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线的性质教案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一)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焦点、准线等几何性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从定义和标准方程出发,探究有关抛物线的焦半径和焦点弦的常见性质.过程与方法:从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出发,结合几何分析和坐标运算,推导抛物线的性质。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直角坐标系中曲线方程的关系概念的理解,解决抛物线中的弦的问题.【学法指导】结合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类比抛物线的性质,通过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讨论,进一步理解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性质的优越性,感受坐标法和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关抛物线焦半径和焦点弦几何性质的推理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技巧和结论.2.难点:对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和焦点弦几何性质推理和应用的方法渗透.学情分析:【知识回顾】1.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
(生口述完成)2.焦半径直线过抛物线y2=2px (p>0)的焦点F,与抛物线交于A(x1,y1)、B(x2,y2)两点,由抛物线的定义知,|AF|=x1+p2,|BF|=x2+p2,3.填空(顶点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方程,焦点,准线,开口.1.26y x=2.()1,0F-3.1y=-4.2270x y+=二、新课讲授【问题探究一】探究点一抛物线的几何性质问题1类比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结合图象,说出抛物线y2=2px (p>0)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怎样用方程验证?(生通过预习,完成导学案上的表格,并小组之间互相分享结果,互相讨论)1.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方程的方法进行验证)(生口述完成) 研究抛物线)0(22>=p px y : (1)范围因为0>p ,由方程可知0≥x ,所以抛物线在y 轴的右侧,当x 的值增大时,||y 也增大,这说明抛物线向右上方和右下方无限延伸. (2)对称性以y -代y ,方程不变,所以抛物线关于x 轴对称.我们把抛物线的对称轴叫做抛物线的轴. (3)顶点抛物线与它的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在方程中,当0=y 时0=x ,因此抛物线的顶点就是坐标原点.(4)离心率抛物线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和它到准线的距离的比,叫做抛物线的离心率,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1=e例题1:【引题】已知斜率为1直线经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F ,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 、B 两点.求线段AB 的长。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第二册上.抛物线的性质
8.6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我们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y2=2px(p>0)①来研究它的几何性质.1.范围因为p>0,由方程①可知,这条抛物线上的点M的坐标(x,y)满足不等式x≥0,所以这条抛物线在y轴的右侧;当x的值增大时,|y|也增大,这说明抛物线向右上方和右下方无限延伸.2.对称性以-y代y,方程①不变,所以这条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我们把抛物线的对称轴叫做抛物线的轴.3.顶点抛物线和它的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在方程①中,当y=0时,x=0,因此抛物线①的顶点就是坐标原点.4.离心率抛物线上的点M与焦点的距离和它到准线的距离的比,叫做抛物线的离心率,用e表示.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e=1.例1已知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并且经过解:因为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原点,并且经过点M (2,y2=2px(p>0).因为点M在抛物线上,所以即p=2.因此所求方程是y2=4x.的范围内几个点的坐标,得描点画出抛物线的一部分,再利用对称性,就可以画出抛物线的另一部分(图8-23).在本题的画图过程中,如果描出抛物线上更多的点,可以发现这条抛物线虽然也向右上方和右下方无限延伸,但并不能像双曲线那样无限地接近于某一直线,也就是说,抛物线没有渐近线.这就是标准方程中2p的一种几何意义(图8-24).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抛物线基本特征的草图.例2探照灯反射镜的轴截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图8-25(1)),光源位于抛物线的焦点处.已知灯口圆的直径为60cm,灯深40cm,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焦点的位置.解:如图8-25(2),在探照灯的轴截面所在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反光镜的顶点(即抛物线的顶点)与原点重合,x轴垂直于灯口直径.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2px(p>0).由已知条件可得点A的坐标是(40,30),代入方程,得302=2p×40,练习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抛物线方程:(1)顶点在原点,关于x轴对称,并且经过点M(5,-4);(2)顶点在原点,焦点是F(0,5);(3)顶点在原点,准线是x=4;(4)焦点是F(0,-8),准线是y=8.小结:1、抛物线的几何性质2、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作业:课本P123 1、2、3。
抛物线性质教案
抛物线性质教案一、引言抛物线是数学中的基本曲线之一,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
本教案将通过介绍抛物线的基本性质和相关公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抛物线的特点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掌握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焦点坐标的计算方法;3. 理解抛物线与直线的关系,学会通过求解方程组判断抛物线和直线的交点;4. 能够应用抛物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抛物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抛物线是平面上到定点(焦点)F 和一条定直线(准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过焦点 F 并垂直于准线 l 的直线。
抛物线的顶点是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是焦点所在的一侧。
2.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焦点坐标的计算方法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y = ax^2 + bx + c,顶点坐标为 (-b/2a, -D/4a),其中 D = b^2 - 4ac。
