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版)《力学基础》之二《物理量的运算》

合集下载

高三知识点物理力学大全

高三知识点物理力学大全

高三知识点物理力学大全物理力学是高三物理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我们理解自然界各种力和运动现象的核心。

在高三阶段,我们需要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掌握物理力学的知识点,以便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和归纳高三物理力学的知识点,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物理力学的基础概念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位置变化,用Δx表示。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率,用v表示。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用a表示。

在运动学中,我们使用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物理力学的核心概念。

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给出了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F=ma,力的单位是牛顿。

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3.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物体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

根据该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无关。

这一定律可以解释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人造卫星的轨道等现象。

4.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是物体运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用p表示。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一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一定律对于描述碰撞等情况非常有用,也是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基础。

5.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是物理力学中的一项重要技巧。

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的作用效果用一个合力表示。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的合成。

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分析复杂的力的作用情况。

6. 平衡力和力矩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合力为零。

平衡力是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可以包括重力、支持力等。

力矩是力在杠杆上产生的转动效应,它与力的大小、杠杆长度和力的作用点的位置有关。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公式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公式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公式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其与力的关系。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力学是一个重点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些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力学知识。

内容一:力的基本概念力是能够改变物体状态或形状的原因,是描述物体相互作用的物理量。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方向通过矢量表示。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1. 重力: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引力称为重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可以用公式F=mg表示,其中F是重力的大小,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近似取9.8 m/s²。

2. 摩擦力:当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或表面移动时,两者之间会产生摩擦力。

它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未开始滑动时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已经开始滑动时的摩擦力。

3. 弹力:当物体受到拉伸或压缩时,会产生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形变的程度有关,符合胡克定律,可以用公式F=kx表示,其中F是弹力的大小,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物体的形变量。

内容二: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描述了物体的运动规律与力的关系。

它包括三个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当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物体没有受到合力或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也称为动力学定律,指出物体受力时会产生加速度。

它可以用公式F=ma表示,其中F是物体所受的合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内容三:动量守恒定律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m1v1 + m2v2 = m1'v1' + m2'v2'其中m1和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v1和v2为它们的初始速度,m1'和m2'为它们的质量,v1'和v2'为它们的最终速度。

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力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物理其他部分的基础。

下面我们来对高中物理力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

一、力的基本概念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比如磁力、重力等。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被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这三个要素。

3、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需要准确地画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而力的示意图只需画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大致表示力的大小。

4、力的分类按照性质分,有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按照效果分,有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二、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重力的大小 G = mg,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通常取 98 m/s²(在一些粗略计算中可取 10 m/s²)。

3、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三、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产生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具体来说,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绳子的拉力总是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4、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 F 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 x 成正比,即 F = kx,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

四、摩擦力1、定义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分类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3、静摩擦力当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高三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涵盖了很多知识点。

下面对高三物理力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力和力的作用效果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表示物体受到的作用或作用于其他物体的能力。

力的单位是牛顿(N)。

力的作用效果有三种:1.使物体产生加速度2.使物体产生形状或结构的改变3.使物体产生速度的改变二、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如何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该定律表明,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三、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该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F = m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四、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说明了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伴随着相互作用力的相等、方向相反。

这意味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五、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是物体运动的物理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

动量的单位是kg·m/s。

动量守恒定律描述了一个封闭系统中动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当系统内部没有外力作用的时候,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六、功和功率功是描述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所做的功。

当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时,就会做功。

功率是描述功的变化速率。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七、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是指物体具有的由位置和运动状态所决定的能量。

它有两个形式:势能和动能。

能量守恒定律描述了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当系统内部没有能量的转化或交换时,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八、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引力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也是地球的重力。

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高三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

高三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

高三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在高中物理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模块,学生需要掌握其中的基础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高三物理中力学基础知识点。

一、力的基本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使物体发生位移或形状变化的原因。

2. 力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

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上时,可以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得合力。

2. 力的分解:当一个力作用在斜面上时,可以通过力的三角法则将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分力。

三、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合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计算公式:F = 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总是同时存在着有向的反作用力。

四、重力1. 重力概念:重力是由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2.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²。

3. 重力计算:重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物体质量和重力加速度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F = mg,其中F为重力大小,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五、摩擦力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向相对运动的力。

2. 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物体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称为动摩擦力。

3. 摩擦力计算: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和法向压力进行计算。

六、弹力1. 弹力的概念:弹力是指伸长或压缩弹性物体恢复原状时对物体的作用力。

2. 弹力与胡克定律:当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与外力成正比时,可使用胡克定律进行计算。

