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记导学案
《黄山记》精粹教案3则
•••••••••••••••••《黄山记》精粹教案《黄山记》精粹教案3则第一单元:感悟自然1.黄山记精粹教案集(3则)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2、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气势磅礴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体会文中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作者真挚感情的融合及本文布局谋篇的手法。
教学方法:根据单元教学要求,指导诵读课文,领会本文瑰丽多姿、大气磅礴的语言特色和精致巧妙的布局特点。
在理清游踪,了解黄山奇景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欣赏活动中驰骋想象和联想。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领略黄山的奇峻。
(介绍黄山)二、作者简介:徐迟(1914~1996)浙江省天兴人。
现代诗人、报告文学作家。
原名徐高寿。
他前期作品有诗集《二十岁的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后,写有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1978年写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献给全国科学大会的厚礼。
三、阅读理解:(一)、同学们自读本文,并考虑如下问题:1、课文四部分各写什么?明确:第一部分想像大自然怎样创造形成黄山这处胜境,实质上介绍了黄山景物的特色:云海、奇松、温泉、飞瀑,写出黄山"奇、险"的特点。
它是全文的总起。
第二部分分三阶段(史前,唐宋,元明清以后)写黄山的登山史。
第三部分着重按游踪写登天都峰的过程,与第二部分对比,形成古今、虚实相映,点明题旨:"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
"第四部分写在黄山之巅所见黄山的四大景观:云海、苍松、日出、摄身光,和第一部分的"奇"紧扣。
2.填空:黄山的地理位置:______,成因______,范围:______、______这段介绍突出一个"______"字。
3、本文的主题明确:黄山的自然风光是美丽的,而更美的是把仙境送给“人间”的人们!那些征服、改造大自然的攀登者、探索者!--这正是本文要写黄山石工、药农、气象工作者的寓意所在,是烘托主题的亮点。
黄山记教案5篇
黄山记教案5篇黄山记教案篇1知识与技能: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背诵3、5两个自然段。
方法与过程:教学本课应从指导看图开始,让学生对黄山奇石有个具体的印象。
再通过朗读认识奇石特点。
讲解课文,要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充分运用图画,启发学生抓住黄山奇石的特点,展开想象。
通过朗读,加深对一些长句的理解。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用具:黄山奇石的幻灯片,黄山风景录相或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山奇石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2.知道课文写了黄山的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几块奇石的样子,了解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解释指定词语。
4.读懂第1、2段课文。
5.认识并列段式,能读懂第2自然段是怎样具体写两块奇石的形状,又是怎样把并列的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并列段式,读懂用并列段式写的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读懂第2自然段是怎样把黄山奇石的样子写具体的。
(三)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2.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师板书:“黄山”)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吗?谁能介绍一下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2.师简介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精辟评价。
古人还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说。
1990年,黄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风景区的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有大小72个山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三大主峰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
黄山有四绝,即黄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黄山记》教案范文
《黄山记》教案范文教案:《黄山记》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黄山记》,使学生了解黄山的风景和文化,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黄山的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对黄山的理解和表演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表演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上次课学习的内容,黄山在中国的哪个省份?2.呈现几张黄山的图片,让学生说说他们对黄山有什么了解。
二、学习黄山的地理特点1.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黄山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和景点等。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它以独特的奇石、怪松、云海和温泉而闻名于世。
