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_0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研究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
方法对13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经过院前急救的65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将自行来院的没有进行院前急救的65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情况。
结果实验组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并能尽早的恢复。
关键词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急救效果【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re-hospital first aid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clinical data of 130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65 cases of them receiving pre-hospital first aid were taken as experimental group,and the other 65 cases without pre-hospital first aid as control group. Condition of their first aid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much lower mortality rate and disability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Pre-hospital first ai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mortality rate and disability rat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and it can provide early rehabilitation.【Key words】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Pre-hospital first aid;First aid effect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带来生命危险,而且致残率也很高,因此治疗这类疾病的关键就是能及时的进行急救处理,这样可以减少患者的危险。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作者:宰玲来源:《健康科学》2018年第13期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行院前急救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行院前急救为观察组,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未行院前急救的5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情况。
结果:行院前急救的观察组患者急救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与致残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死亡率引言近些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数量持续增加,临床上老年人患病的数量也在增加。
老年群体中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较为常见,这类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与致残率,如果抢救不及时或治疗不对症,都有可能造成患者失去生命。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得到及时救治的话,结合大量实践经验发现,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情况,探讨院前急救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行院前急救为观察组,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未行院前急救的5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
100例患者经诊断均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观察组患者情况:3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51-65岁、平均年龄(60.12±2.13)岁,22例高血压病史、12例冠心病史、13例糖尿病史、3例三高合并;对照组患者情况:3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51-67岁、平均年龄(60.23±2.15)岁,20例高血压病史、10例冠心病史、14例糖尿病史、5例三高合并症。
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包括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患者由家属陪同前来治疗,并未经过院前急救处理,入院后经过询问、检查等确定治疗方案。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急诊急救分析
( 7 2. 6_ - 4 - 8 . 7 ) 岁, 女性2 7 例, 年龄 在 5 5 ~8 0 岁
出现什 么样 的 临床 病 症 , 并 给 予 针 对性 的 急 前 转 运 速 度 , 做 好 转 运 护 理 措 施 对 于 急性
做 好转运 护理措施对于急性脑血管患者的病情稳定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 关 键词 : 急性脑血管 院前急救 分析
中图分类号 : R 7 4 3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5 ) 0 2 ( a ) - 0 0 4 7 - 0 1
脑 血 管患 者 , 对 其 采 用 资 料 回顾 性 分析 , 研 又 会 导 致 血 脑 屏 障 出 现 损 伤 , 使 单 纯 的 脑 尽 量平 稳 , 避 免 出现 剧 烈震 动 和颠 簸 】 。
5 6 例脑血管急诊患者的急救护理 , 其 中院
前死亡l 例, 8 例 因中途 转 运 中病 情 恶 化 转 院
Q: 坚
研 究 报 告
Sci e nce an d Tec hn ol ogy I nn ov at i on Her a l d
急 性 脑 血 管 病患 者 的 院 前急 诊 急 救分 析
( 沈阳急救 中心
摘 白毅 辽宁沈阳
1 1 0 0 0 0 )
要 :目 的 研究急性脑血管患者院前急诊急救护理方法以及体会。 方法 选取 本院自2 0 1 1 年4 月 ̄2 0 1 4 年4 月问收治的5 6 倒急性脑血管患者,
急性 脑血 管 病 是 由于 各种 因素 导 致 患
急 救 过 程 中控 制 脑 水 肿 能 够 降 低 颅 内 高血 糖 素 大 量 释 放 , 导 致 患 者 血糖 升高 , 因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心 律不 齐 等 症状 ,脑 管 疾 病 临床 上 主要 表 现 为缺 血 性 中 足 、病 情 相对 稳 定 后 及 时转 入 医 院 治疗 ,达 到 医 院后 对 于 风 , 出现 偏瘫 、食 欲 、肢 体 无力 、记忆 力 下 降 、大 小 便 失 值 班 人 员交代 清 楚 患 者 的相 关 病 情情 况 ,为 院 内 治疗 做 好 禁 等症 状 ,如果 不 能 采取 积 极有 效 、及时 的治 疗 则会 威 胁 前 提 和基 础 工 作 。利 于 院 内医 生 采 取及 时 的 治 疗 措施 利 手 患 者 的生 命 据 不 完全 统 计 ,每 年 全 世 界因 为 心 脑血 管疾 段 ,提高 患者 的救治机 会 ,降低 致残 率和 致死 率 。 对 于对 照 组 的 患者 采 取 的 方法 :患 者 在 家 属 的陪 同下 率 最 高 。对 于 心脑 血 管 的疾 病治 疗 ,采取 秋 极 合 理 、及 时 来 医 院进 行 治 疗 ,没 有 进 行 院 前 的 急 性 治 疗 ,米 到 医 院 的 治 疗 是十 分 关键 和 重 要 的 。院 前 的急诊 治 疗 是 指 心腩 血 后 ,急救 医 生 或者 治 疗 医 生通 过 咨 询 忠者 的 情 况 了解 忠者
