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2号线基坑施工监测报告

合集下载

成都地铁某标段盾构施工风险分析与对策

成都地铁某标段盾构施工风险分析与对策

成都地铁某标段盾构施工风险分析与对策何伦姜自明1.工程概况成都地铁2号线某标段工程由1个始发工作井和2个盾构区间组成,主要附属工程包括8个洞门、3个联络通道(不含污水泵房)、盾构机两次过站。

区间隧道起于经干院西端头,止于东洪路站南端头。

线路出经干院站后以500m的曲线进入老成渝路,沿老成渝路向西北行进一段,期间经过1000m和1500m的两个短曲线,以直线进入东部副中心站;线路从东部副中心站出来后沿老成渝路继续向西北行进一段后,经过400m和500m的两个曲线段后,沿东洪路进入东洪路站南端头,盾构始发场地位于经干院站,工程交通条件便利;盾构吊出位于东洪路站内。

区间隧道纵坡坡度2~28‰。

隧道顶部埋深为9.8~25m,最小平面曲线半径400m。

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2.1工程地质(1)沿线地层条件①洞身地层分布统计本标段盾构隧道穿越的地层分布统计见表1-3,比例图见图1-2和图1-3。

②洞身地层强度分析根据洞身地层统计,本区间主要穿越地层为(10%以上):<5-3>中风化泥岩、<4-7-2>含粘土卵石和<4-2>粘土,另有少量<5-1>全风化泥岩、<5-2>强风化泥岩;其中<4-7-2>含粘土卵石、<5-1>全风化泥岩为Ⅲ级硬土,<4-2>粘土为Ⅱ级普通土,和<5-2>强风化泥岩为Ⅳ级软石,岩层强度不大,容易形成泥饼;但必须充分注意,<4-7-1>含卵石粘土(3.21%)和<4-7-2>含粘土卵石(16.71%)中可能存在漂石,要求刀盘具有较大的开口率,刀具材质韧性必须满足要求,在遇到硬的卵石时可以经受撞击而不崩齿,同时要求耐磨性较强,可以满足长距离施工的要求。

(2)不良地层及特殊岩土盾构隧道区间内无不良地质作用,穿越的特殊岩土为人工填土、膨胀土、膨胀岩和风化岩、大粒径漂石、卵石及有害气体等。

基坑测设实验报告

基坑测设实验报告

基坑测设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在基坑开挖前对地基进行测设,以获取与基坑开挖和地基处理相关的数据,为基坑工程的施工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实验原理基坑测设是在基坑开挖之前对周边环境及地基进行详细测量、记录和分析的过程。

其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调查:通过对地质情况的调查,包括地质构造、土层分布、地下水位等,以了解地质环境的特点及其对基坑施工的影响。

2. 地下水位观测:地下水位是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地下水位的观测可以判断地下水的涌入程度,并确定合理的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3. 地表沉降观测: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包括地表沉降。

通过对地表沉降的观测可以评估基坑开挖对地表的影响程度,为相关的土方开挖和支护工作提供依据。

4. 土质力学参数测定:通过对地基土壤进行取样和室内实验,测定其相关的力学参数,如抗剪强度、压缩特性等,以确定合理的基坑支护方式和施工措施。

三、实验过程1. 地质调查:通过调阅相关资料和实地勘察,了解基坑周边地质情况,并绘制地质剖面图。

2. 地下水位观测:在基坑开挖前,选择合适的位置挖取地下水位观测井,并布设水位计。

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地下水位进行观测和记录。

3. 地表沉降观测: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沉降观测点,并在观测点周围布设水平仪或全站仪。

在开挖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测量并记录地表的沉降情况。

4. 土质力学参数测定:在基坑开挖区域内,根据一定的间隔和深度,取土样进行室内实验。

测定土样的抗剪强度、压缩特性等力学参数,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地下水位观测结果显示,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位没有出现明显的涌入现象,水位变化平稳,符合预期。

2. 地表沉降观测结果显示,基坑开挖后地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沉降。

通过对比观测点的变化情况,可以确定沉降的范围和程度,为后续的土方开挖和支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基坑监测总结报告一、引言基坑监测是在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基坑的变形情况,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报告总结了一次基坑监测的过程和结果,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二、监测目标和方法本次基坑监测的目标是掌握基坑的变形情况,特别是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基坑的沉降情况。

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地下水位监测:利用水位计定时定点采集地下水位数据,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2.基坑侧壁变形监测:采用全站仪进行基坑的侧壁变形监测,包括侧壁的位移和倾斜情况。

3.基坑底部沉降监测:利用测量水准仪定时测量基坑底部的沉降情况,并记录和分析数据。

三、监测结果根据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地下水位变化较为稳定,在施工过程中水位基本保持不变。

这说明基坑附近的地下水状况相对稳定,对施工没有明显的影响。

2.基坑侧壁的变形情况较小,位移和倾斜均在设计范围内。

说明基坑的支护结构和施工工艺是合理的,满足了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3.基坑底部存在一定的沉降,但变化趋势平稳。

这可能是由于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基坑开挖引起的。

然而,沉降量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对施工造成太大的影响。

四、评价和建议根据本次监测的结果,可以对施工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1.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的设计是合理的,能够满足基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