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p,焦点坐标为 (h, k + p),其中 h = -b/2a,k= -D/4a,p = 1/4a。
3. 抛物线与直线的关系与交点的求解设抛物线和直线的方程分别为 y1 = ax^2 + bx + c 和 y2 = mx + n,求解方程组 y1 = y2,可得交点坐标。
4. 实际问题的应用抛物线在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抛物线的形状可以用来模拟飞行物体的轨迹;飞行物体的发射角度和速度可以通过抛物线性质的计算得到。
另外,抛物线的形状也被用于天桥、拱门等工程设计中。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讲解抛物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示范计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焦点坐标,并演示如何求解抛物线和直线的交点。
2. 学生练习与合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练习,计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焦点坐标,以及抛物线和直线的交点。
3. 实践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抛物线性质计算飞行物体的轨迹,或者设计抛物线形状的建筑结构。
数学物理教案:抛物线的性质与应用
数学物理教案:抛物线的性质与应用一、抛物线的性质实践教案1.1 抛物线的定义与基本性质抛物线是二次函数的图像,具有特殊的几何性质和应用价值。
在数学中,我们常用一般式方程 y=ax^2+bx+c (其中a≠0 )来描述抛物线。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重点探讨抛物线的性质与应用。
首先,我们来介绍抛物线的基本性质。
抛物线的对称轴与 x 轴平行,方程形式为 x= -b/2a。
对称轴上的点称为抛物线的顶点,也是对称中心。
通过点对称性,可以得出抛物线关于顶点对称。
抛物线在顶点处取得最值,当 a>0 时,最小值为 -D/4a;当 a<0 时,最大值为 -D/4a。
其中 D=b^2 - 4ac 称为方程的判别式。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由 a 的正负决定,当 a>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 a<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1.2 抛物线的性质之焦点与准线接下来,我们将讨论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
对于给定的抛物线,焦点F(p, q)是位于对称轴上的一个点,满足距离的性质:焦点到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等于焦点到准线上的相应点的距离。
准线是过焦点 F 且垂直于对称轴的一条直线,其方程为 y=-(D/4a)。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来确定焦点的坐标,通过解方程组将焦点的坐标表示为(p, q)=(-b/2a, -D/4a)。
二、抛物线的应用实践教案2.1 抛物线的应用之物体运动轨迹抛物线不仅在数学领域有重要性质,而且在物理学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抛物线可用于描述和分析物体在自由落体或斜抛运动中的轨迹。
在物理学中,我们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当一个物体以初速度 v₀进行向下抛掷时,其运动轨迹可以用抛物线来描述。
根据抛物线的性质,我们可以计算物体的最高点、最大高度以及落地点等重要信息。
2.2 抛物线的应用之天体运动除了物体运动轨迹外,抛物线还可以用于描述天体的运动。
在天文学中,行星、卫星和彗星等天体在星际空间中的运动轨迹往往呈现出抛物线形状。
抛物线教学设计抛物线优质教案
抛物线教学设计抛物线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教材第二册第四章第四节《抛物线》,详细内容包括:1. 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2. 抛物线的性质,如顶点、对称轴、焦点、准线等;3. 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 能够分析抛物线的性质,如顶点、对称轴、焦点、准线等;3. 学会运用抛物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抛物线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教学重点: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抛物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篮球投篮、抛物线运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抛物线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2)抛物线的性质,如顶点、对称轴、焦点、准线等;(3)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抛物线,并给出理由;(2)求抛物线 y = 2x^2 + 4x + 3 的顶点、对称轴、焦点和准线;(3)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1, 3),过顶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A、B,求线段AB的中点C的坐标。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随堂练习中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2. 抛物线的性质;3. 例题解答步骤;4. 随堂练习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求抛物线 y = x^2 + 4x + 5 的顶点、对称轴、焦点和准线;(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2, 0),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3)抛物线 y = 2x^2 + 4x 3 与直线 y = x + 1 相交于点A、B,求线段AB的中点C的坐标。
2. 答案:(1)顶点:(2, 9),对称轴:x = 2,焦点:(2, 3),准线:y = 3;(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y = 4(x 2)^2;(3)中点C的坐标:(1/2, 7/4)。
抛物线教学设计抛物线教案
抛物线教学设计抛物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抛物线及其性质”。
具体内容包括: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图形及其性质;抛物线焦点、准线的概念及计算;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图形及其性质。
2. 掌握抛物线的焦点、准线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抛物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抛物线的焦点、准线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图形及其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抛物线实例(如拱桥、篮球抛物线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抛物线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1)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焦点)距离等于到一条定直线(准线)距离的点的轨迹。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y^2=2px(p>0)。
3. 图形及其性质(1)图形:以焦点为顶点,准线为对称轴的开口图形。
