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4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20章)】【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20章)】【圣才出品】
5.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他人影响而发生改 变,他人影响不包括( )。[2004 年 6 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现实
2 / 212
圣才电子书

B.宏观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C.想象
D.隐含
【答案】B
【解析】奥尔波特把社会心理学界定为“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认为
【解析】B 项是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C 项是哲学思辨阶段的特点。
2.F·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 )的学科。[2008 年 11 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社会心理 B.社会意识 C.社会知觉 D.社会情感 【答案】B 【解析】F·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心理学取向,如同心理学家在个体心理 学的研究中将人的心理分为内隐的意识和外显的行为一样。他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1 / 2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 )。[2008 年 5 月心理咨询师 二级]
A.社会哲学阶段 B.哲学思辨阶段 C.经验描述阶段 D.实证分析阶段 【答案】C 【解析】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 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圣才电子书

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 章 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 )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2009 年 5 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领导者与下属群体)【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领导者与下属群体)【圣才出品】

第15章领导者与下属群体15.1 本章要点●特质论、情境论、行为论对“为什么某些人能够成为领导人而有些人却只能作被领导的人”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领导人具有对于别人的影响力,包括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

●不同的领导人在影响他人的心理与行为时,其速度和效果是不同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领导行为的类型和领导方式的特征。

●并不存在惟一“好”的领导方式,这是因为有必要考虑特定领导方式与群体特点、任务特点之间的匹配。

本章对阐述了社会群体为什么需要领导?其领导人都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人更可能成为领导人?领导人对别人的“领导力”或“影响力”都从何而来?什么样的领导行为会使领导工作更有效?等等问题。

15.2 重难点导学一、领导者与群体接受1.领导者及其地位领导者(leader)是在群体中处于法定或实际的领导地位,力图影响群体行为的人。

根据这一定义,领导者具有如下特点:领导者是所在群体的成员,但其权力地位高于其他成员。

担任领导职务,履行领导职能,运用领导权力,担负领导责任。

他对下属具有正式的影响权力。

领导者是群体的带头人,具有正确地辨明前进方向和制定行动路线的作用。

领导者是群体的带动者和激发者,按照适当的方式组织成员,促进和引导他们朝特定方向前进。

领导者是借助于一定途径和方法影响下属的心理与行为的人。

领导者是理念、价值和行为方式的创新者。

领导者与管理者(manager)有所不同。

(1)领导者的功能是“领”和“导”,根据外部环境和群体实际状况,确定群体行动的正确方向和行动策略,并且带领群体向这一方向顺利前进。

管理者的功能是“管”和“理”,处理群体的具体事务,理顺内部关系,进行配合协调。

领导者的工作是战略性、方针性、政策性的,管理者的工作是战术性、具体操作性的。

(2)领导者的领导对象是人,即群体和群体成员,对他们进行指导和激励。

管理者的管理对象是人、财、物,以及信息、时间等,把它们结合与协调起来,达成群体目标。

2.领导者的产生和群体接受(1)特质论的解释特质论(trait theory)基于这样一种假定: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者,而其他人只能做臣民,在于他具有一些特殊的心理素质(特质)。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一种观点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即()。

[陕西师范大学2011研]A.群体思维B.群体极化C.社会助长【答案】B【解析】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群体思维是指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要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可行方案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

社会助长是指个人由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2.人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即()。

[陕西师范大学2011研]A.证实偏差B.自我中心偏差C.基本归因偏差D.自我服务偏差【答案】B【解析】自我中心偏差是指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

有时人们通过言语或行为表达出这种偏差,而有时虽不公开表露,心里却认为自己在合作中的地位更重要。

A项,证实偏差是指人们往往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

C项,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D项,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人们常常有对自己的良好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开脱自己的不良行为的倾向。

3.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的自我意识属于()。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A.生理自我B.物质自我C.社会自我D.心理自我【答案】D【解析】G·W·奥尔波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自我意识的概念,认为自我状态是逐渐发展的,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的自我。

生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从3岁到青春期以前的十三四岁是社会自我的阶段。

这个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称为客观化时期;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有十年的时间心理的自我的发展阶段,称为主观化时期。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20章 犯罪与司法心理)【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20章 犯罪与司法心理)【圣才出品】