因此,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可以继续使用相同的工艺和结构。

2.地下水位变化较小,对施工没有明显的影响。

因此,在后续施工中可以继续进行相同的地下水处理和排水工作。

3.基坑底部的沉降量在合理范围内,但仍需要继续监测和控制。

建议定期进行测量,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监测数据的正确使用和分析能力。

五、结论基坑监测是保证建筑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次监测,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建议。

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对基坑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和优化施工措施,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基坑监测报告

基坑监测报告

基坑监测报告基坑是指建筑施工中挖掘的坑洞。

因为基坑施工涉及到土体的挖掘和支护,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和其他建筑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和环保,需要对基坑的监测进行及时、准确的报告,下面就基坑监测报告进行说明。

一、监测目的和范围本次基坑监测旨在对基坑挖掘过程中的土体位移、地下水位、地下水质量以及周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监测,以确保施工的安全与环保,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监测方法和设备本次监测采用了多种监测方法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1.土体位移监测:采用测量仪器对基坑周边的地表位移进行实时监测,以了解土体的变形情况。

2.地下水位监测:采用水位计和水文测量仪器对基坑周边的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以评估基坑挖掘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3.地下水质量监测: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实验室化验,以监测基坑挖掘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

4.建筑物变形监测:采用位移传感器对周边建筑物进行实时监测,以评估基坑挖掘对建筑物变形的影响。

三、监测结果及分析1.土体位移:根据监测数据显示,基坑挖掘过程中土体的位移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总体来说位移范围在安全范围内。

2.地下水位:地下水位随着基坑挖掘的深入而逐渐下降,但在设计的控制范围内,未导致周边地区的地下水严重下降。

3.地下水质量:实验室化验结果显示基坑挖掘对地下水质量影响不大,水质基本稳定。

4.建筑物变形:周边建筑物的变形量在允许范围内,未出现明显的沉降或倾斜情况。

四、处理措施和建议根据监测结果,结合现场施工情况,提出了以下建议和处理措施:1.加强土体支护:根据土体位移监测结果,加强对基坑周边土体的支护,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2.控制地下水位:根据地下水位监测结果,合理安排抽水工程,控制地下水位,避免对周边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造成过大的影响。

3.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定期监测地下水质量,加强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的处理和排放,避免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

4.加强建筑物监测:继续对周边建筑物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地铁施工监测方案

地铁施工监测方案

地铁施工监测方案1. 简介地铁施工监测方案是指在地铁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地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测和控制的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应用先进的地铁施工监测技术,对地铁施工现场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施工风险,确保施工质量,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

2. 监测内容和方法地铁施工监测包括以下内容:2.1 基坑监测基坑监测是对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基坑进行实时监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地下水位监测:通过设置水位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基坑周围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预防水位过高导致基坑坍塌等问题。

•土壤位移监测:通过设置位移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基坑周围土壤的位移情况,及时发现土壤松动、下沉等问题。

•施工权重监测:通过设置权重监测仪器,监测地铁施工对基坑周围建筑物的力学影响,保证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安全。

2.2 隧道监测隧道监测是对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隧道位移监测:通过设置位移监测仪器,实时监测隧道的位移情况,及时发现隧道变形、沉降等问题。

•隧道应力监测:通过设置应力监测仪器,监测隧道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及时发现应力集中和超出设计范围的情况。

•隧道温度监测:通过设置温度监测仪器,监测隧道内外温度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温度异常,预防温度变化导致的隧道结构问题。

2.3 工程振动监测工程振动监测是对地铁施工过程中的振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施工振动监测:通过设置振动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地铁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振动情况,预防施工振动造成的建筑物损坏。

•列车振动监测:通过设置振动监测仪器,监测地铁列车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列车振动过大的问题,确保列车运营的安全和乘客的舒适度。

3. 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为了有效利用监测数据,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监测数据将进行处理和分析。

具体步骤如下:1.数据采集:监测设备定期采集监测数据,包括基坑监测数据、隧道监测数据和工程振动监测数据。

基坑工程监测报告完整优秀版

基坑工程监测报告完整优秀版

基坑工程监测报告完整优秀版简介
本报告是对于基坑工程的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与评价的报告。

我们本次监测共计检测了 10 个点位,主要监测内容包括地表
沉降、水位变化、地下管线位移。

检测结果
地表沉降
在本次监测中,我们检测到基坑工程周边地表存在一定程度的
沉降现象。

其中,最大沉降量出现在监测点Q1 处,达到了4.5cm。

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地下水位变化及土层结构有关。

水位变化
在本次监测中,我们检测到监测点 P1 处水位上升较为明显,
其中最高上升了2.3m。

经分析,这可能与周围地下管线施工有关。

地下管线位移
在本次监测中,我们检测到地下管线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一定
程度的位移。

其中,最大位移出现在监测点G1 处,达到了1.5cm。

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施工过程中挖掘和填埋不当造成的。

综合评价
通过本次监测,我们对基坑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评估。

我们发现,尽管地表沉降、水位变化和地下管线位移等问题存在,
但这些问题都在可控范围内。

我们向施工方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
施工方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并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施
工和顺利进行。

谈成都地铁2号线东门大桥站深基坑锚固技术

谈成都地铁2号线东门大桥站深基坑锚固技术

: ・


● ●

} !







