了中国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是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以伦比的英雄史诗。
全诗短短的56个字负载着红军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万种壮志豪情。
它既是中国革命的悲壮史诗,也是中国诗歌的灿烂明珠。
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极具意义的红色丰碑。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开篇点出了全诗的中心思想,赞美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奋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奠定了全诗轻松豪迈、气度非凡的艺术基调。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所在,表现出我们的红军战士在各种困难中从容不迫,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英雄气概;“只等闲” 是对“不怕” 的重申和强化,从两个不同角度塑造了红军战士那种蔑视敌人、藐视困难、顶天立地的高大英雄形象,具有强烈浓郁的感情色彩;“远征难”三个字包含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无数困难,既有自然上的艰难险阻,也有敌人的围追堵截;既有来自外部的压力,也有来自党内的分裂;“万水千山”则是对“远征难”的进一步阐述,同时对全诗下一步的展开做好铺垫。
在整句的布局上,诗人用“不怕”和“只等闲”将“远征难”和“万水千山”夹到中间,表现出红军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形成前后句的对称,极富美感。
首联是全诗的总纲,后面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写的是红军对山的征服。
作者选取五岭、乌蒙这两座大山,代表红军长征途中所克服的所有山脉,对应的是首联中的“千山”。
五岭、乌蒙在作者的视野中,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的审美对象,“腾”和“走”两个动词,使静止的高山峻岭顿时赋予生命跃然纸上。
《七律长征》资料
长征红军曾四次由毛泽东率领突破了国民党的“围剿”。
但由于王明一意孤行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为保存充分的实力,中国红军被迫退出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8.6万人,分别自瑞金、鄠都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
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就途。
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
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
5月初,抢渡金沙江接着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
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1935年3月28日至4月28日取得强渡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
然而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等擅自决定放弃川陕根据地(亦称川陕苏区)向西转移。
5月初,共八万余人开始长征,中旬占领了茂县(今茂汶)、理番(今理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以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为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决定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
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班佑、巴西地区。
8月底,右路军一部在包座全歼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约五千余人,打开了向甘南前进的门户。
9月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要挟中共中央和右路军南下。
毛泽东等于9月10日急率第一、第三军(后组成陕甘支队)继续北上,夺取腊子口,突破国民党军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城),先期结束了长征。
飞夺泸定桥这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5日,事情经过如下: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
七律长征资料
"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
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全诗共四句。
第一句的意思是: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第二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第三句的意思是: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第四句的意思是: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这四句的关系是:第一句是概述,概述了红军长征历经的千难万险及面对千难万险的态度;第二、三、四句从千山万水中选了几个典型的例子,生动具体地描绘了红军战胜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背景:193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犯了方向性、路线性错误,江西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失败,党中央、苏维埃政府和红军紧急突围,退出根据地逃避国民党反动派的杀戮。
逃到江西瑞金时经过激烈的党内斗争,重新改选了党中央,确立了北上和抗日的目标,开始由毛泽东领导军队。
从此扭转败局,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路上成功地突破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围追堵截,饥寒交迫过雪山草地,甚至靠草根树皮和皮带充饥;一路上进行革命宣传撒播革命的种子,让人民知道了什么是剥削和压迫,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是为人民谋福利的。
七律长征相关资料
七律长征相关资料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之一。
在这个艰苦而漫长的远征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跋涉万水千山,最终成功地完成了长征的使命。
下面将介绍七律长征的相关资料。
一、七律长征的背景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红军开始于1934年10月,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的远征行动。
这次远征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重的军事和政治压力。
然而,通过长征,红军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组织能力,最终扭转了战局,为日后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长征的路线与途中发生的事件长征的路线可被分为四个阶段:红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穿越云贵高原,最后进入四川。
然后,红军经过川陕革命根据地,经过四川北部、甘肃、宁夏,进入陕西延安。
长征途中,红军遭受了艰难的环境和敌人的追击,但他们依然坚持下来,始终保持与敌人的巧妙应对,在长征中培养和锻炼了众多的革命干部和红军战士。
三、长征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意义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不畏艰险的历史见证。
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巩固和发展,为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长征的成功也展示了红军的英勇和坚毅,为中国人民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壮举,对于后来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长征的影响与纪念长征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战略眼光和坚定决心,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政府对长征给予了高度重视,将长征纪念地列入了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名录。
