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空间激光通信终端的自抗扰视轴稳定控制研究_彭小峰
机载高精度光电吊舱无转角隔振设计
具有工作频率范 围宽 , 较低共振频率 、 大阻尼 、 三
方 向刚度 近 似相 等 , 可实现 三个 方 向 的振动 隔离 。
1 . 3 角振 动分 析
产生耦合角振动 , 角振动相 比线振动对光学设备 的成 像 质 量 和视 轴 稳 定 的影 响更 加 严 重 , 因此 对
了一种无转角隔振 的设计方法 , 设计了一种用于
多框 架 高 精 度光 电 吊舱 的无 转 角 隔振 装 置 , 该 装 置集 成 化 程 度 高 , 可 以快 速实 现 与 不 同 吊舱 和飞 机 载体 之 间 的机械 连接 。
中 为方位 角 , E 为俯 仰角 , 为偏移角 ; 另一方
1 . 1 光 电吊舱 隔振简 介
像 移 都 可 忽 略不 计 , 并 且 传 递 函数 很 高 ; 角 振 动
为 了 隔离 飞 机 等 载 体 的振 动 , T 程 上光 电 吊 舱 通 常 采 用 主 动 隔振 和被 动 隔 振 相结 合 的方 式 ,
低 频 振 动 主 要 通 过 主动 隔振 , 即 陀螺 稳 定平 台 隔
面, 相对 于线振动来说 , 一 定 频 率 的 角 振 动 会 加
大摄像系统 的像移量 , 使像 质下降 , 减低光学系
统 的分 辨 率 。计 算 表 明 , 线振动振 幅为 l mm的
影 响 和 物 体 相 对 于 飞机 上 的 C C D探 测 器 产 生 的
1 隔 振 器 作 用 及 选 型
2 6
机 电技术 , 还应使光 电吊舱不会 因为飞 机姿态的变化直接产生角振动以及 由固定点线振
动产 生角 振动 。
光电平台框架结构减振特性设计分析
光电平台框架结构减振特性设计分析摘要:讲述了光学稳定平台结构设计特性,讲述了机械谐振频率对设备的重要性,强调设定支撑筋和减重孔是机械谐振频率的有效手段。
此外,结构合理布局尽可能紧密,重量大一点的构件接近旋转轴线减少惯性力矩,也有助于机械固有频率。
对于传统式光学平台结构的重量较大、可靠性不太理想,稳重制定了一种中小型两轴光学平台,阐述了其架构主体结构的多形式特性,找出了平台易共震的薄弱点,对平台进行了减振功能优化设计方案。
关键词:广电平台;减振特性;设计分析一、引言光电侦察稳定平台是航空侦察的主要设备之一,可以在迅速捕捉、跟踪和收集运动目标。
光学平台是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构件,其稳定性能直接关系获得图象信息的实时同步效果。
伴随着无人飞机技术发展,光学平台有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变得越来越获得重视,广泛用于航空远洋航行、国防、警用装备、民用设备、农牧业等行业。
但传统式光学平台体积重量大,构造稳定性能不理想,严重制约了无人机系统的高速发展。
文中制定了一种中小型两轴光学平台,对其自身的震动特性展开了深入分析科学研究,达到最理想的平稳实际效果。
光学平台构造关键从内框架、俯仰轴、主机架、方位轴和基座等组成。
当光学式平台底座固定于载置台上时,平台可以绕方位轴开展方位转动,内框架可以绕俯仰轴开展俯仰的转动[1]。
二、现有平台系统的分析第一个方案为双轴二框架结构。
在空中侦查平台上,双轴式、两个机架的设计和应用最为广泛,技术也比较成熟。
该方法是将光电传感器等探测装置放置在由俯仰和方位两个坐标轴构成的垂直平台上,利用陀螺灵敏平台的相对惯性进行空间移动,再由陀螺稳定环驱动坐标系力矩电机,以消除外部扰动力矩,实现系统的稳定。
该双构架稳定系统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和常用的稳定设备,在小载荷高精度稳定方面表现出了很好的效果。
由于电子侦察技术和装备的不断进步,目前主要由电视、红外和激光等构成的侦察装置,由于其负荷越来越大,各种不利的干扰瞬间也随之增大。
自抗扰算法在导引头光电稳瞄系统中的应用雷海丽
自抗扰算法在导引头光电稳瞄系统中的应用雷海丽发布时间:2021-08-10T03:26:58.84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2期作者:雷海丽宋亚民严宁乔志峰[导读] 自抗扰控制算法能实时估计并补偿伺服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外界干扰和内部干扰,解决了现代控制理论中依赖数学模型的问题。
将其应用到导引头的伺服控制中,可以解决导引头建模不确定性、探测器输出及传感器测量噪声多方面误差因素的影响,提高导引头的伺服性能,增强对外界扰动的隔离性能。
雷海丽宋亚民严宁乔志峰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65摘要:自抗扰控制算法能实时估计并补偿伺服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外界干扰和内部干扰,解决了现代控制理论中依赖数学模型的问题。
将其应用到导引头的伺服控制中,可以解决导引头建模不确定性、探测器输出及传感器测量噪声多方面误差因素的影响,提高导引头的伺服性能,增强对外界扰动的隔离性能。
关键词:自抗扰;隔离度;伺服性能引言:导引头是精确制导武器的核心部件,其伺服机构是实现视轴稳定和目标跟踪的执行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导引头的制导精度。
作为复杂的光、机电一体化装置,导引头伺服机构的研制涉及光学工程、惯性技术、机械工程及控制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其控制性能受到陀螺随机误差、模型不确定性、干扰力矩、跟踪器滞后及多采样率等多方面误差因素的影响。
现有的伺服机构研制大都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机电装置,很少从整个制导系统的角度去进行研究,所采用的测控方法多为经典的信号处理与控制方法。
随着精确制导武器装备的发展,对导引头伺服机构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稳定跟踪精度指标不断提高,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尤其是经典测控方法己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应用现代先进测控理论与技术来提高机构的控制性能显得尤为迫切。
1. ADRC控制系统概述现代控制理论提出了许多控制算法,但这些算法大多以精准的数学模型为前提,而在工程实际中要得到控制系统准确的数学模型,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成为了现代控制论应用的一大瓶颈。
激光通信中光学天线的隔离度研究
第 45 卷 第 2 期航天返回与遥感2024 年 4 月SPACECRAFT RECOVERY & REMOTE SENSING83激光通信中光学天线的隔离度研究马业辉 1,2 闫钧华 1,2 张超 1,2,3 刘剑峰 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光电探测与感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1106)(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南京 211106)(3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 100094)摘 要 伴随激光通信组网和轻量化的需求以及收发一体化模式的普遍应用,实现光学天线发射和接收之间的高效隔离至关重要,为此文章对同轴天线与离轴天线的隔离度进行了研究。
