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凸矫形中的相关问题——脊柱侧凸矫治中的平衡原则与美学理念

合集下载

脊柱侧弯防控存在的问题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脊柱侧弯防控存在的问题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脊柱侧弯防控存在的问题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骨骼问题,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了大量的人群,特别是青少年。

该疾病以脊柱的侧向弯曲为主要特征,在不正确的姿势下可能引发脊椎结构问题,并对身体功能和美观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脊柱侧弯的防控非常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首先将详细说明脊柱侧弯防控问题的定义、背景、疾病特点及危害以及预防与治疗手段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讨论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认知和关注度、教育体系不完善以及预防措施的局限性与不足。

随后,本文将提出解决办法与建议,包括提高公众意识和教育水平、完善预防体系建设及政策支持以及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最后,我们将对解决办法和建议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改进措施。

1.3 目的:本文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脊柱侧弯防控问题的重视,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通过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我们希望能够促进脊柱侧弯防控工作的进展,保护青少年和其他易受影响人群的健康。

同时,本文也旨在引起更多关注,促使相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和科研力度,以推动脊柱侧弯防控事业的发展。

2. 脊柱侧弯防控问题的说明2.1 定义与背景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形态异常,其特点是脊柱在正常前后方向上发生了侧向弯曲,导致身体出现不对称性。

脊柱侧弯通常在儿童和青少年期间发展最为迅速,可能会导致身高减少、姿势不良以及心肺功能受损等问题。

2.2 疾病特点与危害脊柱侧弯的主要特点是脊椎骨的旋转和侧向弯曲,这会导致胸廓变形、盆骨扭曲以及肌肉和关节紊乱。

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经历背部疼痛、呼吸困难、运动能力下降等问题。

严重的情况下,脊柱侧弯还可能对心肺功能产生直接影响。

2.3 预防与治疗手段的重要性有效预防和控制脊柱侧弯的发展至关重要。

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有效减缓或阻止脊柱侧弯的进展,避免疾病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

常用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包括脊椎检查、体育锻炼、物理治疗、骨科矫正以及外科手术等。

脊柱侧凸:冠状面的平衡与失平衡

脊柱侧凸:冠状面的平衡与失平衡

脊柱侧凸:冠状面的平衡与失平衡脊柱位居于人体躯干正中,不仅是一个静力支持结构,也是一个动力学的功能结构,通过椎体、小关节、关节囊、韧带、肌肉等组织结构保持脊柱的稳定和各个方向的运动功能,并传递人体重力及压力,对整个躯体的平衡和姿势起重要的作用。

正常的脊柱平衡状态可通过自身矫正或平衡代偿机制来维持,一旦脊柱在某些情况下无法恢复其正常的平衡状态,就会出现脊柱的失平衡。

脊柱平衡从空间上包括总体平衡、区域平衡及局部平衡三个方面,总体平衡包括头-骨盆轴平衡、乳突-股骨头轴平衡等;区域平衡包括双肩水平、骨盆水平、区域范围的脊柱侧凸等;局部平衡包括脊柱局部在三维平面上的平衡状态。

对于脊柱侧凸患者而言, 脊柱平衡异常同样表现为总体、区域及局部平衡的异常。

脊柱一旦存在单个结构性弯,在其上下方便会出现代偿性弯,使得头部和骨盆仍然呈直线排列。

代偿弯并无旋转,为非结构弯。

若存在结构性双弯或三弯,非旋转性代偿弯将存在于其上下端。

通过测量代偿弯大小,可对平衡性能进行更加精确的评估:若代偿弯的大小相等,则脊柱平衡;若下代偿弯大于上代偿弯,则脊柱失平衡。

平衡失代偿可使弯者外观显著恶化,恢复平衡是治疗侧凸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冠状面失平衡常表现为脊柱侧凸,躯干姿势异常( 包括躯干倾斜、双肩不等高等) 、腰部不对称等。

双肩不等高、躯干倾斜以及腰部不对称将冠状面上的Cobb角纠正程度作为脊柱侧凸矫正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在临床上常出现Cobb角矫正,但外观较变得更差的现象。

因此脊柱侧凸矫正应走出单一层面考虑问题的误区。

以下我们以冠状面的平衡与进行简述。

一、总体平衡脊柱冠状面平衡的临床评估:自隆椎(第七颈椎)悬一铅垂线,如能平分臀裂,说明脊柱平衡。

如铅垂线通过一右侧凸患者臀裂的右方,则称为脊柱失代偿。

诊断时通常也使用红外线对线仪进行测量观察。

在评价冠状面失平衡的影像学参数中,C7 铅垂线( C7 plumb line,C7PL) 与骶骨中垂线( 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SVL) 之间的水平距离C7PL-CSVL常用于评价脊柱的总体平衡。

脊柱侧弯的分级与矫正治疗原理

脊柱侧弯的分级与矫正治疗原理

脊柱侧弯的分级与矫正治疗原理一、脊柱侧弯的分级脊柱侧弯,又称脊柱侧凸或脊柱曲度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脊椎在正常轴线上出现侧偏曲度。

根据国际医学分类(ICD-10)标准,脊柱侧弯可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

1. 轻度脊柱侧弯:指患者的背部正视图显示患者结构相对平直,但有轻微的非结构性畸形。

其角度小于10度。

2. 中度脊柱侧弯:指患者的背部正视图显示明显的非结构性畸形,并且测量值大于10度但小于25度。

3. 重度脊柱侧弯:指患者的背部正视图显示明显且持久性的结构性畸形,并且测量值大于25度。

二、脊柱侧弯矫正治疗原理针对不同等级和类型的脊柱侧弯,存在多种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采取保守矫正或手术矫正等不同方式。

1. 保守矫正治疗保守矫正治疗主要应用于轻度和中度脊柱侧弯,旨在减缓和控制疾病的进展。

这一阶段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体育锻炼:特定的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有助于维持脊柱稳定。

