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 量 平 差

合集下载

测量平差的基础理论与实用运算技巧介绍

测量平差的基础理论与实用运算技巧介绍

测量平差的基础理论与实用运算技巧介绍引言:测量平差是测绘学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通过一系列的测量观测与计算,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本文将介绍测量平差的基础理论和实用运算技巧,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测量平差的基础理论1.1 测量误差与精度测量平差的基础理论包括测量误差与精度。

测量误差是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精度则是描述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了解并控制测量误差是进行测量平差的基础。

1.2 测量观测与定位测量观测是对待测对象进行测量的过程,它是测量平差的基础数据。

而定位则是将观测结果转化为坐标或位置信息的过程,常用的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和GPS 定位等。

1.3 测量平差方法测量平差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最小二乘法、参数平差法等。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用的平差方法,它通过将观测误差最小化,来确定最优的平差结果。

二、实用运算技巧2.1 观测数据处理观测数据处理是进行测量平差的关键步骤,它包括读数转换、数据检查和数据平差等。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2 参数平差法运算参数平差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平差方法,它通过建立参数模型和观测方程,来求解未知量的值。

在进行参数平差法运算时,需要掌握矩阵运算和方程组求解的技巧。

2.3 网平差运算网平差是一种多个点同时进行平差的方法,它适用于有大量观测数据和未知量的情况。

在进行网平差运算时,需要注意观测数据的合理性和平差结果的可靠性。

三、实例分析本节将通过一个实例来展示测量平差的应用。

假设有一个工程项目,需要对地面标志点进行定位测量和平差。

首先进行全站仪观测,并记录观测数据。

然后,将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平差计算,得到标志点的实际位置坐标。

最后,根据平差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可靠性评估。

四、应用展望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量平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未来,随着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测量平差的精度和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同时,测量平差也将深入到更多新兴领域,如智能交通和环境监测等。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6篇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6篇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6篇篇1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实习背景与目标本次测量平差实习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测量平差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实习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加以巩固。

同时,通过实习,学生还能够了解测量平差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方法1. 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测量平差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

理论学习主要包括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实际操作则主要包括测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平差计算等。

2. 实习方法本次实习采用课堂讲解、示范操作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教师会对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讲解和示范,然后学生将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在实习过程中,教师会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三、实习过程与体会1. 理论学习阶段在理论学习阶段,学生首先学习了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测量误差、平差原则、平差方法等。

这些知识为后续的实际操作奠定了基础。

接着,学生又学习了测量平差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了解了其在各种工程中的作用和优势。

2. 实际操作阶段在实际操作阶段,学生首先进行了测量数据的采集。

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等,学生对实际工程进行了实地测量,并记录下了相关数据。

接着,学生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平差计算。

通过使用平差软件和编程语言,学生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粗差检测、平差计算等操作,最终得到了平差结果。

3. 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测量平差理论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测量平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习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测量平差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实习总结与建议本次测量平差实习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要求。

测量误差及测量平差

测量误差及测量平差
D lim [] n n
式中:[ΔΔ]= Δ12+ Δ22+……. + Δn2
Δi=li-x(i=1、2、3、…….、n)
x为未知量旳真值。
• 因为D=σ2,所以
D lim
n n
σ称为中误差,在数理统计中称为原则偏差。
• 当n为有限时,σ旳估值为
n
在测量中常用m来替代中误差旳估值,即
m
lt l0 l (t t0 )l0
思索: 水准仪—— i角
分析产生旳主要原因: 是仪器设备制造不完善。
水准仪: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i角)
hAB
i
(S后
S前)
结论:i角误差与前后视距差成正比。
注意:系统误差具有积累性,对测量成果影响较大。
消除和减弱旳措施: (1)用计算旳措施加以改正;
水准测量
B
C
大量测量实践发觉,测量成果中不可防止旳普遍存在误差,详细体现在: 1. 对同一量屡次观察,其观察值不相同。 2. 观察值之和不等于理论值
——不符值
——闭合差
误差旳定义
• 真误差:观察值与客观真实值之差。 • 公式: l x • 目旳: 找出误差产生旳原因,制定减弱误
差旳措施,确保测量成果到达必需旳精度。
• 中误差不等于每个观察值旳真误差,而是一组 真误差旳代表值,代表了一组测量成果中任一 观察值旳精度,一般把m称为观察值中误差或 一次观察中误差。
二、极限误差
• 根据偶尔误差旳第一种特征,在一定观察 条件下,偶尔误差旳绝对值不会超出一定 旳限值,该限值称为极限误差(限差、允 许误差)。
• 极限误差是偶尔误差限制值,用作观察成 果取舍旳原则。
) dx1 (

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测量平差是测量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于消除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本文将介绍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一、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消除不可避免的误差,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

