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师版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教案.doc
2.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下)doc
§2.5 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课时安排6课时从容说课本节课学习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即表格、表达式、图象表示法.其实这三种方式我们都不陌生,在前面的几节课中已经学过.在本节课中不仅要求会用表格、表达式、图象等多种方法表示二次函数,还要使学生体会函数的各种表示方法之间的联系和特点.同时发展有条理地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选取适当的方法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经过互相交流,总结得出结果,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第六课时课题§2.5 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能够分析和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2.能够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从不同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3.经历用三种方式表示变量之间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体会三种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各自不同的特点.(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2.通过对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的特点进行研究,训练大家的求同求异思维.(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同时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教学重点能够分析和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能够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教学难点能够分析和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教学方法讨论式学习法.教具准备投影片四张第一张:(记作§2.5 A)第二张:(记作§2.5 B)第三张:(记作§2.5 C)第四张:(记作§2.5 D)教学过程Ⅰ.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即表格、表达式、图象法,我们都不陌生,比如在商店的广数.用表达式和图象法来表示函数的情形我们更熟悉.这节课我们不仅要掌握三种表示方式,而且要体会三种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各自不同的特点,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一种方式更好? Ⅱ.新课讲解 一、试一试投影片;(§2.5 A)长方形的周长为20 cm ,设它的一边长为xcm ,面积为ycm 2.y 随x 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你能分别用函数表达式、表格和图象表示出来吗? (1)用函数表达式表示:y= .[师]请大家互相交流.[生](1)一边长为x cm ,则另一边长为(10-x)cm ,所以面积为:y=x(10-x)=-x 2+10x (2)表中第二行从左至 右依次填9、8、7、6、5、 4、3、2、1;第三行从左至 右依次填9、16、21、24、25、 24、21、16、9.(3)图象如右图.[师]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可是我们知道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可以到达第四象限和第三象限,这是什么原因呢?[生]因为自变量的取值只取到了1至9,而这些点正好都在第一象限,所以图象只能画在第一象限.[师]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生]不同意.不是因为列表中自变量的取值的原因,而是由于实际情况.函数值y 是面积,而面积是不能为负值的.如果脱离了实际问题,单纯地画函数y=-x 2+10x 的图象,就不是在第一象限作图象了. [师]非常棒. 二、议一议投影片:(§2.5 B)(1)在上述问题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当x 取何值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它的最大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得到的?请你描述一下y 随x 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师]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即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请大家互相交流. [生](1)因为x 是边长,所以x 应取正数,即x>0,又另一边长(10-x)也应大于0,即10-x>0,所以x<10,这两个条件应该同时满足,所以x 的取值范围是0<x<10.(2)当x 取何值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就是求自变量取何值时,函数有最大值,所以要把二次函数y =-x 2+10x 化成顶点式.当x =-ab2时,函数y 有最大值a b ac 442-.∴y=-x 2+10x=-x 2+10x=-(x 2-10x)=-(x 2-10x+25-25)=-(x-5)2+25.∴当x=5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25 cm 2. 可以通过观察图象得知.也可以代入顶点坐标公式中求得. 当x=-)1(210-⨯=5时,y 最大=)1(4100)1(42-⨯-⨯-⨯=25cm 2.当x 由1至5逐渐增大时,y 的值逐渐增大,当x 由5至10逐渐增大时,y 的值逐渐减小。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第二章: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2)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第二章: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目标1. 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主要面向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的学生,对应教材第二章《二次函数》,具体介绍了用三种方式来表示二次函数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让学生在更具体的情景中感受相关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认知水平。
2.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和相关概念,如抛物线、顶点、轴、对称性等。
•学生能够掌握三种方式来表示二次函数的方法,分别是顶点式、一般式和描点式,并能够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表示二次函数。
