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2,2017--2019年考博真题

合集下载

湖北中医药大学大一中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试卷 (3)

湖北中医药大学大一中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试卷 (3)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A.手厥阴经B.足少阳经C.足厥阴经D.手少阴经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A.寒与热B.上与下C.动与静D.邪与正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A.木为水之子B.水为火之所不胜C.火为土之母D.金为木之所胜4.五行中土的特性是()A.生发、柔和B.阳热、上炎C.长养、化育D.清静、收杀5.《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A.五脏B.六腑C.奇恒之腑D.脏腑6.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肺主气,司呼吸B.肺主升清C.肺主通调水道D.肺主治节7.肺的生理特性是()A.喜润恶燥B.不耐寒热C.体阴用阳D.喜燥恶湿8.脾统血的含义是()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B.脾有调节经脉中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9.肾所藏之精是指()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D.生殖之精10.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A.心阳B.肺气C.脾气D.肾阳11. 对血具有直接固摄作用的是()A.肝B.肺C.脾D.肾12. 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A.脉B.筋C.髓D.骨13.与天癸产生密切相关的物质是()A.水谷精微B.肾精C.冲任气血D.命门之火14.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A.肝的疏泄作用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C.膀胱的气化作用D.肾的气化作用15.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A.气滞B.气逆C.气不降D.气脱16.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足少阳胆经C.手少阳三焦经D.手太阳小肠经17.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主生殖功能的经脉是()A.督脉B.带脉C.任脉D.冲脉18.孙络是指()A.十五别络B.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C.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D.十二皮部的络脉19.湿邪致病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A.湿为阴邪B.湿性重浊C.湿性粘滞D.湿性趋下20. 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A.风邪B.寒邪C.暑邪D.燥邪21. 以下哪一项不是“治未病”的内容( )A.调摄精神B.煅炼身体C.审因论治D.药物预防E.避其毒气22.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B.易生风动血C.易耗气伤津D.易为阳热症状23.心悸不安,精神涣散,多由下列何种因素引起?()A.喜伤心B.怒伤肝C.思伤脾D.悲伤肺24. 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A.阴盛慎用寒药B.阳虚慎用寒药C.冬季慎用寒药D.假寒慎用寒药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肺司呼吸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有()A.心的行血功能B.脾的运化功能C.肾的纳气功能D.肝的疏泄功能E.宗气的行呼吸功能2.起于胞中的经脉有()A.督脉B.任脉C.带脉D.冲脉E.心包3.六淫中属于阴邪的有()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火邪4.根据七情分属五脏的理论,下列情志中属心所主的是 ( )A.喜B.怒C.悲D.惊E.恐5.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 ( ) A.调节精神情志 B.促进消化吸收C.维持气血运行D.协助水液代谢E.调理冲任二脉6.虚实错杂的病理变化包括 ( ) A 虚中夹实 B 实中夹虚 C 因虚致实 D 由实转虚 E 真虚假实7.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 ( ) A.滋水涵木法 B.益火补土法 C.培土制水法 D.金水相生法 E.佐金平木法8.奇恒之腑包括 ( )A.脑B.筋C.脉D.骨E.髓9.“气为血之帅”,具体表现为 ( )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生气10.以下属于病理性火的有 ( )A.五气化火B.五志化火C.命门之火D.少火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广义的神,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完整版)姓名:层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阴阳之间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时间,一定的范围之内,处于彼此不断的相互消长中,保持其动态的平衡。

() [单选题] *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正确答案)D.阴阳的相互转化2下列不属奇恒之腑的是() [单选题] *A女子胞B.胆C.三焦(正确答案)D.脑E .骨3、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 [单选题] *A.胆(正确答案)B.胃C.小肠D.大肠E.膀胱4、;六腑的生理功能的共同特点是() [单选题] *A 传化水液B.传导糟粕C.传化水谷(正确答案)D.泌别清浊E.排泄水液5 、气机是指() [单选题] *A.气的升降B.气的变化C.气的运动(正确答案)D.气血津液互化E、气的运动形式6、来自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是水谷精气中性质骠悍.运行滑利,反应迅速的部分() [单选题] *A.元气B.营气C.卫气(正确答案)D.脏腑之气E、宗气7、血液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为密切() [单选题] *A.心B.脾(正确答案)C.胃D.肝E 肾8、与肾相表里的腑是( [单选题] *A、胆B.胃C.小肠D.火肠E、膀胱(正确答案)9、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手少阴经下交() [单选题] *A、.肺经B.肾经C.膀胱经D.小肠经(正确答案)E、脾经10、具有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的是() [单选题] * A.十二皮部B.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D.奇经八脉E、十二经筋(正确答案)11、燥邪最易伤:() [单选题] *A、.心B.肝C.脾D.肺(正确答案)E.肾12、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特点的是() [单选题] *A.火邪B.风邪(正确答案)C.湿邪D.暑邪E.疫疠13、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同一疾病出现了不同的病机,即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湖北中医大学大三中医专业中医中药学试卷及答案 (4)

