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古代汉语试卷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历史A卷)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历史A卷)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把下列各句中加“△”各词的意义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20分)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诗经•邶风•静女》)△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史記•管晏列傳》)△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鬻: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爪牙: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今言王若易然,則文王不足法與?(《孟子•公孫醜上》)△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殆: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諸葛亮《出師表》)△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陶潛:《桃花源記》)△△阡陌: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

(《淮南子·主術訓》)△△斤斧: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為其所刺譏也。

(《史記•六國年表》)△△史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

(《韓非子·和氏》)△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

(《漢書•食貨志上》)△賤: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過猶不及。

(《論語•先進》)△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凡誅,非誅其百姓也,誅其亂百姓者也。

(《荀子•議兵》)△誅: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史記•陳勝史家》)△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孝公既見商鞅,語事良久。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成语中,与“一技之长”意义最接近的是:A. 牛刀小试B. 名落孙山C. 大显身手D. 独领风骚答案:A. 牛刀小试2. “韬光养晦”中的“韬”字意为:A. 藏B. 我C. 投D. 战答案:A. 藏3. 歇后语“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中,“蚁”字最接近的含义是:A. 水果B. 动物C. 植物D. 昆虫答案:D. 昆虫4. “乘风破浪”中的“浪”字意为:A. 池塘B. 山川C. 大海D. 河流答案:C. 大海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的“九州”中,不包括的是______。

答案:中州2. 古代汉语中“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文”字意为______。

答案:文化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黄鹤楼”位于现在的______。

答案:湖北省武汉市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句话出自古代著名诗人______的作品。

答案:李白三、解答题1. 简述中国汉字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其独特之处。

中国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其特点如下:首先,汉字是以词为基本单位的,一个汉字往往由几个基本的笔画组成,它所表达的意义是通过词语的组合来表达的。

例如,汉字“书”由“十”和“一”两个笔画组成,表示“写字”的意思。

其次,汉字的词意丰富多样,同一个字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意思,并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灵活的解释。

例如,“水”字可以表示液体,也可以表示一般的物质,还可以表示情感等。

最后,汉字的书写形式非常复杂,需要掌握一定的笔画顺序和结构规则。

每个笔画都有固定的写法和排列顺序,这就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书写技巧和练习方法。

综上所述,汉字作为中国古代的文字表达工具,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通过不同的组合和解读方式,它能够表达出丰富多样的意义。