(2)性质:① 对称性:抛物线关于准线对称。
② 顶点:抛物线的最低点(或最高点),即焦点所在点。
③ 焦半径:从焦点到任意一点的线段长度。
④ 准线方程:x=p/2。
4. 焦点、准线计算(1)已知抛物线方程,求焦点、准线。
例如:y^2=8x,求焦点和准线。
解:由y^2=2px,得p=4。
故焦点为(2,0),准线为x=2。
(2)已知焦点、准线,求抛物线方程。
例如:已知焦点为(2,0),准线为x=2,求抛物线方程。
解:由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p/2=2,得p=4。
故抛物线方程为y^2=8x。
5. 实际应用(1)篮球运动员投篮时,篮球的轨迹为抛物线,已知篮球筐距离地面3米,求运动员投篮时篮球的最大高度。
(2)已知抛物线y^2=4x,求该抛物线与直线y=x+2的交点坐标。
6. 随堂练习(1)求抛物线y^2=12x的焦点和准线。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教案标题: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目标:1. 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掌握抛物线的焦点、准线、顶点等重要概念。
3. 能够应用抛物线的性质解决简单几何问题。
教案步骤:步骤一: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圆等几何图形的性质,引出抛物线的概念。
2. 展示一张抛物线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形状和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抛物线的性质和应用领域。
步骤二:抛物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 讲解抛物线的定义: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焦点)和一条定直线(准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2. 介绍抛物线的基本性质:a. 抛物线关于准线对称。
b. 焦点到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等于该点到准线的距离。
c. 抛物线的顶点是其最高(或最低)点,对称轴经过顶点。
d. 抛物线开口方向由抛物线的二次项系数的正负决定。
步骤三:抛物线的重要概念1. 介绍抛物线的焦点、准线和顶点的定义和性质。
2. 指导学生通过几何构造方法确定抛物线的焦点、准线和顶点。
步骤四:抛物线的应用1. 给出一些简单的抛物线几何问题,如:已知焦点和准线,求抛物线方程;已知顶点和焦点,求抛物线方程等。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运用抛物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3. 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机会,巩固抛物线的性质和应用。
步骤五:小结与拓展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抛物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抛物线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白板等教学工具。
2. 抛物线的图像和实例题目。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抛物线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个人或小组作业:要求学生解答一些抛物线相关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抛物线的性质和应用,如抛物线的焦半径、离心率等。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实验,了解抛物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抛物线反射器、喷泉喷水形状等。
备注:该教案适用于中学数学教学,学生年级和学习能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第1课时)高中数学获奖教案
2.3.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第一课时)(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一、教学目标1.掌握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2.能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对抛物线方程进行讨论;3.对通径、焦半径公式进行初步探索;4.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求方程、对通径与焦半径公式的初步探究。
2.教学难点:利用数形结合法对通径、焦半径公式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1.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探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1.1 知识回顾,温故知新【学生活动】学生完成学案内容,对抛物线的四种方程、图形、焦点坐标、准线方程进行复习。
【设计意图】之前学过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都是通过图形和方程两方面进行研究的,因此引导学生对抛物线的四种方程、图形、焦点坐标、准线方程进行复习,有利于对抛物线性质的进一步探索。
1.2 数形结合,类比探究问题1:类比用标准方程研究椭圆、双曲线几何性质的过程与方法,请思考:我们要研究抛物线的哪些几何性质?如何研究这些性质?【预设答案】前面我们学习了椭圆、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在双曲线中还学习了渐近线。
我们是通过“数”和“形”两方面对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进行探究的。
【设计意图】类比椭圆、双曲线几何性质的研究思路,为接下来用数形结合法研究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进行铺垫。
问题2:观察图形,你能发现抛物线横、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吗?【预设答案】通过观察图形,学生很容易得到开口向右的抛物线中横、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即为问题3:从数的角度,也就是从抛物线方程的角度,怎样得到抛物线中横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呢?【预设答案】在方程中,并无限制,因此。
而因为,且,所以。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数”和“形”两个角度探索抛物线的范围。
问题4:观察图形,抛物线有几条对称轴?是否有对称中心?【预设答案】学生观察图形容易得到开口向右的抛物线关于轴对称,没有对称中心。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教案: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一、教学目标:1.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掌握抛物线的几何特征,如顶点、焦点和准线等;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黑板、白板、粉笔/白板笔;2.学生准备:纸、铅笔、直尺、计算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抛物线的定义,即平面上离一个定点(焦点)和一条定直线(准线)的距离之比等于一个常数(离心率)的点的轨迹。
2.探究抛物线的性质(30分钟):a)定义性质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抛物线的核心性质:(1)焦点离抛物线准线的距离等于焦点离顶点的距离;(2)抛物线关于准线对称;(3)抛物线拱点所在的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
b)几何特征(1)顶点:抛物线的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是抛物线的对称中心。
