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宫颈癌的病理诊断取材方法及手术方法分析
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分析
![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3a56e219e8b8f67c1cb9c3.png)
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分析【摘要】目的总结液基细胞:阴道镜在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临床经验,探寻适合各个地区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方法对2000例城镇户口的妇女进行液基细胞检查同时联合阴道镜检查,对液基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两种检查中任何一项检测异常者行病理活检。
结果 ascus为18例(0.9%),csil为2例(0.1%),hsil为(cin ⅱ-ⅲ)为9例(0.4%)。
年龄分布,细胞学异常者多发生在30-55岁年龄段,这次年龄最小的为34岁,妇科门诊经阴道镜进行醋酸白实验,如果宫颈变白色,则在白色区域取活检,结果为非典型增生7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为3例,cinⅱ-ⅲ级为4例,cin ⅲ级为3例,鳞癌2例。
结论对各个地区的婚后妇女,应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同时联合阴道镜的方法对宫颈癌进行筛查及早诊断,提高检出率。
【关键词】宫颈癌;筛查;液基细胞检查;阴道镜检查;检出率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41-022012年九月至十一月底,我医院对两千名城镇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工作,在这次工作中,结合我平时作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的结果及液基细胞学的结果,对宫颈病变的病理诊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九月至十一月底,选择城镇妇女两千名,平均年龄45岁(25-68岁),结婚后的妇女(包括绝经后妇女)。
标本采集由妇产科执业医师完成,对体检者做液基细胞学检查,同时联合阴道镜检查,对细胞学及阴道镜两种检查中任何一项检测异常者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
1.2 方法用宫颈液基细胞学采样刷分别采集宫颈外口及宫颈管的上皮细胞后,将标本置入盛有甲醛保存液的标本瓶中。
在刷取标本以前,充分暴露宫颈外口,应用棉签拭去宫颈表面分泌物,用采集刷顺时针旋转式刷取(一般5-6次),操作过程中避免过分用力,以免损伤宫颈,导致出血。
阴道镜检查时先拭净宫颈表面粘液,肉眼初步观察宫颈表面的异常及表面血管,再用棉球将生理盐水涂在宫颈表面并去掉多余液体,观察鳞柱交界,并用滤镜及高倍放大镜进一步观察血管。
宫颈癌诊断金标准
![宫颈癌诊断金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bbd8b0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2.png)
宫颈癌诊断金标准
宫颈癌的诊断标准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查、阴道镜观察宫颈表面
的情况、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其中,病理诊断是确诊宫颈癌的金标准,当TCT或HPV发现问题时,再进行下一步的阴道镜下的活检,将有病变部位的组织进行病理诊断,这才是明确宫颈癌的一个金标准。
如果宫颈细胞学为非典型鳞状细胞,且高危HPV-DNA检测呈阳性,或宫
颈细胞学的检查结果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都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
此外,宫颈癌会有阴道分泌物增多,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情况,当出现此种症状后患者需要到妇科门诊就诊,医生首先会进行简单的阴道检查,用窥阴器扩开阴道壁暴露宫颈,观察宫颈情况,同时可以做宫颈细胞学采样和HPV
检查。
对于有糜烂严重、触碰出血、比较脆弱的宫颈,甚至可以直接观察到宫颈有赘生物,此时就需要结合阴道镜取宫颈组织送病理检查,如果病理检查结果为恶性,则一般可以确诊为宫颈癌。
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决定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效果,宫颈癌早期首选手术治疗,对于中晚期的宫颈癌需要结合放疗、化疗以及免疫治疗。
总之,平时女性应做好自身保护,注意个人卫生和性生活卫生,定期到医院体检。
如果有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942e36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4.png)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一、本文概述宫颈癌,也称为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宫颈癌筛查的普及,该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由于部分女性对宫颈癌的认识不足,以及医疗资源的地区性差异,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
