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自身的完善
改革不能忘本纵观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横看世界各种不同制度的国家,每个政权都会进行很多次的改革,无论成功与否,却是对当时社会制度纯在某些问题的反映。
改革是为了使现有制度更加符统治者的利益,因此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统治者的改革必定会坚持原有制度基础,以保持利益的所有权。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力。
这是一条不变的规律,制度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就需要改革。
改革是为了让生产关系,也就是上层建筑,进一步地适应生产力,也就是经济基础的发展。
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上与时俱进,所以是制度上的完善和发展,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在阶级社会里社会的发展只有靠一个先进阶级推翻落后阶级来实现。
在社会主义国家,阶级矛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社会矛盾,如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社会主义自身的完善,即改革了,某种意义上,此时的改革也就是要推动社会的进步,这对于社会主义我国来说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如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是我们的历史选择,不能改变。
而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其中不少是需要改革的。
而且只有通过改革原有的、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制度,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通过改革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我们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讲独立自主的(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上层建筑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3.方式,社会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及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不用打仗的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改革第四,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错误的观点毛泽东未深入分析和准确地把握现实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因而没有真正找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手段,在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的把握上出现了严重失误。
试析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历史性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开放。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实行对外开放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规律发展要求的,是加速我国社会主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具体包含三层含义:①这里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指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不是指作为其实现形式和运行手段的体制和机制。
所谓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某些环节进行调整、变革。
②对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通过改革使其完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③对社会主义体制,特别是经济体制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
这种革命性变革,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制度来说,也是一种完善。
因为通过体制改革,可以建立起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的具体制度及各种机制,使社会主义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另外,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要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增强加快改革的紧迫感同科学求实的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可能出现的困难,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既锲而不舍又积极稳妥地把改革向前推进。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来说的。
第一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
改革之所以成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第一,从改革的性质和目的来看,它同革命一样,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这必须通过改革来实现,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第二,从社会发展的动力看,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我国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们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某种历史条件下,也可能产生对生产力的束缚的观点,因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容,以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
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三,从改革的特点看,它同革命一样,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首先,改革是对旧体制的根本性的变革,而不是对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改革要实现的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其次,改革涉及到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内容的全面变革,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重大的改革。
社会的每一方面都不能离开改革。
再次,改革深刻地引起了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利益格局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
改革冲击着人们传统思想和观念,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和相互关系的巨大变化。
2015版毛概课后习题解答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二、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重大意义: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
它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邓小平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认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是我们的历史选择,不能改变。
而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其中有不少是需要改革的。
当具体制度和体制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如果不适时地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会丧失掉。
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
改革总的目的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因此,邓小平在说明改革必要性的同时,特别强调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他多次指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他说:“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
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
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
”。
怎样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9.怎样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改革开放作为一场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恩格斯说过,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社会。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苏联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
这些国家后来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轨道,但其改革有着历史必然性。
这表明,当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改革就成为普遍性的现象。
我国的改革开放也不是偶然的。
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其根本原因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不优越,而是未能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充满活力的体制。
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2)人类社会变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革命即制度变革,一种是改革即体制变革。
在我国,制度变革属于第一次革命,体制变革属于第二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的任务是摧毁旧的社会制度,代之以新的社会制度,即以人民民主专政替代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替代私有制的统治地位;第二次革命的任务是对僵化的传统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代之以充满活力的新体制,进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所以,改革是通过体制革命达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
(3)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
毛中特期末复习资料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二、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三、为什么必须全面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是领导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
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和开展?
