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教案鲁教版
【最新】九年级化学63海水制碱教案鲁教版
![【最新】九年级化学63海水制碱教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2205c7102de2bd96058847.png)
第三节海水制碱教学目标: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3、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难点:树立元素守恒观教学过程:Ⅰ、组织教学:Ⅱ、知识回顾:1、粗盐提纯的步骤2、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因素3、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Ⅲ、新授内容:一、氨碱法制纯碱[过渡] 纯碱又称“面碱”,在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你知道如何从海水中制取纯碱吗?自学指导一:快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并与同学们交流。
1、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是以、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法制得的。
2、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3、氨碱法制纯碱的工序?[教师精讲]:反应原理:[交流共享]:1、石灰石的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3、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1、石灰石煅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氧源和碳源,氧化钙转化为氢氧化钙后再与氯化铵反应放出氨气,从而实现氨的循环利用。
2、氨气易溶于水,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生成较多量的碳酸氢钠。
3、碳酸氢钠先析出,在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要小得多。
练习一:1、利用海水制碱,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A. CaCl2B. MgCl2C. NaClD. ZnCl22、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钠(将氨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析出小苏打,再经过过滤、焙烧得到纯碱),但却不能用氨碱法制碳酸钾,这是因为在溶液中()A KHCO3溶解度较大B KHCO3溶解度较小C K2CO3溶解度较大D K2CO3溶解度较大[多识一点]:我国的哪位科学家改进了制碱技术?二、纯碱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过渡] 工业上我们用氨碱法得到的纯碱有什么作用呢?自学指导二、阅读课本48页,找出纯碱和小苏打的用途。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8.3海水“制碱”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8.3海水“制碱”](https://img.taocdn.com/s3/m/b9707c23ff00bed5b9f31de1.png)
8.3海水“制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通过对纯碱的性质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能用方程式表示出它的化学性质;3.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过程与方法】1.了解NaHCO3、Na2CO3的用途,进一步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基本观念;2.通过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使学生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认识化学变化,树立微粒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2.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纯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难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纯碱的化学性质;元素守恒观的建立。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情景创建:展示一袋纯碱问题:这袋纯碱在家里可用来干什么?(结合标签)纯碱不光在生活中用途很多,它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更加广泛。
纯碱是如何制得的呢?展示视频:纯碱的工业用途环节二:新课讲授第一部分:氨碱法制纯碱1.请阅读课本P43第一、二段,思考:利用海水制碱就是把NaCl转化为Na2CO3。
由NaCl →Na2CO3,物质的元素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NaCl制Na2CO3,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在工业上如何大量获得该物质?2.请阅读课本P43第三段,说一说工业上采取了怎样的流程,使NaCl转化为Na2CO3?反应的原理是什么?看看谁能在短时间内记住流程图和反应原理的2个方程式。
3.请阅读课本P44《多识一点》说说侯氏制碱法和氨碱法有什么不同?氨碱法优、缺点是什么?侯氏制碱法的优点又是什么?4.课本P44最后一段和P45认识纯碱的用途,了解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有怎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生活生产中有怎样的用途?展示视频:制碱流程的录像问题1问题2:第III步的操作步骤是什么?你能写出制碱过程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吗?一生回答;一生板演方程式交流共享:(1) NaCl制Na2CO3,还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我们常用二氧化碳。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三节 海水“制碱”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三节 海水“制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98915b6f1aff00bfd51e0e.png)
第三节海水“制碱”教学目标:1.认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观。
3.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4.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重点:1.纯碱的化学性质。
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难点:1.盐的溶解性。
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3.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探究教学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实验准备:仪器准备:试管、胶头滴管、药匙。
药品准备:碳酸钠、稀盐酸、石灰水、酚酞试液、蒸馏水、稀硫酸。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说明纯碱的用途及制取纯碱的原料是以食盐、石灰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的。
二、引导自学(一)1.内容:氨碱法制纯碱。
2.方法:学生看书,完成书上的思考题。
3.老师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给予纠正和补充。
(二)1.内容:纯碱的性质。
2.方法:学生看书,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书上问题。
3.老师演示实验:(1)纯碱与酚酞试液作用;(2)纯碱与酸反应;(3)纯碱与石灰水反应。
4.总结纯碱的性质。
5.学生记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1.内容:盐的溶解性。
2.方法:学生看书,总结见过的盐。
