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之19 青山不老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课件(共28张PPT)

第一自然段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 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 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 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第五自然段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 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 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 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 山洪的凶悍。这山已失去了本来的坡形, 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本来—狂风肆虐、沙尘暴占据的山沟。
现在—绿意荡漾的青山。
第四自然段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 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 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 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 假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防风林带
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这一 奇迹?找出来进行交流。这一奇迹究竟是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
第三自然段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 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 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六十五岁那 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 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 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八十一岁, 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 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 RJ
语文要素
阅读 1.默读课文,说出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 造了怎样的奇迹。
2.体会课文为什么要以“青山不老”为 题目。
生字导学 朗读课文,扫清障碍
1.多音字

jìnɡ 苍劲 劲敌 jìn 使劲 干劲

《青山不老》精品课件

《青山不老》精品课件
创作风格
梁衡的散文创作风格独特,他注重抒发对自然、历史和文化 的感悟,笔下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内 涵。他的作品多以记叙为主,辅以议论和抒情。
课文的文学地位与影响
文学地位
《青山不老》是梁衡散文中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视角、深邃的思考和细 腻的笔触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这篇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 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青山不老》精品课 件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课文背景介绍 • 课文内容解析 • 语言表达与艺术特色 • 课文中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 • 课文的教育意义与实践应用 • 相关资料推荐与拓展阅读
01
课文背景介绍
课文的来源与创作背景
课文来源
《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的课文,它选自梁衡的散 文《武梁祠记》。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拓展
01
02
应用:通过学习《青山 不老》这篇课文,学生 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环保理念和生态观念。
拓展
03
04
05
1.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 践活动,如植树造林、 垃圾分类等。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 环境问题,培养解决环 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鼓励学生将环保理念 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中, 传播环保理念和生态观 念。
01 02
儒家思想
课文中提到的“舍生取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观念,都是儒 家思想的核心。这些观念鼓励人们为了更高的道德价值而奋斗,甚至不 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传统文化符号
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传统文化符号,如古诗词、古代建筑、传统手工艺等 ,这些符号为课文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也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青山不老》PPT

《青山不老》PPT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
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主要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 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作者感悟 青山是不会老的
第三节
深入探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山林景观
奇迹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 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绿意盎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读第2自然段,感受大环境的险恶。
“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 后代的情怀。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创造了这片绿洲, 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 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的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 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老的。
拓展延伸
景观引入 参天杨柳 绿色波浪 粼粼波光

大环境——险恶

小环境—— 艰苦

背景状况
村干部补充介绍——了不起的奇迹

老农陪同参观——一层层的树梯
作者感悟 青山是不会老的
生人 命生 的的 意价 义值
第七节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20课《青山不老》01 名师教学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20课《青山不老》01 名师教学课件PPT

共存、与日月同辉,老人的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保护环境、美化家园。
青 山 不 老
AOYAMA IMMORTALITY
课文 写作特点

1.文章层次井然有序,内容清晰。

文 风
文章以作者看到老人院外的山林景观为切入点,进而描写了老人改造山林

的环境状况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最后以作者的心灵感触升华全文,点明了
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再想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
题。




AOYAMA IMMORTALITY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 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

1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

“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
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第二部分 (第2-5自然段)主要写老人改造山林所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成果。
6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字词 词语搭配

字 词 百 花
(凶恶的)豺狼
(险恶的)地方 (邪恶的)念头
(恶劣的)环境
青 山 不 老
AOYAMA IMMORTALITY
第三部分|课文风景
TEXT SCENERY

课 文
19 青山不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 青山不老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 青山不老PPT

方法:通过 想象画面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 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 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 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作者用_比__喻__的修辞手法,把漫山遍野的_绿__树___比
作_波__浪___,喻示着老人_投__身__山__林__、__为__改__造__山__沟____所作
出的巨大贡献。
类文阅读
种树老人
杨旭辉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老人前20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20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20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
那片60公顷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养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chuō)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 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 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句话描绘了 一幅___漫__山__遍__野__绿__意__盎__然__,__林__间__松__涛__阵__阵__,__ ___叶__间__微__泛__绿__波____的画面。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 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 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 形成一层层的梯。
你如果有机会来到 这座青山,看到老人创 造的绿洲,又看到老人 的铜像,站在铜像前, 你会从心底里对这位可 敬的老人说什么?
结构梳理
景观引入 绿意浓浓