为了提高公众对宫颈癌的认知,规范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本指南将涵盖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广大妇科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参考。
通过遵循本指南的建议,我们期望能够进一步改善宫颈癌的诊疗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宫颈癌的病因与病理生理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涉及多种病因和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了解其病因与病理生理对于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病因。
高危型HPV(如HPV18型)的持续感染,尤其是长期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关键因素。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宫颈癌发病率。
其他生物学因素:包括免疫状态、遗传因素等也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通常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开始,逐渐发展为浸润性癌。
这一过程涉及细胞增殖失控、凋亡受阻、基因突变等多个环节。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分为CIN I、CIN II 和CIN III。
随着病变的进展,细胞异型性增加,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逐渐增大。
浸润性癌:当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间质,即形成浸润性癌。
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侵袭范围,宫颈癌可分为不同的临床分期。
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而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环节的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
因此,针对HP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早期发现和干预宫颈癌前病变,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宫颈癌的实训报告小结
![宫颈癌的实训报告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e51bb73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9.png)
一、实训背景宫颈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宫颈癌的病理生理学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宫颈癌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实验操作和临床实践,提高我们对宫颈癌的认识和诊疗能力。
二、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1)宫颈癌的病因、病理生理学特点及流行病学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宫颈癌的病因,包括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性生活过早、多性伴侣、吸烟、遗传等因素。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宫颈癌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如原位癌、浸润癌等,以及宫颈癌的流行病学数据。
(2)宫颈癌的诊断方法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宫颈癌的多种诊断方法,包括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影像学检查等。
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各项诊断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宫颈癌的治疗策略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宫颈癌的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
通过对各种治疗方法的了解,我们能够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2. 实验操作(1)细胞学检查实训期间,我们进行了细胞学检查的实验操作,包括宫颈涂片、制片、染色等。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细胞学检查的操作技巧,能够识别正常细胞、异常细胞和癌细胞。
(2)阴道镜检查实训期间,我们进行了阴道镜检查的实验操作,包括阴道镜的检查方法、操作技巧等。
通过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阴道镜观察宫颈上皮、血管等结构,识别异常情况。
