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18: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课件18: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de86e7c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0.png)
1.在中国旅游的美国人TOM 中国公民
2.初中生小王 年满18周岁
3.因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被剥夺政治权利3年刚刑满
释放的李四
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2)政治自由 ①内容: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 10 页
言论 自由
通过语言表达观点
出版 自由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结社 自由 组织、参加某社团
公民的权利 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
权力与权利
第4 页
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 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 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权力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国 家机构行使的是权力
权利 ▪公民、人大代表等个体 行使的是权利。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2课时
第1 页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小张的朋友圈 探究:你认同小张的这一说法吗?
第2 页
春节竟然不让放鞭炮,这 简直是限制公民的权利和 自由,我爱在哪儿放就在 哪儿放!
第3 页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含义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 家事务和 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 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内容
第5 页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
(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
选举
第6 页
注意:选举或被选举的只是“国 家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
①含义
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被选举权: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1.2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课件(共41张PPT)
![1.2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课件(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fe720852d380eb62946dab.png)
地位: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言论自由。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口头或者书面 的语言形式,表达和宣传自己的各种思想见解的自由。 出版自由。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通过报刊、杂志、 书籍、音像等出版物,系统表达和宣传自己的各 种思想见解的自由。这是言论自由的扩展和延伸。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自主学习:[P7--9]
1.我们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什么为基础的? 2.公民政治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 3.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主要内容包括? 4.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含义、重要性或意义 5.政治自由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重要性或意义? 6监督权的内容是?监督的对象是? 7.政治义务的含义?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有哪些? 8.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原因,措施 9.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原因 10.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原因 11.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原因
判断: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的有 (1)我班班干部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自治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上图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
2.政治自由内容
宪法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 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 威的自由。
权力与权利
权力 权力:
权利: 权利
政治概念 政治上的强制 力量,或职责 在我国,一切权
范围内的支配 力属于人民 力量。 在我国,国家权 力来源于人民
法律概念 指的是宪法和法 律确认并赋予公 相对于义务而言 民享有的某种权 公民依法享有权利 益。
power
right
一、行使主体不同。 • 权利的行使是一般主体,而权力主 要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 二、处分方式不同。权利一般可以 放弃和转让,而权力必须依法行使, 不得放弃和转让。
言论自由。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口头或者书面 的语言形式,表达和宣传自己的各种思想见解的自由。 出版自由。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通过报刊、杂志、 书籍、音像等出版物,系统表达和宣传自己的各 种思想见解的自由。这是言论自由的扩展和延伸。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自主学习:[P7--9]
1.我们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什么为基础的? 2.公民政治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 3.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主要内容包括? 4.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含义、重要性或意义 5.政治自由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重要性或意义? 6监督权的内容是?监督的对象是? 7.政治义务的含义?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有哪些? 8.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原因,措施 9.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原因 10.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原因 11.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原因
判断: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的有 (1)我班班干部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自治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上图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
2.政治自由内容
宪法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 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 威的自由。
权力与权利
权力 权力:
权利: 权利
政治概念 政治上的强制 力量,或职责 在我国,一切权
范围内的支配 力属于人民 力量。 在我国,国家权 力来源于人民
法律概念 指的是宪法和法 律确认并赋予公 相对于义务而言 民享有的某种权 公民依法享有权利 益。
power
right
一、行使主体不同。 • 权利的行使是一般主体,而权力主 要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 二、处分方式不同。权利一般可以 放弃和转让,而权力必须依法行使, 不得放弃和转让。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共12张PPT)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a34fa0ccfc789eb172dc85e.png)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P11
(1)原因:在我国,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要求:
A.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B.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
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
益。
合作探究:
针对田佳良事件,也有人认为,网络是虚拟的世界,网民什么话都可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 利,是公民参与管理 国家和管理社会的的 基础和标志 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 利的重要方式,社会 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要求
