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的田间调查

合集下载

虫害调查报告(一)2024

虫害调查报告(一)2024

虫害调查报告(一)引言概述:该报告对某地区的虫害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为相关农民和农业管理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建议,以应对虫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威胁。

调查结果将用于制定防治虫害的措施,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

正文:1. 主要虫害种类1.1 田间作物主要虫害1.1.1 棉铃虫1.1.2 稻飞虱1.1.3 玉米螟1.1.4 大豆蚜虫1.1.5 小麦蚜虫1.2 果树及蔬菜主要虫害1.2.1 瓜果树上的蚜虫1.2.2 苹果上的青虫1.2.3 蔬菜中的菜蛾1.2.4 桃树上的梅蛾1.2.5 橘子树上的柑螟2. 虫害发生原因2.1 不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2.1.1 过度的农药使用2.1.2 缺乏轮作和间作措施2.1.3 地块整地不彻底2.1.4 垃圾处理不当2.1.5 没有进行病虫害调查和监测2.2 气候因素2.2.1 暖冬导致虫害越冬数量增多2.2.2 干旱天气导致虫害生长迅速2.2.3 高温天气增加了虫害孳生的速度2.2.4 气候波动导致虫害迁移和传播3. 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3.1 减产和损坏3.1.1 蚜虫吸食植物汁液导致营养透支3.1.2 幼虫咬食叶片导致叶面积减少3.1.3 蛀食虫害导致果实损坏和腐烂3.2 传播病毒3.2.1 蚜虫传播病毒导致病害加重3.2.2 黄夜蛾传播水稻白叶枯病3.2.3 小菜蛾传播甜菜嵌纹病毒3.3 损害品质和商业价值3.3.1 果实被害后质量下降3.3.2 叶片被损坏后受光能力减弱3.3.3 食用部位被虫害污染影响销售4. 虫害防治措施4.1 生物防控4.1.1 引入天敌进行虫害防治4.1.2 使用生物农药对虫害进行生物防控4.1.3 发展友好微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4.2 化学防控4.2.1 合理使用农药进行虫害防治4.2.2 正确施药,遵守施药周期和剂量4.2.3 确保农药安全使用,避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4.3 农业管理措施4.3.1 加强地块整地和清除垃圾4.3.2 合理进行轮作和间作4.3.3 定期进行病虫害的调查和监测4.3.4 加强信息交流和培训,提高农民的虫害防治意识5. 积极应对虫害的建议5.1 建立虫害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虫害发生情况5.2 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增加农民防治虫害的知识5.3 推广有效的虫害防治技术和产品5.4 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提供专业的虫害防治指导与咨询5.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制定出台虫害防治的政策和法规总结: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严重,但通过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虫害的发生和影响。

一〇一团棉田主要虫害调查分析

一〇一团棉田主要虫害调查分析

一〇一团棉田主要虫害调查分析-农学论文一〇一团棉田主要虫害调查分析邢晓东(兵团第六师农科所,新疆五家渠831300)摘要:本文对兵团第六师一〇一团棉花主要害虫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其发生规律,为科学预防和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第六师;棉花;三虫;调查兵团第六师地处天山北坡,属于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晴天多,云雾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均日照时间2 800 ~ 3 200 h,全年无霜期160 d,年降水量148.8 mm,其中60% ~ 70%集中于夏季。

棉花是六师主要支柱产业,随着棉花种植年限的增加,棉花病虫害也在逐年加重。

2014年,我们对六师一〇一团进行了棉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定点调查,以探索棉花“三虫”的发生规律,为科学防治棉花害虫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设在一〇一团4连5斗,该地常年种植棉花,病虫害普遍发生。

1.2调查方法调查参照兵团现行的病虫害调查方法,在试验田内,采用“Z”字型5点取样,每点单行调查20株[1]。

试验采用定点定株调查方式,2代棉铃虫调查棉株顶端及其以下3个果枝上的卵量,3代棉铃虫调查群尖和嫩叶上的卵量。

每次于上午调查,7 d调查1次,查后将卵抹掉。

每7 d调查1次。

调查全株的幼虫数量及天敌数量,同时记录频振式杀虫灯诱集成蛾数量。

自伏期棉蚜危害期开始在试验田调查棉蚜数量,采用5点取样,每点20株,7 d调查1次。

每株查主茎上的上(第1展开叶)、中、下(第1果枝主茎叶)3片叶蚜量,同时调查天敌数量。

采用“Z”字取样法,取10个点,每点调查20株,于11:00前和20:00后调查。

每株调查上、中、下各1片叶,7 d调查1次,记录成螨和天敌数量。

2 结果与分析2.1棉铃虫卵、幼虫、成虫调查结果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棉铃虫卵在6月13日至8月15日有2个高峰,分别是7月1日和8月15日,幼虫数有3个高峰,分别是6月13日、7月8日和8月15日。