•学生能够应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将概念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引入(1)通过演示抛物线的图像来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并通过图像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解释。
(2)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二次函数的相关概念,如顶点、轴、对称性等。
2. 讲解(1)顶点式表示法首先介绍顶点式表示法,通过对一些具体例子的讲解来让学生理解顶点式的含义,并掌握如何得到顶点式。
(2)一般式表示法其次介绍一般式表示法,通过对一些具体例子的讲解来让学生理解一般式的含义,并掌握如何得到一般式。
(3)描点式表示法最后介绍描点式表示法,通过对一些具体例子的讲解来让学生理解描点式的含义,并掌握如何得到描点式。
3. 实例练习让学生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来掌握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的方法,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
4. 拓展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应用,通过实际计算,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二次函数概念及其应用。
5. 总结教师小结本次教学的核心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三、教学评价•学生是否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学生是否掌握三种方式来表示二次函数的方法;•学生是否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初三数学教案-数学九年级下北师大版2,5用三种方式表示
数学九年级下北师大版2,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教案学习目标:经历三种方式表示变量之间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体会三种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各自不同点;掌握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解决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掌握根据二次函数不同的表达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学习重点:能够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对函数进行研究.函数的综合题目,往往是三种方式的综合应用,由三种不同方式,都能把握函数性质,才会正确解题.学习难点: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的实际问题时,忽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常见的错误.学习方法:讨论式学习法。
学习过程:一、做一做:ycm2,已知矩形周长20cm,并设它的一边长为xcm,面积为y随x的而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你能分别用函数表达式,表格和图象表示出来吗?比较三种表示方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与同伴交流.二、试一试:两个数相差2,设其中较大的一个数为x,那么它们的积y是如何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 ?用你能分别用函数表达式,表格和图象表示这种变化吗?三、积累:【例1】已知函数y=x2+bx+1的图象经过点(3,2).(1)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2)画出它的图象,并指出图象的顶点坐标;(3)当x>0时,求使y≥2的x的取值范围.【例2】一次函数y=2x+3,与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交于A(m,5)和B(3,n)两点,且当x=3时,抛物线取得最值为9.(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3)从图象上观察,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值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4)当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例3】行驶中的汽车,在刹车后由于惯性的作用,还要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才停止,这段距离称为“刹车距离”.为了测定某种型号汽车的刹车性能(车速不超过130km/h),对这种示的点,并用平滑曲线连接这些点,得到函数的大致图象;(2)观察图象,估计该函数的类型,并确定一个满足这些数据的函数表达式;(3)该型号汽车在国道上发生了一次交通事故,现测得刹车距离为26.4m,问在事故发生时,汽车是超速行驶还是正常行驶,请说明理由.【例4】某蔬菜基地种植西红柿,由历年市场行情得知,从二月一日起的300天内,西红柿市场售价与上市时间的关系用图①中的一条折线表示,西红柿的种植成本与上市时间关系用图②中的抛物线表示.(1)写出图①中表示的市场售价与时间的函数表达式P=f(t),写出图②中表示的种植成本与时间函数表达式Q=g(t);(2)认定市场售价减去种植成本为纯收益,问何时上市的西红柿纯收益最大?(注:市场售价和种植成本的单位:元/102kg,时间单位:天)【例5】美好而难忘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了,在一次难忘同窗情的班会上,有人出了这样一道题,如果在散会后全班每两个同学之间都握一次手,那么全班同学之间共握了多少次?为解决该问题,我们可把该班人数n与握手次数s间的关系用下面的模型来表示.(1)若把n作为点的横坐标,s作为点的纵坐标,根据上述模型的数据,在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出相应5个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2)根据图象中各点的排列规律,猜一猜上述各点会不会在某一函数的图象上,如果在,写出该函数的表达式.(3)根据(2)中的表达式,求该班56名同学间共握了多少次手?。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第二章: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第二章: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而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也有相应的接触。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二次函数的三种不同的表示方式:顶点式、交点式和标准式。
因此,这门课程是引领学生进入高中数学的重要基础。
此次课程为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第二章的课程设计,旨在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介绍二次函数,并帮助学生掌握其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理解顶点式、交点式和标准式表示二次函数的不同方法;2.能够灵活地使用三种表示方式来描述二次函数的特征和性质;3.熟练掌握如何将一个二次函数表达式转化为其他两种形式;4.能够应用二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安排3.1 引入(10分钟)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和相关公式,让学生对二次函数有初步认识。
