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人类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体质人类学与生物人类学体质人类学.PPT

体质人类学与生物人类学体质人类学.PPT
9
♦ 在生物体内,蛋白质主管代谢,核酸主
管遗传。而且核酸的遗传信息决定蛋白 质的性质,蛋白质的催化作用又控制着 核酸的代谢,二者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共同完成神秘的生命运动
10
♦ 多数学者把细胞生命看作是真正的生命,细
胞生命出现之前是生物的化学进化,细胞生 命出现之后的进化是生物进化。
♦ 前者是受化学规律支配的化学过程,后者是
5
三、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属性
♦ (一)自然科学属性 ♦ 具有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
逻辑框架,这是实践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 (二)文化的属性
6
第二节 生命起源与人类进化
♦ 生命起源与进化 ♦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7
一、生命起源与进化
♦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 ♦ 生命的物质基础由蛋白质和核酸两大类生物
Anthropology:A Synthetic Approach to Human Evolution Prentice Hall
♦ 8 Robert Jurmain,Lynn Kilgore,Wenda
Trevathan,Harry Nelson 2003 Introduction physical Anthropology 9th edition,Wadswort division of Thomas Learning,Inc
生的意外错误。它能增加种群基因库中的遗传物质
♦ 基因流动(genetic flow):指遗传物质加入或离开某
群基因库的结果
♦ 基因漂变(genetic drift):指前述原因之外的偶然
动导致的种群基因库内容变化
15
♦ (四)选择 ♦ 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
然选择,生物群体中出现的一些微小变 异是出于对环境的适应,在自然选择的 压力作用下,经过多代积累,逐渐发展 为新种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430207X10课程名称:文化人类学/Cu1tura1Anthropo1ogy课程类别:学科教育课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社会学、法学教材、教学参考书:1C•恩伯一M・恩伯著,杜杉杉译,《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李亦园著,《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3.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等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4o4.王铭铭著,《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o5.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华夏出版社,2002o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文化人类学》在社会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属于专业基础课系列的必修课程,是学生理解和把握质性研究方法、锻炼基本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

该课程的意义在于:(1)培养学生掌握文化人类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2)激发学生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学会理解和欣赏他人,培养包容的心态;(3)学会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概念和理论理解与分析社会文化现象,探讨社会文化问题;(4)积极培育学生的人类学想象力,引导其探索人性普同性与文化多样性,拓宽其看问题的视野。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教学:教师侧重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出发,逐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不断深入探索,另外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互动与积极参与,同时课后安排作业和阅读任务,撰写读书笔记,较好地培养学生们的专业学习兴趣,提升其理解与分析日常生活与社会现实的能力。

学生应该按照教师的要求,阅读有关文献并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课程之中来。

6、知识: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准确把握文化人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核心理论与研究方法。

7、能力:让学生理解并能运用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念分析和思考社会文化现象,具备人类学的眼光。

8、素质:提升学生基本人文素养,在理解文化与人性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无)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体质人类学(第一讲)

体质人类学(第一讲)
2、人类起源:7千万年类人猿出现,3百万年人类发展史。 3、人类种族及变异: 居住在地球的人群由不同种族构成,他们间除了文化、风俗有别外,体质 学特征也是一种辨别的方法。体质特征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国人成年后有关体质测量的多项调查值(括号内为调查样本数)
全国抽样平均值
男性(19519) 身高(厘米) 坐高(厘米) 体重(公斤) 肩宽(厘米) 骨盆宽(厘米 手长(厘米) 上肢长(厘米 小腿长+足高 小腿长(厘米 足长(厘米) 胸围(厘米) 170.3 92.1 58.5 38.6 27.5 18.5 73.5 44.1 37.2 24.8 85.7 女性(18387) 159.0 86.3 51.5 35.0 27.3 17.1 67.7 41.2 34.8 22.9 78.9
地质结构与生物化石间互为时间断代,或为地质探矿提供有用信息
4、体质人类学与生态学间的关系:
人类居住的环境与体质发育及健康密切相关,自然灾害的发生与人类 的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5、体质人类学与民族学之间的关系: 民族特征与风俗习惯导致体质间的区别。
民 风 、 民 俗
蒙古褶在我国不同地区出现比例的差异
广西 广东 福建 湖北 黑龙江 吉林 山东 无褶35.9 29.5 26.4 16.2 15.0 有褶64.1 70.5 73.6 83.8 85.0 12.2 10.0 江苏 27.3 藏族 黎族 壮族 朝鲜族
34.2 51.5 40.9 16.6 59.1 83.4
87.8 90.0 72.7 65.8 48.5
胚 胎 发 育 过 程 反 映 了 整 个 人 类 的 进 化 里 程 之 缩 影
二、体质人类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1、体质人类学与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 2、体质人类学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人类学概论》教学大纲