2. 请解释“六艺”的含义,并简要介绍每种艺术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它们是古代统治者教育贵族士人的基本功课,也是培养人的品格和才华的重要途径。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42页)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42页)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B结绳说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2、《周易•系辞》和《说文解字》认为“八卦"为()所作A神农氏B伏牺氏C仓颉D郑樵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6、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吹”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丘皿行回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D果州考豆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采明北晶B耳林从解C治星炊信 D 自文蚕进9、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 )A超街碧冈B风瓣闻闽C阁围屈觉D辩凤国裹10、“辟”和“避”的关系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繁简字 D 异体字11、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年至5000年A 2000B 3000C 40000D 450012、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保”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自”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牟”字应属(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亦街炎伐B涉崔莫私C安即和牧D鸣步武益1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修约菜苗B保禄私空C寐融照哀D问娶分笺18、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A攻期江棋B郊胡鸽邵C河诂语超D滑株鸠功19、“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A改换意符B增加意符C读音相同D意义同源20、《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王引之B张玉书C阮元 D 许慎2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A止末行锦B目曰戒哀C又甘受朝D皿亦眉疆2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 )A佗——他B翦——剪C说——悦D反—-返2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 )A陈—-阵B赴——讣C矢——屎D曾——增24、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 )A《康熙字典》B《汉语大字典》C《中华字海》D《词源》25、“北"是一个()字.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26、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桃b 雅c 洗d 室e 篇f 贼g 颖h 彩A a b c /d e /f g hB a b /c h /d e /f gC a c /b h /d e /f gD a b c g /d e /f h27、《说文解字•叙》中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六书”中的()A 象形B 指事C会意 D 转注28、下列各组形声字,声符相同的一组是()A 问闷B 福祈C 通过D 江河29、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雨舟水牛B兵本日月C手木鱼甘D刀亦哀鸟30、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哀”字应属()A形声B会意C指事D象形31、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策”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32、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草慎武信B集泪承莫C从战天走D现责至秉33、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莫鱼向闽B牧岩岳泪C凭亦寒罟D集冰迢逐34、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锦楚众男B森栽表朝C友见比炎D袜肥果解3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回步文意B笛初明看C即婢休驰D暴祭赤半3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固颁旗锦B病师姑甲C马偷逃布D斧行财国3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A腾贼章汁B徒问辩背C勉海谐盗D后美碧途3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A胞记范舀B斩初伐婚C暑迪跳除D箸怡哨安39、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 )A修梁吟前B吠技菜荆C志赛浅鸣D怕表苦存40、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A炼约输碉B唾睹理明C油姚破益D特灿威慕41、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袒b 崔c 欣d 照e 路f 效g 霜h 基A a e /c f /b g /d hB a c /e f /b d /g hC a e g /b d h /c fD a c d f /b e f h42、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购b 露c 切d 烈e 锡f 都g 爸h 贷A a d /e f /b d /g hB a e /c f /b g /d hC a e g /b d h c fD a c d f /b e g h43、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荆b 衷c 颖d街e徒 f 哀g 碧h 瓣A a /b f /c d h /e gB a b f /c e /d g hC a c /b d /e g /f hD a g /b f /c e /d h44、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闻b 阔c 旗d 固e 辩f 病g 刊h 斯A a b /c g /d f /e hB a b d /c e g /f hC a e /b f /d e /g hD a e /b d /c f /g h45、下列各组字,具有相同声符的一组是()A治始怡笞B胡朔朗朝 C 闷问闺闾D颖颍顿颈46、下列各组字,与“信——伸"两字间关系相同的一组是()A赴——讣B泪-—淚C剩——賸D予—-舆47、“干”和“乾”的关系是()A繁简字B通假字C异体字D古今字4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A见-现征-徵解-懈B奉-俸景-影文-纹C益-溢然-燃干-乾D立-位县-悬雕-凋49、“征”和“徵”的关系是( )A通假字B异体字C繁简字D古今字50、“要”和“腰”之间的关系是()A异体字B通假字C古今字D古音同51、“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墨子•公输》),其中的“守圉”即“守御”,“圉”和“御"是()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52、《辞源》和《康熙字典》的部首总数分别是()A 214部;540 部B 540部;197部C 214部; 214部D 240部; 514部53、《礼记•王记》“南方有蛮,雕题交趾”中“题”字的意义是()。

古代汉语试题10套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10套及答案

目录(打印版)古代汉语试题(1) (2)试题(1)参考答案 (3)古代汉语试题(2) (5)试题(2)参考答案 (6)古代汉语试题(3) (8)试题(3)参考答案 (8)古代汉语试题(4) (10)试题(4)参考答案 (10)古代汉语试题(5) (12)试题(5)参考答案 (13)古代汉语试题(6) (15)试题(6)参考答案 (16)古代汉语试题(7)及答案 (18)古代汉语试题(8)及答案 (21)古代汉语试题(9)及答案 (24)古代汉语试题(10)及答案 (26)古代汉语试题(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在探索我国古代文化、语言和历史的过程中,古代汉语试题无疑是一扇扇开启了解古代汉语的窗户。

通过这些试题,我们能够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思维方式,以及他们对汉语的运用和理解。

下面是一些古代汉语试题及其答案,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古代汉语的魅力吧!试题一:【题目】判断以下句子是否符合古代汉语语法规则,并说明理由:1. 朝阳初升、搏击明月。

2. 江山如画,越过山岭,群山蕴蓄。

3. 春日阳光照耀,万物生机勃勃。

【答案】1. 不符合古代汉语语法规则。

理由:古代汉语中,句子的主谓结构较为严格,一般是以“主语+谓语”为主要结构。

此句中,缺少主语和谓语。

2. 符合古代汉语语法规则。

理由:此句中的“江山如画,越过山岭,群山蕴蓄”可以理解为并列句,各个成分之间缺少连词或标点符号,这是古代汉语较常用的表达方式。

3. 不符合古代汉语语法规则。

理由:古代汉语中的句子结构较为简洁,一般不使用像现代汉语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

此句中出现了“春日阳光照耀”和“万物生机勃勃”这两个较为复杂的成分,不符合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试题二:【题目】请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3. “管中窥豹,天夜谟钟。

”【答案】1.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留取丹心”中的“丹心”指的是坚定的信念和毅力,表示要将自己的信念留存下来,继续坚守。

2.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中的“山重”和“水复”都表示形势险恶、困难重重,强调困难重重时应保持信念;“柳暗花明”中的“柳暗”和“花明”表示形势阴沉和形势明朗,在希望渺茫的时候要保持信念。

