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广东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室

合集下载

地铁引起结构振动产生二次噪声国内外评价方法对比

地铁引起结构振动产生二次噪声国内外评价方法对比

地铁引起结构振动产生二次噪声国内外评价方法对比发布时间:2021-04-15T13:27:56.98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作者:武玉倩[导读] 摘要:本文介绍地铁引起结构振动产生二次噪声的原因,针对国内外标准中对由地铁引起的结构二次噪声的频率范围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总结,从振源与周围建筑结构设计两个方面对减振降噪提出应对措施。

广州大学广东省广州市 510006摘要:本文介绍地铁引起结构振动产生二次噪声的原因,针对国内外标准中对由地铁引起的结构二次噪声的频率范围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总结,从振源与周围建筑结构设计两个方面对减振降噪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结构振动二次噪声等效A声压级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们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地铁快捷便利,更是人们的首选。

地铁的行驶产生振动,通过铁轨和土体传给周围的建筑物,会引起周围建筑物的振动。

一、二次噪声的产生的机理地铁运行过程中会对车轨产生一定的撞击,从而产生振动,振动从轨道传至铁轨和道床,然后传递给下部的土体,向周围扩散,传给周围的建筑物,从而引起建筑物的振动。

其中的建筑构件的固体表面产生的振动会向周围空气介质辐射声压波,这就是室内二次噪声,是一种低频噪声[1-3]。

人如果长期处于低频噪声的环境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比如头痛,失眠,生物钟紊乱等,所以由地铁产生引起的周围建筑物振动产生的二次噪声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国内外标准中对由地铁引起的结构二次噪声评价方法的总结(一)各国对于二次噪声频率范围的规定现今各国对地铁引起的二次噪声的定义范围不尽相同,标准不一。

美国公共交通协会快速轨道交通设备设计、美国联邦交通管理局对二次噪声没有提出一个具体的范围,但在IOS14837-1:2005《机械振动-由轨道系统引起的二次辐射噪声和振动》[4]中认为这种低频的二次噪声频率一般的范围是16~250Hz。

三维隔震_振_支座的工程应用与现场测试_魏陆顺

三维隔震_振_支座的工程应用与现场测试_魏陆顺

第27卷第3期2007年6月地 震 工 程 与 工 程 振 动JOURNAL OF E ART HQUAKE E NGI N EER I N G AND E NGI N EER I N G V I B RATI O N Vol .27No .3Jun .2007收稿日期:2007-03-10; 修订日期:2007-04-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8046);科技部专项项目(2004CCA03300);广州市科技项目(2004Z1-E0051) 作者简介:魏陆顺(1973-),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结构隔震、减振研究.文章编号:100021301(2007)0320121205三维隔震(振)支座的工程应用与现场测试魏陆顺1,2,周福霖2,任 珉2,刘文光2,谭 平2,黄襄云2,陈建秋2(1.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2.广州大学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405)摘要:首先介绍了一种新型三维隔震(振)支座,该支座由联接件、竖向隔振支座和水平隔震支座组成。

竖向隔振支座和水平隔震支座具有较小刚度,采用该类型支座的隔震结构,其竖向基频和水平基频可远离地铁、铁路振动和地震的主频,从而实现竖向隔振和水平隔震作用。

其次介绍了该三维隔震(振)支座在某一地铁平台上部结构中的应用情况,对该类型支座进行了竖向性能和水平性能试验。

最后对三维隔震(振)结构与传统结构进行了地铁运行时结构振动的对比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三维隔震(振)系统对振动的高频信号具有显著衰减效果。