3.2 学习顶点式表示法(30分钟)1.通过一道具体的问题引入顶点式表示法,帮助学生理解此表示法的原理和应用;2.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习顶点式表示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3.给学生几个示例让他们练习计算。
3.3 学习交点式表示法(40分钟)1.以一个图形为例子让学生理解交点式表示法的原理和应用;2.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习交点式表示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3.给学生几个示例让他们练习计算。
3.4 学习标准式表示法(40分钟)1.以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入标准式表示法,帮助学生理解此表示法的原理和应用;2.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习标准式表示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3.给学生几个示例让他们练习计算。
3.5 拓展应用(20分钟)通过具体的实例或问题,让学生将三种表示法相互转化和灵活运用,以加深他们对二次函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讲授结合练习、互动讨论和拓展应用为主。
通过直观的图形、实际的问题、生动的案例、互动的讨论与实践,引领学生全面理解二次函数的表示法与运用方法。
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发现二次函数在现实问题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教案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找出关键信息,构建二次函数模型,如:给定抛物线上的两点,求抛物线方程等。
四、教学流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二次函数的表达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抛物线形状的情况?”(如抛球、拱桥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二次函数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二次函数表达式和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顶点式的推导和图像的平移与伸缩,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二次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抛物线模型,观察不同a、b、c值对图像的影响。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二次函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九年级数学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数学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1. 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2. 何时获得最大利润3. 最大面积是多少4.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二. 教学目标:1. 能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2. 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三. 教学重点、难点:1. 能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2. 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四. 课堂教学: [知识要点]1. 表示二次函数的三种方式: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
2.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有三种情况:有两个交点、有一个交点、没有交点。
3. 当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时,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当y=0时自变量x 的值,即一元二次方程0c bx ax 2=++的根。
【典型例题】例1. 若二次函数7x 7kx y 2--=的图象和x 轴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47k -> B. 0k 47k ≠-≥且C. 47k -≥D. 0k 47k ≠->且答案:B例2. 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1,-4),且与y 轴交点为(0,-3),则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3x 2x y 2-+=例3.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值永远为负值的条件是( )A. 0ac 4b ,0a 2<->B. 0ac 4b ,0a 2<->C. 0ac 4b ,0a 2>-<D. 0ac 4b ,0a 2<-<答案:D例4.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抛物线的顶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抛物线与x 轴相交于O 、M 两点,OM=4;矩形ABCD 的边BC 在线段OM 上,点A 、D 在抛物线上。
(1)请写出P 、M 两点坐标,并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矩形ABCD 的周长为l ,求l 的最大值; (3)连结OP 、PM ,则ΔPMO 为等腰三角形,请判断在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点Q (除点M 外),使得ΔOPQ 也是等腰三角形,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说课稿
《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说课稿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用三种方式表示变量之间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体会三种方式间的联系与各自不同的特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并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
本课教学设计分为四个环节,即:一、问题探究,发现新知二、范例探讨,领悟理解三、归纳总结,提高认识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本课采取的是“问题——探究”教学法。
即在课题引入方面采用的是问题导入,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开展思维,力求“先声夺人”。
同时注重暴露思维过程,恰当铺垫,层层剥笋,达到水到渠成、问题解决的目的。
在范例探讨方面,仍然采用的是提出问题,启发引导。
通过师生积极的双边活动,达到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在归纳总结方面,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三种方式,体会函数的各种表示方法间的联系和特点,学会归纳总结,达到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布置作业方面,力求难度适当提高,使学生通过作业,达到学有所得、专题突破的目的。
