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研究

合集下载

外掺剂改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外掺剂改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S t u d y o n Hi g h Te mp e r a t u r e Pe r f o r ma nc e o f Hi g h - mo du l u s
Ad d i t i v e M o d i f i e d As ph a l t M i x t u r e
h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p e r f o r ma nc e o f h i gh — mod ul us a dd i t i v e mo d i f i e d a s p ha l t mi x t u r e . The
e x pe r i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s h ow t ha t : t he hi g h t e m pe r a t u r e pe r f or ma nc e o f t he mi xt u r e wa s
t e m pe r a t ur e pe r f o r ma n c e i mp r ov e s a l ot .I t s ho ws t ha t a t hi g he r t e mp e r a t u r e,t he a b i l i t y o f hi g h — m od ul us mi x t ur e t o r e s i s t r u t t i n g d i s e a s e i s s t r on ge r .
混合 料 高温性 能 的提 升幅度 不断增 大 。这说 明越 是在 高温 环境 下 , 高模 量 混合 料 抵 抗 车辙 病 害的
能 力越 强 。
关键 词 : 车辙 试验 ; 动 态模 量 ; 高模 量 混 合 料 ; 性 能

简述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研究现状

简述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研究现状

简述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研究现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HMAC)是在15℃、10Hz的外界条件下其模量在达到14000Mpa以上的沥青混合料[][1-2],现在大多数采用静态回弹模量和动态模量等技术指标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各项力学性能。

目前,国际上主要通过三种方法制备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第一种是使用硬质沥青,第二种是使用天然沥青,第三种是使用改性剂或专门的高模量添加剂。

1、国内外研究现状1.1国外研究现状1.1.1法国1980年,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法国被首次应用于道路工程中,它的出现主要来源于道路补强和养护项目中。

逐渐地,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就不局限于在养护工程中使用,而更多地被应用到新建道路的基层和面层中。

2004年起,由法国中央路桥实验室LCPC组织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展开系统研究。

目前在法国国内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采用低标号沥青,即30号以下的沥青,主要采用的是20号沥青;另一种是采用高模量添加剂。

法国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来分析在同样的集料级配条件下,沥青结合料对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抗车辙性能优良,甚至其车辙深度远要小于SBS改性沥青混凝土。

法国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设计思想主要是高的沥青含量和较低的空隙率,这将有助于提高抗疲劳和硬质沥青相比普通沥青较低的复原能力。

路面结构设计中,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层通常用作中下面层,这样表面层能够保证其较小的温度变化范围。

2.1.2美国针对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美国运输部和联邦公路局委托国家研究中心所属的交通运输部进行了长期细致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理论。

美国长寿命沥青路面通常采用柔性结构[[]],路基强度较高时,可以采用全厚式路基强度不足时,加铺粒料基层或沥青碎石基层。

面层结构组合是长寿命路面设计的关键,面层结构必须结合各部分功能特点进行组合。

长寿命沥青路面不仅适用于大交通量道路,经适当的调整也可以用于中、低等级交通量道路。

三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试验研究

三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试验研究
温 抗 剪 切 验 算 , 据 层 状 弹 性 理 论 , 不 利 剪 切 损 根 最
验 方法 本身 比较 简 单 , 验 结 果 直观 且 与 实际 沥 试
严 伟 华
( 山市 三水 区路 桥 建 设有 限公 司 佛 山 5 8 0 ) 佛 2 10


分析 总 结 了几 种 评 价 沥青 混 合 料 高 温 稳 定 性 能 的 试 验 方 法 , 比较 其 特 点 , 荐 车 辙 试 并 推
验 作 为评 价沥 青 混 合 料 高 温 稳 定 性 的试 验 方 法 。结 合 南 方 某 高 速 公 路 路 面 结 构 形 式 。 AC 1 、 对 一3
2 1 年 第 4期 00
严 伟 华 : 种 沥 青 混 合 料 高 温 稳 定 性 试验 研 究 三
复杂且 与路 面沥青 混合 料 的三 向受 力状态 相差甚
远, 大量 研究 表 明 , 马歇 尔试 验在 评价 路面 高温稳
地反 映沥青 混合 料 的抗永 久 变形能 力 。 ( )车辙 试验 ( 2 轮辙 试验 ) 。车 辙试验 方法 最 初是 由英 国道 路 研 究 所 ( R 开 发 的 , TR L) 由于 试
A -0和 AC 2 C2 - 5三种 级 配 沥 青 混 合 料进 行 了高 温车 辙 试 验 , 分 析 了 不 同 厚度 与 动 稳 定 度 及 永 久 并 变 形 的相 互 关 系 。
关键 词 沥 青 混合 料 高温 稳 定 性 动稳 定 度 永久 变形
目前 沥青路面 高温稳 定性评价 主要依 靠马歇 尔试验 , 大多数 国 家认 为 用 马歇 尔 方法 设计 的 但
1 3 级配 设计 . 结合南 方湿 热气 候 , 现 行 规范 级配 的基 础 在 上 , 出 了嵌 挤 密 实 型 的AC l 、 一 0 AC 2 提 — 3 AC 2 、 一 5