黄山四季如春,风光秀丽,被誉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让学生观看一段黄山的视频,进一步了解黄山的景色。
三、了解黄山的人文景观1.结合图片和文本,介绍黄山的人文景观。
黄山除了自然风光外,还有许多人文景观,如狮子峰、莲花峰、芙蓉池等。
这些景点融合了自然与文化,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思考。
2.让学生选择一个人文景观,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了解它的来历和文化内涵。
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1.让学生观看一段黄山的旅游宣传片,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学生写一篇关于黄山的游记,要求描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1.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段黄山相关的对话或情景,进行表演。
2.要求学生通过表演,展示黄山的景色和文化,让观众感受到黄山的美丽。
六、总结与展示1.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写作和表演作品。
2.总结和展示黄山的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黄山的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同时,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黄山记教案通用7篇
黄山记教案通用7篇黄山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黄山奇石教案及反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从文字和图片中感受它们的样子。
3、正确认读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从文字和图片中感受它们的样子。
2、正确认读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划分: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教师导入:我们的祖国幅原辽阔,景色秀美。
有灵动的流水,广袤的森林,辽阔的草原,险峻的高山。
著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南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
四绝之一的"怪石"是大自然巧夺天工和人类奇思妙想的结晶,吸引着中外游客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黄山奇石》。
板书课题,学生读。
二、复习巩固生字的认识。
1、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中认识的字朋友。
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读,第二遍组词读。
三、深入感悟,理解课文。
1、同学们字认的很好,相信课文读的也很棒,下面把书打到12页,把课文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要停顿得当。
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分段朗读。
2、理解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
提问:第一段时告诉了我们黄山的位置,谁能说一下它在哪里学生回答。
问:谁知道"闻名"的意思结合课件引导学生注释在书上。
问:黄山最有趣的景色是什么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这句话,解释"尤其"的意思,出示,尤其句式,学生练习说话。
3、学习第二段。
师:第一个介绍的是什么怪石学生答,出示图片,板书"仙桃石"。
问:为什么叫它仙桃石它是怎么来的学生答,课件出示"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黄山记
1 黄山记本课话题——无限风光在险峰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
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
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
它选中皖南山区。
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
它巧妙地搭配了其中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
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
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褐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
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云绝,变幻无常,虚实莫测,拨动你心中的奇思妙想;松奇,卓越风姿,千年不变,引发你的由衷感叹;石怪,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引导你神游八荒之外……每一处,每一刻,它们都能为你勾出一幅画!然而,要尽享这样一幅美妙绝伦的风景画,绝非易事。
但它却挡不住那些勇于探索的人们,诗仙李白曾登临赋诗,逸兴横飞;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流连忘返,叹为观止……而今天,更有无数人不畏艰险,奋勇登山,尽情享受了这无限风光,领略了一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伟气势,正所谓: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足下!其实,人生需要攀登的高峰又岂止黄山一座呢?积累——生活中的素材梦想的力量有这样一个女孩,花样的容貌,温柔而善良;有这样一个女孩,15岁被查出患有肺动脉高压,从此日日夜夜承受着病痛的煎熬;有这样一个女孩,即使已经被病痛折磨得憔悴不堪,却还要咬牙坚持用纤细的手指敲打着键盘,用博客记录自己的人生感悟。
她就是80后的北京女孩田维,她用自己21年的精彩一生真正诠释了梦想的力量。
所写成的50万字博客日志《花田半亩》在其死后出版成书——那是一部血与泪的结晶。
梦想的力量让田维站上了属于她的险峰,领略到了无限风光。
花香漫野,那是属于她的天堂!背诵——相关名言警句必须体验过痛苦,才体会到生的快乐。