3.盐的溶解性:(1)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全部溶于水;(2)硫酸盐中硫酸铅不溶于水,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溶于水;(3)氯化物(盐酸盐)中氯化银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溶于水;(4)碳酸盐中只有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溶于水,其他不溶。
三、小结四、课堂练习:挑战自我五、作业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引言]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物质,有许多是盐,如我们每天吃的食盐、净化水用的明矾、做豆腐用的石膏等。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海水“制碱” 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海水“制碱”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46c81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7.png)
8.3海水“制碱”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从海水中得到的食盐不仅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更是重要的化工原
料。
纯碱或苏打(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就是以食盐、
石灰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的。
多识一点:侯氏制碱法
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发明了氨碱法制纯碱,并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
NH4Cl溶液中加熟石灰以回收氨,使之循环使用: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氨碱法制纯碱的优点是:原料经济易得,CO2和NH3可回收使用,能连续生产。
缺点是回收氨时
产生的大量CaCl2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
1926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
① 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② 2NaHCO3Na2CO3+H2O+CO2↑
③向析出NaHCO3的母液中加入研细的NaCl,还
得到另一产品NH4Cl固体
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食
盐,使其中的NH4Cl单独结晶析出,用作氮肥,NaCl
溶液则可循环使用。
侯氏制碱法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打破了当时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促进
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生思考生活常识,带着
问题进入新课。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8.3 海水“制碱” 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8.3 海水“制碱”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e13ebd767f5acfa0c7cdef.png)
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知识与技能;1.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响原理;了解2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响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能力以及观察、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2.通过实验探究,学会通过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纯碱的性质。
难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教学流程:任务一:自学课本,根据学案完成教材预览,不太明白的地方做标记并尝试小组内解决。
通过展示完成学案的教材预览内容,对于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做好标记。
任务二:引导学生探究氨碱法制纯碱的内容。
1.通过思考与讨论,探究制取纯碱的原料,渗透元素的守恒观,稳固物质制取的一般思路。
2.引导学生对氨碱法制纯碱的进一步的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与讨论,深入理解原料、原理、流程以及考前须知。
3.小结:总结氨碱法制纯碱的关键词“多识一点〞---侯氏制碱法的介绍,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育。
任务三:引导学生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结合教材预览,组内相互交流。
强调碳酸氢钠用于食品业、灭火等;结合碳酸氢钠的物质类别对酸碱盐的物质的定义进展复习。
任务四:引导学生探究纯碱的性质。
1.指导学生做好分组实验。
2.强调碳酸钠溶液的碱性;渗透碳酸盐的检验;探究纯碱石灰制取火碱的方法。
3.对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展总结,并推广的对盐这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概括。
“多识一点〞----复分解反响的实质,并作适当点拨。
归纳整理和课堂小结:教学反思:1.对于制碱采用“联系——预测〞策略进展教学设计,如根据元素的守恒推测原料,根据溶解度曲线判定谁析出,通过因果关系帮助学生对制碱有深层次的理解。
2.纯碱的性质设计分组实验,指导完成对其性质的探究,充分表达了化学的实验和探究的本质。
海水“制碱”-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海水“制碱”-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4a74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3.png)
海水“制碱”-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水制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方法;3.掌握氯化钠溶液的电解法制碱过程;4.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海水制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和海水制碱的基本原理,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从海水中提取碳酸钠来制造碱液。
2. 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方法可以在实验室进行一次海水制碱实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步骤。
3. 氯化钠溶液的电解法制碱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了解氯化钠溶液电解制碱的过程,掌握这种方法的操作步骤。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海水制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方法;•氯化钠溶液的电解法制碱过程。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海水中的主要成分了解不足;•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不熟练;•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需要提高。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程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图片展示: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制碱的基本步骤和原理;•课堂讨论:讨论和展示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海水制碱的实验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碱性物质和酸性物质;2.引导学生了解碱性物质的定义和一般性质。