《人类学概论》教学大纲

《人类学》课程简介一、课程号:04110190二、课程名称:《人类学》(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三、周学时:2-0 学分:2.0四、预修课程:世界古代史五、教学内容简介:本课程包括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人类学简史和主要理论学派三部分。

介绍人类学学科体系,人类起源、人类和猿类的异同。

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作为人类规范文化创造的婚姻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制度等以及作为精神文化的宗教艺术等形态进行考察。

讲述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学派及其研究方法。

六、推荐教材:《现代人类学》,周大鸣、乔晓勤编著,重庆出版社,1990《人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类学(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一、课程号:04110190二、周学时:2-0 学分:2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人类学课是历史系历史学专业的相关学科课程,也是文物及博物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要求学生通过听课、阅读讨论、实地调查、写读书报告,了解并掌握人类学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其研究方法。

一.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每周3学时,共17周主要内容:(一)人类学研究对象、相关学科、人类学产生简史3学时(二)灵长目、人猿异同3学时(三)人类在自然界位置、人类起源理论3学时(四)人类进化谱系、化石证据、人种3学时(五)文化的基本特征3学时(六)作为研究方法的实地调查3学时(七)婚姻的性质、功能,婚姻形态,其演变3学时(八)家庭的性质、功能3学时(九)亲属制度、亲属称谓3学时(十)讨论课3学时(十一)宗教的起源、性质3学时(十二)艺术3学时(十三)参观3学时(十四)人类学理论、学派6学时(十五)应用人类学3学时(十六)课堂讨论、报告实地调查有关内容3学时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童恩正,《文化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周大鸣、乔晓勤编著,《现代人类学》,重庆出版社,19903)《人类学词典》,吴泽霖总纂,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4)(英)A. C..哈登,谬泗友译,《人类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5)(美)F.博厄斯,金辉译,《原始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6)(英)B.K.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7)(美)R.本尼迪克特,张燕译,《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体质人类学复习资料

体质人类学复习资料

体质人类学复习资料前言1.体质人类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学是研究人类自身及其所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规律的科学。

人类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社会属性,从广义上来说,凡是研究人类的自然属性的称为体质人类学,凡是研究人类社会属性的称为文化人类学。

从狭义上来说,体质人类学是生物和文化的视角来研究人类体质特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绪论1.体质人类学主要研究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人类不同体质特征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文化因素与人类体质之间的关系、人体的结构与生理机能、人体测量、人类的遗传与变异等方面的问题。

2.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结合的视角研究人类体质特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体质人类学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1)通过对人类化石及灵长类的分析与研究,探索人类的起源,其目的是了解人类是如何、何时、为什么会成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文化”动物的;(2)研究人类不同体质特征形成与分布的原理;(3)研究人的生长和发育、人体的结构与生理机能、人类的遗传与变异等方面的问题。

4.体质人类学基本理论: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遗传与变异理论、整体观、文化相对论、心理学理论。

5.▲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1)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每个细胞做我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有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有所助益;(3)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

6.▲自然选择的基本论点:(1)生物普遍存在着便衣,变异分不定变异与一定变异,其中大部分变异是微小的变异,而且有遗传的倾向。

在一定条件下,不同变异的生存价值是有差异的;(2)生物都具有较大的生殖率,存在生殖过剩的倾向;(3)自然界事物和空间是有限的,每种生物只有少数个体能发育到成年并留下后代,即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4)在生存斗争过程中,有利生存的变异个体得到选择,不利生存的变异个体被淘汰,这种有利的个体差异、变异的保持和有害变异的消除,达尔文称为“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

第二章体质人类学

第二章体质人类学

第二章体质人类学一、什么是体质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大分支,研究当今和过去人类的体质结构,该体质结构在人类行为中发挥了怎样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和行为是如何与人类生存环境相整合的等问题。