——大仲马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
——拿破仑人生在世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和美妙动人的。
——苏霍姆林斯基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最新-高中语文《黄山记》导学案 鲁人版必修3 精品
《黄山记》[背景知识互动]] 一、写作背景黄山,古称黟(y ī)山,唐朝改名黄山(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山修身炼丹,黄山因此得名),在今安徽省歙县、太平、休宁、黟县之间,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刚毅挺拔;烟云翻飞缥缈,波澜起伏,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无色无臭,可饮可浴。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
它兼具“泰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凉”,无怪明代徐宏祖赞誉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历代文人学者多来此游览。
天都峰,在黄山东南部,海拔1810米,为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中最险峻者,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
峰头远眺,云山相接,江河一线,俯瞰群山,千峰竞秀。
古有诗赞曰:“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 二、作家作品徐迟(1914~1996),浙江省吴兴人。
现代诗人、报告文学作家。
1931~1933年,曾先后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和燕京大学。
1933年开始写诗。
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二十岁的人》。
全国解放后,先后任《人民中国》(英文版)编辑、《诗刊》副主编。
1960年调湖北文联专业创作,创作了大量的诗、散文和特写。
粉碎“四人帮”以后,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报告文学。
描写科学家生活的《地质之光》《哥德巴赫猜想》等,受到广泛好评。
曾获1981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
他前期作品有诗集《二十岁的人》,散文集《美文集》;1978年写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献给全国科学大会的厚礼。
三、重点字词 1.字音煞费心机(sh à f èi ) 悭吝(qi ān l ìn )糗(qi ǔ) 卓越(zhu ó yu è) 狭仄(xi á z è) 诡奇(ɡu ǐ q í) 褶皱(zh é zh òu ) 载沉载浮(z ǎi )知识积累 解题 《黄山记》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黄山记》导学案
《黄山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独特的结构。
2、理清描写的思路,体会描写的形象性及描写的细腻。
3、了解对比的手法及作用。
【学习重难点】理清描写的思路,体会描写的形象性及描写的细腻。
【学法指导】自主阅读、问题探讨【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见课文注释①2.精读全文一至二遍,注音、注释:(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悭()吝菡()萏()氤()氲()苔藓()天蝎()星瓘()糗()褶()皱()(2)注释:氤氲:诡奇:3.给全文的四个部分分别加上小标题(要求:准确、简洁)。
二、课堂学习与研讨(一)学习第一部分:1.本部分第二自然段依次写到了哪些景物?2.本部分的描述有何作用?(二)学习第二部分:1.本部分写古人登山,依次写到哪些时代的哪些人物?2.本部分主要突出黄山的什么特点?3.本文是一篇游记,第二部分写古人登山的历史是否多余?为什么?(三)学习第三部分:1.本部分如何表现古人登黄山的惊险?2.本部分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采用这一表现手法有何作用?3.找出本部分中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段落,并说说其作用。
(四)学习第四部分:1.将本部分第一自然段划分为两个层次(在课文中进行)。
2.第一层写景主要突出什么特点?3.从下面这个句子看,四座山峰在云雾中的情况各不相同,请指出它们的差异。
句子:朱砂峰被吞没,桃花峰到了波涛底,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
4.找出第一层中使用比喻、比拟修辞手法的句子各二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5.理清第二层中作者的行踪(依次列出经过的主要地点)。
6.理解下列句子;①笙管齐鸣,山呼谷应。
风急了。
西海门前,雪浪滔滔。
而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码头上装卸着一包包柔软的贷物。
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
可是暗礁多,浪这样险恶,准可以撞碎我的帆桅,打翻我的船。
A、“笙管齐鸣”指什么声音?B、“雪浪”指什么?C、“暗礁”指什么?②下列三个句子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就其中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必修三《黄山记》学案
第 一 单 元1.黄山记班级: 姓名: 成绩:学习目标:1.欣赏课文所描写的黄山奇景、理解作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赞美伟大时代 的情感,以唤起学生热爱我们的时代、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激情。
2.欣赏本文的谋篇布局和大手笔的写法。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课文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
学习难点:课文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学习过程:自学交流1、以下加线的字词,你能否读准?(请注音) 悭吝 翘望 氤氲 叱咤 扑朔迷离 甫定 倏来倏去 菡萏 万马齐喑 曝晒 煞费苦心 崇 祟2、思考课文四部分各写了什么,并尝试给每个部分添加小标题。