3. “管中窥豹,天夜谟钟。

”“管中窥豹”中的“管中”表示从一个具体的细节推测全局,可以理解为根据局部来推测整体;“天夜谟钟”中的“天夜”表示即使在黑暗之中也能听到钟声,暗示智者能在困境中睿智决策。

(完整版)古代汉语测试题03

(完整版)古代汉语测试题03

目录一、单选题 (2)二、多选题 (10)三、判断题 (15)一、单选题1.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许慎对六书中(B)的定义。

A.指事;B.象形;C.形声;D.会意2. “视而可识,察而可见”是许慎对六书中(A)的定义。

A.指事;B.象形;C.会意;D.形声3.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是许慎对六书中(D)的定义。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4.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是许慎对六书中(A)的定义。

A.会意;B.形声;C.转注;D.假借5.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是许慎对六书中(C)的定义。

A.会意;B.形声;C.转注;D.假借6.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许慎对六书中(D)的定义。

A.会意;B.形声;C.转注;D.假借7. 下列各组,不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C)。

8. 下列各组,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C)。

9.这个字表示人扛着戈前进,它对应的楷书字体是下面哪一个字?(C)A.伐;B.戍;C.武;D.戒10.许慎对“会意”的定义是(C)。

A.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B.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C.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D.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11.许慎对“形声”的定义是(C)。

A.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B.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C.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D.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12.许慎对“假借”的定义是(D)。

A.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B.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C.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D.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13.许慎对“转注”的定义是(C)。

A.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B.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C.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D.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14.下列选项中,全是会意字的一项是(B)。

15.下列选项中,不全是会意字的一项是(A)。

16.认为六书有四种造字法,两种用法字,提出“四体二用”的学者是(B)。

古代汉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古代汉语(2)》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着作的语句出处的是(C)A、《词诠》B、《辞通》C、《十三经索引》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D)A八卦说B结绳说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C)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A丘皿行回B人血象舟C山雨目本D果州考豆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B风瓣闻闽C阁围屈觉D辩凤国裹7、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B《汉语大字典》C《中华字海》D《词源》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A见-现征-徵解-懈B奉-俸景-影文-纹C益-溢然-燃干-乾D立-位县-悬雕-凋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A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B祈父,予王之爪牙。

C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交通王侯。

10、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A、春B、朝C、孟D、鼎E、伐2、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A、炫黄B、匍伏C、披靡D、辟易E、愤懑3、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A、草创未就。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2)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2)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导言古代汉语是指汉语在古代历史阶段所使用的语言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用法、含义以及语法结构都发生了变化。

学习古代汉语对于理解古代文献、文化遗产和古代人们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关于古代汉语的试题及其答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古老的语言。

试题一:按照古代用法完善句子请根据下面的句子,按照古代汉语的用法,填写适当的字词使句子完整有意义。

1.雨_____,江水泛滥。

2.此事大家_____知。

3.他年纪虽小,却______了父亲来。

4.人生有______起伏不定的道理。

答案1.雨洪,江水泛滥。

2.此事大家共知。

3.他年纪虽小,却\**能*\了父亲来。

4.人生有\**阔*\起伏不定的道理。

试题二:古代汉语短文阅读请阅读下面的古代汉语短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哲学家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思想观点,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认为人们应该追求自由、宽容和心灵的平静。

他主张“无为而治”、“以道观天”等理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启示。

1.哲学家的名字是什么?2.哲学家庄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产生了哪些影响?3.庄子主张的两个理念是什么?答案1.哲学家的名字是庄子。

2.哲学家庄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庄子主张的两个理念是“无为而治”和“以道观天”。

试题三:翻译古代汉语句子请将下面的句子从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2.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3.念去去千里,烦锁重楼。

答案1.不要说君王走得太早,还有其他人也走得早。

2.如果遇到了这个人就像彩虹一样,只有亲自经历过才会知道。

3.想起曾经走过的那段千里之行,感到心烦意乱的思绪像重楼一样沉重。

结语通过以上的试题,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的用法和文化内涵。

掌握古代汉语不仅可以读懂古代文献、诗词和历史文化,还可以从中领悟到古代人们的智慧和思想。

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大家都能够掌握古代汉语,并在相关领域有所建树。

2024年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列句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态度的一句是()。

A.孟嘗君客我。

B.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C.各親其親,各子其子。

D.今先生不逺千里而庭教之。

2.不用其良臣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3.虞公之兵殆而地削者何也4.下列句中,加【】的词语与“望洋向若雨欺”中“望洋”结构特点相同的—句是()。