成虫数量有3个高峰,分别是6月16日、7月8日和8月7日。

2014年河北吴桥县棉田2代棉铃虫发生调查及其防治

2014年河北吴桥县棉田2代棉铃虫发生调查及其防治

虫 棉 田一般 年份 以 3 、 4 代 棉铃 虫发 生为 害重 。2代
棉 铃虫 轻发 生 , 不 需要 化 学 防 治 。但 是 2 0 1 4年 吴
桥 县棉 田棉 铃虫 发生较 重 , 一般 都 须对 2代棉 铃 虫 进 行 2次化 学 防治 , 个 别 地块 高 达 3次 , 发 生 量 之
1 . 2 . 2杨树枝 把 诱蛾 。 取 1 0枝 2年生 杨树 枝条 , 枝 长约 6 7 c m, 晾 晒萎 蔫 以后 捆成 1束 , 竖 立 于 棉 行 间, 其 高度 超 出棉株 1 5 ~3 O c m; 选生 长较好 的棉 田
2 块, 每块 田 1 3 3 3 . 3 1 T I 以 上 , 每块 田放置 1 0束 。
1 . 2成 虫 调 查
块, 5点取样 , 每 点单 行调 查 2 O株 , 采用 定点 定株 调
查 方式 , 调 查 全 株 上 的卵 量 。坚 持 每 次 在 上 午 调 查, 初、 后期每 3 d调查 1次 , 盛期 1 d调查 1次 , 查
后 将卵抹 掉 。记 录 每 日落 卵量 , 统计累计落卵量 , 确 定始 见 日、 高 峰期 等 。同时 采用 定 点调 查 与 大 田
Oc c u r r e n c e o f t h e S e c o n d Ge ne r a t i o n Co t t o n Bo l l wo r m i n Co t t o n Fi e l d s o f Wu q i a o Co u n t y,
He b e i Pr o v i nc e i n 2 01 4 a n d I t s Co n t r o l l i n g
Z h a n g Mi n g j u a n,Ha n Yu q i n

五家渠地区加工茄棉铃虫卵发生动态调查及防治

五家渠地区加工茄棉铃虫卵发生动态调查及防治

五家渠地区加工茄棉铃虫卵发生动态调查及防治————————————————————————————————作者:————————————————————————————————日期:五家渠地区加工番茄棉铃虫卵发生动态调查及防治-农学论文五家渠地区加工番茄棉铃虫卵发生动态调查及防治李荣霞,陈芳,张爱萍,刘伟摘要:近几年,随着新疆加工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棉铃虫的危害有逐年加重趋势,为了降低棉铃虫对加工番茄果实的为害,保证加工番茄的品质和产量.2012-2014年对加工番茄棉铃虫卵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在五家渠地区的加工番茄棉铃虫越冬代成虫产卵从5月中旬开始.1代成虫产卵高峰在6月下旬到7月中上旬.3年2代卵高峰分别发生于每年的6月25日、7月12日和6月28日,3代卵高峰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

通过调查棉铃虫在加工番茄田的产卵高峰及规律,为加工番茄棉铃虫的预测预报及其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加工番茄:棉铃虫:卵:发生动态;防治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属鳞翅目,夜蛾科,是加工番茄上重要致灾性农业害虫。

随着新疆“红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加工番茄的种植区域和面积正在不断增加,棉铃虫的发生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加工番茄的品质和产量。

长期以来对棉铃虫防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棉花上。

本研究于2012-2014年对加工番茄棉铃虫卵发生动态进行系统调查,分析棉铃虫在加工番茄上的产卵高峰及规律,提出防控技术,减少棉铃虫卵量的发生及幼虫孵化率,以降低幼虫对果实的为害,减少加工番茄田农药使用次数,为五家渠地区加工番茄棉铃虫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

1调查情况1.1调查方法采用田间实地抽样调查,调查地点为五家渠市六师农科所试验田,面积为1 h㎡,调查时间安排在每年的5月15日至8月10日,对应的加工番茄生育期为苗期至红熟期。

于棉铃虫成虫产卵期,在加工番茄试验田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取5个点,每点各调查20株,逐株调查记载棉铃虫卵的数量。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棉花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综合防治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并提供相应的实施建议。

一、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是综合防治的基础,可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为后续防治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建议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病虫害监测与预警:1. 定期巡查田间在棉田周边设置监测点,定期巡查虫情和病情,并记录下来。

通过比对记录的数据,可以了解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趋势。

2. 使用性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图像识别等,对棉田进行数字化监测。

通过无人机等设备获取高清图像,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病虫害进行识别和监测,实现实时预警。

二、病虫害防治根据棉铃虫的生活史和行为特点,可以采取多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寄生虫等天然的生物控制因子来控制棉铃虫的数量。

比如,引进捕食性昆虫,如瓢虫、寄蝇等,与棉铃虫形成食物链关系,减少其数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昆虫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来防治棉铃虫。

2.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喷洒或灌根处理,消灭棉铃虫。

在选择农药时,应根据棉铃虫的抗药性和作物的生长期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药害和药残问题的发生。

3.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破坏棉铃虫的生活环境,如采用网罩覆盖棉田,阻止虫害的入侵。

此外,还可以使用光陷阱、诱虫剂等手段吸引和捕捉棉铃虫。

三、生态环境调控营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可以增加棉铃虫的天敌数量,降低棉铃虫的发生率。

1. 合理轮作通过合理的轮作制度,改变棉田的生境,打破连作害虫虫源的周期,降低害虫发生的风险。

2. 种植抗虫品种选择抗虫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棉花的自身抵抗力,减少虫害的发生。