(3)宫颈活检实训期间,我们进行了宫颈活检的实验操作,包括活检针的选择、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宫颈活检的操作技巧,能够为患者进行安全的活检。
3. 临床实践(1)病例分析实训期间,我们分析了多例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病史、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
通过对病例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宫颈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妇女子宫颈癌筛查与预防的最新进展
![妇女子宫颈癌筛查与预防的最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d7565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4.png)
妇女子宫颈癌筛查与预防的最新进展一、介绍近年来,妇女子宫颈癌的筛查与预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由于子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及早发现和治疗成为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最新的技术和方法进行讨论,以帮助妇女更好地预防和检测子宫颈癌。
二、子宫颈癌筛查方法1. 宫颈涂片(或称巴氏涂片)大部分国家均采用宫颈涂片作为初步筛查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收集一小部分子宫颈上皮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异常变化。
然而,宫颈涂片在敏感度和特异度方面存在一定限制,并且需要专业理解细胞形态学才能正确解读结果。
2. HPV病毒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导致子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HPV病毒检测能够及早发现感染,妇女可根据检测结果采取进一步步骤。
这种病毒检测方法的准确性高,已被广泛应用于子宫颈癌的筛查中。
3. 宫颈组织学检查在涂片或HPV检测结果显示异常后,通常会进行宫颈组织学检查(也称为活检)以进一步确认诊断。
通过从患者体内切除少量子宫颈组织,并送至实验室进行病理学分析和评估,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癌症。
三、妇女子宫颈癌预防1. HPV 疫苗接种HPV疫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目前市面上有两种主要类型的疫苗:单价和多价HPV疫苗。
单价HPV疫苗提供对最常见的两种致癌型别(16型和18型)的保护,而多价HPV疫苗还可以预防其他引起子宫颈癌的HPV类型。
2. 规范性性教育与安全性行为注重规范性性教育并普及正确使用避孕套等措施能够降低子宫颈癌的风险。
性伴侣间的长期稳定关系以及避免多性伴侣也是预防子宫颈癌的重要措施之一。
3. 定期筛查与随访妇女应定期接受子宫颈癌筛查,并根据结果进行正确的随访。
根据健康机构的建议,初次筛查年龄应在21岁至29岁之间,并且每3年进行一次涂片检测。
对于30岁以上的妇女,结合HPV病毒检测进行联合筛查效果更好,建议两种方法相结合来提高准确性。
四、子宫颈癌早期诊断和治疗1. 子宫颈活检子宫颈组织学检查(活检)是诊断子宫颈癌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宫颈癌早期诊治规范
![宫颈癌早期诊治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9b6a4f8aef8941ea76e05b4.png)
宫颈癌诊治规范宫颈癌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宫颈癌的早期诊治,主要是针对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宫颈上皮内瘤变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cervical dysplasia)及子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CIS),这两者的上皮变化性质相同,程度不同。
根据细胞异常的程度将CIN分为三级,CIN1级相当子宫颈轻度非典型增生,CIN2级相当子宫颈中度非典型增生,CIN3级相当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和(或)子宫颈原位癌。
1.CIN1(轻度非典型增生)异型性细胞局限在鳞状上皮细胞层的下1/3。
2.CIN2(中度非典型增生)异型性细胞占鳞状上皮细胞层的下2/3。
3.CIN3(重度非典型增生)异型性细胞几乎累及全部上皮细胞层,为CIN3。
如果累及全部鳞状上皮细胞层,但未突破基底膜,未侵犯间质,则为原位癌。
过去30年,人们一直认为从CIN发展到浸润性宫颈癌需要一个漫长过程,且从CIN1,CIN2,CIN3逐步发展,CIN的最初分级也源于这种观点。
实际上,大多数CIN2,CIN3的妇女未经过CIN1的形态学阶段,同时与高危型HPV密切相关。
而CIN1在细胞病理形态和阴道镜下的改变与HPV感染难以区别。
因此,目前一些学者认为:CIN2,CIN3是真正的癌前病变,CIN1仅是自限性性传播感染过程中的形态学表现。
CIN1、CIN2和CIN3发展为癌的危险性分别为15%、30%和45%;甚至CIN1和CIN2可以直接发展为浸润癌,而不经过CIN3(或原位癌)阶段。
从宫颈癌前病变到癌的演变一般10年左右。
这将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时间。
所谓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疾病,其关键也在于此期的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