【 摘 要 】 急性心 脑血 管疾 病严 重威胁 患者 的 身体 健康 和 生命 安 全 ,进 行必 要 的 院前 治疗 工作 可 以减缓 急 性心 脑血 管 的伤 害情况 。本 文对 于院前 治疗和 减缓 急性 心脑疾 病伤 害之 间 的联 系进 行 了分析 研 究 ,通 过研 究
发现 :针对 死亡率 ,进 行 院前 治疗 的 为4 6 %,不进 行 院前治 疗 的为 1 5 . 4 %;对 于致残 率 ,进 行 院前 治疗 的 为 7 . 7 % ,不进 行院前 治疗 的 为2 3 . 1 % 进行 院前 急救 可 以有效 的减 少怠者 的生命 危险 。 【 关键词 】急性 心脑血 管疾 病 ;院前 治疗 ;死亡率 ;致 残率 【 中图分 类号 】R 4 5 9 . 7 【 文献标 识 码】B 【 文 章编号 】I S S N. 2 0 9 5 — 6 6 8 1 . 2 0 1 6 . 2 6 . 0 0 4 . 0 2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_0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目的分析并总结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入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的8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临床资料,并和80例未进行院前急诊患者进行对比。
结果急救组的患者经过现场急救之后病情得到了控制,74例患者病情稳定并转送到医院进行后续治疗,无患者因转送以外运途中病情加重或死亡;6例患者猝死因发现不及时未能急救成功。
结论对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进行院前急救是十分必要的,医护人员在接到出诊任务时迅速出车,对患者病情提出迅速而又准确的判断实际就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标签: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转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却让人们的健康意识显得十分淡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造成了各种疾病的产生,在这些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含了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心衰、高血压、恶性心律失常以及脑卒中等,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1]。
根据研究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人死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其对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一旦患者发病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将会迅速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院前急救能够有效降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本次研究收集了某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的急性心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了某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的80例由急救中心转运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设其为观察组,其中男患者48例,女患者32例,年龄在30~78岁,平均年龄为(45±12.6)岁;并随机抽取80例经该院急诊科收入院治疗的患者,设其为对照组,该组中男患者45例,女患者35例,年龄在35~80岁,平均年龄在(45±14)岁。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院前急诊急救分析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近年来,由于经济水平明显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导致临床急性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明显上升。
该疾病具有多发性、死亡率高以及病情急等特点,根据疾病类型可分为高血压脑病、出血性脑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若不及时治疗,易对患者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
为此,给予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尤其重要,可有效缓解症状,降低病死率。
本次研究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给予院前急诊急救的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分析组38例。
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44~67岁,平均(51.23±2.47)岁。
分析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44~68岁,平均(51.64±2.18)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流程,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及时予以临床、影像学确诊,并制定急救措施以及专家会诊。
⑵分析组给予院前急诊急救:①救护人员接到求救后,及时赶到现场,立即询问患者实际情况、病发时间、相关疾病史等,同时给予基础指导处理,让患者采取平卧位姿势,立即清理呕吐物,确保呼吸通畅,针对呼吸困难患者,可及时采用氧气吸氧。
②针对呼吸衰竭、心脏骤停患者,可采取辅助呼吸、气管插管处理,同时建立静脉通道。
③严格观察患者血压,避免出现低血压症状,导致脑水肿。
对于低血压患者,要立即给予适当药物治疗,例如20%甘露醇、多巴胺等。
同时也可将冰袋放置在患者前额以及双侧颈动脉处,以起到降温的效果。
④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将其转移至救护车,但要注意行驶途中,尽量选取平坦路线,避免途中颠簸,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严格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以有效控制血压,并立即联系医院,提前做好接诊准备工作。
⑤入院后,对患者情况予以交接,同时详细记录患者情况。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临床处理分析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临床处理分析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抢救时院前急救和转运在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方法通过对我院12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院前急救相比入院的病人和未院前抢救送入院的病人的恶化率及死亡率。