关键词:三维隔震(振)支座;竖向隔振;水平隔震;工程应用中图分类号:P315.966;T U352.1 文献标志码:AAppli ca ti on of three 2d i m en si ona l se is m i c and v i bra ti on isol a torto bu ild i n g and site testW E ILushun 1,2,Z HOU Fulin 2,REN M in 2,L I U W enguang 2,T AN Ping 2,HUANG Xiangyun 2,CHE N J ianqiu2(1.Harbin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Harbin 150001,China; 2.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dong Key Laborat ory ofEarthquake Engineering &App lied Technique,Guangzhou 510405,China )Abstract:An innovative 3D is olat or is intr oduced first,which is composed of connecting p late,vertical rubber pad and the horiz ontal rubber bearing .The vertical rubber pad and the horiz ontal rubber bearing have very l ow stiff 2ness,and in the is olated building both vertical and horiz ontal natural frequencies can be designed far fr om metr o,train and earthquake main frequencies t o insulate both envir on ment vibrati on and earthquake .I n additi on,the ap 2p licati on of the 3D devices t o a building above a p latfor m of sub way is intr oduced next .Both the vertical and hori 2z ontal p r operties of the devices were being tested .Finally,the in situ tests of is olated building and non 2is olated building were carried out .The comparing test results sho w that the 3D is olati on syste m is effective t o reduce the building res ponses in high frequency domain .Key words:three 2di m ensi onal seis m ic and vibrati on is olat or;vertical vibrati on is olati on;horiz ontal seis m ic is ola 2ti on;app licati on引言地震是威胁人类的自然灾害之一,抗震最有效的构想是把结构物和地面隔离开,在发生地震时,既可保证结构的安全,又能保护结构内部的设备设施不受破坏。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
周永章
广州
第 1 页,共 16 页
序 号
实验室名称
8 广东省水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9 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10 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
依托单位
实验室主 所在地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李开明
广州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
肖方明
广州
广州地理研究所
黄建明
广州
广州
14 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
张桂权
广州
15 广东省畜禽育种与营养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陈卫东
广州
第 4 页,共 16 页
序 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实验室主 所在地


16 广东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
孙远明
广州
17 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吴淑勤
11 广东省水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12 广东省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 13 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 究所
广东海洋大学
王志宏 万齐林 张书文
广州 广州 湛江
工程科学:23家
1 广东省精密装备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
张宪民
广州
2 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
深圳大学
陈国良
深圳
17 广东省电子信息产品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张 铮
广州
农学科学:42家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TMD-结构体系能量平衡分析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TMD-结构体系能量平衡分析

2 4期
陈晓桐 , : 于振动台试验的 T 一 等 基 MD 结构体 系能量平衡分 析
6 6 05
_



时 问 / s
图 2 T 一 构 体 系 的 能 量 平 衡 示 意 图 MD 结
图 1 T D 结构体 系的力学模型 M 一
拟 主结构 。主体结 构模 型采 用一 个 重量 约 300k 0 g
中图法 分类号
T 313 U 1. ;
文献标志码

调 谐 质 量 阻 尼 器 ( u e s D mpr 简 称 T n d Mas a e, T MD) 作为 一 种 有 效 的被 动 控 制 技 术 , 生 产 实 践 在 巾不 断得 到 应 用 , 尤 其 在 高层 钢结 构 抗 风抗 震 ,


调谐质量阻尼器 对结构 的减振作用过程 , 本质上也是 一个 能量的传递、 转化与耗散 的过程 。首先, 根据 能量法原理 ,
对 T D 结构体 系的能量平衡进行 了较详细 的分析 , M 一 深入 了解其在整个地震过程 中各部 分能量 的分 配组成和传递机 理; 然后, 通过 T D 结构模 型的模 拟振动 台试验研 究, T D 结构体 系 的能量平衡进 行 了分析 , M 一 对 M 一 从试 验上进 一步验证 了T 一 构体 MD 结 系的能量平衡理论 , 为下 一步对 T 一 MD 结构体 系的能量分析奠定试 验基 础。 关键词 振 动台试验 能量法 能量平衡分析 T 一 MD 结构
., :
第 ・ 作者简介 : 陈晓恫( 9 0 ) 女 , 18 一 , 硕 讲师 , 研究方 向: 建筑科

为结 构 和 T MD 子 结 构 相 对 于 地 面 的 位 移 ;

TLCMD的工程设置方法

TLCMD的工程设置方法

TLCMD的工程设置方法
黄东阳;谭平;周福霖;苏键
【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
【年(卷),期】2008(030)002
【摘要】结构物的储水装置可被设计成调谐液柱/质量阻尼器(TLCMD);液体的动力效应会影响调频阻尼系统的控制效果.结合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与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共同作用的原理综合考虑了TLCMD的总体控制效果,并提出运用最优动力方法对TLCMD进行设置.算例分析表明:运用最优动力方法设置的TLCMD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方法,并为适应结构物内部使用空间要求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条件.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黄东阳;谭平;周福霖;苏键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广州大学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405;广州大学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405;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
圳,518055;广州大学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405;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11.3
【相关文献】
1.国际招标工程监理工程师工作报告的内容设置及编写方法 [J], 张文渊
2.工程软件计算方法课程设置与工程能力培养 [J], 陈晓堂
3.化学工程相关专业的生物工程课程内容设置与教学方法探索 [J], 陈葵;纪利俊;武斌
4.浅析柬埔寨某房建工程中后浇带的设置方法及应用 [J], 金校忠
5.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科研导论课程的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探索 [J], 王萌;韩鹏;李国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钢框架栓焊梁柱连接节点的抗震设计