条件:国籍/年龄/ 政治/能力条件 正确行使:出于公 心,理性投票 在宪法和法律的 规定范围内行使
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游行、示威的自由
监督权
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 权、申诉权、控告权 公民的重要政治权利
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
具表现,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保卫祖国
2018年11月21日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A
坚持公民在法律 面前一律平等的 原则
B
坚持权利与义务 统一的原则
C
坚持个人利益与 国家利益相结合 的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P10-11
(1)关系: 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A.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 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B.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 C.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课件1: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课件1: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003e4f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d.png)
②外延不同。公民概念的外延比人民概念的外延大,即公 民包括人民,也包括不属于人民范围但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 管理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爱国主义的体 现,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民族自尊心
1999年6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一名中国国籍 的18岁的女中学生将拒绝申领美国总统奖,原因是申 领美国总统奖必须首先放弃中国国籍,她不想为了拿 奖而放弃国籍。因为她感到祖国的尊严受到了损害, 毅然放弃了个人的荣誉。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2课时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人民与公民
公民与人民不是一回事,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 ①含义不同。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在我国,凡是具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即为中国公民。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 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是与敌人相对应的,在我国现阶段,人 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 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主 要表现为:
第一、平等地享有权利; 第二、平等地履行义务; 第三、平等地适用法律。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 必须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 管理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爱国主义的体 现,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民族自尊心
1999年6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一名中国国籍 的18岁的女中学生将拒绝申领美国总统奖,原因是申 领美国总统奖必须首先放弃中国国籍,她不想为了拿 奖而放弃国籍。因为她感到祖国的尊严受到了损害, 毅然放弃了个人的荣誉。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2课时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人民与公民
公民与人民不是一回事,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 ①含义不同。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在我国,凡是具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即为中国公民。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 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是与敌人相对应的,在我国现阶段,人 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 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主 要表现为:
第一、平等地享有权利; 第二、平等地履行义务; 第三、平等地适用法律。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 必须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课件3: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课件3: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afad3e9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1.png)
①必须具备的条件:
国籍条件:中国公民 年龄条件:年满18周岁 政治条件: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 能力条件: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
注意:公民享有不等于人人享有。
②含义:
第5 页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③意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 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2011年5月10日,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刑第 22 页 事拘留。17日,高晓松出庭接受公诉,被判拘役6个月,罚款 4000元。高晓松醉驾案能够公开、透明、及时地审理,对大众
起到了非常好的警示作用。法院这样做( C )
A、有利于人民群众参与民主决策 B、有利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C、有利于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有利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选举权与选举权利?
政治自由
第7 页
①内容: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政治自由 言论自由
含义 通过语言表达意思
出版自由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集会自由
聚集在一定场所
结社自由
组织、参加某社团
游行自由
列队行进表达庆祝、纪念或者抗议
示威自由
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抗议、义愤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C、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怎样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第二、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第 20 页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为什么? 在我国,二者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PPT课件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c1863176c66137ee061975.png)
——资料来源:2013年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15
没有无义务 的权利,也没有 无权利的义务。
——马克思治性义务
(1)含义
(2)主要内容
①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根本保证,重要保证)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根本行为准则)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重要保证,具体表现)
.
23
.
24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统一
①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不可 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
分离 体;
言奖”办公室、听证会……)
.
14
思考两则材料说明什么?
材料一: 2013年9月2日 至10月2日,新官网网络举 报数量超过2.48万件,平均 每天超过800件。而此前的4 月至8月,即原举报网站的 网络举报数量为日均300 件。——资料来源:人民网
材料二:据统计,2012年在全国纪检监察 机关立案调查案件中,线索来源于群众举报 的占41.8%,在各种来源中占比最高。
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②含义 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大代表)
③重要性 基本的民主权利 基础和标志
判断:选举权是全体公民享依法有的选举国家机 关领导人的权利。
思考: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的有?
(1)我班班干部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县人大代表的选举
(4)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
7
几个名词区别
• 选名≠公民 ≠人民 • 选举≠选举权 • 权力≠权利
础和准则的。
.