第20章犯罪与司法心理一、单项选择题1.()的研究发现人身犯罪与家庭冲突、缺乏母爱、缺乏家庭监督有关,财产犯罪主要与缺乏母爱和监督有关。

A.哈格里夫斯B.詹姆斯C.麦科德D.帕特森【答案】C2.下列哪些选项不属于大多数罪犯具有的个性特征?()A.倾向于外向B.喜欢冒险C.行为常受冲动的影响D.好交际【答案】D3.针对愿意供述而未能如实供述的罪犯的有效对策不包括()。

A.审讯方式方法灵活多变,因人施审B.采用暗示性的提问方式C.允许被审者思考,不轻易打断其思路D.态度和蔼【答案】B【解析】针对愿意供述而未能如实供述的罪犯的有效对策有:①审讯方式方法灵活多变,尽量做到因人施审;②允许被审者思考,不轻易打断其思路;③注意缓和审讯时的紧张气氛,减轻被审者的心理压力;④善于发现、指出被审者供述中的遗漏之处和识别与事实不对之处;⑤提供线索,帮助被审者理清思路,启发回忆;⑥提问时用词简明,准确,通俗易懂;⑦审讯前给予一定的思考时间;⑧态度和蔼,避免简单粗暴和刺激性语言;⑨避免暗示性的提问方式,防止指供、诱供等。

此外,执法人员认为应该讲究审讯环境的布置和安排,服刑人员则把这些看得无关紧要。

4.“鉴于犯罪给他人或社会造成了危害,社会应该代表受害人对犯罪人进行以牙还牙的报复和惩罚”。

这是指()模式。

A.报复与惩罚模式B.行为控制模式C.矫治模式D.威慑模式【答案】A【解析】社会对待罪犯的三种模式:①报复与惩罚模式。

该模式主张,鉴于犯罪给他人或社会造成了危害,社会应该代表受害人对犯罪人进行“以牙还牙”的报复和惩罚。

②行为控制模式。

该模式主张制定科学而有实效的预防措施,通过刑罚产生威慑力量,使人们不敢犯罪,而刑罚的类型和力度则应以能够制止犯罪为准。

③矫治模式。

矫治模式力求通过改变人的心理结构和行为习惯进行内部控制。

刑罚威慑的外部控制只能预防初次犯罪,要预防重新犯罪则必须依靠矫治。

5.哈格里夫斯研究发现,()分组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某些学生的不良心理。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态度及其改变)【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态度及其改变)【圣才出品】

第6章态度及其改变6.1 本章要点●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它由感情、认知与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所组成。

●态度与行为之间具有较复杂的关系。

合理行动理论表明,行为意向取决于不同信念引起的态度及主观规范两变量的相对强度。

它启发人对态度机制作更深入的思考。

●在态度形成方面,除学习论、诱因论外,较引人注目的是认知相符论,其中平衡论与认知失调论最为突出。

●当前,社会心理学对态度研究得较多的是态度改变的过程、影响因素与各种变量及劝说方法等。

本章着重阐述了态度改变的模式和若干具体的实验研究,对维持或改变态度的劝说工作具有应用价值。

此外,还介绍了态度测量的一些常用方法。

6.2 重难点导学一、态度及其形成1.什么是态度(1)定义与特征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对于这个定义应作几点说明。

①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propension)。

态度是指人依据自己的经验或观点、对特定的事物在内心进行意义估量或凭直觉做出如何对待的一种心理倾向。

它是一种尚未表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潜在的心理状态。

②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它是包罗万象的,其中如人(他人、自己)、物、事件、群体、制度、民族、国家以及代表各类事物的观念等。

③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

任何态度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意义性或重要性进行估量(即评价)后所产生的某种看法、体验或意向,如重视或轻视、肯定或否定、赞同或反对、喜爱或厌恶、趋向或回避、接受或拒绝,以及处于上述两极端之间的一种中性位置状态。

④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它一旦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轻易改变,这称作态度的抗变性。

(2)态度的成分与分类对于态度究竟涉及哪些心理成分,通常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是单成分说,认为态度主要是感情(affection)的表现。

瑟斯顿认为“态度是对某种对象或某种关系的相对持久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亲社会行为)【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亲社会行为)【圣才出品】

第10章亲社会行为10.1 本章要点●亲社会行为与侵犯行为同时对立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研究者提出三种不同的理论,即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和进化理论。

●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情境、被助对象的特点和助人者的特点等。

●由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受到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活动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要创设一定的社会条件来影响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本章阐述了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助人行为的研究和理论,阐述了亲社会行为培养与品德教育的有关理论和研究。