3. 生境改造调整农田的周边环境,增加棉田周围的植被覆盖,提供天敌的栖息地,促进天敌的繁殖。

四、综合防治措施的整合应用综合防治技术的整合应用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

白银区武川乡玉米田棉铃虫发生规律调查

白银区武川乡玉米田棉铃虫发生规律调查

在武 川 乡独 山村 、 岘村 、 川 村 , 红 武 I 于二 代 棉铃 虫 盛 发期 ( 8月上 旬 ) 察 棉铃 虫 幼 虫 为 害 玉 米 习 观 性 , 龄记载 棉 铃虫 幼 虫在 玉 米植 株 不 同部 位 的分 分 布量。
2 调查结 果
2 1 成 虫发 生规 律 .
于 20 0 6年 在武 川 乡独 山 村 、 岘 村 、 川 村各 I 红 武 I
关键词 :白银区; 玉米; 棉铃虫; 发生规律; 防治建议
中图分 类号 : 53 ¥ 3. 2 ¥ 1 ; 456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 116 (080 —0 70 10 —43 20 )10 1—3
白银 区武 川 乡平 均海拔 19 6m, 5 年均 气温 7 9 .
维普资讯
甘 肃农业 科技
20 0 8年
第 1 期
G nuAg .S ia dTeh . No 1 2 0 a s r c. n c n . 0 8
1 7
白银 区武 川 乡玉 米 田棉铃 虫 发 生规 律 调 查
苏有 国
( 甘肃省 白银 市 白银 区武川 乡农 业服务 中心 ,甘肃 白银 7 0 1 ) 3 9 1
查 1次 , 挂牌 标记 , 观察记录 各幼 虫龄 数 。
1 4 蛹 田 闭 越 冬 场 所 及 密 度 调 查 .
℃, 无霜 期平均 10d 年均 降水 量 13mm, 引大 8 , 9 为
入秦 灌 区 , 、 、 资源 丰富 。近 几年 , 着玉米 制 光 热 水 随 种 产业的兴起 , 米种植 面积大 幅度增加 , 玉 棉铃虫 也 随之在 玉 米 田持 续 大面 积发 生 , 已成 为 限制 玉米 制 种业的主要 因素之 一 。但 是 防治中常 因虫情掌握 不 准, 抓不 住 防治适 期而影 响 防治效 果 。 川 乡农业 服 武 务 中心 于 2 0 0 5年 、 0 6年 对 棉 铃虫 在 玉 米 田的发 20 生为害规 律 , 同虫态 的发 生时期 、 生密度 和为害 不 发 程度进行 了调查 , 以期 为棉铃虫 防治提 供依据 。 1 调查 内容与方 法

棉花主要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预测

棉花主要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预测

工作任务4 棉花主要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预测
2.查卵和查幼虫
Hale Waihona Puke 选择有代表性田各2~3块,5点取样,每点现蕾前查20株, 现蕾后查10株。 每块田采用定点定株调查方式,2代查棉株顶端及其以下3个 果枝上的卵量,3代查群尖和嫩叶上的卵量。


每次上午调查,每3d调查1次,分别记载卵、幼虫的数量和
龄期,调查后将卵和幼虫抹掉。统计百株卵量、百株1~3龄 虫量和总虫量。
工作任务4 棉花主要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预测
一、棉叶螨田间调查和短期预测 (一)大田普查

分别于苗期、蕾花期、花铃期棉叶螨为害高峰前,各进行1次 普查。 每种类型田应普查3块以上,按Z字形多点目测踏查。 每块田每次查50株,现蕾前查全株,现蕾后查主茎上(最上主 茎展开叶)、中、下(最下果枝位叶)各1片叶; 调查记录螨害株数、螨量、各级螨害叶数,统计螨害株率和 螨害级别。


工作任务4 棉花主要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预测

螨害分级标准(以朱砂叶螨为主的地区)
0级:无为害; 1级:叶面有黄色斑块;
2级:红色斑点占叶面1/3以下;
3级:红色斑点占叶面1/3以上。
平均螨害级数
(某级螨害数 该级级值) = 调查叶片总数
工作任务4 棉花主要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预测
(二)短期预测

苗期红斑株率达33%、蕾铃期红斑株率达38%的棉田定为防
治对象田。 在5月中下旬和6月中下旬棉花叶螨的两次扩散期; 采取发现一株打一圈,发现一点打一片,将叶螨控制在点 片发生阶段。

工作任务4 棉花主要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预测
二、棉铃虫田间调查和短期预测 (一)田间调查 1.杨树枝把或黑光灯诱蛾 杨树枝把诱蛾从6月初至9月底。选生长较好的棉田2块,每 块田2667m2以上,将长67cm左右的2年生杨树带叶枝条10根, 晾萎蔫以后捆成一束,插入棉田,上部高于棉株15~30cm, 每块田10束。 每日早上用塑料袋套住技把,使成虫跌落在袋中,分别记录 雌雄虫数。每7~lOd更换1次,以保持诱蛾效果。统计平均 10把诱蛾量。 黑光灯诱蛾从6月初至10底。当枝把或黑光灯诱蛾量突然增 加时,即为发蛾始盛期。此时,棉田可全面设把诱蛾,同时 开始普查卵量。