高三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

高三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

高三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物理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受力和力的作用等内容。

在高三阶段学习力学部分知识点对于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高三物理力学部分的知识点。

一、运动的描述和速度1. 运动的描述:在物理学中,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系的位置或状态随时间的变化。

常用的方式有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等。

2. 速度的概念: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改变的位移。

平均速度通过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得到,而瞬时速度则是通过某一瞬间的位移除以相应的时间间隔得到。

3. 速度的计算:常用的速度计算公式为v=Δs/Δt,其中v表示速度,Δs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

二、运动的加速度和力1. 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平均加速度通过总速度变化除以总时间得到,瞬时加速度则是通过某一瞬间的速度变化除以相应的时间间隔得到。

2. 加速度的计算:常用的加速度计算公式为a=Δv/Δ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速度变化量,Δt表示时间。

3. 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通常由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

力的单位是牛顿(N)。

4.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任何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都将有一个相等并且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三、重力和运动的平衡1. 重力的概念:重力是指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是物体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2. 重力的计算:重力的计算公式为F=mg,其中F表示重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3. 运动的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外力为零,可以分为静力平衡和动力平衡。

静力平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动力平衡表示物体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

物理力学计算公式

物理力学计算公式

物理力学计算公式物理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其中包括了许多计算公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物理力学计算公式。

1.力的计算公式力(F)是物体运动状态的直接原因,其计算公式为:F=m*a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

2.动量的计算公式动量(p)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另一个重要量,其计算公式为:p=m*v其中,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动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的强度。

3.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K)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计算公式为:K=1/2*m*v^2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4.功的计算公式功(W)表示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或能量转换的量,其计算公式为:W = F*d*cosθ其中,F表示施加力的大小,d表示物体的位移,θ表示力和物体位移之间的夹角。

功与施加力、位移和夹角有关。

5.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P)表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或能量转换的速率,其计算公式为:P=W/t其中,W表示做的功,t表示时间。

功率与所做功和时间成正比。

6.重力的计算公式物体受到的重力(Fg)是由于地球质量引起的,其计算公式为:Fg=m*g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重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与质量和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7.弹簧力的计算公式弹簧力(Fs)是弹簧受力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Fs=-k*x其中,k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x表示弹簧的伸长或压缩距离。

弹簧力与弹簧的弹性系数和伸长或压缩距离成正比。

8.圆周运动力学公式对于进行圆周运动的物体,有以下两个力学公式:a=v^2/rv=ω*r其中,a表示物体的向心加速度,v表示物体的速度,r表示物体运动的半径,ω表示物体围绕圆心的角速度。

9.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转动惯量(I)表示物体对于旋转运动的惯性,其计算公式根据不同的刚体形状而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旋转轴在质心上的球体,其计算公式为:I=2/5*m*r^2其中,m表示球体的质量,r表示球体的半径。

高三物理力学知识点详解及应用

高三物理力学知识点详解及应用

高三物理力学知识点详解及应用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受力情况。

高三物理力学知识点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能量、摩擦力、浮力、引力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力学知识点的详解及应用。

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包括三个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 ( F = ma ),其中 ( F ) 是外力,( m ) 是物体的质量,( a ) 是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动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量度,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与其速度的乘积,即 ( p = mv ),其中 ( p ) 是动量,( m ) 是质量,( v ) 是速度。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中,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3. 能量能量是物体或系统进行工作的能力。

力学中常见的能量包括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为 ( E_k = mv^2 ),其中 ( E_k ) 是动能,( m ) 是质量,( v ) 是速度。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重力势能 ( E_p = mgh ),其中 ( E_p ) 是势能,( m ) 是质量,( g ) 是重力加速度,( h ) 是高度。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即 ( E = E_k + E_p )。

4.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接触面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阻碍相对运动。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阻止物体开始运动的力。

动摩擦力:当物体已经开始运动时,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5. 浮力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浮力的大小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 F_b = Vg ),其中 ( F_b ) 是浮力,( ) 是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V ) 是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 g ) 是重力加速度。

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全面梳理汇编

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全面梳理汇编

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全面梳理汇编物理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作为高中阶段物理学的基础,力学是理解和掌握其他物理分支的关键。

下面将全面梳理高中物理力学的基础知识点,以便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这一重要学科。

一、运动学基础1. 位移和位移函数:位移是指物体所处的位置变化,可以用位移函数来描述。

位移函数的图像是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2. 速度和速度函数: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速度函数是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速度函数的图像是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3. 加速度和加速度函数:加速度是指速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