4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共20张PPT)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ea47b958fafab068dc02ce.png)
③政治自由的特点:相对 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3) 监督权
①含义:(谁监督,监督谁) ②内容: 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重要性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顺利进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第一课 生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2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权力与权利
权力
▪ 一种是政治上 的强制力量, 如国家权力;
▪ 另一种是职责 范围内的支配 力量,即职权, 如行使大会主 席的权力。
权利
▪ 法律概念
▪ 相对于义务而言
▪ 公民依法享有权 利
▪ 是宪法和法律赋 予公民享有的某 种权益
行使政治性权利,履行政治性 义务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 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01
政治自由 02
公民的 权CSW利ADI
03 监督权
两名高一学生针对选举权和被选 举权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同学甲:“选举权是全体公民的权 利,但我活了这么久,怎么还不让 我行使这庄严的权利?”
法律面前一 权利与义 个人利益与国
律平等
务的统一 家利益相结合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高校网站论坛上一篇谴责浪费的文章引起强烈共 鸣。文章说,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哗哗地流 个不停;在该校餐厅门口的两个泔水桶里,装着将满的 剩余饭菜,不少同学还在将大半碗拉面、大半个馒头往 里丢,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自从党中央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和任务后,全国正在展开一场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 动。大学生从反思浪费开始学习节约、注意节约了。
(3) 监督权
①含义:(谁监督,监督谁) ②内容: 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重要性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顺利进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第一课 生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2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权力与权利
权力
▪ 一种是政治上 的强制力量, 如国家权力;
▪ 另一种是职责 范围内的支配 力量,即职权, 如行使大会主 席的权力。
权利
▪ 法律概念
▪ 相对于义务而言
▪ 公民依法享有权 利
▪ 是宪法和法律赋 予公民享有的某 种权益
行使政治性权利,履行政治性 义务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 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01
政治自由 02
公民的 权CSW利ADI
03 监督权
两名高一学生针对选举权和被选 举权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同学甲:“选举权是全体公民的权 利,但我活了这么久,怎么还不让 我行使这庄严的权利?”
法律面前一 权利与义 个人利益与国
律平等
务的统一 家利益相结合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高校网站论坛上一篇谴责浪费的文章引起强烈共 鸣。文章说,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哗哗地流 个不停;在该校餐厅门口的两个泔水桶里,装着将满的 剩余饭菜,不少同学还在将大半碗拉面、大半个馒头往 里丢,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自从党中央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和任务后,全国正在展开一场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 动。大学生从反思浪费开始学习节约、注意节约了。
课件19: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课件19: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119ad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8.png)
里就没有自由。
——洛克
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
第 10 页
3.监督权 (1)含义: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2)内容: 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名词点击】 ◎ 批评和建议,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提出批评,对其改进工作提 出建议。 ◎ 申诉,即公民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包括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 大过、停职或开除工职等)对法院的诉讼判决不服,或者受到压抑、歧视等不 公正的待遇时,有权依法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述、或诉讼,请求免除、减轻 处理或予以平反,给予公正待遇。 ◎ 控告,即公民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害,有权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 为,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指控、告发,要求依法处理。 ◎举报,即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 揭发、举报,要求依法处理。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第21课页 时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 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第3 页
(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条件:国籍、年龄、政治、能力条件
(2)含义: 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被选举权: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3)地位: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 础和标志。
王明:今天我班进行了班干部选举,我投了方绍一票,可结果我被选为班长。
郑鹏:恭喜你啊,你行使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你如何看待郑鹏的观点? 今年王村进行了村长的选择,最终王汉以超过50%的36票当选为村长,说明 我国农村的民主取得进步,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得到体现。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公开课教学课件公共20张PPT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公开课教学课件公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a36127e284ac850ac0242d5.png)
威海华夏城景区反对 萨德集会
政治权利:政治自由
政治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吉林大妈拉横幅围堵 乐天超市
两个结 务案结有合材例合什材料?公么料说民启思明的示考公政?,民治这的权对权利我利与们和义行义务使务知权有识利什,、么分履关析行系以义?下