一、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早期诊断(一) 碘试验1.目的:针对CIN患者,主要是识别宫颈病变的区域,提供活检取材部位。
2.原理:正常的宫颈鳞状上皮含糖原,糖原与碘混合后着色,如果不着色,则为阳性。
宫颈癌治疗的现状及问题:从临床指南到真实世界研究
![宫颈癌治疗的现状及问题:从临床指南到真实世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6d0a90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1a.png)
宫颈癌治疗的现状及问题:从临床指南到真实世界研究一、概述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和死亡病例在全球女性肿瘤中占据显著地位。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GLOBOCAN 2020数据库的数据,无论是发病病例还是死亡病例,宫颈癌均居全球女性肿瘤的第四位。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在5569岁达到高峰,成为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
宫颈癌的早期预防、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成为了减少其发病和死亡病例数的重要措施。
在治疗方面,宫颈癌的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早期宫颈癌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术切除,其中广泛的全子宫切除术配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是最主要的手术方法。
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治疗策略则转向放化疗为主,结合中医药治疗,以期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
尽管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宫颈癌的治疗现状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真实世界研究中,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存在许多争议和待改进之处。
例如,宫颈癌的分期诊断在实践中仍不够精准,需要依赖更精确的影像学和病理学手段来提高分期的准确性。
对于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如何平衡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以及如何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等问题,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宫颈癌,作为全球第三大常见肿瘤,约占世界癌症的10,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成为全球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
而在我国,这一恶性肿瘤更是妇女群体中的首要杀手。
其流行病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
从发病年龄来看,宫颈癌在我国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地区呈现年轻化趋势,其年龄分布呈现出双峰状,即3539岁和6064岁这两个年龄段发病率较高,平均年龄为2岁。
原位癌的高发年龄为3034岁,比浸润癌早20余年。
值得注意的是,近50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年龄逐渐降低,这部分患者往往早年开始性生活,有多个性伴侣,吸烟,口服避孕药等因素可能与其发病年龄降低有关。
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宫颈活体组织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e2a8221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5.png)
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此项检查是取病灶的小部分组织作病理检查,以确诊某些疾病,是可疑病变的重要诊断方法。
[适应症]:1.宫颈糜烂易出血,临产有宫颈癌可疑者。
2.宫颈炎久治不愈者。
3.宫颈刮片阳性者。
4.宫颈有其它病变或赘生物,须进一步诊断者。
[方法]:1.暴露宫颈,用干棉球拭净宫颈分泌物,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活检钳在宫颈口鳞状柱状上皮交界处,3.6.9.12点取组织1-4块活检,在宫颈及阴道穹窿部涂复方碘液,在不着色区取组织。
2.取下之组织立即放入10%甲醛或95%酒精中。
3.钳取的深度应达间质部,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4.活检区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压迫止血,或用凝胶海绵和纱布填塞,8-12小时取出。
5.填好病检单,与标本送病理科。
会阴冲洗及阴道灌洗一、会阴冲洗:先用10%肥皂水擦洗外阴,再用1/5000高锰酸钾或0.2%新洁尔灭自阴阜以下大腿上部内侧,冲洗时由上向下、由外向内,最后肛门周围。
