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名著导读方法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名著导读方法初探

导读,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孩子阅读,一般在孩子阅读一本书之前进行的。老师向全班孩子隆重推荐这本书,指导孩子开始阅读。看着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的书,听着老师的娓娓讲述,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参与阅读。导读就是在老师的引领下,生生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因此,开展课外阅读的导读的意义和作用就显而易见的。那么在课外阅读中如何组织孩子进行整本书的导读呢?

一、激发兴趣,引导“我想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孩子探求真理的欲望”。导读的目的就是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这不但要在学习的层面上得到体现,而且要在心理的层面上得到体现。通俗地讲,就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心理需要。

1.精选读本,以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一百条裙子》的导读,我以谈话开始,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我这样问学生:“你拥有多少条裙子呢?”学生有的回答说两条,有的回答说三条。教师接着说:“有一个小女孩说她拥有一百条裙子,你相信吗?”学生听后感觉不可思议,因为他们以为一个女孩子不需要那么多的裙子,误以为文中讲的是真正的裙子。就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活,深入阅读也就顺理成章了。

2.利用媒体资源,激发阅读兴趣。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电视、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理发育还不成熟,对直观的形象的动画有浓厚的兴趣。如《春光灿烂猪八戒》,孩子们笑得合不拢嘴,会觉得猪八戒很有意思。这时我们就可告诉他们,吴承恩的《西游记》可是精彩多了,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人物形象更是栩栩如生,推荐孩子阅读《西游记》(儿童版)。现在许多的电视剧都把原著改得面目全非,对孩子的人生观、是非观影响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告诉学生,精彩情节都在书里,大家要慢慢去品读,才能读出作品的真味。

二、精彩切入,引导学生读什么

根据作品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1.从“故事情节”方面切入。对孩子最有吸引力的是故事情节,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精彩的故事情节,以故事情节贯穿人生,如百家讲坛一样,以故事说情节。比如《一百条裙子》的导读,我选择了这样几个情节:“旺达因为什么而被人讥笑”、“旺达为什么要转学”和“旺达怎样令人刮目相看”。通过我的入场讲述,学生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旺达的形象有所体会,从而产生对其敬佩的情感,在这种情感的主导下,阅读作品也就兴趣盎然了。

2.从“人物形象”切入。许多作品的人物形象特别鲜明,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可以从“人物形象”切入,然后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时,紧紧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曹文轩的《草房子》

中,主要人物有:桑桑、秃鹤、杜小康等,他们个性鲜明,形象丰满。导读开始时,我先讲述桑桑的故事:他把家里橱柜的腿锯掉了,做成鸽子笼,妈妈气得浑身发抖。还用家里的蚊帐去捕鱼。夏天最热的时候,却还穿着棉袄,因为他一直纳闷,冰棍包裹在棉被里面为何不会融化,也许衣服穿得越厚里面越冷。有一次,他把父亲的荣誉证书拆了,装订书本,要知道,那可是父亲最珍贵的东西。讲着这些小故事的时候,学生脸上洋溢微笑,一种迫不及待阅读的欲望产生了。然后我问学生: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这个调皮的孩子是谁呢?他还做了哪些事情呢?在这种情况下我出示名著——《草房子》,学生因为有了阅读期待,因而很快就进入了作品的情境。

3.从“作品语言”切入。“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经过语言这一通道,学生找到了进入作品的途径,在语境中口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领悟作品情感。不同作家其作品的语言风格也是截然不同的。导读时,可以以特色语言、精彩语言作为切入点,“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读作品片断,引领学生感知作品语言的魅力,也可以师生之间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在朗读中进入作品的语言境界。比如曹文轩的《草房子》是“诗一般的语言”,教师可以选择作品中“诗一般”的片段,在轻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孩子走进“油麻地”,走进“草房子”,走进杜小康的孤独之旅。

三、渗透方法,引领学生“怎样读”

名著导读课仅仅局限于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是不够的,还要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指导学生怎样去阅读名著,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我们可以采取讲述和大声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导读。“讲述”是用精彩的叙述性语言把章节内容经过概括后生动地讲给孩子听,而“大声读”则是有选择地把精彩片段念给孩子听,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既了解内容情节,又对语言风格等有所感知。

1.指导学生观察封面。如《一百条裙子》,在指导孩子看封面图时,让学生了解小女孩住在荒凉的山坡上的一座简陋的房子里,感受到小女孩的孤单和贫穷。孩子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一些疑问:这样贫穷的女孩为什么会有一百条裙子呢?这一百条裙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些疑问,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2.自主阅读。教师适当地选择几个精彩的章节,让孩子自主阅读,以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要避免像“交流课”那样把主旨内涵都提炼出来,限制学生多元理解与个性化阅读。不应要求学生像语文阅读课那样,有深刻的感悟;因为儿童文学是以快乐感动孩子的,只要心有所动,情感就会自然所至。

如进行《一百条裙子》导读时,先让学生感受旺达的人物形象,如:旺达佩特罗斯基,十三班里的孩子们没有人有这样奇怪的名字。周一,旺达佩特罗斯基的座位是空着的,也没有人注意她没有来学

校……就这样引领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人物,一个贫穷、孤单的旺达,在班级里不受关注的、受冷落的一个孩子,备受冷落的女孩,怎么可能会有一百条漂亮的裙子呢?又一次激起孩子的阅读期待。

名著导读是十分具体而又复杂的课题,我们不能只是放任孩子自读,认为有读就有成效。如果能巧妙设计,以此为阅读契机,引导孩子真正爱上“阅读”,则不仅为孩子打下一个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可以为他们铺设一条高起点的阅读之路,必然有利于孩子的语文学习,也必然有利于孩子个人修养的提高。在指导孩子课外阅读的践行之路上,虽然迷惘与困惑同在,优秀者与被动观望者同在,但是我们也看到,阅读,正在有效地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孩子的生存状态,使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我们相信,用儿童作品开启稚嫩的童心,以阅读演绎精彩人生,学生一定能拥有人生最美丽的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