2. 学习基础知识1.讲解海水中的主要成分、海水的物理性质以及制碱的基本原理;2.图片展示: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制碱的基本步骤和原理;3.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分享对制碱过程的理解和感悟。
3. 实验操作1.学生亲身操作制碱实验,并记录实验的步骤、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2.课堂展示: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现象,老师引领学生发现实验中的不足和问题。
4. 总结和拓展1.总结教学内容;2.提升学生思考深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制碱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了解制碱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课堂练习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水平,课堂上可以进行一些小练习,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准备一些小测试题目,让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可以用老师的评分来作为学生上课的表现情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海水“制碱'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海水“制碱'](https://img.taocdn.com/s3/m/4fef8768a76e58fafab00388.png)
自学原理:
请同学们通过屏幕上的提示,带着问题自学课本19页第三段以及下面的生产流程和方程式,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师讲解:
哪位学生能够将屏幕上的生产流程和方程式加以完整。
A.Na2SO4B.NaCl C.NaHCO3D.NaOH
3.(湛江)假期,王霞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做出的面包疏松多孔,口感很好。她很感兴趣,想探究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进行调查,王霞发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商品,
其中,发酵粉与水混合后,产生大量气体,你认为该气体是_①_。王霞妈妈告诉她所用的白色粉末就是以上三种商品中的一种。
(2)记忆竞赛:如何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记住它们的溶解性?并用以下四组物质进行测试
A、NaOH CaSO4MgCO3KNO3
B、FeCO3AgCl Ca(OH)2CaCl2
C、Ag2SO4Cu(NO3)2Fe(OH)3BaSO4
D、CaCO3FeCl3Mg(OH)3BaCl2
学习任务四:探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生活动4:合作交流讨论:
(1)1、2、5、6中的两种物质间为什么能够发生反应;
(2) 3、4中的两种物质间为什么不能发生反应
三、诊断评价
1、判断下列两种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A.碳酸钠与盐酸
B.氢氧化钙和硫酸铜
C.硫酸银和氯化钙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钡
2.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制取硫酸铜,你能写出几个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概括简述用食盐制纯碱的原理,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 海水制碱教案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 海水制碱教案 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0d9718680203d8cf2f247e.png)
海水制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3、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难点:树立元素守恒观二、学习者分析: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对其认识大多仅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
对于盐的认识也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用途。
教材从由氯化钠制碳酸钠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问题入手,引起学生对质量守恒的深入思考,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由学生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体现了盐的共性,又点明了个性,使学生有全面认识。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1.认识纯碱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认识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知道工业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引领学生分析原理树立元素守恒观,提高化学认识。
3.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的必要性。
4.渗透化学学习策略,帮助学生乐学,会学。
5.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1、传统的课堂提问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教师关注的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沿着预先设计的思路进行,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注意引导学生独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
本节教学中教师尝试科学合理的设置问题情景,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问题解决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质疑环境,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质疑方法的指导,引发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采用“实际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活动探究----反思学习内容——理解应用”的模式展开教学。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8.3海水制碱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8.3海水制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d0f5a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0b.png)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海水制碱的基本原理,掌握制碱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了解纯碱的用途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描述海水中的主要成分,解释为何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纯碱。
-学生能够写出从海水中提取碳酸钠(Na2CO3)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了解这些反应的原理。
-评价不仅基于实验结果,还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过程、数据分析和小组合作表现。