二、阴道灌洗1.灌洗液温度38-41°C,倒入吊桶内,桶底距检查台或床面1米左右,如是低压灌洗,则桶底距创面30厘米。
2.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臀下垫浴盆或污水漏斗,用灌洗液冲洗外阴。
3.排出灌洗液头内空气后,轻轻放入阴道6-8厘米,打开活塞慢慢灌入洗液。
注意洗净穹窿部及阴道皱襞。
4.洗毕用灌洗头向下压,使阴道内液体流出,用棉球擦净外阴。
洗毕亦可在阴道内局部放药。
注意点:未婚者、阴道流血者不灌洗,妊娠期必须灌洗阴道时可改做擦洗,动作轻柔。
输卵管通液试验适应症对不孕症患者明确输卵管是否通畅;输卵管成形术后观察;治疗输卵管轻度闭塞。
月经后3-7天进行,术前3天禁性交。
方法:1.术前准备1)前端套有圆锥形橡胶头的通气导管一根或双导管一根。
2)20ML无菌注射器一只。
2.通液(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双合诊了解子宫位置及大小,外阴、阴道常规消毒后铺无菌巾。
(2)放置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再次消毒阴道穹隆及宫颈。
(3)宫颈钳夹住前唇后,轻向外拉,将通液头送入颈管内,使导管的圆锥橡皮头与宫颈紧贴,以免漏夜。
病理组织取材与制片对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研究
![病理组织取材与制片对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d0c295cf01dc281e53af0e6.png)
0 引言
宫颈癌 是妇科 最 常见恶 性肿瘤 ,近 年来 发病率 有 明显 增 加 且呈 年 轻 化 的趋 势 。 因此 ,提 高 宫 颈癌 的防 治水 平 是 当 务 之急 ,而 防治 水 平 的提 高 取 决 于早 发 现 、早 诊 断 、早 治 疗 。宫颈 癌 的发 生通 常 由宫颈 癌前 病 变 ( 宫颈 表皮 内肿 瘤 ,
阴道用药 。
2 . 3 1 8 0 例病例行利普 刀环切术及锥切术后病理结果
C I N)一原 位癌 一微 小浸 润癌 一 浸润癌 的连 续发 展 过程 。而 宫 颈癌 前 病 变 及 原位 癌 之 阶段 通 常存 在 大 约 1 0年 时 间 …。 而 宫颈 易 于 暴露 ,触诊 及 取 材 ,在 癌前 病 及 原 位 癌这 一 阶 段 常 常 、可被 确 诊 ,即可 进 一 步治 疗 ,就 有 阻 断 变成 癌 的
共 1 5 6例 , 占 8 6 . 6 7 %。
2 . 2 对照组的结果
C I N Ⅱ2 1例 , 占 1 1 . 6 7 %,C I NⅢ 3 3例 占 1 8 . 3 3 %,微 小浸 润癌 2例 占 1 . 1 %,C Z I NⅡ+ C I NⅢ +微 小浸 润癌共 5 6 例 占3 1 . 1 1 %。
片 方 法 ,且 与 术 后 病 理 结 果 符 合 率 高 。 关键 词 :早 期 宫 颈 癌 及 癌 前 病 变 ; 阴道 镜 下 定位 活检 ;传 统 活检 ;定 向 包 埋 ;传 统 包埋
中 图 分 类 号 :R 4 4 6
文 献 标 识 码 :B
DO I :1 0 . 3 9 6 9 8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6 . 1 8 7
宫颈癌常用的5种诊断方法
![宫颈癌常用的5种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3763130b4e767f5acfce85.png)
Ⅳ、V级涂片者多为恶性,必须及时进行宫颈活组织检查,尽早确定诊断。为了在大规模防癌普查普治时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近年来国外进行了细胞诊断自动化装置的研究,其中包括自动细胞筛选仪、细胞分析仪和细胞研究仪三个部分。
二、阴道镜检查
一般能放大10~40倍,对宫颈表面上皮和血管进行观察,可提高阴道细胞学和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同时亦可避免滥用宫颈活检和不必要的锥切。有人认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可与细胞学相提并论,两者合用可互补不足。不少作者报道,细胞学和阴道镜合用,使早期诊断正确率高达98~99%.
在阴道镜下进行瞄准活检,比盲目活检准确性高,有人提出采用镜下活检加颈管搔刮,基本上可以代替宫颈锥切。
阴道镜检查的缺点是不能观察颈管内癌瘤,镜下所见异常上皮并非均为癌,也不能鉴别有无浸润,对有阴道狭窄、宫颈表面坏死、出血的病例亦不适用。
三、阴道显微镜检查
能放大100~300倍,宫颈涂以1%甲苯胺蓝染色,可以观察细胞结构,根据细胞的形态、排列、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核的大小、形态、着色深浅及毛细血管图象等进行分类诊断。但此法不能代替活检,所以实用性较小。
一、阴道细胞学检查
多年临床实践证明,阴道细胞学检查是发现早期宫颈癌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方法。由于癌细胞代谢快,凝聚力差,容易脱屑,取材及检查方法简便,准确率高,目前已普遍作为宫颈癌普查筛选的首要方法。有关阴道细胞学检查的标本采取、检查方法及癌细胞的特征等。
细胞学诊断的标准,1978年全国第一次宫颈癌防治协作组规定采用巴氏染色五级分类法。Ⅲ、Ⅳ、V级列为阳性,对Ⅲ级涂片应慎重处理:若检查宫颈光滑,应每月复查涂片一次,连续3次均为阴性时,再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追随一年。如重复涂片保持Ⅲ级不变,则应行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搔刮,病理检查为良性改变者,术后仍应每月复查涂片一次,继续观察,如涂片又出现阳性时,应考虑宫颈锥切进一步检查。若肉眼观 察宫颈有糜烂,同时伴有阴道炎症存在时,应按炎症治疗后涂片,必要时宫颈活检。若宫颈有可疑恶性病变存在时,应当即行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搔刮,如病理检查为良性,仍应按以上步骤继续追踪观察。
