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意思,了解寓言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表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不骄傲自大,不歧视别人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意思,了解寓言的基本特点。
2. 难点:理解课文中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寓言的基本特点。
2. 学习新课:通过朗读课文,讲解重点词句,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意思和蕴含的哲理。
3. 巩固练习:通过表演、填空、组词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寓言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表演等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通过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角色和情节。
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同时利用实物展示台,展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模型,增强学生对课文中角色的形象感知。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注重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锻炼。
2.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将课文故事讲给家长听,并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3. 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特别关注学生在表演环节的表现以及其对寓言深层含义的理解和表达。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软件: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使用互动白板或智能平板等设备进行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工具:准备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模型,用于展示和说明。
同时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或背景板等,增强表演效果。
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精选13篇)

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精选13篇)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学或互助掌握生字、新词、好句。
2.自编、自导、自演《陶罐和铁罐》课本剧,用独特的语言及形体动作演绎这个故事。
3.将《铁罐和陶罐》这则寓言改写,逆向表达,使陶罐和铁罐品性互换,变成《铁罐和陶罐》。
4.编写一则寓言故事,进一步掌握寓言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把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读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瞧,它们来了。
(放课件)师:它们是谁?生:陶罐和铁罐。
(贴图)2、你们想知道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那就赶快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读完了课文,谁能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这篇课文说了铁罐看不起陶罐的事。
生: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变得很有价值,铁罐却无踪无影。
5、同学间交流: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学生会根据各自不同的感受表示:甲:我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不喜欢铁罐,因为它骄傲。
根据是,课文写“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还常常奚落它”。
陶罐则不是这样,它不但态度谦和,而且不和铁罐一般见识,避免矛盾激化,不和它争吵。
(引导学生通过读出语气理解“奚落”一词。
)师:我们先讨论课后第一个思考练习题: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板书:奚落)还有哪些词意思和“奚落”很相近?生:(踊跃地分别说出)讽刺、挖苦、嘲笑、讥讽。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给“奚落”找了这么多近义词,对“奚落”的了解又进了一步。
乙:陶罐不但谦虚,而且很善良。
你看,当人们把陶罐从土里挖掘出来,它立刻就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受够了。
”陶罐不计较前嫌,豁达大度,我很喜欢它。
丙:陶罐敢说真话,我喜欢它这一点。
它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精品教案+同步习题

部编⼈教版三年级语⽂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精品教案+同步习题6 陶罐和铁罐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课堂⼩结参考答案第⼀课时1.⾼傲谦让弱⼩古代2.骄傲⼤桥捧着⽊棒虚⼼考虑懦弱需要尘⼟尖尖价格介绍第⼆课时1.是不是2.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
3.陶罐的话4. 盛东西不易碎易氧化保存时间长易碎、怕碰5.骄傲谦虚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阅读指导【内容简析】北风与太阳是伊索寓⾔之⼀,故事内容是北风与太阳举⾏⼀场⽐赛决定谁的⼒量⽐较强,能让路过的旅⼈脱下⽃篷。
北风越是⽤⼒吹,旅⼈就把⾃⼰包得越紧。
然⽽,当太阳温暖地照耀时,旅⼈因为闷热⽽不得不脱下⽃篷。
【引发思考】北风在⾃然界代表寒冷、令⼈发抖,在这则寓⾔⾥象征强势者的桀傲不驯,经常引起他⼈的反感;太阳则是⼀种温暖的象征,有明朗、正派的意味,是亲和、有⼒量的勇者。
北风累得筋疲⼒尽,却不能让旅⼈脱掉⼤⾐。
太阳稍露⾝⼿,旅⼈便情不⾃禁解⾐摘帽。
有些⼈总是企图⽤暴⼒征服⼈,⽽他们却忘记了温和的威⼒远远⽐暴⼒⼤。
【故事寓意】北风与太阳这篇寓⾔告诉了我们,劝说往往⽐强迫更为有效,待⼈处事不是给⼈压⼒、给⼈逼迫,就能成功,就能获胜,疾⾔厉⾊或者使⽤暴⼒,是⽆法令⼈⼼服⼝服的,反⽽是要给⼈温暖、安详、以尊重、爱语,让⼈⼼⽣欢喜、⼼悦诚服,才是胜利者。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这节课去年⾕⽼师上过,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借鉴。
所以我基本上就是按照原有的教学思路,进⾏了适当的个性化修改。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觉得以下⼏点落实到位:⾸先,这篇课⽂的段落⽐较多,学⽣不容易整体把握课⽂内容。
所以,我就尝试让学⽣将整个故事分成两个场景,并找出分别是哪⼏个⾃然段,这样课⽂的重点内容即对话部分学⽣也能⼀下⼦就找到。
在设计中,我⾃⼰⼼⾥并没有底,令我欣喜的是,孩⼦在初读之后就能找出故事发⽣在两个不同的地⽅,⼜通过默读课⽂找出了相应的⾃然段。
这样就理清了脉络,有利于学⽣对全篇课⽂内容的把握。