湖北中医大学大三中医专业中医中药学试卷及答案 (4)

湖北中医大学中医中药学试卷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 分钟学号姓名年级专业一、填空题(共10小题、20分,每小题2分。

如填药名,每空限填一种药名。

)1.我国现存第一部药学专著是载药2.水火共制法主要包括蒸、煮、3.药物七情中4.麻黄的功效是发汗解表、5.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药物是饮的药物是6.石膏入汤剂应7.延胡索的功效是活血,8.黄芩、黄连、黄柏的功效共同点是9.金银花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疮疖痈肿,寒证,10.甘遂反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正确者在题后方框内划t,错误者在题后方框内划f。

)11.辛味药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12.桂枝发汗作用较麻黄为强。

13.栀子常用于湿热黄疸。

14.大黄入汤剂宜先煎。

15.羌活、独活均能祛风湿、止痛、解表。

16.山楂尤宜于肉食积滞。

17.天南星功能清热化痰、息风止痉。

18.化痰药也可用于瘿瘤。

19.羚羊角能清肝明目。

20.大剂量党参可以代替人参用于急救虚脱。

三、改错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道试题括号内的内容中,均有错误或不准确的表述,应试者将其找出,把正确的内容写在该处的下面,并不得改动括号外的文字。

)21.牛黄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平肝潜阳]。

22.龙胆草的功效是[清热凉血、泻心胃火]。

23.厚朴的功效是[燥湿、行气、活血、杀虫]。

24.地榆的功效是[化瘀止血、清热利尿]。

25.全蝎、蜈蚣的功效共同点是[息风止痉、利水通淋、温中止呕]。

四.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所选择的答案的符号写在题后的方框内。

)26.作为是十九畏的药物,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丁香畏郁金B 官桂畏石脂C 牙硝畏三棱D 水银畏雄黄E 狼毒畏密陀僧27.炙法属于炮制法中的:A 修制B 水制C 水火共制D 火制E 其他制法28.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川芎的功效?A 活血B 行气C 补血D 祛风E 止痛29.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A 酸枣仁B 柏子仁C 远志D 合欢皮E 龙骨30.下列哪味药主要用于肺胃出血?A 仙鹤草B 白茅根C 地榆D 槐花E 白及31.功善补气升阳的药物是:A 党参B 西洋参C 黄芪D 白术E 山药32.功善安胎的药物是:A 肉苁蓉B 锁阳C 补骨脂D 益智仁E 杜仲33.薤白的功效是:A 温中止呕B 止咳平喘C 通阳散结D 调经止痛E 凉血止血34.功能泻下、软坚、清热的药物是:A 大黄B 芒硝C 芦荟D 番泻叶E 甘遂35.入汤剂宜烊化的药物是:A 阿胶B 熟地C 白芍D 当归E 龙眼肉五、问答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36.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专升本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专升本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专升本试题及答案——中医药类专业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试卷一(A1)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 分,计 20 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1 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 )A.隋唐时期B.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战国至秦汉时期E.春秋战国时期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d )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E.张元素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c)A.心 B.脾 C.肝 D.肾 E.肺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b)A.五行相生B.五行相克C.五行相乘D.五行相侮E.五行制化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c)A.胆B.胃C.三焦D.脾E.脑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b )A.鼻B.耳C.口D.舌E.目7.“罢极之本”是指( a )A.肝B.肾C.脾D.胆E.心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 )A.肝与肺B.心与肺C.脾与肺D.肾与肺E.心与肾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c )A.元气B.心气C.宗气D.营气E.卫气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 d )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能化气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c)A.宗气虚B.胃气虚C.脾气虚D.肾气虚E.肺气虚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d)A.正经B.经别C.经筋D.别络E.奇经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d )A.拇指端B.食指端C.中指端D.小指端E.无名指端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 b )A.偏阴质 B.偏阳质 C.痰湿质 D.阴阳平和质 E.气虚质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d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E.以上都不是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怒则气上B.思则气缓C.悲则气消D.惊则气乱E.劳则气耗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A.正气不足B.邪气侵袭C.正邪相争D.体质虚弱E.气候异常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c)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盛转阳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d)A.脾肾B.肺肾C.心肺D.脾肺E.心肾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c)A.阴偏盛B.阳偏盛C.阴偏衰D.阳偏衰E.阳胜则阴病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 分,共 20 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 2 个是正确的。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一、填空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