(2)焦点:焦点是抛物线离心率的定位点,也是抛物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离焦点最近的点。
(3)准线:准线是与抛物线平行且位于焦点上方的一条水平线。
c)抛物线方程教师给出标准抛物线方程y = ax² + bx + c,并与学生一起通过几何特征推导出方程的性质,如顶点坐标、焦点坐标、离心率等。
3.练习与应用(40分钟):a)练习题学生完成一些关于抛物线的基本计算练习题,以加深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理解。
b)实际应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求解最优路径、抛物线天花板设计等。
4.小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并能够应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际应用案例,并提供丰富的练习题目供学生练习。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电子白板或投影仪,展示抛物线的几何特征和应用案例的图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
高三数学《抛物线》教案
高三数学《抛物线》教案教学文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教材选修21第三章《圆锥曲线与方程》中的第四节《抛物线》。
详细内容包括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以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简单性质。
2. 能够运用抛物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相关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重点: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圆规、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抛物线实例,如抛物线运动、拱桥等,引导学生思考抛物线的特点。
2. 知识讲解(1)抛物线的定义(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3)抛物线的几何性质3. 例题讲解(1)求抛物线y^2=4x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已知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p/2,0),求抛物线上一点M到焦点F的距离与到准线的距离之和。
4. 随堂练习(1)求抛物线x^2=4y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已知抛物线x^2=8y的焦点为F(0,2),求抛物线上一点M 到焦点F的距离与到准线的距离之和。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
2. 黑板右侧:例题及解答、随堂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求抛物线y^2=8x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已知抛物线y^2=12x的焦点为F(3,0),求抛物线上一点M到焦点F的距离与到准线的距离之和。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掌握程度,以及对例题和随堂练习的完成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抛物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体育竞技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
2. 例题的选取和讲解,尤其是涉及抛物线性质的应用。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抛物线是一种经典的二次函数,具有许多独特的几何性质。
它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常常出现在物理等实际应用中。
本文将介绍抛物线的一些简单几何性质,并设计一个教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性质。
一、抛物线的定义与性质1. 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是一组与一直线和一个点的距离比例关系相符的点的轨迹。
2. 抛物线的特点:(1) 对称性:抛物线关于与其对称轴垂直的直线对称。
(2) 相同距离比例: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与该点到准线的距离的比例始终相等,即反映了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3) 焦点和准线:抛物线上的焦点与准线的距离相等,且焦点位于对称轴上。
(4) 抛物线开口方向:开口向上或向下取决于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的正负。
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 理解抛物线的定义;(2) 掌握抛物线的对称性、焦点和准线的性质;(3) 理解抛物线开口方向与二次项系数的关系。
2. 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对抛物线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距离比例的概念,并通过图片和实物示例展示抛物线的形状。
(2) 概念解释:向学生介绍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了解对称性、焦点和准线等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3) 教学演示:通过数学软件或手绘,展示抛物线的对称性和焦点、准线的位置,并解释相同距离比例的特点。
(4) 学生练习:提供抛物线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其对称轴、焦点和准线,并计算相同距离比例。
(5)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解决抛物线开口方向与二次项系数的关系问题,并向其他小组进行解释和讨论。
(6) 总结复习:学生总结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并展示在教室内或墙壁上。
3. 教学评价:(1) 课堂回答问题:老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抛物线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练习册作业: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抛物线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展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理解抛物线的基本几何性质,并能够应用这些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抛物线教案
教案抛物线教学设计与实施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基本性质,能够画出简单的抛物线图形。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2.抛物线的焦点、准线和对称轴3.抛物线的图形和性质4.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抛物线的图形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物线运动、抛物面天线等,引导学生了解抛物线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1)抛物线的定义:以一个点为焦点,到这个点的距离等于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的点的轨迹。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y^2=4ax(开口向右)、x^2=4ay(开口向上)。