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调查方法

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调查方法

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调查方法水稻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方法二化螟调查方法成虫体长13~16毫米,触角丝状,前翅近长方形,黄褐色,外缘有6~7个小黑点,雄蛾体较小,翅面布满褐色不规则小点,色较深,雌蛾色较淡。

幼虫老熟时长20~30毫米,背面有5条褐色纵线,腹面灰白色。

1、越冬虫口密度和死亡率调查冬前和冬后各调查一次,冬前结合末代螟害率进行调查,冬后在越冬幼虫化蛹始盛期(化蛹率约16%或3/下~4/初)进行。

虫源田内调查。

选有代表性的有效虫源田(空白田、油菜田和花草田)10~15块,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拔取20~40丛稻桩(已翻耕田块拾取5个样点内的全部外露稻桩,每点面积1m2),带回室内剥查记数并计算越冬虫口密度和死亡率。

(虫口密度:指每亩活虫数;死亡率:死亡虫量占总虫量的比例)稻草剥查。

在稻草虫源数量大或秋季雨水多的地区,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稻草杆不少于5000根,进行剥查草杆内的虫数,并计算虫口密度和死亡率。

二化螟越冬虫口密度调查表2、成虫诱测用200w白炽灯,灯高1.5m左右,进行诱测。

每年从越冬代幼虫初见蛹时开始,至秋季末代螟蛾终见后一周为止。

每天黄昏开灯,天明关灯,诱集物带回室内区别种类,清点虫数。

3、卵块密度调查大田调查。

根据水稻品种、播期、移栽期等将水稻田划分几种类型田,每类型田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2块,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块田定点取5个样点,每样点4m2,摘取样点内全部卵块,计算亩卵量;秧田调查。

秧田划定10m2作卵量观察圃,每次调查在计数全部卵块后,摘除卵块,计算亩卵量。

4、螟害率、各代虫口密度调查枯鞘率调查在分蘖期进行;枯心率调查于当代二化螟化蛹率达30%时进行(破口前一周);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调查于黄熟期进行;采取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块田取100丛,计数其中的被害株;连根拔取50丛稻内的全部被害株,剥查其中的幼虫和蛹的数量,同时调查20丛稻的分蘖或有效穗数。

5、防治指标秧田每亩卵块数为80块;移栽田(大田)每亩卵块数为100块。

罗甸秋冬番茄棉铃虫田间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

罗甸秋冬番茄棉铃虫田间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
2 2 2 果 幼 虫 的 消长 动 态 .. 2 0 年 ,调 查 田于 1 月 1 日果 08 0 9
产期 不摘青番茄 ,每块地 按对 角线 五点 取样 ,每 点分别调
查 2 朵 花 的 幼 虫 数 ,2 个 果 实 的 幼 虫 及 虫 孔 数 。 0 0
13 调 查 品 种 .
调查品种为 ‘ 圣吉亚致富先 锋石头番茄 ’ 。该品种植株 属无限生长型 ,但秋冬栽培 只留4 苔果便打顶 。长 势强 ,早 熟性好。果穗多且大小均 匀,果 实苹 果形美观 ,抗病毒病 、
但因蛀孔 于蒂部 ,雨水 、病 菌 易侵 入 引起腐 烂 、脱落 ,造
成 减 产 和大 大 的 降 低 番 茄果 实 的商 品性 。
茄棉铃虫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 点与环境 条件 .
试验 地点位于 罗旬县沫 阳镇 飞龙桥村 ,海拔 4 0 0 m,年
上 始 见 幼 虫 ,百 果 幼 虫数 为 2 ,果 幼 虫 发生 盛 期 为 l 月 下 头 0
旬 ~l 月中 旬 ,1 月3 日为高 峰 E ,但 百果 幼虫数 仅 为7 1 0 1 l
平 均 气 温 1 ." ,前 作 为 水 稻 。在 水 稻 收 后 及 时 翻 犁 , 整 98 C 地 开 厢 , 厢 面 宽 8c ,沟 宽 4 c ,结 合 整 地 开 厢 每 6 7 0m 0m 6 m
22 田间消长动态 ( . 见图1 ) 、2
2 2 1 花 幼 虫 的 消长 动 态 .. 2 0 年 ,调 查 田于 1 月上 旬花 08 0
积秋 冬季番 茄收完 为止 。2 0 年 8 2 0 8 月1 日播种 育苗 ,9 1 月 7

棉铃虫技术总结_锅炉技术总结范文

棉铃虫技术总结_锅炉技术总结范文

棉铃虫技术总结_锅炉技术总结范文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棉花生长期间对棉花的生长和产量有较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棉铃虫的危害,我们组织了棉铃虫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作。

通过实验研究和田间调查,我们总结出了以下技术措施,用于有效地防治棉铃虫。

一、定期监测和调查1.田间监测:定期进入田间观察和调查棉花植株的生长情况和害虫的密度。

通过观察棉裂纹、棉铃早期的虫迹和虫窝,确定棉铃虫的活动和危害程度。

2.黄板监测:在棉田中布置黄色黏板进行监测,吸引和捕捉棉铃虫。

根据黄板上虫子的数量和密度,判断棉铃虫的种群密度和分布情况。

3.标本采集:采集和保存棉铃虫标本,用于鉴定和研究棉铃虫的种类、数量和发育阶段。

二、合理施药和防治1.根据监测结果,判断棉铃虫的种群密度和危害程度,合理制定防治措施。

2.选择适当的农药和剂量进行喷洒,注意农药的使用时机和方法。

3.使用生物防治剂,如棉铃虫天敌和病毒制剂,控制棉铃虫的种群增长。

4.采用防治措施的轮换和综合防治,避免棉铃虫对农药的抗药性和防治措施的适应。

三、生态调控和栽培管理1.合理选择和调整棉花的品种,选择抗病虫害性强的品种。

2.调整棉田的密度和间距,减少棉花植株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虫害的传播。

3.利用土壤调理剂,改善棉田的土壤质量,增强植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4.合理施肥,提高棉花的养分供应和生长发育,减少虫害的发生。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的综合应用,我们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棉花的生长和产量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提高。