研究领域→人类的多样性。

→人类的起源。

→分子生物学证据。

→行为研究。

→实际应用。

二、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1、人的生物性人类属于动物界、人类也同样受制于有机演化定律。

2、人的文化性所有物种都用本能来适应环境,人类则用文化,没有哪种动物表现出人类群体这样的多样性;运用语言符号得能力,更是人类得独特之处。

分类体系动物特点成员种类动物界能运动且用嘴进食所有动物脊索门背部有索状中枢神经贯穿软体脊索和昆虫类脊索亚门体侧对称,有脊椎头肋肢骨哺乳类鸟类和鱼类爬行类哺乳纲恒温哺乳育仔灵长类及其他有毛热血类灵长目树居,四肢灵活抓握,脑及视觉发达人形动物及猿猴,如树懒人形亚目有社会组织,白日活动,有学习智力类人动物及两大陆猴类类人超科无尾,能直立的肩臂攀援,下白五冠人形动物含大猿等人科居地面;双足直立,脑量大,用工具人及南方古猿人属手巧,造工具用火,靠文化适应环境能人/直立人/智人智人种大脑、小脸、有先进文化和音节语言早期智人/现代智人现代智人种?现代各人种三、人类的进化过程南方古猿能人和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关于南方古猿分类的争论(具体图见PPT)南方古猿化石给人类学提供了两个有力的证据:①可以肯定在400万年前,人科成员已完全能双脚站立,直立行走②排除了传统过于强调大脑在进化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的看法直立行走运送说,视野说,散热说,节能说,收获说,展示说。

能人Homo habilis能人,属于人属系统,但又有自己特点,目前只在东非发现过。

早期人属曾与晚期南猿粗壮种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从他们与早期南猿纤细种来看,他们是同源的。

主要特征直立人(Homo Erectus)这个人种最初是根据中国和印尼遗址所发掘的材料而确认的,直立人似乎都是出自150万年和50万年之间的遗址中,(目前公认的直立人存在年代是距今200万到20万年)。

体质人类学_提纲

体质人类学_提纲

:是人类学起初的一大分支,用以研究人的生物性,它是自然科学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研究人类文化的生物性基础,关注人类如何获得现在的形态它使我们理性判断人类的文化现象、作出远见的对策,理解别人和自己,冷静面对人类的成就和局
研究灵长类动物的生存环境、行为、习性、能力、潜力,构拟人类早期状况,明确人与动物综合地质、生物、古人类学科资料,考察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确定人类在生物分类体系的归
包括:时间、空间或文化隔离群体(民族、宗教);社会隔离群体(等级、宗教)。

:包括性细胞生成时的遗传物质重组(同源染色体分离前的联合)及两性:是遗传密码在复制和传递时发生的意外错误,增加了种群基因库的遗传物
《人类学》_[美]罗金斯基。

最新体质人类学-(教案)教学讲义ppt

最新体质人类学-(教案)教学讲义ppt

2. 人体骨骼各部位的名称和数量
<3> 上肢骨 共64块,有以下几类骨骼: 锁 骨2 ─ 位于胸廓前上方的颈椎两侧。 肩胛骨2 ─ 位于背部上外方的第2 ─ 7肋骨之间, 为三角形扁骨。 肱 骨2 ─ 位于臂部。 尺 骨2 ─ 位于前臂内侧(手臂下垂、掌心向外 的姿态时)。 桡 骨2 ─ 位于前臂外侧。 手 骨54 ─ 由腕骨8×2、掌骨5×2、指骨14×2 构成。
1. 人体骨骼的形态分类
成年人的全身骨骼共有206块,依据形态可分为长骨、 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四种形态:
<1> 长骨 形体较长而坚硬,分布于人体四肢,在运动中起杠杆 作用。长骨多呈管状,内含空腔,有骨髓,如股骨、胫 骨、肱骨、尺骨、挠骨、指骨等。
<2> 短骨 形似立方体,富于而压性,往往集群地连在一起,多 位于承受压力而运动的复杂部位,如手腕的腕骨和脚腕 的跗骨等。
额骨 蝶骨
顶骨
枕骨
耳孔
颞骨
颅骨侧面观
枕骨
矢状缝 顶骨
枕外隆突
颅骨后面观
顶骨 冠状缝
人字缝 矢状缝
额骨 鼻骨
颅骨顶面观
2. 人体骨骼各部位的名称和数量
<1>面颅(15块)
上颌骨2 ─ 位于面颅中央,上方与额骨、颧骨等围成眼眶,与鼻骨 围成鼻腔。
鼻 骨2 ─ 位于两眼眶之间,构成鼻梁上部。 下鼻甲2 ─ 位于鼻腔的外侧壁,为一对卷曲的薄骨片。 泪 骨2 ─ 位于两眼眶内侧壁的前部,为一对薄而不规则的小骨片。 颧 骨2 ─ 位于上颌骨的外上方,构成面颊及眼眶底和外侧壁的一 部分。 腭 骨2 ─ 位于上颌骨的后方。 犁 骨1 ─ 位于鼻腔内及颅下部,为一斜方形骨板,构成鼻中隔的 后下部。 下颌骨1 ─ 位于面颅的前下部、上颌骨的下方。