《陶罐和铁罐》教案15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陶罐和铁罐》教案1【教材理解】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为文物,铁罐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以“奚落”这个关键性的词语为突破口。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读,划一划,找出铁罐与陶罐的对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次对话,重点品读,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与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学情简介】三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
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使学生懂得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
并初步体会同学间相处应该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遇到无事生非的人也应该尽量克制自己的言行。
过程与方法:1、读一读,整体感知。
2、议一议,了解内容。
3、说一说,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关于看待别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方法】《陶罐和铁罐》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
《陶罐和铁罐》教案(精选22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精选22篇)《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读准“称”“禁”“撒”“挣”4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1.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的原因。
2.体会故事的寓意,初步学习复述故事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头戴珊瑚帽,美丽可御敌,腿儿细又长,翻山快如飞。
(梅花鹿)2.鹿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经历了一件事后,它改变了一些看法。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鹿角和鹿腿》的故事说起。
(板书课题)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句。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一只鹿原来十分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自己的四条腿长得难看。
后来当它被狮子追赶的时候,美丽的角让它差点儿送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帮它狮口逃生。
)三、品读课文第1—4自然段1.欣赏鹿角的美丽。
(1)鹿角到底美在哪里呢?请你们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画下来。
(2)学生朗读。
(课件出示句子)(3)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两束美丽的珊瑚)“精美别致”是什么意思?(精致美好,而且很特别)(4)当它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心情怎么样?(兴奋板书:鹿角美丽)(5)谁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
(指导学生读出鹿自我欣赏时兴奋、陶醉的语气。
)2.抱怨鹿腿的难看。
鹿悠然自得地欣赏美丽的鹿角时,忽然觉得自己的腿很难看,它开始抱怨了。
它是怎样抱怨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画下来。
(1)课件出示句子。
(学生齐读。
板书:鹿腿难看)(2)这时候鹿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指导学生读出不满、嫌弃的语气。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课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陶罐和铁罐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9篇陶罐和铁罐 1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大家看一看,这是我们上节课刚认识的新朋友,他们是谁呢?板书课题:24陶罐和铁罐2.师: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生说能装东西。
)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装东西,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生1:我会选择陶罐,因为铁罐容易生锈。
生2:我会选择铁罐,因为陶罐容易打碎。
生3:……[ 设计意图:利用实物,让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并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直入中心,为学生体验情感奠定了基础。
]二、读中感知1.师:陶罐和铁罐各自有自己致命的弱点,可惜铁罐没有意识到,在它们之间发生了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让我们认真的听听教师出示课件。
[ 设计意图:以课件强烈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心灵,将过去拉到现在,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文本,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
]2.你听明白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吗?本文讲述了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许多年后,陶罐完整无损,而铁罐连影子也找不到了。
3、出示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奚落是什么意思?生:用难听的话嘲笑别人生:尖刻的话讽刺别人从这句话中,你想知道什么?①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②铁罐为什么奚落陶罐?三、品读对话,感悟不同的性格特点.(1) 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边读边把表现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画出来。
反馈交流:课件随机出示句子师:他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全找出来了,真不错。
铁罐是怎样一次次奚落陶罐的,我们再来看看师:谁来读?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师:他读的怎样?生:读得好,读出了铁罐很骄傲,很傲慢的样子师:他是怎样奚落陶罐的板书:傲慢师:指名再读这句话生齐读这句话2、师:听了铁罐傲慢的奚落,陶罐怎样对待的?生:“不敢,铁罐兄弟。
师指多名学生练读。