课堂研读1、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这样写有什么效果?2、本文的写作主旨是什么,从文中哪些语段可以推断出来?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
这时文殊院正南前方,天蝎星座的全身,如飞龙一条,伏在面前,一动不动,等人骑乘,便可起飞。
而当我在静静的群峰间,暗蓝的宾馆里,突然睡醒,轻轻起来,看到峰峦还只有明暗阴阳之分时,黎明的霞光却渐渐显出了紫蓝青绿诸色。
初升的太阳透露出第一道光芒。
从未见过鲜红如此之红,也从未见过鲜红如此之鲜。
一刹间火球腾空,凝眸处彩霞掩映,光影有了千变万化,空间射下百道光柱。
万松林无比绚丽,云谷寺豪光四射。
忽见琉璃宝灯一盏,高悬始信峰顶。
奇光异彩,散花坞如大放焰火。
焰火正飞舞。
那喑呜变色,叱咤的风云又汇聚起来。
笙管齐鸣,山呼谷应。
风急了。
西海门前,雪浪滔滔。
而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码头上装卸着一包包柔软的货物。
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
可是暗礁多,浪这样险恶,准可以撞碎我的帆桅,打翻我的船。
我穿过密林小径,奔上左数峰。
上有平台,可以观海。
但见浩瀚一片,了无边际,海上蓬莱,尤为诡奇。
我又穿过更密的林子,翻过更奇的山峰,蛇行经过更险的悬崖,踏进更深的波浪。
一苇可航,我到了海心的飞来峰上。
黄山记先学案
导学研讨·训练拓展//广东省廉江市第一中学导学案//
语文必修三
第一单元黄山记
编制: 袁浩审核:莫兰文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2. 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
3.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
热爱、赞颂之情。
二、学法指导:
(1)游记是记叙游览见闻和感受的散文。
风景游记要交代游踪,描写风景,抒
发观感。
游踪是欣赏者观察景物的方式和过程,一般有定点换景和移步换景两种。
写景要注意抓住景物特征;抒发观感要做到情由景生,情景交融。
(2)阅读时,要先理清文章思路与层次,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思想情感;再
揣摩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欣赏文章的巧妙构思;最后重点阅读第四部分感悟黄山之美,鉴赏作者写景状物之法,看作者如何抓住黄山雄奇的景物特征,运用定点换景和移步换景之法,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与多变的句式描绘景物的写
作手法。
1黄山记
一、学习目标
1、品味本文用独特的手法勾勒的黄山美景,明确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方法及
运用。
2、领略本文华美如诗的语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领会“只有勇于攀登、探索的人才能征
服自然、创造自然”的主旨。
二、课文助读
(一)走近作者
语文·必修三导学案 1。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导学案4、黄山记
4、《黄山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作者形象的描述和严密的构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3、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学习重点】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学习难点】品味作者形象的描述和严密的构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初读课文,掌握基础1、作者作品:徐迟(1914-1996),浙江省吴兴人。
当代作家、诗人、报告文学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最强音》《美丽神奇丰富》《共和国的歌》,散文集《美文集》《徐迟散文选集》,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结晶》,长篇自传体小说《江南小镇》,报告文学《祁连山下》等。
2、文题解说“记”是游记的意思。
本文是关于黄山的游记。
黄山,我国东南地区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境内。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
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誉。
3、黄山,原名黟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主体以花岗岩构成,最高处莲花峰,海拔1864米。
黄山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秀”之称,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1990年12月黄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一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黄山风景区以四绝三瀑、玉屏景区、北海景区、白云景区、松谷景区等风光闻名于世,其旅游时间四季皆宜,春观百花竞开,夏观松、云雾,秋观青松、苍石、红枫、黄菊等自然景色,冬观冰雪及雾松。
4、给划线字注音。
(学法指导:参考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
)卓()越煞()费苦心匡()琢( )凿氤氲()眼花缭()乱峰峦()喑()呜叱咤()笙()翩()然绯()红狭仄()战栗()化险为夷()【探究活动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内容。
(学法指导:根据作者的游踪理清结构。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黄山记》导学案(无答
《黄山记》教学目标:1.欣赏课文所描写的黄山奇景、理解作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赞美伟大时代的情感,以唤起学生热爱我们的时代、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激情。