10.2 重难点导学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1.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亲社会行为(prosocia1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引起。

利他主义(altruism)指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

利他行为的特点就是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的回报,甚至没有要给人留下好印象的想法。

利他行为经常有个人遭受损失和面临严重危险的含义。

但是亲社会行为不一定都由利他主义引起,它也包括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所以它是一个比利他行为更宽泛的概念。

“亲社会侵犯”的概念,指的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侵犯行为。

例如,司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教师或父母对儿童的适当的惩罚等。

2.亲社会行为的发生(1)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①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 theory)社会交换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相互作用的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社会行为是受到“社会经济学”导向的。

人们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目的在于以个人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偿的交易。

助人行为有隐藏的个人利益帮助他人为获得的报偿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

树立形象,得到赞许或友谊;解除或减轻我们内心的烦扰。

通过对与艾滋病患者交朋友的志愿者动机的调查可以将这些志愿者的动机归纳为如下六种:知识:更好地了解人们或学习技能;职业:通过经验和交往增强职业能力;社会适应:成为群体的一员并得到赞许;自我防卫:减轻内疚或逃避个人问题;提高自尊:提升自我价值和信心;价值表达:表达个人的价值观和对他人的关怀。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附录)【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附录)【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婚姻与家庭心理19.1复习笔记一、爱情及其类型(一)爱情及其特征1.爱情的定义爱情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人对异性产生的兼具浪漫色彩和性色彩的高级情感。

2.爱情的特性(1)爱的自然性。

爱是男女生理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自然萌动的心理活动。

(2)爱的易变性。

情侣谈恋爱时总认为对方十全十美,但日久相处之后却发现对方越来越多的缺点,因而爱情有改变的可能。

(3)爱的狂乱性。

恋爱中的人容易失去理性,一是因为生理本能的冲动,二是因为人们有害怕失去爱情的“失落恐惧感”。

(4)爱的社会性。

爱情是得到社会上他人的认同和赞许的社会现象。

(二)爱情的成分1.鲁宾(1974)的观点爱情包括三种心理成分:亲和依赖需求、帮助对方的倾向、排他性和独占性。

2.Steck等人(1982)的观点爱情包括三个部分:照顾、需求和信赖。

3.斯腾伯格(R·J·Sternherg)的爱的三角理论斯腾伯格认为,爱可以用三角形来解释,三个顶点分别代表爱的亲密、激情和承诺/决定三种成分。

根据爱情三元论,有七种不同形式的爱,每个都含有不同程度的亲密、激情和承诺(如图19-1)。

图19-1爱情三角形(1)亲密属于情感成分,是在爱情关系中亲密、联结、结合的感觉。

情感中包括了对伴侣的好感和高度评价,相处时的愉快,与对方间的心灵相近,与对方亲密沟通,与伴侣共同活动,愿意让所爱的人幸福,给予情感支持也接受情感支持。

(2)激情属于动机成分,是与伴侣紧密结合、日夜厮守的强烈渴望。

动机中包括性的驱力、肉体的吸引和浪漫感情的体验,也包括自尊、援助、友好、优越感、支配彼此及自我实现等需要。

(3)承诺属于认知成分,是决定去爱一个人、并愿意和他维持长久关系的决心和定向,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分。

短期部分是当事人“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部分是对两人之间亲密关系作的持久性承诺,决心以身相许,彼此忠诚,患难与共。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视频精讲!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视频精讲!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讲师:乔红霞课程学时:22视频数量:18目录说明:本课程共包括18个高清视频(共30课时)。

序号名称1 第1章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1)2 第1章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2)3 第2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4 第3章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5 第4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1)6 第4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2)7 第5章归因与决策01:32:158 第6章态度及其改变(1)9 第6章态度及其改变(2)10 第7章沟通与人际吸引11 第8章人际关系及其改善与测量12 第9章侵犯13 第10章亲社会行为14 第11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15 第12章合作与竞争16 第13章从众、服从、依从17 第14章社会认同18 第15章领导者与下属群体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网授精讲班,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讲解教材章节内容。

说明:本课程仅提供第1-15章视频内容。

【辅导内容】(1)精讲教材核心考点。

按照教材篇章结构,讲解教材的重难知识点。

(2)串讲名校考研真题。

通过分析历年考研真题,梳理命题规律和特点,分析名校考研真题出题思路。

考虑到课时的需要以及相关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对于一些简单的、考试不易涉及的知识点,本课程不予以讲述或一带而过,故建议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提前复习一遍教材。