(2) 矫形器具:使用钢索背带或其他定制的支撑物来纠正脊柱曲度,并保持正确姿势。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帮助患者提高核心力量、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减轻脊柱负荷。

(4) 监测:通过定期X线检查和评估来监测脊柱弯曲程度的变化。

2. 手术矫正治疗重度脊柱侧弯通常需要手术干预来达到有效纠正。

手术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螺钉持续强直矫正技术,该方法通过在脊柱上植入金属螺钉来固定和纠正骨骼畸形。

手术矫正治疗的步骤如下:(1) 植入螺钉:外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CT 或MRI 扫描图像确定最佳植入位置,并通过手术将金属螺钉安置在患者的脊柱上。

(2) 弯曲校正:在植入螺钉后,外科医生会运用特殊的仪器和力量来实现脊柱侧弯的弯曲校正。

(3) 脊柱稳定:接下来,医生会使用钢板、连杆或其他类型的装置将患者的脊柱各个节段牢固地连接起来,以保证稳定性。

无论是保守矫正还是手术矫正治疗,都需要进行长期而密切的康复治疗。

这包括定期复查、物理治疗和正确姿势习惯的培养等。

脊柱侧弯治疗指南

脊柱侧弯治疗指南

脊柱侧弯治疗指南疾病简介:脊柱侧弯(Scoliosis)又名脊柱侧凸是一种病理状态,当脊柱的一段或几段出现侧方弯曲,可逐渐加重,不仅可累及脊柱,胸廓、肋骨、骨盆,严重者影响到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截瘫,重度侧凸需手术矫形,轻度侧凸通过指导下的体疗,电刺激治疗,牵引治疗、特别是支具治疗可以防止或减少畸形的发展。

分类脊柱畸形根据位置可以分为颈椎,胸椎和腰椎畸形。

根据形态学可以分为前凸,侧凸和后凸畸形。

根据脊柱畸形的原因考虑,可以分为特发性,先天性,神经肌肉型,间质性,创伤性等原因。

对于侧凸来说,特发性是其常见原因冠状位畸形,将其畸形位置分为上胸段,中胸段,胸腰段/腰段。

临床表现从外形上,侧弯可以产生背部隆起畸形,产生“剃刀背”畸形,有的甚至产生“漏斗胸”或“鸡胸”畸形,同时合并这种背部畸形,可以伴随双侧肩关节不平衡或者骨盆不平衡,以及双下肢不等长,可以引起患者明显局部畸形,身高减少,胸腔和腹腔容量的减少,甚至造成神经功能,呼吸功能,消化功能的损害等;同时对于脊柱骨结构本身发育不良的患者,可以伴发脑脊膜膨出,隐形脊柱裂等神经发育异常的表现。

此外,先天性脊柱侧凸还可能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气管-食管瘘,多囊肾等多脏器异常的表现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病因特发性脊柱侧凸,从病因学上来讲,并不十分明确,但是和基因和遗传具有一定关系,此外还存在椎旁肌肉本身分布不平衡的原因。

形态学是指椎体本身没有结构异常,椎体分隔正常,拥有对称的椎弓根,发育正常的椎板和关节突。

分类从发病时间上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婴幼儿,少年,青少年和成年四种。

婴幼儿是指发病在0-3岁,少年是指发病年龄在4-10岁,通常是在青春期前;青少年发病年龄在10岁-骨骺闭合的青春期,是成年前脊柱侧凸最常见类型,;而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指青少年期间形成的脊柱侧凸,由于没有进行治疗,或者进行了一定治疗,但是畸形没有明显改善,进入成年期有进一步进展的侧凸[1]。

邱勇的脊柱侧凸讲义

邱勇的脊柱侧凸讲义

目 录(一)第一章 前言第二章 脊 柱 畸 形 治 疗 历 史第三章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特征第四章 褪黑素与特发性脊柱侧凸第五章 脊柱侧凸的临床病因学分类研究第六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恻凸的临床分类第七章 脊柱畸形的支具治疗第八章 特发性脊柱侧凸非手术治疗和术前准备第九章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第十章 脊柱侧凸的后路去旋转矫正技术第十一章 CD—Horizon 在脊柱侧凸后路矫形中的临床应用 第十二章 多棒分段CD技术治疗严重复杂脊柱侧凸 第十三章 90°以上脊柱侧凸的手术策略及方法第十四章 成人脊柱侧弯的自然转归第十五章 成人脊柱侧凸的手术适应征选择第十六章 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早期外科治疗与“可延长型”矫形技术第十七章 后突型脊柱侧凸前路手术时的入路选择 第十八章 严重脊柱后突畸形的外科治疗 第十九章 脊柱侧凸伴发Chiari 畸形或/和脊髓空洞时的临床评价和治疗2006.06.05骨科第一病房目 录 (二)第二十章脊柱侧凸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第二十一章脊柱侧弯手术与肺功能相关问题探讨第二十二章脊柱侧凸中脊椎旋转的影像学测量及临床意义骨科第一病房2006.06.05前言近20年脊柱外科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对各种脊柱畸形可进行低并发症的满意外科矫治。

对脊柱侧凸自然史的了解,使支具治疗的效果获得了进一步提高,并减少了脊柱侧凸进人成年期的并发症。

对脊柱侧凸发生发展三维理论的创立和新型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发展更使严重复杂的脊柱畸形外科矫治成为可能。

我国存在大量各种原因的脊柱畸形,又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早期诊断治疗,进入成年期时,病人的胸廓已严重变形、躯干倾斜塌陷、侧凸脊柱僵硬、早期出现腰痛等,临床治疗十分困难。

为了使众多的脊柱畸形患者获得安全满意的治疗,促进对脊柱畸形的进一步认识,我们组织“脊柱畸形”继续教育中高级学习班,希望为立志于脊柱外科工作的同道们提供一个进行讨论和获得新知识的机会。

