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教学中“糊涂”艺术
摘要:
科学课是以科学探究为主体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是教师主动性过多,学生主动探究的权利被剥削,学生只是处在一种“被学习”的状态。

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本文力求通过“糊涂”教学艺术的运用来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课堂氛围,促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还给学生学习探究的主权,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验糊涂质疑探究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想大部分教师会说是把学生教会,让学生没有问题,这就是最高境界。

而对于教学的最高境界,我却不这么认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对于小学生而言科学这门课是神圣的,也是神秘的。

里面很多知识都是他们刚接触的,比较新奇和陌生。

如果一节课下来真的一点问题没有,这本身就是一种问题。

在对待最高境界这个问题上,我想起郑板桥一句名言“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这是他对待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

我们的科学课上为何就不能“糊涂”一回呢?
一、“糊涂”艺术的内涵
其实“糊涂”艺术的在我们班主任工作中已经被广为运用,而且起到了其积极的作用,我想在我们科学课上也完全可行。

这里指的“糊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糊涂,而是一种教学艺术,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设置、语言的描述、实验操作等营造一种“糊涂”氛围,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引出他们的困惑。

然后通过学生的探索实验,教师的引导梳理,让学生从“糊涂”变“明白”。

这样的教学,“糊涂”是虚,“引导”是实,巧借“糊涂”转换师生角色,让学生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能力解除教师的疑惑。

从而激起他们的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

学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获得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学会与人合作。

二、“糊涂”教学艺术的价值
1、可以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发探究欲望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的一个重要条件。

学生如果喜欢一个老师,也必定会喜欢上他所授的课;所以课堂上要做一个有吸引力的的教师,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而教师适当利用“糊涂”艺术,蹲下身子,以学生的身份加入到学生学习中,就可以拉近师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

让学生感觉到,原来老师也是有可爱一面的,和自己也可以成为朋友。

而喜欢自我表现是大多数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

教师适当“糊涂”点,让学生去帮助老师把问题弄“明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表现的欲望,激发出他们助人的良好意识;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帮助老师是无比光荣的,如果再能够帮老师把问题解决了,那更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这样“糊涂”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可以引导学生情不自禁、不知不觉地参加到可课堂中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乐学氛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可以培养学生质疑的品质,不迷信权威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小学科学课是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的一门课。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长期以来,老师不信任学生,凡事亲力亲为,深怕学生不懂;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只
要老师说的都是对的,是不容质疑的。

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的思维品质的形成造成了人为的障碍。

笔者听过不少科学课,从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来看,都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大胆猜测、动手实验操作、讨论总结……。

但是从课的执行情况来看,都是“欲放还收”,既想放手给学生,又怕学生操作不到位,回答不到点。

往往是很多真正需要学生自己探讨思考的知识点还是被老师“代劳”了,留下一些不痛不痒的枝节让学生来探讨。

在课堂上老师会千篇一律的问:“同学们,这个实验你们懂了么?”“懂了!”“还有没有问题?”“没有!”老师就心满意足的结束课程。

别以为学生真的都懂了,他们只不过是通过揣摩老师的心理,回答老师想要的结果,取悦老师罢了。

这样的教学,只能把学生教“死”,把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创新能力何从谈起?质疑能力怎能得到发展?教师不妨“糊涂”点,适当在学生面前露点“短”,让学生知道老师的观点有时候也有可能也是错的。

还给学生操作实验的主权,让他们通过自己实验来验证老师的观点和是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要敢于质疑,敢于发表的观点,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错误,质疑权威的能力,形成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糊涂”教学的实施策略
1、实验过程“糊涂”点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往往把实验过程演示的明明白白,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样子去操作就可以了。

这样的教学学生只不过是充当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木偶”。

虽然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但是实际操纵的“线”在老师那里,这样就导致教师不信任学生,学生过分依赖老师,而使实验操作变得索然无味。