-教师将给予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识别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海水制碱的兴趣。首先,我会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海水是咸的,但你们知道吗,海水中还含有许多其他的物质,我们能否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化学品呢?”这个问题将引导学生思考海水的成分和资源的利用。接着,我会展示一些与纯碱相关的日常用品,如洗涤剂、玻璃制品等,让学生意识到纯碱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将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利用多媒体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实际体验。
-使用动画和图示来展示化学反应原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设计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实验技能。
3.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实验和讨论将以小组形式进行,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纯碱在玻璃、洗涤剂等生产中的应用。
2.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安全知识。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滴定管、烧杯、蒸发皿等实验仪器。
-学生能够按照实验步骤独立进行海水制碱实验,并处理实验数据。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c6f80c551810a6f42486aa.png)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用途解说:纯碱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十分广,被誉为"化工之母"。
〔先请先生阅读课本20页倒数第二自然段,再经过图片展现加以直观的看法〕易结晶析出。
阅读自学观看图片展现加以直观的看法课后练习精编1.〔海南〕由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探求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其消费进程触及的主要化学反响如下:①NH3+C02+X=NH4HC03②NH4HC03+NaCI==NH4Cl+NaHC03↓③2NaHC03 Na2C03+H20+C02↑请回答:(1)反响①中X的化学式为;(2) NH4Cl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除去混在Na2C03粉末中大批的NaHC03的方法是。
2.〔楚雄〕右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状固体。
小明同窗取出大批该固体放入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固体溶解,构成无色透明溶液,继续参与少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发生。
该固体能够是〔〕A.Na2SO4B.NaClC.NaHCO3D.NaOH3.(湛江)假期,王霞同窗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参与一种白色粉末,做出的面包疏松多孔,口感很好。
她很感兴味,想探求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
【查阅资料】经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停止调查,王霞发现了如以下图所示的三种商品,其中,发酵粉与水混合后,发生少量气体,你以为该气体是_①_。
王霞妈妈通知她所用的白色粉末就是以上三种商品中的一种。
(1)【设计实验】王霞探求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取大批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参与过量蒸馏水,发现白色粉末溶解,无其他清楚现象,实验结论是_②_;另取大批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参与_③_,有无色气体发生,王霞以为白色粉末是。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二】海水“制碱”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二】海水“制碱”](https://img.taocdn.com/s3/m/7e7bbc69fc4ffe473368ab83.png)
【说明: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使之明确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有意设置的知识冲突,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已有知识经验的复习以及问题解决活动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并有成效地建构化学知识。】
第二板块:实验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2、采用“实际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活动探究----反思学习内容——理解应用”的模式展开教学。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问题,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分组探究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生动活泼的展示实例,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氧化钙
石灰石氨气(循环利用)
二氧化碳
氯化铵
碳酸氢钠纯碱
精盐水氨盐水
1、由氯化钠到碳酸钠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是如何进行的?
2、食盐水和氨盐水那种溶液更易吸收二氧化碳?为什么?
3、石灰石作为原料,有何具体作用?
【说明:介绍纯碱的工业制法,使学生了解选取原料时,首先应从元素守恒这一角度考虑。】
七、课后反思:
【交流共享】
1.各组同学回顾并交流实验现象,教师以填表方式展示。
酚酞试液
酸
氢氧化钙
稀盐酸
稀硫酸
碳酸钠
变红
有气体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
有气体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
澄清石灰水变混
【说明:性质形成于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由学生根据自行设计、实验、汇报,尽可能符合其认知规律,力求通过学生自己对实验的独立观察和解释,初步对碳酸钠化学性质的认识。借助观察、实验、记录、结论等不同手段,将科学方法的学习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科学知识的获得紧密结合起来,探究中孩子们情绪兴奋,达到预想效果。】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a2018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4.png)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5篇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1一.说教材《海水制碱》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第3节的内容,纯碱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初中化学遇到的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
本单元以海洋为背景,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课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氨碱法制纯碱;二.纯碱的性质。
”在第一部分,主要内容:首先是通过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引导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思考原料选择的问题,树立元素守恒观;二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体会学习化学的必要性。