施罗特脊柱侧凸三维治疗阅读随笔

施罗特脊柱侧凸三维治疗阅读随笔

《施罗特脊柱侧凸三维治疗》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脊柱侧凸的概述 (3)1.2 施罗特脊柱侧凸理论体系简介 (4)1.3 施罗特脊柱侧凸三维治疗的研究现状 (6)二、施罗特脊柱侧凸理论体系 (7)2.1 施罗特脊柱侧凸基本原理 (8)2.2 施罗特脊柱侧凸诊断方法 (9)2.3 施罗特脊柱侧凸治疗方法 (10)三、施罗特脊柱侧凸三维治疗技术 (11)3.1 三维矫形器设计 (12)3.1.1 材料选择 (14)3.1.2 功能设计 (16)3.1.3 结构设计 (17)3.2 三维矫形器制作与使用 (17)3.2.1 制作过程 (18)3.2.2 使用方法 (20)3.2.3 维护与调整 (21)3.3 三维矫形器疗效评估 (22)3.3.1 疗效评价标准 (23)3.3.2 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25)四、施罗特脊柱侧凸治疗临床应用 (26)4.1 治疗对象选择 (27)4.2 治疗方案制定 (27)4.3 治疗效果评估 (29)4.4 治疗案例分析 (31)五、施罗特脊柱侧凸三维治疗研究展望 (32)5.1 研究发展趋势 (33)5.2 研究挑战与机遇 (35)5.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36)六、结语 (37)6.1 施罗特脊柱侧凸三维治疗的意义 (38)6.2 对脊柱侧凸治疗领域的启示 (39)6.3 对未来研究的期待 (40)一、内容描述《施罗特脊柱侧凸三维治疗》是一本专注于脊柱侧弯治疗的医学专著,由多位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医生共同撰写。

本书详细介绍了施罗特脊柱侧凸治疗体系,包括病因学、病理生理学、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具体手术技术。

内容描述作为书籍的开篇,概括了全书的核心要旨,引导读者进入脊柱侧弯治疗的神秘世界。

《施罗特脊柱侧凸三维治疗》的内容描述涵盖了从脊柱侧弯的基本概念到最新治疗方法的各个方面。

书中首先阐述了脊柱侧弯的定义、分类和流行病学,特别强调了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高发性和年轻化趋势,以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术的相关并发症

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术的相关并发症
可 产 生 “ 轴 现 象 ” 目前 较 为 一 致 的 观 点 是 : 年 龄 < 0 曲 。 对 1
失 平 衡 、 经 系 统 损 伤 和 可 能 需 要 翻修 手 术 等 。并 发 症 的 神
出现 和术 前 对 患 者 的选 择 、 凸 的 诊 断 和 分 型 、 固定 器 侧 内 械 和 手 术 方 法 的 选 择 、 形 的严 重 程 度 、 剖 结 构 的变 异 、 畸 解
前 路 矫 形 内 固定 最 常 用 于胸 腰 弯, 弯 的 特 发 性 脊 柱 腰 侧 凸 , 般认 为 前路 融合 范 围 为 上 端椎 至 下 端 椎 。 有 学 者 一
l 矫 形 效 果 丢 失 和 失 代 偿
认 为若 结 合 应 用 椎 间 融 合 器 , 更 好 地 维 持 和 恢 复 胸 腰 段 可
想 的躯 干 平 衡并 保 留更 多 的运 动 节 段 , 前 应根 据 站立 位 术
及 反 向 弯 曲 位 X线 片 来 确 定 融 合 的 范 围 , 标 准 为 站 立 位 其 X线 片 若 顶 椎 为椎 体 ,则 融 合 顶 椎 及 其 上 下 各 1 椎 体 ; 个 若 为椎 间隙 则 融 合 该 椎 间 隙 上 下 各 2个 椎 体 ; 侧 反 向 弯 凸 曲 X 线 片 顶椎 上 下椎 间 隙开 始 张 开 的椎 体 不 应 融 合 ; 据 根 凹侧 反 向 弯 曲 X 线 片 选 择 性 融 合 的 次 要 标 准 是 融 合 远 端 的椎 体 同骨 盆平 行 。 节 段 固定 时 应 注 意 对 结 构性 侧 凸过 短 度 矫 正 方 能 达 到 满意 的疗 效 。 柱 外 科 医 师 应 重 视 前路 螺 脊 钉 固定 的 理想 位 置 和 良好 排 列 , 择 好 植 骨 位 置 , 用 具 选 采 有支撑 作用 的骨移植或 cg ae来 维 持 椎 间 隙 前 部 的 高 度 , 以维 持 腰 椎 前 凸 。 融 合椎 下终 板 与 下方 相 邻 椎 体 上 终 板 下 之 间椎 间 隙 的 开 角 称 为 椎 间 角 ( tr ae a g ) 近 年 来 i e pc nl , n s e 有 学 者 观 察 到 前 路 矫 形 内 固定 术 后 在 随 访 期 间椎 间 角 有 增 大 的 趋 势 , 变 化 还 仅 是 一 种 影 像 学 表 现 , 者 一 般 无 其 患 明 显 主诉 . 自然 史 有 待 进 一 步 观察 。 其 对 各 种 原 因 出 现 的失 代 偿 。 般 需 要行 翻修 术 。 一

脊柱侧弯工作方案 (2)

脊柱侧弯工作方案 (2)

脊柱侧弯工作方案
脊柱侧弯(也称为脊柱侧凸)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它可以引起脊柱曲度过度,导致身体不良姿势,疼痛和活动限制。

以下是一个可行的工作方案,可以帮助管理和改善脊柱侧弯。

1. 寻求专业意见:首先,您应该咨询专业医生,如骨科医生或脊柱专家。

他们可以评估您的情况,确定病因和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2. 运动和锻炼:特定的体操和锻炼可以帮助增强脊柱周围的肌肉,改善姿势和减少脊柱曲度。