宫颈癌病历分析
![宫颈癌病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efc9e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5f.png)
病例宫颈癌王某,女,45岁,因接触性出血近1年,加重1个月入院,于2011-4-16日收入院。
患者缘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性生活后出现阴道流血,色鲜红,量少,呈点滴状,可自行消失,无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排液,无下腹痛。
1个月前性生活后阴道流血量增加,约为平素月经血量的一半,可自行消失。
今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
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检:体温(T)36.5℃,脉搏(P)80次/分,呼吸(R)18次/分,血压(Bp)110/75mmHg。
一般状态良好,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腹部平坦,质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妇科检查:阴道穹窿光滑,宫颈肥大,失去正常形态,后唇呈菜花样组织增生,质脆,触之易出血,宫旁无增厚。
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质韧,活动度良好,双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妇科彩超:子宫前位,大小形态正常,轮廓清晰。
各壁反射均匀。
宫颈大小为3.5×3.7×3.6厘米,内部回声不均匀。
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回报:(宫颈)鳞状细胞癌。
思考题1.本例诊断思考线索有哪些,本例诊断是什么病?2.该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3.该病的鉴别诊断有哪些?4.对于本例诊断实验室检查价值较大的有哪些项目?5.该病的治疗原则有哪些?分析本例的临床特点:①育龄期妇女;②以接触性出血近1年,加重1个月为主要表现;③妇科检查:阴道穹窿光滑,宫颈肥大,失去正常形态,后唇呈菜花样组织增生,质脆,触之易出血,宫旁无增厚;④妇科彩超:宫颈大小为3.5×3.7×3.6厘米,内部回声不均匀。
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回报:(宫颈)鳞状细胞癌。
本例诊断思考线索本例以接触性出血为主要表现,妇科检查时后唇呈菜花样组织增生,质脆,触之易出血,妇科彩超影像回报提示宫颈回声不均匀,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回报:(宫颈)鳞状细胞癌。
故可诊断为宫颈癌ⅠB期。
宫颈病理报告怎么看
![宫颈病理报告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99ad48a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5.png)
宫颈病理报告怎么看
宫颈病理报告是指通过病理学检查,对宫颈组织进行细胞学或组织学的分析和
诊断。
宫颈病理报告的内容通常包括标本的来源、病变的类型、程度和范围等信息。
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正确理解和解读宫颈病理报告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宫颈病理报告的解读方法。
首先,要了解宫颈病理报告的标本来源。
宫颈病理标本通常来自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环扎术或宫颈活检等。
标本来源的不同会影响到病理报告的内容和诊断意义,因此在解读报告时需要注意标本的来源和取材方式。
其次,要关注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宫颈病理报告通常会描述宫颈上皮的病变类型,如炎症、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等。
同时,报告还会描述病变的程度,如轻、中、重度病变,或者分期分级的描述。
这些信息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
另外,要注意病变的范围和侵袭性。
宫颈病理报告会描述病变的范围,包括病
变的大小、深度和侵袭范围等。
这些信息对于外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指导手术的方式和范围。
最后,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宫颈病理报告只是一个诊断依据,最终
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因此,在解读宫颈病理报告时,一定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准确诊断和科学治疗的目的。
总之,正确理解和解读宫颈病理报告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只有
准确理解报告中的内容,才能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液基细胞学检查取样方法
![液基细胞学检查取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787d7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b.png)
液基细胞学检查取样方法