但也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加强棉铃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和减少棉花的经济损失。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要密切关注棉花的生长和害虫的动态,及时调整和改进防治措施,努力降低棉铃虫的危害。

在防治棉铃虫的过程中,要合理使用农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我们相信可以建设出更加健康和高效的棉花生产系统。

新疆玛河流域棉铃虫虫源分析及玉米庇护所功能评估

新疆玛河流域棉铃虫虫源分析及玉米庇护所功能评估

新疆玛河流域棉铃虫虫源分析及玉米庇护所功能评估近年来,新疆玛河流域棉田常常受到棉铃虫的侵害,严重威胁到当地棉花产量和农民的收益。

本文将对新疆玛河流域的棉铃虫虫源进行分析,并对玉米庇护所在棉田中的功能进行评估。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新疆玛河流域棉铃虫的虫源情况。

棉铃虫是棉花的一种主要害虫,其幼虫以棉铃为食物。

经过观察和调查发现,新疆玛河流域棉铃虫主要由现场虫、飞入虫和外源虫等多个虫源组成。

现场虫是指棉田内部自身孳生的棉铃虫。

我们对几个典型棉田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棉田棉铃虫数量较多,且有一定的趋势。

这可能与棉田的农事管理不当、单一连续种植棉花等因素有关。

飞入虫是指从其他地区飞行过来的成虫。

我们在棉田附近设置了诱虫灯,发现有大量的棉铃虫进入棉田。

由于新疆玛河流域广袤的棉田,这些飞入虫会不断进入,增加棉花受虫危害的风险。

外源虫是指其他农田和植被中的棉铃虫在飞行途中落在棉田内。

这些棉铃虫本来并不生活在新疆玛河流域,但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它们也进入了这一地区。

为了有效控制棉铃虫,我们也评估了玉米庇护所在棉田中的功能。

玉米是棉田中一种常见的庇护所植物,其宽大的叶片和高立的茎可以为棉花提供遮蔽和防护作用。

在新疆玛河流域的棉田中,我们选择了一些有庇护所和没有庇护所的区域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有庇护所的棉田中,棉花的受虫程度明显低于没有庇护所的棉田。

这是因为玉米庇护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飞入虫的数量,减轻了棉花受到侵害的程度。

此外,玉米庇护所还能提供栖息地给天敌昆虫如蚜虫、天牛等,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这些天敌昆虫可以捕食棉铃虫,减少其数量,达到生态控制的效果。

总之,新疆玛河流域棉铃虫虫源主要来自现场虫、飞入虫和外源虫等多个来源。

而玉米庇护所可以有效降低棉田受虫程度,减轻农民的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建议农民在棉田中适当种植玉米庇护所,以改善棉铃虫的防控状况,提高棉花产量。

此外,还应加强棉田的农事管理,避免单一连续种植棉花,增加农作物的多样性,从而减少棉铃虫的虫源数量综上所述,新疆玛河流域的棉田中的棉铃虫虫源主要来自多个来源,包括现场虫、飞入虫和外源虫等。

一〇一团棉田主要虫害调查分析

一〇一团棉田主要虫害调查分析
一团棉花野三虫冶发生呈现一定规律袁棉铃虫尧棉叶螨
及蚜虫均在 6 月底至 7 月初出现危害高峰期袁 防治 上建议加强土壤封闭工作袁降低田间虫口基数袁抓住 防治关键时期袁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袁轮换用药袁保护 天敌袁以达到最佳防治目的遥 3 小结
2014 年袁 六师一〇一团棉花虫害发生较轻袁 棉 铃虫尧 棉蚜和棉叶螨发生高峰期出现在 6 月底至 7 月初及 7 月下旬遥棉田天敌消长呈现跟随效应遥防治 上应抓住防治关键时期袁科学用药袁保护天敌袁确保 棉花生产高产尧优质尧高效遥 参考文献
收稿日期院圆园14要11要21
日袁幼虫数有 3 个高峰袁分别是 6 月 13 日尧7 月 8
表 1 棉铃虫卵尧幼虫尧成虫及天敌消长情况调查
日期 百株卵渊个冤 百株幼虫渊头冤 百株被害蕾渊个冤 百株被害花渊朵冤 百株被害铃渊个冤 杀虫灯诱蛾渊头/盏冤 百株天敌数渊头冤
13/6
0
2.3
0.7
0.3
0
16/6
采用野Z冶字取样法袁取 10 个点袁每点调查 20 株袁 于 11院00 前和 20院00 后调查遥 每株调查上尧中尧下各 1 片叶袁7 d 调查 1 次袁记录成螨和天敌数量遥 2 结果与分析 2.1 棉铃虫卵尧幼虫尧成虫调查结果分析
从表 1 可以看出袁 棉铃虫卵在 6 月 13 日至 8 月 15 日有 2 个高峰袁 分别是 7 月 1 日和 8 月 15
棉株顶端及其以下 3 个果枝上的卵量袁3 代棉铃虫 调查群尖和嫩叶上的卵量遥 每次于上午调查袁7 d 调
兵团第六师地处天山北坡袁属于大陆性中温带 干旱气候袁晴天多袁云雾少袁光照充足袁热量丰富袁年 均日照时间 2 800 ~ 3 200 h袁 全年无霜期 160 d袁年 降水量 148.8 mm袁其中 60% ~ 70%集中于夏季遥 棉 花是六师主要支柱产业袁 随着棉花种植年限的增 加袁棉花病虫害也在逐年加重遥 2014 年袁我们对六师