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

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


要: 为了研 究超 大粒径 沥青混合料( LM) SS 的高温稳 定性 , 在借鉴 大粒径 沥青混合料 ( S M) 究方法的 LA 研
基础上 , 确定 SS LM的级配 , 并以 SS B 改性 沥青作 为粘结材料 , 用车辙试验 的动稳 定度评价 SS 的 高温性 能, 利 LM 并
与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 比较 。结果表 明 : 大粒径 沥青混合料 的动 稳定度 比普通 密级 配沥青 混合料 的大 超
1 前言
表 1 9 ¥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 B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 ( a e t eApa i s Lr o s lMx , gSn h t e
L A 是 指公 称最大 粒径 在 2 6 m S M) 5— 3 m之 间 的热 拌
热铺沥青} 合料 。而 现今工程 中常用 的大粒径 昆 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一般 为 2 . 3 . r 。 6 5— 7 5 m a 由于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 的骨架稳定性 , 国 内也开展 了相关的研究。 在 研究 大 粒 径沥 青 混 合料 高 温稳 定 性方 面 , 袁 承栋等借鉴国外混合料设计方法 , 采用多级嵌挤理 论提出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级配 , 并通过车辙试验 比较不同级 配类型混合料 的高温性能 。陆 长兵 等借鉴国外混合料设计方法 , 通过 车辙试验评 价了 排水性大粒 径碎石 沥青 混合料 的高 温稳定 性 J 。
目前 , 国内对 密级 配 大粒 径 沥青 碎 石 混 合 料 已 经进
表2 粗集料技术指标
行 了较广泛的研究 , 但对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混 合料的研究处于铺筑试验段阶段 , 付其林等通过 车 辙 试 验 分 析 了开 级 配 大 粒 径 沥 青 碎 石 混 合 料 ( L M) O S 的高 温稳定 性及 其影 响 因 的超 大粒径 沥青 混

沥青混合料水-高温稳定性能研究

沥青混合料水-高温稳定性能研究
稳定性能更佳 。
【 关键词 】 多孔 沥青混合料 ; 汉堡浸水车辙 ; 水稳定性 ; 高温稳定性 ; 试验评价
O引 言 . 多孔沥 青混合 料 P r s sh lC nr e P C 是 一种拥 有相 互 o u A p a oce .A ) o t t 连通空隙的开级配沥青 混合料 , 有 良好 的透水 、 具 降噪效果 和优 异 的 抗滑能力[ ] 1. - 是多雨地区最适 用的路 面混合料类 型。为了保证降雨 的 2 快速下渗 ,A P C孔 隙结构丰富 , 空隙率在 2 % 0 左右 , 较之 于密级配沥青 混合 料 . 现出混合料 与水接触 的面积 大以及 内部 与水 接触的机会多 表
两个 主要特点 鉴于 P C的大孔隙结构及高温多雨 的应用环境 . 照普通密级 A 按 配沥青混合料 那样 .以高 温稳 定性或者水稳 定性这样单一 的指标来 评价其路用性 能是不全 面的 .因为这些 常规的沥青混合 料评价方 法 并不能反 映 P C在水一 A 高温综合作用下 的路用性 能。对于 P C 考 虑 A . 到多雨地 区高温稳定性 和水稳定性是 多孔沥青混合 料路用性能 的主 要影 响 因素 . 因此对 评价手 段提 出更 严格 的要 求 . 即采 用水一 高温 共 同作 用下的综合路用性能来评价 P C混合料 的性能更 为合 理和贴切 A 实际。 目前常规评价方法 中 , 高温稳定性 的评价 主要是通过车辙试验得 到的动稳定度指标来评价 : 混合料水稳定性 的评价方法较多有浸水马 歇尔试 验、 真空饱水 马歇 尔试验 、 冻融劈裂试验等 , 但都是单一的评价 试验 . 从水 、 没有 高温以及荷 载的共 同作用来综合评价混合料性能㈣ 。 为此 . 提出采用汉 堡浸水 车辙试 验对 P C在水一 A 高温及荷载综合作用 下的路用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价。