在第二部分,通过用分类的方法探究纯碱的性质,总结盐类性质的一般规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通过复分解反应实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认识和思考宏观的现象和变化,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二.说学情学生的起点知识、能力和思维障碍:(1)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
(2)学生虽然有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的意识,但还不能完全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的现象与变化。
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重点学习了酸与碱,但对于盐的认识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其用途。
本课时在学习了纯碱的制法和用途的基础上,由学生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点明了个性,又体现了盐的共性,使学生有全面认识。
三.教学目标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及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纯碱等盐类的性质;3.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实验和交流讨论,了解盐类的性质,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海水中化学第3节海水制碱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海水中化学第3节海水制碱教案新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e35dd1dd36a32d72758148.png)
海水“制碱〞教课海水“制碱〞主题一、教材剖析〔一〕版本:山东教育第一版社?化学? 九年级下册〔二〕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依据初三上册学的质量守恒定量,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较简单理解纯碱的制法,而且在第七单元学习了酸与碱的性质,学会了对物质性质的研究,进而学生学习这节课就比较简单。
经过侯德榜事迹的学习,既要让学生知道纯碱的用途,更重要的是与纯碱的性质联系起来,进一步加强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根本观点,经过纯碱性质的实验研究,引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本节的难点。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已经在第七单元第一节酸的局部理解学过,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节要点指引学生从微观方面认识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二、学生剖析在初三学生已经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对其内容特别熟习,但在认识方面大多仅逗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形成真实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
关于盐的认识也仅限制于几种详细物质〔如氯化钠、硝酸钾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没法依据化学性质推测用途。
可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学生已经拥有以下一些知识:〔1〕复分解反应〔2〕饱和溶液〔3〕过滤〔4〕酸碱指示剂〔5〕常有的酸和碱等。
教材从由氯化钠制碳酸钠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责问题下手,惹起学生对证量守恒的深入思虑,形成真实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经过对纯碱的用途引出纯碱性质的研究,进而发掘出复分解反应实质。
4.三、教课目的1.认识工业制纯碱的工业原理,经过对原理的学习和剖析,建立元素守恒观。
2.理解纯碱的重要性质,认识其在平时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概括盐的化学性质,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使学生学会用微粒观剖析化学。
经过认识侯德榜的事迹,激发学生爱国热忱,培育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四、教课环境√简略多媒体教课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课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课环境□挪动学习□其余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课环节怎样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成效是?〕200字技术名称教课环节预期成效1Ppt2021【知识建构】知识点,思虑题,讲堂总结能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问题研究】前,便于学生思虑,理解,概括,记忆。
化学初三下鲁教版6.3海水“制碱”教案
![化学初三下鲁教版6.3海水“制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46e42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66.png)
化学初三下鲁教版6第1课时氨碱法制纯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明白工业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2、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认识碳酸氢钠的用途[过程与方法目标]4、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5、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一辈子观6、认识到科学方法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是不断进展的7、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比较、归纳能力教学重点1、把握氨碱法制纯碱的反应原理和步骤2、了解候氏制碱法的优点教学难点:氨在氨碱法制纯碱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归纳法教学分析:本节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教学中以学生已有的海水中的化学知识为背景,通过提问由氯化钠制碳酸钠还需要补充含什么元素的物质和展现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图,关心学生树立元素守恒观。
教学过程Ⅰ、组织教学Ⅱ、知识回忆:1、粗盐提纯的步骤2、阻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因素3、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Ⅲ、新授:[过渡] 什么缘故加了酵母的面团蒸出的馒头没有酸味且疏松多孔?【酵母成分说明书】【学生交流】推测可能是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气体【教师鼓舞并引入新课】同学们都专门棒,敢于提出自己的方法。
假如大伙儿想明白推测的对不对,那就需要我们对碳酸钠性质有更多的了解。
请看今天的新课内容:“海水“制碱”。
那个地点的“碱”是指碳酸钠,俗称纯碱,面碱[板书]一、氨碱法制纯碱[播放] 氨碱法制碱的影像资料[分析]由NaCl Na2CO3 需要补充哪些元素?[C O]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加入含C、O元素的物质CaCO3(石灰石)廉价易得[归纳]制碱原料为食盐、石灰石,以氨为媒介[板书]1、原理:盐水精制精盐水吸氨氨盐水碳酸化NaHCO3 过滤热解Na2CO32、步骤①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CO2的条件下(30℃——35℃),使NaHCO3结晶析出NaCl+ NH3 + CO2+H2O = NaHCO3+NH4Cl(溶解度小,先析出)②过滤③将滤出的NaHCO3晶体加热分解得Na2CO32NaHCO3 △Na2CO3 + H2O + CO2↑[提出问题](1)石灰石的作用是什么?石灰石煅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氧源和碳源,氧化钙转化为氢氧化钙后再与氯化铵反应放出氨气,从而实现氨的循环利用。