A.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爲口辯而無其實。

B.陟彼高岡,我馬【玄黄】C.是皆以有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

D.單于【愈益】欲降之。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

疾:6.下列句中,加【】的词用引申义的是()。

A.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B.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C.天柱折,地維【絕】。

7.(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的词。

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紆其民,各懲其忿以相【宥】也。

宥:8.下列句中,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

A.反欲鬬兩主,觀禍敢。

B.我醉,汝道苦我,何故?C.舉以敗國,將何賀焉?D.荆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

9.誅其君而[弔]其民,若時雨降。

弔:10.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乎:11.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矣:12.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13.下列句中,属于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如今人方焉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B.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C.陛下以絳侯周勃何如人也?D.樊喻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14.下列句中属于判断句表示比喻关系的一句是()。

A.兵者,凶器也。

B.良庖歲更刀,割也。

C.仲尼,日月也。

D.廉頗,趙人。

15.於是以開後嗣,覺來世覺:16.下列句中加【】的数词表示分数的一句是()。

A.有神人【二】【八】,連臂,爲帝司夜於此野。

B.東下齊城七【十】【二】,指麾楚漢如旋蓬。

C.齊得【十】【二】焉。

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17.下列句中,是主谓倒装句的一句是()。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多选题】下面的形符,表示的意义与行走有关的有()A.辶B.行C.彳D.走E.足2.【单选题】“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句中的“莫”字,其詞性是()A.副词B.名词C.形容词D.无定代词3.【单选题】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A.垂陲B.难谁C.齐剂D.赴讣4.【单选题】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A.姜氏何厌之有B.B敢问何谓也C.夫执舆者为谁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5.【多选题】以下工具书,专门查检古代汉语虚词的是()A.词诠B.康熙字典C.助字辨略D.经传释词E.经籍纂诂6.【单选题】“相”的本义是()A.扶助B.辅佐C.仔细看D.相貌7.【单选题】下面各组字,含有指事字的有()A.牛相看亦B.山向伐牢C.水文漏从D.即字目取8.【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绝江有托于船D.南有乔木,不可休思9.【单选题】下列工具书,主要用于解释虚词的有()A.《古汉语常见字字典》B.《辞源》C.《汉语大词典》D.《词诠》10.【单选题】“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A.结构助词“的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指示代词“这”D.动词“去”11.【单选题】面几个部首,能够表示房屋意义的是()A.宀B.厂C.示D.邑12.【单选题】下面的古注术语中,能够用于声训的是()A.如字B.之言C.之貌D.谓之13.【单选题】在“宣子説,乃輕幣”句中,“説”字后来通常用“悦”代替,下面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説”字的情况相类似的一句是()A.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B.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

C.故饑.歲之春,幼弟不饟。

D.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14.【单选题】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汉字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假借字?A. 江河湖海B. 乾坤挪移C. 金木水火土D. 风雨雷电2. “之乎者也”是古代汉语中的什么用法?A. 语气词B. 助词C. 动词D. 名词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献?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4. 下列哪个词组在古代汉语中表示“书籍”?A. 竹简B. 丝帛C. 纸笔D. 经卷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是什么意思?A. 茂盛的样子B. 枯萎的样子C. 结果的样子D. 凋谢的样子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指的是什么?A. 法律规章B. 行为准则C. 几何工具D. 道德标准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言论?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8. 下列哪个成语与古代汉语中的“鼎”有关?A. 一言九鼎B. 鼎力相助C. 鼎足之势D. 鼎新革故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子衿”指的是什么?A. 古代的衣领B. 古代的腰带C. 古代的帽子D. 古代的鞋子10.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了哪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A. 复习B. 预习C. 实践D. 讨论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古代汉语中的“六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雎鸠”是一种________。

1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________》。

1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

15.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春望》。

1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________的名言。

17.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的“琼瑶”指的是________。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是指中国古代的语言形式,其词汇、语法、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

由于其独特性和历史价值,学习古代汉语成为了许多人的兴趣和研究领域。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些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