首先采用Code V 光学设计软件分别设计了1 550 nm波段的同轴天线和离轴两反式天线,视场角为±1.5 mrad,接近衍射极限;再根据杂散光散射模型,利用分析软件进行光线追迹,模拟出隔离度;然后分别研究了在同轴天线次镜中心放置遮拦来规避开孔风险,以及在离轴天线中调整离轴量和曲率半径的方法,使同轴和离轴天线的隔离度分别提升至−69 dB和−89 dB。
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均能够有效提升光学天线的隔离度。
关键词 激光通信 光学天线 隔离度 杂散光中图分类号:TN929.1;V4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518(2024)02-0083-09DOI:10.3969/j.issn.1009-8518.2024.02.008Study on the Isolation of Optical Antennas in Laser Communication MA Yehui1,2 YAN Junhua1,2 ZHANG Chao1,2,3 LIU Jianfeng3( 1 Key Laboratory of Space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and Perception,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1106, China )( 2 College of Astronautics,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1106, China )( 3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Mechanics & Electricity, Beijing 100094, China )Abstract Accompanying the demands for las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tegration, lightweighting, and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transceiver integration, achieving efficient isolation between optical antenn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s crucial. This article thus investigates the isolation between coaxial and off-axis antennas. Initially, using Code V optical design software, coaxial antennas and off-axis two-reflective antennas operating in the 1 550 nm band were individually designed with a field of view angle of ±1.5 mrad, approaching the diffraction limit. Subsequently, based on the stray light scattering model, ray tracing was conducted using analysis software to simulate isolation. Methods were then studied to place baffles at the center of coaxial antenna secondary mirrors to mitigate aperture risk, and to adjust off-axis tilt and curvature radii in off-axis antennas. Ultimately, the isolation levels of coaxial and off-axis antennas were respectively increased to −69 dB and −89 dB.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forementioned methods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isolation of optical antennas.Keywords laser communication; optical antenna; isolation; stray light收稿日期:2024-01-17引用格式:马业辉, 闫钧华, 张超, 等. 激光通信中光学天线的隔离度研究[J].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24, 45(2): 83-91.MA Yehui, YAN Junhua, ZHANG Chao, et al. Study on the Isolation of Optical Antennas in Laser Communication[J].Spacecraft Recovery & Remote Sensing, 2024, 45(2): 83-91. (in Chinese)0 引言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因其高信息承载能力、优越的光学增益和强大的干扰与截获防护性能而备受关注,被认为是目前处理高速通信挑战的关键手段[1-6]。
目标在回路光纤激光阵列自适应锁相技术研究
图 1 目标在回路自适应锁相光纤激光阵列原理图 F ig. 1 Scheme o f a T IL adaptiv e phase lo cked fiber laser arr ay
采用单抖动算法进行控制, 其基本原理为 假设 E i ( t ) 为未调相光束光场, 则有 E i ( t) = E i 0 cos ( 光 , 则光场可以写成 E 1 ( t) = E 10 co s[ ( 1 ) , ( 2 ) 式中 t0 , t1 , t2 , 第 i 束光的振幅 , 相位, 和
图 4 20 W 实验结果图。 ( a) 开环时的长曝光光斑图样 ; ( b) 闭环时的长曝光光斑图样 F ig . 4 20 W ex perimental results. ( a) O pen lo op lo ng ex po sur e patter n; ( b) Close lo op long exposure pattern 0702012 3
L L L
[ 27]
: ( 1)
V i = RPD
n
A
E i0
j
J1( ) i
0 0
t+
i
).