6 00

导 、 i{ 、 、、
(. ) f水
(9


^\


17 = 00 :

- ● ●



l 曝 /点 :\ 檩 1 撑 耋 O l 6 0 钢 钢 、
围护桩 +预应力锚 索 +钢管 内支撑 ” 车站东侧 ; 54m~651, 厚约 为 1 . I 基岩 层 , 岩埋 深 约 为 1. 构井 的北侧采用“ . . T层 I 07I。③ T 基 7 3m, 被作 为基坑开挖期 间出 土的通道 , 以上部采 用全放坡 , 所 下部 采 地质勘察未揭穿 , 由全风化泥岩 、 强风化泥岩 、 中等风化泥岩组成。
1 工程概 况
1 1 工程 环 境 . 成都地铁 2号线东 门大桥站位 于府河 以东芷 泉街 的南半 幅
1 2. 车站 总体设计情况 . 1
车站总长 1 4m, 3 为地下 3层岛式 车站 , 采用明挖法施工。车 站标 准段 宽 2 I基坑开挖深度 2 .4 东西两端盾构井开挖 5I , T 0 3 5m,
= 坤 ∞ 。
、J
( 。 焉
44 0 0
27 50 3


3 0
35 0

⑥’
12 1 O ^ .-' t- -
75 0 2

I50  ̄8 1 0 0O
、 20 . 钻灌注桩 【 0 f 挖F
/ \
/ 抗桩 y / \ 拔 \ \

基坑质量检测报告内容

基坑质量检测报告内容

基坑质量检测报告内容1. 检测背景基坑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性。

因此,在基坑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十分必要。

本报告针对某基坑的质量检测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以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检测目标与方法本次质量检测的目标是评估基坑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检测采用了以下方法和工具进行:- 实地勘测:通过对基坑现场进行勘察,记录和分析基坑的规模、深度、边坡倾斜度等信息。

- 钢筋检测:利用金属探测仪检测基坑中的钢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

- 土质检测:通过采集基坑中的土样,进行实验室测试,评估土质的力学性能。

- 强度检测:采用非破坏性测试方法,如超声波检测、钻芯取样等,评估基坑混凝土的强度和均匀性。

3. 检测结果与分析3.1 实地勘测结果根据实地勘测数据,该基坑的规模为20米*15米,深度为10米。

基坑的边坡倾斜度平均为1:1.5,边坡整体平稳,没有明显塌方和滑坡现象。

3.2 钢筋检测结果通过金属探测仪检测,基坑中的钢筋布置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

钢筋的数量、直径和间距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3.3 土质检测结果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基坑中的土质属于黏性土,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土质的含水量、比重和压缩性等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3.4 强度检测结果通过非破坏性测试方法,测得基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30MPa,符合设计要求。

各测点的强度均匀性较好,没有明显的强度缺陷。

4. 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检测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该基坑施工质量较高,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 基坑的边坡倾斜度合理,整体稳定性良好。

3. 钢筋布置合理,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4. 基坑中的黏性土质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5. 基坑混凝土的强度和均匀性满足设计要求。

基于以上结论,建议施工团队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确保基坑的质量和安全。

地铁车站深基坑监控量测日报(样板)

地铁车站深基坑监控量测日报(样板)

编号:DT-XXXX-XXXXXX轨道交通X号线X期工程XX标段XXXX站施工安全监测第( XXX)次监测报告测量:校核:XXXXXXXXX有限公司XXX轨道交通XX线XX标段项目部XXXX年X 月X日工点施工现状第四段抓机出土,五段垫层施工,六段中板施工。

十一段盾构机台车吊装。

工况进度表结构分段第11段结构分段第10段第9段第8段第7段第6段第5段第4段第3段第2段第1段深度(m)开挖/浇筑时间深度(m)开挖/浇筑时间开挖/浇筑时间开挖/浇筑时间开挖/浇筑时间开挖/浇筑时间开挖/浇筑时间开挖/浇筑时间开挖/浇筑时间开挖/浇筑时间开挖/浇筑时间开挖至4.07m 12/25开挖至4.07m1/26 2/5 2/11 2/29 4/20 4/29 2/26 2/16 2/4 1/22结构顶板开挖至9.92m 12/31开挖至9.92m1/27 2/13 2/28 4/25 4/27 5/4 4/28 2/25 2/15 1/28结构中板开挖至19.7m 1/22开挖至17.2m1/30 2/27 3/10 4/27 5/2 5/7 5/14 5/9 2/25 2/15结构底板2/9 2/12 2/28 3/13 2/19 结构垫层注:“XX/XX/XX”表示开挖完成日期和浇筑完成日期,字母“T”代表正在开挖,灰色部分代表未开挖。

一、监测频次根据基坑开挖深度,主要监测项目测试频率为1天1次,不开挖时2天1次。

二、本期监测项目地表监测点53个,桩顶沉降26个,管线沉降点7个,测斜管11根,钢支撑轴力14个,砼支撑钢筋应力8个,立柱竖向位移5个。

三、使用仪器设备莱卡DNA03精密电子水准仪,铟钢尺;609C测读仪;CX-3C基坑测斜仪。

四、本期监测成果资料1..地表沉降监测数据见表1;2.地下管线监测数据见表2;3.冠梁结构沉降监测数据见表3;4.立柱竖向位移监测数据见表4;5.钢支撑轴力监测数据见表5;6.砼支撑轴力监测数据见表6;7.基坑测斜监测数据见表7。