注:本课程的学员可以下载电子版讲义打印学习。

【讲师简介】乔红霞,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二级),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方面研究。

所授课程主要有:《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史》等。

近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参编《社会心理学》教材一部,参与省、校级课题若干项,获省级奖励一项。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四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一、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一)社会知觉1.社会知觉的含义(1)非社会性信息与社会性信息①非社会性信息是指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信息;②社会性信息是指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

(2)一般知觉与社会知觉①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被称作物知觉或一般知觉;②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被称作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社会知觉,其中研究得最多的是对他人或对自己的知觉,即人知觉。

所以虽然人知觉与社会知觉是从属关系,但人知觉常被用作社会知觉的代用词。

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区别:①人能体验其内部生活,而物不能;②人往往被认为是自身活动第一原因,而物则不被认为是其自身活动的原因;③人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知觉者,而物则不能;④人的特征是变动的,物的静态特征居多;⑤人与人之间个别差异大,同类物之间个别差异小。

(3)社会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对“知觉”的不同理解①在普通心理学中,知觉仅仅是对事物形成感性映像,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它不包括判断、推理等高级认识过程。

②在社会心理学中,知觉不仅包括对人、对群体的外部特征的知觉,还涉及对有关信息的思维加工。

这种知觉实际上属于认知。

很多研究者主张用“社会认知”来代替“社会知觉”。

“社会认知”侧重于从认知结构或图式(scheme)的概念来探讨社会知觉的过程。

2.社会知觉的特征(1)社会知觉具有选择性,人会根据自己的喜恶选择某部分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2)人对于信息的知觉反应会随其与自己的相关程度不同而有强有弱;(3)个体对信息的知觉反应会随个人的情绪状态不同而不同。

3.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①从知觉主体来看,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有:知觉主体与信息的关联程度和情绪状态;背景和经验;价值观;固有的知觉偏差。

②从知觉对象来看,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有:知觉对象的外表特征;人格特征;身份地位;自我表现方式等。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2章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2章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圣才出品】

第2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1.了解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意义与学习的必要性。

答: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先后提出了许多新理论。

这些理论大体上是沿袭心理学四大学派的传统观点,并在各自系列研究或争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四大学派是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学派(或认知学派)及符号相互作用学派。

(1)了解理论的意义社会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是各学派对于种种社会心理实质或社会行为产生原因的解释。

掌握这些理论的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①可以使人对许多具体项目的研究成果有更深入的理解。

具体问题的研究总是十分具体而生动的,其论说也往往是就事论事的,但如果人们知道研究者的立场、观点属于某一学派,并把这一具体研究与学派理论体系联系起来并纳入其中,就可以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意义。

理论还可以使各项具体研究摆脱零散与孤立状态,构成系统加以理解。

②可以对后继研究或行动起定向或参照作用。

理论是对特定现象内各种关系的一般表述或设想,它虽不能代替其中许多细节的具体研究,却能从全局中指出某些知识的空缺与亟待检验与实证的部分,因而能促使人们去作进一步填补性研究或验证性探讨。

任何研究在开题前,必须有理论上的设想,然后通过一定的操作步骤加以实证。

这种理论上的设想,可以从各个学派的理论中寻找立脚点,也可以从中找出某些合理部分加以综合构成新思路。

有无一定理论作依据或参照,往往决定着一篇论文报告及其讨论的深浅度。

③可以推动理论的更新与发展。

每一种理论都有一批拥护者,表明它们有一定的合理性或吸引力;但任何一种理论都会有批评者或质疑者.并带来争论,表明它们并非都尽善尽美,也总含有片面性甚至错误。

理论的评析争辩有助于推动开展各自的理论性研究,同时也能促进理论本身的发展。

(2)学习理论的必要性理论是经验的概括,研究的总结。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渐进性与相对性,有些观点只能以假说的方式存在,需要通过不断的验证来充实或完善。

理论产生于实践(实验),并在为实践服务或通过反复实验得到发展。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合作与竞争)【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合作与竞争)【圣才出品】

第12章合作与竞争12.1 本章要点●合作与竞争是不同主体为实现共同利益或各自利益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的两种基本形式。

●合作与竞争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合作与竞争方式的原发心理原因,另一方面是直接原因。

●合作与竞争既对立又统一,两者不能同时并存在同一主体的选择中,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与合作相比较,人们更倾向于优先选择竞争的行为方式。