人类学概论教学大纲

人类学概论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人类学概论》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人类学概论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人类学概论》是面向历史系文化遗产方向学生的专业平台课程。

(二)教学目的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核心概念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各个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从而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加其认识、分析问题的角度和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包容能力,加深其对于人、社会、族群、文化的认识,并通过亲自参加田野调查的实践,增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人类学的各理论流派,如古典进化论、传播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新进化论、法国社会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象征人类学、解释人类学、实践人类学、后现代反思人类等;人类学的主要的分支学科如体质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历史人类学、经济人类学、生态人类学、物质文化研究、族群与社会分层、人类政治体制与社会控制、宗教人类学、教育人类学、都市人类学、应用人类学等,还有人类学的基本方法田野工作。

(四)教学时数本课程共授课54学时。

(五)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结合启发与讨论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学相长;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本文第一章导论教学要点:人类学的定义及其产生与发展历史;“文化”的中文古典含义和西文含义的演变;“文化”的特征、结构、组成等。

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人类学的概念、领域、学科关系、研究方法( 1)第二节文化的概念及其解释( 2)第二章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及其流派教学要点:人类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各个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思想,各个理论流派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时数:9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理性——进化论时期(3学时)第二节实证——结构论时期(3学时)第三节理解——相对论时期(2学时)第四节论争与共识(1学时)第三章体质人类学教学要点:人的体质特征;人类进化和变异的过程和机制。

体质人类学physicalanthropology

体质人类学physicalanthropology
十、结语
磨沟墓地古代居民的体质类型及其所处的时空位置
磨沟墓地人群内部的关系以及体质类型 磨沟墓地古代居民与甘青地区古代居民的关系 磨沟墓地古代居民与各古代组的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磨沟墓地人群内部的关系以及体质类型
颅长、颅宽和颅指数标准差变异度的估计 平均标准差百分比方法的估计 平均变异度系数方法的估计
我们通过三种生物学统计方法分别 对磨沟齐家组和寺洼组的种系纯度 进行了估计,认为这两组居民都具 有明显的同源性倾向。
• 狭义人类学,主要是欧洲大陆国家以及日本等国家。
体质人类学是一门从生物学、遗传学的角度
来研究古今人类的体质特征和类型及其起源
、演变规律的学问。(《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是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与类型在时 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是 从人和人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过渡到历史的 桥梁”。(《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 又称生物人类学(biologic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研究生物演化、遗传学、人类适应与变异 、灵长目学、型态学(morphology)的机 制,以及人类演化的化石记录。(维基百科 )
体质人类学主要从生物演化角度,研究人类体质差异与种族概念、灵长目与人类 的演化关联、人类物种的起源与扩散过程。因此,体质人类学包括了许多次学科 ,包括人类遗传学、灵长目学、分子人类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等等。(维基百 科) 体质人类学不仅关注古代居民,而且也对现代人类进行研究,其研究范围包括三 大领域:现代人的体质特征和类型;人类以及现代人的起源问题;人类的种族变 异问题。
72
总面角(n-pr-fh)
85.00
77