师:这个时候陶罐是怎样回答的?板书:谦虚生读师:谁能分角色来读一读指多名学生分角色读师:接下来铁罐又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nuò)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神气。
小学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

学校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导语】《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好玩,情节富有变化,它叙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很多年月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
以下是整理的学校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相关资料,期望挂念到您。
【篇一】学校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学问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傲慢、傲慢、虚心”等词语。
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虚心而不脆弱;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做了提前预习,那你们能认出这两只罐子吗?说说谁是陶罐谁是铁罐?(随着同学的回答老师画出陶罐和铁罐)师:在现实生活中这两只罐子各有什么特点呢?生:陶罐易碎,铁罐坚硬,老师随机在两个罐子里板书。
师:这两个小罐子的性格差距可大了,一个傲慢无理,一个虚心礼让,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7课《陶罐和铁罐》。
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一会老师要检查生字认读的状况。
师: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格外认真,现在请同学们来认读老师所出示的生字,词。
师:同学们认读得格外好,看来生字是难不倒我们大家的,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把陶罐和铁罐的话用自己宠爱的符号画出来好吗?老师看谁的动作快,开头了。
三、品读课文师:画好了吗?老师看到同学们边读边画,做得很认真。
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读读对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师:读完了吗?哪位同学告知大家你读了对话都读懂了什么?生:不要傲慢,要学习陶罐一样虚心……师:好了,同学们知道了傲慢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讽刺它。
师:哪位同学能结合上下文,谈一谈你对讽刺这个词的理解,讽刺是什么意思呢?生:瞧不起,称赞……师:我们理解了这个词,通过读对话,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同桌先相互说说还想知道什么?生:为什么铁罐那么傲慢……师:老师听了同学们的问题,知道同学们对这几个问题比较感爱好。
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0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9课:陶罐和铁罐。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学生讨论后明确:(1)铁罐看不起陶罐(1~9),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19课:陶罐和铁罐》。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三)精读课文1、自读1~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
(四)品味含义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五)重编故事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六)板书设计陶罐和铁罐教案篇2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能理解“傲慢、恼怒、相提并论”等词语。
2.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神态、对话了解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和铁罐的傲慢、无礼,难点是理解体会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板书课题。
2、出示实物,谈话导入各自特点。
(1)同学们看,这是一只——(陶罐),这是一只——(铁罐),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生说能装东西。
)(2)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装东西,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生1:我会选择陶罐,因为铁罐容易生锈。
生2:我会选择铁罐,因为陶罐容易打碎。
生3:…….[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陶罐易碎,不生锈;铁罐坚硬,易生锈。
根据板书,师引导同学们说,它们各有——长处,各有——短处] (3)相机解释铁为什么会生锈呢?a、生说。
b、师补充理解:因为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粉末状物质,即我们所看到的铁锈。
铁生成锈,也就是说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了。
导入:这就是当年存放在国王御厨里的两只罐子,它们本该和睦相处,共同为国王效力,可是,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这样。
那么,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大家想读一读吗?请大家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读完后,和你的同桌交流这些问题。
(1)课文讲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故事?(2)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许多年后,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三、品读交流、内化感悟1、课文讲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故事?2、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或者说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陶罐和一只怎样的铁罐?(把你所想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陶罐:谦虚、友善铁罐:傲慢、无礼看图,分辨哪只是陶罐,那只是铁罐?为什么?3、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陶罐谦虚友善,铁罐傲慢无礼的?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描写神态和语气的词语,和同桌互相讨论一下,看看怎样才能读好它们,待会儿我们一起来参加一个朗读交流会。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优秀10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1、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童话故事?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为什么?(出示陶罐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陶罐。