理疗师或物理治疗师可以指导您进行正确的锻炼和体操。

3. 使用支撑装置:有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您使用脊柱支撑装置,如矫形背带。

这些支撑装置可以帮助稳定脊柱,减少曲度,并提供支持和矫正。

4. 药物治疗:疼痛和不适是脊柱侧弯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

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非处方药或处方药来缓解疼痛和不适。

然而,药物治疗只是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脊柱侧弯。

5. 手术:在一些严重的脊柱侧弯病例中,手术可能是治疗
的最后选择。

手术可以通过矫正脊柱曲度来改善姿势和减
轻症状。

然而,手术风险较大,需要慎重考虑,并且仅适
用于严重情况。

总之,脊柱侧弯的工作方案应该是个体化的,根据个体的
病情和需求来确定最佳治疗方法。

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并遵循他们的治疗计划和建议,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
减少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脊柱异常弯曲及矫正教学设计

脊柱异常弯曲及矫正教学设计

《脊柱异常弯曲及矫正》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
树立“健康第一”为本课的指导思想,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活动,紧紧围绕这个中心。

本次课教学教法将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练习为主贯穿整节课。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进行,以培养兴趣为主,同时使体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练习中掌握技能,提高灵活、协调能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潜在竞争进取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及上体育课的兴趣。

二、设计思路:
本次教学安排是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体育教学原则,整个教学程序渗透着游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

课的组织教法是采用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课的节奏紧凑,以全班练习方式为主,以及个人发挥动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练习中互帮互学,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行锻炼,90%以上学生了解本课教学目标和要求。

2、发展学生配合能力、协调能力、模仿能力,利用室内场地,使体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上体育的兴趣。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脊柱异常弯曲的原因
教学难点:纠正不良习惯,预防脊柱异常弯曲
课堂常规——理论——实践——游戏————放松游戏——小结下课
脊柱异常弯曲与矫正教学设计
单位:邵阳市北塔区教师:邓霞班级:七年级湖南教育《体育与健康》。

脊柱侧弯的手法矫正治疗-ppt课件

脊柱侧弯的手法矫正治疗-ppt课件

ppt课件
14
作用机理
1. 使脊柱结构恢复到正常位置或无痛位置,脊 柱可以完成正常活动范围的无痛运动。
2. 使软组织最大限度地易于功能活动。 3. 治疗时产生的机械性刺激,通过“闸门控制”
理论而起到调节作用。 4. 安慰作用。
ppt课件
15
治疗手法选择原则:
1. 无痛性体位及手法
2. 痛性体位及手法 3. 疼痛+僵硬 先治痛后治僵 4. 附属性轻手法一般用于治疗疼痛,生理性强
关节松动术 (节律性活动关节)
曦谷力学疗法
附属性
推拿 (扳法)
ppt课件
17
治疗手法 1、调曲法 2、定点运动松解法 3、侧向牵拉法
• 纠正脊柱侧弯的关键因素 , 给一个空间或出路让侧弯 的脊柱伸展
• 1。调整下移侧弯的主弯,由胸椎向下移动到腰椎, 可以解决剃刀背的难堪;

2。纠正脊柱的旋转,帮助突出的肋骨平复;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间小关节和周围韧带产生松动,操作不慎或强力扭转,会带来
不必要的损伤。

3.5患者腰椎凸向左侧时,一般右侧髂脊会高于左侧,两侧
髂脊不在同一水平面,矫正脊柱时必须同时矫正骨盆,医者两
手交叉,一手掌根压在髂脊上向后向下用力,另一手掌根顶住
凸侧的腰椎棘突向凹侧向上用力推顶,反复数次,用力不宜过
猛。

3.6最后让患者双手抓住床头,医者站在床后,双手抓住患
年龄3-4公斤,每次20分钟,不可过重。

2.年龄偏大的患者可给予腰椎牵引20-30分钟,15-20公斤,牵拉力不可过大,年龄小者,机
械骨盆牵引不太适合,有条件者可头下脚上倒立悬挂,靠患者自身重力牵引,可同时起到矫正

退变性脊柱侧凸近端融合椎的选择:原则及相关问题

退变性脊柱侧凸近端融合椎的选择:原则及相关问题

退变性脊柱侧凸近端融合椎的选择:原则及相关问题退变性脊柱侧凸(DS)常合并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椎体旋转、椎间半脱位及矢状面失平衡等病理改变,其手术治疗策略复杂。

当患者脊柱侧凸较重、畸形进行性进展,并存胸腰椎后凸畸形,或矢状、冠状面躯干倾斜明显时,常需脊柱矫形融合术以恢复脊柱序列及躯干整体力线,减轻患者症状,并控制畸形的进展。

对此类患者,近端融合椎(UIV)的选择是影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并结合临床经验,对DS患者UIV的选择原则进行阐述,并分析相关争议问题。

DS患者UIV 的选择原则在选择DS的UIV时应综合考虑以下方面:(1)拟终止节段的状态,即UIV应为正常的椎体,不应终止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或先天性畸形的节段。

(2)在冠状面上,UIV及其头端的椎间隙应尽量水平化,且位于稳定区内,即UIV应位于骶骨正中线±50px的范围内;同时,其应为或接近中立椎,无明显椎体旋转。

Cho等提出,UIV不应低于侧凸上端椎,否则会增加邻椎病的发生,并建议选择中立椎为UIV。

(3)邻近节段的椎间盘及关节突应均无明显退变,且相邻椎体在各平面上均稳定。

(4)在矢状面上,当存在节段性胸椎或胸腰段后凸畸形时(T5~T12>60°;T10~L2≥20°),融合节段应跨越后凸畸形区,常选择后凸畸形上端椎远端的矢状面稳定或中立椎,不应终止于畸形顶椎区。

此外,也应避免矢状面上UIV相邻椎间隙的成角。

除上述几点,选择UIV时还应考虑脊柱侧凸严重程度,冠状面失平衡和顶椎偏移,以及双肩平衡状态等因素。

总之,对DS近端融合椎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退变范围,弯型及病理解剖特点,矢状面序列等,以求获得冠状面和矢状面满意的矫形效果。