医学本科教育中《体质人类学》选修课课程设计思路

医学本科教育中《体质人类学》选修课课程设计思路

医学本科教育中《体质人类学》选修课课程设计思路3龚继春 徐 林 李松峰 周丽宁 邓琼英(广西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南宁 53002) 人类学是一门综合考古、历史文化记录和研究分析、群体资料收集分析等多种手段来研究人类自身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范围包括了多个研究方向,与多门学科之间有密切联系。

《体质人类学》是医学相关边缘研究,其研究方式、手段是医学实践中的基本操作,通过相关研究,其研究结果可以为人群健康研究和疾病发生、发展、防治研究提供相当重要的数据和资料。

目前我国医学本科教育必修课程中没有设立此课程,仅少部分有条件的院校设立了选修课,而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人类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1 课程开展的意义和基础本学科是全国知名的医学体质人类学研究点之一,开设体质人类学硕士点已经20多年,是改革开放后的首批硕士点之一,并从1998年开始在本科生中恢复开设《体质人类学》选修课。

经历多代学者的共同努力工作,在广西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质发育的调查、测量、数据报道、分析和民族地区人类学调查分析的科研工作中做出过巨大贡献,研究成果被美国法医学教材收录,作为中国华南人种人类学计算标准;同时,也为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做出过相当大的贡献,同时也进行了丰富的经验积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长期以来,我们的任课教师都是从事解剖学和人类学工作的专业人员,特别是在广西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质发育的研究方面,已经连续开展了近10年的科研工作,承担了3个连续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个区内课题的研究,研究内容也已经深入到分子生物学层面,手段和方法都较为先进。

带领医学本科生更多地接触和深入这门课程,对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多会有巨大的帮助。

2 教材的编订和课件制作2.1 教材的编订: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讲话中提出: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由于人类学包罗万象,研究内容和范围广泛,而我们仅是为了针对医学生开展相应的教育,目的是向他们传递人类学中与医学关系较为密切的研究手段、内容和方法。

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复习资料2014级民族学班第一章 绪论1.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结合的视角研究人类体质特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体质人类学主要研究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人类不同体质特征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文化因素与人类体质之间的关系、人体的结构与生理机能、人体测量、人类的遗传与变异等方面的问题。

3.体质人类学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1)通过对人类化石及灵长类的分析与研究,探索人类的起源,其目的是了解人类是如何、何时、为什么会成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文化”动物的;(2)研究人类不同体质特征形成与分布的原理;(3)研究人的生长和发育、人体的结构与生理机能、人类的遗传与变异等方面的问题。

4.体质人类学基本理论: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遗传与变异理论、整体观、文化相对论、心理学理论。

5.心理学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6.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形态观察法、人体测量方法、统计学方法、年代测定法、生理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

张天宝印7. 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1)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每个细胞做我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有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有所助益;(3)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

8.自然选择的基本论点:(1)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变异分不定变异与一定变异,其中大部分变异是微小的变异,而且有遗传的倾向。

在一定条件下,不同变异的生存价值是有差异的;(2)生物都具有较大的生殖率,存在生殖过剩的倾向;(3)自然界事物和空间是有限的,每种生物只有少数个体能发育到成年并留下后代,即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4)在生存斗争过程中,有利生存的变异个体得到选择,不利生存的变异个体被淘汰,这种有利的个体差异、变异的保持和有害变异的消除,达尔文称为“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

(5)自然选择在不同自然条件下,通过对不同器官、不同性状有利变异的逐渐积累,使后代离开祖先类型越来越远,终于形成了适应的形状和新的物种。

体质人类学教案

体质人类学教案

距今年龄 (万年)
人类进化过程
人类文化分期
全新世 第
0.4± 1±
现代人
历史 时期
新石器时代 史


晚期




中期

5± 20± 100±
晚期智人
晚期




早期智人
中期




晚期直立人
早期




早期
300或200

早期直立人
初期




上新世 中新世 渐新世 始新世 古新世
500 2500 4000 6000 7000
头盖骨1具 牙齿1枚
下颌骨1具
头盖骨6具 体骨、牙齿
头盖骨 牙齿 头骨2具
头骨2具
年代 (B.P,万年)
201-204(M)
170(M) 50-60(M) 75-80;100; 110-115(M