(出示铁罐)这又是什么呢?板书铁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2、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富有情趣的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看课题质疑师: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陶罐,美观漂亮,不生锈,保存时间长,但不结实,易碎;铁罐结实而有用,但易生锈毁坏。
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国王御厨里,看看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设计意图:看课题质疑,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2、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并在好词好句的下面划横线,同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检查字词。
谁来读一读你在书中画出的词语?看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词语(出示词语卡片)谁愿意读一读呢?指名读词语,其余学生跟读。
师:同学都用心去读课文,你们读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了吗?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吧。
【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使学生敞开心扉,与文本对话。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师:同学们初步了解了课文,下面我们用开火车的方式读课文,看看陶罐和铁罐进行了几次对话,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陶罐是什么态度。
陶罐和铁罐进行了几次对话?(3次。
)铁罐是什么态度?(板书:傲慢轻蔑恼怒愤怒)陶罐是什么态度?(板书:谦虚友善宽容大度)通过对话把陶罐和铁罐的个性鲜明的显露出来。
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读一读,读陶罐的话时用什么样的语气?(生:用温和的语气。
)表现出陶罐的什么特点?(谦虚、友善)读铁罐的话时用什么样的语气?(生:用尖酸刻薄的语气)表现出铁罐的什么特点?(傲慢)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内容。
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8篇)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1、通过本课学习,2、认识“陶、懦、恼”等6个生字,3、会写“陶、谦、虚”等到14个生字,4、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御厨、奚落、懦弱,5、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6、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7、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8、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读懂课文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2、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你们仔细看看,哪只是陶罐,哪只是铁罐,你上怎么看出来的?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从外形上看,左边是铁罐,是用铁做的。
右边是陶罐,是用陶土做的,上边还有美丽的花纹。
从神态上看,铁罐眉毛竖着,邪视着陶罐,嘴巴翘得老高,好象对陶罐不屑一顾的样子,一幅骄傲自大的样子。
而陶罐是用温和的眼睛看着铁罐,笑眯眯的,一幅容忍的样子。
从个头上看,铁罐自以为比陶罐高大,陶罐不敢和它比,因此把头昂得高高的。
)4、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小故事。
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
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开火车读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重点指导“懦”(nuo)“恼”(nao)声母都是鼻音n 3、读下列词语: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争辩恼怒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氧化无影无踪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完整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国王御厨里自以为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6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6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第1篇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
骄傲谦虚懦弱古代价值尘土捧起擦洗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陶罐和铁罐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它们最终的结局有什么关系?从中我们又可以学到哪些与人相处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明确:陶罐:善良、谦虚、自尊、宽容;铁罐:骄傲、自大。
2.课文是通过什么手段塑造出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的?找出相关语句各举一例进行分析。
明确: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①神态描写:铁罐“傲慢地问”表现出它骄傲、自大的性格;陶罐“谦虚地回答”表现出它谦虚、有礼的性格。
②语言描写:“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表现出铁罐自以为是、蛮横无理的性格;“不敢,铁罐兄弟”表现出陶罐善良、宽容的性格。
3.阅读第1自然段,结合后文说说为什么“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明确:因为铁罐自认为十分坚硬,所以看不起脆弱易碎的陶罐。
4.阅读第6自然段,说说铁罐说的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铁罐说陶罐“要不了几天,就会破成碎片”,自己“却永远在这里”,与后文陶罐保存完好,铁罐却无影无踪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讽刺性,为后文作铺垫。
5.第10自然段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明确: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表现出时间过去了很久,为下文揭示陶罐和铁罐的结局作铺垫。
6.多年之后,陶罐和铁罐的结局是什么?明确:陶罐依然保存完好,被人们挖掘出来,视为珍贵的文物;铁罐却因为长期的氧化反应消失不见了。