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往往不是完全准确的。

而通过平差可以将这些误差分布在测量要素上,使得整个测量结果更为合理。

平差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测误差的性质:观测误差是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的,一般满足正态分布或其近似分布。

2. 绘图、观测和计算误差的连接性:测量平差将绘图误差、观测误差和计算误差联系在一起,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处理。

3. 误差的耦合性:测量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其误差也会相互影响。

通过平差可以将这些误差合理地分配和补偿。

二、测量平差的计算方法测量平差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平差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误差的平方和最小化。

通过对误差进行建模和优化,可以得到一组最优解。

2. 最大似然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是一种基于统计原理的测量平差方法。

它根据观测数据的概率分布,选择出最具可能性的结果。

通过最大化似然函数,可以得到一组最优解。

3. 权值平差法:权值平差法是一种根据观测精度的大小,给予不同权值的平差方法。

通过给观测数据引入权值,可以使得精度高的数据在计算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体的测量精度。

4. 卡尔曼滤波法:卡尔曼滤波法是一种基于状态估计的测量平差方法。

它通过建立状态模型和测量模型,利用观测数据进行误差修正,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三、测量平差的应用测量平差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通过几个领域的案例来说明。

1. 地理测量:在地理测量中,测量平差常用于大地测量和地图制图。

通过平差可以消除地球曲率、大地水准面等因素的影响,得到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提高地图的精度和真实度。

测量平差定义

测量平差定义

测量平差定义测量平差是指通过多次测量得到的观测数据,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使得测量结果符合一定的规律,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的一种方法。

在测量工程中,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常常需要进行平差处理。

测量平差的目的是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仪器的误差、观测人员的操作误差、环境条件的变化等原因,测量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

通过测量平差可以将这些误差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抑制,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测量平差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最小二乘平差法、权中心平差法、条件平差法等。

最小二乘平差法是一种常用的平差方法,它通过最小化观测数据与平差结果之间的残差平方和来确定平差结果。

权中心平差法则是根据各观测数据的精度,将权重合理分配给每个观测数据,从而达到最优平差结果。

测量平差的过程主要包括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平差计算两个步骤。

观测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的录入、检查、筛选等步骤,其主要目的是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平差计算则是在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平差模型和平差方法,进行平差计算,得到最终的平差结果。

在测量平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

首先是观测数据的选择和处理要合理,需要考虑到具体的测量任务和测量要求。

其次是需要保证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以及观测人员的操作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数据保护和安全性。

测量平差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土木工程中,测量平差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道路等工程的坐标和形状;在地理测量中,测量平差可以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地理坐标;在电力工程中,测量平差可以用于电力线路的测量和设计等。

通过测量平差,可以提高工程的精度和可靠性,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测量平差是一种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的方法。

它在测量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测量平差知识大全

测量平差知识大全

➢绪论➢测量平差理论➢4种基本平差方法➢讨论点位精度➢统计假设检验的知识➢近代平差概论✧绪论§1-1观测误差测量数据(观测数据)是指用一定的仪器、工具、传感器或其他手段获取的反映地球与其它实体的空间分布有关信息的数据,包含信息和干扰(误差)两部分。

一、误差来源观测值中包含有观测误差,其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测量仪器;2. 观测者;3. 外界条件。

二、观测误差分类1. 偶然误差定义,例如估读小数;2. 系统误差定义,例如用具有某一尺长误差的钢尺量距;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在观测过程中总是同时产生的。

3. 粗差定义,例如观测时大数读错。

误差分布与精度指标§2-1 正态分布概率论中的正态分布是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中随机变量的基本分布。

一、一维正态分布§2-2偶然误差的规律性2. 直方图由表2-1、表2-2可以得到直方图2-1和图2-2(注意纵、横坐标各表示什么?),直方图形象地表示了误差分布情况。

3. 误差分布曲线(误差的概率分布曲线)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得到一组独立的误差,对应着一种确定的误差分布。

当观测值个数的情况下,频率稳定,误差区间间隔无限缩小,图2-1和图2-2中各长方条顶边所形成的折线将分别变成如图2-3所示的两条光滑的曲线,称为误差分布曲线,随着n增大,以正态分布为其极限。

因此,在以后的讨论中,都是以正态分布作为描述偶然误差分布的数学模型。

4. 偶然误差的特性第三章协方差传播律及权在测量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某些量的大小并不是直接测定的,而是由观测值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间接计算出来的,显然,这些量是观测值的函数。

例如,在一个三角形中同精度观测了3个内角L1,L2和L3,其闭合差w和各角度的平差值分别又如图3—1中用侧方交会求交会点的坐标等。

现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观测值函数的精度如何评定?其中误差与观测值的中误差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从后者得到前者?这是本章所要讨论的重要内容,阐述这种关系的公式称为协方差传播律。

