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结构实验指导书2015
桥梁结构检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现场检测和室内分析,对某座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实验内容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检测、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以全面掌握桥梁的力学性能和使用状况。
二、实验对象及环境实验对象:某市某桥梁,全长120米,宽20米,单跨结构,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实验环境:晴朗,风力适中,温度15-25摄氏度。
三、实验方法1. 外观检查- 对桥梁整体外观进行检查,包括桥面、桥墩、桥台、伸缩缝等部位。
- 观察并记录裂缝、剥落、变形、腐蚀等病害。
2. 无损检测- 使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对桥梁混凝土构件进行无损检测,评估其内部质量。
- 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桥梁结构温度场,分析其热应力分布。
3. 静载试验- 在桥梁指定位置进行静载试验,加载重量根据桥梁设计荷载确定。
- 测量并记录桥梁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内力、位移等参数。
4. 动载试验- 使用激振器对桥梁进行动载试验,测量其自振频率、阻尼比等动态参数。
- 分析桥梁的动力特性,评估其抗振能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检查- 桥面、桥墩、桥台等部位存在少量裂缝,但未发现严重病害。
- 伸缩缝工作正常,无异常现象。
2. 无损检测- 超声波检测结果显示,桥梁混凝土构件内部质量良好,无较大缺陷。
- 红外热像仪检测结果显示,桥梁结构温度场分布均匀,热应力较小。
3. 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过程中,桥梁变形和内力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 桥梁整体结构稳定,无异常现象。
4. 动载试验- 动载试验结果显示,桥梁自振频率和阻尼比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 桥梁抗振能力良好,可满足正常使用需求。
五、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该桥梁结构健康状况良好,承载能力和安全性满足设计要求。
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对桥梁进行外观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裂缝、剥落等病害。
2. 加强桥梁养护工作,确保桥梁结构长期稳定。
3. 关注桥梁动力特性,防止桥梁发生共振现象。
六、实验总结本次桥梁结构检测实验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全面评估了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
《桥梁工程试验》指导书
桥梁工程试验指导书姓名:班级§1 回弹仪检测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它构筑物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快速评定,所试验的水泥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100mm,温度应不低于10℃。
2、回弹法试验可作为试块强度的参考,不得用于代替混凝土的强度评定,不适于作为仲裁试验或工程验收的最终依据。
二、仪具与材料本方法需用下列仪具和材料:混凝土回弹仪;酚酞酒精溶液,浓度为1%。
三、方法与步骤测区和测点布置(1)对混凝土构造物,测区应避开位于混凝土内保护层附近设置的钢筋,测区宜在试样的两相对表面上有两个基本对称的测试面,如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一个测区允许有一个侧面。
(2)测区表面应清洁、干燥、平整,不应有接缝、饰面层、粉刷层、浮浆、油垢等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表面的杂物和不平整处,磨光的表面不应有残留粉尘或碎屑。
(3)一个测区的面积宜不少于200mm×200mm,每一测区宜测定16个测点,相邻两测点的间距宜不小于3cm 。
测点距路面边缘或接缝的距离应不小于5cm 。
(4)对龄期超过3个月的硬化混凝土,应测定混凝土表层的碳化深度进行回弹值修正(略)。
四、计算1、将一个测区的16个测点的回弹值,去掉3个较大值及3个较小值,将其余10个回弹值按式(10.1.5—1)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10_∑=Ni Ns (10.1.4—1)式中:_Ns ——测区平均回弹值,准确至0.1; Ni ——第i 个测点的回弹值。
2、 当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测试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应根据回弹仪轴线与水平方向的角度将测得的数据按公式(10.1.5—2)进行修正,计算非水平方向测定的修正回弹值。
当测定水泥混凝土面为向下垂直方向时,测试角度为一90°,回弹修正值△N 如表10.1.5所示。