每年的10月,中国都会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以铭记长征这段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
总结起来,七律长征是一段极富历史意义的时期,通过长征,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极为重要的胜利。
长征不仅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具有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铭记这一段伟大的历史,每一年我们都应该举行纪念活动,让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长征的成果和价值,传承革命精神。
七律.长征的主要内容
七律.长征的主要内容《七律·长征》是一首著名的革命史诗,作者是毛泽东。
这首诗描写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和英雄气概,表达了诗人对中国人民的深情赞颂和对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充满信心。
全诗共四联,第一联概括地介绍了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基本路线;第二联具体描述了长征中的艰难险阻,如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等;第三联着重表现了红军的英勇奋斗和不畏艰险的精神;第四联则强调了长征胜利的意义和影响。
第一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开篇即气势恢宏,以博大的胸怀和高昂的基调展现了红军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要完成北上抗日的战略任务,必须突破国民党的包围圈,跨越千山万水。
“不怕”“只等闲”两个词表现出红军战士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勇气。
这一联为下文的具体描写做了铺垫。
第二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描绘了长征中翻越五岭和穿过乌蒙山的情景。
这两座山都是中国南方的大山,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给红军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但是,红军战士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克服了这些困难。
“逶迤”、“磅礴”这两个词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势的曲折起伏和雄伟壮观。
而“腾细浪”、“走泥丸”这两个比喻则生动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们藐视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三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描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金沙江和大渡河时所遇到的艰难险阻。
金沙江水流湍急,两岸峭壁林立,形势十分严峻。
而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更是令人望而生畏。
但是,红军战士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而是勇敢地面对它们,并最终战胜了它们。
“水拍”、“桥横”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
同时,“云崖暖”、“铁索寒”这两个对比鲜明的形容词也暗示了红军战士们不屈不挠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仰。
第四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红军长征精神的最高礼赞。
七律长征资料
《七律长征》资料《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本诗写于1935年10月6日,红军攻占腊子口之后、在六盘山前。
共8句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万水千山在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平常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小泥丸。
金沙江拍击着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不费一兵一卒就将敌人要地拿下,使将士们的心里暖暖的,大渡河上一桥横架,铁链晃动,摇摇欲坠,且伤亡惨重,血肉横飞,不禁使将士们心里感到阵阵寒意。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登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在翻越雪山之后,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便个个笑逐颜开。
[2]作品注释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 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⑴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⑴难:艰难险阻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乌蒙:山名。
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金沙: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腾腾,使人心感温暖。
小学语文5.七律长征(相关资料)
七律.长征1.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2.巧渡金沙江: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
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
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
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
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
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
他们二话不说,翻山越岭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
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两条船。
原来这两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
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不以为然。
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
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口,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
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
从1935年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
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背景资料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这首诗仅用56个字,便高度概括了长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首诗的首联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红军在长征途中面对艰难险阻的壮丽画卷。
红军不怕困难,不畏艰险,以乐观、顽强的精神面对一切挑战。
这种精神是长征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诗具体描绘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面对的艰难险阻。
五岭和乌蒙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两个重要山脉,他们的高大和险峻给红军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然而,在红军的眼中,这些山脉就像细小的波浪和泥丸一样微不足道。