结果:前者的恶化率及死亡率低于后者。
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死亡率高,窒息是脑溢血患者恶化和死亡主要的原因之一,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病人进行院前急救有重要意义,也是实际可行的。
标签:急性脑血管病意外;急救与转运;处理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是常见的急症之一,起病急骤的脑部血管循环障碍的疾病,它可以是脑血管突然血栓形成,脑栓塞致缺血性脑梗塞,也可以是脑血管破裂产生脑溢血,严重者昏迷及死亡。
院前急救能够缓解病人的致命性威胁,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1]。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稍有延误,将危及病人生命。
从而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本文通过对我院急诊科2012年8月~2014年8月128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例进行研究探讨,从院前急救的角度加以探索。
1 资料与方法笔者从2012年8月~2014年8月共收集我院急诊科通过院前急救,并经院内CT确诊符合急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以及患者发病后未经院前急救,由家属直接自行送入医院就诊,经CT确诊也为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48例,共12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例。
128例患者中男76例,女52例,年龄最大的为85岁,最小的为35岁,平均年龄65岁。
患者发病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呕吐及偏瘫症状,其中经院前急救的80例患者中伴有昏迷的39例,嗜睡12例,抽搐8例,小便失禁21例;未经院前急救的48例患者中伴有昏迷的20例,嗜睡8例,抽搐5例,小便失禁15例。
128例患者中,发病6h内得到治疗的有98例;发病6~12h内得到治疗的有22例;发病12~24h内得到治疗的有30例;发病24h以上得到救治的有10例。
128例急性脑血管病中脑出血73例,脑梗塞4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128例患者入院后均经过专科医生的积极治疗,发病两周后均进行了回访。
急性心机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分析
急性心机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突发性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并引起心肌死亡的病变。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胸痛、气短、出冷汗、晕厥等症状。
因其病情危重,及时的院前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命救助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进行分析。
1. 确认心肌梗塞的症状: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症状是胸痛,通常是剧烈、持续、压迫性的疼痛感。
还可能伴有气短、出冷汗、面色苍白等表现。
院前急救人员需要通过询问患者或目击者,确认患者是否有心肌梗塞的症状。
2. 提供急救药物: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院前急救工作人员可以提供一些急救药物来减轻症状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常用的急救药物包括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和吗啡等。
硝酸甘油可以迅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供;阿司匹林可以阻止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形成;吗啡可以减轻疼痛和焦虑情绪。
3. 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在心肌梗塞发作过程中突然停止了呼吸和心跳,院前急救人员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部分。
胸外按压可以帮助维持血液循环,人工呼吸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
4. 氧气输送: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心肌的氧气供应不足,患者往往会出现缺氧的情况。
院前急救人员可以通过给患者输送氧气来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
氧气可以通过面罩或鼻导管等装置输送给患者。
5. 运送至医院: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院前急救人员需要快速而稳妥地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以便及时进行介入治疗或其他救治措施。
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主要包括确认症状、提供急救药物、心肺复苏、氧气输送和及时运送至医院等。
这些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症状、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并为后续的治疗奠定基础。
对于任何可能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人群,我们都要提供及时的院前急救措施,以便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
急性心机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分析
急性心机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临床常见、危害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急、变化快,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在家庭、社区等非专业医疗机构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对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死亡率、减轻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院前急救的基本知识、常见症状及处理方法、急救用品准备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普通民众提供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急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
一、院前急救基本知识1. 了解急性心肌梗塞的病因和症状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冠脉的血液供应不足或中断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
患者常常出现胸痛、胸闷、气促、心悸等症状,甚至出现冠状动脉死区的症状,如出冷汗、恶心、呕吐等。