高模量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优化评价_王昊鹏_杨军_施晓强_陈先华

高模量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优化评价_王昊鹏_杨军_施晓强_陈先华
1 改 进 型 车 辙 因 子 的 提 出 自 Superpave沥青 胶 结 料 规 范 问 世 以 来,很 多
研究人员对 G* (sinδ)-1的适 用 性 提 出 了 质 疑,研 究 发现用 G* (sinδ)-1 来 评 价 沥 青 高 温 性 能 存 在 很 大 的局限性,尤 其 是 对 改 性 沥 青,不 能 得 到 有 效 的 结 果 。 [4]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Superpave沥青 胶结料规范研发时所进行的假设和采用的相关流变 学模型已经不适用于改性沥青胶结料。改性沥青是 一 种 黏 弹 性 材 料 ,其 变 形 表 现 为 弹 性 、延 迟 弹 性 和 黏 性变形,前两者在外 力 卸 去 后 会 立 即 或 逐 渐 完 全 恢 复,而后者因不 能 恢 复 而 成 为 永 久 变 形。 改 性 剂 的 添加会提高沥青的 弹 性 和 延 迟 弹 性 变 形,降 低 黏 性 变 形 ,不 同 的 改 性 剂 对 其 变 形 的 影 响 有 明 显 的 差 异 。 因 此 ,各 国 研 究 人 员 相 继 提 出 了 不 同 的 评 价 指 标 ,其 中影响比较大的有 Bahia教授 提出的建立在重复蠕 变与 恢 复 试 验 (Repeated Creep and Recovery Test for binders,RCRB)基础上的 黏 性 劲 度 模 量 GV , [5] Desmazes等提出的60℃零剪切 N 黏度(Zero Shear Viscosity,ZSV)[6],Shenoy 提 出 的 改 进 型 等 抗 车 辙 因子 G* (sinδ)-9[7]。
个高温等级,这样就 出 现 了 同 一 个 高 温 等 级 的 不 同 沥青如何比较其高温性能的问题。当不同的沥青种 类 处 于 同 一 个 等 级 时,往 往 直 接 比 较 车 辙 因 子 G* (sinδ)-1,认为车辙因子大者性能较优,但研究证 明这种 比 较 并 不 能 真 正 地 优 选 出 性 能 较 好 的 沥 青[10]。 基 于 以 上 情 况,1995 年 Maccarrone 等[11] 根据车辙因子和温度之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个新 的指标———等抗车辙因子 临 界 温 度 TG* (sinδ)-1 ,其 概 念是根据各种温度下的车辙因子值预估当车辙因子 达到 Superpave的规范 值 时 所 对 应 的 温 度,即 当 原 样 沥 青 的 车 辙 因 子 达 到 1.0kPa,短 期 老 化 后 的 车 辙 因 子 达 到 2.2kPa时 所 对 应 的 温 度 。TG* (sinδ)-1 越 高 ,高 温 性 能 越 好 ,同 一 等 级 的 沥 青 高 温 性 能 比 较 时 选 取 TG* (sinδ)-1 高 者 为 优 。 相 应 地 ,在 改 进 型 车 辙 因 子 提 出 之 后 ,本 文 将 利 用 改 进 型 等 抗 车 辙 因 子 临 界 温 度 TG* (sinδ)-9 评 价 高 模 量 改 性 沥 青 的 高 温 性 能 ,并 与 TG* (sinδ)-1 对 比 ,研 究 改 进 型 车 辙 因 子 的优化作用。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车辙 是 沥 青 路 面 的 主 要 病 害 之 一 l 】 J , 目前 , 国 内预 防沥青 路 面车 辙发 生 的措 施 主要有 使 用改性 沥 青、 合 理搭 配路 面 结 构层 、 调 整 混合 料 的矿 料 级 配 、
加 强 材料 与施 工 控 制 等 。在 国外 , 除 了 以 上几 种 措 施之外 , 高模量 沥青 混合 料 的大量 应用 , 对 防治 车辙 等病 害 的 发 生 起 到 了 非 常 积 极 的 作 用 J 。但 目 前, 我 国对 高模 量 沥青 混 合 料 的研 究 和 应用 还 处 于
[ 3 ] 胡国 祥, 李静, 田 为海, 等. 沥 青路面唧浆病害的产生原因与防治
措施 [ J ] . 武汉 工程 大学学报 , 2 0 1 1 , 3 3 ( 1 1 ) : 5 9—6 1 . [ 4 ] 冉龙强. 高 聚物 注浆 补强 在高 速公 路路 面 维修 过 程 中的应 用 [ J ] . 交通标 准化 , 2 0 0 7 ( 8 ): 1 5 2—1 5 4 . [ 5 ] 胡 国祥 , 孙柏林 , 邬俊峰 , 等. 高速公 路半刚性基层 沥青 路面唧浆 防治成套技术研究 [ R] . 成果鉴定报告 , 2 0 1 2 . 3 .
7 0 #  ̄ J 青混合料 的性能进行 了测试 , 研 究对 比了高模量 沥青混合料 的性 能。 关键 词 : 高模量 沥青混合料 ; P R—M 外掺 剂 ; 低标号 沥青 ; 性能评价
中图分类号 : U 4 1 4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3— 6 0 5 2 ( 2 0 1 3 ) 0 9— 0 0 0 3— 0 3
[ 2 ] 李兴海 , 钟昕 , 李万鹏. 高聚物注浆 技术在 湖北京 珠高 速公路 中 的应用 [ J ] . 公 路交通科技 , 2 0 0 9 ( 9 ) : 9 2— 9 3 .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和级配设计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和级配设计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和级配设计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道路建设越来越重要。

而沥青混合料作为道路建设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的稳定性一直备受关注。

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受交通载荷和环境影响等多种因素,因此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和级配设计方法研究对于提高沥青混合料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1. 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研究:该部分将研究不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高温稳定性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将包括抗剪强度、抗压强度、回弹值、渗漏性等指标。

2. 级配设计方法研究:该部分将研究针对不同路段和使用环境的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

设计过程将包括碎石、沥青含量、石粉等方面的考虑。

三、研究意义1. 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质量:通过合理的高温稳定性评价和级配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2. 保障道路行车安全:一旦道路的沥青混合料质量不稳定,就会出现路面凹凸、龟裂等问题,从而增加车辆的行驶难度和安全风险。

3. 推动交通事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沥青混合料不仅可以保障行车安全,还可以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从而推动交通事业发展。

四、研究方法1. 实验室试验:通过实验室试验,测试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指标,以及不同级配设计方案的效果。

2. 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级配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分析,以评估其可行性和效果。

五、预期成果1. 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研究结果:对比不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高温稳定性评价方法,提出适合不同使用环境的评价指标。

2. 级配设计方法研究结果:基于实验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适合不同路段和使用环境的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

3. 理论贡献:深度探索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及级配设计方面的理论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4. 实践应用:提供高质量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案,为道路建设和维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以上是本次研究的开题报告,希望能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和支持。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评价研究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评价研究
现场 钻取的芯 样进行 试验 ,沿芯 样垂 直的直 径平 面施 加 半正 弦的脉 冲荷 载 , 从而产生间接拉伸的水平力, 自动记录水平变形 , 由L D 变形 V T测定 , 如图 1 所示。由旅加的荷载、 水平变形 、 试件尺寸和泊松比可以计算 出弹性劲度模 量, 试件在试验中沿荷载作用的正交方向受拉 , 沥青结合料对混合料变形的 影响比集料大, 因此更适合于重复荷载试验和回弹模量测定 是个非破坏性 , 实验, 其优点在于试件受力状态与现场路面状态比较吻合 , 且它的弹性劲度 模量能够由实验室制作的试件 , 如马歇尔试件或从混合料板钻取的芯样或者 由道路现场取较薄芯样的( 不薄于 3 mm) 5 任何一种试件测定。 异 性较 大 , 这与芯 样 尺寸和 空隙 率有 密切 关系 , 由于测 试 的芯样 是从 路 面钻
芯得到, 空隙率不完全一致, 影响了模量的大小 , 这反映出优质的路面不仅需 要优 良的材料, 还需要严格的施 工控制和质量保证。 将两种芯样的模量值分别取平均值 , 得到模量均值的比较表 2可以看 , 出,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比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平均模量提高了 1 倍左右, _ 5 且 4 ̄时的提高程度 比2%时大 0 C 5 表 2模 量均值 比较列表