加速度函数是描述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加速度函数的图像是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4. 相互关系: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即位移是速度的积分,速度是加速度的积分。

二、牛顿定律与运动学应用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其数学表示为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匀速直线运动: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

运动的描述可以使用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和加速度-时间图像。

5. 自由落体运动:在真空中,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以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的运动可以由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和加速度-时间图像来描述。

三、动能和势能1.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 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形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内力做功和能量损失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四、力学实例1. 弹簧振子:弹簧振子是一个简谐振动系统,其运动可以由简谐振动方程描述。

高三物理每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物理每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物理每章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三物理是学生们面临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大学入学考试的必修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门学科,我将对高三物理每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本文将按照章节顺序,系统地介绍和总结每章的重点知识,供同学们在备考时参考。

第一章: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是其他物理学科的基石。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了解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表示方法以及力的运动学应用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力学的基础,对于理解后续章节的内容至关重要。

第二章:运动规律这一章主要介绍运动的规律和运动学的应用。

我们将学习到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以及平抛运动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相关的公式和运动图像,以便计算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第三章:牛顿定律与平衡本章中,我们将学习到牛顿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牛顿定律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原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将学习到受力分析和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

第四章:力的作用和能量转化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了解到力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能量转化的过程。

具体内容包括功、功率和动能定理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变化。

第五章:力学质点运动这一章主要介绍质点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我们将学习到质点的运动状态、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以及加速度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描述质点的运动特性。

第六章:万有引力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到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和地球引力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质点的引力、行星运动的规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天体运动的规律和原理。

第七章:静电场本章中,我们将学习到静电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具体内容包括电荷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线和电势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场的形成过程。

第八章:电流和电阻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到电流和电阻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物理高考计算题知识点

物理高考计算题知识点

物理高考计算题知识点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运动规律和相互关系,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高考物理考试中,计算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对考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以下是物理高考计算题常见的知识点整理:1. 力的计算力是物体受到的外界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在高考计算题中,经常涉及到力的合成与分解、如何计算力的大小、力的平衡条件等等。

同时,牛顿定律也是高考计算题中的重要内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以计算物体受力的大小。

2. 能量的计算能量是物体进行物理或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的物理量,常见的有动能、势能、机械能等。

在高考计算题中,经常涉及到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例如,根据动能公式Ek=1/2mv^2可以计算物体的动能;根据重力势能公式Ep=mgh可以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

同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物体在不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3. 功和功率的计算功是力在物体上做功的量,功率是功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工作量。

在高考计算题中,常常涉及到如何计算功和功率。

例如,当物体做等速直线运动时,功可以通过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计算;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可以通过积分来计算功。

而功率则可以通过功与时间的比值计算,例如功率P=W/t。

4. 电路的计算高考物理考试中,电路问题是必考的一项内容。

电路计算题中常见的知识点包括电流的计算、电阻的计算、电压的计算和功率的计算。

例如,根据欧姆定律I=U/R可以计算电流;根据电功公式P=UI可以计算功率。

同时,还需要掌握电阻并联和串联的计算方法。

5. 波的计算波是物质或能量传递的方式,包括纵波和横波。

在高考物理计算题中,常见的波的计算有频率的计算、波长的计算、速度的计算等。

例如,当给定波的频率和波长时,可以通过v=λf计算波速。

另外,还需要掌握波的反射、折射以及干涉等计算方法。

以上仅是物理高考计算题常见的知识点整理,实际上物理科目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在解题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计算。

高三物理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通过对物质、能量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高三物理是高中物理的最后一门课程,也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重要一环。

第二章是高三物理中的关键章节之一,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将对高三物理第二章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理解。

知识点一:质点运动学质点运动学是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质点运动学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计算方法;3. 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公式;4. 抛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公式。

知识点二: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它给出了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内容:1.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2. 力的分类与性质,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3. 如何计算物体受力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知识点三: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在不考虑外力和非弹性碰撞的情况下,描述机械系统内能量守恒的定律。

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内容:1.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3. 机械能转化和损失的原理。

知识点四: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物体之间引力相互作用的定律。

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内容:1. 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和含义;2. 万有引力定律在行星运动中的应用;3. 引力势能和引力势能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知识点五: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指由简单的零件组成、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装置。

在学习简单机械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内容:1. 杠杆原理及计算方法;2. 滑轮原理及计算方法;3. 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及计算方法。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高三物理第二章的内容,并在复习备考中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练习。