成都东客站 深大基坑监测技术

成都东客站 深大基坑监测技术

深大基坑支护动态监测控施工技术一项目概述1.1 项目概述拟建成都枢纽——成都东客站位于成都市东南方向成昆线的沙河堡车站,是拟新建成成绵乐/成西/成渝/成贵/成兰客运专线、成昆线、达成线和成都地铁二号线、七号线的换乘站。

二号线车站位于成昆线地下,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七号线位于二号之下与其交叉,长约195米,宽约30.6米,深约36米,属于深大基坑工程。

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依次分布有人工素填土、人工杂填土、软土、成都黏土、粗圆砾土、粉土、粉质粘土、中砂、泥岩等土层。

其中成都黏土、黏土、砾石土、泥岩等有弱 中等膨胀性,且局部有强膨胀性。

泥岩质软,遇水易开裂,节理发育,属于典型的工程性质不良的地基土。

基坑开挖面积大,施工影响范围大,一直保持正常运营的既有成昆铁路从基坑中部横穿而过,情况复杂,属于复杂条件下深大基坑工程。

若基坑工程出现破坏,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所以,该工程的安全等级为一级(最高等级)。

因此,根据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的规定,必须对该工程进行严密的施工动态监控。

现场监测始于2009年6月,并于2010年1月正式结束,对成都东客站深大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安全、基坑降水及周边既有铁路线等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进行动态监测、控制和分析评估。

现对其间所有监测项目进行总结。

1.2 项目地理位置拟建成都东客站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市东南方向成昆线既有沙河堡车站,紧靠成都市三环路内侧,北面经拟建成绵乐城际客专至绵阳、经宝成线至陕西,东面经成渝线至重庆、经达成线至湖北,南面经拟建成绵乐城际客专至乐山、经成昆线至昆明,西面经成都市的公交设施迅速至成都市区,交通极为方便(见图1.1-1)。

测区属浅丘台地地貌,地形平缓、开阔,高程490~520m,相对高差5~20m;地表多为旱地、水田及鱼塘,人口及房屋分布密集,交通条件好。

成都东客站紧靠成都市三环路,距离成都市五桂桥客运站较近,成都市拟建的地铁二号线和规划的七号线由成都东站地下通过。

xx地铁站基坑监测方案监理审查意见

xx地铁站基坑监测方案监理审查意见

xx公司
xx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监理x标项目监理部
施工方案审核单
工程名称:xx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编号:xxx
现收到xx局xx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项目经理部报送xx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
xx标xx站基坑监测方案审查意见如下:
1、监测方案建议应充分考虑车站基坑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周边影响因素;
2、P2本车站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与施工图设计不符;
3、P5周边建(构)筑物表中名称应注明具体建筑物名称特征或编号;
4、P8表1.3缺少管线材质、埋深等管线特征参数;
5、P9表1.4受影响的建(构)筑物风险工程识别缺漏,应补充完善;
6、P11施加第二道钢支撑与施工图设计不符;
7、P22监测依据缺管线调查报告;
8、P25表3.2测点数量有误,请核对修改;
9、P40表6.3中相关数据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要求不
符;
10、P44和P46表7.1、表8.1监测项目比施工图设计要求少,缺临时立柱沉降、基坑
底部位移和隆起、地下连续墙裂缝等监测项目,应补充完善;
11、附录1监测月报格式缺曲线分析图表;
12、附录2监测布点图监控量测设计表中监测项目比施工图设计要求少,缺临时立柱
沉降、基坑底部位移和隆起等监测项目,应补充完善。

说明部分第7点初始值采集应不少
于三次。

项目监理机构(盖章):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
2016年5月29日
注: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基坑监测报告(模板)

基坑监测报告(模板)

X市 XX 基坑工程监测报告XX(单位)2015年X月XX市XX基坑工程监测报告工程名称:XX市XXXX基坑工程监测内容: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建(构)建筑物安全工程地点:XXX监测日期:2013年X月X日~2015年X月X日XXXXXXXXXXX2015年X月委托单位: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测单位:项目负责人:试验人员:报告编写:审核:审定:报告总页数:x页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监测依据 (2)三、监测内容 (2)四、监测点布置和监测方法 (3)五、监测工序和测点保护 (5)六、报警值 (6)七、监测时长和频率 (6)八、监测成果及分析 (7)九、附表、附图 (13)一、工程概况XX市XXXX工程位于XXX市旧城区核心商业区内,南西面邻XX商场,东面邻XX市百货大楼,东南面为XX街,北西面为XX路。

广场长约162 m,宽约35 m,占地面积约4943.96㎡,建筑占地面积约3052.0㎡,总建筑面积约40260.0㎡,拟建建筑物主楼高9~10层,骑楼1~4层,底层架空,地面以下三层,地下室底板标高约63.4 m,靠近XXX路一侧深约10 m,靠近XX街一侧深约14。

5 m(场地现状呈西北低南东高的缓坡状);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设计室内±0.00标高为78.00 m。

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端进入砂质泥岩层不少于2.0m.基坑支护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深约20m,完成基坑支护作用后作为地下室外墙,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采取分三幅进行,第一幅于2011年X月X日完成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第二幅于2011年X月X日完成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第三幅于2012年X月X日完成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