教学反思:1:本节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的模式,问题—启发—探究—反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
由已学过的知识创设情景,引导、启发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新的问题,老师指导、促进学生领会由一般到特殊数学化归思想的形成。
同时启发、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函数图象的特点,从而得出具体作图法。
通过学习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培养学生分析、观察与概括能力。
同时教师能深入学生,较有针对性地调动层次较差学生的积极性。
1、指导学生探究问题时,学生的一些毛病未能全部及时发现,未能很好地让学生及时有好的习惯养成。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多多学习驾驭课堂的能力,多听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多研究教材,养成科学严谨的数学逻辑思维,积累经验,合理把握好一堂课时间的统筹编排。
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授课者:刘宝英授课时间:2005年12月7日星期三授课班级:初三(1)班一、教学目标:经历用三种方式表示变量之间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体会三种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各自不同的特点,能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
九年级数学下册2.4.2二次函数的应用教案2新版北师大版20170802222
课题:2.4.2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T恤衫销售中最大利润等问题的过程,体会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2.能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大(小)值,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销售中最大利润问题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2.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教学重与难点:重点:能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值.难点: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夯实基础活动内容:1.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是一条,它的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2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是一条,它的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有最点,函数有最值,是;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有最点,函数有最值,是.处理方式:先让学生口答.然后多媒体出示,教师及时纠正在口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作强调.设计意图:知识回顾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回顾旧知,另一方面通过回顾旧知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二、创设情境、引入问题活动内容:(有关利润的问题)某商店经营T恤衫,已知成批购进时单价是2.5元。
根据市场调查,销售量与销售单价满足如下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单价是13.5元时,销售量是500件,而单价每降低1元,就可以多售出200件.请你帮助分析,销售单价是多少时,可以获利最多?设销售单价为x(x≤13.5)元,那么(1)销售量可以表示为;(2)销售额可以表示为;(3)所获利润可以表示为;(4)当销售单价是元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处理方式:这是一个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要想解决它,就必须寻找出问题本身所隐含的一些关系,并把这些关系用数学的语言表示出来.针对上面的问题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各组间进行补充.同时,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观察学生的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与解决,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变量,从而得到二次函数的关系式.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这里帮助学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领会有效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思考、学会分析,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内容:解决本章伊始,提出的“橙子树问题”(1.验证猜测;2.进一步分析)1.本章一开始的“种多少棵橙子树”的问题,我们得到了表示增种橙子树的数量x(棵)与橙子总产量y(个)的函数关系是:二次函数表达式y=(600-5x)(100+x)=-5x2+100x+60000。
《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教案-02
《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教案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已经学习过二次函数可以由解析式、列表、画图象三种方法表示。
能通过本节课达到理解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用途,它们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一个二次函数的性质,从而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这三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本节课前已具备了运用解析式、列表、画图象这三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1.通过运用解析式、列表、画图象三种方法表示二次函数,比较这三种方法表示二次函数的优缺点,从而为解决函数类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学生实际解题过程,达到灵活掌握用解析式、列表、画图这三种方法表示二次函数。
3.能够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