高三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物理力学是高中阶段学习物理的基础部分,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理解和掌握力学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复习物理力学,下面对高三物理力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力学的基本概念1. 科学研究对象: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静止状态以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力、质点、质量、运动、静止等基本概念。

2.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解释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性质。

二、运动学1. 物体的运动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等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其中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末位置的位移,速度是位移的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2.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是线性关系,速度保持恒定。

3. 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线性关系,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是二次函数关系。

4. 自由落体运动:重力是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自由落体的运动特点是速度变化具有匀加速度。

5. 斜抛运动:即物体在水平方向具有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自由落体运动。

6. 曲线运动:物体在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和大小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三、动力学1. 力的概念:力是描述物体相互作用的物理量,标量表示大小,矢量表示方向。

2. 牛顿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表示为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3. 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和合力矩为零。

4. 弹力: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所产生的力。

5. 摩擦力: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静止时产生的力。

6. 重力:地球引力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7. 静力学:研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平衡和稳定条件。

四、能量与动量1.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过程中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位置具有的能量。

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机械能的总量不变。

高三物理基础知识点和公式

高三物理基础知识点和公式

高三物理基础知识点和公式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其基础知识点和公式为我们理解和应用物理学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下面,我将对高三物理学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和公式进行介绍。

一、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F=ma,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F为物体所受合力。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F=ma。

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F1=-F2。

二、力学中的运动学1. 位移与路程:位移是物体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位移量;路程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实际所走过的路径长度。

2. 平均速度与平均加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Δx/Δt,其中Δx为位移变化量,Δt为时间变化量;平均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Δv/Δt,其中Δv为速度变化量,Δt为时间变化量。

3.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进行的垂直下落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线性增加,位移随时间的平方增加。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g,近似取9.8m/s²。

三、热学1. 热平衡与热传递:热平衡指热量在物体之间平衡传递,达到温度一致的状态;热传递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的过程,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nRT,其中P 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n为气体物质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绝对温度。

3. 热量传递:热量的传递方式包括传导(通过物质直接传递热量),对流(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热量)和辐射(通过电磁波的传播传递热量)。

四、光学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向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返回原介质的现象;折射是指光线经过界面后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2. 理想光面镜成像公式:1/f = 1/v + 1/u,其中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物理计算知识点总结高中

物理计算知识点总结高中

物理计算知识点总结高中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物理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了许多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定律,并通过数学方法将这些概念和定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解决一系列复杂的物理问题。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高中物理学习中常见的计算知识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方面的计算内容。

一、力学计算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在力学的学习中,常见的计算内容包括牛顿三定律的应用、力的合成分解、速度加速度的计算、动量和能量的计算等。

例如,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以计算物体所受的力以及加速度;根据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可以计算物体的机械能。

此外,还有一些复杂的计算问题,如倾斜面上的物体滑动问题、弹性碰撞问题等,都需要用到力学知识来解决。

二、热学计算热学是关于热现象的研究,它包括传热、热力学等内容。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热学的计算主要涉及到热传导、热平衡、热容、热功等内容。

例如,根据热传导方程式Q=mcΔθ,可以计算物体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根据热功定律,可以计算热机的热效率。

此外,还有一些热力学循环的计算问题,如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等,都需要用到热学知识来解决。

三、光学计算光学是研究光和光的传播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光学的计算主要涉及到光的传播、光学仪器的成像和折射、光的波动等内容。

例如,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以计算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根据光的波动性质,可以计算双缝干涉、多普勒效应等现象。

此外,还有一些光学仪器的成像问题,如凸透镜、凹透镜成像问题,都需要用到光学知识来解决。

四、电磁学计算电磁学是研究电、磁现象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电磁学的计算主要涉及到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安培定律、磁感应强度等内容。

例如,根据库仑定律F=k|q1q2|/r2,可以计算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根据安培定律,可以计算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

此外,还有一些电路中的分析和计算问题,如平衡电桥的计算、电磁感应问题等,都需要用到电磁学知识来解决。

常见物理量计算方法总结

常见物理量计算方法总结

常见物理量计算方法总结高三备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为帮助大家能在读完题目后迅速、准确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能较快地选出、选准公式,特将高中物理中常见的物理量的计算方法总结如下,以期能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1、力的计算方法:①牛顿第二定律;②动量定理;③动能定理;④各种力的计算公式:库仑力F=kq1q2/r2;电场力F=qE;匀强电场中F=qU/d;安培力:F=BIL(B与I垂直,匀强磁场,直线电流,L为有效长度);洛仑兹力f=qvB(匀强磁场,v与B垂直)。