二、监测依据(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6)《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152-92);(7) 委托方提供的相关设计图纸。

[成都]地铁站项目地质详细勘察报告(中铁)15103

[成都]地铁站项目地质详细勘察报告(中铁)15103

目录1 概况 (1)1.1 任务依据 (1)1.2 工程概况 (1)1.3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 (1)1.4 勘察执行标准 (2)1.5 勘察目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3)1.6 勘探点布置及孔深确定原则 (4)1.7 勘探点测放及坐标、高程引测依据 (5)1.8 勘察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5)1.9 资料利用情况 (5)2 区域特征 (6)2.1 自然地理及气象 (6)2.2 河流水文 (6)2.3 地形地貌 (6)2.4 地质构造 (6)2.5 地层岩性 (6)3 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6)3.1 分层依据 (6)3.2 岩土层特征 (7)3.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8)3.4 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 (11)4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11)4.1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11)5 水文地质条件 (12)5.1 地表水、地下水的赋存及类型 (12)5.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 (12)5.3 水和土化学特征 (12)5.4 水文地质试验 (13)5.5 岩土层的富水性及渗透系数分析 (14)5.6 涌水量预测 (14)5.7 抗浮水位的确定 (15)6 地震效应 (15)6.1 地震动参数 (15)6.2 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15)6.3 建筑抗震地段类别 (17)6.4 地震液化(地震液化及软土震陷) (17)6.5 场地工程地震条件评价 (17)7 岩土工程分析 (17)7.1 拟建工程岩土工程分析 (17)7.2 拟建工程对既有构(建)筑物的影响 (17)8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8)8.1 建筑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 (18)8.2 地基土的稳定性评价 (18)8.2 地表水、地下水的侵蚀性评价 (20)8.3 桩基础工程地质评价 (20)8.4 基坑工程边坡稳定性评价 (20)9基坑降水 (21)10 岩土物理力学统计指标及其设计参数建议值 (21)10.1 岩、土性质指标的统计分析 (21)10.2 设计参数建议值 (21)11 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22)11.1 道路及管线 (22)11.2 房屋建筑 (22)11.3 环境污染 (22)11.4 基坑坑壁坍塌 (22)11.5 井点降水出现的流砂、管涌 (22)12 岩土工程监测 (22)12.1 地基土现场检测 (22)12.2 基坑坑底地基土回弹量监测 (22)12.3 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 (22)12.4 建筑物沉降观测 (23)13 工程措施建议 (23)14 结论及其他说明 (24)14.1 结论 (24)14.2 其他说明 (24)1 概况1.1 任务依据1、XXXX有限公司《关于成都地铁X号线施工图设计岩土勘察工作的函》(XXXX 函〔2012〕80号)。

基坑监测报告

基坑监测报告

基坑监测报告一、前言。

本报告旨在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工程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据。

基坑工程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地下工程之一,对基坑的监测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对基坑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地下水位变化、地表沉降、围护结构变形等问题,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本报告将对基坑监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为工程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二、监测内容。

1. 地下水位监测。

地下水位是基坑工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对基坑围护结构和地下设施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通过设置水位监测点,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的影响。

2. 地表沉降监测。

基坑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我们通过设置沉降监测点,对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补偿措施,以保证周边建筑和道路的安全。

3. 围护结构变形监测。

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直接关系到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我们通过设置变形监测点,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三、监测数据分析。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但整体变化趋势较为平稳。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周边建筑和地下管线没有造成明显影响。

2. 地表沉降。

基坑周边地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沉降,但在可控范围内。

我们已经采取了相应的补偿措施,保证了周边建筑和道路的安全。

3. 围护结构变形。

基坑围护结构出现了一定的变形,但变形情况在可接受范围内。

我们已经对围护结构进行了加固处理,保证了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认为基坑目前的施工情况良好,各项监测数据均在可控范围内。

但我们也建议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继续加强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五、致谢。

在本次基坑监测工作中,感谢所有参与监测工作的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基坑工程监测报告

基坑工程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现场检测:报告编写:报告审核:报告签发:二〇一九年二月三日监测报告首页工程名称报告时限基坑工程2022 年1 月24 日至2022 年2 月1 日本阶段施工内容基坑施工处于初期开挖阶段,该阶段开挖深度<5m。

监测项目地表沉降土体分层沉降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立柱变形(竖向位移)桩墙内力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土压力该阶段变化最大点DC4DC7FC1- 1#磁环S1X 方向SC1(2.0m)LZ1LZ2NL1DSW2KYS2KYS3TY2该阶段变化最大值9mm17mm4mm0.4mm5mm0.3MPa11mm1kPa85kPa该阶段变化速率最大值2.5mm/d1.9mm/d1.5mm/d0.2mm/d1.5mm/d0.5MPa/d5mm3kPa/d25kPa变化速率报警值5mm/d5mm/d4mm/d5mm/d4mm/d/500mm/d//该阶段累计变化最大点DC4DC7FC1- 1#磁环S1X 方向SC1(0.5m)LZ1LZ2NL1DSW2KYS2KYS3TY2该阶段累计变化最大变化值9mm17mm4mm0.4mm5mm0.3MPa11mm1kPa85kPa累计报警值50mm50mm40mm50mm40mm3.5MPa1000mm150kPa300kPa是否超过报警值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结论该阶段基坑开挖量小,开挖深度较浅,各监测项目累计变化较小,变化速率缓慢,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均未达报警值,可按进度计划正常施工。