7.陶罐被人们掘出来后向人们提出了什么请求?这反映出陶罐的什么品质?明确:陶罐请求人们把他的兄弟铁罐也掘出来。
这反映出陶罐不计前嫌、宽容大度、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8.陶罐易碎,多年之后却依然美观;铁罐坚硬,多年之后却消失不见,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明确: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3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3篇)《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陶罐和铁罐的实物。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流程一、形象揭题,了解特点。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以摸一摸。
2.学生说说陶罐的质地、特点,进行简单比较。
3.板书课题,指名学生齐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实物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陶罐和铁罐的特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了解课文大意。
1.课件出示学生自读要求:(1)圈一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一画:用“_____”和“~~~~~”分别标记出陶罐和铁罐说的话,同桌可以分角色读一读。
(3)想一想:把生字词语放到有关的句子中读一读,想一想它的意思。
(4)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的多。
2.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
读后交流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3.激励学生积极读书,展示自己的朗读。
请2位同学分别读课文1---9自然段和10---17自然段。
其它同学做评委,听后评议。
4.教师相机小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按照课件提示的要求自学,可以围绕中心不偏离。
《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7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的故事。
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消失得无踪无影。
本文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年段教学目标、本册教学目标和本专题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形成的。
(一)培养学生自觉,独立的阅读能力。
(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联系学过的课文或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本寓言故事的道理,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对于本文的教学,我将采取以下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策略一:引导学生通过大胆质疑,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策略二: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抓住重点词句,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
策略三: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道理。
策略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理解。
陶罐和铁罐教案(精选10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
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教具准备:实物展台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A、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b、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c、全班进行交流不同点之一: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
不同点之二: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不同点之三: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①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④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篇一」一、引出课题1、教师手拿陶罐和铁罐:师:老师手上拿的是──陶罐和铁罐,它们都是用来盛东西的(注意盛的读音)。
它们的区别是——陶罐容易碎,所以老师轻轻地把它放下。
2、从前,在国王的御厨里,你们知道这地方吗?(理解御厨──就是专烧菜给皇室人员吃的厨房),也有一只陶罐和铁罐,你看出这是两只怎样的罐子了吗?(看课件图)板书铁罐:傲慢陶罐:谦虚3、师: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二、初读课文1、师:自由读读故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谁能正确、响亮地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男女生对读)懦弱争辩兴奋惊讶神气恼怒羞耻理会流逝宫殿荒凉光洁朴素价值轻蔑掘出来相提并论3、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给你点提示,你自己试着说说看,也可以跟同桌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国王的御厨里,铁罐()陶罐。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铁罐(),陶罐()。
三、读课文,分析两个罐子的个性1、自由读2到9小节:师:请你仔细读读2~9小节,把有关陶罐的话用横线划下来,有关铁罐的话用波浪线划下来,可以边读边划。
2、反馈对读。
3、师: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陶罐和铁罐怎样的个性呢?这样的陶罐或铁罐该用怎样的语气说话呢?自己练一练,并用着重号把对话中需要注意的词语标一标。
4、反馈:傲慢: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敢/你肯定不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就/懦弱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我/敢/相提并论/要/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什么/总/你板书铁罐:目中无人、蛮横无理、自以为是陶罐:不敢,铁罐兄弟。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相互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再说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真宽容,愿意“和睦相处”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等词语。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