(3)抛物线的焦点、准线和对称轴:焦点为(a,0),准线为x=-a,对称轴为y轴。
(4)抛物线的图形和性质:图形为U形或倒U形,性质包括对称性、顶点、焦点、准线等。
3.实践应用:(1)画出给定焦点的抛物线。
(2)已知抛物线上的点,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3)利用抛物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求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抛物线上的切线等。
4.总结反馈: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作业布置1.课后习题:完成教材中抛物线相关习题。
2.拓展练习:研究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抛物线运动、抛物面天线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应用”部分。
教案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抛物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学会如何绘制和识别抛物线;3. 掌握抛物线的焦点、准线和顶点等几何性质;4. 能够应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章:抛物线的定义与方程1.1 抛物线的定义1.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3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焦距第二章:抛物线的绘制与识别2.1 抛物线的绘制方法2.2 抛物线的识别方法2.3 抛物线的对称性第三章:抛物线的焦点与准线3.1 焦点与准线的定义3.2 焦点与准线的关系3.3 焦点与准线的性质第四章:抛物线的顶点与对称轴4.1 顶点的定义与性质4.2 对称轴的定义与性质4.3 顶点与对称轴的关系第五章:抛物线的切线与法线5.1 切线的定义与性质5.2 法线的定义与性质5.3 切线与法线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抛物线现象,引发学生对抛物线的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抛物线的特点和性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教学内容的讲解与演示1. 使用PPT或板书,讲解抛物线的定义与方程,并通过图形进行演示;2. 讲解抛物线的绘制与识别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3. 通过示例,讲解焦点与准线的性质,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计算;4. 讲解顶点与对称轴的性质,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计算;5. 讲解切线与法线的性质,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计算。
三、课堂练习与讨论1. 布置一些有关抛物线几何性质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3.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和讲解自己的解题过程,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1.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2. 提出一些与抛物线几何性质相关的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深入学习。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演示和练习,评价学生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理解程度;2. 通过课堂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 通过课后拓展问题和作业,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深入学习的能力。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案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案教案标题: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抛物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掌握抛物线的焦点、顶点、对称轴等关键概念。
3. 能够利用抛物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抛物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a. 通过焦点与直线的定义,引入抛物线的概念。
b. 解释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如对称性、焦点与直线的关系等。
2. 抛物线的关键概念:a. 焦点:解释焦点的定义和作用,如焦点与抛物线的关系。
b. 顶点:介绍顶点的概念和性质,如顶点的坐标与抛物线的关系。
c. 对称轴:解释对称轴的概念和性质,如对称轴与抛物线的关系。
3. 抛物线的性质应用:a. 利用抛物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抛物线的最值问题、抛物线的轨迹问题等。
b. 引导学生进行抛物线相关问题的实际应用讨论,如抛物线在物理、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抛物线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抛物线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介绍抛物线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关键概念。
3. 案例分析:给出一些具体的抛物线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练习与讨论:提供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并进行讨论和答疑。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进行相关案例的讨论。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其应用。
7. 课堂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抛物线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1. 抛物线的图片或实物。
2.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3. 抛物线相关的练习题和案例。
评估与反馈:1. 在课堂上进行学生的个人或小组练习,及时检查和纠正错误。
2.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估,如参与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并进行批改,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抛物线的性质,如抛物线的方程、焦半径等。