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家庭成员需第一时间对症状进行判断,如果怀疑患者患有急性心肌梗塞,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2. 急救的基本原则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原则:迅速判断,迅速急救,迅速送医。
在院前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急救时,必须识别患者的胸痛是心脏病的症状,然后立即实施急救措施,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循环功能,让患者保持平静,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治疗。
3. 完善的院前急救措施在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中,了解急救的基本知识和原则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实际急救技能。
除了正确地判断患者的症状外,还需要掌握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技能。
二、常见症状及处理方法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常常表现为胸痛,通常是剧烈的持续性胸痛,甚至有患者形容为有人用刀剌心或用烙铁烙心。
此外还有呼吸困难、心悸、出冷汗、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
胸痛是最为特征性的症状,且呈持续性,不易缓解。
2. 急救处理方法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家庭成员应先让患者保持平静,解开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扶患者坐着,如果患者有硝酸甘油片,可嚼服一颗或含化;如没有,也可让患者含服阿司匹林,有利于扩血管。
然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急救车过程中,尽可能提高患者的氧供应,保持心脏活动,以及及时抢救。
急性心机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分析
急性心机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心脏血管急症,发生时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死亡。
由于其具有突发性和严重性,院前急救措施的及时和正确性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进行分析。
院前急救措施的目的是在患者到达医院前提供适当支持和治疗,以减少心肌梗塞导致的心肌损伤,并提高生存率和预后。
院前急救的关键是早期发现症状,迅速识别心肌梗塞,并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和呕吐等,其中胸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在现场急救过程中,应及时询问病史和症状,并进行简要的体格检查。
第一步是确保患者的安全。
如果患者处于意识清醒状态,应保持平静,避免紧张和焦虑,尽量让患者坐下或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第二步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电话中应告知医护人员患者的症状和急救需求,以便医院提前准备。
第三步是给患者服用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常用药物之一,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
通常情况下,患者可服用一片硝酸甘油片,含于舌下,以促进吸收和迅速发挥作用。
如果症状未缓解,可在5分钟后再次使用硝酸甘油。
第四步是给患者嚼服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
患者应嚼服一片阿司匹林,帮助阻止血栓进一步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嚼服阿司匹林应避免使用含有咀嚼糖的制剂,以免对患者的血糖造成影响。
第五步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或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除了以上的基本急救措施外,优质急救服务和专业人员在院前急救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急救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急救技能和知识,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应尽可能缩短急救时间,促进患者尽早到达医院。
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是保护患者生命的关键步骤。
急性心机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分析
急性心机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液流动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
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需要及时进行院前急救措施,以减轻症状、减少心肌损伤,并提高生存率。
本文将就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的建议。
一、认识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1. 剧烈的胸痛,常在心前区或胸骨后,持续不减的压榨性疼痛,有时放射到左侧肩部、上臂、下颌和上腹部等部位,疼痛持续超过30分钟。
2. 呼吸急促,气短,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等表现。
3. 胸痛伴有心绞痛发作,有时伴有昏厥、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表现。
如果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怀疑急性心肌梗塞,并进行紧急急救措施。
二、院前急救措施的有效性院前急救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非常重要,可以减轻症状、缩短心肌缺血时间,降低心肌损伤的程度。
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包括:1. 迅速就医: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者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急诊科就医,以便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2. 让患者就坐或卧床休息:在急救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安静,适当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3. 给予含阿司匹林的药物: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症状时,应立即给予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并咀嚼服用,以减轻疼痛、稳定病情。
4. 提供氧气:如果条件允许,可给予患者吸氧治疗,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血氧饱和度,减少心肌缺氧。