民营科技
建筑 ・ 划 ・ 规 设计
高模 量沥 青混合料 的性 能评价研究
贾 娟
( 东省 建 筑科 学研 究 院 , 东 广 州 50 0 ) 广 广 150
摘 要: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是通过提 高混合料的模量 来提高沥青路 面的抗车辙 能力, 正在成为一种新型材料应用于路 面结构 中。 现采用间接拉 伸试验对高模 量沥青混合料 和一般 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不 同温度下的模 量进行 了对比, 用多轮旋转加裁车辙 仪比较 分析 了它们的抗车辙 能力 , 并将 力学实验与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联系起 来, 结果表 明劲度模量的提 高对 高温抗车辙 能力的增强有显著贡献。 关 键 词 : 量 沥青 混 合料 ; 高模 间接 拉 伸 劲 度模 量 ; 车 辙 能 力 抗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Sins sh lC met简称 HS C 的概念 Hi tfesA pat e n, f A) 最 早 由法 国提出 , 现高 模量 的方 法却 不是 固定 的 , 常 由骨架 密 实型 结 但实 通 构和高性能改性沥青组成。 它是通过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模量减少车辆荷载作

RK30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研究

RK30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研究

基于此,通过添加高模量剂对混合料进行改 性,研究制 备 的 沥 青 混 合 料 为 解 决 沥 青 路 面 车 辙 等病害问题、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和延长使用 寿命提供了技术支持。
1摇 原材料与矿料级配
1. 1摇 原材料 沥青为壳牌( 佛山) 有限公司生产的 A-70 号
普通沥青和 SBS 改性沥青。 集料采用广东云浮三 星石场生产的变质砂岩,沥青与各档集料均满足 规范要求。
0. 7MPa,60益
1 866
9 856
12 670
0. 7MPa,60益 、浸水 1 452
7 892
11 253
0. 7MPa,70益
868
6 524
7 624
0. 9MPa,70益
233
2 112
2 886
摇 摇 由表 1 可知,添加 RK300 高模量改性剂可显 著提高 70 号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高温重 载等特殊条件下的抗车辙病害性能仍较好。 不同 试验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如下:
(1) 当试验温度为 60益 、轮压为 0. 7MPa 时, RK300 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均优于其 他两种混合料。 试验条件由干燥状态改为浸水条 件时,三种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降低为 1 452 次 / mm、 7 892 次 / mm、 11 253 次 / mm, 降 幅 分 别 为 22. 2% 、19. 9% 、11. 2% 。 RK300 改性沥青混合料 在浸水车辙试验条件下的动稳定度仍高达 11 253 次 / mm。
高模量改性剂为广东银禧科技有限公司研发 的 RK300 系列,其以橡塑高分子聚合物为基材,结 合超分散剂、极性界面相容剂及抗老化剂等组分, 通过特殊的挤出工艺进行混合后造粒而成,在高 温下通过短时间拌和即可达到微米级均匀分散于 沥青胶浆中。 改性剂中高分子量聚合物的引入在 分散剂组分的作用下,可以与沥青分子链形成高 稳定性、高强度的网络结构,限制沥青小分子链的 运动,提升沥青的强度和模量,从而大幅提高沥青 混合料的模量和高温性能。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的区分率。

例如仅从动压力角度考虑,I一2比I一1大16.6%,I一3比I一2大6.o%;但由于累积永久变形量S0为I一2比I一1大10.6%,I一3比I一2小48.o%;则其动抗压强度DCS为I一2比I一1仅大6.7%,而I一3则比I~2大36.5%。

表明其结果受累积永久变形量s。

的影响较大。

图4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图5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动抗压强度此外,在计算动抗压强度的公式中关于动压力的算法问题,考虑到现行规范中仅取整个碾压过程最后15min的变形量来计算动稳定度,存在永久变形量大、动稳定度亦大的不合理情况,因此提出了式3来计算动压力,可充分反应碾压结束时的最大永久变形量对动稳定度的影响,如表3中DP的计算结果,比越大、则DP越小,与路面上车辙越大抗高温性能越差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同时也使动抗压强度DCS在评价路面的高温性能时兼顾了行车速度、累积变形量和最大永久变形量等因素,使这一高温陛能评价指标更趋合理性。

4结语(1)现行《公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的动稳定度计算方法仅考虑了压实沥青混合料后15min的永久变形率,缺乏对全过程的累积变形量和最大永久变形量的考虑,使动稳定度指标在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依据公式(2)和公式(3)计算的动抗压强度DCS综合考虑了行车速率、累积变形量和最大永久变形量等因素,使这一高温性能评价指标与工程实际中车辙形成规律相一致,较之原指标更趋合理性。

(3)动抗压强度DCS指标的提出,有效避免了图1中高温性能差别明显而动稳定度基本一致的不合理情况,使之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评价具有更好的区分率。

参考文献1.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2.交通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Ⅲ052--2000)[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3.沈金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4.郝培文等.不同沥青用量与级配组成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V01.18No.3(B).1998.07.199—2025.彭波,田见效,陈忠达.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长安大学学报,V01.23No.5.2003.09.21—236.E.R.Brown,StephenA.Cross.“AStudyofIn—PlaceRuttingofAsphaltPavements”,PreparedforPresentationattheAnnualMeetingoftheAssociationofAsphaltPavingTechnologists,NCATReportNo.1989—27.L.MienCooleyJr.,PrithviS.Kandhal,M.ShaneBuchanan,FrankFee,AmyEpps.“LoadedWheelTestersintheUnitedStates:StateofthePractice”.TransportationResearchE—CircularNo.E—C016.ReportNo.2000—7~∞一。