液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常用的癌症筛查方法,尤其是在妇科领域中。
该检查通过收集宫颈细胞样本,然后将其放入液基介质中进行分析,以便检测异常细胞。
这种检查方法相比传统的宫颈刮片检查更加准确和可靠,因此被广泛使用。
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取样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脱去下身的衣物,并躺在检查床上。
2. 医生会使用一种叫做宫颈扩张器的器械,将患者的阴道稍微张开,以便于取样。
3. 医生会使用一种叫做刷子的工具,轻轻地刮取宫颈表面的细胞,以便于进行分析。
4. 医生会将取样的细胞放入液基介质中,进行分析。
整个取样过程只需要几分钟,非常快速和简单。
患者只需要保持放松和舒适即可。
液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癌症筛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宫颈癌等疾病,并进行治疗。
因此,建议女性每年都要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以保障自己的健康。
第七节 宫颈活组织检查
![第七节 宫颈活组织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7a6563dc28ea81c758f578ee.png)
第七节宫颈活组织检查宫颈活组织检查是取部分宫颈组织作病理学检查,以确定病变性质。
临床上又分为点切法、宫颈管搔刮术及宫颈锥切术。
(一)点切法1.适应证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及以上;疑有宫颈癌或慢性特异性炎症,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2.方法(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并消毒。
(2)用活检钳在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取材,可疑宫颈癌者可选3、6、9、12点多点取材。
若临床已明确为宫颈浸润癌,只为明确病理类型或浸润程度时也可做单点取材。
为提高取材的准确性,可在阴道镜指导下或应用荧光诊断仪发现可疑病变区,或在宫颈阴道部涂以复方碘溶液,选择不着色区取材。
钳取的组织要有一定深度,含足够间质。
疑有宫颈管病变时,应同时搔刮宫颈管。
多点取材时,分别放入小瓶内,注明取材部位,以10%甲醛固定,送病理检查。
(3)宫颈局部填带尾纱布压迫止血,嘱患者12小时取出。
3.注意事项(1)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阴道炎,均应治疗后再取话检。
(2)妊娠期不做活检,避免流产、早产。
也不在月经前一周内做活检,以防止感染。
(二)宫颈管搔刮术宫颈管搔刮术是用以确定宫颈管内有无病变或癌灶是否已侵犯宫颈管。
宫颈活检与宫颈管搔刮术同时进行,可早期发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宫颈癌。
宫颈管搔刮术是用细小刮匙伸入宫颈管全面搔刮l~2圈。
所得组织送病理检查。
也可使用宫颈管刷取代替宫颈刮匙。
(三)宫颈锥切术1.适应证(1)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多次见到恶性细胞,而宫颈多次活检及分段刮宫均未发现病灶。
(2)宫颈活检为原位癌或镜下早期浸润癌,而临床可疑为浸润癌,为明确病变累及程度及决定手术范围。
(3)宫颈锥切术作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或重度靡烂患者的治疗手段。
2.方法(1)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外阴、阴道消毒,铺无菌巾。
(2)导尿后,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并消毒宫颈、阴道及宫颈管。
(3)以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向外牵引,扩张宫颈管并做宫颈管搔刮术。
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85f402950e2524de4187e31.png)
1.巴氏五级分类法 1级 未见非典型或异常细胞 11级 发现非典型但无恶性特征细胞 III级 发现可疑恶性细胞 〔1〕性质不明,细胞可疑 〔2〕疑心恶性 IV级 发现不典型的癌细胞,待证实
宫颈涂片筛检异常细胞是肿瘤防治学上 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巴氏染色及分类法 应用半个多世纪以来,为早期诊断宫颈 癌及降低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 于传统巴氏人工阅片会出现较高的假阴 性率〔文献报告为2%~50%〕或假 阳性率,故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受到严重 限制,目前在国外已停顿使用巴氏人工 阅片法,取而代之的是宫颈细胞学现代 新技术及TBS分类法。
切除疗法
宫颈癌治疗的变迁和思考
1. 发病年龄和病理类型的变化
2.
二十世纪50年代-60岁
3.
二十世纪90年代-50岁(42岁)
岁
最轻仅17
4.
鳞:腺癌_10:1 → 4:1
宫颈癌治疗的变迁和思考
2. 新辅助化疗的提出和治疗模式的变化 宫颈癌绝大多数为鳞癌,对放疗敏感;手
术只适应早期患者. 放疗为主,早期手术,化疗无用.
HPV与宫颈癌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HPV型别约110余种,16和18型. HPV感染率上下主要取决于人群的年龄和
性行为. 年轻的性活泼妇女HPV率最高,通常无病
症.
HPV与宫颈癌
多数HPV感染一般在8~10个月消 失,10~15%的感染者有持续感染.
少数在感染HPV后, 20Y 宫颈癌.
