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40年代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40年代文学(1937-1949)
第一节概述
抗战初期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面对抗战初全民性的抗战题材创作,当时主持国民党《中央日报》副刊的梁实秋表达了不满情绪,希望文学能够表达更丰富多样的生活和主题。这种“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得到了沈从文的应和,他认为作家也不必工具化地服务于战争现实,可以从更长远的思想建设角度为名族未来服务。左翼作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明确的批评。孔罗荪批评梁实秋的言论“抹杀了今日全国文艺界的一个共同目标:抗战的文艺”;张天翼指出,文艺创作中的“差不多”、“八股”要反对,但目的恰恰在于更紧、更深入地把握时代和现实。其他人的文章多数对“与抗战无关”的观点进行了批驳。
第二节国统区文学创作
1.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至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不同的风格流派的许多进步诗人都以政治讽刺诗为武器进行战斗。郭沫若的《进步赞》、臧克家的《有的人》、邹荻帆的《幽默的人》等,都是政治讽刺中的力作。
2.20世纪40年代的国统区先后出现了两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
3.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20世纪40年代的著名诗人艾青和田间也曾在这些刊物上发表过诗作。七月诗派的主要代表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七月诗派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并要表现出主观的密切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第三节解放区文学创作
1.根据地早期诗歌主要是朗诵诗和接头诗。接头诗大多是政治抒情诗和小叙事诗。抗战后期在人们军对中兴起的“枪杆诗”与朗诵诗、街头诗运动一脉相承。
2.解放区早期的小说创作以丁玲为代表。她的作品有《我在霞村的时候》《夜》《在医院中》等,文艺座谈会结束以后,解放区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代表作家有赵树理,孔厥,刘白羽等也曾名重一时。
3.解放区散文创作主要集中在报告文学、速写和文艺通讯方面,较为著名的散文作家有华山,吴伯萧,刘白羽,孙犁等,他们这一时期写下了不少反映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军民生活的散文作品。
第四章50至70年代文学(1949-1977)
第一节概述
1.1949年至1966年“文革”爆发,一般称作“十七年文学”,它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导,取得了一定的创作成绩,也因为“左”思潮的不断干扰而屡受挫折,其
发展轨迹是曲折起伏的。“文革”十年中,极“左”思潮占统治地位,文学事业遭到空前的劫难。
2.“十七年文学”中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实绩和明显不足
总体看来,“十七年”的文学是延安文艺座谈会提出的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的直线延续。各种载体的文学创作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特别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戏剧、电影,都曾涌现过一批较好的作品,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实绩。
“十七年”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有其明显的不足。不少作品因其政治宣传、中心任务的制约而被迫付出真实性受损的代价。
第二节“十七年”的小说
1.“十七年文学”中小说创作的主要缺失
简单、机械地理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把文艺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等同于直接服务于政治。
由于从抽象的政治结论出发,一些小说不是采用文学的构思方法,而是采用非文学的构思方法、或者停留在生活表象的描述,注重事件的铺叙,纠缠生产方案之争,对素材提炼不够等。形成了同一的图解理念的思维模式,有公式化、概念化倾向。
对现实主义的理解比较狭隘,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不够多样,更缺乏批评现实主义深度的作品。
2.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小说创作的几种形态
(1)具有浓厚的现代主义文学色彩,以白先勇,王文兴,欧阳子等人的创作为代表
(2)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现实主义意味,以林海音,陈映真等人的创作为代表。
(3)表现海外中国人生活的作品,以聂华菱等人的作品为代表。
(4)通俗文学作品,以琼瑶的创作为代表。
第三节“十七年”的诗歌
20世纪50年代“颂歌”给诗坛带来的新诗风和存在的缺失
颂歌无疑给诗坛带来了明朗的色调和昂扬的诗风,但与此同时,诗歌创作中若干不应忽视的缺失亦逐渐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为:题材不够多样,形式比较单一:简单配合政治运动、中心工作的“传声筒”倾向已在不分诗作中初露端倪:以赞颂新时代、新生活为己任的诗人们,大抵致力于外部现实图景的描绘而回避“自我”形象的描写:对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作深入揭示的诗篇更是凤毛麟角。凡此种种,均导致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的诗坛未能摆脱“大统一”的创作格局,而作品艺术风格的趋同,诗人艺术个性的萎缩,都是不利于诗歌的健康发展。
第四节“十七年”的散文
“十七年”散文创作的经验教训
散文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宽松的政治环境;创作队伍的形成对散文的繁荣至关重要;“左”倾理论和僵化观念势必遏制散文的多元化功能。
杨朔散文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思想内容:带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常常从言行中发掘美质,赞颂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作无私奉献的情操。
艺术风格:首先具有诗意的艺术构思。其次精巧的艺术结构。
秦牧散文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成就。
思想主题:取材广泛,立意高远,注重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性的结合。他善于凭借精细的观察叙述,描写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轶闻趣谈。
艺术成就:首先,联想与想象能放善收,做到杂而不乱,散而归一。其次文笔生动,深情并茂。最后秦牧散文的风格特征是多姿多彩的。
刘白羽的时代气息和艺术特色。
时代气息:刘白羽的散文擅长抒写激情,表现理想,政治色彩鲜明,时代气息浓郁。
艺术特色:他善于运用剪辑手法将历史和现实交织成形的艺术画面,表达新颖深刻的主题;擅长融情于景,营造情景交融的壮阔气象,显示出雄浑、豪放的风格特征。
第五节“十七年”的戏剧
“十七年”中工业题材戏剧的创作
这一时期的戏剧在工业题材的写作领域获得了成功。著名戏剧作家夏衍1949年以后完成的第一部话剧作品《考验》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另外,刘印、刘相如、胡零创作的《在新事物方面》、崔德志的《刘连英》等也都塑造了较为鲜明的工人形象,成为工业题材领域的重要收获。
第六节“文革”文学
“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创作
“地下文学”不像主流文学那样通过常态的媒介运行被大众接受,而是躲避高压的政治专制,以尽可能隐蔽的手抄渠道自发的传播。作者在创作中面临了受压迫、收缴、查禁、围剿,甚至批斗、坐牢、杀头的危险。主要作品有:穆旦《智慧之歌》,华汉的《华南虎》,张扬的《第二次握手》,郭小川的《秋歌》,舒婷的《船》《赠》,北岛的《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