大环境
山 背景介绍 小环境
不 老
巨大贡献
补充 参观
恶劣险峻 简陋艰辛 了不起的奇迹 一层层的树梯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优质课件(共47张PPT)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优质课件(共47张PPT)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 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 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 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两个“全”字让人感受到了树木郁 郁葱葱,绿意盎然。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 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 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 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 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大风肆虐 ◎干旱 ◎霜冻 ◎沙尘暴 历史记载: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 之高二三丈而坠。
读第3自然段,读懂小环境中的艰苦。
一排三间房 俭朴、单调
早出晚归种树
五位老汉离世
老伴静静过世
执着、坚韧
女儿三番五次接他遭拒
怎样理解老人的“选择”?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
是生命的归宿。
的风沙带,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都在增加。 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 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 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 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人最大的 敌人。
说说你对“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 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理解。
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老人生活的 小环境条件怎么样。
19* 青山不老
字词识记
lín lín
粼粼
qínɡ
高擎
读一读
nüè
肆虐
qiāo
铁锹

盘踞
zǎi
记载
zhǔ zhànɡ
拄着拐杖
词语解释
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 肆虐 ):任意残杀或迫害。 ( 盘踞 ):非法占据。 ( 风雨同舟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9 青山不老》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9 青山不老》教学课件
起来 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 他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 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生字认知
肆虐 盘踞 淤泥 劲挺 荡漾 绿洲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不紧不慢 如臂如股
整体感知
“了不起的奇迹”指 的是什么?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 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十五年、五 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 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的绿。这就是生的“奇 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课文研读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 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 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课文研读
课文研读
十五年啊,绿色披上了青山,而青丝 却变成了白发,死亡带走了他的亲人,也 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但是,他不走,因为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
课文研读
他不走,因 “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深读感知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 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深读感知
青山是不会老的 !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1、国家意识。 2、目标意识。 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4、读书意识。 5、主体意识。 6、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精美PPT课件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精美PPT课件