2、位移的计算方法:①位移公式(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简谐运动);②动能定理;3、路程的计算:①若物体作单向直线运动,则转化为位移的计算;②匀速圆周运动中可用线速度公式v=s/t或弧长s=rΦ(即弧长等于半径与圆心角的乘积)计算;③对于空气阻力或滑动摩擦力,如果一直做负功,则做的功W=f·S,S为物体的路程;4、速度的计算:①相应的运动学公式(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②动能定理;③动量定理;④动量守恒定律;⑤能量守恒定律(包括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⑥对于匀速圆周运动,可用相应的线速度公式;对于涉及天体或卫星的运动,可根据F 万=F向进行计算;⑦对于电磁感应问题,可用E=BLV计算,对于涉及匀强磁场的洛仑兹力,可用f=qvB计算;5、加速度的计算:①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可用运动学公式;对于匀速圆周运动,可用向心加速度公式;②用牛顿第二定律;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则可用(a)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竖直上抛运动公式;平抛运动公式;(b)用mg/=GMm/r2(其中要注意r为到天体中心的距离;以及黄金变换GM=gR2);(c)单摆的周期公式T=2 ;6、时间的计算:①对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用相应的运动学公式;②用动量定理;③对匀速圆周运动:可用;④对平抛运动(或类平抛运动)则用7、质量的计算:①密度公式m= ;②牛顿第二定律;③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④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⑤天体质量的计算:(a)借助绕该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其他物体,利用F万=F向计算;(b)根据mg/=GMm/r2计算;8、波长、波速、周期的计算:①波长:(a)可用v=λ/T;或者根据两质点间的距离,利用振动和波动知识找出这一距离与波长的关系(注意先写出通项公式);(b)或者直接由波形图中读出;(c)根据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条件计算;②波速:根据v=λ/T=λf=s/t计算;③周期:(a)T=t/N(即总时间除以总全振动次数)=λ/v=1/f;(b)利用质点的振动情况,由所给出的时间与周期的关系进行计算(要尽量写出通项公式);在进行这些计算时,应理解清楚在振动图中的“上坡上,下坡下”和波动图中的“上坡下,下坡上”这两句口诀的确切含义,千万不要弄错。

力学基本物理量与测量

力学基本物理量与测量

第二节 力学基本物理量及测量方法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历史上很多伟大的物理实验,很多物理定律就是通过实验来验证或者是实验基础上的推理得到的,物理学的大厦中镶嵌着无数令人瞠目结舌的精妙实验。

古人说九尺之台,起于垒土,我们对物理力学的学习,就从基本的力学物理量和简单的测量方法开始。

1.力学的基本物理量在物理学中,我们用物理量来描述物体的固有的性质和运动的状态。

物理量分为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

力学中通常选长度、质量、时间为基本物理量,这三个物理量可以导出所有力学的导出物理量,例如速度(如右图)。

导出物理量是根据物理量的定义由基本物理量组合而成的。

物理量要同时用数字和单位两部分来表示,否则不产生任何物理意义。

1.1.长度和长度单位我们用长度这个物理量来表示物体的大小。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 )。

为了方便我们也经常使用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m μ)和纳米(nm )等长度单位。

1m =10—3km =10dm =102cm =103mm =106m μ=109nm 。

例题:F 是电容的单位符号,A 是电流强度的单位符号,……20mF =__________F =__________F μ100mA =__________A =__________A μ500g =___________kg除以上长度单位以外,在天文学中常用光年、天文单位来做长度单位。

1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以8103⨯米/秒的速度经过1年所走过的距离,约等于米。

1天文单位(AU )是指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110496.1⨯米。

请思考: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200亿光年以外的星星,那我们看到的光岂不是来自200亿年前?我们看到的星星的样子是200亿年前样子?我们仰望星空,看到的岂不是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一个大拼盘?在描述原子大小时,我们经常用到一个单位是埃格斯特朗(简称埃),10埃=1纳米。

高中高考物理必记知识点

高中高考物理必记知识点

高中高考物理必记知识点高中物理是高考的重点科目之一,也是考生普遍认为难度较大的科目之一。

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对物理的知识点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将介绍高中高考物理必记的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 基本物理量和单位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而基本物理量是对物质及其运动进行定量描述的基本概念。