--+=Ns N ⊿N (10.1.4—2)式中:-N ——经非水平测定修正的测区平均回弹值; -Ns ——回弹仪实测的测区平均回弹值;⊿N ——非水平测量的回弹值修正值,由表10.1. 5或内插法求得,准确至0.1;非水平测量的修正回弹值 表10.1. 53、混凝土强度推算(1)、当需要将回弹值换算为混凝土强度时,宜采用下列方法:①有试验条件时,宜通过试验建立实际的测强曲线,但测强曲线仅适用于材料质量、成型、养护和龄期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混凝土。
建筑结构试验 15级实验指导书(给学生)
建筑结构实验15级实验指导书试验四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验证变截面等强度试验2、掌握用等强度梁标定灵敏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设备1、静态电阻应变仪2、等强度梁3、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 三、实验原理1、电阻应变测量原理电阻应变测试方法是用电阻应变片测定构件的表面应变,再根据应变—应力关系(即电阻-应变效应)确定构件表面应力状态的一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是以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上的电阻应变片作为传感元件,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电阻应变仪将此电阻值的变化测定出来,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此应变值成正比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由记录仪记录下来,就可得到所测定的应变或应力。
2、测量电路原理通过在试件上粘贴电阻应变片,可以将试件的应变转换为应变片的电阻变化,但是通常这种电阻变化是很小的。
为了便于测量,需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再通过电子放大器将信号放大,然后由指示仪或记录仪指示出应变值。
这一任务是由电阻应变仪来完成的。
而电阻应变仪中电桥的作用是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
3、电桥电路的基本特性a )在一定的应变范围内,电桥的输出电压与各桥臂电阻的变化率或相应的应变片所感受的(轴向)应变成线性关系;U ∆RR ∆)(n εb )各桥臂电阻的变化率或相应的应变片所感受的应变对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的影响是线形叠加的,其叠加方式为: 相邻桥臂异号, 相对桥臂同号。
充分利用电桥的这一特性不仅可以提高应变测量的灵敏度及精度,而且可以解决温度补偿等问题。
c)温度补偿片温度的变化对测量应变有着一定的影响,消除温度变化的影响可采用以下方法。
实测时,把粘贴在受载荷构件上的应变片作为R1,以相同的应变片粘贴在材料和温度都与构件相同的补偿块上,作为R2,以R1和R2组成测量电桥的半桥,电桥的另外两臂R3和R4为测试仪内部的标准电阻,则可以消除温度影响。
桥梁结构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王行耐 土木工程专业12级)
《桥梁结构分析与设计》《桥梁结构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连续梁结构分析与拱桥设计计算时间:月日至月日共 1 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一、设计内容及要求㈠题目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结构计算按照《课程设计规范》要求,主要完成以下内容:1.合理拟定箱梁尺寸,确定施工方法和施工阶段数,完成数据准备工作;2.应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对结构进行建模,并生成计算模型;3.确定预应力钢筋数量并布束,计算上部结构的恒载应力和变形;4.完成运营阶段结构计算分析。
分别考虑体系升降温、局部升降温,基础变位(假设某个支座在使用阶段沉降5mm )等附加荷载引起内力,并完成作用组合和验算。
㈡题目2:拱桥设计按照《课程设计规范》要求,主要完成以下内容:1. 布置拱上建筑,确定拱轴系数m 。
2. 主拱圈内力计算:恒载内力、活载内力、附加内力、内力组合。
3. 拱顶、L/4截面,拱脚截面的强度验算和主拱圈稳定性验算。
㈢选题组合要求(任选一组)1.单独选择题目1时,应完成上述要求的全部内容;2.题目1中的前2项内容 + 题目2的全部内容。
二、设计原始资料㈠题目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某跨径为20+25+20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桥梁宽度为20.70m(1)设计标准l)设计荷载设计荷载:按2014规范的公路-I 级(学号单号)/公路-II 级(学号双号),人群荷载3kN/m 2。
2)跨径及桥宽标准跨径20+25+20m 。
桥面净宽为净[0.25+2.00(人行道)+0.50+15.00(行车道)+0.50+2.00(人行道)+0.25]m 。
设计荷载:公路-I 级(学号单号)/公路-II 级(学号双号),人群荷载4KN/m 2。
(2)其余参数自定,可参照桥梁总体布置图、一般构造等图(参考图附后)。
㈡题目2:拱桥设计某等截面空腹式悬链线无铰拱石拱桥上部结构为等跨40m 的石砌板拱,下部结构为重力式墩和U 型桥台,均置于非岩石土上。
桥梁作业指导书