江苏省启东市
两名网友在坚互持联权网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使学生珍惜当家作主权利,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 的信念
威海华夏城景区反对 萨德集会
吉林大妈拉横幅抗议 乐天集团为萨德供地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自主学习课本P8—9,找出下列问题并整理笔记: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律资格,地位? 2、政治自由的内容,地位? 3、监督权的监督对象、内容? (限时2分钟)
教学目标
了解公民政治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及公民参 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原则;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原则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并能做到学 以致用。
通过对视频和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 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增强学 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 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 4. 点击“替换”按钮,完成。
赠送精美图标
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练一练
在我国,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享有选举
权和被选举权。因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
)
A、已不再是我国公民 B、已没有任何权利 C、在政治上不能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D、无公民权利和自由
课件8: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课件8: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eb93d97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0.png)
学习目标
第4 页
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理解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第5 页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第6 页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自主探究
第7 页
对照下列问题,在课本上用红笔划出相应的内容,力求正确、 全面,并强化记忆。
公民应当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5分钟,激情投入)
第 17 页
1、结合“课前导学”对问题逐一探究,组内形成共识。
2、重点探究有分歧的和不明白的问题,力求全面准确。 问题: 1、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2、权利和义务关系如何?怎样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3、为什么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怎样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我国公民的 政治权利和 义务
政治权利 和自由
政治义务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地位) 政治自由 监督权
第 13 页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地位)
遵守宪法和法律(地位)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镜头一:
第 14 页
第 15 页
• 镜头二:某商场保安人员甲怀疑顾客乙偷窃商场内的商品而 报告了公安派出所,并强行拘禁和搜查了乙。乙提出抗议, 保安称这是他应尽的义务,乙感觉受到了侮辱,大打出手, 砸坏了商场的柜台和一部分商品。
第 18 页
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①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②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课件7: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课件7: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cd3249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4.png)
(2)表现
①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②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第 25 页
广场舞音箱太大成扰民舞 引起民市民投诉
第 26 页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上述事实给我们有什么启示?
2、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第 27 页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①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试一试: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哪些?
1、某班班干部的选举
×
2、镇长的选举
×
3、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
5 、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
第 15 页
②公民的政治自由
政治自由的内容
第 16 页
内容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含义 通过语言表达意思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社自由
集会自由 游行自由 示威自由
第 18 页
在游行示威中打砸同胞日系车
辨析下列两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第 19 页
观点一:“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自由。” 观点二:“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参考答案: (1)观点一是错误的,观点二是正确的。 (2)民主和自由总是具体的、相对的、有条件的,任何时代、任何 人都没有抽象的、绝对的民主和自由。民主和自由总是受到法律和 制度的制约,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从来不会存在的。
第 23 页
第 24 页
材料一:卫生部发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要 求托幼机任构何不公得民拒的绝合乙法肝权表利面都抗受原到阳保性护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 材料二:2010年落马的官员中省部级官员就有多人,如内蒙古自治 区政府副主席刘卓志,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朱志刚,
①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②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第 25 页
广场舞音箱太大成扰民舞 引起民市民投诉
第 26 页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上述事实给我们有什么启示?
2、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第 27 页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①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试一试: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哪些?