常见的基本物理量有长度、质量、时间等。

不同的基本物理量有不同的单位,例如长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时间的单位是秒。

2. 物理量的运算在进行物理学研究或实验中,经常需要对物理量进行运算。

常见的物理量运算有加减乘除、幂运算等。

在进行运算时,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确保所得结果具有正确的量纲。

3. 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它是物质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运动的描述可以从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三个方面进行。

位移是指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移量,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而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4.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它描述了物体受力和运动的关系。

分别是: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也称为运动定律,指当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每个作用力都有相等且反向的反作用力存在。

5.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是指若干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几何图示的方法得到合力的方向和大小。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部分力,常用于研究力的作用方向和效果。

6. 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一系列的效果,其中包括物体的形变、速度和加速度的改变等。

通过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研究,可以对物体的运动进行预测和分析。

7. 力的分类根据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力的性质,力可以分为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力有不同的产生方式和作用效果。

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知识

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知识

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知识1. 什么是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作用于物体上的力。

它是自然科学中最古老和最基本的学科之一,也是理解自然界中运动现象的基础。

2.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对理解物体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第二定律,也称为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施加于物体上的力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示为F = ma,其中F代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第三定律,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任何对物体施加的力都会有一个等大而相反方向的力作用于施加力的物体上。

3. 力和重力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体运动和变形的原因。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施加的力,是我们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力之一。

根据牛顿定律,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距离地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

它可以用几何方法或矢量方法来进行计算。

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成多个力的合力,使之等效于原来的力。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几何方法或三角函数的运算来实现。

力的合成和分解是分析和解决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的运动问题的重要方法。

5. 弹力和胡克定律弹力是一种恢复力,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

胡克定律描述了弹性体在受力下发生形变的规律。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

公式表示为F = kx,其中F代表弹力,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x代表弹簧的伸长或压缩的长度。

弹力和胡克定律在弹簧和弹性体的设计、力学系统的分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6. 动量和动量守恒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重要物理量,定义为物体质量乘以速度。

动量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当一个物体的动量增加时,另一个物体的动量减小,它们之间的变化量相互抵消。

高三物理知识点梳理

高三物理知识点梳理

高三物理知识点梳理高三物理是学生面临的重要科目之一,它将为他们进入大学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复习物理知识,下面将对高三物理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力学1. 运动学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的分支,涉及的主要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在高三物理中,学生需要掌握运动学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例如:v = u + at、s = ut + 1/2at²2.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力学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学生需要理解和应用这些定律,例如:F = m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在高三物理中,学生需要学会将力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量,并且理解分解后各个分量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热平衡状态下的物理量,它能体现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

热量是物体与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高三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温度和热量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

2. 热传导热传导是热量在物体内部传递的现象,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进行。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物质的热传导特性,并且能够应用热传导的概念进行问题求解。

3. 热膨胀热膨胀是物体在受热后出现体积增大的现象,高三学生需要掌握热膨胀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三、电磁学1. 静电学静电学是研究静电场和静电力的学科,学生需要了解静电荷的基本性质,以及静电场和静电力的产生和计算方法。

2. 电路基础高三学生需要熟悉电路中的基本元件,例如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并且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和规律。

3. 磁场与电磁感应学生需要了解磁场的产生和性质,以及电流与磁感应强度的相互关系。

此外,学生还需要理解电动势和电磁感应现象,并能够进行相关问题的计算。

四、光学1. 光的本质学生需要了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且能够解释光的折射、反射和干涉等现象。

2. 光的成像学生需要掌握光在凸透镜和凹透镜中的成像规律,并且能够通过画光线图分析成像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基础》之二《物理量的运算》一、什么是物理量?物理量就是可以数量化的那一类物理概念。

物理学中引入物理量的目的是为了量度物...质.属性.....(这类就叫做过程量)。

大多........(这类就叫做状态量)及其变化过程..或者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物理量之间可通过物理定义和物理规律建立起相互之间的关系。

我们把其中普适性最强的那七个物理量叫做基本物理量。

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物质的量、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

二、我们在进行物理量的运算时必须注意什么?1.要注意先.统一......量的单位..物理⑴只有同一类物理量之间才可以‚加‛或‚减‛,在运算之前必须把它们统一成相同的单位........。

...........之间只能进行乘除或者其他类型的运算,在运算之前必须把它们统一成同一种单位制中的单位。

多数情况下是将它们全部换成国际单位,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非常熟悉常用物理量的国际单位。

2.要注意物理量的性质是标量还是矢量.........⑴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和方向。