50;65(M)
23-58 (A,E,F,U)
20-30(A) 15-19(U)
中更新世 早期
30±(E,U)
体质人类学教案
第一节 体质人类学基础
一、体质人类学同考古学的关系
❖体质人类学,是以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人类有两重属性,即自然的属性和社会文化的属性。 ❖研究人体的体质人类学,同研究人类文化的考古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体质人类学同考古学的关系
❖体质人类学确定的人类发展阶段,是旧石器文化分期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体质人类学对古猿类和古人类化石的研究,对于究明人类自身的来源问题,具有决定性意义。 ❖体质人类学对人类种族的研究,对于探讨有关民族的族源、文化的迁徙、交流等方面的问题,均具 有重要的意义。 ❖体质人类学对人骨性别、年龄的鉴定,对于考古学探讨古代社会的许多问题有很重要的作用。

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 绪论Introduction第一节体质人类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第二节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体质人类学与各相关学科的联系第四节体质人类学发展史人体系统解剖学概要Summary of Human Systematic Anatomy 第一章绪论1.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分支学科2. 人体的化学成分、细胞、组织和器官3. 人体解剖学常用的方位术语第二章系统解剖学概要1. 运动系统;2. 循环系统;3. 呼吸系统;4. 消化系统;5. 泌尿系统;6. 生殖系统;7. 神经系统;8. 内分泌系统人体骨骼解剖学Osteal Anatomy of Human第一章骨的一般知识第一节骨的形态第二节骨的构造第三节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第四节骨的发生和生长第二章人体骨骼第一节颅骨第二节躯干骨第三节上肢骨第四节下肢骨人体骨骼测量纲要Osteal Metrical Compendium of Human 绪论第一章骨骼的性别和年龄鉴定第二章颅骨的测量与观察第三章体骨的测量与观察第四章牙齿的测量与观察第五章脑容量和身高的复原第一篇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The Status of Human in Nature第一章生物的分类与进化第一节现代生物学的分类系统第二节进化论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第四节生物进化的阶段性划分第二章灵长类动物的分类与进化第一节灵长类动物的系统分类第二节灵长类动物的生理特征第三节灵长类动物的社会行为第四节灵长类动物的起源问题第二篇人类的起源Origin of Human第一章人类的体质特征和人科的起源第一节现代人的体质特征第二节有关人科起源的理论第二章腊玛古猿第一节腊玛古猿化石的发现第二节关于腊玛古猿系统地位的不同意见第三章南方古猿第一节南方古猿化石的发现第二节南方古猿的形态特征第三节南方古猿的系统地位第四节巨猿第三篇人类的发展Evolution of Human第一章直立人第一节直立人的起源第二节亚洲的直立人化石第三节非洲的直立人化石第四节欧洲的直立人化石第五节直立人的体质特征第六节直立人的文化特征第二章早期智人第一节由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第二节“典型尼人” 和“进步尼人”第三节其他早期智人化石的发现第四节早期智人的文化特征第三章晚期智人第一节有关晚期智人起源的理论第二节欧洲的晚期智人化石第三节非洲的晚期智人化石第四节亚洲的晚期智人化石第五节澳洲和美洲的晚期智人化石第七节晚期智人的文化特征第四篇人类的种族Human Race第一章人种与人种学第一节人种的定义及分类依据第二节人种的研究范围及任务第三节现代各人种体质特征的变异第四节影响人种形成的因素第二章世界人种的划分第一节蒙古大人种第二节欧罗巴大人种第三节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第四节各大人种之间的过渡类型第三章我国居民的人种成分第一节我国古代居民的人种类型第二节我国现代居民的人种类型绪论Introduction第一节体质人类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一、人类学从词源学上来讲,人类学(Anthropology)一词来自于希腊文ανθρωο?和λογο?这两个词根的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质人类学一、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026030016课程名称: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开课对象:民族学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必修二、课程目的与任务中国当前的发展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内涵有四个维度:一是人与自然生态和谐,二是中国与世界和谐,三是社会阶层即贫富和谐,四是多元文化即民族宗教和谐。

人类学是通过研究文化理解人性,促进跨文化理解,追求人类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学科。

《体质人类学》是人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一起构成整体的人类学学科。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对人的体质特征,人类和生物共同进化的机制,人类体质与文化相互影响有系统的了解,为学生今后从事民族学、人类学和博物馆学研究打下一个生物—文化整体论的基础。