测量学 第五章 测量误差及测量平差

测量学  第五章  测量误差及测量平差

第五章 测量误差及测量平差§5.1 测量误差概述一、测量误差的概念某量的各测量值相互之间或观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往往存在着某些差异,说明观测中存在误差。

观测值与真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也叫真误差。

X l i i -=∆ (i =1、2、……、n ) X 为真值。

二、研究测量误差的目的分析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性质和积累规律;正确地处理测量成果,求出最可靠值;评定测量结果的精度;为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三、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1.测量仪器因素2.观测者的因素3.外界条件的因素测量观测条件——测量仪器、观测人员和外界条件这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称为测量观测条件。

等精度观测——测量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

非等精度观测——测量观测条件不相同的各次观测称为非等精度观测。

四、测量误差的分类1.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的大小、符号表现出系统性,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保持不变,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其特点:具有累积性,但可以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或加改正数来消除或减弱其影响。

2.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不定,表面上没有规律性,但实际上服从于一定的统计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单个的出现上没有规律性,不能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或加改正数来消除或减弱其影响。

因此,观测结果中偶然误差占据了主要地位,是偶然误差影响了观测结果的精确性。

五、减少测量误差的措施对系统误差,通常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或加改正数来消除或减弱其影响。

对偶然误差,通常采用多余观测来减少误差,提高观测成果的质量。

§5.2 偶然误差的特性一、精度的含义1.准确度准确度是指在对某一个量的多次观测中,观测值对该量真值的偏离程度。

2.精密度精密度是指在对某一个量的多次观测中,各观测值之间的离散程度。

3.精度精度也就是精确度,是评价观测成果优劣的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总称,表示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综合影响的程度。

测绘技术中的测量平差原理解析

测绘技术中的测量平差原理解析

测绘技术中的測量平差原理解析测绘技术中的测量平差原理解析引言:测绘技术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土地界定、地籍管理、基础设施规划等众多领域。

在测绘过程中,测量平差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测绘技术中的测量平差原理及其应用。

1. 测量平差的概念和目的测量平差是指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根据观测数据的误差特征和认定标准,对测量结果进行矫正和调整,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的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消除观测误差,减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2. 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2.1 观测数据的模型化测量平差首先要对观测数据进行模型化,即将观测量表示为数学方程。

这些方程通常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几何关系得出。

例如,在高程测量中,可以利用水准差测量方程将观测数据进行模型化。

2.2 误差的传递与权系数的确定测量中的各种误差会通过观测数据的模型传递到测量结果上。

为了实现测量精度的提高,需要对各个误差源进行分析,并确定权系数。

权系数决定了各观测量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程度,可以通过误差传递公式进行计算。

2.3 平差方程的建立和求解通过观测数据的模型化和误差分析,可以建立平差方程。

平差方程的求解是整个测量平差的核心环节,它通常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需要运用矩阵运算、最小二乘法等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2.4 结果的检验和精度评定平差结果的检验是测量平差的最后一步。

通过与实际情况对比,验证平差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要评定平差结果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通常包括单位权中误差、最大误差等参数。

3. 测量平差的应用领域测量平差在实际测绘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3.1 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测量平差为GIS建设提供了精确的地理数据。

在将各种原始数据整合到GIS中时,需要进行数据匹配和转换,这就需要借助测量平差的方法来处理不同数据源的不一致性。

3.2 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测量平差可以用于道路设计、建筑物定位、矿山开采等过程中。

测量平差

测量平差

一、名词解释:1、观测值:用测量仪器、工具等多种测量手段和方法对观测对象进行测量所获得并以数字形式表示的结果;2、观测误差:即是观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值;3、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系统性,或者在观测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者保持一常数;4、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做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单个误差上来看,该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但就大量误差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5、真值:任何一个被观测的量,客观上存在着一个能代表其真正值大小的数值,这一数值被称为该量的真值;6、精度:就是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程度,即离散度的大小;7、准确度: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其真值相等符合的程度,即测量结果与测量真值的一直程度;8、中误差:在测量中,方差的算数平方根用于衡量精度的标准,中误差不是代表个别具体误差大小,而是代表一组同精度观测值真误差的代表;9、必要观测及多余观测:为确定网中位置而必须观测的观测值个数成为必要观测,凡超过必要观测的观测称为多余观测;10、独立观测值:在测量工作中,直接观测得到的高差、距离、角度和方向等都是独立观测值;11、直接观测平差法:就是针对只有一个未知数的测量问题,根据这些观测值,球的该问题中未知数最或染指的一种方法;12、条件平差法:根据条件方程式按最小二乘原理求观测值的最或是值;13、间接平差法:根据观测量与未知量的函数关系,列出误差方程式,然后再按最小二乘原理求未知量的最或是值;14、起算数据:为了确定控制网的大小和位置所必须的已知数据;15、独立网及非独立网:等于或少于起算数据的网成为独立网,多余起算数据的网成为非独立网;16、极条件:17、基线条件:18、固定边条件:19、坐标方位角条件:20、平差值函数:就是平差中某些量是通过平差值计算出来的21、误差椭圆:常以长短半轴老绘制标准的椭圆来代替相应的误差曲线,用来计算待定点在各方向上的位差。