一、选择题1. 下列古代诗词的作者是谁?春江花月夜 A. 杜甫 B. 李白 C. 苏轼 D. 白居易答案:C. 苏轼2. “神仙何日下凡尘,一念人间便现身”是哪位古代文人的名句?A. 王安石B. 范仲淹C. 文天祥D. 李清照答案:B. 范仲淹3. 古代文人常用的七律格式是几个字?A. 五言绝句B. 七言绝句C. 五言律诗D. 七言律诗答案:D. 七言律诗4. 下列哪位古代文人并非唐代诗人?A. 白居易B. 杜牧C. 杜甫D. 王之涣答案:D. 王之涣5. 古人常用“昔日门前流水人家,今日泱泱众人墓”来表达什么意思?A. 感叹时光荏苒B.寄托对往事的思念与怀念之情C. 不舍人间美好D. 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答案:A. 感叹时光荏苒二、填空题1.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中的“子规”是指什么鸟?答案:夜鹭2. 宋代文学家苏轼自号为:答案:东坡居士3. 古代诗词中的“修短合度”是指什么意思?答案:诗句的构思要合乎逻辑,字数要适中4. 古代文人的纸笔工具中,常用的毛笔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答案:动物的毛发5. 古人用“五岳归来不看山”来表达什么意思?答案:经历过更大的风浪后,对一般的景物不再感到惊讶或惊奇三、简答题1. 简要描述古代中国诗歌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古代中国诗歌多以五言或七言为基本结构,常常表达个体对于自然、思乡、友情等情感的抒发。

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其中表现了登高时的壮丽景色和人们对于自然的情感抒发。

2. 简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主要区别。

答案: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以及诗词体裁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020年《古代汉语》考试试题附全答案【完整版】

2020年《古代汉语》考试试题附全答案【完整版】

2020年《古代汉语》考试试题附全答案【完整版】2020年《古代汉语》考试试题附全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项是“術”的本义:BA学术、学问B 邑中的道路C技能、技艺D 方法2、“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是:CA 文学课B 理论课C 基础课D 应用课3、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A 女耳自B 本刃末C 武信从D 江河娶4、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DA知智益溢 B早蚤昏婚 C莫暮反返 D信伸畔叛5、“责毕收乎?”中的“责”用的是“责”的:AA 本义B 引申义C 假借义D 比喻义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DA 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C 绝江有托于船。

(《吕氏春秋?知度》)D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诗经?周南?汉广》)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C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庄公寤生,惊姜氏。

C 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D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8、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共有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等。

它是:AA 《尔雅》B 《玉篇》C 《正字通》D 《康熙字典》9、“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DA 对文B 异文 C衍文 D 互文10、“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BA 结构助词“的”B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 指示代词“这”D动词“去”二、填空题1、形声字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个部分叫,也叫义符,另一部分叫声符,也可叫音符。

2、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被称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也叫转折点。

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的。

4、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

5、《礼记》与()、《仪礼》合称为“三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古代汉语历届真题答案解析

古代汉语历届真题答案解析

古代汉语历届真题答案解析一、初试解析初试部分是古代汉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第一阶段,主要测试考生对于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下面我们从历届真题中选取一道题目进行解析。

题干:古代诗歌创作时,有不少佳句都是将同一个意象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句子中,这种修辞手法称为()。

A. 对仗B. 重叠C. 直接D. 衔接解析:该题考察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首先,我们可以排除选项C直接,因为直接修辞是指修辞手法中直接运用形象的修辞,而不是多个句子之间的关联关系。

然后,我们来看选项A对仗和选项D衔接的区别。

对仗修辞是指通过押韵、平仄、平仄对仗和意义对仗等方式,在句子之间形成一定的对比或呼应关系。

衔接修辞是指各个词句之间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法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对于选项B重叠,我们需要注意,古代汉语诗歌中常常使用相同的意象或词语出现在不同的句子中,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重叠修辞。

这种修辞手法通过反复的使用同一个意象或词语,强调了该意象或词语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语言美。

综上所述,选项B“重叠”是正确答案。

二、复试解析复试部分是古代汉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第二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下面我们从历届真题中选取一道题目进行解析。

题干:下列几组古汉语词语中,描述景色和环境的最佳搭配是()。

A. 轻纱、薄雾B. 淡蓝、纳凉C. 碧波、朱颜D. 翠竹、鹅毛解析:该题考察古代汉语词语的搭配和应用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排除选项C中的“碧波、朱颜”,因为“碧波”是形容水面的,而“朱颜”是形容人的,两者之间存在不协调的关系。

然后,我们看选项B中的“淡蓝、纳凉”,这种搭配是比较合理的。

在古代汉语中,“淡蓝”是形容天空的颜色,而“纳凉”是形容清凉的感觉,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和谐的关系。

接着,我们来看选项A中的“轻纱、薄雾”,这也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搭配。

在古代汉语中,“轻纱”是形容柔软轻薄的面料,而“薄雾”是形容天空的气象现象,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一种婉转柔美的景色。

古代汉语试题试卷答案真题

古代汉语试题试卷答案真题

古代汉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20分)1.专门用来指明虚词,表示某种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训诂术语是()。