5. 监测患者病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以及监测心电图等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以上院前急救措施的有效性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证实,可以有效减缓心肌梗塞的发展,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院前急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常常伴有焦虑、害怕等情绪,急救人员应及时安抚患者情绪,保持心理稳定,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
2. 避免强行移动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出现症状时,应避免强行移动患者,以免加重心肌损伤,甚至导致猝死。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观察组,其致残率也是高于 观察组的 论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若是不进行及时抢救的话对患者的
生命质量会造成很严重的伤害。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血管 疾病以及脑部血管的疾病,其发病因素有很多种,例如糖 尿病、血粘稠或是血压高等常见的并发症都会直接引发 患者出现该现象[5]。因此,当患者发现身体有些变化的情 况下,需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此时通过术前实施急救 措施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持续恶化,同时也会直 接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术 前给予急救措施的同时,也要适当的安慰患者,避免由 于不良情绪而导致的病情加重,以此来增加患者的治疗 效果。对于患者采取具体的急救措施,第一,准备好患者 可能需要的检查仪器。第二,对于患者的病情做出尽快的 分析。第三,给予静脉通道和心理安慰。
本文编辑:李 豆
作者简介:张楠楠(1983-),汉,女,吉林长春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老年心血管疾病
观察组:应用了急救措施,在急诊患者得到住院治 疗之前,需要先实施院前的急救措施,其中有出诊准备、 到达现场实施急救和转移过程中采取急救措施。依照以往 的临床相关数据得到,在患者住院之前实施合理的方式来 进行治疗,对急性心脑血血管病的患者会起到很大的治疗 帮助[2]。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死亡情况和致残情况等[3]。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3.0中,计量和计数 指标分别为“x±s”、例数/百分率(n/%)的形式表示,检 验方法分别为t和x2,P<0.05,则表示组间有显著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男性和女性患者之间的比例为16~14例,年龄 在50~80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65.25±2.21)岁; 观察组男性和女性患者之间的比例为17~13例,年龄在 51~81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65.95±2.55)岁。两 组患者之间的基本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可以实施对比 分析。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急救措施。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院前急诊急救的临床分析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0年第36卷第4期由于受到人口老龄化趋势影响,急性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1]。
脑梗死、脑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疾病典型特征为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且容易引发不良预后[2]。
上述特征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急救工作提出较高要求。
院前急诊急救可提高急救效率,保障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验证这一急救方法的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269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5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269例,按急救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122例和观察组147例。
常规组男67例,女55例,平均年龄(63.8±10.6)岁;其中脑梗死52例,脑干出血36例,基底节出血34例。
观察组男79例,女68例,平均年龄(63.9±10.9)岁;其中脑梗死63例,脑干出血44例,基底节出血40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常规组接受常规急救。
⑵观察组实施院前急诊急救干预。
①家属急救指导:接到急救信号赶赴现场途中,与患者家属保持沟通,根据家属对患者症状描述,指导家属完成开放患者领口、清理呕吐物及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等常规急救操作,以保障患者安全。
②现场急救:到达现场后,立即收集患者病史、发病时间等信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对症干预。
对于呼吸困难患者给予吸氧干预,以维持患者正常呼吸;根据患者血压、瞳孔等体征,开放静脉通道,给予输注甘露醇、多巴胺等药物。
③转运干预:确认患者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进行转运。
转运途中,应注意尽量控制患者移动次数,以防加剧脑出血或其他损伤。
转运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患者转运途中呕吐、血压变化等状况。
④院内急诊处理:患者入院后,立即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低血压患者给予静脉输注间羟胺注射液,纠正血压异常。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目的统计以及探讨对急性心脑血管病的病患进行的院前急救措施。
方法统计并分析98例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入住本院的患有急性心脑血管病的病患,年龄于50岁~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岁。
其中,拨打本院急救门诊电话经过院前急救治疗的病患有49人归为A组,即观察组;自行送达医院而没有进行院前急救治疗的病患归为B组,即为对照组。
其次,对两组病患的基本资料、急救效果、以及死亡率致残率等数据进行统计以及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科室、历次疾病以及治疗、本次患病原因以及临床表现、文化程度等临床数据的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等数据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患有急性心脑血管病的病患进行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能够有效的控制其病情的发展状况,从而实现了降低病患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因此,在病患入院之前进行恰当的合理的手法进行处理以及治疗对急性心脑血管病的病患的治疗效果以及愈后转归等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标签: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急救效果;致残率;死亡率随着医疗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愈加严重,随之而来的是临床上老年病患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