钢框架栓焊梁柱连接节点的抗震设计

这性 能 , 开 始 重 视研 究 钢 框架 结 并 构 中梁 柱 栓焊连 接节 点 的抗 震设计 。
近 年来 , 钢结构正慢慢成为高层或超高层建筑
中主要 的建筑类 型 。在 多高 层钢 框架 中比较 常用 的 粱柱 节 点 连接 型 式是 梁翼 缘 与 柱 焊 接 、 腹 板 与柱 梁
h l o r lx t e sr s c n e t t n a h n fa c s oe o e t e a h t o c n ri t e e d o c e s h l .De lw t ed tb d t e b c i g b r a p o raey t e u e w l - s e a o t a i w l s a a k n ・ a p r p i tl o r d c ed h a n h d g u.
ba iga d c v r gb adi r e ce s li t ari gc p ct.Ma etepat n eo efa eu d rsv r atq a e rcn o e n o r od r oi ra eut ec ryn a ai n i n t n ma y k lsi h g fh r n e e eee r u k h ci t m h
维普资讯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0 2
S c u n B i i g S in e ih a ul n ce c d
第3 4卷
第1 期
20 0 8年 2月
钢框架栓焊梁柱 连接节点的抗震设 计
王喜 堂, 忠根 徐
( 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 中心——广东省地震 工程与应 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 广东 广州 5 00 ) 14 5
t ocra teedo e s nta f njit b cl erai n RS sc o f a .I p v ntecnetr f ces o cu th n f a s do n yl a yd c s n edCOSe t no m bm i e o os o l e g i e b m R eo ot ueo cs O h x a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考评名单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考评名单

附件一: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考评名单(160家)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材料学(7家)1 广东省稀土合金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钢铁研究所2 广东省显示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3 广东省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4 广东省新型涂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5 广东省电子有机聚合物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6 广东省高分子材料环境适应性评价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7 广东省超材料微波射频重点实验室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资源环境(11家)1 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广州地理研究所2 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3 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4 广东省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5 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6 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7 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8 广东省水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所9 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0 广东省水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11 广东省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工程学(20家)1 广东省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2 广东省建筑工程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3 广东省现代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自动化工程研制中心4 广东省汽车工程研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5 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6 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7 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8 广东省建筑节能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 广东省消防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广东省公安厅10 广东省农产品干燥加工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11 广东省传感技术与生物医疗仪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工学院12 广东省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13 广东省微纳加工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14 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5 广东省石化装备故障诊断重点实验室广东石油化工学院16 广东省地震监测预警与重大工程地震安全诊断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地震局17 广东省制造装备数字化重点实验室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18 广东省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19 广东省计算机集成制造重点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20 广东省现代几何与力学计量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9家)1 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2 广东省现代表面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3 广东省工业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石油化工研究院4 广东省化学危害应急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5 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6 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7 广东省低碳化学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8 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东莞理工学院9 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信息(16家)1 广东省信息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 广东省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汕头大学3 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ITS)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4 广东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5 广东省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6 广东省软件共性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有限公司7 广东省电子商务市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商学院8 广东省数字音频重点实验室广州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9 广东省数字电视系统重点实验室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10 广东省高性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计算中心11 广东省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12 广东省短距离无线探测与通信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13 广东省数字植物园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14 广东省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15 广东省物联网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16 广东省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农学(40家)1 广东省发酵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 广东省激光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4 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5 广东省畜禽育种与营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6 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7 广东省食品添加剂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8 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汕头大学9 广东省畜禽疫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10 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1 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12 广东省功能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13 广东省农业害虫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昆虫研究所14 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5 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果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16 广东省蔬菜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17 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18 广东省果蔬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19 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20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21 广东省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22 广东省动植物与食品进出口技术措施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3 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24 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25 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26 广东省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27 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28 广东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29 广东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30 广东省水产健康安全养殖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1 广东省农业动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32 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3 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34 广东省特色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35 广东省兽药研制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36 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37 广东省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38 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39 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40 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医学(57家)1 广东省华南结构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2 广东省运动测试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3 广东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4 广东省冠心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5 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研究所6 广东省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广东药学院7 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院8 广东省天然药物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医学院9 广东省鼻咽癌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0 广东省中医证侯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院11 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2 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13 广东省组织构建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14 广东省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基础部15 广东省肾脏病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6 广东省生物工程药物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17 广东省药用功能基因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18 广东省应急病原学检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 广东省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 广东省生物芯片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21 广东省中药新药研发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22 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3 广东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汕头大学医学院24 广东省分子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25 广东省医学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26 广东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27 广东省热带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28 广东省肾功能衰竭研究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29 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30 广东省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31 广东省病毒性肝炎研究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32 广东省医学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33 广东省骨科矫形技术及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4 广东省实验动物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35 广东省化学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36 广东省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37 广东省男性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深圳医院38 广东省营养膳食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39 广东省胃肠疾病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40 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药学院41 广东省重大神经疾病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2 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43 广东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44 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广东医学院45 广东省中医治法与中药创制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46 广东省分子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药学院47 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州医学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8 广东省法医遗传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49 广东省新药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药学院50 广东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51 广东省代谢性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52 广东省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成像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53 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54 广东省感染病与分子免疫病理重点实验室汕头大学医学院55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56 广东省新发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57 广东省医用电子仪器及高分子材料制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三维隔震新技术保障地铁平台上部安全