2.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3.《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和。

4.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由代医家等编著。

5.温病学理论源于、、等书。

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7.中医学包括、、三部分。

8.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有、、、四大方面。

9.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多呈旦、昼、夕、夜。

10. 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

11.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为主宰,为中心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以及有密切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2.人体自身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大方面。

13.人身之“三宝”中,精为 ,气为 ,神为。

二、判断题1.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

()2.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着眼于辨证而不辨病。

()3.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属于整体观念的范畴。

()4.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

()5.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6.秦医医和提出了“六气病源说”。

()7.人身之“三宝”即精、气、神。

()三、名词术语解释1.中医学2.整体观念3.百骸4.人气5.证 6.辨证论治7.同病异治8.异病同治9.五脏一体观10.形神一体四、简答题1.何谓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特征是什么?2.《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要成就是什么?3.《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4.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5.简述形与神各自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6.何谓中医基础理论?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7.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主要可概括为几个方面?8.现代中医学理论发展的特点是什么?9.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何?10. 简述辨证的具体内容。

11.辨证与论治有何联系?五、论述题1.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2.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3.你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如何认识的?4.试述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5.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6.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7.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8.如何理解辨证与辨病的关系?答案一、填空题1.《黄帝内经》2.《脉经》3.《伤寒论》《金匮要略》4.隋巢元方5.《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6.整体观念辨证论治7.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中医临床医学8.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医药知识的积累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9.慧安加甚10.辨证论治11.心五脏自然界社会环境12.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13.基础动力主宰二、判断题1.×2.×3.√4.√5.√6.√7.√三、名词术词解释1.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中医药类专业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d )A.隋唐时期B.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战国至秦汉时期E.春秋战国时期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d )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E.张元素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c)A.心B.脾C.肝D.肾E.肺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b)A.五行相生B.五行相克C.五行相乘D.五行相侮E.五行制化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c)A.胆B.胃C.三焦D.脾E.脑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b )A.鼻B.耳C.口D.舌E.目7.“罢极之本”是指(a )A.肝B.肾C.脾D.胆E.心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 )A.肝与肺B.心与肺C.脾与肺D.肾与肺E.心与肾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c )A.元气B.心气C.宗气D.营气E.卫气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d )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能化气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c)A.宗气虚B.胃气虚C.脾气虚D.肾气虚E.肺气虚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d)A.正经B.经别C.经筋D.别络E.奇经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d )A.拇指端B.食指端C.中指端D.小指端E.无名指端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b )A.偏阴质B.偏阳质C.痰湿质D.阴阳平和质E.气虚质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d )A.风邪B.火邪C.暑邪D.燥邪E.以上都不是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A.怒则气上B.思则气缓C.悲则气消D.惊则气乱E.劳则气耗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A.正气不足B.邪气侵袭C.正邪相争D.体质虚弱E.气候异常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c)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盛转阳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d)A.脾肾B.肺肾C.心肺D.脾肺E.心肾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c)A.阴偏盛B.阳偏盛C.阴偏衰D.阳偏衰E.阳胜则阴病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

中医考博试题.doc

中医考博试题.doc

中医文献学2005年1何谓文献学?屮医文献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哪些方而?2金元时期中医学术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述此期的主要医家和医著。

3请问汉刘歆的《七略》中提出的六略分类法是哪六略,其中医经、经方等书籍分在哪一略?4请简述校勘与校觥的关系。

5请简述古籍的丿力代版本类别。

6伪书的形成主要有哪些因素?如何辨析和利用伪书?7宋代校正医书局的主要成员冇哪几位?在中医古籍整理方面有何成就?(举出5例)8中医文献研究中选择善本有何重要意义?9请简述《伤寒杂病论》传本系统。

10试述中医文献研究对于当代中医临床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2006年1何谓文献?简述我国古代文献载体。

2类书与丛书有何区别?各举出三部较著名的中医类书和丛书。

3简述六朝至隋唐时期医药文献发展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4简述避讳的概念、避讳方法并举例说明研究避讳对中医占籍的校勘与利用的意义。