●合作的产生不仅依赖于目标相互依赖的性质,而且也依赖手段相互依赖的性质。

●一系列的实验证明,竞争和合作主要受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相互作用次数、奖励及奖励方式、信息沟通状况、彼此信任的程度、社会文化因素等。

●在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中,合作与竞争执行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即促进社会个体的发展、提高社会活动效率、推动道德、法制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本章介绍了有关合作和竞争的一些问题,包括合作与竞争的概念、心理机制、竞争与合作心理的趋势、影响竞争与合作的一些基本因素。

12.2 重难点导学一、合作与竞争概述1.合作与竞争的概念合作(cooperation)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竞争(competition)指不同的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2.合作和竞争的类型(1)合作的类型合作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按合作对象、目标的范围来分,可分为广义的合作和狭义的合作。

广义的合作是指人们为了某种共同利益而开展的一切互利互助活动。

狭义的合作是指有确定的合作对象、合作目标的合作,是合作者之间为了一个明确的利益目标而结成的合作关系。

按合作的层次来分,可分为简单合作与复杂合作。

简单合作是合作内容和过程相对简单的合作,主要涉及日常生活方面。

复杂合作是合作内容和过程较复杂的合作,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

按合作的内容来分,可分为经济合作、政治合作、文化合作、科技合作、军事合作等。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4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4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圣才出品】

第4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1.印象形成中的三种信息整合法则是什么?答:个体只有接收到大量有关他人的信息刺激之后,再对其进行处理,才能形成一种印象。

整合信息的三种法则分别为:(1)平均法则平均法则(average principle)是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倾向于接受到信息后对其单独地加工,然后将它们平均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总体的印象。

例如现在有两个人,如果让某人在一个从-5到+5的量尺上对他们的品质进行评价,甲机智、学识渊博、沉着、自信,给他的打分分别是+4、+4、+2、+3。

乙除具有上述品质外还有坦率、不讲究衣着两个特点,对他的打分分别是+4、+4、+2、+3、+3、-2。

那么,根据平均法则,甲的得分是(4+4+2+3)÷4=3.25,乙的得分是[4+4+2+3+3+(-2)]÷6=2.33,甲的得分比乙的得分多,因而此人对甲的印象更好些。

(2)叠加法则叠加法则(additive principle)认为人在形成印象时倾向于将各个独立的信息叠加在一起形成总的印象。

根据这一原则,上述甲、乙两个人的总分分别为13分和14分,乙的总分更多,因而对乙的印象更好。

可见,平均法则和叠加法则有时是相互矛盾的。

一系列实验证明平均法则更正确。

(3)加权平均法则信息的加权平均(weighted averaging)是指人们倾向于将所有品质平均起来形成印象,但他们给予那些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品质以更多的权数。

即人们根据平均法则去形成印象,但对极端品质予以加权。

例如,当公司招聘高技术开发人员时,招聘者更注重应聘者的“智慧”品质而不是看其是否“时尚”。

2.简述自我知觉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是贝姆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用于解释个人理解自己的特性、偏好等。

其要点包括:①个体对自己态度、感情和其它内在状态的认识,部分是根据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观察而推断出来的。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3章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3章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3章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1.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个人是如何通过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既实现社会化,又实现个性化?答:个人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化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

社会化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个性形成或个性化的过程。

个人随着身体的成熟和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其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增加。

(1)社会化的实现对于整个同辈群体而言,无论是学前儿童、各阶段的学生还是成人,社会对于一个特定群体有着相对一致的期望和对待,这样,在同一个特定群体中生活的人们,会有着系统化的共同社会生活。

这种社会生活经历的共同性折射到他们心理内部就是经验的共同。

正因为如此,人们可以发展起社会要求的共同的、与社会期望一致的观念、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使社会的社会化目标得以实现。

没有共同的社会生活、共同的经验,就谈不上社会化中共同性的形成。

(2)个性化的实现从个体的角度说,每一个人不仅有与其他同辈相对一致的共同社会生活,还有着个人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的、难于被系统化的社会生活。

每一个具体的社会化执行机构或执行者,除了按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要求期望和对待作为被社会化者的个人之外,还按照自己独特的倾向与方式对待每一个不同的个人,从而导致每一个被社会化者与社会化执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而且,个人在与社会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时,并不是一个简单、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主动、具有能动性与选择性的主体。