三维隔震新技术保障地铁平台上部安全

构 的传播 。 使用 中 . 在 三维 支座承 受 上部结 构
的重量 , 向变形 主要 由竖 向隔振支 座发 生 竖
营 平台 二层 层 高 4 1 m,为 设 备管 道 层及 北 京 上 海 、 . 广州 地铁开 通后 又 有许 多城市 三 维支 座通 过水 平 隔震 支座 和竖 向 隔振支 座 车库 。平 台及 上部 开 发 的总 建 筑 面积 为 1O 修建 地 铁或 轻轨 。 由于城 市 地铁 均 贯穿 市 中 2 万平 方 米 。 在地 铁 上 盖 平 台上 进 行如 此 大规 心 , 负担城市 运输 的主要 交通 任务 同时 . 在 也
通空 间 , 并可 有地 铁车辆 通过 上部 多塔 楼主 铁 振动 对沿线 住 宅 的影 响是 工程 项 目设计 与 要 用于办 公和住 宅 。 高烈度 地震 区 , 种结 建 设 的难 点 在 这
构型 式会 遇到 一些 特 有的抗 震设 计 问题 。如
时 , 竖 向 刚度 较 小 , 现竖 向隔 振 功能 , 其 实 在
模 的小 区开 发建 设 ,在 国际 上 亦是 罕见 的。 对 沿线 周 围建 筑物 的居住 环境 产生影 响 。 迄 今 ,隔 震 技 术 主 要 解 决 的是 水平 向减 震 问题 , 水平 隔 震 支 座 还 难 以 实 现 竖 向 隔 振 的 功 能 。 当在 结 构 中采 用 三维 隔 震 ( )支 座 时 由于 支座 的竖 向 振 刚度较 小 ,地震 发 生 时 , 何 解 如 决 隔 震 结 构 的 摇 摆 问题 和 确 保 支 座 的稳 定性 和 安 全 性 是 三 维 隔震 ( )结 构 主要 难 题 ,在世 振 界 范 围 内 同 时 实 现 隔震 与减 振 的 实际 工 程也 不 多见 。

大底盘多裙房复杂超高层建筑基础隔震设计与研究

大底盘多裙房复杂超高层建筑基础隔震设计与研究
( 1 . 广 州大学土木工程学 院, 广东 广州 5 1 0 0 0 6 ;
2 . 广 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 中心 , 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 广东 广州 5 1 0 4 0 5 )

要: 近年来 随着 隔震技术 的 日益成熟 , 隔震 体系越来越多 的应用 到多裙房 高层复杂 建筑 当中因而产生 了许多
新 的技术 问题 。本 文以某新 区一大型建筑模 型为例 , 采 用基础 隔震 和柱 顶隔震方案 , 通 过基底 的大底盘将 裙房和
塔楼连在一起 而在门厅处则采用柱顶 隔震 。应用 S a p 2 0 0 0有 限元 程序来建立实 体模 型 , 进 而对相应 的隔震与非隔
震结构进行不 同地震波作用下的时程分析 。通过模 态分析和时程分析结果 , 分析 了该结 构模型在地震作 用下的减
b u i l d i n g s wi t h t h e mu l t i - p o d i u m a d o p t t h e i s o l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t h u s ma n y n e w p r o b l e ms a i r s e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a l a r g e - s c a l e b u i l d i n g i n a
n e w d i s t i r c t i s t a k e n a s a e x a mp l e . T h e d e s i g n p l a n o f b a s e i s o l a t i o n a n d r o o f - i s o l a t i o n i s a d o p t e d . U s i n g t h e p o d i u m o n t h e i s o l a t e d l a y e r , t h e ma i n t o w e r a n d a n n e x a r e c o n n e c t e d t o g e t h e r , nd a t h e r o o f i s o l a t i o n i s u s e d i n c o l u mn o f e n t r a n c e h a l 1 . A 3 D i f n i t e e l e me n t