(1)该基坑地下水位较高,在开挖前做好降水的措施。

(2)考虑到最近这段时间有降雨,基坑周边应做好排水设施。

(3)施工过程中注意对监控观测点的保护,以免影响观测成果。

建议1.工程概况 (5)2.监测目的 (5)3.监测依据 (5)4.监测仪器设备 (6)5.监测项目及点位布置 (6)6.监测频率及报警值 (7)7.监测成果及分析 (8)8.结论及建议 (23)基坑工程位于红星公园以东,场地地貌单元单一。

成都地铁塌陷报告

成都地铁塌陷报告

成都地铁塌陷报告概述本文档是关于成都地铁塌陷事件的详细报告,主要包括事件背景、调查结果、原因分析以及防范措施等内容。

事件背景事件概述近期成都市发生了一起地铁塌陷事件,导致多人伤亡。

该事件发生在某地铁站附近的地铁隧道内,造成了一段地铁隧道部分崩塌。

事故调查组成立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成立了一支由专家组成的事故调查组,负责对事件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调查结果根据事故调查组的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事故原因1.地质因素:根据监测数据和现场勘查,事故发生的地点处于一个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

地质构造中的断层和裂缝导致了地下水的渗透,增加了地下隧道的稳定性风险。

2.建设施工质量问题:在地铁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存在建设质量不达标的情况。

如土方开挖不规范、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等。

3.监测设备故障:调查组发现,事故发生的地铁隧道监测设备存在故障未及时发现地下水渗漏等异常情况,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管理责任1.监管缺失:地铁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对施工单位的监管不够严格,导致施工单位存在建设质量问题未及时发现和纠正。

2.监测不及时:地铁隧道监测设备故障未及时修复,监测数据未能准确反映地铁隧道的实际情况。

事故影响1.人员伤亡:事故导致多人受伤甚至死亡,给受害人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悲伤。

2.设施损坏:地铁隧道部分崩塌,导致相关设施损坏严重,需要进行修复和维护。

防范措施针对本次地铁塌陷事件,调查组提出了以下防范措施建议:强化监管加强对地铁建设单位的监管力度,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严格把控建设质量问题。

完善监测体系对地铁隧道的监测设备进行常态化维护,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强化培训对施工单位的工人和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地铁塌陷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浅谈某地铁车站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浅谈某地铁车站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 2 .0 总长 156m。车站为地下 二层 ,0m单 柱岛式 0 3 00, 8 . 1
站 台。全长 16 5n, 8 . l顶板距 地 面 2 5m。盾构 井段 宽 度为 . 2 . 深度为 1. 标 准段 宽度 为 1. 深度 为 1. 24m, 7 2m; 85 m, 59 m。所处 范围内根据 钻探揭示 , 内均 为第 四系 ( 地 层覆 站 Q)

钢 管 支 撑 轴 力 计 、频 ≤1lo( /o F 端部 率 仪 s )

布设侧 向变 形监 测孔 , 当边 长大于 4 0 m时按 问距 4 0m
建筑物 沉降 、 需 保 护 的 建 精 密水 准仪 、 1 倾斜 ( 筑物 构) 铟钢尺 om m

土 体 侧 向 基 坑 周 边 测 斜 管 、测 1 变形 土体 斜仪 系全新 Q4) 其
统冲洪积 ( +1粉 质黏土 、 Q p ) 粉土及砂 、 卵石土 。根据 区 内地
下水位动态长期观测 资料 , 天然状 态下 , 位年 变化 幅度 在 水

般 在 1~ 3m之间 。在 本车 站初勘 阶段 , 测得 地 下水位 埋
测斜管在测试前 5d装设完毕 , 3— 在 5d内重复测量不 少于 3次 , 判明处于稳定状态后 , 进行测试工作 。
2 3 钢 支撑 轴 力 监 测 .
监测周期 分为施工前期 、 施工期二个阶段。
() 1 施工前期观测 2次 , 取平均值 , 出可靠 的初始值 。 得 () 2 施工期 , 开挖期 间为每 隔 1— 在 2d测一次 , 主体施
9 7 00, 5 .0 起点里程 为 Y K1 D 9+87 4O, 3 .0 终点 里程 为 Y K 0 D 2

轨道交通附属结构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轨道交通附属结构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轨道交通附属结构基坑监测总结报告目录1 工程概况 (1)2 监测依据及技术标准 (2)3 监测项目 (3)3.1 仪器监测项目 (3)3.2 巡视检查 (3)4 监测点的布置 (4)4.1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 (4)4.2 支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监测点 (5)4.3 支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 (6)4.4 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点 (7)5 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8)6 监测频率 (10)7 监测报警值 (12)8 监测成果 (13)8.1 监测工作量 (13)8.2 监测资料整理与成果分析 (13)8.2.1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及竖向位移监测 (14)8.2.2 支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16)8.2.3 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 (20)9 监测结论与建议 (21)1 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市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黄家湖地铁小镇站附属结构基坑监测工程(2)项目地点:**市黄家湖大道西侧、柏木岭街北侧(3)建设单位:**地铁集团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5)施工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黄家湖地铁小镇站附属结构Ⅰ号、Ⅱ号风道及室外消防水池的基坑围护结构计算。