1、某班班干部的选举
×
2、镇长的选举
×
3、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
5 、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
第 15 页
②公民的政治自由
政治自由的内容
第 16 页
内容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含义 通过语言表达意思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社自由
集会自由 游行自由 示威自由
第 18 页
在游行示威中打砸同胞日系车
辨析下列两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第 19 页
观点一:“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自由。” 观点二:“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参考答案: (1)观点一是错误的,观点二是正确的。 (2)民主和自由总是具体的、相对的、有条件的,任何时代、任何 人都没有抽象的、绝对的民主和自由。民主和自由总是受到法律和 制度的制约,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从来不会存在的。
第 23 页
第 24 页
材料一:卫生部发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要 求托幼机任构何不公得民拒的绝合乙法肝权表利面都抗受原到阳保性护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 材料二:2010年落马的官员中省部级官员就有多人,如内蒙古自治 区政府副主席刘卓志,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朱志刚,
必修二政治生活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共44张PPT)
![必修二政治生活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48b6e90fd0a79563c1e7271.png)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关系
在我国,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
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一些矛盾。
(2)要求
国家: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公民: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
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材料一:因兴建三峡工程,万州市需要移民近80万人, 迁一座中等城市、5座县城及955个工矿企业,各项实物 没指标占整个库区2/3左右,有相相当一部分地区需要重 但面对大局,库区人民毫无怨言,甘愿为全国人民的利 要的牺牲。
“三捍卫一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宪法和
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 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祖国的安全,包括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主要 政权不被颠覆和破坏,社会秩序不被破坏;对外 国家的主权、领土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 和出卖。
1.在我国,既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
的是( )
A.生存权和劳动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C.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利
2.有人说:“我的微博我作主,我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 这种观点( ) A.正确。政治自由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 B.正确。我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都受法律保护 C.错误。自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 D.错误。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政治自由
(1)含义: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 达自己的意愿
(2)内容: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 的自由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共18张PPT)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14c715e168884868762d678.png)
1.政治权利
(2)监督权(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 结社、游行、示威)
(3)政治自由(集会、出版、言论、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政治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含义:
(2)条件: ①年龄 ②是否被剥夺政治权利
1.2018年3月5日至13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 三次会议上,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香 港、澳门、台湾也有自己的代表。上述材料充分 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具有______特征。( )
A.民主主体广泛性 B.民主权利广泛性 C.民主主体平等25个全国助残日。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的保障残 疾人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体现出()
①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④我国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A
③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真实、不受限制的 D.②④
2.对下面漫画中该男子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权充分表达自己的合理意愿 B.割裂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C.有制约和监督政府的政治权利 D.有权维护公民个人的正当权益
B
3.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 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 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 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这一法律规定的变化
A.坚持了公民权力至上的原则
B.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C.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别 D.坚持了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3)重要性:
课件23: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课件23: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14ddba1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d.png)
我们,作为公民应当
A.充分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积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C
C.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D.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4、2020年4月29日是《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后实施10周年。《保守国家秘密法》
修订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①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2、在我国既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重要标志的是
A.生存权和劳动权 C.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
B B.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D.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3、在上海世博会上,我们遗憾地看到一些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更有中国
游客假装残疾人士,钻“绿色通道”的空子,严重损害了国家形象。这告诉
答:此观点是片面的。(1)题目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 作用。(可以写市场的优点) (2)题目的不合理之处在于没有看到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的弱点和缺陷,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写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3)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 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②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③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D
④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图漫画《专吃“白菜心”》的奢侈现象启示我们
A.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C.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D.政治生活中要崇尚民主与法制
C
课件20: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课件20: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44fd8c6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5.png)