从古至今,社会的变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革命,一种是改革。
在阶级社会里,矛盾是对抗性的,旧的统治阶级总是力图维护其统治, 从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开展。
因此,只能进行革命,由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为生产力的开展开辟出新的道路,所以在阶级社会中,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总体是适应的,但依然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的任务。
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不能采用阶级斗争的方法,而是应该通过不断的改革来解决。
即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改革是社会开展的动力。
改革的目的,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是通过改革打破那些束缚生产力开展的不合时宜的旧体制机制,为生产力的开展开辟出道路。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开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开展的直接动力。
对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再认识
对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再认识摘要:本文从改革的领导力量、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本质、改革的目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六个方面对改革的性质进行了再认识,而不是仅从改革是体制的变革而不是制度的变革说明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认为改革既是体制的改革,又是制度的改革,但不是根本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改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体制??中图分类号: A8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5-0164-04改革一开始党就明确了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但是,为什么在改革开放30来年的今天,还有人认为改革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是穿着社会主义的鞋,走着资本主义的路,是口头上的社会主义,行动上的资本主义,所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有资本主义特色的社会主义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就是对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认识上存在偏差,简单地认为,改革只是体制的变革,不是制度的变革。
然而事实上,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本身就包括了制度的变化,如果没有制度的变化,哪有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呢。
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化,不仅有体制的彻底变革,而且有制度的全面创新。
因而,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深对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认识,并且从理论上解释清楚制度的变化,也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的道理,从而坚定人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ヒ弧⒋痈母锏哪谌菘矗?不是根本制度的变革,而是体制和具体乃至基本制度的变革?ジ母锸窃诩岢稚缁嶂饕灞局屎透?本制度的前提下,对不合适宜的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和体制进行变革,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全面、深刻的根本性变革。
改革的内容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和一些基本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除了根本制度不能动摇外,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都是可以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予以变动的。
思考二: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思考二: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教育部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特邀专家沙健孙在人民革命胜利以后所建立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一般被称做人民民主制度。
就国体(即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来说,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来说,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政党制度来说,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国家结构形式来说,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及在这种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这种制度,是历史地形成的,是广大人民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进行选择的结果。
这种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它使广大人民摆脱了几千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成了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它保护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它保证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与以往封建社会的专制制度和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根本不同,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不是少数人压迫多数人的工具,而是保护广大人民的机关。
正因为如此,与旧政治制度比较,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我们必须坚持这种基本制度。
既然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我们为什么还要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呢?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发展和改革的。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并非一开始就是完善的。
它的一些具体制度和一些制度的具体环节上还存在着若干缺陷和弊端。
例如,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以便使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所作的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报告,系统地论述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
他指出,上列政治生活中的弊端之所以发生,有思想上的原因,更有具体制度上的原因。
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
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无论从解放生产力,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总的目的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根据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负担的任务所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
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的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的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由农村拉开序幕。
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
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的全面展开,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它深刻改变了中国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作者:韩喜平来源:《新长征》 2018年第9期韩喜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改革中走来,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支撑,是使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勃勃生机的重要活力之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也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旗帜。
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紧紧扭住改革的“牛鼻子” ,全面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领域、各环节的改革,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
一、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场伟大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探索过程中生成的。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新纪元。
此后的40年,中国陆续推进了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系统化、全覆盖的改革,有力推动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这“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改革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主干框架。
“五位一体” 改革设计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而作出的改革部署,其最终指向是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地看,无论世情、国情和党情如何变化,改革始终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关键词,始终是我们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改革持续推进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深化并趋于成熟进而走向完善的。
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社会革命。
改革红利的释放体现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上,改革的历史伟力体现在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人民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的根本改善上。