5校勘的主要方法有几种?请简述之。

6请简述点校说明与校勘的概念,并说明两者的区别?7请简述训诂(注释)的基本方法。

8请简述占代书目的基木结构。

9请简述四部分类法,其中“医学类”书籍分在哪一部?10请结合您所从事的研究,谈谈对屮医文献学的认识。

2007年1简述胡适捉出辨别伪书的五种方法。

2我国占代解题课分为几类,请分别进行简述。

3从哪几个方而进行版本鉴别,请试述Z。

4请简述校勘的方式。

5什么是因声求意。

请试述之。

6以《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为例,分析中医类书的常见体例。

7《黄帝内经》冇哪几个主要传本系统、请简述Z。

8陈垣先生总结占籍校勘“四校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9六朝至隋唐时期医药文献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冇哪些代表作品?10屮国古代书口的基木结构和特点是什么?2008年1什么是类书、丛书?以屮医书籍为例说明二者的特点。

2什么是“比较互证”,其方式主要有哪些?3评判辑佚书优劣的标准是什么?4胡适在《屮国哲学史大纲》对辨别伪书如何认识的?5试述《晋中经簿》一书对目录学分类方法的影响。

中医药大学博士历年真题整理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药大学博士历年真题整理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2005年1请结合阴阳学说得观点,谈一下您对唐王冰注解《素问。

至真要大论》时所提出得“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得认识。

2请简述气得主要来源。

3《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请谈谈您得认识、4请用简单得表格,说明十二经脉得名称、分类、简要循行部位。

5请简述疠气形成与疫病流行得原因。

6何谓五行得相生与相克?五行得生克制化对事物有何作用?7试述肝脾在生理病理上得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指导意义?8何谓“辨证求因”?辨证求因在临床上有何重要指导意义?9试述整体观念在医学模式转变中得作用?10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辨证治疗方面有哪些应用?2006年1《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基础理论得形成有何贡献?2何谓七情?简述七情致病得特点就是什么?3试述十二经脉得走向交接规律与在四肢得分布规律、4试分析脑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得地位及其意义、5试述内生“五邪”学说得主要内容。

6《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请据此简述您对三因制宜基本治则得认识。

7《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请阐释其含义,并说明其临床指导意义、8《难经七十七难》曰“见肝之病,则知肝传脾,故先实其脾气、”请结合五行学说,谈谈您得认识、9请简述气得生成与脏腑得关系。

10请谈谈您对肾藏精得认识。

2007年1试述阴阳自与得含义及其意义。

2“肺与秋气相通应”有何临床意义。

3请阐述痰饮致病得特点。

4试从整体观念得角度论述中医学得形神统一观。

5如何应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6在中医脏腑学说中,“脑”得地位及其意义就是什么?7试述标本得内涵及治标与治本得缓急取舍?举例说明。