拟建黄家湖地铁小镇站Ⅰ号、Ⅱ号风道及室外消防水池位于黄家湖大道西侧、柏木岭街北侧,采用明挖法施工。

Ⅰ号风道基底标高约为(16.366),基坑深度约为6.334m,总宽约9m,总长约为40m,开挖面积约为360平方米;Ⅱ号风道基底标高约(16.366),基坑开挖深度最大约为 6.334m,总宽约9m,总长约为88.2m,开挖面积约为794平方米;室外消防水池基坑的基底标高约(18.000),开挖深度约为4.7m,宽度约为9.2m,长度约为23.6m,面积约为217平方米。

拟建风道基坑深度约为 6.30~8.50m,地处长江三级阶地,考虑到附属与车站主体接口狭长,为方便附属主体施做及接口处主体围护桩凿除,结合计算及工程类比情况,Ⅰ号、Ⅱ号风道的基坑围护结构在标准段采用∅800@1100的钻孔灌注桩,集水井加深段采用∅800@1000的钻孔灌注桩,基坑悬臂开挖;室外消防水池采用放坡开挖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地铁2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20 标东洪路车站基坑施工监测总结工程地点:东洪路车站委托单位: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成都地铁 2 号线20 标项目部监测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四川省建筑设计院二○一一年二月十日成都地铁2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20 标东洪路车站基坑施工监测总结工程编号: 2009-149法定代表人:陈中义技术负责人:贺能审核人:陈静项目负责人:郑杰元四川省建筑设计院二○一一年二月十日目录一、总体概述.................................................................... (2)1.1 工程概况............................................................ (2)1.2 周边环境情况............................................................ (2)1.3 工程地质条件................................................................... ...................... 3 二、编制依据................................................................... ............................................. 5 三、监测范围及内容................................................................... ................................. 6 四、监测点位(孔)布设概况................................................................... .. (7)4.1 车站主体基坑施工监测点位布设 (7)4.2 车站基坑附属围护结构施工监测点位布设......................................... 8 五、监测控制值................................................................... ......................................... 9 六、车站基坑主体部分变形监测数据分析.. (9)七、车站基坑附属围护结构变形监测数据分析.................................................... 17 八、总结................................................................... ................................................... 23 九、附图................................................................... (23)一、总体概述1.1 工程概况东洪路站为成都地铁 2 号线上的一座中间车站,车站位于成都市东边的东洪路与陵川路交叉口东侧,为地下二层标准的岛式明挖车站,车站基本上为南北方向设置,车站的北段为盾构始发,南端为盾构吊出。

车站主体建筑面积 6960m2,附属建筑面积 1721m2,岛式站台宽度 10m,从 YCK41+494.35 到 YCK41+671.15,车站主体全长176.8m。

车站标准宽度为18.7m,车站最宽处42.8m。

主体围护结构采用1200@2000 人工挖孔桩+钢管内支撑体系,车站南北端围护结构采用ф1500@1800 人工挖孔桩,桩间挡土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

车站主体结构为两跨箱型框架结构,底板采用厚板结构。

本车站基坑开挖深度16.5m,等级定为一级。

本车站的 4 个附属围护结构分别为 1 号出入口、1 号风道、3 号出入口和4 号出入口。

本车站基坑附属围护结构开挖深度约9-11m,等级定为二级。

1.2 周边环境情况东洪路站为成都地铁 2 号线上的一座中间车站,车站位于成都市东边的东洪路与陵川路交叉口东侧,车站呈南北走向,车站所处位置现为一个汽车修配厂和一个起伏较大高差为 2.4 米左右的台地,台地l 上为果树林和菜地。

车站的东侧:现为果林和菜地,地面高低起伏较大。

车站的南侧:现为果林和菜地,地面较平整,距离车站南端 35 米左右有一高压电线穿过;车站西南端 12 米处为发业工程机械经营 部(平房)。

车站的西侧:车站外侧为东洪路(路面宽 8 米),车站马路对面 为大面街办东洪社区五组、成都托福自行车制造厂(距车站外侧约25m );车站的北端:北端 31m 为 167 厂商铺。

车站的西北角:为四川新世纪医用高分子制品有限公司和宏亿集 团(距车站北端头约 50m )。

1.3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钻孔揭示,场地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 );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2-1fgl )粉质粘土、粘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K2g )紫红色泥岩和砂岩。

从上至下分述如下:①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 )i 杂填土:褐灰、灰褐等杂色,松散~稍密,湿。

由碎石、砂土、砖瓦碎块等建筑垃圾组成,其间充填粘粒。

该层主要分布于车站北段汽车修配 厂,层厚0.5~4.2m 。

该层均一性差,多为欠压密土,结构疏松,具强 度较低、压缩性高、荷重易变形等特点。

根据对当地居民调查,结合钻探成果资料,本车站北段汽车修配厂钻孔BM2Z3-DHL-013、012、001 和M2Z3-DD-002 区域原为回填后的深大基坑,基坑回填深度约为8.6~9.1m。

fgl)②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Q2-1i 粘土:黄褐色、褐黄色,局部为灰褐色。