其实小学儿童最感兴趣的是“玩”直观的实验器材,而不是“想”抽象的实验理论;教师的职责就是把学生从操作兴趣逐步转移到对科学的研究上来。

这时,教师不妨“糊涂”点,交代主要的实验目的以及注意事项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实验器材,总结实验结果。

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到主动探索上来,虽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迷惑,会出现错误。

但这些错误经验也正是形成正确实验结果的基石,是他们学习成长的经历。

教师要教会他们体验“错误”,从中学会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

有人说“聪明的人不会在同一块石头面前绊倒两次”,教师可以人为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在探索中“摔跤”,对错误形成深刻的体验。

通过对错误的总结,形成正确认识及结论。

例如:《沉和浮》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身边收集材料,在“玩”中得到沉与浮的基本信息: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

教师适时“糊涂”下,按学生总结的经验拿出一块更大的泡沫放水中,学生在认识上会产生冲突,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动手再实验,逐步掌握沉浮的条件。

2、学习引导“糊涂”点
科学实验中的“糊涂”艺术,“糊涂”是虚,“引导”是实。

教师在设置一些“糊涂”点,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稀里糊涂的的实验操作,而是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

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得到实验的现象,更要注重学生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的总结,教给他们科学的研究方法。

对于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尽量做到“点到而不点明”,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往上跳一跳就可以摸到成功的喜悦。

例:在教学《简单机械》时,学生对于镊子的动力点、阻力点、支点在哪里存在困难,教师就可以适当提醒:“用镊子拿东西的时候,什么地方用力?你夹物体的地方在哪里?镊子在动的时候围绕哪个点旋转?”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完全可以解决问题。

3、课堂评价“糊涂”点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在教学中要肯定和鼓励孩子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一切良好表现,呵护他们对自然事物的强烈好奇心,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其奋发向上、勇于探索实践的个性品质。

教师要承认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评价标准不要“一刀切”,应该具有包容性,要有弹性。

评价时不妨“糊涂”点,要以鼓励为主,只要学生回答的有精彩点,学习有一定的进步,就给予鼓励,对于学生回答有误的地方要点到为止。

四、“糊涂”教学艺术注意事项
“糊涂”教学艺术运用的好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但是“糊涂”教学艺术并不是所有课都适用的,受一些条件的影响。

要想让“糊涂”艺术更好的服务我们科学课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糊涂”教学艺术的运用,并不是信手拈来的,做到“大智若愚”,而不是糊涂对糊涂,教师要有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和对学生在不同层面上认知能力的洞察,对于学生容易犯“糊涂”的地方要有预见性;这样才能发现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困惑与糊涂的地方,然后根据这些“糊涂”点巧设“埋伏”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由“糊涂”变“明白”。

教师在装“糊涂”时候,要自然流畅,拿捏到位。

演的不到位,没法激起学生的挑战欲;演的过火,让学生感觉太假,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两者都偏离了教学“糊涂”艺术的本意。

2、“糊涂”教学艺术有其优势,也自身的局限性,绝不是灵丹妙药,并非所有课和所有环节都适用的。

对于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不妨“糊涂”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学生自己的描述、总结,达到学习新知的目的。

比如《宇宙》这一章节的内容,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可能比老师还多,这时候我们就不妨“糊涂”点,让学生来当回“小老师”来进行学习,学生会无比的感兴趣。

而对于一些要求比较高或者有一定危险性的的实验课,却不能一味的“糊涂”。

如:涉及到《电》这一单元的内容,教师绝对不能稀里糊涂的让学生动手实验,要明确交给学生电池及导线的接法,才能让学生动手实验。

所有事物是辨证统一的,课堂上“糊涂”也是“明白”也是对立统一的,教师适时“糊涂”可以促进学生更加“明白”;“糊涂”教学艺术只是一种策略,只能辅助我们教学,只有适时适当运用“糊涂”教学艺术,才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养成良好科学素养的目的。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教育部 2002
《模糊教学艺术》夏帮青《中学生物教学》 2009年6期
《教学“糊涂”艺术初探.教育理论与实践》李密如 200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