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提高措施研究

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提高措施研究

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提高措施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高温下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其高温稳定性已经成为影响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科学家们研究了多种添加剂和技术处理方法,以期达到有效改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

一般来说,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可以通过添加合适的添加剂来改善。

一些研究工作表明,添加适量的热延迟剂、矿物油或碳酸酯类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从而提高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此外,橡胶沥青混合料中的颗粒和夹杂物也会影响其高温稳定性,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洗涤和筛选是改善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另外,改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还可以通过改变其制备工艺来实现。

比如,在制备混合料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碳酸酯添加法,通过加入不同比例的碳酸酯来控制颗粒尺寸,从而达到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热稳定性。

此外,也可以尝试采用高温熔融处理技术,以促使橡胶沥青混合料中的大分子高分子分子改性,从而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混合料的组成和制备工艺,以改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例如,采用多组分橡胶沥青混合料,通过添加不同的热延迟剂、矿物油或改性剂,可以调节混合料的分子量和分子构型,从而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混合料的混炼温度、混炼时间和混合方法,达到改善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改善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添加剂是改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常用方法,也可以通过改变其制备工艺和组成成分来改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只有在系统研究和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从而推动橡胶沥青混合料在各种应用领域中的发展。

总之,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是影响其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改善这一性能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添加热延迟剂和矿物油、改变混合料的组成和制备工艺等,以达到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

基于界面法改性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评价

基于界面法改性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评价

基于界面法改性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评价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常用于高速公路、主干道等高等级道路的路面材料。

在高温环境下,沥青混合料容易软化,导致路面变形、龟裂等问题。

因此,评价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对于路面的设计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采用界面法改性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通过在沥青中添加特定材料(如橡胶粉、石墨等)来提高沥青的强度和刚度的混合料。

界面法是一种通过在沥青和骨料界面添加改性剂来提高界面粘结强度和耐高温性能的方法。

在高温环境下,界面法改性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软化性能和抗变形性能。

首先,评价高温性能需要进行沥青的软化点和流动性测试。

软化点测试可以通过环球软化测试仪等设备进行。

流动性测试可以通过黏度计等设备进行。

软化点和流动性的改善可以直观地反映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耐高温性能。

其次,还可以进行沥青的荷斯曼流变学测试。

荷斯曼流变学测试可以评价沥青的变形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测试沥青的剪切模量、损耗模量和相位角等参数,可以评估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的抗变形性能。

此外,还可以进行高温下的动态模量测试。

动态模量测试可以评估沥青混合料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通过在高温下对混合料进行动态模量测试,并计算得到模量的高温稳定性指数,可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和抗疲劳性能。

最后,还可以通过路用摩擦系数测试评价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摩擦性能。

路用摩擦系数测试可以模拟车辆行驶时轮胎与路面的接触情况,评估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的摩擦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上述测试和评价方法,可以全面而客观地评价界面法改性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这些评价结果可以为路面设计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保证路面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机理分析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机理分析

E 、 弹 性 模 量 ; : E 叩 、 : 性 系数 。 。 黏 B res 型 代 表 了材 料 在 荷 载 作 用 下 的 瞬 时 弹 性 变 形 、 ugr模 黏 性 流 动 变 形 和 延 迟 弹性 变 形 。 由 B re 模 型 , 青 混 合 料 的 蠕 ugr s 沥 变 劲度 模 量 可 以 由下 式 计 算 求 解 :
科 学 之 友
Fed f c ne m t r rn i c a u i oS青 混合 料 高 温 稳 定 性 机 理 分 析
别、 国杰
( 山西 省 交 通 建 设 工 程 监 理 总 公 司 , 山西 太原 00 0 ) 3 0 6
摘 要 : 文 章 对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高 温 黏 弹 性 理 论 进 行 了梳 理 , 对 温度 、 载 以及 级 配 对 并 荷 沥青 混 合 料 高温 稳 定 性 的 影 响 进 行 了具 体 分析 。 选 用合 理 的级 配 , 少 细 集料 用量 , 高 减 提 粗 集料 含 量 ; 用颗 粒 形 状 好 、 地 坚硬 的 石 料 ; 格 限制 车 辆 超 载 可 以提 高 混合 料 的 高 使 质 严
5c ()

(一 ) 1e
() 2
TheApp ia i n f y n he rCo r l lc to o i g S a nt o Fl Func i n Bl c n Prntn a hi e to o k i i i gM c n
W u Ya o g rn
A src: IC rd co n ed aeh t a sr c x, u esl op nig Sa ,n e r t g rcs i odro m bta tTS Opou tnl eneso v e e luf e etnmbr, g r t (e1 a di t i i oes n re — i i th t ma r a t i o i n ) nh p nn p , ti

采用蠕变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采用蠕变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采用蠕变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路面破损、变形现象频繁出现,影响着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沥青混合料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材料,其高温稳定性是影响路面耐久性和承载性的重要指标。

目前,国内外都存在大量的研究表明蠕变试验是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采用蠕变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蠕变试验方案,确定试验参数。

2.选取不同种类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蠕变试验,探究试验温度、加载条件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3.建立沥青混合料蠕变试验结果的数学模型,探究影响高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4.结合实际工程应用,验证蠕变试验结果和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三、预期成果1.对蠕变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方法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2.建立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数学模型,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3.提出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措施和建议,为路面工程的设计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四、研究方法1.实验室蠕变试验:采用国际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蠕变试验,探究试验温度、应力水平等因素对蠕变行为的影响。

2.数据处理和数学建模:运用数据统计方法和数学建模技术,建立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数学模型。