UIV应终止于上胸椎或下胸椎区的争议对于DS长节段融合UIV终止于上胸椎或下胸椎区的选择上,通常当患者为双弯有较重的胸椎侧凸(>40°~50°)、明显的胸椎后凸或胸腰交界区后凸畸形、发生矢状面或冠状面失平衡及骨量差骨质疏松严重时,需考虑延长至上胸椎(T2~T4);而当患者处于正常的平衡状态时,可终止于下胸椎(T10~T12)。

脊柱侧弯(凸)的治疗方法及矫形器支具的配置

脊柱侧弯(凸)的治疗方法及矫形器支具的配置

脊柱侧弯(凸)的治疗⽅法及矫形器⽀具的配置脊柱侧弯(凸)的治疗⽅法及矫形器⽀具的配置2007-11-06 19:44脊柱侧弯(凸)是⼀种病理状态。

当脊柱的⼀段或⼏段出现侧⽅弯曲,可逐渐加重,不仅可累及脊柱、胸廓、肋⾻、⾻盆,严重者影响到⼼肺功能,甚⾄累及脊髓,造成截瘫。

重度侧凸需⼿术矫形,轻度侧凸通过指导下的体疗,电刺激治疗、牵引治疗、特别是⽀具治疗可以防⽌或减少畸形的发展。

【治疗措施】脊柱侧凸的治疗可分为两⼤类,即⾮⼿术治疗和⼿术治疗。

早期病例多采⽤⾮⼿术治疗,包括:体操疗法、电刺激疗法、牵引疗法、⽯膏矫形治疗及⽀具治疗等。

⽽侧弯在青春期发展较快,Cobb⾓在40°以上的特发性侧凸,或⾮⼿术治疗⽆效的僵硬型先天性侧凸,均应给以早期⼿术治疗。

现重点将⾮⼿术治疗和常⽤的⼿术治疗介绍如下:⼀、⾮⼿术治疗(⼀)矫正体操疗法矫正体操对脊柱侧凸的疗效尚有争议。

但根据作者对20°以内的特发性脊柱侧凸采⽤矫正体操治疗结果,治疗组侧凸消退率为%,⽐没有治疗,单纯观察组的消退率明显⾼。

矫正体操的作⽤原理是有选择地增强脊柱维持姿势的肌⾁。

通过凸侧的骶棘肌、腹肌、腰⼤肌、腰⽅肌,调整两侧的肌⼒平衡。

牵引凹侧的挛缩的肌⾁、韧带和其他软组织,以达到矫形⽬的。

矫正体操对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有不同的效果,特别对少⼉或青春前期轻度特发性侧凸、可屈性好尚⽆明显结构性改变者,体操疗法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结构性改变明显及先天性侧凸很难单独通过矫正体操矫形,需与其它⾮⼿术治疗特别是⽀具治疗结合应⽤。

因此,体操疗法仍为⼀种必要的辅助疗法,可防⽌肌⾁萎缩及其他因制动引起的废⽤性改变。

下⾯介绍作者编制的⼀套矫形体操。

按患者不同情况可选择其中⼏节重点练习。

全套体操共九节:1.前、后爬⾏患者肘膝卧位,⽤肘膝向前及向后爬⾏(图1)。

图1 前、后爬⾏2.左、右偏坐患者跪位,双⼿上举,先臀部向右侧偏坐(a),然后再向左侧偏坐(b、c),反复交替练习(图2)。

如何防治脊柱侧弯

如何防治脊柱侧弯

如何防治脊柱侧弯脊柱侧弯,简称脊柱侧凸,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

它不仅会影响外貌,更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脊柱侧弯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理解。

其主要症状为脊柱侧向曲度,常伴随着轻重不同的背痛、肌肉疲劳、心肺功能障碍等。

脊柱侧弯的防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科学锻炼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很好地预防和改善脊柱侧弯。

体育锻炼既可以强化肌肉,也可以增加骨密度,同时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脊柱侧弯患者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游泳、瑜伽、太极等。

这些运动可以很好地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并且能促进颈椎和脊柱的稳定性。

二、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和站姿,久而久之容易导致脊柱侧弯。

正确的坐姿和站姿是防治脊柱侧弯的重要保障。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坐直了背,膝盖弯曲,双脚踩在地上,同时要避免过度疲劳。

正确的站姿应该是身体前倾,腰部稍微弯曲,膝盖微弯,脚步分开与肩同宽,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三、选择正确的床垫和枕头睡眠是人体最重要的恢复能力之一。

正确的睡眠姿势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脊柱侧弯。

选择正确的床垫和枕头是非常关键的。

床垫应该有坚实的支撑力,但也要有适当的柔软性。

枕头应该选择高度适中的,以保持颈椎和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

同时,睡眠时不能把身体弯曲,否则容易导致脊柱侧弯的加重。

四、定期进行体检脊柱侧弯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出现脊柱侧弯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定期进行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脊柱侧弯的症状并进行治疗。

定期体检的频率应该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一般建议年龄在18岁以下的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年龄在18岁以上的人每两年进行一次。

总之,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需要我们重视。

科学锻炼、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选择正确的床垫和枕头、定期进行体检都是防治脊柱侧弯非常重要的措施。

对于已经患有脊柱侧弯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以此来减轻症状,恢复身体健康。

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全文

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全文

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1. 了解脊柱弯曲异常脊柱弯曲异常是一种常见的脊柱侧凸畸形,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期。

这种病症会引起脊柱不正常的侧弯和扭转,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及早了解脊柱弯曲异常,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就显得极为重要。

2. 调整坐姿和睡姿孩子们的坐姿和睡姿对于脊柱的健康至关重要。

长时间的不正确坐姿和睡姿会加重脊柱的压力,促进脊柱侧凸的发生。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的坐姿和睡姿,减轻脊柱的负担,预防脊柱弯曲异常的发生。

3. 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脊柱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丰富多样的饮食有助于提供脊柱发育所需的营养,而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脊柱的肌肉支撑,降低脊柱弯曲的风险。