测量平差原理

测量平差原理

间接平差: 选定t个独立的参数,将每个 观测值分别表示成这t个独立参数的函数, 组成观测方程,这种以观测方程为函数模 型的平差方法就是间接平差。
其数学模型为:
L B X d
n1 nt t1 n1
D
nn
2 0
Q
nn
P 2
1
0 nn
间接平差的数学模型
观测三角形内角,选择t=2个独立
参数A和B为平差参数,设为X1 、X2 则n=3个观测方程为:
针对偶然误差的测量平差中,利用最小二乘 法求得的估计量是最优估计量,具有以下性质:
(1)一致性;(2)无偏性;(3)有效性
数学模型 :用数学关系描述几何模型的几何关系和内在 联系 。
函数模型 :几何关系,描述观测量之间或观测量与待定 量之间的数学函数关系式 。
随机模型 :内在联系,是描述观测量及其相互间的统计 相关性质。实际上,测量平差中所谓的随机模型,就是 观测值向量的权阵。
方程式不能由其他方程式线性组合得到) (3)形式简单
列方程依据:角度、边长、高差等几何关系
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举例 (1)
r=2
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举例 (2)
S1
1
A
C
已知点:A、B
观测值如图
3
S2
2 B
r=3
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举例 (3)
C
D
L3 L4
L6
已知点:A、B
L1
A
L2
L5
B
观测值: L1- L6
必要观测、多余观测
确定平面三角形的形状
观测三个内角的任意两个即可,称其必要
元素个数为2,必要元素有 C32种选择
确定平面三角形的形状与大小

闭合水准测量平差计算方法

闭合水准测量平差计算方法

闭合水准测量平差计算方法
闭合水准测量是一种重要的大地测量方法,常用于高程控制网络的建设和监测。

在进行闭合水准测量时,为了保证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平差计算。

以下是闭合水准测量平差计算的方法:
1. 读取观测数据:首先需要读取所有的观测数据,包括各站点的高程值、仪器常数、杆长等。

2. 计算高差:按照正反两方向逐个计算高差,即高程差等于后一站的高程减去前一站的高程,再加上仪器常数和杆长的改正值。

3. 判断闭合差:闭合差等于起始点高程与终止点高程之差减去正向高程差与反向高程差之和。

如果闭合差小于规定的限差,则可以进行下一步计算,否则需要重新观测或调整数据。

4. 计算平均高程: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出每个站点的改正数,然后对所有站点的改正数求平均值,得到一个平均高程值。

5. 进行平差计算: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计算,即将每个站点的实际高程值减去观测值与平均高程的差,然后再进行加权平均。

这样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和可靠。

6. 检查计算结果:最后需要检查平差计算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闭合差、各站点高程改正数等参数,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之,在进行闭合水准测量平差计算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并进行反复检查,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是一种测量方法,用于确定不同地点之间的高程差。

该方法需要在不同地点上测量高程,并通过计算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平差。

在水准测量平差计算中,需要考虑各种误差,如仪器误差、环境误差和人为误差等。

平差计算需要进行多次计算,以确定每个测量点的高程,并确定整个测量区域的高程差。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数学公式和计算方法。

这些公式和方法可以用于计算每个点的高程,以及整个测量区域的高程差。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在地质勘探、建筑设计、道路设计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确定地面高程,以便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各种建筑和基础设施。