6.《陶罐和铁罐》教案设计一、学情分析1.识字写字,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孩子们在两年多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独立识字方法,基本能达到要求,书写时,大部分能够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但是部分学生还比较欠缺,需要着重指导,力求为以后的美观打好基础。
2.初步学会了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独立概括的能力还在培养中。
3.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寓言,对寓言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孩子们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
老师要引导孩子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
孩子们对寓言的特点及阅读寓言的好处还不够清楚。
在后续的交流平台的教学中进行总结和梳理。
4.我们三年级的孩子在自主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出现偏差,他们会认为陶罐是很“好”的,几乎是“完人”,没有什么缺点,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我们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巧妙地加以引导“修正”,我们绝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而放弃这种引导,因为这是学生对这篇课文所要达到的理解的底限。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要过于强调“超越文本”。
5.这篇课文中有大量的对话,而且人物形象鲜明,需要孩子们充分进行分角色阅读。
在三年级之前,我们进行了许多次的分角色朗读,但本课是进入具体的情境当中,借助提示语分角色朗读,比如课文中的“轻蔑,傲慢”等词语需要借助老师的帮助去理解。
针对以上基于课标的教材的分析中我们要教的点、以及学生的现有水平及将要达到的水平的差距的分析,把大家的建议融入其中,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重点识记“虚、尘”两个生字,读好“懦弱”一词。
会写“骄、傲"等10个字,重点写好“虚、尘”2个生字。
会写“国王、骄傲”等15个词语。
2.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十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懊恼、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地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2.在学生理解人物不同表现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3.在理解、感悟有关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词句的基础上,把词语积累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继续运用联系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生理解人物不同表现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地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三、教学策略《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
具体、生动的神态和动作描写,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通过对话的形式,更能体会出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式自己的短处。
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1.体现课堂已有技能的运用,继续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到了方法,才能将知识变成自己的。
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同时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学生思考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在熟读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提问质疑、互相解答,鼓励学生说出感受和见解,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回忆课文内容1.齐读课题,了解人物。
2.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为了更好地学习,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词语吧。
部编人教版陶罐和铁罐(完美版)教案1

6陶罐和铁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1个字。
能正确读写“国王、骄傲”等词语。
2.结合课文相关语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4.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描写陶罐和铁罐语言、神态的句子,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读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句子,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
2.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它们是——生齐读:陶罐和铁罐。
2.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指名说:因为陶罐谦虚,而铁罐很傲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出文中最感兴趣的地方,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细读对话,了解铁罐和陶罐的性格特点。
1.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陶罐谦虚,而铁罐很傲慢呢?出示朗读要求:默读课文:(1)用波浪线画出铁罐说的话,用直线画出陶罐说的话。
(2)圈出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词语,并想象它们说话时的表情、动作、语气。
(3)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1)教师读提示语,一生读铁罐说的话,另一生读陶罐说的话。
(2)自由组合读。
课件出示:课文第2~9自然段。
3.总结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