过程与方法1.能够分析和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以致用,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三种方法表示二次函数的优缺点;为解决函数类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难点:三种方法表示二次函数的优缺点;为解决函数类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教学过程分析第一环节解决问题活动内容:1.问题一:已知矩形周长20cm,并设它的一边长为xcm,面积为ycm2.y随x的而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你能分别用函数表达式,表格和图象表示出来吗?2.当学生完成上述的三个任务之后,进一步帮助学生明晰以下问题:(1)在上述问题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当x取何值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它的最大面积是多少?(3)请你描述一下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活动目的:1.对于1,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函数表达式,表格和图象这三种方法表示二次函数各自的优缺点。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次函数》教案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次函数》教案教案标题: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次函数》教案教案正文:教学目标:1. 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及其图像特征。
2. 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包括顶点、轴对称、增减性和零点等。
3. 能够解决与二次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二次函数的定义及其图像特征。
2. 二次函数的顶点、轴对称、增减性和零点等性质。
教学难点:1. 能够根据图像特征确定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2. 能够应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投影仪、计算器等3. 教学资源:与二次函数相关的练习题、实例题等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介绍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激发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兴趣。
【新课讲解】2. 教师通过数学模型、图像以及实例,讲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特征以及相关性质,如顶点、轴对称、增减性和零点等。
【示范演练】3. 教师通过多个实例演示,引导学生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与二次函数相关的问题,并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讲评互动】4.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逐步解答,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进一步理解。
【拓展延伸】5. 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提供更多的拓展题目和练习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归纳总结】6.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解题方法,并进行板书整理,以加深学生对二次函数的理解和记忆。
【作业布置】7. 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8.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并展望下节课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复习和预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导入、清晰的讲解和实例的演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二次函数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第二章二次函数.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一、学生知识状况剖析学生的知识技术基础:学生在已经学习过二次函数能够由分析式、列表、绘图象三种方法表示。
能经过本节课达到理解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用途,它们是从不一样的侧面反应了一个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而能在实际问题中灵巧运用这三种方法解决实质问题。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本节课前已具备了运用分析式、列表、绘图象这三种方法解决一些实质问题的能力。
二、教课任务剖析本节课的教课目的是:知识与技术.经过运用分析式、列表、绘图象三种方法表示二次函数,比较这三种方法表示二次函数的优弊端,进而为解决函数类实质问题打下坚固的基础。
.经过学生实质解题过程,达到灵巧掌握用分析式、列表、绘图这三种方法表示二次函数。
.能够依据二次函数的不一样表示方式,从不一样的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
过程与方法.能够剖析和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过互相间的合作与沟通,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领会学致使用,提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教课重点:三种方法表示二次函数的优弊端;为解决函数类实质问题打下坚固的基础教课难点:三种方法表示二次函数的优弊端;为解决函数类实质问题打下坚固的基础三、教课过程剖析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教课环节:解决问题、讲堂小结、部署作业。
第一环节解决问题活动内容:.问题一:已知矩形周长20cm,并设它的一边长为,面积为.随的而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你能分别用函数表达式,表格和图象表示出来吗?.当学生达成上述的三个任务以后,进一步帮助学生清晰以下问题:()在上述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当取何值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它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请你描绘一下随的变化而变化的状况 .活动目的:.关于,经过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领会到函数表达式,表格和图象这三种方法表示二次函数各自的优弊端。
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学习教案
作业
的升华
习题(xítí)2.5 1,2题.
祝你成功!
第12页/共13页
第十三页,共13页。
驶向胜利 的彼岸
第4页/共13页
第五页,共13页。
梅花香自苦寒来
做一做 6
驶向胜利 的彼岸
两个数相差2,设其中较大的一个数为x,那么 (nà me)它们的积y是如何随x的变化而变化 的? ?
用你能分别用函数(hánshù)表达式,表格和图 象表示这种变化吗?
第5页/共13页
第六页,共13页。
做一做 7
解析(jiě xī)法—用表达式表 示函数
∵x表示任意一个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由表达式的顶点式和图象,可知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x=1,顶点坐标是:(1,-1).