改革使中国从未发展起来的状态逐渐转向发展起来的状态,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使“解决温饱还是个问题” 转向人民追求“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使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走向成熟,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改革应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_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革应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经过10年的努力,改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浩荡潮流。
然而,对于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却仍然需要随着改革实践不断加深和提高。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这就是说,我们进行的改革,不是改变社会制度,更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那种革命”。
改革的进行,只应该促进而绝不能损害社会的安全、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家财力的增加,应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的。
应该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基本上是适应的。
建国40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分别增长19.8倍和18倍,国民生产总值已上升到世界第8位,发展速度是一般资本主义国家所没有的。
这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相对资本主义制度来说具有优越性。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也有不适应的一面,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改革。
但这种改革并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只是解决那些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方面,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那么,怎样确定改革的内容和理解这种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呢。
经过3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这些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这一范畴的认识有了发展。
根据这方面理论,可以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规定,包括三条内容:第一条是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包括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的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而占主导地位的则是全民所有制。
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不可动摇的基石。
第二条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这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之一。
第三条是消费品的按劳分配。
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剥削,同资本主义的按资分配根本不同,又区别于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
“改革”含义新解
“改革”含义新解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改革是在社会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整,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根据我国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还可以把改革与人的主体性结合起来,从“主体意识”“自我革命”“主动明确的开放态度”等方面来理解。
作为中国发展的前进动力和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推动力,改革的意义极为深刻和重要。
标签:改革;主体意识;自我革命;积极主动提到“改革”二字,人们便会自觉地将其与中国翻天覆地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同志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下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对生产过程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的变革。
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根据我国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还可以把改革与人的主体性结合起来,从“主体意识”“自我革命”“主动明确的开放态度”等方面来解释改革。
一、“改革”新解之主体价值与主体意识主体价值,郑佳明在《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一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而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的价值观上的拨乱反正,他纠正了把人民群众利益模糊化、抽象化的做法,使人民群众的利益明确和具体,“他特别看重人民的经济利益,强调党的方针政策必须符合人民利益和意愿。
”[1]118这里所说的主体价值也就是人民的价值。
换句话说,只有改革,才能将“人民”的概念变为现实的概念,将人民视为实实在在的履行权利与义务的群体,赋予了人民作为国家公民所应有的权力与享受利益成果的权利,真正承认了人民主体价值的存在,确认了人民的价值。
改革所带来的有关于人民主体价值的肯定,是国家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肯定。
是国家站在权力的给予者的角度赋予群众的一种权利。
一方面,它表明国家承认人民主体性的存在。
邓小平将“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其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就是以人民的需要作为标准,表明国家承认人民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
1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改革,是指一切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以和平的方式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性质、水平和要求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终结果或多或少地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变化。
狭义的改革,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生的深刻改变我国社会贫穷落后状态的革命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里讲的“改革”主要是指狭义的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
这是社会主义改革性质。
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呢?这从邓小平关于改革的领导力量、改革的主体、改革的对象、改革的目的和功能的阐述中可以获得清楚的理解。
邓小平认为,今天的改革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讲,是一场革命,但这种革命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革命,因为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被统治阶级推翻统治阶级的夺权斗争,它的对象是社会根本制度,中心问题是国家政权,基本功能是改变社会形态,最大特点是革命的主体和客体两极对立,不可共生。
改革则不同,它是由执政党发动和领导,由本阶级群众积极参加的一种自觉的行动,它的对象不是社会根本制度,而是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各种体制和观念,中心问题不是政权问题,而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基本功能不是改变主体和客体两极对立,而是主体与客体的共同发展。
因此,改革不仅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而且更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基本特征。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决定了改革的对象、目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关于改革的对象。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改革的对象作了十分明确的论述。
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答: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个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和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毛泽东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和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他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矛盾的不断出现,又不断的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
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诸多矛盾的不断完善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只有通过改革来进行。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改革的实质在于体制创新,而不是对原有体制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
不进行体制创新,很多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出路。
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论文摘要:改革是革命性的大变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本文力图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改革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在社会主义制度上的体现,全面系统的论述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改革决不是要根本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的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并能够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
”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日益巩固和发展,使它的各项具体制度日益健全和成熟起来。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改革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我国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还很不完善,很不成熟。