在 t ( t0 < t < t1 ) 时刻 , 调制信号施加在第 1 束 t+
1
E j 0 sin (
j= 2
) ,
( 5)
式中 V i 为第 i 束光的相位控制信号 , 通过( 5) 式即可 对光纤激光阵列进行相位控制 , 直到实现锁相。
1
引
言
使得激光阵列获得锁相输出[ 5~ 15] 。然而, 不仅放大 器噪声等会影响光纤激光阵列 输出激光的传 输性 能, 激光阵列在传输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大 气湍流的影响 [ 16~ 19] , 甚至会破坏相干性 , 而此前的 相干合成研究大多未考虑此类影响。自适应光学被 认为是消除大气湍流对光学系统传输效果影响的最 有效工具之一, 得到广泛研究 。然而传统自适应 光学都是基于合作目标, 而实际的高能激光系统应 用场 合通常为非合作 目标。 Vo rontsov 等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无人机光电载荷视轴稳定技术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无人机光电载荷视轴稳定技术孙立志【摘要】无人机系统重要的侦察设备是光电载荷.为了使光电载荷获得清晰的图像,提出了新的控制策略,以抑制视轴的扰动.首先,以两轴两框架光电载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分析了影响视轴稳定精度的扰动因素并将其分类;接着,提出了双速度环控制策略,设计了自抗扰稳定控制器;实验研究表明,采用该视轴稳定技术的光电载荷,其扰动抑制的效果能够达到技术指标要求.【期刊名称】《电光与控制》【年(卷),期】2019(026)001【总页数】6页(P104-108,113)【关键词】侦察无人机;光电载荷;视轴稳定;自抗扰控制;双速度环【作者】孙立志【作者单位】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79;TP2730 引言在现代战争中,由于侦察类无人机的地位日趋重要,作为侦察无人机主要设备之一,光电载荷的研制也受到极大的重视。
随着跟踪距离要求的逐渐提高,改善光电载荷的视轴稳定精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视轴稳定的关键在于光电载荷对所受各类扰动的有效抑制。
在传统的扰动抑制策略中,常采用PID控制、平方滞后控制等方法[1-2],在控制结构上则多为单速度环控制回路。
本文针对影响光电载荷视轴精度的各类扰动,在伺服控制系统中采用自抗扰控制技术,并设计了双速度环控制结构,对加入系统的扰动进行合理观测、分类隔离和有效抑制,从而提高光电载荷的目标跟踪性能。
1 光电载荷结构和机理无人机光电载荷具有隔离载机扰动、保持视轴稳定的作用,图1所示为两款无人机的光电载荷。
光电载荷由光学成像元件和电气稳像机构组成,其中,伺服机构对隔离扰动、稳定视轴起主要作用。
图1 两款无人机的光电载荷Fig.1 Two types of opto-electronic loads for UAV 图2所示为两轴两框架光电载荷,其方位轴上安装有方位测角旋变(旋转变压器)和方位驱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运动的同时,同轴连接的方位测角旋变将测量框架角度和角速度信息。
《自抗扰控制器研究及其应用》范文
《自抗扰控制器研究及其应用》篇一一、引言自抗扰控制器(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DRC)作为一种先进的控制算法,以其独特的控制策略和优异的性能在复杂系统和不确定环境下表现出色。
它以鲁棒性强、适应性强和快速响应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器人、电力系统和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就自抗扰控制器的原理、研究进展以及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自抗扰控制器的原理自抗扰控制器是一种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非线性控制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实时观测和估计系统的状态和扰动,从而实现对系统精确的控制。
它主要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跟踪微分器、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和状态观测器。
首先,跟踪微分器负责为系统提供平滑的参考信号及其微分值。
这有助于系统在受到干扰时保持稳定。
其次,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将估计的状态误差通过非线性状态反馈函数生成控制量,使系统状态尽快回到参考值。
最后,状态观测器用于实时观测系统的状态和扰动,为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提供必要的反馈信息。
三、自抗扰控制器的研究进展近年来,自抗扰控制器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对自抗扰控制器的稳定性、鲁棒性和性能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的算法和策略。
这些研究为自抗扰控制器在复杂系统和不确定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应用方面,自抗扰控制器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器人、电力系统和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自抗扰控制器被用于飞行器的姿态控制和轨迹跟踪等任务;在机器人领域,自抗扰控制器被用于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路径规划等任务;在电力系统中,自抗扰控制器被用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任务。