- 1 -。

测绘学概论 第二讲 观测误差与测量平差

测绘学概论 第二讲 观测误差与测量平差
在测量中常采用特定的观测手段和规范消除系统误差的 影响 ✓三角高程中的对向观测; ✓测距中加尺长改正; ✓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相等,往返观测; ✓三角测量中的盘左、盘右观测; ✓在平差中附加系统误差参数; 注意:在GPS精密定位中,系统误差的分离和处理是目前 GPS定位理论和技术研究的精热品点课件。
精品课件
观测误差
➢误差的概念: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如量距、量身高、 称体重,几次的结果一定不完全相同,几次之间就存 在有误差。
➢误差的表现形式: • 重复观测值之间存在差异 • 实际观测值不满足应有的理论关系,如三角形 ➢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 • 仪器误差 • 人为误差 • 外界条件误差 ➢观测误差的分类
观测误差分类
➢粗差
•即粗大误差,是指比在正常观测条件下所可能出现的最大 误差还要大的误差;
•现代数据采集的高自动化,数据量的海量化,使得粗差问 题在现今的高新测量技术(GPS、GIS、RS)中尤为突出。
✓观测时大数读错;
✓计算机输入数据错误;
✓航测相片判读错误;
✓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换错误;
注意:粗差的控制和识别研究已成为数据处理中重要的研
P(X=1)=1/2
精品课件
观测误差分类
➢系统误差
•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系统性,或者在观测过程中 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者为一常数。 ✓量距时尺长不准确; ✓测距时一次测不完; ✓GPS观测中不同子网,由于观测仪器不同,所用星历不同、 基线解算软件不同
精品课件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对观测结果有何影响?→累积性
偶然误差;系统误差;粗差
精品课件
测量误差(观测误差)
➢测距:往返测不等
LL
➢测角:盘左L,盘右R LR180 00

测量平差知识点

测量平差知识点

测量平差知识点1、测量学的研究内容:测定和测设。

2、测定:将地⾯上客观存在的物体通过测量的⼿段将其测成数据或图形。

3、测设:就是将测量的⼿段标定在地⾯上。

4、⽔准⾯:静⽌的⽔⾯。

5、⼤地⽔准⾯:⽔准⾯与静⽌的平均海⽔⾯相重合的闭合⽔准⾯。

6、铅垂线:重⼒⽅向线,是测量⼯作的基准线。

7、地球椭球⾯是测量⼯作的基准⾯。

8、地物:地⾯上⼈造或天然固定的物体:地貌:地⾯⾼低起伏形态。

9、测量上常⽤坐标系:天⽂、⼤地、⾼斯平⾯直⾓、独⽴平⾯直⾓。

10、绝对⾼程:地⾯点沿铅垂线到⼤地⽔准⾯的距离。

相对⾼程:某点到任意⽔准⾯的距离。

11、⾼差:地⾯上两点之间⾼程差。

12、半径为10km范围内⾯积为320km2之内可以⽤⽔平⾯代替⽔准⾯时距离产⽣的误差可忽略不计;测距范围的100km2时,⽤平⾯代替⽔准⾯时对⾓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程测量中即使很短的距离也不可忽略。

13、测量⼯作的原则:a由整体到局部、由控制到碎部;b步步检核。

14、测量的基本⼯作:测⾓、量边、测⾼程。

15、测绘的基本⼯作:确定地⾯点的基本位置。

16、施⼯测量包括:建筑物施⼯放样、建筑物变形监测、⼯程竣⼯测量。

17、⾼程测量:测量地⾯上各点⾼程的⼯作。

18、⽔准测量的实质:测量地⾯上两点之间的⾼差,是利⽤⽔准仪所提供的⼀条⽔平视线来实现的。

19、⾼差计算⽅法:⾼差法、仪⾼法。

20、⽔准仪按构造可分为:微倾式、⾃动安平、数字⽔准仪,及⽔准尺和尺垫。

21、DS3构造:望远镜、⽔准器,基座。

22、⽔准仪轴线之间的⼏何条件:a圆⽔准器轴平⾏于竖轴b⼗字丝横丝垂直于竖丝c ⽔准管轴平⾏于视准轴。

23、尺垫的作⽤:减少⽔准尺下沉和标志转点。

24、⽔准尺的使⽤: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24、⽔准点的分类:永久性和临时性。

25、测站的检核⽅法:双⾯尺法和双仪⾼法。

26、⽔准路线检核⽅法:闭合⽔准路线、附合⽔准路线、⽀⽔准路线、⽔准⽹。

27、误差: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

测量平差方法及误差分析技巧

测量平差方法及误差分析技巧

测量平差方法及误差分析技巧引言:测量平差在各个领域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土地测量、工程测量还是地理测量都离不开精确的测量平差。

本文将介绍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误差分析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1.1 测量平差的定义测量平差是指在测量中,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用数学方法将观测值修正为比较可靠的数值,并确定其精度和可靠度的过程。

1.2 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是以观测数据为基础,通过适当的计算和修正方法,使测量结果达到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条件。

二、测量平差的方法2.1 误差的分类误差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观测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根据产生误差的原因,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类。

2.2 测量平差的方法2.2.1 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平差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构建误差方程,使误差的平方和最小化,从而得到最优的修正数值。

2.2.2 加权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是在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引入权重因子,对观测值进行加权处理,以更好地反映各个观测值的可靠性。