(板书:谦虚骄傲)师:铁罐那么傲慢,究竟为什么?生预设:因为铁罐很坚硬,所以它很骄傲。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朗读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3、理解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不要将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做比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理解人各有长处与短处,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生齐:陶罐和铁罐2、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指名说(因为陶罐谦虚,而铁罐很傲慢。
)二、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你从那一句话里看出铁罐很傲慢?去文中找找出示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A、指名读: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B、理解“奚落”:找近义词。
体会铁罐的傲慢1、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课文有非常形象的描写。
请大家找一找铁罐的话,读一读。
2、生自渎后交流: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A、你从哪个词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傲慢)B、怎样读才能读出傲慢的语气呢?谁来读读说说?师评:你说的真有道理,这样读的确可以读出那种傲慢的语气。
C、其实一个句子有很多读法,请你再仔细读读,看看有没有别的读法呢?师生讨论各种不同的读法。
D、师:大家真会读书,能用那么多不同的方法读这句话。
同桌互读。
②“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A、这里有个词我不懂了,什么叫做轻蔑?B、轻蔑是怎样的神态?表演。
C、多人试读。
③“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A、从哪几个词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B、理解“恼怒”“相提并论”。
C、谁能用朗读来表现铁罐的心情?D、小组读。
④“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陶罐和铁罐》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
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至第9自然段,讲的是自满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谦虚的陶罐以礼相让,据理力争。
第二部分是第10至第17自然段,讲的是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依然如故,而铁罐早已无影无踪。
从而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应相互尊敬对方特长、和睦相处。
读懂课文讲的道理是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作者介绍】
黄瑞云,湖南娄底人,一九三二年生。
一九五八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在湖北教育学院任教。
八十年代出任湖北师范学院副院长,一九八七年晋升教授,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一九八九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人民教师奖章”,一九九一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黄瑞云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担任湖北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屈原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水浒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黄石市作家协
会主席。
现任中国诗词学会理事、中国寓言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屈原研究会名誉理事、湖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黄石市作协名誉主席。
黄瑞云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也钻研哲学和训诂学,业余从事文学创作。
发表过学术论文五十余篇、艺术散文六十余篇、新诗四十余首、传统诗词三百余首、寓言五百余篇、幽默作品一百余篇。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陶罐是陶瓷制造的一种盛液体或食品的陶制容器。
出土的文物中有任城陶罐等。
任城陶罐具有很高的文物历史价值。
乾县灵源镇佛东村几位村民挖土也意外发现了一只古陶罐,该陶罐是在距地面大约1.5米深的土层中挖出的。
【其他资料】
有关互助、友爱的名言警句
1.想与所有的人交友的人,不是任何人的朋友。
——普菲费尔
2.和朋友谈心,不必留心,但和敌人对面,却必须刻刻防备。
——鲁迅
3.竭诚相助亲密无间,乃友谊之最高境界。
——瓦鲁瓦尔
4.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 [唐] 贾岛
5.最善于应付对外面敌人的恐惧的是尽量交友;对于不能交为朋友的人,至少要避免和他们结怨;要是连这个也办不到,就要尽可能地避免和他们往来,为自己的利益疏远他们。
——伊壁鸠
6.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
——[宋] 司马光
7.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镜于水,见而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
——墨翟
8.知道危险而不说的人,是敌人。
——歌德
课后作业
一、看拼音,写汉字。
jiāo ào qiān xū nuò ruò chén tǔ dài jià
()()()()()
二、填词语。
( )的铁罐 ( )地问 ( )的尘土 ( )地说
( )的陶罐 ( )地回答 ( )的堆积物 ( )地叫起来
( )并论 ( )理会 ( )流逝 ( )覆去
( )相处 ( )干净 ( )动手 ( )美观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
2.“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好吵的呢!”这句话是______说的,“和睦相处”的意思是___________,从这句话可以看出___________。
四、介绍你的老师,写出他(她)的神态和动作。
参考答案
一、
jiāo ào qiān xū nuò ruò chén tǔ dài jià
骄傲谦虚懦弱尘土代价
二、
(骄傲)的铁罐 (傲慢)地问 (厚厚)的尘土 (惊讶)地说
(谦虚)的陶罐 (谦虚)地回答 (厚厚)的堆积物 (高兴)地叫起来
(相提)并论 (不再)理会 (时间)流逝 (翻来)覆去
(和睦)相处 (清理)干净 (立即)动手 (朴素)美观
三、
1.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应该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2.陶罐和睦相处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等互惠互利、彼此促进的共同生存。
只有这样大家才会幸福陶罐很友好,宽容
四、
有一次我们课外活动打沙包,我正玩得尽兴时,突然一个一年级的小男孩跑到我们圈内,我推了他一把,他摔倒了并告了老师。
张老师把我叫到身边,眼睛注视着我和蔼地说:“今天,你这件事情做得也太不应该了,你怎么能去推倒一个刚入学的小同学呢?他虽然顽皮可你也不应该这样,你可以跟他讲道理嘛!”我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滴在胸前的红领巾上羞愧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