白银区武川乡玉米田棉铃虫发生规律调查

白银区武川乡玉米田棉铃虫发生规律调查

白银区武川乡玉米田棉铃虫发生规律调查
苏有国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对白银区武川乡玉米田棉铃虫进行田间调查的结果表明,棉铃虫在当地1
a发生3代,其中以二代幼虫为害最重.幼虫主要为害果穗顶部的幼嫩籽粒和花丝,分别占总虫量的59.9%和33.9%;蛹在20 cm以内土层中越冬,其中以0~15 cm土
层内居多,占越冬蛹量的94.7%.建议在二代棉铃虫1~2龄期,选用50%辛硫磷乳油、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等农药适当用量进行喷雾或涂抹果穗花丝,可获得理想的防
治效果.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苏有国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武川乡农业服务中心,甘肃,白银,7309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S435.62
【相关文献】
1.玉米田棉铃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J], 顾学平;王佩汤;马学军
2.河西地区玉米田棉铃虫发生规律及其化学防治技术 [J], 袁伟宁;何树文;魏建荣;
郭成;周天旺;郭建国;张新瑞
3.二代棉铃虫卵在玉米田的分布规律调查 [J], 徐生海;甘国福
4.沙产业理论的一个成功实践——白银区武川乡4500亩砂地枣园生机昂然 [J],
任道义;韦宝祥
5.金张掖制种玉米田棉铃虫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J], 何树文;张建朝;王泽浩;伍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棉铃虫来了,请做好防范

棉铃虫来了,请做好防范

棉铃虫来了,请做好防范5月23日,技术老师在芳草湖农场进行调研时,发现了红蜘蛛、棉铃虫的卵和1-2龄棉铃虫幼虫,蓟马危害的叶片也相当之多;还有葫芦的细菌性斑枯病和枯萎病的发生。

下列是此次田间调查的图片及解决建议:图一:在芳草湖六场六连,发现2龄棉铃虫正在危害籽用西葫芦,主要危害葫芦的生长点,造成无头植株,严重影响产量。

图二:在呼图壁县大丰镇树窝子村,发现2龄棉铃虫正在危害籽用西葫芦的叶片,将叶片吃成孔洞,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图三:在呼图壁县大丰镇、乐土驿镇、芳草湖二场三连及六场均发现了棉铃虫卵,根据农六师病虫情报预测,估计2018年一代棉铃虫的产卵高峰期为2018年5月底--6月10日左右。

根据当前虫害情况,推荐解决方案如下:一、西葫芦棉铃虫1、由于2018年番茄种植面积小,棉花受天气影响大,长势偏弱,所以棉铃虫集中在葫芦地里危害。

2、由于西葫芦马上就会封行,机车只能进地用药一次,所以建议喷施持效期长的药剂防治。

3、建议喷施拓普万1000倍液,或高爽1000倍液,或双奸1000倍液。

二、棉花棉铃虫1、由于2018年棉花种植面积大,但是受将温天气的影响,整体长势偏弱且长势老相,所以建议预防为主。

2、对于抗棉铃虫的棉花品种,主要以杀卵为主,建议叶面喷施无敌小子30克-50克/亩,或5%虱螨脲悬浮剂1000—1500倍液。

3、对于不抗虫的棉花品种,必须采取虫卵兼杀的措施,建议叶面喷施1.14%甲维盐1000倍液+无敌小子30克/亩、高氯*马1000倍液、1.8%阿维菌素800倍液+5%虱螨脲1000倍液及时防治。

图四:西葫芦细菌性斑枯病及枯萎病危害,造成成片的死苗现象,严重影响产量。

三、西葫芦细菌性斑枯病及枯萎病:由于2018年前期降雨频繁,葫芦细菌性病害及枯萎病发生较重,建议及时预防及治疗。

1、叶面喷施:金霉唑800倍液、或治愈1000倍液、或申嗪霉素1000倍液+井岗蜡芽菌1000倍液。

2、第一水建议滴灌蓝贝儿(30-40亩/袋)或者阵地(300-500毫升/亩),或治愈50克/亩,或特效灭萎灵50-100克/亩。

阜蒙县棉铃虫发生与调查总结

阜蒙县棉铃虫发生与调查总结

阜蒙县棉铃虫发生与调查总结范业飞【期刊名称】《现代农业》【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1页(P21)【作者】范业飞【作者单位】阜蒙县植保站 ,辽宁阜蒙 123199【正文语种】中文棉铃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昆虫的一种。