第 14 页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第 15 页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重要性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 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
第 16 页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
的行为准则
第 18 页
第 19 页
材料:中国抗疫彰显制度优势和全民合力。疫情一发生,中国海,陆,空 全面协作,上万医护人员和专家从四面八方第一时间到达武汉,各地物资 第一时间送达,一省包一市,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抗击疫情。企业家,专家, 居民,自愿者,社区工作者纷纷献计献策并以实际行动参与抗疫。一边抗 击疫情,一边恢复生产。中国利用大数据和智能技术,推出了绿码进出的 科技手段以促成顺利恢复生产。很多企业当即改造生产线确保医疗物资和 社会物资供应,很多志愿者纷纷赶往车间做口罩等物资。中国人的凝聚力 是中国最大的一张王牌。同时,疫情防控期间,故意隐瞒确诊病例、疑似 病例信息,会影响对病毒传播渠道的跟踪和了解,对他人健康包括自己亲 友健康和社会安全构成威胁的,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进行及时立案和处理。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公民在抗疫中应有 的态度和行为。
全民抗击疫情是国家大事,也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第 20 页
每个公民都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积极行使知情、表达和监督等
权利,自觉履行抗击疫情义务。
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要以
主人翁的态度,像积极参与抗击疫情的企业家、学者、居民、志愿者,
(2)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第一、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第二、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能够背诵 公民必须履 行的政治性 义务
3
能够概括 公民参与政 治生活,要 遵循的基本 原则
2020年9月28日
4
重点难点
重点: 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 遵循的基本原则
难点: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及要求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与要求
2020年9月28日
卢梭:如果他们企图打破(法律的)约束,那就反而更远地离开
自由;因为他们常常会把自由相对立的那种放荡不羁当作自由。
2020年9月28日
14
言论自由权利的运用以不致妨碍宪法及其 他条文的规定为限;任何出版物的权利,以不 得恶意诽谤政府或企图颠覆政府的存在为限。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违宪案例 的解释
2020年9月28日
15
⑴观点一是错误的,观点二是正确的。
⑵观点一把自由绝对化了,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想干什么 就干什么;自由是相对的,政治自由也不例外。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 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法律是对立统一的。
⑶因此,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只要不超出法律所约束 的范围,就不受任何非法干预。
谈谈你对这部司法解释出台过程的认识。
2020年9月28日
25
行为提升
某中学网站论坛上写道:在学校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流 个不停;在餐厅门口的泔水桶里,装着将满的剩余饭菜,不少同学还 在将大半碗拉面、大半个馒头往里丢,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 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霍布斯:如果我们把自由看成是免除法律的自由,那么,人们像 现在这样要求自由同样也是荒谬的。
洛克:但是自由,正如人们告诉我们的,并非人人爱怎么样就可 以怎么样的那种自由,而是他所受约束的法律许可范围内,随其所欲 地处置和安排他的人身、行动、财富和他的全部财产的那种自由,在 这个范围内他不受另一个人的任意意志的支配,而是可以自由地遵循 他自己的意志。
2020年9月28日
16
这幅图片又反映了我国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2020年9月28日
17
3.监督权 (1)法律依据及对象 (2)具体内容
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 申诉权、控告权等
2020年9月28日
18
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了什么义务?
2020年9月28日
19
(二)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⑴重要性 ⑵如何维护?
2020年9月28日
20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意义: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 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 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020年9月28日
21
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内涵: 第一、平等地享有权利; 第二、平等地履行义务; 第三、平等地适用法律。 (2)理解这一原则注意以下三点: A、特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 B、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反对一切特权。 C、是宪法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理论上平等,现实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5
情境体验
公民在投票
2020年9月28日
各地成立举报中心
6
情境体验
适龄青年应征入伍
2020年9月28日
奥运健儿为国争光
7
情境体验
想一想 根据以上图片和文字说明,体会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 政治性义务,说说它们与我们的政治生活有什么关系?
2020年9月28日
8
新知探究
探究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1.美国籍公民在中国有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选班干部属不属于行使选举权? 3.选举或被选举为国家各级各机关的领导或厂长、村民居
2020年9月28日
11
2.政治自由 (1)内容 (2)地位 (3)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2020年9月28日
12
思考:
自由就是无拘无束
,想干什么就干什
么。
你认为它们有道理吗?为什么
?请说说你对自由的看法。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 可的一切事情的权 利。
2020年9月28日
13
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对自由的解释
第一单元·第一课
1.2 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2020年9月28日
1
2020年9月28日
2
2020年9月28日
新课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权利和权力两 个概念,那么,权利和权力有什么区别呢?
我国的公民又享有哪些权利呢?
3
1
通过阅读课 本,能够说出 公民的政治权 利。
学习目标
第一、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第二、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
注意:
(1)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
2020年9(月228日)权利与义务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23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⑴为什么要坚持这三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①关系:在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2020年9月28日
22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A、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B、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C、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委会成员的权利属不属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020年9月28日
9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依据(2)含义(3)地位
注意:①选举权
选举
②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公民最基本的人权
③哪些公民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020年9月28日
10
上图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
相互依存
②个人利益
集体利益
相互促进
要求: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 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 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2020年9月28日
2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灵感悟
近年来,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日渐增多,特别是利用互联 网等信息网络进行造谣诽谤等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鉴于此,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检察院进行了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对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广泛征求各 方面意见,尤其是关注了互联网上许多网友的意见,并借鉴其他国家通行的法律 规制原则,经反复研究论证,制定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 的司法解释,于2013年9月10日起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