2.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和遣词造句的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课文怎样表现黄山之险、奇。
课前预习悭吝..(zhě zhòu)蹑 ( niè).. ( níng móu ) 褶皱..(qiān lìn ) 凝眸绯.红 ( fēi ) 倏 ( shū) 叱咤.. ( chì zhà)糗(qiǔ)菡.萏.( hàn dàn )喑(yīn)氤氲..( yīn yūn )虔( qián )一、课文初探:1、课文哪些语句正面表现了黄山之险。
2、课文那些语句表现黄山之奇?概括文中出现的黄山奇观?黄山奇观: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联系文章向大家介绍黄山悠久的历史。
时间(朝代)人物代表章显黄山 __________登上天都峰的人: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4、请同学们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找出一句话来概括黄山如今的情况:二、总结:请给各部分加上恰当的小标题。
概括该部分突出了黄山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结构)(特点)(手法)(1)黄山胜景概貌险、奇拟人(2) ___________________ 险引用(3) ___________________ 险对比(4) ___________________ 奇拼组画面比喻主旨:《黄山记》用独特的手法勾勒黄山美景,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旨。
课堂作业:请写一段导游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黄山某一奇景,至少要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
黄山记导学案
黄山记导学案一、导学目标- 了解《黄山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研究黄山的地理、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 探究黄山文化的内涵和影响。
二、导学内容1. 《黄山记》的作者和背景- 《黄山记》是明代谢赫所著的一部文学作品,被称为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之一;- 谢赫,字溥,山东人,是明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擅长写小说,尤以短篇小说闻名。
2. 《黄山记》的主要内容- 《黄山记》是一部以黄山为背景的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青年游山的故事;- 故事中的男主角游历黄山,欣赏了黄山的壮丽景色,并在与别的登山者的互动中有所感悟。
3. 黄山的地理、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是中国最著名的一座名山;- 黄山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如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 黄山还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有许多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和传说故事。
4. 黄山文化的内涵和影响- 黄山文化是指以黄山为代表的安徽文化,其内涵丰富多样,包括山水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等;- 黄山文化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都具有重要影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
三、导学总结通过研究《黄山记》这本小说,我们可以了解到黄山这座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以及黄山文化的内涵和影响。
同时,也可以领略到谢赫这位明代作家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名山,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值得人们去探索和欣赏的地方。
四、思考题1. 你觉得黄山有什么值得一游的景点?2. 你认为黄山文化对中国文化有哪些影响?3. 如果你有机会去黄山一游,你更想体验什么?为什么?4. 你了解其他与黄山相关的文学作品吗?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请你留下你的思考和回答。
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1课 黄山记 精品学案
《黄山记》导学案※学习目的:1.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手法;2.学习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3.了解黄山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赞颂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本文构思谋篇的手法。
2.难点:语言简练巧妙、热情奔放。
※学习时数:两课时※学习步骤:一、作者简介:徐迟,现代诗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
1914年10月15日生。
浙江省吴兴县南浔人。
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肄业。
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担任《诗刊》副主编,1960年调湖北文联当专业作家,1963年当选为作协武汉分会副主席。
代表作为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
他的作品感情真挚,憎爱分明,说理透辟,繁简相宜,语言洗炼。
二、字词※正音:煞(shà)费心机前拥后簇(cù)高矮参(cēn)差(cī)毫不悭(qiān)吝(lìn) 铁骨冰肌逸兴横飞菡(hàn)萏(dàn)蹑(niè) 汪瓘(guàn)糗(qiǔ)琢(zhuó)凿(záo)龙蟠(pán)坡踵(zhǒng)其险狭仄(zè)战栗(lì)化险为夷氤(yīn)氲(yūn) 甫fǔ(刚刚)瞬息万变翩(piān)然起舞凝眸(móu)琉璃喑(yīn)呜变色褶(zhě)皱※词解:煞费心机:形容费尽心思。
煞:极,很。