4. 定期体检和早期干预定期的脊柱体检和早期的干预是预防脊柱弯曲异常的关键。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脊柱的异常变化,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或干预,避免脊柱弯曲异常的进一步恶化。

5. 个人观点和总结作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家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关注他们的脊柱健康。

通过正确的坐姿和睡姿、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以及定期体检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脊柱弯曲异常的发生。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的脊柱,远离脊柱弯曲异常的困扰。

文章总结:通过对儿童和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的全面了解及预防控制技术的指南,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脊柱健康的重要性,并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成长。

6. 积极关注孩子的体态和行为习惯除了调整坐姿和睡姿外,家长还应该积极关注孩子的体态和行为习惯。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沉重的书包、不正确的行走姿势等都可能对脊柱造成额外的压力,增加脊柱侧凸的风险。

家长需要教育孩子正确的体态和行为习惯,避免过度负担脊柱。

7. 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户外运动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脊柱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阳光、新鲜空气以及各种活动可以使孩子们更积极地运动,增加对脊柱的锻炼,减少脊柱弯曲的发生几率。

脊柱侧弯治疗指南

脊柱侧弯治疗指南

脊柱侧弯治疗指南ﻩ疾病简介:脊柱侧弯(Scoliosis)又名脊柱侧凸就是一种病理状态,当脊柱得一段或几段出现侧方弯曲,可逐渐加重,不仅可累及脊柱,胸廓、肋骨、骨盆,严重者影响到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截瘫,重度侧凸需手术矫形,轻度侧凸通过指导下得体疗,电刺激治疗,牵引治疗、特别就是支具治疗可以防止或减少畸形得发展。

分类脊柱畸形根据位置可以分为颈椎,胸椎与腰椎畸形。

根据形态学可以分为前凸,侧凸与后凸畸形。

根据脊柱畸形得原因考虑,可以分为特发性,先天性,神经肌肉型,间质性,创伤性等原因。

对于侧凸来说,特发性就是其常见原因冠状位畸形,将其畸形位置分为上胸段,中胸段,胸腰段/腰段。

临床表现从外形上,侧弯可以产生背部隆起畸形,产生“剃刀背”畸形,有得甚至产生“漏斗胸”或“鸡胸"畸形,同时合并这种背部畸形,可以伴随双侧肩关节不平衡或者骨盆不平衡,以及双下肢不等长,可以引起患者明显局部畸形,身高减少,胸腔与腹腔容量得减少,甚至造成神经功能,呼吸功能,消化功能得损害等;同时对于脊柱骨结构本身发育不良得患者,可以伴发脑脊膜膨出,隐形脊柱裂等神经发育异常得表现。

此外,先天性脊柱侧凸还可能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气管—食管瘘,多囊肾等多脏器异常得表现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病因特发性脊柱侧凸,从病因学上来讲,并不十分明确,但就是与基因与遗传具有一定关系,此外还存在椎旁肌肉本身分布不平衡得原因。

形态学就是指椎体本身没有结构异常,椎体分隔正常,拥有对称得椎弓根,发育正常得椎板与关节突。

分类从发病时间上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婴幼儿,少年,青少年与成年四种。

婴幼儿就是指发病在0—3岁,少年就是指发病年龄在4-10岁,通常就是在青春期前;青少年发病年龄在10岁-骨骺闭合得青春期,就是成年前脊柱侧凸最常见类型,;而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就是指青少年期间形成得脊柱侧凸,由于没有进行治疗,或者进行了一定治疗,但就是畸形没有明显改善,进入成年期有进一步进展得侧凸[1]、临床表现特发性脊柱侧凸最常见“剃刀背”,某些患者还会发现双侧肩关节不平衡与骨盆不平衡。

脊柱侧凸概述与治疗

脊柱侧凸概述与治疗
常见病因:姿势不正确、神经根刺激、 双下肢不等长、髋关节挛缩、炎症刺激、 癔症。
临床分类
(二)结构性脊柱侧凸 是指伴有旋转且结构稳定的脊柱侧凸,是脊柱及其支持组织本身的病变,不能经由平卧或侧
屈身体字形矫正,或矫正后无法维持,横截面上有旋转畸形。 1.特发性脊柱侧凸: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少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型特发性脊柱
• 0级:双侧椎弓根对称 • 1级:凹侧椎弓根在椎体边缘 • 2级:凹侧椎弓根将要消失 • 3级:凹侧椎弓根消失 • 4级:凸侧椎弓根超过中线
凹侧椎弓根
与椎体边缘重叠 将要消失 完全消失 消失
凸侧椎弓根
0级:椎弓根对称 1级:轻度移向中线 2级:移到2/3
3级:接近中线 4级:超过中线
脊柱侧弯中常用的基本知识
侧凸凹侧椎体楔形改变,并出现 旋转,主侧弯的椎体和棘突向凹侧 旋转。凹侧椎弓根变短、变窄,椎 板略小于凸侧。棘突向凹侧倾斜, 使凹侧椎管变窄。在凹侧,小关节 增厚并硬化成骨赘。
病理改变
2.肋骨的改变
椎体旋转导致凸侧肋骨移 向背侧,使后背突出,形成 隆凸,严重者称为剃刀背。 凸侧肋骨互相分开,间隙增 宽。凹侧肋骨互相挤在一起, 并向前突出,导致胸廓不对 称。
• 1983年Denis将脊柱分为前、 中、后三柱。
• 前柱:前纵韧带、椎体前二分 之一、椎间盘的前部。
• 中柱:椎体后二分之一、椎间 盘后半部分、后纵韧带和椎管。
• 后柱:椎弓、关节突、黄韧带、 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前柱快于后柱
前柱承担80 %的应力
中柱和后主承 担20%应力
病理改变
1.椎体、棘突、椎板以及小关节改 变
• 脊柱侧屈时,上方椎体向屈侧倾斜,驱动 髓核向反方向移位,实现脊柱的自我稳定