目录第一章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1、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1)5、人工挖孔安全措施 (6)第二章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8)1、目的 (8)2、编制依据 (8)3、适用范围 (8)4、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8)5、钻孔 (9)6、钢筋笼制作、安装 (10)7、砼灌注 (10)8、钻孔桩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14)第三章承台作业指导书 (24)1、目的 (24)2、编制依据 (24)3、适用范围 (24)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24)5、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 (27)第四章实体墩台作业指导书 (29)1、目的 (29)2、编制依据 (29)3、适用范围 (29)4、墩台身施工 (29)5、施工注意事项 (32)6、墩台身质量标准: (33)第五章空心墩台施工作业指导书 (34)1、目的 (34)2、编制依据 (34)3、适用范围 (34)4、空心墩台施工方法 (34)5、控制标准 (37)第六章高墩翻模作业指导书 (39)1、目的 (39)2、编制依据 (39)3、适用范围 (39)4、翻模施工法 (39)第七章连续梁悬灌施工作业指导书 (47)1、目的 (47)2、编制依据 (47)3、适用范围和特点 (47)5、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51)6、箱梁施工的线型控制 (62)第八章钢筋加工及焊接作业指导书 (65)1、目的 (65)2、编制依据 (65)3、适用范围 (65)4、钢筋材料质量检验 (65)5、钢筋的加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66)第九章混凝土养护作业指导书 (72)1、目的 (72)2、编制依据 (72)3、适用范围 (72)4、混凝土养护工艺及要求 (72)5、安全注意事项 (77)第十章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 (78)1、目的 (78)2、编制依据 (78)3、适用范围 (78)4、预应力材料 (78)5、预应力设备选用及校正 (78)6、工艺流程 (79)8、预应力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85)9、各种保证措施 (90)第一章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桥梁桩基人工挖孔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桩基作业施工。
《桥梁结构试验 》实验指导书
《桥梁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书同济大学桥梁试验室二〇〇九年三月目录实验一接桥方式和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 (1)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四、记录表格 (3)五、实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4)DH3815N静态应变测试系统的使用 (5)一、准备 (5)二、DH3815N静态测试系统配套软件的操作 (5)三、其他 (6)实验二动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 (9)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9)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9)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9)四、记录表格 (10)五、实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0)DH5920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的使用 (11)一、准备 (11)二、DH5920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软件的操作 (11)三、其他 (13)实验三简支梁自振特性参数测定实验 (17)一、实验目的 (17)二、实验要求 (17)三、实验仪器和设备 (17)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7)五、实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8)实验四数显回弹仪和超声波探测仪的使用 (19)一、数显回弹仪的使用 (19)二、超声波探测仪的使用 (22)实验一 接桥方式和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一、实验目的和要求⒈利用不同的电桥桥路组合进行应变测量,了解提高测量灵敏度和消除误差影响的方法,从而掌握用这种方法解决测量中的实际问题。
⒉了解温度效应,并懂得消除方法。
⒊熟悉静态应变仪的功能和使用。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DH-3815N 静态应变测试系统 1套 贴有应变片的等强度梁 1根 砝码(40N ) 1组 电吹风 1只 其他工具若干三、实验内容和步骤⒈准备⑴由指导教师介绍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⑵熟悉应变仪及其配套软件的使用方法(详见仪器使用说明书)。
⑶开机预热10分钟。