同时,通过对生物进化论、人体形态学、人种学、古人类学和灵长类学的阐述,学生将认识到体质人类学是社会文化研究联系自然科学的重要纽带,是文化相对论的生物学基础,同时也是生物文化整体论的完整呈现。

本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对人性与文化互动关系的理解,要求学生在充分认识人类的能力、潜力与局限的基础上,养成在观察、理解、管理和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的角度。

学科范式上,本课程强调学生把观察多元民族文化的范式从社会发展史转向文化生态学。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程掌握体质人类学的认知柜架、研究方法和生物进化机制,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当前的毕业论文和今后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本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用以人为本,综合平衡和可持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人类的起源、进化、适应与变异,人类体质多样性的形成,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等问题。

人体形态学部分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人体形态,把握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域性特征及其标志。

生物进化论部分要求学生能用生物和文化并行进化的模式来认识世界上的生物和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含义、进而学会欣赏多样性和探索人类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人类起源和进化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人性形成、人类种族和文化发展的总体机制、阶段标志和区域特点。

本课程的总体要求是增强学生对人类自身的理解,增强人类在世界生态和文化体系中的责任感和能动性。

突出体质人类学的定义,体质人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生物进化论、人体形态学、灵长类学、人类的起源(古人类学)和进化过程、人类种族的自然成因及其社会文化含义等内容。

其中人体形态、生物进化论、人类进化阶段和人类体质进化与文化进化的关系是四个关键点。

本课程讲述不求面面俱到,务求把体质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人体结构的基本知识,人体测量学,遗传学与进化论,自然选择与物种起源,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等知识讲透,从而增强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研究民族、文化、社会等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导论(4学时)(一)什么是体质人类学1.什么是体质人类学?2.体质人类学的内容(1)人体形态学(含人体学和人体测量学)(2)人类起源学(含生物进化论、灵长类学、古人类学)(3)人种学(也称民族人类学)3.体质人类学的相关学科(1)人体解剖学(2)生物学(3)生态学(4)地质学(5)考古学(6)民族学4.为什么要学习体质人类学?(1)基础知识(2)应用领域(二)体质人类学研究的问题和方法1.问题2.方法(1)收集资料(2)分析资料(3)指导原则(三)体质人类学史1.西方(成就、问题和丑闻)2.中国(成就与偏见)3.体质人类学研究的当前热点(世界人类基因图谱及其医学作用)重点:掌握体质人类学定义、体质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体质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熟悉体质人类学研究的问题和方法,了解体质人类学史。

第二章生物进化论(8学时)1.从辩证到进步(从古希腊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工业革命)2.西方进化思想的积累3.达尔文的古典进化论及其局限4.孟德尔的遗传学及其延滞5.杜布赞斯基新的综合论6.当前的生物进化论7.坚持生物进化论和文化相对论,批判社会达尔文主义。

重点:掌握古典进化论及其局限、遗传学及其延滞,熟悉新的综合论,了解当前的生物进化论和体质人类学的学术动态。

第三章人体形态学(12学时)(一)人体学1.人体学(1)解剖学姿势(2)解剖学术语2.皮肤(1)构造(2)肤色(3)皮纹学3.毛发(1)构造(2)发形及地理分布(3)发色(4)胡须与体毛4.五官(1)眼睛(2)鼻子(3)嘴5.人体骨骼学(1)绪论(2)骨骼特征(3)骨骼鉴定6.牙齿(1)组成(2)分类(3)年龄鉴定(二)人体测量学1.法兰克福平面2.人体测量仪器(重点介绍常用人体测量仪器的构造、用途和用法)(1)直脚规(2)弯脚规(3)摩立逊定颅器(4)测下颌骨器(5)人体测高仪3.人体测量(重点介绍主要测点及颅骨、肱骨、股骨、牙齿的测量与观察)(1)人体测点(2)测量观察重点: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肤色及其地理分布,发形的分类及其地理分布,牙齿的分类及其年龄鉴定。