⑵标量和矢量最本质的区别......是运算法则不同。

高中物理只.在.同类物理量的加减运算..突出了矢...........方面量和标量运算......法则...。

..的差别三、如何进行同类物理量的加减运算?1、标量的加减运算,遵循代数加减法;‚路程‛‚功‛‚能量‛等等‚2+3=?‛答案总是‚5‛‚2-3=?‛答案总是‚-1‛2、矢量的加减运算(例如矢量的合成和分解......、参考系变换时速度、位......、系统的总动量........、矢量的变化量移、加速度的转换等等),遵循矢量加减法;⑴最常进行的合成和分解有:★力的合成和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主要是进行位移S、速度V、加速度a、动量P的合成或分解运算)☆电场的合成(又叫电场的叠加)和分解(主要是进行电场强度E的合成和分解运算)☆磁场的合成和分解(主要是进行磁感应强度B的合成和分解运算)⑵两个矢量的加减法则是:①如果它们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即‚方向相同‛或‚方向相反‛),就要先规定一个正方向,将它们用正负数表示后,再进行‚加‛或‚减‛。

②如果它们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有一个夹角θ(0<θ),就要用平行四边形0<180定则计算。

补充说明:平行四边形定则:以表示这两个矢量的有向线段为邻边构造一个平行四边形,它们之间所夹的那条对角线就是这两个矢量的合矢量。

‚位移‛‚速度‛等等‚2+3=?‛答案是:大小在‚1~5‛之间,还取决与它们之间的夹角θ(也就是跟它们的方向都有关);‚2-3=?‛答案也是:大小在‚1~5‛之间,同样需要利用夹角θ来确定。

四、高中物理中有哪些常用的物理量需要我们非常熟悉它们的性质和单位?........利用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推导出来,就叫做导出单位;由基本单位和相应的导出单位组成的体系就叫做单位制。

专题一《物理量的改变量》一、什么叫物理量的改变量?在一个过程中,那些描述状态或者物质属性的物理量,在末时刻的瞬时值和在初始时刻的瞬时值之差,就叫做这个物理量的改变量。

二、如何求解物理量的改变量?物理量分为标量和矢量。

求标量的变化量用代数减法,求矢量的变化量要用......................矢量减法....,并且标量的改变量仍然是标量...........,.矢量的改变量仍然是矢量...........。

下面以力学中描述运动状态的三个主要物理量(速度、动能、动量)为例,来说明求解标量的变化量和求解矢量的变化量的不同:⑴ 情景一:将一个质量为1kg 的质点以2m/s 的速度竖直向下抛出,它将以10m/s 的速度与地面碰撞,然后以6m/s 的速率向上弹起。

分析:在这个情景中,由于只涉及到两个正好相反的方向,可以规定其中一个方向为正方向,将矢量用正负数表示后,再求它们的变化量。

如果选择向下为正方向,那么:①在下落过程中:初速度s m /2v 1=,初动能J E k 21=,初动量s m kg p /21⋅= 末速度s m /10v 2=,末动能J E k 502=,末动量s m kg p /102⋅= 速度变化量为s m s m /8/)210(v -v v 121=-==∆,正号表示‚方向竖直向下‛; 动能变化量为J J E E E k k 48)250(12k 1=-=-=∆,正号表示‚动能增加‛;动量变化量为s m kg s m kg p p p /8/)210(121⋅=⋅-=-=∆,正号表示‚方向竖直向下‛; ②在碰地的瞬间:初速度s m /10v 2=,初动能J E k 502=,初动量s m kg p /102⋅= 末速度s m /6v 3-=,末动能J E k 183=,末动量s m kg p /63⋅-=速度变化量为s m s m s m /16/10/6(v -v v 232-=--==∆)(),负号表示‚方向竖直向上”; 动能变化量为J J E E E k k 32)5018(23k 2-=-=-=∆,负号表示‚动能减少‛;动量变化量为s m kg s m kg s m kg p p p /16)/10()/6(232⋅-=⋅-⋅-=-=∆,负号表示‚方向竖直向上‛;本身的大小一样,只能比较它们绝对值的大小。

② 标量的改变量仍是标量,没有方向,它们的正负表示这个标量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⑵ 情景二:将一个质量为1kg 的质点以10m/s 的速率沿水平方向抛出,1秒钟后,速度方向变为斜向下与水平方向夹角为045,速度大小为s m /210。