棉铃虫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亦是国内外重要检疫对象之一。

广泛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地,中国棉区和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寄主植物种类包括棉花、玉米、花生、高粱、向日葵等栽培作物。

棉铃虫一般一年发生三代,以幼虫越冬,以第二代为害为主。

1992年二、三代棉铃虫大发生,阜蒙县是全省重灾区之一,发生面积达90万亩以上,高粱百穗虫量达到800多头,部分地块在千头以上,为防控这次虫灾,全县防治160万亩次以上,重发生地块施药2次,基本上控制了虫灾,全县没有遭受大的损失。

此后的1993年第二、三代棉铃虫仍偏重发生,一直到1994年后才逐年减轻,经过这次打击后,加上国家植棉政策的调整,阜蒙县上个世纪末已很少再种植棉花。

去年,辽宁阜新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受气候条件影响,阜蒙县虽不是棉花种植区,但也发现了棉铃虫。

引起了高度重视,增强了监测防控工作的主动性。

阜新市、阜蒙县植保站工作人员联合下乡,到大固本镇一片向日葵种植区发现,棉铃虫的虫卵非常小,肉眼难以辨别,需要借助放大镜进行辨别,棉铃虫虫卵初产时呈乳白色,逐渐变为黄色,后期变紫褐色,近似圆球形,没有规则地分布在向日葵的圆盘上,独立产卵,可以说是棉铃虫有别于其他成虫产卵的一个特点。

棉铃虫对温度、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气温为25~30℃,相对湿度80%~100%时,对成虫羽化最为有利。

根据植保站工作人员下乡调查,结合全县各农科站上报信息看,花生田、高粱田都有1~3龄的棉铃虫发生,重点是要抓紧当前的防治关键期,一旦过了关键期,如果防治不及时,使虫龄达到5~6龄就会加重危害,棉铃虫的越冬基数直接影响第一代的发生轻重,越冬死亡率高,基数小则第一代发生轻,反之,则重。

农业虫害田间调查方案

农业虫害田间调查方案

农业虫害田间调查方案
调查目的
农业虫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开展
农业虫害田间调查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掌握虫害种类、密度和分布规律,为制定合理的虫害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内容
1.虫害种类
调查者需记录农田中出现的主要虫害种类,如稻飞虱、棉铃虫、
烟螨、蔬菜斑潜蛾等。

2.虫害密度
对于每种虫害,调查者需记录其数量,包括单位面积的虫口密度、单位株的虫口密度等。

3.虫害分布规律
调查者需记录不同虫害在田间的分布情况,包括虫害密集区域和
少量出现区域的分布规律。

4.农田环境
为了更好地理解虫害产生的原因,调查者还需记录农田环境,比如土壤环境、周边植被和森林覆盖情况等。

调查方法
1.直接观察法
通过肉眼观察或实验室鉴定等方式,确定虫害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2.外形测量法
通过使用显微镜等仪器,对虫体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进行测量和观察,从而确定虫害种类和密度。

3.捕捉法
使用特制的虫口陷阱、诱虫剂等,将虫害集中在一起,然后进行数量和分布情况的观察和统计。

注意事项
1.虫害调查要在虫害高发季节进行,以更加准确地掌握虫害数量和分布情况。

2.虫害调查要进行多次,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确保调查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地鉴定虫害和记录数据。

结论
通过农业虫害田间调查,可以掌握虫害种类、密度和分布规律,为制定合理的虫害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农民应该积极参与该项调查,加强农业虫害管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番茄田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番茄田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番茄田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ubner)]在蔬菜上的主要寄主有番茄、茄子、马铃薯、豆类、南瓜、白菜、甘蓝等。

其中番茄受害最为严重。

安庆城郊种植番茄的面积已超过450hm2。

每年因棉铃虫危害造成番茄减产3800t。

由于菜农对该虫的发生特点尚不了解,时常抓不住防治适期,造成番茄果实被害,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也挫伤了菜农种植番茄的积极性。

为了科学指导菜农防治,笔者于xx -xx年对棉铃虫在番茄上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索。

1观察方法田间系统观察xx-xx年每年从5月初开始,分别在春番茄(大棚)、夏番茄、秋番茄上进行不断茬的定点调查。

每茬选定3块田,每块田对角4点取样,每点5株,根据情况每5d或3d调查1次棉铃虫的卵量和幼虫。

每年调查至秋番茄结束(一般在9月上、中旬),翌年4月上旬在大棚中调查越冬情况,以了解棉铃虫在该地区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

各虫态历期的观察xx年6月10日和6月25日分别从番茄的叶片上采集新产的卵粒,卵孵化后先用番茄的叶片喂养,2龄后再用番茄的果实喂养。

每次喂养20头,及时更换新鲜食料。

幼虫老熟后在饲养瓶中放入微潮的菜园细土,土厚约15cm,让其人土化蛹。

蛹羽化为成虫后。

放入用窗纱自制的1m3网罩中,并用蘸有浓度为15%的蜜水棉球给成虫补充营养。

在喂养过程中每天记载室内温度和各虫态历期,并计算平均值。

性诱剂观察xx-xx年每年从5月1日至9月20日,在安庆市城郊龙狮桥乡余桥村蔬菜田间用棉铃虫性诱剂(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诱集成虫,每天记载诱集棉铃虫成虫的数量。