y x2 2x
3.如何描述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由表格和图象可知,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是:当x<1时,y随x的增大 而减小;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小结 拓展
回味无穷 (huí wèi wú qióng)
函数的表示方式
驶向胜利 的彼岸
解析(jiě xī)法—用表达式表示函数 , 列表法—用表格表示函数, 图象法—用图象表示函数.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biǎoshì)方式的特点, 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11页/共13页
第十二页,共13页。
独立
知识(zhī shi)
第3页/共13页
第四页,共13页。
悟出真 议一议 5 谛(zhēn
驶向胜利 的彼岸
dì) 因 自为 变在 围x量表x示的是上周取什述长值为范么问围20c是?题m:矩0中<形x<的,1自0边. 长变,所量以(sxu的ǒyǐ)取x值范y
2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下2套二次函数
2.1ﻩ二次函数(5)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函数y=a(x—h)2+k的图象与函数y=ax2的图象之间的关系。
2 .会确定函数y=a(x—h)2+k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让学生经历函数y=a(x—h)2+ k性质的探索过程,理解函数y=a (x—h)2+k的性质重点难点:重点:确定函数y=a(x—h)2+k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理解函数ﻩy=a(x—h)2+k的图象与函数y=ax2的图象之间的关系,理解函数y=a(x—h)2+k的性质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正确理解函数ﻩy=a(x—h)2+k的图象与函数y=ax2的图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函数ﻩy=a(x-h)2+k的性质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1 一、提出问题.函数y=2x2+1的图象与函数y=2x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2 (函数y=2x2+1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ﻩy=2x2的图象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函数y=2(x—1)2的图象与函数y=2x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3 (函数y=2(x-1)2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ﻩy=2x2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见P10图26.2.3).函数y=2(x—1)2+1图象与函数y=2(x—1)2图象有什么关系?函数y=2(x—1)2+1有哪些性质?二、试■试你能填写下表吗?-2y=2x 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y=2(xﻩ—1)2向上平移1个单位y=2(x—1)2+1的图象开口方向向上对称轴y轴顶点(0,0)问题2:从上表中,你能分别找到函数ﻩy=2(x—1)2+1与函数y=2(x—1)2、y=2x2图象的关系吗?问题3:你能发现函数ﻩy=2(x—1)2+1有哪些性质?对于问题2和问题3,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让各组代表发言,达成共识;函数y=2(x-1)2+1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y=2(x-1)2的图象向上平称1个单位得到的,也可以看成是将函数y=2x2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能够分析和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
2.能够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从不同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3.经历用三种方式表示变量之间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体会三种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各自不同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2.通过对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的特点进行研究,训练大家的求同求异思维.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同时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能够分析和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
能够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教学难点
能够分析和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
教学方法
讨论式学习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四张
第一张:(记作§2.5A)
第二张:(记作§2.5B)
第三张:(记作§2.5C)
第四张:(记作§2.5D)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即表格、表达式、图象法,我们都不陌生,比如在商店的广告牌上这样写着:一种豆子的售价与购买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这是售货员为了便于计价,常常制作这种表示售价与数量关系的表,即用表格表示函数.用表达式和图象法来表示函数的情形我们更熟悉.这节课我们不仅要掌握三种表示方式,而且要体会三种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各自不同的特点,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一种方式更好?
Ⅱ.新课讲解
一、试一试
投影片:(§2、5A)
长方形的周长为20cm,设它的一边长为x cm,面积为y cm2.y随x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你能分别用函数表达式、表格和图象表示出来吗?
(1)用函数表达式表示:y=________.
(2)用表格表示:
(3)用图象表示:
[师]请大家互相交流.
[生](1)一边长为x cm,则另一边长为(10-x)cm,所以面积为:
y=x(10-x)=-x2+10x.
(2)表中第二行从左至右依次填9、8、7、6、5、4、3、2、1;第三行从左至右依次填9、16、21、24、25、24、21、16、9.
(3)图象如下图.
[师]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可是我们知道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可以到达第四象限和第三象限,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自变量的取值只取到了1至9,而这些点正好都在第一象限,所以图象只能画在第一象限.
[师]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
[生]不同意.不是因为列表中自变量的取值的原因,而是由于实际情况.函数值y是面积,而面积是不能为负值的.如果脱离了实际问题,单纯地画函数y =-x2+10x的图象,就不是在第一象限作图象了.
[师]非常棒.
二、议一议
投影片:(§2.5B)
(1)在上述问题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当x取何值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它的最大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得到的?请你描述一下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师]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即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请大家互相交流.
[生](1)因为x是边长,所以x应取正数,即x>0,又另一边长(10-x)也应大于0,即10-x>0,所以x<10,这两个条件应该同时满足,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0<x<10.
(2)当x取何值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就是求自变量取何值时,函数有最大
值,所以要把二次函数y =-x 2+10x 化成顶点式.当x =-
a
b
2时,函数y 有最大值y 最大=a
b a
c 442
-.
∴y =-x 2+10x =-(x 2-10x ) =-(x 2-10x +25-25) =-(x -5)2+25.