分析:在这个情景中,初、末时刻的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45,求解速度的变化量和动量的变化量都要先画出矢量三角形,根据图再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定理列出方程求解;而求解动能的变化量仍然只需要直接用末动能和初动能相减。

所以动能变化量为:J J J E E E k k 50)50100(12k 1=-=-=∆(),表明动能增加了50J ;而速度的变化量为:s m s m v v v t /10/1021022202=-=-=∆)(, 方向竖直向下。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相减,同学们不必要花费很多精力去练习。

三、要点回顾1、对于高中生来讲,养成‚在进行加减运算之前,先弄清楚这个物理量是标量还是矢量”的习惯,远比具有‚精通如何进行矢量加减运算‛的高超技能重要得多。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假思索地将两个矢量的大小直接相加或者相减作为这两个矢量的‚和‛或者‚差‛,一经他人提醒却能够很快地醒悟和改正。

这表明,多数同学并不缺乏矢量运算的技能,缺少的恰好是这种‚能够起到自我提醒作用的‛习惯。

2、要牢牢树立起‚矢量和标量不同‛的观念。

包括:⑴ 比较标量是否相等,只需要比较大小;比较矢量是否相等,要同时比较大小和方向; ⑵ 无论是描述过程的矢量(如位移、速度变化量,力的冲量,动量改变量等),还是描述状态的瞬时矢量(力、加速度、速度、动量等)和描述物质属性的矢量(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矢量的正负都是表示矢量的方向。

但是也...只有当...各.矢量的方向在同一直线时,才会用...............正负来表示.....它们的方向;......当矢量...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通常是用.............这些..矢量和某个已知方........向之间的夹角......来表示...它的..方向;... ⑶ 标量正负的含义比较多样:① 任何标量的变化量的正负,都是表示这个标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小了;② 像质量、时间、路程、周期、频率、动能、弹性势能、电容、电阻、电流强度等这部分物理量不会出现负值,最小值是零;③ 像功、功率、电势差这类与做功有关的标量的正负实质上表示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方向,最小值也是零;④ 重力势能、机械能、电势能、电势、分子势能、内能等这类与能量有关的物理量的正负表示大小,负值比零小,零比正值小;⑷ 标量的加减遵循代数加减法,矢量的加减遵循矢量加减法。

v t v ∆专题二《力的合成与分解》一、在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哪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观念?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和另外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一个力的分力。

....的关系。

2、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解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实质就是进行力的‚加法‛) 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解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实质就是进行力的‚减法‛) 3、共点力:几个力如果作用在物体的同一个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能够相交或者反向延长相交于同一个点,这样的几个力就叫做共点力。

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都可视为共点力。

⑵ 几个共点力的合力矩为零,不能产生转动效果。

因此只要不涉及分析物体的转动情况,就不需要考虑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是否是共点力。

二、我们对力进行合成与分解的目的是什么?将力进行合成或者分解,都是为了简化对力学问题的分析和运算。

用合力分析问题方便时,就要将分力转换成合力;用合力分析问题不方便时,就要将它转换成分力再来思考问题。

......将互..成.锐角或钝角.....的几个...力转变为互成直角的几个力以及同一直线上的....................几个力...,再在每一个方向上根据牛顿定律分别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三、两个力F 1和F 2和它们的合力F 之间的数值关系是怎样的?1、当F 1、F 2的方向相同时,它们的合力F =F 1+F 2,F 与F 1、F 2的方向都相同;2、当F 1、F 2的方向相反,并且F 1>F 2时,它们的合力F =F 1-F 2,并且F 与F 1同向;3、当F 1、F 2的夹角为θ,并且01800<<θ时,它们的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都要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先画出它们的关系图(必要时要像右图那样做出两条辅助线,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定理进行计算。

⑴ 合力F 的大小与它的分力F 1、F 2的大小之间满足:θCOS F F F F F 2122212++=F 的大小不仅与F 1、F 2的大小都有关,还与θ的大小有关。

的方向可以用它与F 1(当然也可以是与F 2)之间的夹角α来表示:F 1θθαcos sin tan 212F F F +=F 的方向也是由分力F 1、F 2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夹角θ共同决定。

①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即‚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 1、F 2的合力,可以用表示F 1、F 2的有向线段作为邻边构造一个平行四边形,它们之间的那条对角线就可以表示出它们的合力‛);②两个力的合力的取值范围: 2121F F F F F +≤≤-③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④当F 1、F 2大小一定, θ在0到1800范围内变化时, 随着θ增大, F 会减小;随着θ减小, F 会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