在标本室对人体骨骼标本进行观察,掌握人体全身206块骨的位置和基本结构,会使用常用仪器并对人体骨骼和牙齿进行测量观察,了解人体测量学的基本技术。

难点:对人骨进行性别和年龄鉴定第四章人类起源(6学时)(一)生物的分类与进化1.分类系统(1)物种(2)生物分类系统(3)物种的形成模式、过程和机制(4)隔离和生态环境在物种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5)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2.遗传学基础知识(1)细胞学(2)遗传的基本规律(3)遗传与进化3.进化机制(1)自然选择(2)变异机制(二)灵长类的分类与进化1.定义2.灵长类的分类(1)原猴亚目(低等灵长类)(2)猿猴亚目(高等灵长类)3.灵长类的特征(1)树栖(2)杂食(3)智力高4.灵长类的进化(1)灵长类的起源(2)低等灵长类的进化(3)高等灵长类的进化(三)人类的起源1.人类起源与进化研究的历史及进展与趋势2.人科的特征3.南方古猿(1)发现与分布(2)体质特征(3)分类和系统地位重点:掌握生物分类系统和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了解进化论的主要学说并理解进化的机制。

理解自然选择和物种起源的过程和机制,掌握变异的定义和分布形式,熟知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和人科特征,理解人类是进化的产物,人类与猿类在生物学方面的相似性,灵长类的分类,掌握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第五章人类进化阶段(3学时)(一)直立人(二)早期智人(三)晚期智人说明:鉴于本单元部分的内容已分别在《民族学导论》、《考古学导论》中有涉猎,为了避免重复,本课有关人类进化阶段的内容从简,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古人类在不同进化阶段的体质特征,掌握各阶段典型代表的体质特征。

第六章人类的种族(3学时)(一)人种与人种学1.人种2.人种学(二)人种的划分1.黄种(蒙古人种或亚美人种)2.白种(欧洲人种或高加索人种)3.黑种(尼格罗人种或赤道人种)4.其他(三)中国人种1.古代2.现代(1)汉族(2)北方少数民族(3)南方少数民族(四)种族主义批判(社会达尔文主义)重点:掌握人种的定义和分类以及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与地理分布,了解人类变异研究的新动向。

四、教学实践环节:(基本与“人体形态学”单元重合)1.在标本室观测人体骨骼及古人类模型。

掌握人体全身206块骨的位置和基本结构,并能对人骨进行性别和年龄鉴定,会使用常用仪器并对人体骨骼和牙齿进行测量观察,了解人体测量学的基本技术;2.观看有关体质人类学的相关教学片,如《人类的起源》、《黑猩猩》等,并展开讨论;3.安排1~2次教学参观活动,如参观周口店猿人遗址和古人类博物馆,写出参观体会;4.指导对我校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体质特征调查有兴趣的同学进行调查。

提高学生收集使用文献资料及初步的调查、研究能力。

五、学时分配课程讲授:20学时教学实践:12学时课堂讨论:4学时本课程有三分之一的课时为实践教学。

六、作业与考核方式平时成绩:20%,考核学生出勤、课堂表现(特别是实践课的参与情况)及教学参观感受;期中成绩:30%,口试测验“人体骨骼学”和“人体测量学”内容,在体质人类学标本室进行。

考核学生对人体骨骼的识别情况及对常用人体测量仪器的使用情况;期末成绩:50%,闭卷考试。

全面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理论联系实践的综合能力。

七、课程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朱泓:《体质人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该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共分为绪论、人体骨骼学纲要、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类的起源、人类的发展、人类的种族等章节,本书较全面地反映了目前体质人类学学科发展的方向和若干前沿课题的进展情况,为学生学习本课程提供了较多的参考和方便。

参考书:1.吴汝康:《古人类学》文物出版社 1989年。

2.吴汝康:《今人类学》安徽科技出版社,1991年。

3.张实:《体质人类学》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一版。

4.理查德.利基:《人类的起源》(吴汝康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年。

5.克里斯多佛.威尔斯:《人类演化的未来-普罗米修斯后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罗金斯基:《人类学》警官教育出版社。

7.吴汝康:《人类的来由》,科技文献出版社,1992年。

8.《云南人类起源与史前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9.韩康信:《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

10.[英]B.A. Wood:《人类进化》(郑晓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11.Harry Nelson &Robert Jurmain,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Anthropology, West Publishing Company,1991.12.Michael Alan Park: Biological Anthropology, third edition, Central Connecticut State University, 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