这种能动与选择使得人们的经验世界具有了与其他任何人不同的一面。

这样,个人不仅会因为有与其他人相同或相类似的社会生活、相同的经历与相同的经验而被社会化,与此同时,他们还因为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社会生活、独特经历和独特经验而产生个性化,使他们的观念、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在内容和表现方式上都高度具有个人色彩。

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是伴生的、相互影响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

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个性化与社会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延续与文化的传留,个性化使得个人可能具有超越现实而又改善现实的独特性与创造性。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二)【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二)【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在态度改变的内化阶段中,下列哪一因素起重要作用()。

A.认知因素B.情感因素C.意向因素D.行为因素【答案】A【解析】态度的内化过程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

2.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觉知指的是()A.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B.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C.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D.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答案】A【解析】在社会心理学意义上,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称为自我觉知。

3.“人对人是狼”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名言()A.杰罗姆·边沁B.约翰·斯图尔特·穆勒C.托马斯·霍布斯D.荀子【答案】C【解析】霍布斯(1588~1679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人性”的基本特点是自私自利,人的“自然本性”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

边沁(1748~1832年),英国著名的功利主义者.认为“避苦求乐”是人的行为的动机,也是区别这种行动的善恶与否的标准。

穆勒(1806~1873年),英国著名的功利主义者。

荀子(约公元前298~238年),儒家学派“性恶说”的代表人物。

4.有一种观点认为,群体比个体更容易作出冒险决定,是由于决定的责任广泛落到了每个成员身上,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必对错误的决定承担全部责任,所以群体比个体更大胆。

这一对“冒险性转移”的原因的理论解释,被称作()A.文化价值论B.责任扩散论C.去个性化理论D.领导者影响论【答案】B【解析】责任扩散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

因此在群体中,更容易做出冒险的决定。

5.下图显示的是斯滕伯格(R.J.Sternberg)爱情三角理论中分别以三种成分为主导的爱情关系随时间的持续而变化的趋势,图中的1、2、3分别代表的是()A.承诺、亲密、激情B.亲密、激情、承诺C.激情、承诺、亲密D.承诺、忠诚、亲密【答案】A【解析】斯滕伯格认为,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亲密、激情和承诺,它们组成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2章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2章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圣才出品】

第2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的自我意识属于()。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A.生理自我B.物质自我C.社会自我D.心理自我【答案】D【解析】G·W·奥尔波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自我意识的概念,认为自我状态是逐渐发展的,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的自我。

生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从3岁到青春期以前的十三四岁是社会自我的阶段。

这个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称为客观化时期;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有十年的时间心理的自我的发展阶段,称为主观化时期。

2.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这属于()。

[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角色冲突B.角色不清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答案】D【解析】A项,角色冲突是指个体在不同条件下所具有的地位、身份与角色之间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所感到的冲突。

B项,角色不清是指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的现象。

C项,角色中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3.行为公式B=f(P,E)是()提出来的。

[2006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詹姆士B.麦独孤C.奥尔波特D.勒温【答案】D【解析】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公式为:B=f(P·E)。

4.社会学习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派别,它强调()。

[2003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文化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B.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C.事物意义及符号对个体行为的作用D.直接强化、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答案】D【解析】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称作社会学习论。

在社会学习论中,强调强化的作用,并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用以解释许多社会行为的学习。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从众、服从、依从)【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从众、服从、依从)【圣才出品】

第13章从众、服从、依从13.1 本章要点●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经典的从众研究有谢立夫的“自运动现象”、阿希的知觉判断实验。

●从众行为可分为三类:真从众,权宜从众,不从众。

●从众的原因有行为参照、对偏离的恐惧、群体的凝聚力。

影响从众的因素有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规模,人们对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以及个体的个性特征,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

●服从指按照他人命令行动的行为。

米尔格菜姆的权威一服从实验是社会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经典研究之一。

●服从原因有合法权力、责任转移。

影响服从的因素有他人的支持、行为后果的反馈、个性因素。

他人的支持会直接导致对权威的藐视,行为后果的反馈越直接,个性越成熟、道德水平越高,越会降低人们的服从行为。

●依从是指人接受他人请求而行动,使别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动。

诱导人们依从的社会影响技术有“登门槛”效应与技术、低球技术、“留面子”效应、过度理由效应与依从诱导策略。

本章介绍了从众的概念、经典的从众研究、从众的类型、从众的原因、影响从众的因素,同时介绍了服从和依从,讨论了依从的定义,依从与服从的区别,并特别介绍了诱导人们依从的社会影响技术。