大平台多塔楼结构的隔震减震控制

大平台多塔楼结构的隔震减震控制
体 系可 以 同时 减 小 上 部住 宅 结 构 与 下 部 平 台的 地 震 反 应 , 提 高 大 平 台 多塔 楼 结 构 的 抗 震 安 全 性 提 供 了一 条 为
崭新的途径 .在 隔震层 附设 粘滞 阻尼 器可进 一步减 小 隔震 结构 下部 平 台的地震反应 与 隔震层的非 线性反 应. 提 高这种 新型隔震体 系的抗震安全性.两种 粘滞阻尼 器的对比还表 明非线性 粘滞阻尼 器比线性粘滞 阻尼器理
基础为一柱一承台多桩形式. 平台上拟建多 隔震不仅可以有效减小上部塔楼的地震反应, 而且由于采 桩上设承台, 栋七层与七层以上的住宅楼, 建筑类型为丙类建筑, 框架 用隔震技术后整体结构的周期延长, 下部结构的剪力与层
问位移也相应减小, 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改善. 在建立了这种大平台多塔楼新型隔震减震体系的运 动方程, 考虑了隔震支座的非线性 , 基于广义 Nw a 积 em r k 分法编写了整个非线性隔震减震体系的仿真分析计算程
收 稿 日期 : 0 7—0 20 4—1 0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 基金项 目(0 00 1 ; 5 6 8 2 ) 国家科技部重 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项 目( 0 4 C 0 3 0 ; 2 0 C A 3 0 ) 广州市科技攻关计划
项 目 (0 4 1一E0 1 20Z 05 )
作者简介 : 谭
隔震技术在过去的2 0多年已在世界各国取得了长足的发
1 工 程概 况
北京通惠家园是北京地铁复八线八王坟车辆段平台 上的住宅区, 位于北京市朝 阳区高碑店乡、 京通快速路北 侧. 整个工程东西长 l 9 m 南北宽 26m 根据平台尺 1 , 2 2 . 寸、 功能和柱网将平台划分为 l个独立的结构分区.各区 5

建筑结构消能减震的措施杨子仪

建筑结构消能减震的措施杨子仪

建筑结构消能减震的措施杨子仪发布时间:2021-08-10T07:10:29.198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5期作者:杨子仪[导读] 地震是由于地壳快速释放能量导致地表运动,主要产生很大的水平作用力对地表上原来不动的建筑物由于动力作用而发生振动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摘要:地震是由于地壳快速释放能量导致地表运动,主要产生很大的水平作用力对地表上原来不动的建筑物由于动力作用而发生振动,建筑物产生内力、变形和移位等效应使建筑物遭到破坏。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主要的结构形式,由于其抗震性能较差,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损坏和破坏。

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在预防和减弱地震作用上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减少结构的地震响应。

消能减震技术是一项有效措施,这是一项德政工程、惠民工程。

关键词:地震响应;钢筋混凝土结构;消能减震一、引言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地震带来的毁灭性的破坏,结构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工程设计中考虑到在罕见自然灾害作用下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靠延性来抵抗较大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因此,在地震地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延性与结构的强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强烈地震常造成人身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我国属地震多发家,需要考虑抗震设防的地域辽阔,因此研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我国具有充分的必要性。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消能减震装置能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优化结构性能。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减震的发展及案例消能减震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一点的历史了,消能减震技术早期主要在美国和日本等地震比较频发的国家研究。

美国是开展结构消能减震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

早在1972年美国竣工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就安装有约10000个粘弹性阻尼器,以及西雅图哥伦比亚大厦等许多工程都采用了消能减震技术。

日本是处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震频发的国家。

日本在消能减震技术方面发展很快,日本在建筑工程耗能减震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的若干新进展。