这些应用充分展示了自抗扰控制器的优越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自抗扰控制器的应用1. 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自抗扰控制器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姿态控制和轨迹跟踪等任务。
由于航空航天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控制方法往往难以满足要求。
机载激光通信的重复自抗扰视轴稳定控制
机载激光通信的重复自抗扰视轴稳定控制曹阳;刘世涛;彭小峰;张勋;任发韬【摘要】机载激光通信的视轴稳定是建立激光通信链路的前提.针对通信终端载体的非线性扰动和扰动模型未知造成视轴稳态误差较大的问题,结合自抗扰控制与重复控制,提出了重复控制补偿自抗扰算法,以完全消除周期性稳态跟踪误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相比,重复控制补偿自抗扰算法可以有效抑制平台的非线性扰动,提高了系统的稳态精度,并且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与较强的鲁棒性.%The premise of the laser communication link establishment is the optical axis stabilization in airborne laser communication.In view of the greater optical axis stabilization error caused by the nonlinear perturb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arriers and the unknown perturbation model,combined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nd repetitive control,the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algorithm compensated by repetitive control was proposed to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 periodic steady-state tracking pared with the adaptive PID control metho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algorithm compensated by repetitive control can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nonlinear disturbance of the platform,improve the system steady-state accuracy and has faster response speed and stronger robustness.【期刊名称】《激光与红外》【年(卷),期】2017(047)006【总页数】5页(P750-754)【关键词】机载激光通信;视轴稳定;自抗扰控制;重复控制【作者】曹阳;刘世涛;彭小峰;张勋;任发韬【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1空间激光通信具有传输速率高、通信容量大、保密性好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这使其在民用和军事通信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
基于自抗扰技术的四旋翼飞行器视觉伺服控制器设计
基于自抗扰技术的四旋翼飞行器视觉伺服控制器设计廖粤峰;韩笑【摘要】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四旋翼飞行器视觉伺服控制器克服了惯性传感器无法获取位置信息的缺点,提高了飞行器的灵活性,能够胜任更复杂的任务;文章主要针对基于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视觉伺服控制技术问题展开相关研究;选用基于HSV 颜色空间的颜色特征提取的方法实现目标跟踪,再通过三角形法则确定飞行器与目标在世界坐标下的相对位置,最后引入自抗扰控制技术设计了水平位置控制器与姿态控制器;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文章设计的飞行器视觉伺服控制器可以准确地跟踪目标并实施高精度定位,并且控制系统鲁棒性强,跟踪误差小,能够有效地完成视觉伺服控制任务.【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年(卷),期】2015(023)009【总页数】4页(P3066-3069)【关键词】四旋翼无人飞行器;视觉伺服控制;特征提取;目标定位;自抗扰控制【作者】廖粤峰;韩笑【作者单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自动控制系,河南新乡 453000;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河南新乡 4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13近年来,四旋翼无人飞行器被广泛应用于军用侦查,民用航拍等领域。
而视觉伺服控制技术有信息量大、反馈准确等优点[1-2]。
同时为克服传统飞行器PID控制器的缺点,选择自抗扰控制器来减小误差,提高精度[3]。
本文将这两者结合改善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控制方法。
各国学者针对四旋翼无人飞行器视觉伺服控制问题提出了大量方法:斯坦福大学的Rock将双目视觉系统与载波相位差分全球定位系统结合在一起,但该项技术系统成本高、飞行器负载大及无线信号易受干扰[4]。
日本的Nakamura和德国的Werner设计了一种基于视觉的飞行器位姿参数估计方法,但其对传感器数量的需求会增加系统的负载,且不能充分发挥机载摄像头的作用[5]。