品读课文Βιβλιοθήκη 内容小结在这样险恶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 旱烟袋的瘦小老头却创造出了这样的一个奇 迹,真是不简单啊!我们不由得赞叹——
15年啊,绿化了八条沟,七条防风林 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 奇迹。
品读课文
4.当作者带着对晋西北环境恶劣,荒无人烟的印象来到老人居住 的山沟里时,他却看到了什么?
品读课文
7.十五年的每一天都是感触人心的一天,十五年的艰辛换来一片 不老的青山。瞧,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 此起彼伏,绿风荡漾。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 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 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品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一句话来说明老人到底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 迹呢?
15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八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 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同学们可能对“亩”这个单位不太熟悉:老人造的3700亩林网相当 于2467000平方米,以每10平方米栽一棵树计算,需要栽种246700棵树, 15年平均每天栽种45棵。这是多么漫长的坚持,这是多么伟大的奇迹!
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主要作品
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等。
初读课文
1.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1)圈画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画出自己喜欢的 词语或句子。 (2)带着问题去读: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 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可以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还可以在课文的留白处做旁批。
多音字学习
cān 参加 参与
参 cēn 参差不齐
shēn 人参
字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精美课件(共65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精美课件(共65张PPT)
归宿: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
劲挺:坚韧挺拔。 淤泥:沉积的泥沙。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说说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 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 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造福于后代。
面临享福和吃苦的选择,老农选择了_开__辟_ _山__沟__、__改__造__山__林__的艰苦之路。他愿意将_自__己__ _的__一__生_都奉献给山沟,将自__己__的__生__命__都奉献给 青山。
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 不老”为题。
看 看一看青山的变化, 听 听一听老人说的话,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感受他对土地的热爱。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填写老人的信息卡片。
采访地点:山沟院子里的土炕上 采访对象:晋西北的一位山野老人 性别:男 年龄:81岁 主要外貌特征:瘦小,手端一杆旱烟袋,拄着拐杖 感人事迹:为守住一方水土,植树造林十五年,创造了一片
青山
课文品读
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
“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 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情怀
板书设计 风沙肆虐
三间小房 单身一人
青山不老
15年,8条沟, 7条防风林带, 3700亩林网
杨树、柳树,劲 挺在山洼山腰
课文主题
本文叙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 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用十 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 片绿洲的感人故事,由衷地赞美了老人崇高 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
◎大风肆虐 ◎干旱 ◎霜冻 ◎沙尘暴 历史记载: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ppt课件——19-青山不老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ppt课件——19-青山不老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人创造的这片绿 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 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 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 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 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肆虐: 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
成很大破坏和损失。
盘踞:非法占据;霸占(地方)。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 风雨同舟:在风雨中同乘一船。比喻共同经历患难,共渡难关。 三番五次:形容屡次,多次。三、五:概数,指次数多。番:回,遍,次。 归宿: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
19 青山不老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课文链接
晋西北,地处山西高原的西北边 缘,是京津的屏障。由于晋西北所处 的地理位置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区 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但本 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蕴藏着大量的 煤炭、铝土矿等矿产资源。
走近作者
梁衡,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
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 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 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从老人的话中可以感受到他对植树造林的坚守与奉献。
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 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和绿树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 了绿树生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 黄土,使之不流失。这正如老人与青山是息息相关、 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人,而老人也用自己 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 回报。

青山不老课件(共36张PPT)

青山不老课件(共36张PPT)

(fēng yǔ tóng zhōu) 比喻共同渡过困难。
风 雨 同 舟 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将风雨同舟。
2
0
2 3
(guī sù) 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六 年
归 宿 例:植树造林就是他生命的归宿。

语 文
坚强有力地挺立着。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
字词 词语释义
2
0
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
2 3
(sì nüè) 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六 年
肆 虐 例:洪水肆虐,淹没了大量的农田。


非法占据;霸占(地方)。文中指中国的晋西北经常受到干旱、


(pán jù) 霜冻、沙尘暴的迫害。

盘 踞 例:解放战争时期,许多土匪都盘踞在山上。
2
1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
0
2

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3

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老人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所做出的贡献。



2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
文 上
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

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
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
创造了这块绿洲。
段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课件(共35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课件(共35张PPT)

·树梢卷( )过涛声,叶

(考卷)
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考卷 地上。
被风卷
起,飘落到了
注意红色 字的读音
近反义词
☞ 英勇 ≈ 勇敢 ↔ 胆小
英勇
小王同志因作战英勇,受到团部 的嘉勉。
勇敢
小王同志因作战勇敢,受到团部 的嘉勉。
胆小
他这人胆小,干什么事都缩手缩 脚的。
一起读一读
词语解释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险恶:(地势、情势等)危险可怕。 归宿: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
在晋西北,在一片风沙肆虐的土地上,有 一位81岁的老人,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 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 《青山不老》去拜访一下这位老人。
19* 青山不老
绿化家园 造福大家
植树造林能有效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 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减轻洪 涝灾害的损失,还能清除空气污染,调节气候, 大大改良生态环境。2002我国实行了退耕还林 政策。
本文用清新的笔触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 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 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实现了自 己的人生价值,并造福于后代的事情。歌颂 了老农坚持不懈、默默奉献的精神。
参天杨柳
景观引入 绿色波浪
青 山 不 老
背景状况
粼粼波光
大环境——恶劣险峻 小环境——简陋艰辛 村干部补充介绍——了不起的奇迹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展示山林景观,喻示 老人为改造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 巨大贡献。
第二段(2-5):老人改造山林、绿 化家园所面临的大小环境及所取得的成绩 。
第三段(6、7):写“我”的心灵感 触——青山是不会老的。