A.析言、浑言B.读若、读如C.辞、词D.若、如2.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藉的是()。

A.今信陵君存邯郸而请封,是亲戚受城而国人计功也。

(《史记•信陵君列传》)B.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马中锡《中山狼传》)C.倡忧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D.项王亦身被十余创。

(《史记•项羽本纪》)3.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态度的是()。

A.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三国志•蜀志•先主传》)B.欲辟土地,朝秦楚。

(《孟子•梁惠王上》)C.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上)D.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左传•隐公三年》)4.同义词“杀”和“轼”的差别是()。

A.程度轻重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适用对象不同D.语法功能不同5.同义词“饥”和“饿”的差别是()。

A.程度轻重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适用对象不同D.语法功能不同6.下列字母中,舌头音是()。

A.知B.从C.穿D.泥7.左思《蜀都赋》:“经三崃之峥嵘。

”句中的联绵词“峥嵘”的声韵关系是()。

A.双声B.叠韵C.双声兼叠韵D.非双声叠韵8.下列各组古今字中属于同义分化而形成的是()。

A.何荷B.辟僻C.直值D.受授9.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句是()。

A.公赐之食,食舍肉。

(《左传·隐公元年》)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汤问》)C.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庄子·逍遥游》)D.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

(《韩非子·五虫》)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此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A.单句对B.隔句对C.反对D.严对11.下列各组异体字中不属于异体字是()。

A.阱穽B.朞期C.惭慙D.凋雕12.下列各词语中具有双声关系的是()。

古代汉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最新1)

古代汉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最新1)

古汉语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最新版)一、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有哪几种?解释并举例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高”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

叶同协,意思是和谐。

如《诗经。

周南。

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朱熹:“方,叶甫妄反。

”)二、《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是什么?《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三、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是什么1、古今意义基本无变化的词,如:天、地、山、水等,复音词如:蟋蟀、仓庚、凤凰等。

2、古今意义毫无关联的词,如“该”,古代是“完备”的意思,现代是“应该”的意思。

另有古代意义已经消亡的词,如“章甫”。

由于词义所指的事物现在已经不存在,所以古意消亡。

3、古今意义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词。

如“再”在上古只有“两次”的意思,而现代汉语则表示“重复”等义。

(注:“再”和“复”的区别:“再”表示动作的数量,它代替了“二”,“复”只表示行为的重复,不表示数量。

现代汉语的“再”相当于古代的“复”。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 (2)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 (2)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简要介绍《诗经》的内容和地位。

答:《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合,包括了约300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是指民歌;雅是指宫廷歌曲;颂是指宗庙祭祀之诗。

《诗经》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体现了农牧民生活、宫廷礼仪、祭祀活动等。

《诗经》以其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2.请解释并举例说明典籍和经典的区别。

答:典籍是指古代经典之书,包括儒家经典、道家经典、佛家经典等等。

典籍是经过长期传承,被认为是经典的经典之作。

而经典则是指经过长期发展沉淀,代表了某一领域或某一时期最优秀、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典籍是经典的一部分,但并非所有经典都是典籍。

例如,《论语》是儒家经典,也是典籍之一;而《红楼梦》则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但并非典籍之一。

3.请简要介绍古代汉语的具体时期和主要特点。

答:古代汉语的具体时期可以分为先秦汉语、魏晋南北朝汉语、隋唐汉语、宋代汉语等。

不同时期的古代汉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有一些主要特点。

首先,古代汉语中广泛使用象征性的字词和典故,这使得古代汉语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次,古代汉语形容词和动词之间区别不明显,经常使用双音节词修饰名词,使得古代汉语具有独特的韵律美。

再次,古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典故和文言文句式,要理解古代汉语,需要对相关的典故和句式有所了解。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请论述古代汉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答:古代汉语对现代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现代汉语的词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古代汉语中直接或间接延续下来的,这些词汇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其次,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基础,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句式都有着深刻的古代汉语痕迹。

此外,古代汉语中的典故和成语也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中,丰富了现代汉语的文化内涵。