视觉伺服控制技术上的关键在于目标跟踪等图像处理问题以及如何准确的实施目标跟踪控制,然而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光电稳定平台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光电稳定平台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王春阳;彭业光;史红伟;辛瑞昊;张硕【摘要】为提升光电稳定平台的快速响应和扰动抑制能力,设计了基于平台模型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通过系统辨识的方法,获取光电稳定平台的近似模型,然后将获取的模型信息加入到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中,进行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并与未采用模型信息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平台模型信息设计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可有效提高光电稳定平台的响应速度和扰动抑制能力.【期刊名称】《电光与控制》【年(卷),期】2018(025)011【总页数】5页(P112-115,119)【关键词】光电稳定平台;模型信息;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扰动抑制【作者】王春阳;彭业光;史红伟;辛瑞昊;张硕【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长春 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0 引言光电稳定平台是惯性导航、制导及测量系统的核心设备,一般由光电载荷、框架系统、驱动与控制系统等装置构成。
其所搭载平台的运动及抖动会造成平台视轴的不稳定,影响其所搭载的光电探测设备的成像质量。
光电稳定平台系统内部也存在复杂的干扰因素,如机械谐振、轴系摩擦力矩、传感器噪声等,这些都会对视轴稳定精度造成不利影响。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目标机动性能的增强,对光电稳定平台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好的稳定精度,还要具备抑制大范围扰动的能力。
因此,常规的控制策略已难以满足要求,急需寻找新的方法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国内外的科技工作者在提高光电稳定平台性能方面对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文献[1-2]提出采用高斯型RBF神经网络对摩擦进行观测和补偿的方法;文献[3]针对稳定平台中的非线性扰动,采用LQG和Kalman滤波算法对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和补偿;文献[4]采用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状态观测器并依据完全补偿原理设计陀螺平台控制系统。
基于双态混沌PSO的机载激光通信视轴稳定控制
基于双态混沌PSO的机载激光通信视轴稳定控制黎洪展;曹阳;彭小峰;张洪波;陈果;王培容【摘要】机载空间激光通信视轴稳定是激光通信链路建立的前提.在视轴稳定平台中应用自抗扰控制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但自抗扰控制需调整参数众多且缺乏规范的调整手段.针对自抗扰控制调参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双态混沌粒子群算法优化自抗扰控制参数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PSO-PID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好的鲁棒性.【期刊名称】《激光与红外》【年(卷),期】2019(049)007【总页数】7页(P824-830)【关键词】双态混沌粒子群算法;自抗扰控制;机载空间激光通信;视轴稳定【作者】黎洪展;曹阳;彭小峰;张洪波;陈果;王培容【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11 引言空间激光通信因其具有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传输容量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1-2]。
通常机载空间激光通信利用APT技术(Acquisition Pointing Tracking),即通过相应的捕获跟踪及瞄准技术建立稳定的通信链路,但机载平台上幅度较大的低频扰动会影响平台的跟踪精度,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激光链路中断。
因此,APT需首先实现视轴稳定,而机载视轴稳定平台受到的扰动主要来自载体运动产生的平台振动、姿态变化以及外界不确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3]。
为了隔离平台受到的扰动,控制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
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是一种不依赖于系统模型的非线性控制技术,它不仅继承了PID的优点,还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空间激光通信移动平台的自抗扰视轴稳定控制
空间激光通信移动平台的自抗扰视轴稳定控制
曹阳;刘世涛
【期刊名称】《光子学报》
【年(卷),期】2016(0)4
【摘要】分析空间激光通信移动平台角运动和框架偏转之间的速度耦合关系,给出克服移动平台角运动的视轴稳定方法,针对视轴稳定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多干扰问题,应用自抗扰控制法对三轴视轴稳定系统进行分散独立控制,采用模糊理论对自抗扰控制器的相关参量进行自整定.仿真和模拟实验表明:在1Hz条件下,相对于参量辨识控制法,模糊自抗扰控制法的抗扰动隔离度提高了7.4dB;在模拟扫频实验条件下,将1-2Hz与2-4Hz的扰动实验区间进行比较,模糊自抗扰控制法的抗扰动隔离度下降仅2.2dB.模糊自抗扰控制具有较好的快速响应性、较小的超调和频率适应性,能够满足系统稳态准确度的要求,并能克服平台角运动耦合、不确定性扰动问题.