8张介宾说:“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

”能用精气分阴阳来解释实寒、实热、虚寒、虚热等寒热性病证不?解释这些寒热性病证得“阴阳”所指各就是什么?简述之。

9试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得概念及其之间得逻辑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中医药类专业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d )A.隋唐时期B.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战国至秦汉时期E.春秋战国时期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d )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E.张元素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c)A.心B.脾C.肝D.肾E.肺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b)A.五行相生B.五行相克C.五行相乘D.五行相侮E.五行制化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c)A.胆B.胃C.三焦D.脾E.脑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b )A.鼻B.耳C.口D.舌E.目7.“罢极之本”是指(a )A.肝B.肾C.脾D.胆E.心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 )A.肝与肺B.心与肺C.脾与肺D.肾与肺E.心与肾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c )A.元气B.心气C.宗气D.营气E.卫气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d )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能化气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c)A.宗气虚B.胃气虚C.脾气虚D.肾气虚E.肺气虚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d)A.正经B.经别C.经筋D.别络E.奇经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d )A.拇指端B.食指端C.中指端D.小指端E.无名指端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b )A.偏阴质B.偏阳质C.痰湿质D.阴阳平和质E.气虚质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d )A.风邪B.火邪C.暑邪D.燥邪E.以上都不是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A.怒则气上B.思则气缓C.悲则气消D.惊则气乱E.劳则气耗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A.正气不足B.邪气侵袭C.正邪相争D.体质虚弱E.气候异常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c)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盛转阳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d)A.脾肾B.肺肾C.心肺D.脾肺E.心肾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c)A.阴偏盛B.阳偏盛C.阴偏衰D.阳偏衰E.阳胜则阴病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中医药类专业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d )A.隋唐时期B.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战国至秦汉时期E.春秋战国时期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d )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E.张元素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c)A.心B.脾C.肝D.肾E.肺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b)A.五行相生B.五行相克C.五行相乘D.五行相侮E.五行制化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c)A.胆B.胃C.三焦D.脾E.脑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b )A.鼻B.耳C.口D.舌E.目7.“罢极之本”是指(a )A.肝B.肾C.脾D.胆E.心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 )A.肝与肺B.心与肺C.脾与肺D.肾与肺E.心与肾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c )A.元气B.心气C.宗气D.营气E.卫气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d )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能化气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c)A.宗气虚B.胃气虚C.脾气虚D.肾气虚E.肺气虚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d)A.正经B.经别C.经筋D.别络E.奇经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d )A.拇指端B.食指端C.中指端D.小指端E.无名指端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b )A.偏阴质B.偏阳质C.痰湿质D.阴阳平和质E.气虚质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d )A.风邪B.火邪C.暑邪D.燥邪E.以上都不是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A.怒则气上B.思则气缓C.悲则气消D.惊则气乱E.劳则气耗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A.正气不足B.邪气侵袭C.正邪相争D.体质虚弱E.气候异常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c)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盛转阳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d)A.脾肾B.肺肾C.心肺D.脾肺E.心肾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c)A.阴偏盛B.阳偏盛C.阴偏衰D.阳偏衰E.阳胜则阴病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中医药类专业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A.隋唐时期B.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战国至秦汉时期E.春秋战国时期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E.张元素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A.心B.脾C.肝D.肾E.肺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A.五行相生B.五行相克C.五行相乘D.五行相侮E.五行制化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A.胆B.胃C.三焦D.脾E.脑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A.鼻B.耳C.口D.舌E.目7.“罢极之本”是指()A.肝B.肾C.脾D.胆E.心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肝与肺B.心与肺C.脾与肺D.肾与肺E.心与肾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A.元气B.心气C.宗气D.营气E.卫气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能化气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A.宗气虚B.胃气虚C.脾气虚D.肾气虚E.肺气虚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A.正经B.经别C.经筋D.别络E.奇经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A.拇指端B.食指端C.中指端D.小指端E.无名指端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A.偏阴质B.偏阳质C.痰湿质D.阴阳平和质E.气虚质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A.风邪B.火邪C.暑邪D.燥邪E.以上都不是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怒则气上B.思则气缓C.悲则气消D.惊则气乱E.劳则气耗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正气不足B.邪气侵袭C.正邪相争D.体质虚弱E.气候异常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盛转阳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A.脾肾B.肺肾C.心肺D.脾肺E.心肾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A.阴偏盛B.阳偏盛C.阴偏衰D.阳偏衰E.阳胜则阴病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

中医学基础(中基)试卷

中医学基础(中基)试卷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中基)试卷适用专业及层次:中药学、制药工程、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答案请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填写在试卷上者答题无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异病同治2.阴阳3.滋水涵木法4.藏象5.神6.后天之本7.经络8.气机9.六淫 10.辨证求因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和。

2.金元四大家中,为“补土派”代表,为“滋阴派”代表。

3.《尚书·洪范》中说:“金曰”,“水曰”。

4.火之所胜者为,所不胜者为。

5.宗气是由与相结合,聚于胸中而生成。

6.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和。

7.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8.血液的生理作用有二,一是,二是。

9.《内经》有言:“怒则气上,喜则,悲则,恐则气下,……”10.调整阴阳的根本原则是和。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道试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请将最佳答案填在答题纸对应的题号下。

每小题1分,共30分。

)1.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古典医籍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2.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A.吴又可B.吴鞠通C.叶天士D.以上都不是3.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阴:A.推动B.兴奋C.温煦D.滋润4.阴阳属性的“征兆”是:A.寒热B.上下C.水火D.左右5.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A.水和火B.土和水C.金和木D.火和土6.属于五行相侮的是:A.肾病及心B.肝病及心C.肝病及肺D.肺病及肾7.以五脏主五志言,下列中何项为错:A.思为脾之志B.忧为肺之志C.恐为心之志D.怒为肝之志8.与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A.心与肾B.肝与肾C.肺与肾D.肝与脾9.五脏六腑之大主是指:A.肾B.肺C.心D.脾10.膀胱的贮尿和排尿的功能主要依赖于:A.脾气升清B.肝主疏泄C.肺气肃降D.肾之气化11.“血之余”是指:A.齿B.爪C.筋D.发12.称作“中精之府”的是:A.脉B.胆C.胃D.心包13.《金匮要略心典》曰:“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其生理基础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摄津 C.气能行津 D.津能载气14.津液输布的通道是:A.脉管B.三焦C.经络D.腠理15.中医学强调人身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A.水谷精气B.宗气C.营气D.元气16. 具有“精专柔和”特性的气是:A.宗气B.营气C.真气D.元气17.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是:A.水谷精微B.津液C.精D.营气18. 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是:A.肝肺(左升右降)B.心肾(水火既济)C.肺肾(呼浊纳新)D.脾胃(升降相因)19. 下列所述十二经脉名称错误的是:A.手太阴肺经B.足厥阴肝经C.足少阳胆经D.手少阴心包经20.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头为诸阳之会B.督脉为阳脉之海C.任脉为阴脉之海D.带脉为血海21.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A.外寒B.内寒C.伤寒D.中寒22. 邪气是指:A.六气B.清气C.抗邪能力D.致病因素23.属于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阴阳互损B.阴阳格拒C.阴阳转化D.阴阳盛衰24.阳偏衰的病机是指:A.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B.脏腑机能减退C.阴寒伤阳,阴盛阳虚D.阳气虚损,导致精血津液不足25.“至虚有盛候”的病证性质是:A.真实假虚证B.真虚假实证C.虚中夹实证D.实中夹虚证26. 所谓“实证”的病理是:A.邪盛正衰B.邪盛正未衰C.正衰邪不盛D.正虚邪恋27.“治病求本”之“本”系指:A.正气B.症状C.病机D.邪气28.“阴胜则寒”,治当:A.寒者热之B.寒因寒用C.阴病治阳D.用寒远寒29.在寒冷的季节里应慎用寒性药物,此用药戒律称为:A.用热远热B.寒因寒用C.寒者热之D.用寒远寒3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A.实热证B.虚寒证C.实寒证D.虚热证四、多选题(从下列各道试题的多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所选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入答题纸对应的题号下。