注意:该仪器功能比较多,具体操作须由指导教师现场指导。
⒉静态应变测量(等强度梁的材料参数:b=4.58cm 、h=0.378cm 、L=30cm )图1-1试件③ ①②⑥ ④⑤轴线③①②补偿片工作片图1-2 接桥方式根据图1-1及图1-2进行以下操作。
桥梁结构检测实验指导书
桥梁结构检测实验指导书班级:姓名: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编实验一 裂缝观测仪标定与使用一、试验目的(1)对结构混凝土裂缝深度进行检测;(2)对混凝土的裂缝开展情况判断及采取合理维修加固措施,提供参考。
二、试验仪器裂缝观测仪三、试验仪器参数技术参数 :测量头规格1mm、2mm、3mm测量范围(mm)0.01~1.000.02~2.000.03~3.00最小刻度(mm)0.01、0.02、0.03估读精度(mm)0.005、0.01、0.015软件测量相对精度优于5‰主机内存:125M(可以存放上千张裂缝图像)使用电压:主机——3.7V锂电池;测量头——12V锂电池尺寸:主机 98×80×18测量头36×34×58重量:主机150克,测量头120克四、试验步骤将测量头的两尖脚紧靠被测裂缝,即可在LCD液晶屏上看到被放大的裂缝,微调测量头的位置使裂缝尽量与刻度基线垂直,根据裂缝所占刻度线的多少判读出裂缝宽度。
实验二 碳化深度检测试验一、试验目的对结构混凝土碳化深度进行检测,对钢筋的锈蚀情况判断及采取合理维修加固措施提供参考。
二、试验原理拌和混凝土时,Ca(OH)2大部分以结晶状态存在,成为孔隙液保持高碱性的储备,它的PH值为12.5~13.5。
空气中的CO2气体不断地透过混凝土中未完全充水的粗毛细孔道,与其中孔隙液所溶解的Ca(OH)2进行中和反应,反应产物为CaCO3和H2O。
随着结晶Ca(OH)2的溶解,PH值会逐渐降低,PH值的降低会导致钢筋表面钝化膜的破坏,使钢筋失去保护。
通过在混凝土新鲜断面喷洒酸碱指示剂,通过观察指示剂颜色变化来确定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三、试验仪器酸碱指示剂、75%的酒精溶液、白色酚酞粉末、酚酞、卡尺四、试验步骤(1)测区及测孔布置1)测区应包括锈蚀电位测量结果有代表性的区域,也能反映不同条件及不同混凝土质量的部位,结构外侧面应布置测区。
桥梁结构试验 实验指导书
《桥梁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书(总2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桥梁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书同济大学桥梁试验室二〇〇九年三月目录实验一接桥方式和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记录表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实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DH3815N静态应变测试系统的使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DH3815N静态测试系统配套软件的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其他................................................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动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桥梁工程检测指导书
《桥梁工程检测》指导书(系级选修课:32课时,试验部分:16学时编写:欧智菁)一、课程目标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了解桥梁工程试验检测的目的、内容、依据,熟悉桥梁工程的材料、地基、桩基、桥梁上部结构等的试验检测以及桥梁荷载试验的基础原理、操作方法和结果评定,掌握现代桥梁结构检测手段,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试验检测能力和水平的专门人才。
本课程根据《桥涵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来设置试验项目,试验项目包括:1、通过上述实验项目,使学生了解现代测试技术,将已学的知识综合得到运用,实践能力得到提高;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为他们将来的深造、科研和技术水平打下基础。
二、实验项目、对应学时数、具体试验场地、目的、主要仪器1.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时数:3学时目的:通过回弹仪对混凝土表面弹击后的回弹值来推算混凝土的强度值场地:路桥检测实验室仪器:回弹仪检测方法和步骤如下:(1)选择符合下列规定的测区①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②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
③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的浇筑侧面。
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构件的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④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
⑤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2。
⑥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