每5d累计1次。

2发生规律生活史棉铃虫在安庆1年发生5代。

以蛹在菜地的表土中越冬。

越冬代成虫5月上旬至6月中旬羽化。

各代幼虫为害期,1代5月中旬至6月中旬,2代6月下旬至7月上旬,3代7月中旬至8月上旬,4代8月中旬至9月上旬,5代9月中旬。

从第2代开始出现世代重叠,以1、2代为番茄田的主害代。

棉铃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的分布调查

棉铃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的分布调查

棉铃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的分布调查许立瑞;王留明;张学坤;魏毅;徐春明;于佃平【期刊名称】《山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00(000)005【摘要】1997~1999年在山东省南北2个主要棉区的巨野和夏津县进行棉铃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的分布调查.3年2地调查结果平均,1代棉铃虫卵在小麦上占93.48%;2代棉铃虫卵在棉田占74.13%,在春播花生、大豆上占22.78%;3代棉铃虫卵在棉花上占72.67%,在大豆上占10.38%,在玉米上占9.38%,在花生上占5.17%;4代棉铃虫卵在棉花上占61.59%,在玉米上占32.02%.棉铃虫幼虫在不同作物上的分布率与卵有所不同,1代幼虫仍然集中在小麦上,2、3、4代幼虫在棉花上的分布率减少,在花生、大豆、玉米上的分布明显增加.在对棉铃虫采取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棉花上的各代幼虫分布量进一步减少,4代幼虫分布量在棉田只占21.96%,而在夏玉米上高达52.56%.特别是1999年推广普及转Bt基因抗虫棉后,在棉花上的幼虫量仅占9.52%,夏玉米上增加到63.8%.这种分布变化对区域性整体控制棉铃虫发生危害提出了新的要求.【总页数】4页(P12-15)【作者】许立瑞;王留明;张学坤;魏毅;徐春明;于佃平【作者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济南 250100;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济南 250100;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济南 250100;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济南 250100;巨野县植保站;夏津县植保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622【相关文献】1.棉铃虫在不同寄主作物上的种群分布 [J], 石庆宁;刘文旭;邵泽芸;贾海民2.新疆南部棉区棉铃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分布及转移危害 [J], 阿克旦·吾外士;李号宾;马祁;姚举3.安徽省棉铃虫在主要寄主作物上的数量分布动态研究 [J], 陆永跃;尹楚道4.棉铃虫卵在不同生育期玉米上的分布 [J], 苏战平;翟保平;张孝羲;戴率善5.南美斑潜蝇在不同寄主作物叶片上化蛹比例的初步调查 [J], 周永丰;唐峻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铃虫的田间调查
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又名玉米穗虫、番茄蛀虫,俗名钻心虫、青虫、棉桃虫,是危害棉花的重要害虫之一。

近年来,棉铃虫的发生面积、虫口密度、危害损失逐年扩大,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种植结构的变化和棉田水肥条件不断改善,为各代棉铃虫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

二是麦套棉面积的扩大,对第四代棉铃虫发生十分有利,为下一年棉铃虫的发生提供了较多的虫源基数。

三是长期以来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导致棉铃虫抗药性迅速增加,且大量杀伤了自然天敌,减少了天敌的控制作用。

对棉铃虫的防治,应避免单一使用化学农药,可采取以下“七结合”的综合配套措施进行防治:
一是结合虫情调查,加强预测预报,准确掌握棉铃虫的发生动态,为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结合种植结构调整,适度种植抗虫棉品种,适当迟播短季棉,尽量避开第二代棉铃虫的发生。

三是结合栽培模式的改革,在每亩棉田中种植300~500株玉米或高粱等高秆作物,可起到诱蛾前往产卵、集中杀灭的良好效果。

四是结合整枝打顶,摘除傍心、虫花和无效花蕾,并带到由外集中处理,以此压低虫源基数。

五是结合不同虫态的防治,推广“三诱”技术:一是杨树枝把诱蛾,在栽植有杨树的地区,每亩棉地插上10把左右的杨树枝把,对棉铃虫具有良好的诱捕效果;二是性诱剂诱蛾,每亩地投放性诱剂8粒左右;三是灯光诱杀,在发蛾高峰期,每200亩棉地安置一盏农用杀虫灯,可杀死大量的棉铃虫成虫。

六是结合生物防治,在田间释放“二虫”,即在第二代棉铃虫卵粒初孵盛期,每亩释放赤眼蜂1.5~2万头,或释放草岭5000~6000头,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七是结合田间管理,实施“三喷”技术:一是在7~8月份结合棉花根外追肥,往棉株上喷洒1%~2%过磷酸钙浸出液,此法能减少棉株上的着卵量。

二是结合生物防治,在棉株上喷洒含每克孢子量100亿以上的Bt乳剂400毫升,每3天1次,或喷洒棉铃虫病毒、7216等生物农药防治初孵幼虫。

三是结合化学防治,喷洒2.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又名尊魁),每袋对水15~30公斤喷雾;或喷洒20%虫酰肼悬浮剂(又名绿洁)1200~2400倍液,或喷洒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又名绿亮)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