【总页数】6页(P59-64)
【关键词】空间移动平台;空间激光通信;视轴稳定;自抗扰控制;模糊理论
【作者】曹阳;刘世涛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3
【相关文献】
1.机载激光通信的重复自抗扰视轴稳定控制 [J], 曹阳;刘世涛;彭小峰;张勋;任发韬
2.自抗扰技术在激光导引头视轴稳定中的应用 [J], 罗国库;董全林;孙美林;贾志军;刘丽国
3.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无人机光电载荷视轴稳定技术 [J], 魏青;
4.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无人机光电载荷视轴稳定技术 [J], 孙立志
5.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光电平台视轴稳定控制方法 [J], 辛瑞昊;喻佳俊;唐琪;冯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QFT的光电稳定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文章编号:100222082(2009)0320377205基于Q FT 的光电稳定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姜世洲1,洪华杰1,2,纪 明1,王惠林1(1.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2.国防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73)摘 要:为了克服模型摄动和各种扰动对机载光电稳瞄系统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定量反馈控制理论(Q FT )的光电稳定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该方法以方位回路作为讨论对象,基准模型参数值均为方位回路参数值,通过综合考虑被控对象的模型不确定范围(不确定范围取为基准值的±15%)和系统的性能指标,可实现一定范围模型摄动系统的强鲁棒性。
在加入模拟幅值为0.06的力矩扰动作用下,设计系统的输出位置误差小于2×10-7rad ,加入速度扰动,以国外某典型直升机角振动测试频谱作为速度扰动信号,设计系统位置误差限制在8×10-7rad 内。
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系统总体性能优于经典P I D 设计的系统。
关键词:定量反馈理论(Q FT );光电稳定系统;鲁棒性;力矩扰动;速度扰动中图分类号:TN 202;TH 703 文献标志码:AD esign and ana lysis of stab il ized a i m i ng con trol system ba sed on QFTJ I AN G Sh i 2zhou 1,HON G H ua 2jie 1,2,J IM ing 1,W AN G H u i 2lin1(1.X i ’an Institute of A pp lied Op tics ,X i ’an 710065,Ch ina ;2.N ati onal U niversity of D efense T echno logy ,Changsha 410073,Ch ina )Abstract :A design m ethod of an airbo rne stab ilized 2ai m ing system based on quan titativefeedback theo ry (Q FT )w as p ropo sed to overcom e the influence of m odel pertu rbati on and distu rbances on the system .T he m ethod takes the azi m u th loop as the discu ssi on ob ject and the m odel param eters as the p aram eter values of the azi m u th loop .T he strong robu stness of the m odel p ertu rbati on system can be ob tained in a certain range by the com po site con siderati on to the m odel ’s uncertain ty range of the ob ject con tro l and system perfo r m ance sp ecificati on .T he si m u lati on resu lts indicate the perfo r m ances of the designed con tro l system are better than the P I D system ’s .Key words :quan titative feedback theo ry ;stab ilized ai m ing system ;robu stness ;m om en tdistu rbance ;velocity distu rbance引言机载稳瞄平台是一个融合了电视、红外、激光等多传感器、高精度光电跟踪瞄准系统,可以实现对目标的昼夜跟踪、瞄准、武器制导以及导航等任务。
自抗扰技术在激光导引头视轴稳定中的应用
自抗扰技术在激光导引头视轴稳定中的应用作者:罗国库董全林孙美林贾志军刘丽国来源:《航空兵器》2019年第02期摘要: ; ; ;激光半主动导引头是各型激光制导导弹的核心部件,为实现目标的精准打击提供可靠保障。
在导弹的飞行过程中,导引头易受到内外部扰动的影响,其视轴也会产生振荡,以致无法实现稳定的目标探测。
因此,实现视轴稳定是保证导引头高性能工作的前提。
本文采用自抗扰控制算法,对导引头内外部扰动进行总体估计并给予相应补偿,使得导引头视轴的振动得以大幅隔离,从而实现视轴的相对稳定及高精度控制。
关键词: ; ; 激光导引头; 视轴稳定; 扰动; 自抗扰; 隔离度中图分类号: ; ; TJ765.3+32; TP273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 1673-5048(2019)02-0034-050引言激光制导属于导弹制导的末制导方式,抗干扰能力强、制导精度高,广泛应用于各型导弹。
然而,导弹在飞行过程中易受到发动机、气流等的干扰而始终处于振动状态,从而耦合到导引头内部的光电探测器,使得激光导引头的视轴产生振荡干扰,以致不能精准锁定目标。