急性发作的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病患中非常常见,且这类疾病与其他疾病相比其对病患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都非常高,因此不及时进行抢救以及治疗等处理就会对病患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1]。
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血管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的总和,其致病因素有很多,如血液粘稠、血压高、血脂高以及动脉硬化等[2]。
在急诊病患入院得到治疗之前的处理手段即院前急救,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出诊准备、现场急救以及转移过程中的急救。
根据以往的临床数据得出,在病患入院之前进行恰当的合理的手法进行处理以及治疗对急性心脑血管病的病患的治疗效果以及愈后转归等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分析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效果
分析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院前急救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方法选择在2010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80例患者,其中74例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治疗,无患者因为转运意外运输途中发生病情加重而出现死亡。
另有6例患者猝死,因没有能及时发现现场死亡。
结论在接到出诊任务之后快速出诊并准确判断病情是提升急性心脑血管患者急救成功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措施分析;治疗效果;冠心病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25例。
患者年龄为54~81岁。
其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为26例,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为24例,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为12例,高血脂病史的患者为8例,这其中"三高"合并病史患者为9例。
1.2方法当患者及其家属向医院拨打电话求助的时候,急诊医生应当详细询问发病时候的症状和表现,以及患者是否存在有既往病史。
如果初步判断患者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则应当叮嘱患者立刻停止身体活动,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基本的自救,不嫩摇晃患者,也不能搬运患者。
同时快速的组织院前急救人员出车前往患者所在地,对患者进行诊治。
医院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医生应当尽快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意识是否清醒,瞳孔是否发生变化,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脉搏,掌握患者病情发展的程度。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现场情况,使得患者保持比较舒适的体位,比如平卧体位、侧卧体位等等。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医护人员必须尽快清除患者鼻腔和口腔内的分泌物,带有假牙的老年患者应当尽快取出假牙。
对于浑身抽搐的患者应当在口中植入开口器,防止发生咬伤舌头的情况;对于呼吸功能有异常的患者可以采取气管插管的方法,给患者实施吸氧,同时建立相关的静脉通道,必要的时候应用急救的药物。
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分析
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特点,探讨其措施与效果。
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7例患者接受院前医生到现场采取系统急救方式,设置为急救组;23例患者为家属救治后送到医院进行救治,设置为自救组。
观察与分析两组患者在呼吸阻塞、脑疝、神经功能障碍、死亡等相关指标。
结果自救组死亡5例,死亡率为21.7%,急救组死亡4例,死亡率10.8%,急救组死亡率相对于自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急救组在呼吸阻塞、脑疝、神经功能障碍等方面相对于自救组都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采取系统院前急救措施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应进一步在临床上加强实践与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自救;效果院前急救作为急救工作的第一步,主要是指从患者发病到其入院前此阶段所进行的抢救工作[1]。
急性脑血管意外在急诊科较为常见,患者发病快、重、危,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极大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
院前急救措施的是否到位、及时,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影响巨大。
我院在2011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院前急救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1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60例患者中,37例患者接受院前医生到现场采取系统急救方式,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4.2±7.8)岁,设置为急救组;23例患者为家属救治后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68.3±6.7)岁,设置为自救组。
60例患者中,脑出血41例,脑梗死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
1.2 方法1.2.1 自救组患者救治方法患者在发病后,由患者家属进行简单救治,并由家属护送自行到医院进行救治。
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救治分析急性缺血脑血管病的识别和救治
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救治分析急性缺血脑血管病的识别和救治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寿命逐渐延长,急性心脑血管病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四高一多”的特点[1],常见病有猝死、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左心衰、恶性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
临床表现有心慌,胸闷、胸痛、胸部窒息感、大汗、呼吸困难、剧烈头痛、呕吐、抽搐,肢体瘫痪及意识障碍等。
发病时患者往往在院外,不易即刻得到专业的治疗,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生命。
急诊救治进行早期诊断、评估及准确的处理都是非常必要的。