⑦ 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外观质量情况。
(2)回弹值测量将弹击杆顶住混凝土的表面,轻压仪器,松开按钮,弹击杆徐徐伸出。
使仪器对混凝土表面缓慢均匀施压,待弹击锤脱钩冲击弹击杆后即回弹,带动指针向后移动并停留在某一位置上,即为回弹值。
桥梁结构设计指导书
a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结构设计应包括上部结构设计和下部结构设计两大部分。
上部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截面尺寸的拟定,内力计算(包括恒载内力、活载内力和附加内力的计算,内力组合,内力包络图的绘制),配筋设计,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应力验算,最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验算,刚度验算,有的桥型如拱桥的主拱圈,斜拉桥的主塔等还需进行稳定性验算。
下部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桥墩、桥台及其基础的设计计算。
课程设计的过程也是学生熟悉和应用设计规范的过程,在此阶段要求学会遵循《公路桥涵设计规范》进行桥梁设计。
一、上部结构设计(一)截面尺寸的拟定在方案阶段只是初步选定了截面的形式和轮廓尺寸(如梁高,翼缘宽度等),其余的细部尺寸(如箱梁的顶板厚度、底板厚度、腹板厚度、加腋尺寸等)尚未最后决定。
细部尺寸的确定可参考已建成的相同桥型,相近跨径、桥宽、荷载标准的桥梁的截面尺寸;可根据方案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1、受力如:在梁式体系中截面主要受弯,其上下缘承受拉、压力而腹板承受剪力。
因此顶板和底板的厚度应由拉、压应力控制,腹板厚度由剪应力控制。
T梁的翼缘板和箱梁的顶板除了作为主梁的一部分承受纵向弯矩外,还起桥面板的作用,承受横向弯矩,这部分尺寸必需先定下来,以免到最后加大返工工作量。
因此,在梁式体系中计算内容的第一部分就是桥面板的计算。
2、构造有时截面尺寸不是受力控制而是构造控制。
如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混凝土不受力,仅起保护钢筋的作用,此时构件的尺寸在混凝土满足规范要求的保护层厚度的前提下尽量取小值,以减小构件自重;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或箱梁的顶、底板,腹板厚度除了应满足受力要求外还应考虑预应力管道的布置要求,采用什么预应力体系,管道外径尺寸多大,如果需要多排或多列布置则考虑排、列间距后再加上外面普通钢筋和混凝土保护层即为构造要求的板厚,在预应力筋锚固截面还需考虑锚垫板的尺寸大小及锚头所占的最小尺寸。
《桥梁结构设计与计算实训》任务书与指导书-校企合作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桥梁结构设计与计算实训》任务书与指导书-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形简支梁桥设计指导教师职业学院《桥梁结构设计与计算实训》任务书-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形简支梁桥设计一、设计资料1. 桥面跨径及桥宽标准跨径: 该桥为一城市立交桥, 根据桥下净空和方案的经济比较, 确定主桥采用标准跨径为16 m、20m 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
本实例即为主桥的上部结构计算。
主梁全长: 根据当地的温度统计资料, 并参照以往设计经验, 确定伸缩缝采用4㎝,则预制梁体长19.96m 。
计算跨径:根据梁式桥计算跨径的取值方法, 计算跨径取相邻支座中心间距为19.5m。
桥面宽度: 根据一次典型交通量的抽查结果, 确定该桥的桥面横向布置为净-7m( 行车道)+2 ×0.75m( 人行道)+2 ×0.25m( 栏杆)2. 设计荷载:根据该桥所在道路的等级确定荷载等级为:计算荷载: 汽车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5KN/㎡人行道:4.0KN/m2栏杆:1.0KN/m3. 材料混凝土: 主梁用C40 号, 桥面铺装用C30 号,人行道、栏杆用C25 号;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 时采用HRB335钢筋, 直径小于12mm 时采用R235热轧光面钢筋。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重力密度为25.0KN/m3,沥青混凝土23.0KN/m3,混凝土垫层24.0KN/m3。
4. 设计依据(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2-2004);(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二、设计任务1、截面尺寸拟定2、计算主梁恒载效应1)计算恒载集度2)计算恒载效应3、计算主梁活载效应1)计算支点横向分布系数2)计算跨中横向分布系数3)汽车荷载效应计算4)人群荷载效应计算4、作用效应组合1)基本组合2)短期效应组合3)长期效应组合三、学时分配《桥梁结构设计与计算实训》指导书-《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设计》一、实训的性质与目的《桥梁结构设计与计算实训》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桥梁课群组实践环节课,是重要的专业设计基础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桥梁结构实验与检测(实践环节)》课程实验.