3.实际工程应用:结合实际路面工程的情况,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和应用。

五、研究进度安排1.前期准备:文献综述、试验方案设计。

2.中期实验:沥青混合料的采集、试验数据的获取。

3.后期分析:数据处理、数学建模、展开讨论、文章撰写。

四、预计研究时间本研究预计周期为10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一阶段:前期准备(1个月)第二阶段:中期试验(6个月)第三阶段:后期分析(3个月)第四阶段:论文撰写和提交(1个月)六、参考文献1. 肖志远,吴建方,王加元等. 筛查评估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方法[J]. 公路交通科技,2013,30(7):31-37.2. 段俊俊,张伟,王占波等. 蠕变试验在道路材料评价中的应用[J]. 道路工程,2012,37(3):7-11。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研究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研究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研究摘要:高温稳定性一直以来都是沥青路面研究的重点,车辙问题在各等级公路中也是层出不穷。

本文从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入手,就材料、路面结构和外部因素三方面分析了车辙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沥青路面形成车辙高温稳定性Abstract: the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has been the focus of research of asphalt pavement, the rut in the level of highway problem is endless. This article from the formation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of rut, materials, pavement structure and external factors in the analysis of three rut influence factor,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olving the asphalt pavement of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method.Keywords: asphalt road surface wheel rut form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1. 引言随着高速公路在我国的大规模修建,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中,绝大多数的路面都是沥青路面,许多路面在通车后不久就出现了泛油、坑槽、车辙、开裂等病害现象,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车辙病害。

车辙是指路面的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及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