湖北中医药大学3507中医骨伤科学2017年考博真题试卷

湖北中医药大学3507中医骨伤科学2017年考博真题试卷
5.延迟愈合,不愈合特点
6.股骨头坏死放射学分期
7.股骨颈前倾角及临床意义
8.小夹板使用适应症禁忌症
9.创伤急救5大技术
10.颈椎病分型及各自临床表现特点
湖北中医药大学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3507中医骨伤科学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问答题(100分)
1.肌力分级
2.医宗金鉴正骨八法
3.中西医结合骨折治疗四原则
4.骨折固定方法有哪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

2017年3月11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真题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乙癸同源、水火既济2.仓廪之官、决渎之官3.用热远热、热因热用4.忘了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气脱与亡阳的定义与联系2.热、火、暑的异同点3.忘了4.忘了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何谓肾精、肾气、肾阳、肾阴?试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阴阳偏衰既可导致相对一方亢盛,又可导致相对一方虚损不足,对此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分析?3.风气动的概念、成因和病机。

4.“治病求本”与“标本缓急”中的“本”的区别与联系。

2017年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基础理论考题记忆版1.为什么说“亡血家不可发汗”?2.何谓体质?何谓征候?二者有何联系?3.何谓七情?为什么说情志病皆从心生?4.何谓脱气?与亡阳有何区别?5.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之间的联系?6.何谓循经论治?何谓分经论治?试论头痛与牙痛的分经论治?7.对脾喜燥恶湿,胃喜润勿燥的理解?8.金元四大家。

9.对“金曰从革”的理解及临床指导意义?2016年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回忆一、名词解释(20分,5个每题4分)1.水火既济2.经脉3.寒性凝滞4.阴阳格拒5.七情伤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5个)1.简述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2.何为正治?包括哪些治法?3.何为痰饮?痰饮的分类?4.简述宗气学说的原理?5.心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其与形、体、窍、华、志、液之间的关系?三、论述题(共40分)1.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解?(15分)2.中医“体病相关”理论与临床意义?(25分)2017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一,名词解释(2*5)1.疬气2.五脏化液3.百病皆由气4.从化5.皮部二,简答(10*5)1.试论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2.阴维脉、阳维脉经脉循行及其功能。