《桥梁结构实验与检测(实践环节)》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独立设课)一、课程基本概况:课程名称(中文):桥梁结构实验与检测(创新性实践环节)(英文):Experiment and monitoring of bridge structures课程代码:00500615课程类别:C(专业必修)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0,其中实验(上机)学时30、学分 1.0先修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和材料实验、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等二、课程简介《桥梁结构实验与检测(实践环节)》是高等理工院校桥梁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桥梁结构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学生接受专业系统实验方法与实验技能训练的重要阶段,是桥梁工程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试验能力的重要过程。
传统的实验课偏重于对理论计算公式的验证,内容单一、信息量少,综合性较差,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验教学过程不仅告诉学生实验项目,还有详细的实验原理、使用仪器、测试方法、实验步骤乃至数据记录表格等等,实验讲义编得很详细,得出的结论反映不出独立的观点。
学生进行实验的全过程只需要按指定的过程一步一步去操作,而用不着再去查阅、思考和创新。
这种“抱着走”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产生很强的依赖性,教师不曾讲过的东西学生就不会;教师未指出的地方,学生自己就很难考虑到。
虽然实验做了许多,但很多学生还是既不会设计实验,也不会在实验中观察、分析问题,实验完毕,甚至连仪器、仪表的使用操作方法都没多少印象。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方法仅能传授知识,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不应剥夺学生选择、自学、尝试、乃至失败的权利。
为此,我们结合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内容,除开设了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外,还开设了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
此次桥梁结构实验指导书中只给出几个实验方向、该方向能完成的工作、主要的设备仪器及其技术指标,而让学生自己确定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同时制定实验方法和步骤,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验方案并报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后,由学生实验小组完成,人员自由结合。
桥梁工程实训任务书指导书学习资料
桥梁工程实训任务书指导书《桥梁工程》学习领域(课程)实验实训项目任务书(实训类)学习领域总学时:108学时实验实训总学时:18学时实训项目1:钢筋骨架制作实训(6学时)一、实训的目的及作用通过钢筋下料、加工(弯曲、连接)、绑扎、检验等工序的实训,使学生进一步直观地了解构件中钢筋的配置方式,训练学生识图并按图施工和应用规范的能力。
二、实训的内容及项目1. 矩形截面梁钢筋骨架制作;2. T形截面梁钢筋骨架制作;3. 矩形桥墩钢筋骨架制作。
三、实训场所及注意事项1. 实训场地:实训中心钢筋加工实训区。
2. 注意事项:(1)进入实训场地时必须佩戴安全帽,严格遵守实训场地各项规章制度;(2)服从指导教师的领导,实训期间,注意安全,严禁打闹、嬉戏,杜绝一切事故;(3)实训时,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4)分组实训(分组在实训前由学习委员负责完成),每10人一组,要分工明确,流水作业;(5)按照施工图及规范要求进行实训操作(6)实训期间一般不得请假,特殊情况需请假者,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3. 实训中需要使用的设备及工具有:钢筋调直剪断机、弯箍机、焊机、卷尺等。
四、进度安排及实训成果提交五、考核内容及成绩评定办法本实训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
本项目实训成绩满分为100分,实训过程考核50分,实训结果考核50分。
1. 实训过程考核要素:(1)纪律10分;(2)主观能动性10分;(3)写作能力10分;(4)完成组长分配任务的情况20分。