高风峻骨:高尚的品格,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的完美。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扑朔:指兔脚乱动;迷离:指眼睛半闭。
悭吝:吝啬,小气。
鸿蒙:指宇宙形成之前的混沌状态。
逸兴横飞: 超逸豪放的意兴四处洋溢。
菡萏:荷花。
糗:炒米或炒面之类的干粮。
卓绝云际:超过一切,直达云际。
氤氲:形容烟或气很盛。
大手笔:指有名的文章家或其作品。
踵:①脚后跟;②亲到;③跟随一苇可航:有一叶小船,可以渡河。
载沉载浮:又沉又浮。
初中黄山记教案
初中黄山记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黄山的基本地理信息和历史文化背景。
2.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景观。
3. 欣赏并分析课文中对黄山景观的描绘和赞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景观的特点。
2. 课文中的描绘和赞美手法。
教学难点:1. 黄山的专业术语和历史文化背景的理解。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表现手法的分析。
教学准备:1. 课文《黄山记》。
2. 黄山的图片、视频或其他相关资料。
3. 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黄山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黄山的美丽景色。
2. 简要介绍黄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黄山记》。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景观介绍(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景观。
2. 学生展示自己对黄山景观的了解和思考。
四、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对黄山景观的描绘和赞美。
2. 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表现手法。
五、写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黄山为题材,写一篇游记或散文。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和感受。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黄山,亲身体验黄山的美丽景色。
2. 邀请黄山当地的导游或专家来校讲座,为学生提供更详细的黄山信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黄山记》,让学生了解了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景观,并欣赏了课文中对黄山景观的描绘和赞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表现手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黄山的知识,还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黄山记教案
黄山记教案黄山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山记》的作者赞美黄山的感受和心情。
2.呈现黄山的壮丽景色和各种景观。
3.了解黄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名人。
二、教学重点1.黄山的景色和文化背景。
2.文化背景和历史名人的介绍。
三、教学难点如何描绘黄山的景色,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用PPT呈现黄山的图片,并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和景观。
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学生对黄山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铺垫。
2.呈现黄山的壮丽景色通过PPT呈现黄山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黄山的美丽和壮观。
教师可以从山势、奇石、云海、温泉等方面详细介绍黄山的景色,让学生对黄山有更深入的了解。
3.介绍黄山的文化背景教师通过PPT介绍黄山的文化背景,包括黄山道教文化、传统文化和自然山水文化等。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诗句或文言文,让学生感受到黄山对文化的影响。
4.介绍黄山的历史名人通过PPT介绍黄山的历史名人,包括李白、苏轼、朱熹等。
教师可以引用他们写的有关黄山的诗句或文章,让学生了解他们对黄山的赞美和感受。
5.呈现《黄山记》的内容教师可以将《黄山记》的部分内容用PPT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黄山的情感和真实的描写。
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起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美感和语言的韵律。
6.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对黄山的景色和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引导学生对黄山的赞美和感受有更深入的思考。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看学生是否能够从展示的图片中感受到黄山的美丽和壮观。
2.教师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黄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名人的相关问题,检测学生对黄山的了解程度。
3.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黄山的景色和文化的感受。
六、教学资料PPT、黄山的图片、《黄山记》的课文等。
《黄山记》教学设计6篇
《黄山记》教学设计《黄山记》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黄山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黄山记》教学设计1教学设想:《飞红滴翠记黄山》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它选自电视片《话说长江》是柯蓝为电视片《话说长江》中黄山片所写的解说词。