在导引头内部,直流力矩电机的力矩干扰、摩擦干扰等,也会对导引头的性能产生影响。
在内外干扰的作用下,激光半主动导引头的性能会受到较大影响。
因此,对激光导引头的视轴进行稳定,并实现对内外部扰动的隔离就是激光制导的核心工作之一。
在针对导引头视轴稳定的工作中,目前最常用的就是采用速率陀螺来敏感方位和俯仰两方向的角速率干扰,反馈到控制器来进行补偿。
对于视轴稳定的控制,目前在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还是经典控制技术,以及在在经典控制上改进的方法,比如文献[1]提出的基于BBO优化PID参数的控制方法,文献[2]提出的力矩扰动补偿和陀螺相位校正稳定回路设计,文献[3]采用LQG和Kalman实时估计扰动并给予补偿来提升控制精度。
先进控制方法也逐渐应用于稳定平台,如鲁棒控制器[4]、自适应模糊控制器[5]、自适应神经网络[6]以及自适应逆控制[7]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5-07-2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051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2329);重庆教委科学技术项目(KJ120827)。
作者简介:彭小峰,男,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方面的研究。
E-mail :pxf@cqut.edu.cn 。
·光纤信息与网络信息·机载空间激光通信终端的自抗扰视轴稳定控制研究彭小峰1,曹阳1,21.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重庆400054;2.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成都()610054摘要:机载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视轴稳定是保持通信链路的前提,高品质的控制方法是实现视轴稳定的关键。
针对激光通信终端易受到载体运动、参数变化和各种扰动的影响,基于非线性跟踪微分器、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器和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了针对视轴稳定两轴伺服平台的自抗扰控制器,将模糊理论和自抗扰控制方法相结合,完成了自抗扰控制器的关键参数自适应整定。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可以实现阶跃响应快速、无超调,与其它控制方法相比,对载体运动、不确定扰动和系统参数变化具有明显比较优势,改进的自抗扰方法提高了视轴稳定伺服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具备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机载空间激光通信;视轴稳定;自抗扰控制;模糊理论中图分类号:TN911.25文献标识码:ADOI 编码:10.14016/j.cnki.jgzz.2015.10.117Line of Sight Stability Baesd on ADRC for Airborn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rminalPENG Xiao-feng 1,CAO Yang 1,21.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utom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lectronics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ChinaAbstract :In the airborne laser communication ,there is a prerequisite for optical axis stabilization to keep laser communication link ,optical axis stabilization mainly depends on effective control method.Because lase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s susceptible to airborne motion ,various disturbances and electrical parameters change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DRC )is designed to apply in two axis servo platform ,fuzzy theor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ADRC meth-od ,which realizes the adaptive setting of parameters.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ADRC method not only can achieve a higher response without overshoot ,but also adapt to airborne environment ,so the method improves the st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for optical axis stabilization.Key words :Airborne laser communication ;Optical axis stabilization ;ADRC ;Fuzzy theory 空间激光通信因具有传输速率高和保密性好等一系列优点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其中机载空间激光通信由于其在科学探测和军事侦察方面的独特优势而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1-2]。
机载空间平台包括飞机、无人机、高动态飞行器和临近空间平台这类在空间进行运动的平台,机载空间激光通信是将激光通信应用到机载平台上,在硬件表现形式上表现为吊舱,它充分利用了激光通信的大通信容量率、高隐蔽性、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及机载平台灵活性等优点[3]。