2.2.3 置信椭圆法置信椭圆法是一种通过误差椭圆的几何性质,结合观测弥散矩阵,进行测量平差的方法。

通过确定椭圆的长轴、短轴和倾斜角度,可对误差进行合理的修正和分析。

三、误差分析技巧3.1 误差的传递规律误差在测量过程中具有传递性,即观测结果的误差会随着计算过程的推进而逐渐增大。

因此,在进行误差分析时,需要考虑不同环节中误差的传递规律,以准确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3.2 概略误差与精确误差概略误差是指由于设备精度、人为操作等因素导致的测量误差,通过一些常见的公式和方法可以进行较为粗略的估计。

精确误差是在概略误差的基础上,通过更加精细的计算和分析得到的误差值,更贴近实际测量结果的误差。

3.3 误差理论和误差估计误差理论是关于误差发生的规律的理论体系,包括误差分类、误差分布等。

测量平差——精选推荐

测量平差——精选推荐

测量平差一.测量平差基本知识 1.测量平差定义及目的在设法消除系统误差、粗差影响下,其基本任务是求待定量的最优估量和评定其精度。

人们把这一数据处理的整个过程叫测量平差。

测量平差的目的:一是通过数据处理求待定量的最优估值;二是评定观测成果的质量。

2.协方差传播律及协方差传播律是观测值(向量)与其函数(向量)之间精度传递的规律。

①观测值线性函数的方差: 函数向量:Y=F(X) Z=K(X)其误差向量为:ΔY=F ΔX ΔZ=K ΔX则随机向量与其函数向量间的方差传递公式为⎪⎪⎪⎭⎪⎪⎪⎬⎫====F D K D K D F D K D K D F D F D TXZYTXYZTXZTXY②多个观测值线性函数的协方差阵t×n×n ×t×n T n XX t t ZZ K D K D =③非线性的协方差传播T XX ZZ K KD D =3.权及常用的定权方法①权表示比例关系的数字特征称之为权,也就是权是表征精度的相对指标。

权的意义不在于它们本身数值的大小,而在于它们之间所存在的比例关系。

()n i iiP ,...,2,1220==σσ i P 为观测值i L 的权,20σ是可以任意选定的比例常数。

②单位权方差权的作用是衡量观测值的相对精度,称其为相对精度指标。

确定一组权时,只能用同一个0σ,令0σσ=i ,则得:iiP ===02202021σσσσ上式说明20σ是单位权(权为1)观测值的方差,简称为单位权方差。

凡是方差等于20σ的观测值,其权必等于1。

权为1的观测值,称为单位权观测值。

无论2σ取何值,权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变。

③测量中常用的定权方法 ⅰ.水准测量的权NC P h =式中,N 为测站数。

SC P h =式中,S 为水准路线的长度。

ⅱ.距离量测的权ii S C P =式中,i S 为丈量距离。

ⅲ.等精度观测算术平均值的权CP ii N=式中,i N 为i 次时同精度观测值的平均值。

测量平差公式

测量平差公式

fn闭合导线坐标计算闭合导线计算式根据外业观测的边长、 夹角和方位角以及其中一个导线点的坐标, 结合平差计算,来推算其余各导线点的坐标。

设对闭合导线 n 个内角分别进行了观测,各个符号精度要求的观测值为测i,并对闭合多边形的 n 个边长分别进行了测量,各个符号精度要求的观测值为 L i;其中一个导线点的坐标为x iy i;确定其余各个导线点的坐标xxi 1,yi 1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也调整(1 )实测角度闭合差的计算闭合导线 n 个实测内角的和测不等于其理论值 ( n-2 )*180, 其差称为角度闭合差以f表示:f测( n 2)* 180(2) 实测角度闭合差检核角度闭合差校核是将实测角度闭合差也同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容,按各级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比较, 以确定角度综合限差是否满足要求。

这里角度综合限差采用图根导线' '数据,即容 =40。

(3 )角度闭合差的调整若f≤f容 ,则可以进行角度闭合的调整,否则,应分析情况重测。

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将f以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观测角中,即各点改正数为式v = f /n计算时,根据角度的取位的要求,改正数可凑整到1″、6 ″、10″.若不能均分,一般情况下,因短边角引起的误差较大,因此给短边角的夹角多分配一点,使各角改正数的总和也反号的闭合差相等,即v f2、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目的是为了计算坐标增量。

推算方法根据起始方位角及改正后的转折角,按式依次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或i i 1 180右i i 1 左180式中:i---------- 第i 条边的正方位角i 1--------- 第i+1 条的正方位角-------- 分别为第i-1 条边与第i 条边间所夹的左右角。