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的精神,我通过让学生探讨、研究的方式来感受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感受黄山的独特的美。
教学目标:1.了解解说词的一般写法。
2.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3.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2.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1.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黄山是一个大题材,它的特点是多方面的。
作者用多幅画面组接连缀,从各个方面写出了黄山的特点,体现了自然美。
在写景是依据观察和表现的.需要,自由地变换角度。
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
可见黄山在众山中的地位之高。
很多同学没见过黄山,一定想知道黄山是什么样子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关于黄山的课文《飞红滴翠记黄山》。
请同学把收集到的有关黄山的诗句或传说在班上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记》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独特的结构。
2.理清描写的思路,体会描写的形象性及描写的细腻。
3.了解对比的手法及作用。
【学习重难点】理清描写的思路,体会描写的形象性及描写的细腻。
【学法指导】自主阅读、问题探讨【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见课文注释①2.精读全文一至二遍,注音、注释:(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悭()吝菡()萏()氤()氲()苔藓()天蝎()星瓘()糗()褶()皱()(2)注释:氤氲:诡奇:3.给全文的四个部分分别加上小标题(要求:准确、简洁)。
二、课堂学习与研讨(一)学习第一部分:1.本部分第二自然段依次写到了哪些景物2.本部分的描述有何作用(二)学习第二部分:1.本部分写古人登山,依次写到哪些时代的哪些人物2.本部分主要突出黄山的什么特点3.本文是一篇游记,第二部分写古人登山的历史是否多余为什么(三)学习第三部分:1.本部分如何表现古人登黄山的惊险2.本部分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采用这一表现手法有何作用3.找出本部分中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段落,并说说其作用。
(四)学习第四部分:1.将本部分第一自然段划分为两个层次(在课文中进行)。
2.第一层写景主要突出什么特点3.从下面这个句子看,四座山峰在云雾中的情况各不相同,请指出它们的差异。
句子:朱砂峰被吞没,桃花峰到了波涛底,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
4.找出第一层中使用比喻、比拟修辞手法的句子各二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5.理清第二层中作者的行踪(依次列出经过的主要地点)。
6.理解下列句子;①笙管齐鸣,山呼谷应。
风急了。
西海门前,雪浪滔滔。
而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码头上装卸着一包包柔软的贷物。
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
可是暗礁多,浪这样险恶,准可以撞碎我的帆桅,打翻我的船。
A.“笙管齐鸣”指什么声音B.“雪浪”指什么C.“暗礁”指什么②下列三个句子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就其中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A.妙极!妙极了!B.摄身光!摄身光!C.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五)本文在结构和表达方面有何特色(六)描写一个景物片断。
(要求:1、生动形象、细腻;2、300字左右;3、写在小作文本上。
)【达标检测】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迸发(bèng)不掘不挠(ráo)怆然(chuàng)婀娜多姿(ē)B.跻身(jī)岿然不动(kuī)女娲(wō)谆谆教导(zhūn)C.恫吓(xià)病入膏肓(huāng)浣衣(huàn)神情尴尬(gà)D.粗糙(cāo)徘徊观望(huái)糟粕(pò)锲而不舍(qiè)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k前湖,是南昌钓鱼爱好者的乐园。
她位于南昌市的西南面。
湖面浩浩荡荡,湖岩逶迤。
清晨薄雾冥冥,远景虚无缥缈,仙境一般;晚霞向湖面撒下闪闪的金泊,整个前湖就会被耀眼的金泊覆盖着,既美丽又壮观,真是巧夺天工。
平时,线柳摇曳舞轻姿,微风拍岸鼓涛声;山峦注目、沙滩憨笑,鱼鹰欢歌、虫鸟争鸣,真是一个“宠辱皆忘”的好钓点,要是你有兴趣夜钓,那更是别具洞天、另番情趣,只要你忙得过来,十根、八根鱼竿任你施展。
A.浩浩荡荡B.虚无缥缈C.巧夺天工D.别具洞天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铁路客车动车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
列车防火系统也很先进,重要设施都附有防火装置。
①并与地面通讯,实现地面对列车的监控②能实现对动车组各个系统的控制③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动车组即可自动减速或停车④同时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故障诊断⑤无需人为干预A.②①⑤④③B.②④①③⑤C.⑤④③②①D.⑤④①③②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
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
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
它选中皖南山区。
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末多花冈岩的山峰。
它巧妙地搭配了其中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
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