CD—Horizon 在脊柱侧凸后路矫形中的临床应用

CD—Horizon 在脊柱侧凸后路矫形中的临床应用

CD—Horizon在脊柱侧凸后路矫形中的临床应用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吕锦瑜邱勇朱泽章朱丽华王斌俞杨CD—Horizon(CDH)技术自1996年在法国使用以来,己成为治疗脊柱侧凸的标准规范化手术。

该技术是对传统CD器械的改进,它不仅能象CD器械一样用于脊柱各节段的各种病变,而且更能适应三维空间上变化无穷的脊柱畸形,使得十分复杂的脊柱畸形也能顺利地获得矫正和固定。

自1999年8月以来,我们应用CDH治疗脊柱侧凸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15例,女27例,年龄12—24岁,平均14.5岁。

特发性侧凸29例,先天性侧凸9例,神经肌源性侧凸4例。

胸椎弯20例,腰椎弯7例,胸腰椎双主弯8例,胸腰椎弯6例,胸椎双主弯1例。

术前额状面Cobb角平均68度,其中8例Cobb角>90度。

22例有矢状面形态异常(胸腰段后突12例,胸椎前突10例),C7~S1铅线偏移平均6.0cm,双肩高度差平均约3.6cm。

2.手术方法对于8例Cobb角大于90度和1例僵硬型脊柱侧凸(70度)先行前路脊柱松解,术后Halo牵引2周再行后路CDH矫形术,其余病人不行任何术前牵引,一期后路矫形。

按脊柱侧凸畸形三维理论定出顶推、上下终椎、上下中间椎和稳定椎等“战略性”脊椎。

固定远端脊椎的选择,不管其侧凸的类型,应符合三个基本条件①在侧屈位X线片上,该椎能自动良好地去旋转。

且必须位于稳定区内。

②该椎的远端椎间盘必须能在所有方向上自由开放和闭合。

③该椎必须跨越矢状面上可能存在的失衡或畸形。

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在胸椎和腰椎均使用钩。

在成年脊柱侧凸,在胸椎使用钩,在腰椎则使用椎弓根螺钉。

钩的安置方向以闭合增大的椎间隙和打开狭窄的椎间隙为原则,因而对于前突型胸弯使用撑开性钩型,对于腰弯则使用压缩性钩型。

对固定下端进入腰椎的侧凸,使用Shufflerbarg推荐的“背靠背”钩型,可有效地使固定末椎水平化,并防止远端脱钩。

脊柱侧弯纠正大法(多图详解,赶紧转走!)

脊柱侧弯纠正大法(多图详解,赶紧转走!)

脊柱侧弯纠正大法(多图详解,赶紧转走!)先转后看,年薪百万“脊柱侧弯的治疗目的是矫正侧弯畸形且制止其进一步进展,恢复脊柱的生理弯曲,获得稳定,维持躯干平衡,改变外观畸形,尽可能减少融合范围,减轻或解除腰背部疼痛,最大限度的改善和维持心肺。

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原则:早期治疗是脊柱侧凸治疗的基本方向。

非手术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电刺激、推拿、悬吊牵引、支具及美式整脊疗法等。

及时、适当地运用这些方法,可以达到满意效果。

可根据患者年龄、侧弯严重程度及进展情况来选择适当的矫正方.一般的处理原则可以归纳如下:1.早期发现2.密切门诊检查3.积极矫治运动疗法:主要为矫正体操。

是早期轻度侧弯,特别是功能性与纤维侧弯的理想矫正法,也是结构性侧弯的重要辅助方法。

对脊柱侧凸的治疗作用原理是有选择地增强脊柱维持姿势的肌肉。

通过凸侧的骶棘肌、腹肌、腰大肌、腰方肌的训练调整两侧的肌力平衡。

基本方法:在卧位或匍匐位进行节段性脊柱侧弯运动,使运动中形成的侧弯与原来的侧凸相抵消。

当一臂上举,肩带向对侧倾斜时,胸椎向同侧凸出。

当一腿抬起,骨盆向对侧倾斜时,腰椎向对侧凸出。

当一侧的上下肢同时提起时,产生一个胸椎凸向同侧,腰椎凸向对侧的复合侧弯,可以矫治方向相反的复合侧凸,避免再矫正一个侧凸时另一个侧凸加重。

不同姿势的有利节段为:膝胸位——第三节胸椎肘膝位——第八节胸椎指膝位——第十一节胸椎跪位手离——第二节腰椎跪位为后仰——第四节腰椎电刺激:主要适应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

作用机制是电刺激作用于脊柱侧弯凸侧的有关肌肉群,使之收缩,产生对脊柱侧弯的内在矫正力,使凸侧的有关肌肉逐渐变得比凹侧粗壮有力,使脊柱两侧的不平衡收缩牵拉,达到矫形目的。