学案1:2.7.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7.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了解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焦点、准线等几何性质.(重点)2.会利用抛物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抛物线问题.(重点、难点)3.掌握直线与抛物线相交时与弦长相关的知识.通过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的学习,培养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素养.【情境导学】情境引入如果让抛物线绕其对称轴旋转,就得到一个旋转形成的抛物面曲面,旋转抛物面的轴上,有一个焦点,任何一条平行于抛物面轴的光(射)线由抛物面上反射出来之后,其反射光(射)线都通过该点,应用抛物面的这个几何性质,人们设计了很多非常有用的东西,如太阳灶、卫星电视天线、雷达等.当然这条性质本身也是抛物线的一条性质,今天我们就来具体研究一下构成抛物面的线——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新知初探1.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标准方程y2=2px(p>0)y2=-2px(p>0)x2=2py(p>0)x2=-2py(p>0)图形性质范围x≥0,y∈R x≤0,y∈R x∈R,y≥0x∈R,y≤0对称轴x轴y轴顶点离心率e=思考1:抛物线x2=2py(p>0)有几条对称轴?思考2:抛物线的范围是x∈R,这种说法正确吗?思考3:参数p对抛物线开口大小有何影响?2.焦点弦设过抛物线焦点的弦的端点为A(x1,y1),B(x2,y2),则初试身手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抛物线是中心对称图形.()(2)抛物线的范围为x∈R.()(3)抛物线关于顶点对称.()(4)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虽然各不相同,但离心率都相同.()2.设抛物线y2=8x上一点P到y轴的距离是6,则点P到该抛物线焦点F的距离是() A.8B.6C.4D.23.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x1,y1),B(x2,y2),若x1+x2=6,则|AB|=.4.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x轴,并且顶点与焦点的距离等于6的抛物线方程是.【合作探究】【例1】(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一定点A(2,1),若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则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2)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重合于椭圆9x2+4y2=36短轴所在的直线,抛物线焦点到顶点的距离为3,求抛物线的方程及抛物线的准线方程.[规律方法]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方程的步骤提醒:求抛物线的方程时要注意抛物线的焦点位置.不同的焦点设出不同的方程.[跟进训练]1.已知抛物线关于x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其上一点P到准线及对称轴距离分别为10和6,求抛物线方程.【例2】(1)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准线为l,点A是抛物线上一点,且∠AFO=120°(O 为坐标原点),AK⊥l,垂足为K,则△AKF的面积是.(2)已知正三角形AOB的一个顶点O位于坐标原点,另外两个顶点A,B在抛物线y2=2px(p >0)上,求这个三角形的边长.[规律方法]利用抛物线的性质可以解决的问题(1)对称性:解决抛物线的内接三角形问题.(2)焦点、准线:解决与抛物线的定义有关的问题.(3)范围: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最值问题.(4)焦点:解决焦点弦问题.提醒:解答本题时易忽略A,B关于x轴对称而出错.[跟进训练]2.已知双曲线x2a2-y2b2=1(a>0,b>0)的两条渐近线与抛物线y2=2px(p>0)的准线分别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AOB的面积为3,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探究问题]以抛物线y2=2px(p>0)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过焦点F的弦长|AB|如何表示?还能得到哪些结论?(2)以AB为直径的圆与直线l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3)解决焦点弦问题需注意什么?【例3】已知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过此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且|AB|=52p,求AB所在直线的方程.[思路探究]根据弦长求出直线斜率,进而求得直线方程.[母题探究]1.(改变问法)本例条件不变,求弦AB的中点M到y轴的距离.2.(变换条件)本例中,若A 、B 在其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A 1,B 1,求∠A 1FB 1.[规律方法]解决过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有关的问题时,一是注意直线方程和抛物线方程联立得方程组,再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二是注意焦点弦长、焦半径公式的应用.解题时注意整体代入思想的运用,简化运算.【课堂小结】1.讨论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一定要利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利用几何性质,也可以根据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方程.2.解决抛物线的轨迹问题,可以利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结合抛物线的定义.3.抛物线y 2=±2px (p >0)的过焦点的弦长|AB |=x 1+x 2+p ,其中x 1,x 2分别是点A ,B 横坐标的绝对值;抛物线x 2=±2py (p >0)的过焦点的弦长|AB |=y 1+y 2+p ,其中y 1,y 2分别是点A ,B 纵坐标的绝对值.4.求抛物线的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和定义法;直线和抛物线的弦长问题、中点弦问题及垂直、对称等可利用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抛物线的综合问题要深刻分析条件和结论,灵活选择解题策略,对题目进行转化.【学以致用】1.若抛物线y 2=2x 上有两点A 、B 且AB 垂直于x 轴,若|AB |=22,则抛物线的焦点到直线AB 的距离为( )A .12B .14C .16D .182.在抛物线y 2=16x 上到顶点与到焦点距离相等的点的坐标为( ) A .(42,±2) B .(±42,2) C .(±2,42)D .(2,±42)3.设O 为坐标原点,F 为抛物线y 2=4x 的焦点,A 是抛物线上一点,若OA →·AF →=-4,则点A 的坐标是( ) A .(2,±22)B .(1,±2)C.(1,2) D.(2,22)4.已知AB是过抛物线2x2=y的焦点的弦,若|AB|=4,则AB的中点的纵坐标是.5.已知点P(1,m)是抛物线C:y2=2px上的点,F为抛物线的焦点,且|PF|=2,直线l:y =k(x-1)与抛物线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1)求抛物线C的方程;(2)若|AB|=8,求k的值.【参考答案】【情境导学】新知初探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0,0)1思考1:[提示]有一条对称轴.思考2:[提示]抛物线的方程不同,其范围就不一样,如y2=2px(p>0)的范围是x≥0,y∈R,故此说法错误.思考3:[提示]参数p(p>0)对抛物线开口大小有影响,因为过抛物线的焦点F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的长度是2p,所以p越大,开口越大.初试身手1.[答案](1)×(2)×(3)×(4)√[提示](1)×在抛物线中,以-x代x,-y代y,方程发生了变化.(2)×抛物线的方程不同,其范围不同,y2=2px(p>0)中x≥0,y∈R.(3)×(4)√离心率都为1,正确.2.A[∵抛物线的方程为y2=8x,∴其准线l的方程为x=-2,设点P(x0,y0)到其准线的距离为d,则d=|PF|,即|PF|=d=x0-(-2)=x0+2,∵点P到y轴的距离是6,∴x0=6,∴|PF|=6+2=8.]3.8[∵y2=4x,∴2p=4,p=2.∵由抛物线定义知:|AF|=x1+1,|BF|=x2+1,∴|AB|=x1+x2+p=6+2=8.]4.y2=24x或y2=-24x[∵顶点与焦点距离为6,即p2=6,∴2p=24,又对称轴为x轴,∴抛物线方程为y2=24x或y2=-24x.]