3.试述“肾为胃之关”。

4.试述何谓反治?简述其应用。

5.试述五运推演步骤,举例说明。

三,论述(20*2)1.论述整体观念。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复习题(七版教材)绪论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础和方法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4.整体观念的概念5.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结构、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说明)6.试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7.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2.精气生万物的机理3.气的两种存在形式4.气机与气化的概念及其联系5.气的中介作用的意义6.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7.阴阳的基本概念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9.阴阳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的关系10.阴阳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义11.阴阳交感的机理和意义12.阴阳消长的涵义和形式13.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条件和形式14.阴阳自和的涵义和意义15.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划分(二分法与三分法)16.阴阳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理变化及其理论基础17.怎样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18.五行的基本概念19.五行的特性20.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21.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关系22.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胜、所不胜关系23.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24.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25.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26.母子相及的涵义27.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2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30.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方法第二章藏象1.藏象的基本概念2.藏象学说的形成3.藏象学说的特点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5.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6.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7.心藏神的概念,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由8.心的生理特性9.心在液为汗的机理10.肺主呼吸与主一身之气的涵义和关系11.肺主行水或为水之上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12.肺朝百脉、主治节的涵义13.肺为华盖和娇脏的生理病理意义14.肺气宣发与肃降的概念和体现15.肺合皮毛的机理和意义16.脾主运化的涵义和内容17.脾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义18.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19.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意义20.脾气主升的主要体现21.脾喜燥恶湿的临床意义22.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体现23.肝主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24.肝为刚脏的生理病理意义25.肾藏精的涵义26.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及其生理作用,肾为先天之本27.肾阴、肾阳的来源和功能28.肾为五脏阴阳之本的涵义29.肾主水的概念和机理30.肾主纳气的概念和机理31.肾主蛰守位的生理意义32.肾主骨生髓通脑33.七冲门的部位及作用34.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35.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3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37.胃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38.小肠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机理39.大肠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脏腑功能40.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41.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4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43.脑的主要生理功能4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此有关的诸因素45.心与脾之间的关系46.心肾相交的概念47.肺与脾之间的关系48.肺与肾之间的关系49.肝与脾之间的关系50.肝与肾之间的关系51.脾与肾之间的关系52.肺与大肠之间的关系53.脾与胃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1.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2.人体之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3.人体之精的功能4.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的概念5.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6.人体之气的生成7.气的运动、运动形式及其对生命活动的意义8.脏腑之气的升降运动规律9.人体之气化的概念、形式及其与气机的关系10.人体之气的主要生理功能11.元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和功能12.宗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和功能13.营气和卫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和功能14.营气和卫气的区别和联系15.血的基本概念16.血的生成及其有关的脏腑功能17.血液的循行及其相关的脏腑功能18.血的功能19.津液的基本概念,津与液的区别20.与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各自相关的脏腑功能21.津液的功能22.气血之间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23.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24.精血同源、津血同源与汗血同源的涵义25.“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意义26.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第四章经络1.经络的基本概念2.经络系统的大致构成3.经别、别络、孙络、浮络、经筋、皮部的概念4.十二经脉的名称及命名原则5.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属络关系和流注次序6.十二经脉循行中联络的脏腑和主要交接点7.奇经八脉的概念和作用8.督任冲带四脉的循行、功能及其异同9.经络的生理功能10.经络理论在阐释病理变化方面的应用第五章体质1.体质的基本概念2.体质的构成3.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4.体质学说在阐释发病及病理方面的应用第六章病因1.病因与病因学说的基本概念2.中医学病因学说的主要特点(辨症求因)3.六气与六淫的概念,六气变六淫的条件4.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5.风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风为百病之长6.寒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伤寒与中寒的区别7.湿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8.燥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温燥与凉燥的不同9.火热之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火与热的区别10.暑邪的概念、性质和致病特征;暑邪的季节性11.疠气的概念、致病特点;传染途径12.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13.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14.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5.过劳与过逸的概念和主要内容16.饮食失宜的主要内容17.痰饮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机理18.痰饮的致病特点19.瘀血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机理20.瘀血的致病特点21.瘀血病证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第七章发病1.正气与邪气的基本概念2.发病的基本原理3.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4.卒发、伏而后发、徐发、继发、合病与并病、复发的机理第八章病机1.病机的概念、分类2.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的关系3.虚实、虚实错杂、虚实真假的病机特点4.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的关系5.阴阳失调的基本概念6.阴阳偏胜的病机特点及其发展趋势7.阴阳偏衰的病机特点及其发展趋势8.阴阳互损的病机及其表现的证候9.阴阳格拒的病机及其表现的证候10.亡阴与亡阳的机理及其关系11.邪正盛衰与阴阳失调的关系12.精虚与精瘀的病机及主要表现13.气虚的概念和形成原因14.气机失调的概念及主要表现15.气滞的原因和主要表现16.气逆与气陷的原因和多发脏腑17.气闭与气脱的原因与表现18.血虚的概念和形成原因19.血瘀的概念及病机,与瘀血的区别20.出血的概念及病机21.伤津与脱液的区别22.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及有关的脏腑功能2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的几种主要表现24.精虚、血虚、津液不足、气虚、阴虚、阳虚之间的区别25.内生五邪的概念26.内风的病机主要有哪几种?27.火热内生的病机主要有几种?第九章防治原则1.预防的基本原则2.养生的意义及其与预防的关系3.治则与治法的概念及区别4.治病求本的概念5.标本的涵义,标本治法的应用6.正治与反治的概念、内容和异同7.扶正祛邪的基本概念和临床应用8.调整阴阳的概念及其基本方法9.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概念。