13.2 重难点导学一、从众1.从众的概念与经典研究(1)从众的概念从众(conformity)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随大流)从众行为的特点是:①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像的。

[群体压力真实或想像性]②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也可以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

[群体压力的意识或无意识性]③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2)社会规范的形成社会心理学家谢立夫(M.Sherif)1935年进行了著名的“自运动现象”(auto kinetic phenomenon)的经典实验。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5章 归因与决策)【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5章 归因与决策)【圣才出品】

第5章归因与决策1.试对相应推断理论、三度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进行比较和评述。

答:(1)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the theory of correspondent inferences)扩充和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

“相应推断”是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

①了解行动意图一个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能够知道其行为的真正目的,那么对于其个性的推断就会更有把握。

在评定行动者的企图时,需要充分利用有关行动者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只有与行动意图有关的行为后果,才能用来推断行动者的人格特质。

②推断个性本质从行动者意图推断其个性本质的过程中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a.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

“社会赞许”是指某一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接受的。

大多数人越喜欢的行为,其社会赞许性也越高。

合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的行为很难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特质;而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b.非共同性效应(noncommon effects)。

非共同性(或称独特性)是推断个性本质的重要因素。

行为中的非共同性因素越少,相应推断的可靠性越高。

c.选择自由性(freedom of choice)。

如果某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那么其行为与其态度就是很可能是一致的;否则就难于做出相应推断。

(2)凯利的三度理论三度理论(the cube theory)是对海德归因理论的又一次扩充和发展。

①理论要点a.归因过程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刺激物(存在)、行动者(人)以及所处关系或情境。

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称为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

b.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第一,区别性,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第二,一贯性,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14章 社会认同)【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14章 社会认同)【圣才出品】

第14章社会认同1.社会认同理论对我们观察和理解社会行为有哪些启发?它是否适合用来解释中国社会“关系网”的形成?答:社会认同,也被称为社会身份认同,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意识到了自己是某一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类属中的一员。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

(1)社会认同理论对人们观察和理解社会行为的启发如下:①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的自尊假设,作为个体的人生活在社会之中,总是有着一种满足积极自尊的需要。

②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的自我归类,为了满足自尊和归属的需要,人必然要采取一定的行为。

③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内群体与相关外群体的有利比较。

④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用各种策略来提高自尊。

⑤个体过分热衷于自己的群体,认为自己的群体比其他群体好,并在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团体间差异,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和群体间冲突。

(2)社会认同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社会“关系网”的形成,其理由如下:社会认同理论的主要研究假设是,当个体以他们的社会组织成员确定他们自己的时候,这种由群体定位的自我知觉在社会行为中就会产生心理区辨效应。

这一理论通过“归属”这一心理现象关注群体成员的社会心理属性。

关系是一种静止的社会结构,也是一个历时性和共时性统一的过程。

从社会认同的角度看,关系首先作为一种地位结构或者网络结构被认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

作为社会认同结构的关系,其关系是不对称的。

中国社会关系的结构与西方关系结构全然不同,如果说西方社会是个人对团体的关系,是立体的。

中国社会关系则是“此一人与彼一人间的情谊关系”,整个中国社会即是由“此一人与彼一人”的相互联结而构成一张平面化的社会关系网。

因此,社会认同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社会“关系网”的形成。

2.社会认同理论对社会心理学有哪些贡献?答:社会认同理论是Tajfel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并在群体行为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起来。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20章 犯罪与司法心理)【圣才出品】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第20章 犯罪与司法心理)【圣才出品】

第20章犯罪与司法心理1.自由意志论和决定论都是怎样解释犯罪的?答:(1)自由意志论自由意志论(libertarian view)认为,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其选择过程是不受外部约束而是主动进行的。

因而犯罪行为是由犯罪人自己决定的。

对于预防和控制犯罪,自由意志论的观点是,尽管人是自由的,但自由也是有原因的。

所以,自由只表现为某种程度的可能性,而并不是必然性。

(2)决定论决定论(determinism view)认为,人的行为完全由个人之外的因素决定;犯罪是在各种因素下“身不由己”的结果,只要具备了某种外部条件它就必然发生;预测和控制犯罪是可能的,只要知道某个人处于某种条件下,就可以知道他会不会犯罪。