2. 实训结果考核要素:(1)钢筋下料单占5分(小组成员分值相同);(2)施工质量自检表10分(小组成员分值相同);(3)实训报告10分(个人成绩);(4)钢筋骨架25分(小组成员分值相同)《桥梁工程》学习领域(课程)实验实训项目指导书(实训类)实训项目1:钢筋骨架制作实训(6学时)一、实训的目的通过钢筋下料、加工(弯曲、连接)、绑扎、检验等工序的实训,使学生进一步直观地了解构件中钢筋的配置方式,训练学生识图并按图施工和应用规范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3-2 主梁、主塔应变测点布置图
图 3-3 主梁挠度和主塔变位测点布置图
三、试验方法及步骤
(一)静载试验 1、贴应变片; 2、安装位移计; 3、预加载:预加载一级荷载(在主跨 L/2、L/4、3L/4,边跨 L/2 上同时加载),
每加载点 15kN,每级停歇 5 分钟后读取数据。同时检查试验装置,试件和仪表 工作是否正常,然后卸载,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6、预载后进行正式试验。
(1)施加初荷载,待稳定后读取荷载、应变、挠度和反力等初读数;
(2)继续加载,待稳定后读取荷载、应变、挠度和反力等读数值。
继续加载须按同一标准量值重复进行两次,如两次加载的试验量测值相差 10%及以上时,应再加载一次,直至满足要求。
四、实验报告内容
2
1. 两次继续加载的平均值与初始加载之差作为计算荷载,与之相应的应变、
前次、后次 数据显示
在数据显示画面上单击鼠标右键,可弹出如下菜单,也可以选择需要显示的
项目。利用
按钮,可以查看前一次和后一次采样结果。
5.平衡结果
当实验不能一次性完成或中途出现异常情况(如突然掉电)导致实验中断时,
重新启动采集软件,查找机箱,再执行平衡结果下传即可恢复系统到正常状态。
6.数据格式转换
3.采样
查找机箱 F2 平衡操作 F3 试采样 F4 单次采样 F5 定时采样 F6 滞回曲线 F7 通道监视
(1)平衡操作 F3:输入本次实验文件名,选择显示平衡结果,按确定进行平
衡操作。如果有测点不平衡,则应排除故障,直到各测点调平衡为止。 注意:该操作仅在“加载实验”之前使用,实验开始之后不能再进行平衡操
4、正式加载:仪表重新调零后,重新加载试验,共加载三种荷载工况,具体 如下:
1)主跨满载:在主跨 L/2、L/4、3L/4 的加载点上分两级加载,每级加载点 15kN,每级停歇 5 分钟后读取试验数据;
2)边跨满载:在边跨 L/2 加载点上分两级加载,每级每加载点 15kN,每级 停歇 5 分钟后读取试验数据;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1. 试件 横向由 7 片 T 梁组成的连续梁。如图 1-1 所示。
2. 主要仪表及用途
(1)静态电阻应变仪 KD7024:测量应变值。
(2)千分表或位移计:测量主梁线位移。 (3)应变计:测量主梁应变。 (4)静态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实验数据 3. 加载设备 液压同步加载系统。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实验一 连续梁荷载横向分布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增强对刚接板(梁)桥基本构造特征,以及肋、板、横向联系构造和支 座功能与作用的感性认识; 2. 深化理解荷载作用下 ,刚接板(梁)桥结构构件中的传力过程 ,该桥型 的受力特性及内力分布情况; 3. 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横向分布系数,验证荷载横向分布原理的合理性; 4. 培养学生进行结构实验与量测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分析能力。
挠度、反力的平均值与初始值之差,分别作为计算荷载作用下的应变、挠度和反
力。
2. 相应于每一种荷载工况,分别根据应变、挠度及反力,计算肋板梁桥的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
3、按荷载工况所计算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绘制横向分布系数沿桥跨方向的
变化曲线,并与实用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五、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四、实验报告内容
1. 画出测点布置、试验装置和测试系统图; 2. 悬索桥缆索变化计算与分析:利用主梁,主塔实测应变和变位,计算主 梁、主塔的内力以及缆索索力变化值,并分别绘出主梁、主塔内力、索力变化相 对于荷载的关系曲线; 3. 测点位移计算与分析: (1)绘出静载试验中,各级荷载下各测试点的荷载--位移曲线; (2)总结静载试验各工况下,主梁和主塔的变位规律。 4. 动载试验 (1)整理出各车速下动应变测试曲线图; (2)计算实测动应变值和动态增量。