从另一方面来说,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依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们不但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又有其自己的特点,即其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未能完全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严重影响了劳动者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也制约了生产力各种要素的合理配臵和充分利用。
结果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比较缓慢,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改革是为了发展,发展要依靠改革。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它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到本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作者: 江焕湖
作者机构: NULL
出版物刊名: 前线
页码: 10-12页
主题词: 社会生产关系;主观随意性;代表会议;社会发展规律;社会阶段;社会改革;人类社会;未来社会;阶级对抗;行政管理
摘要: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这一科学论断,是对于我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深刻揭示。
判断社会主义制度完善或不完善,必须有一个客观标准。
如果离开客观标准,从某种观念出发进行判断,就难免陷入主观随意性。
那末,什么是判断社会制度完善或不完善的客观标准呢?马克思指出:“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
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改革,是指一切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以和平的方式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性质、水平和要求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终结果或多或少地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变化。
狭义的改革,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生的深刻改变我国社会贫穷落后状态的革命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里讲的“改革”主要是指狭义的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
这是社会主义改革性质。
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呢?这从邓小平关于改革的领导力量、改革的主体、改革的对象、改革的目的和功能的阐述中可以获得清楚的理解。
邓小平认为,今天的改革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讲,是一场革命,但这种革命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革命,因为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被统治阶级推翻统治阶级的夺权斗争,它的对象是社会根本制度,中心问题是国家政权,基本功能是改变社会形态,最大特点是革命的主体和客体两极对立,不可共生。
改革则不同,它是由执政党发动和领导,由本阶级群众积极参加的一种自觉的行动,它的对象不是社会根本制度,而是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各种体制和观念,中心问题不是政权问题,而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基本功能不是改变主体和客体两极对立,而是主体与客体的共同发展。
因此,改革不仅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而且更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基本特征。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决定了改革的对象、目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关于改革的对象。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改革的对象作了十分明确的论述。
他指出: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中,在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以及科技、教育等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弊端。
从经济体制看,存在着政企职责不分,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从党和国家一些具体制度方面来说,存在着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等等。
这些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7页。
);“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0页。
)改革的对象是我国现行的一些具体体制,而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
第二,关于改革的目的。
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邓小平多次强调,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农村改革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有三个:“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8页。
)第三,关于改革的原则。
邓小平认为,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两个重要的原则: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二是共同富裕。
邓小平明确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
)。
“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3页。
)第四,关于改革方法。
邓小平认为,(1)改革要有秩序、有步骤、有领导地进行。
所谓秩序,就是既大胆又慎重,要及时总结经验,稳步前进。
如果没有秩序,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把我们的精力都消耗在那上面,改革就搞不成了。
邓小平特别强调,要保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认为改革不能像过去那样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否则就会造成国家的动乱,改革也搞不成。
(2)改革要在各方面的相互协调中进行。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7页。
),其他方面的改革要配套进行。
(3)理论应当走在实践的前面。
先有一个改革的蓝图,然后再着手进行改革。
例如,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时,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很复杂的工作,牵涉到很多问题。
要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先有一个蓝图,要用一些时间搞调查研究,把问题理一理,拿一个好主意,然后再下手。
从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目的、原则和方法来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在研究和探索怎样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一些的过程中,邓小平十分重视对外开放的问题,多次论述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1980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理解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是深刻总结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的结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资金不足、科学技术落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等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2)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是敏锐把握当代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结果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早在18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就开启了世界市场。
到了20世纪中后期,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表现为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为应对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各国政府为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获取最大利益,纷纷实行开放的政策,广泛地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积极利用国外市场、资源、信息、技术和资金。
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3)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是清醒判断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目标的结果邓小平说:“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开放不行。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只有在继承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和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新的实际进行新的创造,才能顺利建设成功。
江泽民指出,在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上应当有全面的认识。
我们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同它对立和斗争的一面,也要充分看到社会主义同它还有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
(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我们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是极其重要的。
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积极利用外国的投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必须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要引进先进技术,但必须把引进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要利用国外资金,但同时更要重视自己的积累。
这样才能争取时间,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
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绝不是要闭关锁国、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