中国地震工程实验室及振动台汇总

中国地震工程实验室及振动台汇总

就地震工程的研究试验设备来言,感觉我国一点不比发达国家差多少。

我想这和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无关系。

这里把这方面的信息汇总一下,以有个全面的比较。

错漏之处还不少,请大家补充:(从北到南)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intro/iem2002.htm振动台:(自制)5mx5m, 6自由度, 30 Ton. 加速度:水平1.0g,竖0.7g主要负责人及专家:谢礼立院士结构与抗震减震建设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振动台:振动方向水平+竖向+摇摆(6DOF?);10Ton. 水平1.0g 竖向0.7g主要负责人及专家:林皋院士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北京)振动台:自制6mx6m, 80 Ton主要负责人及专家:周锡元院士清华大学振动台:无反力墙:高14米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eerc/index-c.html振动台:5mx5m, 6DOF, 20 Ton, 加速度:水平0.1g,竖0.7g主要负责人及专家: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collage/jgxy/gckz/default.htm振动台:MTS 3mx3m, 1自由度10Ton 1.0g主要负责人及专家:周锡元院士陕西省结构与抗震重点实验室/冶金工业部部级重点试验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xauat/com12/myweb/yxsz/tmgcxy/jyjd.htm振动台:2mx2m, 4.5 Ton反力墙:12.5m主要负责人及专家: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7Esldrce/b-int.html/lab/labpage.asp?ID=136088020振动台:MTS 4mx4m, 6自由度, 15Ton (Upgrading to 25Ton) 加速度:水平1.2(0.8)g,竖.7g 主要负责人及专家:项海帆院士,吕西林教授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http://202.192.18.15:8080/webdata/eertc/index_Chinese.htm振动台:MTS 3mx3m, 6自由度15Ton, 加速度:水平1g,竖2g主要负责人及专家:周福霖院士。

22536981_蠕滑断裂带岩石组成和构造特征分析:以龙门山灌县-安县断裂带为例

22536981_蠕滑断裂带岩石组成和构造特征分析:以龙门山灌县-安县断裂带为例

1000 0569/2020/036(10) 3209 24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0 10 16蠕滑断裂带岩石组成和构造特征分析:以龙门山灌县安县断裂带为例何祥丽1,2 李海兵2,3 王焕2,3 张蕾2,3 孙知明4 司家亮2,3HEXiangLi1,2,LIHaiBing2,3 ,WANGHuan2,3,ZHANGLei2,3,SUNZhiMing4andSIJiaLiang2,31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北京 100085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3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 511458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1 NationalInstituteofNaturalHazards,MinistryofEmergencyManagementofChina,Beijing100085,China2 MNRKeyLaboratoryofDeep EarthDynamics,InstituteofGeology,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37,China3 SouthernMarineScienceandEngineeringGuangdongLaboratory(Guangzhou),Guangzhou511458,China4 MNRKeyLaboratoryofPaleomagnetismandTectonicReconstruction,InstituteofGeomechanics,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81,China2020 05 20收稿,2020 08 28改回HeXL,LiHB,WangH,ZhangL,SunZMandSiJL 2020 Rockcompositionand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ofcreep slipfaultzone:AcaseoftheGuanxian AnxianfaultzoneintheLongmenShan,China ActaPetrologicaSinica,36(10):3209-3224,doi:10 18654/1000 0569/2020 10 16Abstract Thefaultcreepcancontinuouslyreleasepartofthetectonicstress,butitmaystillcausemajorgeologicaldisastersandevenlargeearthquakes Faultrockisthedirectproductoffaulting Itsmaterialcompositionsandinternalstructurescanprovidethekeyinformationtorevealtheslipmechanismofthefaultzone TheGuanxian AnxianfaultzoneoftheLongmenShanrupturedduringthe2008Mw7 9Wenchuanearthquake,whichhasthecreep slipbehavior,isthebestcasetoexplorethecreep slipmechanismwithincontinents ThisstudyfocusesonfaultrocksoftheGuanxian Anxianfaultzoneinthesurfacetrenchanddeepboreholebyclasticstatistics,X raypowderdiffractionmineralanalysis,andobservationsofopticalmicroscopeand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 Theresultsshowthatthecalstcontentandparticlesizesofthefaultgougearesmallerthanthoseofthefaultbreccia,andtheclaymineralcontentofthefaultgougeevenismorethan50% Additionally,thefaultrockscommonlydevelopmanykindsofpressuresolutionstructuressuchasfabricofclay clastaggregates,trailingstructureandanalogousS Cfabric Basedoncomprehensiveanalysis,werevealthatthematerialswithlowfriction,grainslipping,andpressuresolutionplayimportantrolesoncreepingdeformationoftheGuanxian Anxianfaultzone,andthethreefactorscomplementeachother Therefore,itisbelievedthatthecreepprocessoftheGuanxian Anxianfaultzoneismainlycausedbythepressuredissolutionandthefriction grainslippingmechanismtogether ThisunderstandingcanbetterunderstandtheearthquakecycleandprovideascientificbasisforregionalearthquakepreventionandmitigationKeywords Faultrock;Materialcomposition;Structuraldeformation;Creepmechanism;Guanxian Anxianfaultzone摘 要 断裂蠕滑可以连续释放部分构造应力,但仍可能造成重大的地质灾害,甚至具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