(一)加载方案 (1)荷载工况Ⅰ,横向均布线荷载作用在单跨跨中 L/2 处; (2)荷载工况Ⅱ,单个集中力作用在单跨 1 号梁跨中 L/2 处; (3)荷载工况Ⅲ,单个集中力作用在单跨 2 号梁跨中 L/2 处; (4)荷载工况Ⅳ,单个集中力作用在单跨 3 号梁跨中 L/2 处; (5)荷载工况Ⅴ,单个集中力作用在单跨 4 号梁跨中 L/2 处; (6)荷载工况Ⅵ,单个集中力作用在单跨 4 号梁跨中 L/4 处; (7)荷载工况Ⅶ,单个集中力作用在单跨 4 号梁跨中 L/8 处; (8)荷载工况Ⅷ,单个集中力作用在单跨 4 号梁支点处。
用文件菜单的“数据格式转换”将实验采集数据转换为 TXT、Word、Excel 的文本格式,建议转为 Excel 格式文档。 最后,将转换获得的数据文件拷贝软盘 备份。
17
附录二 DHDAS 动态数据采集系统操作指南
1.开机
将 DHDAS 动态测试系统的通讯电缆与计算机打印机接口相联,然后打开计 算机电源和 DHDAS 动态测试系统电源,并启动 DHDAS 数据采集软件。
悬索桥缩尺模型试验报告
11
12
13
14
附录一 DH3815 静态应变测量系统操作指南
1.开机
首先,将 DH3815 的数据通讯线与计算机的串行口连接,然后打开计算机、 应变仪电源,并启动 DH3815 应变测量系统软件。
按 按钮或采样下拉菜单中的查找机箱进行机箱查找。该操作必须设置正 确的端口及通讯波特率(对 DH3815 必须是 4800 bps)。
4. 通道参数设置
(1)通道参数
通道参数设置根据测量通道传感器的类型,仅需要设置 “测量内容”一项, 其设置界面如附图 2.2 所示。
附图 2.2 通道参数设置
(2)应力应变 应力应变的设置界面如附图 2.3 所示,各个参数按图依次设置。
附图 2.3 应力应变设置 (3)压电传感器
压电传感器设置界面如附图 2.4 所示,各个参数按图依次设置。
表 1.1 T 梁桥荷载横向分布受力实验记录
荷载工况_ 加载位置______ 仪表名称______ __年_月_日 温度_
载
重读
数
测测
度
度
度
度
量 点 初读
初读
初读
初读
读数 数
读数 数
读数 数
读数 数
项梁 数
数
数
数
差
差
差
差
目号
应 变
挠 度
3
表 1.2 T 梁桥荷载横向分布受力实验记录
荷载工况_ 加载位置______ 仪表名称______ __年_月_日 温度_
作。 (2)试采样 F4:只采集数据,结果不存盘。主要用于检查各测点读数,判
断读数的稳定性。
16
注意:在“试采样”时,选中“不进行平衡操作”选项。 (3) 单次采样 F5:当测点读数基本稳定后进行单次采样。首先输入实验状 态,再按确定进行数据采集。
4.显示
设 置:设置采集数据的显示方式为应变、应力等图形方式。
15
弹性模量设置:视材料决定输入。如 Q235 钢设为 2.1×105MPa。 泊松比设置:视材料决定输入。如 Q235 钢设为 0.3。 2.3 测点特性设置 测点单位设置:应变测点输入με,位移测点输入 mm。 测点修正系数:应变测点输入 1,位移测点输入 0.01。 测点描述设置:应变测点输入应变,位移测点输入位移。 测点报警设置:默认为关闭。 测点报警阈值:设置需要报警的极限值。 测点显示设置:将个别未接传感器的测点,关闭该测点的显示开关。 注:测点显示设置窗口有紧缩模式和展开模式两种方式:在紧缩模式时设置 参数,将对整个机箱其作用;当选择展开模式时,则可单独设置各测点的参数。 2.4 装入配置:当实验环境及参数与以前某次实验相同时,调入其设置参数,避 免重复设置。
6.采样
设置好各项参数以后,单击右边工具栏上的启动采样按钮(如图 5 所示), 开始进行采样。波形采集完整后,单击停止采样按钮,结束采样。
7.采样波形另存
使用鼠标右键选择图形属性设置、光标读数、添加标注等操作,形成满意的 图形之后,再利用“文件”下拉菜单中的另存数据,选择“另存为位图文件”将 选定的波形另存为位图文件(附图 2.6)。最后拷贝备份该文件(书写报告用)。
(二)测点布置 (1)应变片顺桥向粘贴于每片梁肋跨中底面、腹板侧面或顶板面处;
1
(2)千分表或位移计,在单跨每片梁底的支点、L/8、L/4 和 L/2 处各设一 个;
(3)压力传感器或机械测力计,在梁端支承处,于 1 号、3 号、5 号、7 号 梁下各布设一个。
(三)实验步骤
图 1-1 加载位置和测点布置
1、量测模型各部几何尺寸,标出荷载和测点位置;
2、确定模型材料的容重、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以及材料的力学
指标,如比例极限、屈服强度、极限强度、标准强度和设计强度等;
3、选择并粘贴应变片,选择并安设千分表(或位移计)、力(或荷重)传感
器或机械测力计;
4、安设加载系统,并进行调试和标定;
5、调试和标定仪器、仪表,检查线路;
5.平衡和清零
附图 2.4 压电传感器设置
19
在设置完通道的参数和正式采样之前,对应变应力测量通道进行平衡,再清 零;也可以通过右边控制工具栏上的平衡或清零按钮来实现,如附图 2.5 所示。 若有测点不平衡则应找出故障,直到平衡为止。
启动采集 暂停采集 停止采集
附图 2.5 平衡和清零
平衡按钮 清零按钮
读数 数
项梁 数
数
数
数
差
差
差
差
目号
应 变
挠 度
4
连续梁荷载横向分布试验报告
5
6
7
8
实验二 悬索桥缩尺模型实验
一、试验目的
1. 通过悬索桥静动载试验,了解大型桥跨结构的试验方法和悬索桥的静力和动 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