2008~2011年收治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100例,进行院前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100例,男66例,女34例,年龄50~80岁。
有高血压病史30例,有冠心病史22例,有糖尿病史16例,有高脂血症病史10例,合并三高病史12例。
院前急救方法:①急诊医生在接听求救电话时即问清发病症状及既往病史,在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脑血管病时,立即吩咐患者停止活动,指导家属自救,不要过度搬动患者。
尽量缩短院前急救反应及出车时间。
②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检查生命体征,判断神志,检查瞳孔,测量血压、呼吸、脉搏,做心电图,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视情况采取舒适体位(平卧、侧卧、端坐位)。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及鼻腔分泌物;昏迷患者有假牙时须取出假牙;舌根后坠、鼾声大作者置入口咽通气管;抽搐者放入开口器,以防舌咬伤;呼吸不规则者可予以气管插管[2]。
④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酌情应用急救药物。
⑤对危重患者,应对患者及家属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解除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恐惧及无助的心理,并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3]。
⑥经急救处理,改善呼吸、循环障碍,生命体征平稳后转送医院。
急性心脑血管病人的院外急救分析论文
急性心脑血管病人的院外急救分析论文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各器官组织的代谢水平不同,对血流量的需要也不同。
活动能在机体的和体液调解下,改变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协调各器官组织之间的血流分配,以满足各器官组织对血流量的需要。
以下是 ___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急性心脑血管病人的院外急救分析相关。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1.1普通资料:本组70例中,男46例,女24例;年龄53-82岁。
既往病史:高史21例,史IS例,史11例,高病史7例,“二高”兼并病史8例。
1.2院前急救方法:患者在向医院拨打急救电话时,医生应细致讯问发病时大致的病症表现,以及能否有既往病史。
如初步判别为急性心脑血管后,叮嘱患者立刻中止活动,指导家眷和陆护人员基本自救方法,不得猛烈摇晃和搬运患者。
疾速组织院前急救人员出车前往患者所在地。
抵达现场后,马上开端检查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认识能否清醒、瞳孔的变化,监测血压、脉搏、和,控制病情展开的严重程度。
视现场和患者病隋,使患者坚持温馨的体位,比如平卧体位、侧卧体位和端坐体位。
为了确保呼吸道的通畅,必需肃清口腔内和鼻腔内的分泌物戴有假牙的昏迷患者应立即取出假牙;舌根后坠闻及熟声者应在口中置入口咽通气管;浑身抽搞者在口中置入启齿器,防止舌咬伤;呼吸功用异常者可采用气管插管的方法给予吸氧,树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应用急救药物。
在急救危重患者时应同时向患者和家眷中止心理引导工作,耐烦细致的讲解基本疾病学问,消弭多余患者和家眷的焦虑、恐俱和慌张心情。
告之患者和家眷在转运医院途中有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争取得到患者和家眷的积极配合,并减少医患纠葛的发作。
卒中单元是指为卒中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康复锻炼、言语锻炼、心理康复和安康的一种病房管理系统,是多的密切协作,表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它将患者和家眷的满意度作为重要的临床口标,而传统病房的治疗只强调神经功用恢复和影像学的改善。
循证标明卒中单元是对卒中治疗最有肯定疗效的方法团。
急性心机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分析
急性心机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导致心肌组织缺氧坏死的疾病。
它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患者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院前急救措施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非常重要。
如果遇到疑似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急救电话操作员会给予专业指导,告诉急救者如何进行急救。
在等待急救到达的过程中,急救者可以进行一些降低患者病情的措施。
首先是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过度活动。
活动可以增加心肌对氧的需求,而急性心肌梗塞时已经出现血流不畅,增加活动会加重心肌缺氧。
急救者可以给患者提供一颗儿茶酚胺类药物,比如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减少心肌缺血的程度。
急救者应该熟悉使用硝酸甘油的方法,比如如何使用喷雾剂或者片剂,以保证药物能够迅速的生效。
在急救过程中,急救者还应该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心电图。
心电图可以提供心脏的信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急性心肌梗塞。
急救者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时,可以为患者提供心肺复苏的紧急措施。
如果患者心脏停跳,应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在抢救室外心脏停跳的患者中被证实具有生命挽救的重要性。
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包括呼叫急救电话、保持患者安静、使用硝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监测心率和心电图以判断是否存在急性心肌梗塞,以及进行心肺复苏等。
及早的急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遇到疑似急性心肌梗塞的情况下,及时进行院前急救是至关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进行必要的院前治疗工作可以减缓急性心脑血管的伤害情况。
本文对于院前治疗和减缓急性心脑疾病伤害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针对死亡率,进行院前治疗的为4.6%,不进行院前治疗的为15.4%;对于致残率,进行院前治疗的为7.7%,不进行院前治疗的为23.1%。
进行院前急救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生命危险。
标签: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治疗;死亡率;致残率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一般是由于血液粘稠、血脂含量高、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引起的心脏、大脑和全身组织出现缺血性或出血性的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等热点,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冬春季节交替的时间,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心血管在这个时期发病率高。