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教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2f36b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0.png)
九年级化学海水制碱教案鲁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水中提取碱的原理及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我国海水制碱产业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1. 海水中提取碱的原理。
2. 海水中提取碱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3. 我国海水制碱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海水中提取碱的原理及方法。
2. 如何在实际操作中优化提取过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海水中提取碱的原理、方法及我国海水制碱产业的发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海水制碱的过程及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探讨海水制碱的优化方法及产业未来发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海水制碱的背景及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海水中提取碱的原理,让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及化学平衡。
3. 分析海水制碱的方法,如离子交换法、电解法等,并讲解其优缺点。
4.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海水制碱在生产中的应用。
5. 针对海水制碱的现状,讨论如何优化提取过程,提高产率。
6. 探讨海水制碱产业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及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估:2.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海水制碱基本概念的理解。
3. 小组项目: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海水制碱的实验方案,评估其可行性和效率。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相关章节。
2. 网络资源:关于海水制碱的科普文章、视频资料等。
3. 实验材料:用于演示海水制碱实验的化学试剂和仪器。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海水制碱的背景和意义。
2. 第2周:讲解海水制碱的原理和方法。
3. 第3周:分析海水制碱的优缺点及实际应用。
4. 第4周:讨论海水制碱的优化方法和产业发展。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了解海水制碱的安全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验环节。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第七单元 第三节 海水“制碱”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第七单元 第三节 海水“制碱”](https://img.taocdn.com/s3/m/b2a8f4285acfa1c7ab00cc3b.png)
第三节海水“制碱”一、教学目标1.认识纯碱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认识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知道工业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引领学生分析原理树立元素守恒观,提高化学认识。
3.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的必要性。
4.渗透化学学习策略,帮助学生乐学,会学。
5.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和活动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本节课课前主要应做好两方面:多媒体课件准备;课堂学生探究实验的分组准备。
新教材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备课时往往要花费很多精力。
每节课对教师都是一个挑战,有时一节课涉及很多知识,提示我们要扩大知识面,对我们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主要为化学教学活动,教材“海水“制碱”共含一课时。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四个板块来完成:第一板块:纯碱的制法了解【引入】碳酸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又是如何制得的?阅读P70页看流程图回答问题。
1、由氯化钠到碳酸钠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是如何进行的?2、食盐水和氨盐水那种溶液更易吸收二氧化碳?为什么?3、石灰石作为原料,有何具体作用?【说明:介绍纯碱的工业制法,使学生了解选取原料时,首先应从元素守恒这一角度考虑。
】第二板块:情境引入,激发兴趣:【老师提问】为什么加了酵母的面团蒸出的馒头没有酸味且疏松多孔?【说明: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找出和要学的化学知识相关的联系点,使获得化学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解释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
】【酵母成分说明书】【学生交流】猜测可能是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气体【教师鼓励并引入新知识】同学们都很棒,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大家想知道猜测的对不对,那就需要我们对碳酸钠性质有更多的了解。
请看今天的新课内容:“海水“制碱”。
这里的“碱”是指碳酸钠,俗称纯碱。
【学生置疑】学生自然会同学过的碱的知识相联系,产生疑惑为什么不含氢氧根也“碱”。
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全册3.3海水制碱 教案1
![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全册3.3海水制碱 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3e2fba201f69e31423294bd.png)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海水“制碱”【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通过对氨碱法制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用微粒的观点对反应作出解释;2.认识纯碱(碳酸钠)的重要性质,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通过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认识化学反应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纯碱性质的探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2.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元素守恒观的建立。
【教学准备】教学媒体,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药匙。
实验药品:碳酸钠固体、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石灰水、氯化钡溶液、蒸馏水、稀硫酸。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情境引入】1.展示一袋纯碱阅读标签获知成分并交流纯碱在生活中的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这袋纯碱在家里可用来干什么?2.纯碱不只在生活中用途很多,它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更加广泛。