【合作探究】【例1】(1)y 2=5x [线段OA 的垂直平分线为4x +2y -5=0,与x 轴的交点为⎝⎛⎭⎫54,0, ∴抛物线的焦点为⎝⎛⎭⎫54,0,∴其标准方程是y 2=5x .] (2)解:椭圆的方程可化为x 24+y 29=1,其短轴在x 轴上,∴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轴,∴设抛物线的方程为y 2=2px 或y 2=-2px (p >0). ∵抛物线的焦点到顶点的距离为3,即p2=3,∴p =6,∴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 2=12x 或y 2=-12x , 其准线方程分别为x =-3和x =3. [跟进训练]1.[解] 设抛物线方程为y 2=2ax (a ≠0),点P (x 0,y 0). 因为点P 到对称轴距离为6,所以y 0=±6,因为点P 到准线距离为10,所以⎪⎪⎪⎪x 0+a2=10. ① 因为点P 在抛物线上,所以36=2ax 0. ②由①②,得⎩⎪⎨⎪⎧ a =2,x 0=9或⎩⎪⎨⎪⎧a =18,x 0=1 或⎩⎪⎨⎪⎧ a =-18,x 0=-1或⎩⎪⎨⎪⎧a =-2,x 0=-9. 所以所求抛物线方程为y 2=±4x 或y 2=±36x .类型二抛物线性质的应用【例2】(1)43 [如图,设A (x 0,y 0),过A 作AH ⊥x 轴于H ,在Rt △AFH 中,|FH |=x 0-1,由∠AFO =120°,得∠AFH =60°,故y 0=|AH |=3(x 0-1),所以A 点的坐标为()x 0,3(x 0-1), 将点A 坐标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3x 20-10x 0+3=0, 解得x 0=3或x 0=13(舍),故S △AKF =12×(3+1)×23=43.](2)解:如图所示,设正三角形OAB 的顶点A ,B 在抛物线上,且坐标分别为A (x 1,y 1),B (x 2,y 2),则y 21=2px 1,y 22=2px 2.又|OA |=|OB |,所以x 21+y 21=x 22+y 22,即x 21-x 22+2px 1-2px 2=0,整理得(x 1-x 2)(x 1+x 2+2p )=0.∵x 1>0,x 2>0,2p >0,∴x 1=x 2,由此可得|y 1|=|y 2|, 即线段AB 关于x 轴对称. 由此得∠AOx =30°,所以y 1=33x 1,与y 21=2px 1联立, 解得y 1=23p .∴|AB |=2y 1=43p . [跟进训练]2.[解] 由已知得c a =2,所以a 2+b 2a 2=4,解得ba =3.即渐近线方程为y =±3x ,而抛物线准线方程为x =-p2,于是A ⎝⎛⎭⎫-p 2,-32p ,B ⎝⎛⎭⎫-p 2,32p ,从而△AOB 的面积为12·3p ·p 2=3.可得p =2,因此抛物线开口向右,所以标准方程为y 2=4x .类型三焦点弦问题[探究问题](1) [提示] ①|AB |=2⎝⎛⎭⎫x 0+p2(焦点弦长与中点关系). ②|AB |=x 1+x 2+p =2psin 2θ(θ为AB 的倾斜角).③A ,B 两点的横坐标之积、纵坐标之积为定值,即x 1·x 2=p 24,y 1·y 2=-p 2.④S △AOB =p 22sin θ.⑤1|AF |+1|BF |=2p(定值). (2) [提示] 如图,AB 是过抛物线y 2=2px (p >0)焦点F 的一条弦,设A (x 1,y 1),B (x 2,y 2),AB 的中点M (x 0,y 0),相应的准线为l .所以以AB 为直径的圆必与准线l 相切.(3) [提示] 要注意抛物线定义在其中的应用,通过定义将焦点弦长度转化为端点的坐标问题,从而可借助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求解.【例3】[解] ∵过焦点的弦长|AB |=52p , ∴弦所在的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设直线AB 的斜率为k ,且A (x 1,y 1),B (x 2,y 2).∵y 2=2px 的焦点为F ⎝⎛⎭⎫p 2,0.∴直线方程为y =k ⎝⎛⎭⎫x -p 2. 由⎩⎪⎨⎪⎧y =k ⎝⎛⎭⎫x -p 2,y 2=2px ,整理得k 2x 2-(k 2p +2p )x +14k 2p 2=0(k ≠0), ∴x 1+x 2=k 2p +2p k 2,∴|AB |=x 1+x 2+p =k 2p +2p k 2+p , 又|AB |=52p ,∴k 2p +2p k 2+p =52p ,∴k =±2. ∴所求直线方程为y =2⎝⎛⎭⎫x -p 2或y =-2⎝⎛⎭⎫x -p 2. [母题探究]1.[解] 设AB 中点为M (x 0,y 0),由例题解答可知2x 0=x 1+x 2=32p , 所以AB 的中点M 到y 轴的距离为34p . 2.[解] 由例题解析可知AB 的方程为y =k ⎝⎛⎭⎫x -p 2,即x =1k y +p 2,代入y 2=2px 消x 可得y 2=2p k y +p 2,即y 2-2p ky -p 2=0,∴y 1y 2=-p 2, 由A 1点的坐标为⎝⎛⎭⎫-p 2,y 1,B 1点的坐标为⎝⎛⎭⎫-p 2,y 2,得kA 1F =-y 1p ,kB 1F =-y 2p . ∴kA 1F ·kB 1F =y 1y 2p2=-1,∴∠A 1FB 1=90°. 【学以致用】1.A [线段AB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 =1,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12,0,则焦点到直线AB的距离为1-12=12.] 2.D [抛物线y 2=16x 的顶点O (0,0),焦点F (4,0),设P (x ,y )符合题意,则有 ⎩⎪⎨⎪⎧ y 2=16x ,x 2+y 2=(x -4)2+y 2⇒⎩⎪⎨⎪⎧ y 2=16x ,x =2⇒⎩⎨⎧x =2,y =±4 2. 所以符合题意的点为(2,±42).]3.B [由题意知F (1,0),设A ⎝⎛⎭⎫y 204,y 0,则OA →=⎝⎛⎭⎫y 204,y 0,AF →=⎝⎛⎭⎫1-y 204,-y 0, 由OA →·AF →=-4得y 0=±2,∴点A 的坐标为(1,±2),故选B .] 4.158 [设A (x 1,y 1),B (x 2,y 2),由抛物线2x 2=y ,可得p =14. ∵|AB |=y 1+y 2+p =4,∴y 1+y 2=4-14=154,故AB 的中点的纵坐标是y 1+y 22=158.] 5.[解] (1)抛物线C :y 2=2px 的准线为x =-p 2, 由|PF |=2得:1+p 2=2,得p =2.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y 2=4x .(2)设A (x 1,y 1),B (x 2,y 2),由⎩⎪⎨⎪⎧y =k (x -1),y 2=4x ,可得 k 2x 2-(2k 2+4)x +k 2=0,Δ=16k 2+16>0,∴x 1+x 2=2k 2+4k 2. ∵直线l 经过抛物线C 的焦点F ,∴|AB |=x 1+x 2+p =2k 2+4k 2+2=8,解得k =±1, 所以k 的值为1或-1.。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例1
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轴,顶点是坐标原点且开
口向左,又抛物线经过点 (−4,2 3),求这个抛
物线的标准方程.
解: 根据已知条件可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2 = −2 ( > 0) ,
因为点 (−4,2 3) 在抛物线上,所以 (2 3)2 = −2 × (−4) ,
(, − ) 也是方程的解,这说明抛物线 C 关于
轴对称,如图所示. 此时称 轴是抛物线的对
称轴(简称为轴).
(3)顶点
由(2)可知,抛物线 2 = 2 的对称轴为
轴,对称轴与抛物线相交于原点 (0,0) . 因
此,称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 如图所示.
(4)离心率
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准线的距离之比
(1)观察方程中 与 y 是否有取值范围,
由此指出抛物线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特征;
(2)指出抛物线C是否具有对称性;
(3)指出抛物线C与坐标轴是否有交点,如果有,求出交点
坐标.
一般地,如果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是
2 = 2
①
我们可以根据方程得到抛物线什么样的几何性质呢?
(1)范围
) +
2
4
,
1
又因为 y ≤ 0 ,所以 =−
2
35
因此所求最小值为 .
2
时,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取最小值
35
4
.
例3
已知直线平行于轴,且与轴的交点为(4,0),点在直
线上,动点的纵坐标与的纵坐标相同,且⊥,求
点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方程的形状.