病情发展较快,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律不齐等症状,脑血管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缺血性中风,出现偏瘫、食欲、肢体无力、记忆力下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如果不能采取积极有效、及时的治疗则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世界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失去生命的患者人数高达1500万人,在各类疾病中病死率最高。
对于心脑血管的疾病治疗,采取积极合理、及时的治疗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
院前的急诊治疗是指心脑血管患者在正式入住医院治疗之前的治疗措施,包括院前的出诊准备、现场的紧急救护及转运过程中的救治和监护三个方面,报道显示院前的急救治疗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存在重要的影响作用。
本文针对于此种情况,对就诊的患者进行试验分析研究,探究院前急诊治疗与心脑血管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入住医院之前是否进行了院前救治工作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
其中实验组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52~85岁,平均(60.5±8.3)岁。
在实验组65例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20例,冠心病患者20例,糖尿病患者15例,高血脂患者5例,同时患有三种疾病的患者5例;对照组65例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51~80岁,平均(60.1±6.3)岁。
对照组中,高血压病史的患者19例,冠心病患者21例,糖尿病患者16例,高血脂患者5例,同时患有三种疾病的患者4例。
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试验方法
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取的方法:进行了院前治疗工作,其具体的试验操作步骤为:(1)急诊医生在接到急救电话后,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相关的症状,初步判定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让患者保持静置,等待医生的救援;等待急救
医生达到患者处,进行血压、呼吸、脉搏的测量,做心电图测试,判定疾病的严重程度。
(2)(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
对于舌根后坠、鼾声大作者植入口咽通气管以保持正常的呼吸。
对于抽搐者,放入开口器,以避免患者咬伤舌头。
同时进行必要的经脉通路,及时进行吸氧工作,保持患者有足够的氧气摄入量,对待患者的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减缓他们的紧张情绪,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
(3)患者的急救后处理工作,待患者呼吸顺畅、氧气摄入量充足、病情相对稳定后及时转入医院治疗,达到医院后对于值班人员交代清楚患者的相关病情情况,为院内治疗做好前提和基础工作。
利于院内医生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和手段,提高患者的救治机会,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取的方法: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医院进行治疗,没有进行院前的急性治疗,来到医院后,急救医生或者治疗医生通过咨询患者的情况了解患者的疾病和基本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之上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医治手段。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比较:实验组在死亡率和致残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疾病,一般又是能够引起巨大严重后果的疾病,因此对于心脑血管的研究和治疗工作一直受到学者的青睐,对于心脑血管的研究工作,一般集中在如何降低心脑血管治疗中和治疗后的伤残率和死亡率,其实心脑血管的院前治疗是很有效的及时治理的行为,对于降低死亡率和伤亡率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目前医院最为关心的课题。
据有关报道显示,在进行研究的试验中,进行院前治疗后死亡率有18.85%,该结果本文进行的试验结果偏差较大,另外一个报道显示,死亡率达到3.33%,和本文结果比较相近。
通过这些结果均能看出,进行必要的院前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心脑血管引起的死亡率。
本次试验将130例患者分为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考察了进行院前治疗干预治疗对于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通过半年的随访结果,最终进行院前治疗的试验组死亡患者为3例,而没有进行干预治疗的对照组则为10例,死亡率分别为4.6%和15.4%,可以明显看出进行院前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而对于另一个指标-伤残率,也存在类似的规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伤残率分别为7.7%和23.1%,因此,可以得出最终结果,进行心脑患者进行院前干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采取其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具有应用价值的方法。
4 结论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进行必要的院前治疗工作可以减缓急性心脑血管的伤害情况。
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此点。
进行必要的院前治疗工作可以积极有效的急诊急救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脑水肿、心肌缺血以及组织血流灌注等症状,及时控制组织器官进一步损伤,因此能够在患者入院前稳定病情,有利于患者入院后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吴永春.急性心脑血管病50例院前急救體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4):3460-3461.
[2] 段志蘭.122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院前急救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月刊,2014(9):42-44.
[3] 潘洪显,赵林.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6):928-929.
[4] 黄代芳,王晓春,谢红,等.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护理105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2):129-130.
[5] 韦沛豪.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4(16):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