2.什么是犯罪心理倾向,它是怎样形成的?答:(1)犯罪心理倾向犯罪者的人格特征在诸多方面与正常人存在差异。

带有强烈犯罪性或犯罪倾向的人格,在特定条件下,使人更可能表现出实际犯罪行为。

刘丽君、李明杰等人(1995)的研究发现,罪犯的精神质和神经质人格倾向显著大于正常人群。

罪犯总体个性倾向于外向,喜欢冒险,行为常受冲动的影响。

(2)犯罪倾向形成的因素①先天素质因素的影响染色体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

有些罪犯比正常人多出一个Y染色体,但并不是每个有XYY染色体的人都犯罪。

一个可以接受的解释是,这些人比其他人“更可能”存在犯罪倾向。

之所以“更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障碍,存在更多的失调,或者具有更多的犯罪条件。

另外,某些特殊的骨相、脑电波和气质类型,智力的低下,精神病态等,都可能在社会化过程中起到类似的作用。

②社会环境的影响a.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及其对犯罪的影响社会环境是影响犯罪倾向的重要因素。

社会环境包括构成社会的各个方面:家庭、学校和工作单位,同伴、邻里和大众传媒等。

第一,家庭家庭是人们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由一系列社会关系组成。

这些关系的不良和缺陷,有可能导致家庭成员的犯罪倾向。

麦科德(J.McCord,1979)的研究发现人身犯罪与家庭冲突、缺乏母爱、缺乏家庭监督有关,财产犯罪主要与缺乏母爱和监督有关。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

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

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

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环境。

缺点: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1.基本观点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

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的外化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

[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总体印象
D.客观印象
【答案】C
【解析】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所获得的信息总是认知对象的各个具体特征,但个体最终形成的印象并不停留在各种具体特征上面,而是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2.在形成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这是()。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平均模式
B.中心品质模式
C.加法模式
D.加权平均模式
【答案】D
【解析】许多人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
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

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权重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3.一般说来,()更接近于大多数人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

[2007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加法模式
B.加权平均模式
C.平均模式
D.中心品质模式
【答案】D
【解析】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这种印象形成的模式被称为中心品质模式。

一般来说这种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4.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称为()。

[2007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印象管理
B.印象形成
C.初次印象
D.印象修正
【答案】A
【解析】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象形成是指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归类,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初次印象也称第一印象,是指素不相识的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5.“情人眼里出西施”主要是由于()产生的结果。

[2007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2004年6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近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定型效应
D.明星效应
【答案】B
【解析】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

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套在其上,使其他品质也因光环影响反射出类似色彩。

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会对他的人格品质倾向于肯定评价,这类现象被称为光环效应。

情人眼里出西施正是光环效应的体现。

6.刻板印象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这说明它具有()的作用。

[2006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定型
B.消极
C.概括性
D.社会适应
【答案】D
【解析】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7.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

[2005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马太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答案】C
【解析】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

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

这类现象称作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

8.社会知觉,也称(),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2004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自我知觉
B.归因
C.自我评价
D.社会认知
【答案】D
【解析】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对他人的群体和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

此外,对行为与原因的认知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9.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叫()。

[2003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角色
B.印象
C.自我概念
D.图式
【答案】D
【解析】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

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

二、多项选择题
1.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包括()。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B.投人所好
C.自我抬高
D.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答案】ABCD
【解析】印象管理的策略包括:①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②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③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④投人所好。

2.在印象形成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形成印象有重要作用。

正确的表述是()。

[2003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近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
B.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
C.最近出现的信息影响也较大,称为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
【答案】BCD
【解析】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

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故称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

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理解、组织有较强的定向作用。

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

3.社会知觉包括()。

A.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B.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C.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D.对行为原因的知觉
【答案】ABCD
【解析】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既有对人外部特征和人格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以及对行为原因的推理、判断与解释。

4.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中的加权平均模式,考虑了()这些因素。

A.是否处于中心位置
B.逻辑上判断各特征的重要性
C.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强度
D.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
【答案】BCD
【解析】加权平均模式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

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权重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A项是中心品质模式主要考虑的内容。

三、名词解释
刻板印象[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考试2008年真题]
答:刻板印象指对某个群体及其成员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这种印象在同一地域或文化背景中人的相似性被概括地反映到人们的认识中并固定化时产生。

其特征为:①具有极高的稳定性,难以改变,即使遇到相反的事实出现,人们也倾向于坚持它,并以之去否定或“修改”事实。

②一般含有真实的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了解和应付环境,简化人们的认识过程,起执简驭繁之效。

③会导致人们认识僵化,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新经验,常会造成认识上的过度概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