基于能量平衡的既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能量平衡的既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能量平衡的既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方法研究翟治鹏;刘彦辉;周福霖【期刊名称】《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年(卷),期】2024(44)2【摘要】由于规范标准对结构抗震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结构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性能的逐渐劣化,既有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不再满足设计要求,开展其抗震加固设计研究势在必行。

然而,目前的加固设计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非线性动力计算反复迭代,增加了设计的难度,降低了其适用性。

基于能量平衡概念,提出适用于增设消能减震装置的既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方法。

该方法考虑了多地震水准性能目标,设计过程中无需开展非线性动力计算,且迭代次数少。

采用所提方法对Benchmark钢框架结构进行加固设计,通过非线性动力分析评估了加固前和加固后结构的抗震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加固后,所有楼层的位移角均明显降低,小震、中震和大震时的平均降幅约为20%,可见加固后结构抗震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加固结构在小震、中震和大震下的层间位移角均与设计值吻合,实现了预期的层间位移角和屋顶位移角目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所提方法设计的阻尼器在小震时整体保持弹性状态,在中震和大震时进入屈服耗能状态,实现了预期的耗能机制,且阻尼器延性需求沿楼层的分布较为均匀,进一步表明了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研究成果可为既有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总页数】9页(P1-9)【作者】翟治鹏;刘彦辉;周福霖【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广州大学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18.1;TU352.1【相关文献】1.基于性能的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评估与加固技术研究2.基于性能的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评估与加固技术研究3.基于性能的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评估与加固技术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信城市广场三期B地块办公楼超高层结构设计

中信城市广场三期B地块办公楼超高层结构设计

中信城市广场三期B地块办公楼超高层结构设计
王静辉;周福霖;谭平;陈华霆;汪洋;李松森
【期刊名称】《建筑结构》
【年(卷),期】2023(53)4
【摘要】中信城市广场三期B地块办公楼主塔采用密柱框架-核心筒+环带桁架混合结构体系,针对此密柱网混合结构体系的结构特点和性能目标要求进行了抗震性能化设计并分类归纳总结,提出一系列结构加强措施。

通过增设适宜刚度的环带桁架加强层从而增强外框架刚度;加强层楼板采用钢梁+钢水平撑+钢筋桁架楼承板以可靠传递加强层外框架与核心筒间的剪力;分叉斜柱角度控制在10°范围以内,采用型钢混凝土节点设计;通过设置钢框梁连接墙肢内嵌型钢暗柱形成整体墙内约束型钢边框可以进一步有效地提高底部和加强层核心筒的延性与增强组合结构整体承载能力。

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各项措施后结构满足设计要求,整体性能安全可靠。

【总页数】7页(P45-51)
【作者】王静辉;周福霖;谭平;陈华霆;汪洋;李松森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减震防灾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广州大学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73.23
【相关文献】
1.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筒体结构设计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与探讨--上海某超高层甲级办公楼工程的结构分析和关键构件处理措施
2.泰禾城市广场办公楼超高层结构设计
3.珠江新城J1-4地块超高层商务办公楼建筑设计
4.超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与分析————以广东省深圳市某超高层办公楼为例①
5.中信城市广场三期B地块办公楼超高层结构设计关键问题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震模拟振动台在线迭代控制方法研究

地震模拟振动台在线迭代控制方法研究

地震模拟振动台在线迭代控制方法研究张芙蓉;周惠蒙;张博;宋伟旭;王涛【期刊名称】《工程力学》【年(卷),期】2024(41)3【摘要】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多采用离线迭代控制(ICS)实现波形的高精度复现,然而,多次迭代将对易损试验体造成累积损伤,同时,非线性试验体连续变化的动力特性将导致离线迭代控制出现精度下降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矩阵修正的高精度在线迭代控制方法(HRICS)。