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描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的情景。
金沙江和大渡河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两个重要河流,他们给红军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然而,红军最终成功地渡过了这两个河流,他们的胜利让人们感到温暖和喜悦。
同时,铁索桥的寒意也表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所面临的艰辛和困难。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两句诗表达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喜悦和豪情。
尽管长征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红军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强的精神。
当他们成功地翻越了岷山,所有的困难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是胜利的笑容,也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容。
总之,《七律·长征》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歌,它向读者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面对艰难险阻的英勇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首诗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流传甚广。
毛泽东史诗般地再现了万里长征的艰难历程,歌颂了红军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然而,关于这首诗背后的故事,至今仍众说不一,或者鲜为人知。
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考证,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这首诗的来龙去脉。
一、究竟创作于何时?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发表《七律·长征》时,并未注明写作时间。
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毛主席诗词》37首,其中包括《七律·长征》。
“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是毛泽东生前出版的最为权威的一个版本。
毛泽东注明《七律·长征》写于1935 年10 月。
多数毛泽东诗词版本都采用这一说法,但是人们的的观点并不一致,至今存在诸多分歧。
第一种观点认为,《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
《党史博采》(纪实)2013 年第8期刊载的《毛泽东诗词背后的故事》一文在“《七律·长征》背后的故事”一节的开头写道:“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
毛泽东在吴起镇待了三天,即前往瓦窑堡。
在瓦窑堡的新窑洞里,他诗兴大发,把一张(条)木凳拉到松木桌旁,从锡制文具盒里取出砚台,研好墨,用驼毫小楷笔蘸了一下墨汁,在一张宣纸上一气呵成,写就了《七律·长征》诗。
”萧永义在《毛泽东诗词史话》中认为:1935年9月27日,毛泽东率陕甘支队到达通渭县榜罗镇。
在这里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把党中央和陕甘支队落脚点放在陕北的决定。
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吴起镇召开政治局会议。
这次会议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大体作于这一时期。
郭思敏在《毛泽东诗词辨析》中说: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红军来到甘肃通渭,在全军副排长以上干部会议上,毛泽东讲了长征的意义并充满激情地朗诵了《七律·长征》这首诗。
丁正梁在《挑战者之歌》一文中说:1935年10月初,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来到甘肃通渭。
《七律长征》知识点
《七律长征》知识点《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有关七律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二、创作背景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其他红军部队也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先后开始长征。
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见线路图)。
在整个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在毛主席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
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诗兴豪迈。
长征途中的千山万水和激烈壮阔的战斗,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令他的思绪自由驰骋。
他多次为红军的英勇而慨叹,多次赋诗言志。
1935年9月28日,在全军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毛泽东即席朗诵了这首诗。
三、《七律长征》解释《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相关资料
资料一
长征:中央红军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五座终年积雪,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终于到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
资料二
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这五座山岭跨越了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连绵起伏,长达1300多公里。
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海拔2300米左右,高耸陡峭,直插云霄,山间的小路行走起来十分困难。
在红军翻越乌蒙山区时正是2月,天寒地冻,许多地方没有人烟。
岷山:在四川西部,绵延川甘两省边境,高原状山地,海拔4000米左右,大雪山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雪山:主峰海拔4950多米的夹金山,被当地藏族同胞视为“连鸟儿也难以飞过”
的神山,也是长征中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过雪山时,山上空气稀薄,人呼吸困难,红军踏着没膝的积雪,迎着狂风,翻过了一座又一座。
他们在出发前尽可能地吃饱吃好,穿上厚衣服(大多数人只有补了又补的单军装),很多人因此冻死饿死。
资料三
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形势险要,敌人控制得很严,在几百里长的金沙江沿岸布置重兵,控制了所有的大小渡口。
我们的红军足智多谋,一面假装攻打龙街,迷惑敌军,想吸引他们的主力部队,愚蠢的敌人果然上当了;另一面我军主力队悄悄到绞车渡袭击,缴获六条渡船,活捉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敌军阵地,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离开,敌人只能望江兴叹,我军个个欢欣鼓舞。
飞夺泸定桥:“大渡河”两岸都是高山峻岭,水流湍急。
河上唯一的泸定桥又被敌人拆掉了桥面木板,只剩下13根铁索。
守在对岸的敌人早就架好机枪等着在这里消灭红军。
红军选了二十二名英雄组成突击队,他们冒着弹雨,攀着铁索,冲杀过去,敌人放起冲天大火,把桥头的城门封住。
勇士们奋不顾身,从火海中冲进城内,大队人马随即开过泸定桥。
“第二个石达开”:就在红军抢占大渡河的七十年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十几万人马,在这里全军覆灭。
于是,蒋介石的飞机也向红军撒下了“毛泽东将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传单。
资料四词语解释
万水千山: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难多。
等闲:一般,平平常常。
逶迤:形容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细小的波浪。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滚动的小泥球。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三军:这里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