视频:纯碱的工业用途。
过渡:纯碱在工业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那么我们如何获取纯碱呢?请同学们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考虑,我们获取物质的方法有哪些?自然界中就含有天然碱。
投影:过渡:天然碱的含量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那么我们在工业上是如何制取纯碱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海水“制碱”的有关知识。
用途。
明确食用纯碱是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在生活中可以用于蒸馒头,刷碗等等。
观看视频,了解纯碱的工业用途。
思考回答,可以从自然界中含有的物质直接获取,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制取。
了解纯碱的自然界来源。
引发学习的欲望。
通过介绍碳酸钠的用途,使学生认识到纯碱的重要作用,强化对制取纯碱的学习欲望。
通过对天然碱的介绍,使学生明确仅靠天然存在的物质,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更进一步认识到工业制取纯碱的必要性根据投影了解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的探究方向。
海水“制碱”-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海水“制碱”-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770a5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7.png)
海水“制碱”-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海水的组成和性质;
2.掌握海水制碱的方法;
3.学会比较不同方法制碱的优缺点;
4.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海水的组成和性质;
2.海水制碱的方法;
3.比较不同方法制碱的优缺点。
三、教学重点
1.掌握海水制碱的方法;
2.比较不同方法制碱的优缺点。
四、教学难点
1.如何比较不同方法制碱的优缺点。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1)讲解海水的组成和性质;
2)引入海水制碱的方法。
2. 集体讨论
教师将海水制碱的几种方法逐一介绍,让学生探究其优缺点,并对比不同方法的优劣,让学生互相讨论,共同分析。
3. 小组实验
1)根据教师分配的材料,进行小组实验;
2)记录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果。
4. 总结
1)汇总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
2)总结不同方法制碱的优缺点。
六、学生自主实践
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最适合的制碱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践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总结实验结果。
七、板书设计
海水的组成海水的性质海水制碱的方法
NaCl、MgCl2、CaCl2等呈咸味,密度大于纯
水
蒸发结晶法、海水电解法、硅酸铝
钠法
八、教学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讨论,让学生产生疑问,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发扬实验创新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水制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3、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难点:树立元素守恒观二、学习者分析: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对其认识大多仅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
对于盐的认识也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用途。
教材从由氯化钠制碳酸钠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问题入手,引起学生对质量守恒的深入思考,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由学生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体现了盐的共性,又点明了个性,使学生有全面认识。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1.认识纯碱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认识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知道工业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引领学生分析原理树立元素守恒观,提高化学认识。
3.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的必要性。
4.渗透化学学习策略,帮助学生乐学,会学。
5.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1、传统的课堂提问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教师关注的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沿着预先设计的思路进行,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注意引导学生独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
本节教学中教师尝试科学合理的设置问题情景,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问题解决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质疑环境,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质疑方法的指导,引发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采用“实际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活动探究----反思学习内容——理解应用”的模式展开教学。
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问题,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分组探究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生动活泼的展示实例,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3、教学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生生互动及个人自评相结合:①在“谈探究感受”环节中进行“小组竞赛”,并进行评比。
②还可在下节课中,对探究性作业的完成进行小组评比,这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也有所加强。
③也可由同学回顾自己整节课的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给自己一个客观评价。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本次教学需要学生分组实验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学生分组实验以P20活动与探究为主。
分组探究是本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活动的主要部分,对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帮助极大。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本节课课前主要应做好两方面:多媒体课件准备;课堂学生探究实验的分组准备。
新教材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备课时往往要花费很多精力。