它不仅降低了路面的使用寿命,还严重影响着行车安全性,表现为沿行车轨迹产生纵向的带状凹槽,严重时车辙的两侧还会隆起变形,主要产生于高温时沥青路面各层的永久变形。

沥青高模量外掺剂热稳定性能的DSC试验分析

沥青高模量外掺剂热稳定性能的DSC试验分析

沥青高模量外掺剂热稳定性能的DSC试验分析徐永丽;夏洋洋;FAN Wei【摘要】对常用的4种沥青用高模量外掺剂,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其热流曲线及热流值,分析不同温度下4种外掺剂的聚集态及其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以确定高模量外掺剂的高温性能和感温性.对比4种外掺剂的DSC图谱形状变化及热流值后发现,外掺剂ADD-4没有明显的吸热峰,其聚合物没有固定的聚集态转变温度范围;外掺剂ADD-1聚集态的转变较外掺剂ADD-2,ADD-3复杂,在高温区有第2个吸热峰出现,使其自身高温性能更稳定.%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high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and its sensitivity,the curves of heat flow and their values were measured for four different kinds of high modulus admixtures of asphalt by means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at 4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ith a view to analyzing the aggregated states and their paring the shapes and values of heat flow from the DSC spectra for the four different admixtures,it is found that for the admixture ADD-4,no peak of absorption exists and its polymer does not exist th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range of aggregated states.The transition of the aggregated states of ADD-1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at of ADD-2 and ADD-3.There exists the second peak of heat absorption and its high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is more stable.【期刊名称】《建筑材料学报》【年(卷),期】2017(020)006【总页数】4页(P921-924)【关键词】基质沥青;高模量外掺剂;差示扫描量热法;热稳定性【作者】徐永丽;夏洋洋;FAN Wei【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 Charlotte, NC 282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4.1道路工程师已经认识到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产生的车辙、推移和拥包等病害与其自身模量有很大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模量,有效减少沥青混合料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和不可恢复变形,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抗高温变形能力,延缓车辙等病害的产生,提高路面行车安全和行驶质量,延长路面的维修周期和使用寿命[1].目前,国内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模量:一是降低沥青标号,即采用黏度大的沥青;二是外掺改性剂.其中大多采用外掺改性剂的方式.对于改性剂的分析大多集中在通过沥青混合料的宏观力学试验来反映其性能,而对于改性剂的微观性能以及改性机理研究较少.沥青用外掺改性剂(外掺剂)的热稳定性是其基本性质,它包括外掺剂在温度变化时的弹塑性变化温度点、吸收和释放温度能力,以及能否与沥青混合料一起对施工温度场进行良好的分布控制[2-3].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热分析技术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国内外主要用来分析材料在温度变化过程中聚集态的变化[4-6].通过分析不同外掺剂DSC图谱形状变化及热流值的大小,可以评价这些聚合物材料的软化和再结晶的热稳定性,从微观角度来判断和验证其高温性能,并指导路用沥青高模量外掺剂的选择[7].本文针对当前普遍使用的4种沥青高模量外掺剂,采用DSC测量其热流曲线及热流值,以分析不同温度下外掺剂的聚集态及其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本质上认识高模量外掺剂的高温性能和感温性,为施工温度提供指导.试验材料选择国内外4种有代表性的高模量外掺剂,仅以对比研究为出发点,分别用ADD-1,ADD-2,ADD-3和ADD-4表示,其基本参数见表1.试验仪器为美国TA公司生产的热流型差示扫描热量仪,升温速率为10℃/min,测试温度最高值为190℃,N2为保护气[8].由于DSC属高精密仪器,因此对试样要求较高.首先试样质量不宜超过5mg,并且称量要高精度,采用精度为0.0001g 的高精度天平进行试样称取.试样ADD-1,ADD-2,ADD-3,ADD-4的成型质量分别为2.8,3.0,2.7,3.3mg,其形状为圆形.DSC热分析是指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一类技术.在控温程序下测量样品的转移温度,并测量转移过程中所发送的热流变化与时间温度的函数,采用聚集态的观点来分析沥青相容性组分理论及热储存稳定性机理,研究在温度程序控制下热量差ΔQ和熔融热差ΔH随温度的变化,即通过程序来控制温度的变化,在温度变化的同时,测量试样和参比物的功率差(热流率)与温度的关系.4种外掺剂的DSC图谱见图1~4.由图1~4可见:高模量外掺剂ADD-1,ADD-2与ADD-3的DSC曲线形态呈现较为一致的规律性,而ADD-4的DSC曲线较为平滑;前3种外掺剂在温度平均达到126.3℃时,聚合物的聚集态开始转变,在温度平均达到134.7℃时到达吸热峰值,聚集态达到转变临界值,当温度平均达到140.9℃时聚集态转变结束.对外掺剂ADD-4的DSC图谱进行分析后发现,这种高模量外掺剂没有明显的吸热峰,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外掺剂ADD-4有别于另外3种外掺剂.外掺剂ADD-4由聚合物与纤维组成,为了让纤维更好地融入沥青混合料中,其聚合物没有固定的聚集态转变温度范围,聚集态的转变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另外,外掺剂ADD-1在高温区产生了第2个吸热峰,说明外掺剂ADD-1中存在2种成分.经过查看产品说明书后发现,其成分为2种改性材料,其中第2种是工业回收废旧聚丙烯,而工业产聚丙烯是一种半结晶性材料,比聚乙烯更坚硬并且有更高的熔点.在DSC图谱中也可以看出,掺加含有聚丙烯成分的外掺剂ADD-1要比一般的外掺剂有更好的抗高温稳定性.对高模量外掺剂ADD-1,ADD-2与ADD-3的吸热参数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外掺剂ADD-2的吸热峰能量最大,ADD-1最低,说明外掺剂ADD-2的聚集态转变需要更多的能量.这表明在试验温度区间内,外掺剂ADD-2中发生变化的组分较多,热稳定性最差.从吸热峰的峰值温度来看,外掺剂ADD-1的热稳定性最好,从转变温度来看,外掺剂ADD-1比另外2种低,说明外掺剂ADD-1提前达到了玻璃化转变温度,在实际使用时较容易拌和.外掺剂ADD-1和ADD-2的峰值宽度较为接近,ADD-3的峰值宽度相对于其他2种要窄些,说明在温度升高的状态下,ADD-3转变更快一些,而ADD-1和ADD-2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范围较宽,能增加施工拌和时的稳定性.外掺剂ADD-1中的部分PE组分与改性剂较为亲和,这种亲和作用改变了这部分PE组分在沥青中的含量,并限制了这部分PE组分发生相态转变,这虽然不能改变沥青相态转变温度,但却会使发生玻璃化转变的组分量减小,从而使ADD-1的吸热峰面积减小,即在转变温度区间发生聚集态变化的组分量减小,宏观上即表现出其感温性好.另外还可看出,3种高模量外掺剂的峰值温度相差不大,且它们的玻璃化转变和黏流态转变的温度范围较宽,说明这3种外掺剂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改性成分,并不是单纯地由PE组成,所以其玻璃化转变不是真正的热力学二级转变,而是高分子或大分子链段运动的松驰过程.(1)4种高模量外掺剂中,德国产的ADD-4不同于国产的ADD-1,ADD-2及法国产的ADD-3,其DSC曲线较平滑,没有明显的吸热峰,说明其聚合物没有固定的聚集态转变温度范围,聚集态的转变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2)高模量外掺剂ADD-1,ADD-2与ADD-3的吸热参数在温度平均达到126.3℃时,聚合物的聚集态开始转变,在温度平均达到134.7℃时达到吸热峰值,聚集态达到转变临界值,当温度平均达到140.9℃时聚集态转变结束.(3)高模量外掺剂ADD-1,ADD-2与ADD-3的峰值温度相差不大,玻璃化转变和黏流态转变的温度范围较宽,说明这3种外掺剂都含有一定量的改性成分,并不是由单纯的PE组成.