由于激光光束窄、发散角小,同时机载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工作环境恶劣,载机的角运动和质心运动以及风、气流引起的扰动力矩会以多种方式耦合到激光通信终端,严重影响激光通信链路视轴稳定,因此如何提高视轴稳定系统对扰动的抑制能力和参数变化适应能力,是提高系统视轴稳定精度的关键[4-5]。
在空间激光通信视轴稳定的控制技术方面,传统视轴稳定的控制方式主要有经典PID 及其改进控制方法,其实现方法简单,但该方法控制性能不理想;现代智能控制理论如神经网络、鲁棒控制、最优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虽然可以有效的提高视轴稳定711《激光杂志》2015年第36卷第10期LASERJOURNAL (Vol.36.No.10.2015)系统的扰动隔离度和跟踪性能,但计算复杂和设计难度高[6-9]。
上述算法都无法较好的解决视轴稳定系统的非线性和扰动模型等未知难点,因此要在工程上寻求一种适用的高品质的控制器设计方法仍然是一个研究重点。
本文拟采用自抗扰控制器(ADRC )来进行设计,自抗扰控制器采用跟踪微分器(TD )处理参考输入,扩张状态观测器(ESO )估计系统状态和总扰动,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器(NLSEF )实现对被控对象的良好控制[10]。
该方法存在参数适应性广,在被控对象参数发生变化或有未知外扰作用时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效果,以补偿视轴稳定平台受到的各种扰动。
1视轴稳定系统结构光学天线与稳定平台内框固联,稳定平台框架运动改变光轴指向角,如果信标光在瞬时视场内,图像处理后可以得到信标光在探测器(CCD )平面上的位置,再根据探测器尺寸和焦距参数可以解算出视线失调角,可以得对方终端的视线失调角。
完整的机载激光通信视轴稳定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
图1机载视轴稳定系统原理框图2自抗扰控制器设计视轴稳定包括内框(方位角)和外框(俯仰角)的控制,自抗扰控制器在输入、反馈和前向通道中分别引入了几个不同于经典控制的环节,ADRC 包括TD 、NLSEF 和ESO 。
方位角和俯仰角原理相一致,本文以方位角控制为例进行分析,基于ADRC 的方位角制如图2所示,图中R表示电枢电阻,L /R(T e )表示电气时间常数,C m 表示力矩系数,C e 表示反电动势。
图2的工作过程如下:(1)根据视线闭环原理,通过图像处理和坐标合成算法,计算像点在全像平面上的绝对坐标(x t ,y t );(2)利用(x t ,y t )解算框架偏转角度;(3)利用TD ,对内、外框通道进行滤波、预测,形成相应的角速度和角度指令数据;(4)ESO 对载体耦合扰动和其它未知扰动进行估计,并进行补偿,用于跟踪控制;(5)NLSEF 保证系统跟踪的平衡性和快速性。
图2自抗扰控制原理框图2.1TD 设计TD 是一个微分方程组,它不但可以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跟踪,在不放大噪声的情况下,还可以对输入信号进行微分,可以兼顾跟踪快速性和过渡过程平稳性,其算法的离散形式表示如下[11]:θ1(k +1)=θ1(k )+h θ2(k )θ2(k +1)=θ2(k +1)-h.fst (θ1-θ0,θ2,r ,h )(1)式中,k 为当前时刻,θ0为参考信号,θ1为参考信号的估计,θ2为参考信号微分的估计,h 为迭代步长,r 为速度因子,δ为决定过渡过程快慢的因子。
其中fst ()为非线性函数,定义如下:fst (x 1,x 2,δ,h )=δsgn (a )a >d δada ≤{da =x 2(k )+[sgn (γ)d 2+8槡r y -d ]/2γ>d 0x 2(k )+γ/hγ≤d {(2)y =x 1(k )+hx 2(k )d =rh d 0=dh为获得较好的滤波效果,通常选择较大的参数δ和h 。
2.2ESO 设计ESO 的核心思想是将所有影响系统稳定输出的因素作为一个整体,统称为总和扰动,并将其扩张成为一个新的状态变量,然后按照传统状态观测器的思想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中的各个状态变量以及“总和扰动”进行观测,其数学表达式为[12]:e (k )=Z 1(k )-θ(k )Z 1(k +1)=Z 1(k )+h [Z 2(k )-β01fal (e (k ),α1,δ)]Z 2(k +1)=Z 2(k )+h [Z 3(k )-β02fal (e (k ),α2,δ)+b 0u (k )]Z 3(k +1)=Z 3(k )-h β03fal (e (k ),α3,δ)(3)其中fal(e,α,δ)为非线性函数,定义如下:fal(e,α,δ)=eδα-1e≤δe sgn(e)e>{δ(4)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参数包括β0i和αi(i=1,2,3),根据分离性原则进行各部分设计,应用方献[13]提出的免疫遗传算法对上述参数进行寻优[13]。
2.3NLSEF设计NLSEF可被定义如下:e 1(k)=θ1(k)-Z1(k)e 2(k)=θ2(k)-Z2(k)U0(k)=β1fal(∑e1(k),a,h1)+β2fal(e1(k),a1,h1)+β3fal(e2(k),a2,h1)(5)式中h1为精度因子,最后形成扰动补偿控制量可被表示为:U(k)=(U(k)-Z3)b(6)式(5)与传统的PID控制非常相似,其区别仅在于采用非线性函数fal(),这就意味借鉴采用传统PID控制的模糊参数整定方法,对于被整定的参数β2(i=1,2,3)分别对应于PID控制中的积分、微分和比例系数,以相当于微分系数的β2为例进行说明,系统输入输出模糊集分别定义如下[14-15]:e1={NB NM ZO PM PB}e2={NB NM ZO PM PB}其中,NB为负大,NM为负中,ZO为零,PM为负中,PB为正大。
模糊设计规则如表1所示。
表1β2模糊设计规则e2e1NB NS ZO PS PB NB PB PS PS PS ZONS PS PS PS ZO NSZO PS PS ZO NS NSPM PS Z0NS NS NMPB ZO NS NS NS NB采用加权平均法将模糊输出精确化,可以得到加权平均法求得的:U(k)=∑ni=1xiui∑ni=1ui(7)其中,x i和μi分别为各对称隶属度函数的质心和隶属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