该方法利用地震动加载过程中的实测数据在线识别系统矩阵,进而选择修正策略,并采用矩阵精度评价指标评估系统矩阵识别精度,若满足精度要求,则采用基于帧或者频率点的修正策略更新系统矩阵,最终使响应信号能够高精度地复现目标波形。

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验证HRICS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HRICS方法的在非线性试验体下的控制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HRICS采用频率点修正策略能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HRICS方法对目标信号的再现精度明显高于ICS方法第一次迭代后的结果。

【总页数】13页(P187-198)【作者】张芙蓉;周惠蒙;张博;宋伟旭;王涛【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北京博科测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17【相关文献】1.地震模拟振动台反馈控制系统的速度合成方法2.试件特性对地震模拟振动台控制性能影响研究(Ⅱ)——对地震记录再现精度的影响及实时补偿3.基于LSTM的地震模拟振动台闭环控制方法4.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临床麻醉价值评价5.地震模拟振动台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对比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大学“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开放课题研究基金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与广东省经济发展与防震减灾的需求,推动地震工程技术与实验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充分发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国内外合作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作用,吸引国内外人才利用本实验室条件开展高层次、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取得高水平的震工程技术与实验技术创新成果,
广州大学“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研究基金,资助国内外科技工作者依托本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实验室定期公布《广州大学“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基金申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每次资助项目的申报工作明确规定。

二、资助对象
具备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均可在《指南》规定的范围内提出资助申请。

本实验室同时接收国内外研究人员自带课题和经费,利用本实验室设备条件开展科学研究。

三、开放课题申请
1. 申请课题须符合《指南》资助范围的研究,且学术思想新颖,具有创新性、开拓性或高层次理论性。

2. 申请课题的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近期可取得重要进展。

申请者与项目组成员需具备实施该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经费预算合理。

3. 基金项目的研究年限一般为2年。

基金资助强度一般为5-10万元/项,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浮动,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议决定。

四、开放课题审批与立项
1、实验室按照“自由申请、实验室初审、学术委员会评审”的程序遴选开放课题基金。

2、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以会议或书面通讯评议方式对基金申请项目进行评审,根据“公平公正、择优支持”的原则,批准资助课题及资助额度。

3、开放课题研究基金项目申报的评审结果将报送广州大学相关主管部门。

4、根据评审结果,由实验室主任签发立项批准书,通知申请者及其所在单位,并予以公开。

五、项目的实施与检查
1、实验室指派专门人员对项目进行管理,基金项目的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应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

2、研究计划实施中,涉及到预定目标、研究内容、计划实施等的改变、以及提前结题或延长年限等变动,项目负责人须提出报告,经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报实验室审批。

3、一般情况下,项目负责人不得代理或更换,遇有特殊情况,所在单位应安排合适代理人,并报实验室备案。

项目负责人工作调动,可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在原单位或调入单位完成基金项目,但须调入、调离双方及实验室签署意见,并报实验室审批及备案。

4、实验室每年度对基金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项目负责人应于每年度结束时提交基金资助项目年度进展报告。

对不报送进展报告、工作无进展、经费使用不当的项目,缓拨下期经费。

项目负责人如不能纠正、补报,实验室将中止资助。

5、基金项目验收时,由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项目验收书》及相关结题报告,学术论文复印件及有关的软硬件原始资料。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将对开放课题完成情况进行评议。

向实验室提交的材料包括:
(1)《项目验收书》及相关结题报告;
(2)发表学术论文复印件;
(3)专利与获奖成果证书复印件;
(4)结题报告中的原始技术档案,包括数据记录、图纸、底片、软件、程序等资料,以及目录清单。

六、课题成果管理及评价
1、基金资助课题所取得的论文、成果和专利,归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有,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通讯作者)的完成单位必须标注实验室。

2、基金资助课题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等,均应标注“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开放课题研究基金项目” (英文名称:Supported by Open Research Fund Program of 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属自带课题和经费者,必须在研究成果及论文中注明“本研究在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完成”。

3、鼓励已获得本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开展的研究项目继续申请更高层次的基金、攻关和其它重大项目。

七、开放基金的使用与管理
1、项目经费开支的范围及比例
开放课题经费使用范围限于在本平台工作期间所从事研究工作需要的材料费、仪器设备费、仪器维护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

2、项目经费的管理
(1)基金资助项目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一经发现,中止资助。

(2)对于未完成提前终止的研究项目,实验室将中止资助,将根据情况全部或部分收回已发放基金。

广州大学“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7年1月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