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
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
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顶巅,沉浮其中。
然后,大自然又毫不悭吝地赐予几千种植物。
它处处散下了天女花和高山杜鹃。
它还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播在险要处。
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
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
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
一道温泉,能治百病。
各种走兽之外,又有各种飞禽。
神奇的音乐鸟能唱出八个乐音。
希世的灵芝草,有珊瑚似的肉芝。
作为最高的效果,它格外赏赐了只属于幸福的少数人的,极罕见的摄身光。
这种光最神奇不过。
它有彩色光晕如镜框,中间一明镜可显见人形。
三个人并立峰上,各自从峰前摄身光中看见自己的面容身影。
这样,大自然布置完毕,显然满意了,因此它在自己的这件艺术品上,最后三下两下,将那些可以让人从人间通入胜境去的通道全部切断,处处悬崖绝壁,无可托足。
它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
它封山了。
5.这几段文字描写的是黄山胜景概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结合文意,概括出黄山自然景观的主要特点。
7.在作者看来自然是有生命力的,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谈谈你的看法。
(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山阴路上一条修长的石路,右面尽是田亩,左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隔河是个村庄,村庄的背后是一联青翠的山冈。
这条石路,原来就是所谓“山阴路上,应接不暇”的山阴路。
诚然,“青的山,绿的水,花花世界”。
我们在路上行时,望了东又要望西,苦了一双眼睛。
路上行人很少,有时除了农夫自城中归来,简直没有别的人影了。
我们正爱那清冷,一月里总来这道上散步二三次。
道上有个路亭,我们每次走到路亭里,必定坐下来休息一会。
路亭的左右墙上,常有人写上许多粗俗不通的文句,令人看了发笑。
我们穿过路亭,再往前走,来到一座石桥边,就坐在桥栏上望四周的野景。
桥下的河水,清洁可鉴。
它那喃喃的流动声,似在低诉那宇宙的永久秘密。
下午,一片斜晖,映照河面,有如将河水镀了一层黄金。
一群白鸭聚成三角形,最魁梧的一头做向导,最后的是一排瘦瘠的,在那镀金的水波上向前游去,向前游去。
河水被鸭子分成二路,无数软弱的波纹向左右展开,展开,展开,展到河边的小草里,展到河边的石子上,展到河边的泥里……我们在桥栏上这样注视着河水的流动,心中便充满了一种喜悦。
但是这种喜悦,只有唇上的微笑,轻匀的呼吸,与和善的目光,才能表现得出。
我还记得那一天,我和他两人,当时看了这幅天然的妙画,默然相视了一会,似乎我们的心灵已在一起,已互相了解,彼此的友谊,已无须用言语解释,——更何必用言语来解释呢远地的山冈,不似早春时候尽被白漫漫的云雾罩着了,巍然站在四围,闪出一种很散漫的青的薄光来。
山腰里寥落的松柏也似乎看得清楚了。
桥左边山的形式,又自不同,独立在那边,黄色里泛出青绿来。
不过山上没有一株树木,似乎太单调了;山麓下却有无数的竹林和丛薮。
离桥头右端三四丈处,也有一座小山,只有三四丈高,山巅纵横四五丈,方方的有如一个露天的戏台,上面铺着短短的碧草。
我们每登上这山顶,便如到了自由国土一般,将整日幽闭在胸间的游玩兴致尽情发泄出来,我们丝毫没有一点害羞,丝毫没有一点畏惧,我们尽我们的力量,唱起歌来,做起戏来。
我们大笑,我们高叫。
啊!多么活泼,多么快乐!几日来胸中郁积的烦闷都消尽了。
玩得疲乏了,我们便在地上坐下来,卧下来,观看那青空里的白云。
白云确有使人欣赏的价值,一团一团的如棉花,一卷一卷的如波涛,连山一般地拥在那儿,野兽一般地站在这边:万千状态,无奇不有。
这一幅最神秘,最美丽,最复杂的画片,只有睁开我们的心灵的眼睛来,才能看出其间的意义和幽妙。
太阳落山了,它的分外红的强光,从树梢头喷射出来,将白云染成血色,将青山也染成血色。
在这血色中,它渐渐向山后落下,忽而变成一个红球,浮在山腰里。
这时它的光已不耀眼了,山也暗澹了,云也暗淡了,树也暗淡了——这红球原来是太阳的影子。
苍茫暮色里,有几点星火在那边闪动,这是城中电灯放光了,我们不得不匆匆回去。
8.作者本次游览对于景物的实际观察和描写分为哪几个层次请加以概括。
9.第三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0.本文作者在“山阴路上”情绪上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变化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三、语言表达11.以“溪”、“海”和“潭”为意象写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12.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浪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例子。
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这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青春是早晨的太阳,她容光焕发,灿烂而耀眼,驱逐着沉沉的阴郁;青春是,,,;青春是一棵枝叶葳蕤的树,她用绿色光芒感染着所有生灵,使春天的景象常留在人间。
,,。
青春是蓬蓬勃勃的生机,是不会泯灭的希望,是一往无前的勇敢,是生命中最辉煌的色彩。
【学习后记】【美文“悦”读】终南山幽趣记周沙尘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
唐代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会运用“以不全求全”的艺术手法。
你看,借大一座终南山,只用四十个字就勾画出了它那高大绵延的形貌。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海拔1700多米,去天甚是遥远,说它“近天都”乃是艺术夸张。
诗人登上终南山,但见“白云”弥漫,眼前的景物全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
白云浮游於眼前,人好似腾云驾雾一般。
朝前走,白云似在有意躲闪,不敢正面相撞;回望,原已分身两边的云朵,又合拢来了,依然是茫茫云海。
走出“白云”幽绝处,前面目之所及则是蒙蒙“青霭”,仿佛再走几步,就可触摸那“青霭”了,可惜!尽管不停地走,总是摸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