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物流发展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物流发展特点分析

摘要: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正在长江三角洲快速积聚的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以其特有的活力强有力地推动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据统计资料,2003年1至9月,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四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均已超过1000亿元,同期增幅均超过12%,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9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而这一经济增长高速和高于全国同期增幅3至5个百分点的状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连续保持了多年。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

1 引言

传统港口物流实现的是“港到港”的服务,而现代港口物流要求的是“门到门”的服务。这就要求构筑与港口物流业发展相配套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体系,进一步拓展港口物流业务。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苏州港为主,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船舶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 我国的物流发展现状

2.1 物流概述

2.1.1 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回收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客户要求的过程。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物流”也可详称为其最终目的是“策略性物流运输”或“策运”。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2.1.2 物流的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

尽管目前还没有统一物流分类标准,但是为了便于研究,按照物流系统的作用、属性及空间范围,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物流进行分类。

2.2 我国物流的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

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

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4)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不过,与国外物流业高度发达相比,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

一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

二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

三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

四是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

五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2.3 我国物流发展的特点

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物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物流设施达到一定的规模,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物流市场,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物流服务。目前我国的物流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我国物流已经有一定基础,物流系统逐渐完成。

二是物流业的发展仍落后于发达国家。

三是物流业技术上的多元化。

四是物流理论研究落后于物流业的实践发展。

五是物流业发展呈现出部门化、区域化。

3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物流发展现状

3.1 长江三角洲地区物流发展的优势

(1)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T字型生产力布局轴线的结合部,是联结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天然纽带,在长江流域与沿海及国外的运输联系中,该区域起着江海陆联运中枢的作用;同时长江下游是长江干流上的深水泊位分布区段,南京以下全年可通航两万吨级船舶,安庆以下全年可通五千吨级船舶,因而本区是长江沿岸与沿海及远洋的部分大宗内外贸易货流中转运输的枢纽地域。其次,长江三角洲临近西太平洋航线,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西太平洋和亚太地区的转移,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本区将成为长江流域与环太平洋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门户。

(2)畅通的集疏运条件

长三角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密集的铁路公路网,交通十分便捷。公路在现已建成的以沪宁、沪杭、杭甬为骨干的高速公路网的基础上,正积极推进“321”战略,打造“半日交通圈”。“321”战略是指在长三角都市圈内中心城市“3小时互通”,所有地区“20分钟上高速”,长三角都市圈内可以“1 日往返”,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覆盖长三角的“半日交通圈”。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铁路网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由沪宁、沪杭、杭甬、浙赣、宣杭、宁芜等铁路组成的国家干线运输网,现有铁路营运里程43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