解:由条件可知,直线的方程为 = 4,因此点的横坐标为4.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案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案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抛物线的定义,了解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辨析图形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几何形状的兴趣,通过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实例推导抛物线的一般式方程。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通过投射物体的实例,引出抛物线的定义并写在黑板上。
2. 引导学生观察抛物线的形状,并讨论抛物线的特点。
Step 2:抛物线的定义1. 提问:根据之前的观察,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是抛物线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进行解释。
3. 学生跟随教师的解释,将定义写在笔记本上。
Step 3:抛物线的性质1. 引导学生观察抛物线的对称性,并讨论抛物线的对称轴是什么。
2. 引导学生发现抛物线的定点,并解释为什么这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3. 教师引导学生用引例方法,用一个实际问题(如抛射运动)解释为什么会产生抛物线,引导学生探索抛物线的另外两个性质。
(如,抛物线在对称轴上的点到定点的距离相等,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定点和对称轴的距离相等)Step 4:抛物线的一般式方程1. 教师提出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抛物线的定义和已知条件推导出一般式方程。
2. 学生与教师一起完成推导过程,并将结果写在黑板上。
3. 学生跟随教师的推导过程,将结果写在笔记本上。
Step 5:练习与巩固1. 教师出示几个实例,并要求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写出相应的抛物线方程。
2. 学生进行练习,并相互检查和讨论结果。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抛物线的定义和几何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观察、探索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抛物线的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
抛物线的教学设计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七章第二节,主要包括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性质及其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抛物线的定义: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抛物线,引导学生探究抛物线的几何特征,得出抛物线的定义。
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引导学生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推导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掌握方程的变换。
3. 抛物线的性质:分析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如焦点、准线、顶点等,并能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4. 抛物线的应用: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利用抛物线解决实际问题,如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变换。
2. 掌握抛物线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抛物线的定义及其几何特征。
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变换。
3. 抛物线的性质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教材、笔记本、三角板、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际情景,如抛物线形的操场、篮球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抛物线的兴趣。
3. 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引导学生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利用几何方法推导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掌握方程的变换。
4. 分析抛物线的性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抛物线的性质,如焦点、准线、顶点等,并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5. 抛物线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抛物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抛物线的定义。
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变换。
3. 抛物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概括抛物线的定义。
2. 请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说明其变换规律。
3. 分析下列抛物线的性质,并解答相关问题:(1)抛物线y = x² 的焦点坐标是多少?(2)抛物线y = 1/4x² 的准线方程是什么?(3)点 P(2, 3) 是否在抛物线y = x² 上?说明理由。
教案教学设计中职数学拓展模块232抛物线的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中职数学拓展模块232抛物线的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抛物线对称轴和顶点的确定方法。
3.理解抛物线的图像特点和应用情境。
4.运用抛物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
2.抛物线对称轴和顶点的确定方法。
3.抛物线的图像特点和应用情境。
教学难点:1.抛物线顶点及其坐标的确定。
2.抛物线的图像特点和应用情境的理解。
教学准备:白板、彩色粉笔、教学PPT、教学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展示身边的抛物线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例如问学生抛物线是什么样的曲线,并引导学生观察抛物线的特点。
Step 2: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1.通过教学PPT或者白板展示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定义、对称轴、顶点、开口方向等内容。
2.通过示例和图像讲解抛物线对称轴和顶点的确定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对称轴和顶点的意义。
Step 3:抛物线的图像特点和应用情境1.通过教学PPT或者白板展示抛物线的图像特点,包括开口方向、最值、变化趋势等内容。
2.通过实例和应用情境展示抛物线的应用,如抛物线的运动轨迹、抛物线的经济应用等,引导学生理解抛物线的应用价值。
Step 4:抛物线的解题方法1.通过教学PPT或者白板展示抛物线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求抛物线对称轴和顶点的方法,并通过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
2.给学生分发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解题,并及时进行讲解和解答疑惑。
Step 5:拓展与应用1.给学生展示更多抛物线的实例,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理解抛物线的性质和应用。
2.团队合作或小组讨论,设计抛物线相关的实际应用问题,并引导学生解答和讨论,加深理解和应用。
Step 6:总结与归纳1.教师给予学生简洁明了的总结,回顾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以及解题方法。
2.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关键概念和方法。
Step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抛物线的知识和解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p 12.8 抛物线的性质(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抛物线的性质;
2.由抛物线的图像和抛物线标准方程,类比椭圆、双曲线的性质的研究方法来探索抛物线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数学思维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抛物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利用抛物线的性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复习导入
(1)抛物线的定义 ;
(2)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形式:
图形
标准方程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开口
向右
)
0(22>-=p px y 2
p x =
)2
,0(p )
0(22>-=p py x 2
p y =
(3)抛物线方程中参数p 的含义。
练习:(1)以(1,0)为焦点的抛物线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
(2)抛物线y x 82
=的准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
2.新课探究
我们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
2(0)y px p =>和图像来探索抛物线的性质。
a.对称性
通过观察图形,可得抛物线的的部分图像是关于y 轴对称的,那么当x 值增大时呢? 我们可以由抛物线的方程判断:
在方程中,以y -代替y ,方程不变,这表明:如果某点在抛物线上,那么该点关于
x 轴的对称的点也在该抛物线上,即抛物线关于x 轴对称,它是一轴对称图形。
b.顶点
由图可得:抛物线与对称轴相交于O 点,称O 为抛物线的顶点,O 也是坐标原点。
c.范围
由图可得,抛物线的图像除了原点之外都在y 轴的右侧,由抛物线的方程可得:
在方程中,因为0p >,所以2
02y x p
=≥,这表明除了顶点,抛物线的图像全部落在
y 轴的右侧,在第一象限,随着x 的增大,抛物线的图像向右上方无限延伸;在第四象
限,随着x 的增大,抛物线的图像向右下方无限延伸。
抛物线的其他三种类型:
)0(2),0(2),0(22
22>-=>=>-=p py x p py x p px y 的性质可以通过类比)0(22
>=p px y 性质来探索。
3.例题解析
例题1:求以坐标原点为顶点,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经过点(2,4)M --的抛物线的方程。
例题2:求过定点M(0,1)且与抛物线x y 22
=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的方程。
练习:12.8课后习题 1、2、3、4、5。
4.课堂小结:
(1)抛物线的定义;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抛物线的性质。
5.课后作业:练习部分:A 组:1、2、3、5、6、7、8。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