湖北医药学院中医期末考试题

湖北医药学院中医期末考试题

湖北医药学院中医期末考试题中医题目:1、脏腑辩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对疾病的症候进行分析和归纳,借以推究其病机,判断病位、病性以及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辩证方法.2、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3、四诊:亦称诊法,是中医收集临床资料,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1分),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个方面(1分)。

辨证论治)。

2、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3、舌诊主要包括看(舌质)和(舌苔).4、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5、心主血脉,其华在( 面),在液为( 汗),开窍于舌。

6、方剂的组方原则为:( 君)、臣、佐、(使).7、小肠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8、消渴的病机主要在于燥热偏盛,阴津亏虚,其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9、中医基本治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10、水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评分评卷人二、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或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A )1。

《内经》由哪两本书组成:A、素问、灵枢B、素问、难经C、灵枢、难经D、素问、本草( C )2。

下列属于五脏的是:A、脑B、髓C、肝D、脉E、女子胞( E )3. 虚损辨证不包括:A、气虚B、血虚C、阴虚D、阳虚E、食积( C )4.下列不属于八纲的是:A、热B、里C、外D、阴E、虚( B )5.下列表里配属关系有误的是:A、心与小肠B、肾与脑C、脾与胃D、肝与胆E、肺与大肠( D )6.下列对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主气,司呼吸B、通调水道C、开窍为鼻D、在液为泪E、其华在毛( C )7.内脏下垂的病机是:A、气滞B、气脱C、气陷D、气闭E、气逆( A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试联系脏腑功能阐述津液代谢全过程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1、五行关系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2、中医整体观念的概念及临床运用
3、膀胱藏津液及膀胱与尿形成的关系
4、血的生产、运行与相关脏腑的关系
医学考博
历年真题试卷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简答题
1、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基本确立的典籍?各有何价值?
(1)《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是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典籍,被称为“医家之宗”。该书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创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4.五行概念,五行各自特性,依据《尚书.范洪》说明引申义
5.肾的生理特点,肾主藏精的生理作用和对养生的指导作用?
6.肺的生理特点,从其生理特点分析肺的生理功能
7.辨证论治概念,辨证论治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其精神实质是什么?区别于辨病论治和对症治疗,谈谈辨证论治的应用价值
8.体质在疾病传变中的作用如何?其一般规律如何?请根据体质特征简述在针药运用中的宜忌。
9.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问答题
1.气机概念,以脏腑气机规律为着力点分析气化作用?
2.神的概念,从生理和病理角度分析脏腑与神的关系?
3.痰分有形之谈和无形之谈,如何甄别?试述其致病特点。
(2)《难经》在此同时《难经》作为《内经》的辅翼,同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在不少方面充实了《内经》的内容。创造性提出“独取寸口,以知五脏六腑死生吉凶”的诊脉方法。创“右肾为命门”说。
(3)《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标志着辨证论治体系的创立和应用。其中《伤寒论》确立了外感病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对内伤杂病进行了辨证论治。
9.经别和别络如何区别?各自的生理功能如何?
10.如何运用阴阳学说解释人体病理状态?
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
1.亡阴亡阳的机制?相互之间的关系?
2.肝与脾、肝与肾的关系
3.血液与脏腑的关系
4.复发机理及诱因
5.风邪的致病特点
6.肺气肃降体现在哪些方面
7.气与血的关系
8.心与肾的关系
2、阴阳学说分析疾病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如何确定治则,归纳药性?
3、脾胃关系如何?为何称其为后天之本?
4、何谓气?如何生成?有哪些功能?
5、何谓经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6、何谓七情内伤?致病特点?
7、何谓扶正与祛邪?应用原则如何?
二、论述题
1、试述实的含义和形成原因及临床常见表现?
2、肝主疏泄的含义、生理和病理
(4)《神农本草经》是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集汉以前药物学之大成。首先对药品进行初步分类:分上、中、下三品。对药物的四性五味,七情和合,方剂的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作了阐述,并对药物的产地、采集、炮制方法和剂型与疗效的关系,成为了历代本草之蓝本。
至此,从基础理论的确立,辨证论治体系的应用,药物专著的问世,相对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元气、正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卫气、营气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6、何为奇经八脉及其功能
7、瘀血的特点及其病症特点
8、内生火热的概念及机理
9、虚实转化的概念及机理
10、治则、治法的概念及关系
(湖北中医大学的小册子背了45分,+广州中医药大学小册子25分(广中医的基础小册子)+课本=80-100分)
湖北中医药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