外掺剂ADD-1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及聚集态转变较其他外掺剂复杂,在高温区出现了第2个吸热峰,因而其高温性能更稳定,优于外掺剂ADD-2与ADD-3.【相关文献】[1] 李洪斌.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J].公路,2011(2):123-126.LI Hongbin.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pavement properties of high modulus asphalt mixture[J].Highway,2011(2):123-126.(in Chinese)[2] 才洪美,张玉贞.DSC在改性沥青性能评价中的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10(4):75-77.CAI Hongmei,ZHANG Yuzhen.Application of DSC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odified asphalt[J].New Building Materials,2010(4):75-77.(in Chinese)[3] 沙爱民,周庆华,杨琴.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材料组成设计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3):1-5.SHA Aimin,ZHOU Qinghua,YANG Qin.Material composition design method for high modulus asphalt concrete[J].Journal Chang’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9,29(3):1-5.(in Chinese)[4] 蔡诚秀,王涛.DSC测试沥青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5(4):69-72.CAI Chengxiu,WANG Tao.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sphalt test based onDSC[J].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Natural Science),2015,25(4):69-72.(in Chinese)[5] 原健安.用DSC分析聚合物对改性沥青性质的影响[J].石油沥青,1997(2):25-28,7.YUAN Jian’ing DSC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polymer on the propert ies of asphalt[J].Petroleum Asphalt,1997(2):25-28,7.(in Chinese)[6] 马峰,张超,傅珍.纳米碳酸钙改性沥青的DSC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27(4):49-52. MA Feng,ZHANG Chao,FU Zhen.DSC study of nano-CaCO3 modified asphalt[J].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2006,27(4):49-52.(in Chinese)[7] 敖清文.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9.AO Qingwen.Research on the pavement performance of high-modulus asphaltmixture[D].Changsha: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in Chinese) [8] 黄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热物特性及测试方法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0.HUANG Hui.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and test of asphalt and asphaltmixture[D].Changsha: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in Chines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上接第 1 9页 )
关 系 到试 验 段 的成 败 ; L S P M 采 用 高 粘 度 改性 沥青 , 混 合 料 生产 温 度 和 出厂 温 度 较 高 , 尤 其 是 混 合 料 出 厂 温 度 与 废弃 温 度 相 差不 大 , 较 难 控 制 。 在 昆 合 料 施 工 方 面, L S P M为骨架空隙型结 构 , 9 . 5 m m 以 上 粗 集 料 比 例在 7 0 %左 右 , 摊 铺 时 应 尤 其 注 意 减 少 混 合 料 的 离 析, 混合料 碾压应遵循“ 高频 、 低 幅、 紧跟 、 慢碾 ” 的 方 式, 以保 证 L S P M 的 骨架 结 构 。 ( 4 ) L S P M 为 透 水 性 混 参考文献 : [ 1 ] 王松根等.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 ( L S P M) 柔性基 层设计与施工指南[ M ] . 北京 : 人 民交通 出版社, 2 0 0 5 . [ 2 ] J T G F 4 0 — 2 0 4, 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s ] ・ [ ] 王松根 , 房建果 等- 大碎石沥青混合 料柔性基层在路 面补强中的应用研 究[ J ] ・ 中国公路学报 , 2 0 4, 0 1 7 ( ) : 1 0 一
本 文 采 用 相 同级 配 、 沥 青 用 量 分 别 在 使 用 低 标 号
沥青 、 普 通 沥 青 有 无 高 模 量 添 加 剂 的 情 况 下 通 过 汉 堡、 动 态 模 量试 验 进 行对 比分 析 , 就 高温 稳 定 性 ( 抗 车 辙性能 ) 而言, 使 用低 标 号 基 质 沥青 效 果 是 最 好 的 , 但 掺加 适 量 的 高 模 量 添 加 剂 对 沥 青 混合 料 的 高 温 稳 定 性 也 有 显 著提 高 。 由于 沥青 混 合 料采 用 了相 同 的级 配 、 相 同 的沥 青 含量 , 汉堡 试 件 的 车辙 变 形 深 度 只 与 沥 青 有 关 。参 照
作用次数下 2 O 号基质沥青 的变形为 2 . 7 m m, 小于 5 0
号沥青 + 高模量添加剂 的 3 . 2 m m和 5 0号 沥 青 的 的
4. 2 mm。
[ 2 ] 樊亮, 申全 军 等. 岩 沥青 研 究 报 告 [ R] . 山东 交 通 科 研
所, 2 0 0 9 ( 0 1 ) .
山 东 交通 科 技
表 2 不 同 沥青 相 同作 用 次 数 下 的汉 堡 变 形 深 度
2 0 1 4年第 1 期 青 对 于提 高 沥 青 混 合 料 的高 温 稳 定 性 能 比单 纯 添 加
高模量剂效果要好 。
混合料类型 沥青类型 沥青含量 ( %) 变 )
3 结 论 与 建 议
参考文献 :
[ 1 ] 樊凡 . 桥梁 美 学 [ M] .北 京 : 人 民交通 出版 社 , 1 9 8 7 . [ 2 ] 陈德 柱 , 张敏 .南 京 市 大桥 南路 高 架 桥 二 期 工 程 设 计 [ J ] .铁 道标 准设 计 , 2 0 0 4 ( 0 9 ) : 8 7— 8 8 . [ 3 ] 熊军 , 余力军, 严 西华, 胡江. 宁 波 市 机 场 高 架 路 总 体 设计[ J ] . 中国 市政 工 程 , 2 0 1 1 ( 0 2 ) : 6— 7 .
参考文献 :
法 国高模量 沥青混合料设计体系 , 采用低标号硬质沥
青理论 分析 , 尽管低温性 能有所下 降, 但 混 合 料 会 高 温 稳 定性 能 较 好 。从 汉 堡 试 验 数 据 上 .WA L U B I T A, J u n Z H A N G e t a 1 .C o M P a i f s o n
o f T h e Ha mb u r g , D y n a mi c Mo d u l u s T e s t s f o r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HMA P e r ma n e n t D e f o r ma t i o n 『 R] .
层 的 底 部 应 设 置 热 沥 篓 青 . 下 封 兰 层 原 路 面 茎 ; L S P M 段 路 肩 应 进 行
特殊设 计 , 采用碎石 路肩或碎石盲 沟路肩 , 以尽 快 排
出 路 面结 构 内部 的水分
0 】 f 1 …
] 姚 祖 康 . 沥 青 碎 石 排 水 基 层 的 设 计 与 施 工 [ J ] . 公 路 ,
[ 4 ] 贾渝、 李豪 等. 法 国沥 青 混合 料 设计 指 南 [ M] . 中法美 沥青 路 面 技术 比较 研 究项 目组 , 2 0 1 0 ( 1 2 ) .
( 上接 第 l 5页 )
3 结 语
二 环 西路 高 架 桥作 为 济 南 市 重 要 基 础 设 施 工 程 , 建 设 要 求及 社 会 期 望 高 , 设计 、 施 工 难 度 大 。 在 总 体 设 计 中必 须 综 合 考 虑 各 种 影 响 施 工 、 运 营的各 种 因 素, 全 面 贯彻 技 术 先进 、 功能完善、 景 观 提升 的理 念 。
[ 3 ] 韦 金城 等. 沥青 混 合 料 动态 模 量试 验 研 究 [ J ] . 建 筑 材
料 学报 , 2 0 0 8 , 1 2 , V( 1 1 ) : 6 5 7— 6 6 1 .
由表 2看 , 随 着 沥 青 标 号 的增 加 , 试 件 变 形 深 度 也在 不 断 增 大 , 而5 0 号 沥 青 由 于掺 加 高模 量 添 加 剂 , 其抗车辙性 能要优于 5 0号 基 质 沥 青 , 使 用 低 标 号 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