左右在推算过程中,如果算出i >360 °,则应减去360 °如果算出的i<0°,则应加上360 °为了发现推算过程中的差错,最后必须推算至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看其是否与已知值相等,以此作为计算校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了一定的统计规律性。 • 从下面两个例子中我们再详细研究一下偶然误差,然后 总结出偶然误差的规律性。
表1-1 某测区358个真误差分布情况
Δ 为 负 值 Δ 为 正 值
误差区间 ″ 个数 频率
备注
vi
0.00-0.20 0.20-0.40 0.40-0.60 0.60-0.80 0.80-1.00 1.00-1.20 1.20-1.40 1.40-1.60 1.60以上 ∑ 45 40 33 23 17 13 6 4 0 181
vi n d∆
0.440 0.425 0.345 0.320 0.215 0.200 0.155 0.120 0.095 0.085 0.045 0.035 0.025 0
备注
0.00-0.20 0.20-0.40 0.40-0.60 0.60-0.80 0.80-1.00 1.00-1.20 1.20-1.40 1.40-1.60 1.60-1.80 1.80-2.00 2.00-2.20 2.20-2.40 2.40-2.60 2.60以上 ∑
误 差 理 论 与 测 量 平 差
偶然误差举例
• 经纬仪测角时照准误差可能是由于照准 部旋转不正确、脚架或觇标的晃动与扭 转、风力风向的变化、目标的背影等等 偶然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小误差。
误 差 理 §3 偶然误差的规律性 论 • 任何一个被观测量,客观上总是存在着一个能代表其 与 真正大小的数值。这一数值就称为该观测量的真值。 测 • 就单个偶然误差而言,其大小或符号没有规律性,即 量 呈现出一种偶然性(或随机性)。但就其总体而言, 却呈现出一定的统计规律性。并且指出它是服从正态 平 分布的随机变量。人们从无数的测量实践中发现,在 差 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大量偶然误差的分布也确实表现
误 根据观测误差的性质,可将观 差 理 测误差分为 : 论 • 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 与 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系统性,或者在观测过程中 测 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者为某一常数,那么,这种误差 称为系统误差。简言之,符合函数规律的误差称为系统 量 误差(举例)。 平 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 差 • 果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单个误差
vi / n
0.126 0.112 0.092 0.064 0.047 0.036 0.017 0.011 0 0.505
vi n d∆
0.630 0.560 0.460 0.320 0.235 0.180 0.085 0.055 0
个数
频率
vi
46 41 33 21 16 13 5 2 0 177
误 差 理 论 与 测 量 平 差
偶然误差分布直方图
误 差 §4 衡量精度的指标 理 论 与 • 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是测量平差的主要任务之 测 一。精度就是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的程度。 量 • 从直方图来看,精度高,则误差分布较为密集, 平 图形在纵轴附近的顶峰则较高,且由长方形所 差 构成的阶梯比较陡峭;精度低,则误差分布较 为分散,在纵轴附近顶峰则较低,且其阶梯较 为平缓。这个性质同样反映在误差分布曲线的 形态上,即有误差分布曲线较高而陡峭和误差 分布曲线较低而平缓两种情形。
vi n d∆
0.475 0.405 0.370 0.295 0.240 0.190 0.165 0.105 0.085 0.060 0.070 0.025 0.010 0
个数
频率
vi
37 36 29 27 18 17 13 10 8 7 4 3 2 0 211
vi / n
0.088 0.085 0.069 0.064 0.043 0.040 0.031 0.024 0.019 0.017 0.009 0.007 0.005 0 0.501
§1 概