历年古代汉语试卷

历年古代汉语试卷
①古无舌上音
②喻四归定
③古无轻唇音
④娘日归泥
9.《汉书·地理志下》:“宣帝时,召信臣为南阳太守。”颜师古注:召读曰邵。“读曰”这个术语是用来(2)
①给汉字注音
②以本字释假借字
③声训
④以具体释抽象
10.《荀子·天论》:“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杨倞注:“信读为伸。”“读为”这个术语是用来(2)
①给汉字注音②以本字释假借字③声训④以具体释抽象
①古诗②古风③近体诗④入律古风
分析下面这几首近体诗的平仄
1)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 |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 |—。(提示:“一、落、说”为古入声字。)
21、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无礼
22、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悬赏征购
三、指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式(每题1分,共5分)
1、英雄无用武之地,故刘豫州遁逃至此。代称
2、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之阳陵。委婉
3、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义。用典
4、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脯。稽古
5、侣鱼虾而友麋鹿。互文
①古无舌上音
②喻四归定
③古无轻唇音
④娘日归泥
6.“仍”和“奶”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4)
①古无舌上音
②喻四归定
③古无轻唇音
④娘日归泥
7.“常”和“棠”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1)
①古无舌上音②喻四归定③古无轻唇音④娘日归泥
8.“稠”和“调”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1)

中央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历试题及答案

中央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历试题及答案

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古代汉语专题试卷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20分)1.教材所说的“汉字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与西洋学者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的概念有什么不同?教材把汉字称之为表意文字与西洋学者贬低汉字时所用的表意文字的概念是不同的,必须与他们划清界限。

他们认为的表意文字,是文字发展的低级阶段的一种形态。

我们则认为表音、表意是文字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

2.清代学者戴震对传统六书提出了什么质疑?有什么意义?清代学者戴震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了质疑。

他提出“四体二用”说,他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为字之体,转注、假借二者为字之用。

”这就是说,他认为只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二者是用字的方法。

戴震提出的“四体二用”的意义在于破除了对六书的迷信,推动了对汉字结构研究的发展。

3.汉语史分期的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各包括哪些时代的音系?各时期的代表音系是什么?上古音包含的时代从西周初年到东汉末年(约公元前1l世纪一公‘元2世纪末)。

代表性音系是《诗经》音系。

中古音包含的时代从魏晋到晚唐五代(约公元3世纪一—公元lo世纪)。

代表性音系是《切韵》音系。

近代音包含的时代从宋代到清末(约公元¨世纪一公元19世纪)。

代表性音系是《中原音韵》音系。

4.为什么对待词义要有一个历史观点?因为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语言的这种时代性是语言社会性的体现,所以我们对待词义要有一个历史观点。

学习古汉语词汇,就要注意词义的发展变化,不能够以今律古。

二、标出诗的韵脚和韵部(4分)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韦应物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

高斋独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

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条空掩门。

时忆故交哪得见,晓排阊阎奉明恩。

韵脚:园、喧、门、恩。

韵部:园、喧,元部;门,魂部;恩,痕部。

三、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并说明古今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有区别字,也请写出(每词2分,共10分)1.终日不获一禽。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第四套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康熙字典》中错误的注音方式是。

A反切 B直音 C叶音 D读若2、下列工具书按照注音字母顺序排列的是。

A《辞源》 B《辞海》 C《词诠》 D《经传释词》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古今词义的演变中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 夸父与日逐走.。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4、“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下列关于“园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双声联绵词 B是叠韵联绵词 C是偏义复词 D是单纯词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A 君子引.而不发。

B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C五色.令人目盲。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6、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A 校信原 B戒及炎 C友武叔 D上过本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

A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B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C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D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8、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式的是。

A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9、下列句中不是名词作状语的是。

A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B豕人立而啼。

C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D其一犬坐于前。

10、下列句中“莫”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D君有疾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11、对“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的分析正确的是。

A正常语序 B是作宾语前置 C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D代词复指前置12、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凭借的是。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太祖累书呼。

C天下云集而响应。

D秦稍蚕食魏。

13、“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

”中的词类活用类型是。

A名词用如动词 B使动用法 C意动用法 D名词作状语1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古代汉语试卷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历年古代汉语试卷
六、为下列一首诗划出平仄,说明该诗是否是律诗,为什麽?如果是律诗,有拗救要指出。

(共10分)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4分)
是律诗。

(1分)原因:讲究平仄,押平声韵;共八句, 56字,每两句一联,讲究粘对,中间两联对仗。

(2分)
说明:分号前后各给1分,或所答意思能指出律诗特点的酌情给分。

有拗救,颈联出句第五字“竹”应平而仄,拗;对句第三字“自”应平而仄,拗,第五字“沙”应仄而平,既救本句第三字,又救出句第五字。

二、填空题
1.古代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之间的汉语声母系统。

2.古代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
3.明末古音学家陈第在《毛诗古音考》序言里指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反对朱熹的叶音说。