每节课对教师都是一个挑战,有时一节课涉及很多知识,提示我们要扩大知识面,对我们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本节课主要为化学教学活动,教材“海水“制碱”共含一课时。
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同学学习积极性之责。
尽量使每小队含合作小组数目一样。
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对于探究感受认识的表述容易出现问题。
本课中安排的两个探究感受恰恰是在两个教学重点之后,对本课教学效果是一个非常直接的反馈。
因此,课堂上首先应做好知识铺垫,使学生在拥有谈感受的深厚基础后,展开充分的讨论。
而老师在小结时也应该注意引导层次,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及时肯定,再逐步过渡到知识结论、方法结论。
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多学科整合能力,会操作多媒体。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四个板块来完成:第一板块:情境引入,激发兴趣:【老师提问】为什么加了酵母的面团蒸出的馒头没有酸味且疏松多孔?【说明: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找出和要学的化学知识相关的联系点,使获得化学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解释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
】【酵母成分说明书】【学生交流】猜测可能是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气体【教师鼓励并引入新课】同学们都很棒,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大家想知道猜测的对不对,那就需要我们对碳酸钠性质有更多的了解。
请看今天的新课内容:“海水“制碱”。
这里的“碱”是指碳酸钠,俗称纯碱。
【学生置疑】学生自然会同学过的碱的知识相联系,产生疑惑为什么不含氢氧根也“碱”。
【教师鼓励】问的好,一会儿你可以动手实验寻找答案!【说明: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使之明确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同时有意设置的知识冲突,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已有知识经验的复习以及问题解决活动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并有成效地建构化学知识。
】第二板块:实验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开始探究】刚才我们猜测碳酸钠可能和酸反应生成气体,如何证明?【学生设计】分别取少量碳酸钠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现象?推测若有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同学置疑】为什么推测气体为二氧化碳?【学生解释】前面讲过碳酸钙同酸的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碳酸钠同碳酸钙结构相似。
【教师引导】刚才有同学对碳酸钠俗称纯碱有疑问,称为“碱”是否有碱的性质?我们共同探讨一下。
回忆碱溶液中都有共同的什么?所以可使酚酞试液变红!碳酸钠是否也有此特性?如何证明?除了有上述的性质外,它还有什么性质?看课本P21【开始实验】明确探究要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现象,认真填表,填写实验记录。
(注:分别准备饱和碳酸钠和稀的碳酸钠)【交流共享】酚酞试液酸氢氧化钙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变红有气体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有气体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澄清石灰水变混【说明:性质形成于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由学生根据自行设计、实验、汇报,尽可能符合其认知规律,力求通过学生自己对实验的独立观察和解释,初步对碳酸钠化学性质的认识。
借助观察、实验、记录、结论等不同手段,将科学方法的学习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科学知识的获得紧密结合起来,探究中孩子们情绪兴奋,达到预想效果。
】3.引导学生谈探究体会[问]通过以上实验,你对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呢?[生] 1、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2、碳酸钠可与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的气体---二氧化碳。
3、碳酸钠可与氢氧化钙反应。
[追问]除了对碳酸钠的性质有了解外,你还有何体会?[生]1、盐溶液好象不全是中性2、具有碳酸根的盐是不是都可与酸反应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否应此方法检验碳酸根离子。
3、作实验时,取用药品的量会影响到实验效果和安全。
(实验稀盐酸和碳酸钠应取用最少量,以防气体冲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应用饱和碳酸钠,因为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溶液浓度低,用稀的碳酸钠生成沉淀量少,现象不明显)4、知道酵母的作用原理,发现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教师提问】加了酵母的面团蒸出的馒头没有酸味且疏松多孔,因为碳酸钠可与酸反应。
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碳酸钠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活生产中又有何用途?【介绍】厨房洗涤剂呈碱性,去油污,因为其中含碳酸钠。
碳酸钠可与氢氧化钙反应工业上利用其制烧碱。
【说明:通过引导设计和开放性的探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认识学习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整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加了酵母的面团蒸出的馒头没有酸味且疏松多孔,因为碳酸钠可与酸反应。
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碳酸钠可于氢氧化钙反应生活生产中又有何用途?第三板块:揭示原理,复习复分解反应【引入]初步了解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我们看看这些现象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呢?【反应原理学习】1. 请同学们写出碳酸钠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 H2SO4 === Na2SO4 + CO2↑ +H2O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H2O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说明: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规律写反应方程式,掌握好双基。
】【练习】课本P22/4【说明:学了典型盐碳酸钠的性质,结合复分解反应的规律,解释其他盐的性质。
】第四板块:纯碱的制法了解【引入】碳酸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又是如何制得的?阅读P19页看流程图回答问题。
氧化钙石灰石氨气(循环利用)二氧化碳氯化铵碳酸氢钠纯碱氨精盐水氨盐水1、由氯化钠到碳酸钠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是如何进行的?2、食盐水和氨盐水那种溶液更易吸收二氧化碳?为什么?3、石灰石作为原料,有何具体作用?【说明:介绍纯碱的工业制法,使学生了解选取原料时,首先应从元素守恒这一角度考虑。
】七、课后反思:1、本节课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注意了对学习内容的反思。
所有的知识都尽量让学生通过已有经验自行体会,通过实验的探究形成直观形象后,再来进行新知识的构建。
不断引导学生对自己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对本节课的知识与以前知识的联系进行反思,……帮助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把零散孤立的内容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