• 测量平差的基本任务:处理一系列带有偶然 误差的观测值,求出观测值或未知量的最可 靠值(也称为平差值、最佳估值、估值、最 或是值、最或然值等),并评定测量成果的 精度。 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基础,是要研究观测误差 的理论,简称误差理论。 • 本章主要介绍:偶然误差的规律性、衡量精 度的指标、协方差传播律、权的定义以及测 量中常用的定权方法等。
误 差 理 论 与 测 量 平 差
衡量精度的指标--相对误差 衡量精度的指标--相对误差 -• 对于某些长度元素的观测结果,有时单靠中误 差还不能完全表达观测结果的好坏。须采用另 一种办法来衡量精度,通常采用相对中误差, 它是中误差与观测值之比。在测量中一般将分 子化为1。 • 对于真误差与极限误差,有时也用相对误差来 表示。例如,经纬仪导线测量时,规范中所规 定的相对闭合差不能超过,它就是相对极限误 差;而在实测中所产生的相对闭合差,则是相 对真误差。与相对误差相对应,真误差、中误 差、极限误差等均称为绝对误差。
引起误差的主要来源
测量仪器:测量工作通常是利用测量仪器进行的。由于 每一种仪器都具有一定限度的精密度,因而使观测值 的精密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观测者:由于观测者的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有一定的局 限性,所以在仪器的安置、照准、读数方面都会产生 误差。同时观测者的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也直接影响 观测成果。 外界条件:观测时所处的自然条件,如温度、湿度、压 强、风力、大气折光、电离层等因素都会对观测结果 直接产生影响;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它们对观测结 果的影响也随之不同,因此观测结果产生误差是必然 的。 这些误差怎么分类呢?(根据观测误差的性质)
误 差 理 衡量精度的指标 论 与 • 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进行的一组观测,它对应着一种 确定的误差分布。如图分别表示在偶然误差和系统误 测 差影响下的精度。 量 平 差
误 差 衡量精度的指标---方差和中误差 衡量精度的指标--方差和中误差 理 论 与 • 用 σ 表示误差分布的方差,误差Δ的概 ∆ 测 − 率密度函数为: 1 f (∆ ) = e 2σ 量 2π σ 平 σ 2 = D(∆) = E(∆2 ) − ( E(∆)) 2 差 由方差的定义:
看,该列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但就大量误差 的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偶然 误差。简言之,符合统计规律的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举 例)。 • 粗差: 由于观测者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误
误 差 理 论 与 测 量 平 差
系统误差举例
• 测距仪的乘常数误差所引起的距离误 差与所测距离的长度成正比地增加, 距离愈长,误差也愈大; • 测距仪的加常数误差所引起的距离误 差为一常数,与距离的长度无关;这 是由于仪器不完善或工作前未经检验 校正而产生的系统误差; • 测角时因大气折光的影响而产生的角 度误差等等,
误 差 理 §5 方差传播律及其应用 论 与 测 量 • 协方差传播律是研究函数与自变量之间 的协方差运算规律。在实际工作中,某 平 差 些量的大小往往是由观测值通过一定的
函数关系间接计算出来的
误 差 理 论 与 测 量 平 差
协方差与相关
• 协方差是用数学期望来定义的。设有观测值X 和Y,它们的协方差定义是: σ xy = E ( ∆ x ∆ y ) σ xy = E [( X − E ( X ))(Y − E (Y )) ] 式中: ∆ x = E ( X ) − X 和 ∆ y = E (Y ) − Y 分别是X和 Y的真误差。 • 设是观测值的真误差,是观测值的真误差, 而协方差则是这两种真误差所有可能取值的 乘积的理论平均值,即 • 实用上总是有限值,所以也只能求得它的估 值,记为
vi / n
0.128 0.115 0.092 0.059 0.045 0.036 0.014 0.006 0 0.495
vi n d∆
0.640 0.575 0.460 0.295 0.225 0.180 0.070 0.030 0 dΔ=0.20″; 等于区间左 端值的 误差算 入该区 间内。
表1-2 另一测区421个真误差分布情况
+ −
2
误 差 衡量精度的指标---极限误差 衡量精度的指标--极限误差 理 论 与 在大量同精度观测的一组误差中,误差落在 测 (−σ ,+σ ) (−2σ ,+2σ ) 和 (−3σ ,+3σ ) 的概率分别为: 量 68.3%、95.5%和99.7%。上式反映了中误差与 平 真误差间的概率关系。绝对值大于中误差的偶 然误差,其出现的概率为31.7%;而绝对值大 差 于二倍中误差的偶然误差出现的概率为4.5%; 特别是绝对值大于三倍中误差的偶然误差出现 的概率仅有0.3%,这已经是概率接近于零的小 概率事件,或者说这是实际上的不可能事件。 一般以三倍中误差作为偶然误差的极限值,并 称为极限误差。
dΔ=0.20″; 等于区间左端 值的误差算入 该区间内。
误 差 理 偶然误差的规律性 论 与 1. 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有一定 测 的限值,或者说,超出一定限值的误差,其 量 出现的概率为零。 平 2. 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 差 的概率大。 3. 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4. 偶然误差的数学期望为零,即: E ( ∆ ) = E ( E ( L) − L) = E ( L) − E ( L ) = 0 换句话说,偶然误差的理论平均值为零。
θ = lim
n→ ∞
n
即平均误差是一组独立的偶然误差绝对值的算 术平均值之极限值。
误 差 衡量精度的指标---或然误差 衡量精度的指标--或然误差 理 论 (− ρ ,+ ρ ) 之间概 与 或然误差的定义是:误差出现在 ρ 1 率等于1/2,即 f (∆ )d∆ = ∫ρ 2 测 将Δ的概率密度代入上式,并作变量代换,令 量 ∆ 平 σ = t , ∆ = σ t , d ∆ = σ dt t 差 ρσ +ρ 1 −2 1 f (∆)d∆ = 2∫ e dt = 则得: ∫−ρ 0 2 2π 由概率积分表查得,当概率为1/2时,积分限 为0.6745,即得 ρ ≈ 0 .6745 σ ≈ 2 σ 3 上式是或然误差与中误差的理论关系。不同 的也对应着不同的误差分布曲线,因此,或 然误差也可以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