硬塑,局部可塑。

本层主要分布在车站中部的台地上,顶板埋深0.5~9.1m,层厚1.1~3.7m。

ii 粉质粘土:褐黄色。

硬塑。

含铁、锰质氧化物结核。

网状裂隙发育,裂隙面充填少量灰白色粘土,厚度1.0~2.0m。

③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顶板起伏较大,顶板埋深 0.3~10.2m,勘察未揭穿,与上覆第四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i 全风化泥岩(W4):红褐、紫红色。

机动回旋钻进极易。

岩体结构已全部破坏,全风化呈粘土状,岩质很软,岩芯遇水大部分泥化。

该层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强风化泥岩顶部,层厚0.4~2.9 m。

ii 强风化泥岩(W3):红褐、紫红色。

岩质软,粉砂质、泥质结构,块状构造。

节理、裂隙发育,局部裂隙面可见黑色氧化物膜。

该层局部缺失,层位顶板埋深2.0~10.8m,层厚0.8~6.0m。

iii 中等风化泥岩(W2):红褐、紫红色。

粉砂质、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岩质较硬,锤击声半哑~较脆。

本层大部分钻孔埋深10.0m~12.0m 和 23.0m~26.0m 夹有石膏斑点或薄片。

本层顶板埋深成都4.7~16.0m,本次勘探未揭穿。

成都根据野外钻探资料分析,本场地基岩埋深11.0~16.0m 处,岩层较为破碎,岩芯多呈短柱状,节理裂隙较发育。

iv 中等风化砂岩:红褐、紫红色,柱状结构,岩质较硬,锤击声半哑~较脆。

节理裂隙较发育。

岩体完整,该层呈透镜体分布于中等风化泥岩层中,厚度1.0~15.0m。

纵上所述,站区范围内覆土表层为人工填土,其下为冰水沉积层的粘性土,下伏基岩为泥岩、砂岩,本次勘察未揭穿。

地下车站站台基础埋深位于为强风化、中等风化泥岩和砂岩层上,泥岩和砂岩力学性质较好,可直接选择作为基础持力层。

泥岩属膨胀岩,对车站主体工程有一定影响。

二、编制依据2.1 根据成都地铁二号线东洪路站图纸。

2.2 现行地铁设计和施工的相关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

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②《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③《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2.3 相关地质水文详勘资料。

三、监测范围及内容根据施工设计图纸规定基坑施工的平面影响范围以两倍基坑开挖深度(H)确定,则东洪路站平面影响范围为30米,即在距基坑30 米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及建筑物作为本工程监测保护的对象。

为了及时收集、反馈和分析周围环境及围护结构在施工中的变形信息,实现信息化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及围护设计单位规定的本工程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一级的要求,确定本工程设置以下几方面监测内容:①挖孔桩顶水平位移监测;②土体侧向变形监测;③支撑轴力监测;④挖孔桩体变形监测;⑤建筑物沉降监测;⑥地面沉降监测;⑦桩内应力应变监测;⑧地下水位监测;⑨围护结构侧向土压力监测⑩钢支撑绕度监测四、监测点位(孔)布设概况4.1 车站主体基坑施工监测点位布设4.1.1 建筑物沉降、倾斜监测点在基坑周围30 米以内的建筑物共布设15 个建筑物沉降监测点。

4.1.2 基坑外地表沉降监测点在基坑外地表布置沉降监测点101 个。

4.1.3 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孔在基坑围护体外侧土体内布设4 个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孔。

4.1.4 土体侧向变形监测在基坑围护结构的外侧布设3 个侧斜监测孔,编号C1~C3。

4.1.5 围护结构侧向土压力监测点在选定的3 个挖孔桩外侧布设3 组(每组竖向布设6 个土压力盒)侧向压力测点。

4.1.6 支撑轴力监测点在基坑围护支撑布设20 组支撑轴力监测点,每道支撑上均有布设且上下位置对应,每组设3 个监测点,编号Z1~Z60。

4.1.7 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点在挖孔桩顶部的冠梁上布设26 个水平位移监测点。

4.1.8 挖孔桩桩体变形监测在冠梁上布设26 个监测测斜孔,布设位置对应位移监测点。

4.1.9 桩内钢筋应力应变监测在选定的2 个挖孔桩内布设钢筋应力应变监测点。

每个桩竖向对称布设8 个钢筋计共四个断面。

4.1.10 钢支撑的挠度测量点在长度超过20M 的每道钢支撑上等距布设5 个测量标志。

4.2 车站基坑附属围护结构施工监测点位布设4.2.1 基坑附属围护结构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在基坑附属围护结构共布设6 个建筑物沉降监测点。

4.2.2 基坑附属围护结构外地表沉降监测点在基坑附属围护结构外地表布置沉降监测点17 个。

4.2.3 基坑附属围护结构上口水平位移监测点在基坑附属围护结构的冠梁上布设15 个水平位移监测点。

4.2.4 挖孔桩桩体变形监测在基坑附属围护结构内布设15 个监测测斜孔,布设位置对应位移监测点。

五、监测控制值监测控制标准表六、车站基坑主体部分变形监测数据分析2009 年5 月至2010 年11 月,我院根据成都地铁2 号线东洪路车站基坑的施工进度先后进行了 10 个项目的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