4.王力先生考订《诗经》时代古韵为29部,《楚辞》时代为30部。

5.近体诗除了句数固定、押韵严格之外,还讲究平仄和要求对仗。

6.近体诗中八句的叫律诗,四句的叫绝句,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

7.近体诗的句数是固定的,律诗都是八句,绝句都是四句。

8.律诗的四联各有自己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一般在中间两联用对仗。

9.词最初称曲子词,又叫长短句,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叫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叫词牌。

10.词调是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牌是各种词调的名称。

11.词可根据分段的不同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12.校勘古书有一些专门用语,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文字叫衍文(或衍字),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文字叫脱文(或脱字)。

13.唐代出现了一种不仅解释古书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的古书注解,一般称之为疏,也称为正义。

14.譬喻根据本体、喻体、比喻词这三个成分的隐现,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类。

15.古人常用的委婉语主要有避忌讳、避粗俗、避冒犯和交际辞令等四种。

三、单项选择题
1.“油”和“笛”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2 )
①古无舌上音
②喻四归定
③古无轻唇音
④娘日归泥
2.“辅”和“捕”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3 )
①古无舌上音
②喻四归定
③古无轻唇音
④娘日归泥
3.“菲”和“辈”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3 )
①古无舌上音
②喻四归定
③古无轻唇音
④娘日归泥
4.“哗”和“烨”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2 )
①古无舌上音
②喻三归匣
③古无轻唇音
④娘日归泥
5.“怠”和“怡”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2 )
①古无舌上音
②喻四归定
③古无轻唇音
④娘日归泥
6.“仍”和“奶”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4 )
①古无舌上音
②喻四归定
③古无轻唇音
④娘日归泥
7.“常”和“棠”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1 )
①古无舌上音②喻四归定③古无轻唇音④娘日归泥
8.“稠”和“调”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1 )
①古无舌上音
②喻四归定
③古无轻唇音
④娘日归泥
9.《汉书·地理志下》:“宣帝时,召信臣为南阳太守。

”颜师古注:召读曰邵。

“读曰”这个术语是用来( 2 )
①给汉字注音
②以本字释假借字
③声训
④以具体释抽象
10.《荀子·天论》:“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

”杨倞注:“信读为伸。

”“读为”这个术语是用来(2 )
①给汉字注音②以本字释假借字③声训④以具体释抽象
11.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属于(1 )①古诗②古风③近体诗④入律古风
12.曹丕《燕歌行》诗属于( 1)
①古诗②古风③近体诗④入律古风
13.《焦仲卿妻》诗属于(1 )
①古诗②古风③近体诗④入律古风
14.李白《蜀道难》诗属于( 2 )
①古诗②古风③近体诗④入律古风
15.王维的《鹿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属于( 4 )
①古诗②古风③近体诗④入律古风
分析下面这几首近体诗的平仄
1)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 —— | | —,—— | | |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 | —— |, | | —— | |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 | |,—— | | |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 | —— |, | | —— | | —。

(提示:“一、落、说”为古入声字。


有拗救。

第五句“说”拗“惶”救。

2)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 ——| ,—— | |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 |,│ | |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 ——|,—— | |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 |, | | | ——。

(提示:“国、人、月、结”为古入声字。

)有拗救,第七句“故”拗“乡”救。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 | ——,——— |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 |, | | |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 —— |,—— | |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 |, | | | ——。

(提示:“阙、别、若、路”为古入声字。

“为”在此诗中算平声字
有拗救,第七句“在”拗“歧”救。

4)夜宿山寺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 | , | | |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 —— | ,—— | | —。

(提示:“百、尺、摘、不”是古入声字。


第四句“恐”拗“天”救。

5)柳桥晚眺陆游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 | -- | ,-- | | -。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 | | , | | | ――。

(提示:“跃、鹤、不、碧”是古入声字。


第三句不“不”拗“成”救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每题1分,共25分)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
2、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给?饭吃
3、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

获罪
4、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送饭
5、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用如名词,硬度
6、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仰视的样子
7、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

禀告
8、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开始
9、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屋檐下
10、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遗憾
11、亟其乘屋,起始播百谷。

急忙
12、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拾取
13、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水中高地
14、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栽种;种植
15、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陈言之务去。

务必
16、英俊鸟集,秦失其鹿。

像鸟一样;帝位
17、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曾经;不同
18、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

聚合
19、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两杯
20、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通“罹”,遭遇
21、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无礼
22、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悬赏征购
三、指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式(每题1分,共5分)
1、英雄无用武之地,故刘豫州遁逃至此。

代称
2、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之阳陵。

委婉
3、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义。

用典
4、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脯。

稽古
5、侣鱼虾而友麋鹿。

互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