特发性脊柱侧弯:Bobechko等首先在1979年报道用植入电极和射频发射控制的系统治疗本病获得成功。

由于植入电极有危险性和副作用,80年代以来改用体表电极。

刺激位置:找出与顶椎相连的肋骨,在此肋骨与腋后线及腋中线相交点做好标志,作为放置电极板的中心参考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读者会从 中得到 启发 . 对脊柱侧 凸治疗效果 的评价有 一个更 全面的认 识 。
中 图分 类号 : 6 2 R 8. 3 文献 标 识 码 : C 文 章编 号 :0 4 4 6 2 0 ) 0 — 6 5 1 10 — 0 X( 0 8 一 9 0 4 — 0
脊柱 侧 凸矫治 中的 平衡 原 则 与美 学 理 念
邱 勇 ( 南京大 学 医学院附属鼓楼 医院脊柱外 科 2 0 0 南 京市 ) 108
青少 年特发 性脊柱侧 凸 (d lse tiipti soi i。 I ) 以脊柱在冠 状面上 的侧 凸 、 a o cn do a c cl s A S 是 e h os 矢状 面上 的胸椎 后凸减少 甚至前 凸和脊柱 在水平 面上 的旋 转 为特征 的三维畸形 。 它不仅 表现为脊 柱 的三维畸形 ,
衡 以及对 患者 的美 学评价 。
脊柱 的平衡 包括 总体平 衡 、 区域平衡 及局 部平衡 三个 方面 , 总体平 衡 包括头一 骨盆轴平 衡 、 突一 乳 股 骨头线 平衡 、 盆水平 等 ; 骨 区域平 衡 包括 躯干一 骨盆轴 平衡 、 肩水 平 、 双 骨盆 水平 等 ; 局部 平 衡包 括脊 柱 在 三个平 面的平衡状 态 。对 于脊柱 侧凸患者 而言 , 脊柱平 衡异常 同样表现 为总体 平衡异常 、 区域平 衡异 常及局部平 衡异 常三个方 面 。如对 于 K n Ⅱ型或 L n e 1 ig e k C型患者 。 在选 择性融 合胸 弯后 常常会 出现 腰 弯的失代偿 。在脊 柱失代偿 的评估 中 , 有些 作者选 择头 相对于 骨盆 的位 置来进行 评估 . 而有些作 者选 择 胸廓相 对于 骨盆 的位 置来 进行评 估l 1 两个 参数 , 中任 何一个 参 数并不 能够 完全 反映 另一个 参 1 。这 _ 2 其 数[ 3 1 于一个胸 弯患者 , 的头部 相对于 他的骨 盆而言 , 。对 他 可能有着 较好 的总体平衡 。 可能会 被认是 这个 患者 , 由于 他的胸弯 度数很 大 , 其胸 廓 中点可 能偏离 骨盆 中线 很远 , 表现 为很 明显 的区域 、 局部 平衡异 常 ( 廓相对 于骨盆 ) 胸 。文献 中采用 了不 同的参 数对脊 柱失 代偿进 行评 价 , 从一个 侧面说 明 了医生对 于脊 柱侧 凸患者 的平衡缺 乏一个 全面 的认 识 , 有些 医生注 意到 了总体平衡 , 而忽视 了 区域 、 局部平衡 ; 有些 医生注 意到 了区域 、 局部 平衡 , 而忽视 了总体平 衡 。 其实 判断 脊柱是否 达到平衡 , 往往 需要 采用 多个 指标 来进行衡 量 。如对双胸 弯 的患 者 。 曾有 很多用于 评估双肩 不 平衡 的指标 。在这些 指标 中 , 最常用 的是 T 倾斜 , Gnb r 4 早提 出 , 1 1 由 isug等[ 1 最 T 正性倾 斜提示存 在上 胸
回到 了二 维的水 平 , 脊柱 侧凸 严重 程度 等 同于 C b ob角 的大小 , 脊柱 侧 凸 的矫治 成 了对 C b 的矫 对 o b角
治!
近1 5年来 , 随着新 的脊 柱 内固定器械 不断涌 现 , o b角 的矫 正率越 来越大 。 Cb 然而 , 有些 患者 在脊柱 融 合术 后 C b o b角 矫正很 大 , 患者 术后 的外 观和平衡 并不 好甚 至差于 术前 , 但 这正 是 由于 在矫 形 中单纯 注重 C b ob角 的矫 正而忽 视躯 体整体 平衡 所造 成的 。如对 于胸弯 患者 , 忽视 了上胸 弯 的存 在 , 主 胸弯 对 的矫正率过 大 , 超过 了上胸 弯的代偿 能力 , 术后就 会 出现失 代偿 , 现为双 肩不等 高 。 表 这些 患者术前 可能 就是 因为 双肩不 等高而就诊 的 , 如果 术后仍 然是双 肩不等 高甚至加 重 。 患者 的满意 度就会下 降 。 另外 , 临 床上还 存在 两种情 况 : 1C b ( ) o b角 很大 , 是平 衡 良好 。 但 外观 畸形 不 明显 :2 C b ( ) o b角较 小 , 但平 衡破 坏 明显 , 观畸形严 重 。因此 , 外 脊柱 侧 凸的矫治远非 C b o b角 的矫 正那 么简单 , 更应该 注重躯体 及脊柱 的平
还可 导致 患者 身体外 观 的畸形 , 括双 肩不 等高 、剃 刀背 ” 包 “ 畸形 、 腰线 不 对称 、 干偏 移 以及 骨盆 倾斜 躯
等。 在影 像学应用 到 医学 领域之前 , 脊柱侧 凸 的诊 断 与评 估 主要 依靠 医生对患者 身体外 观畸形 的认 识和 判断 。随着影 像学 的发 展 , 脊柱 侧 凸的诊断 与评 估 主要 依靠 X线 , 医生关 注 的重 心逐渐 向脊柱 畸形 的侧 凸角度转 移 , 冠状 面上 的 C b o b角成 了侧 凸诊 断与评估 的金标准 。很 多时候 , 人们 对脊柱 侧 凸的认 识又
【 编者 按 】随着各 种新技 术 的 出现 , 脊柱 畸形 的治疗 水平 不断提 高 , 大多数 医生仍 然将 冠状 但
面上 的 C b o b角纠正 程度作 为脊 柱侧 凸治疗 是否成 功 的唯 一 标准 。 因而 , 临床上 常 出现 C b :b o
角矫 正 了, 患者术后 外观 较 术前更差 的情况 。本期讨 论 中。 位著名 专 家从 不 同角度 阐述 了 但 五 脊柱侧 凸的矫 正标准和 影响脊 柱侧 凸矫 正的 因素 。 并提 出在 治疗 中应 注意躯 干的平衡 , 全面评 估矫 形 手术对 患者肺功 能和术后 综合 生活质量 的影响 , 以达到 同时改善 美观和 功能 的 目的 。 相
维普资讯
中国 脊 柱脊 髓 杂 志 2 0 0 8年 第 1 第 9期 C ieeJunlf i n pnl 8卷 hns o ro n a dS ia o e
,0 8 V 1 8N . 2 0 , o. , o9 1
65 4
脊柱侧 凸矫形 中的相 关 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