∴当x =5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25cm 2. 可以通过观察图象得知. 也可以代入顶点坐标公式中求得. 当x =-
)
1(210
-⨯=5时,
y 最大=)
1(4100)1(42
-⨯-⨯-⨯=25cm 2.
当x 由1至5逐渐增大时,y 的值逐渐增大,当x 由5至10逐渐增大时,y 的值逐渐减小.
[师]回答得棒极了.
这是一个实际问题,面积y 为边长x 的二次函数,求当x 取何值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实际上就是求二次函数的最值,描述y 随x 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就是以对称轴为分界线,一边为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另一边是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三、做一做 投影片:(§2.5C)
两个数相差2,设其中较大的一个数为x ,那么它们的积y 是如何随x 的变化而变化的?你能分别用函数表示式、表格和图象表示这种变化吗?
1.用函数表达式表示:y =________. 2.用表格表示:
3.用图象表示:
4.根据以上三种表示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3)如何描述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4)你是分别通过哪种表示方式回答上面三个问题的?
[师]请大家互相交流.
[生]解:1.因为较大的一个数为x,那么较小的数为(x-2),则积y=x(x-2)=x2-2x,所以函数的表达式为y=x2-2x.
2.
3.图象如下图.
4.(1)因为数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所以x的取值范围为任何实数.
(2)y=x2-2x=(x2-2x+1)-1=(x-1)2-1.
因此图象的对称轴为x=1,顶点坐标为(1,-1).
(3)因为开口向上,对称轴x=1,所以在对称轴左侧,即x<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右侧,即x>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4)通过观察图象可知.
四、议一议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同伴进行交流.
[生]表格可以直观地找到对应点,图象就是把一对一对的对应点连接起来
的,表达式反映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根据表达式可以求得一对一对的对应点,用光滑的曲线把对应点连接起来即为图象.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更系统地学习它们各自的特点及联系.
投影片:(§2.3D)
函数的表格表示可以清楚、直接地表示出变量之间的数值对应关系;函数的图象表示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函数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趋势;函数的表达式可以比较全面、完整、简洁地表示出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三种表示方式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它们服务于不同的需要.
它们的联系是三种方式可以互化.由表达式可转化为表格和图象表示,每一种方式都可转化为另两种方式表示.
Ⅲ.课堂练习
1.(1)你知道下面每一个图形中各有多少个小圆圈吗?第6个图形中应该有多少个小圆圈?为什么?
(2)完成下表:
边上的小圆圈数 1 2 3 4 5
小圆圈的总数
(3)如果用n表示等边三角形边上的小圆圈数,m表示这个三角形中小圆圈的总数,那么m和n的关系是什么?
解:(1)观察前5个图形可知,第2个图形比第1个多2个小圆圈,第3个比第2个多3个,第4个比第3个多4个,第5个比第4个多5个,据此第6个应比第5个多6个小圆圈,因此第6个图形应该有21个小圆圈.
(2)从左至右应填1,3,6,10,15.
(3)m=
21)
n(n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经历了用三种方式表示变量之间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体会了三种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各自不同的特点.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了研究.如最值问题和y随x的变化而变化等问题.Ⅴ.课后作业
习题2.6
Ⅵ.活动与探究
2.(1)你知道下面每一个图形中各有多少个圆圈吗?为什么?
(2)完成下表:
边上的小圆圈数 1 2 3 4 5
小圆圈的总数
(3)如果用n表示六边形边上的小圆圈数,m表示这个六边形中小圆圈的总数,那么m和n的关系是什么?
解:(1)第1个图形中有1个小圆圈.
第2个图形中有1+6=7个小圆圈.
第3个图形中有7+2×6=19个小圆圈.
第4个图形中有19+3×6=37个小圆圈.
(2)从左至右填1,7,19,37,61.
(3)m=6×
21)
n(n
+1=3n2-3n+1.
板书设计
§2.5 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一、1.试一试(投影片§2.5A)
2.议一议(投影片§2.5B)
3.做一做(投影片§2.5C)
4.议一议(投影片§2.5D)
二、课堂练习
三、课时小结
四、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