六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青山不老(共16张PPT)

六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青山不老(共16张PPT)
③思考:怎样理解“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这句话?这句话中老人表面上是选择了吃苦种树,实际上是选择了改造家园、造福子孙的伟大精神。
④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造句:能与曾经风雨同舟的老战友重逢,爷爷显得十分激动。⑤三番五次:屡次,一次又一次。造句:你三番五次地破坏公物,不能再轻易放过你了。⑥归宿: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造句:大海是溪流、江河的归宿。
青山不老
课前预习篇
新课导入
在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曾经的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的地方。15年后却是如诗如画的景色。这一切都是来自于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位老人。
目标导学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重点)2. 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重点)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难点)
④思考:怎样理解老人对命运的选择?老人知道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⑦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造句:一棵盘曲的青松劲挺在悬崖峭上。⑧淤泥: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造句: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花中君子。⑨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造句:昆明湖上波光荡漾,游船来往如织。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所面临的大小环境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⑤思考: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奇迹:十五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环境:(1)山沟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大环境)(2)老人年老、瘦小。(小环境)(3)生活条件艰苦。(小环境)(4)同伴、老伴相继过世。(小环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

该文选自著名作家沈石溪的散文集,主要描绘了在我国辽阔的疆域内,无数青山历经岁月洗礼,依旧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19课的全文,重点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表达手法以及所传达的深刻寓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2. 学会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手法,理解文章的寓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并进行思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青山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同时标注出生词和不懂的地方。

3. 课堂讲解: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表达手法,讲解文章的寓意。

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巩固。

6.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青山不老》2. 主要内容:语言特色:生动形象、富有诗意表达手法:对比、拟人、排比文章寓意:大自然永恒的生命力,人类应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青山不老”的理解。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2. 答案:“青山不老”寓意着大自然的永恒和生命的延续,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有对比、拟人、排比等,如“岁月在青山上留下痕迹,却无法剥夺它的生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019秋人教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19青山不老 【精品】.ppt

2019秋人教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19青山不老  【精品】.ppt
环境和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不顾自身生活
条件的简陋艰辛,在自己的老伴和奋斗者相
继离世后,拒绝女儿接自己去城里享清福,
依然坚持不懈地改造山林,造福大家。 8
再读第②~⑤自然段,用
画出黄土与绿树之间的关
系,并说说你的理解。
......
⑤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 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 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 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 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 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 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 了这片土。
5
课文一共分为几部分?
课文一共分为 3 部分 第一部分①:通过对院子外绿意浓浓的山林
景观的描写,表现了老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二部分②~⑤:写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
园所面临的恶劣险峻的自然条件和配件·简陋 艰辛的生活条件,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第三部分⑥~⑦:“我”的感悟——青山是不 会老的,点明了文章点的主题。
黄土和绿树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黄土给绿

树提供了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
绊着黄土,使它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人与青山,
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人,
而老人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
作为对青山的回报。
9
⑦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 的。
思考:“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在文中 有什么作用?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 为题?
6
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在开篇 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作者描绘了窗外满山的树林浓密葱 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 海上的波浪,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 涛声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 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 出的巨大贡献。

【精推】2019年秋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ppt新课件

【精推】2019年秋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ppt新课件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1
2
现在——绿意荡漾的青山
3
• 治理
zhì
• 归宿 • 荡漾
sù yànɡ
• 领悟

• 风雨同舟 zhōu
4
• 肆虐: • 盘踞:
任意残杀或迫害。 非法占据。
• 归宿: 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
• 劲jìng挺: 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 淤泥: 沉积的泥沙。
• 荡漾: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21
小练笔: 你想对这位平凡而
又伟大,可亲可敬的老 人,说什么?
22
14
1.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 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 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 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 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 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 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 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 的回报。
15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 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9
2.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 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 奇迹。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 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 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 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 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10
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创造了这样的奇迹的?
5
阅读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 • 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 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联系课文,想一想: • 作者为什么说“青山不老的”? •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6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位老 人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 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 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