〔2〕自动细胞学检测系统,又称液基细胞学检测系统 〔liguid-based cytologic test,
LCT:99年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根本方法是
将收集的细胞保存液,通过比重液离心后,经自然沉
病理组织取材与制片对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研究
![病理组织取材与制片对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ba60fe9700abb68a982fbbf.png)
下定向 包埋制 片方法 。第二种方 式为对照组 , 采取常规 的在 3 … 6 9 1 2点处取材 , 结合常规的 包埋 制片方法。最后 对患者进行术后病理 活检 , 确定结果。将 实验组和对照组不 同取材方式和不同包埋方 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 比较。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进 一步分析 两种方法
【 关键词 】 阴道镜 下定位活检
传统 活检
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 变
宫颈 癌是女性最常见 的恶性肿瘤之一 , 近年来 , 其发病率 呈上升趋
势且越来越年轻化【 1 l 。发病原 因可能与病毒感染 、 性行为与分娩次数 、 其 他原 因如 吸烟 、 营养不 良、 以 及 不注意卫生等相关。目前预防和控制宫颈 癌 的主要手段是筛查 , 使得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 以早期发现和治疗 。宫 颈癌 的发展过程首先一般为宫颈癌病变 即宫颈表皮 出现肿瘤 , 其次发展 为原 位癌 , 然后发展 为微小浸润癌 , 最后 为完全浸润癌 。宫颈 癌较易暴 露、 触诊 以及取材 , 在癌前病变以及原位癌阶段 即可被确诊 , 进而进行治 疗, 宫颈癌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 。 在宫颈癌早期 , 患者无 明显症 状 和体征 , 所 以比较容易出现误诊 和漏诊 。 本院就阴道镜下进行 醋酸反 应 以及碘试验下选取 多个疑点取材活 检并 结合宫颈组织粘膜 层朝下定 向包埋制 片方法对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的价值进行研究 , 并取得
实验组 1 0 1 例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 , 9 例漏诊 , 4 例误诊 ,实验组 结 果与术后病理结果 的符 合率 为 9 1 . 8 2 %, 对照组 有 3 5例患者与术后病 理 活检结果相符 , 7 5 例漏诊 , 2 例误诊 , 与术后病理活检结果 符合 率为 3 1 .
不同手术方式在早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手术方式在早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809bb2f121dd36a32d82b4.png)
分泌 。B N P 为3 2 个氨基酸多肽 , 均来 自心室和脑 , 对血管扩 张和尿及尿钠排泄有促 进作用 , 与心血管疾病有 密切相关性 ,
为诊断心 力衰竭 的关键 关志 , 增 加程度 同病发心力衰竭成 正 相关 , 随治疗有效而 下降 J 。尿 酸可以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
和动脉粥样 硬化形成发 挥效应 , 尿酸水平升高 对脂质 的过 氧
性心 力衰 竭 诊断 治疗 指 南 . 中华 心血 管 病杂 志 , 2 0 0 7 , 3 5 ( 1 2 ) :
1 0 7 6 —1 0 9 4. Ru f f i n e n g o C, Ve r s i n o E, Re n g a G.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a n i n f o r ma t i v e v i d e o o n r e du c i n g a n x i e t y l e v e l s i n 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g o i n g e l e c t i v e
充分混匀 , 离心 1 5 m i n后 将血浆取 出 , 采用 双抗 夹心免疫荧 光法对血浆 B N P加 以测定。另取 3ml 静脉血 , 分离血清 , 用 尿激酶法检测 U A水平 。 1 . 3 治疗 方法 常规 给予利尿 、强心 、AC E I 类 药物 治疗 , 并在此基础上 , 加重组人脑利钠 肽应 用 , 初始 负荷 剂量为 1 . 5 0 e C k g , 完 成持 续 0 . 0 1/ 2 g / ( k g・ mi n ) 静脉 推 注后 , 静滴 2 d 。观 察 临床情况 。 1 . 4 效果评定 1 . 5 统计学 ’ 。静 脉用 药可使患者血液动力学 明显改善 , 1 2 3 4 5 抑制神经 激素 的负 向激 活 , 提高预后 。结合本 次研究结果 显
早期宫颈癌FIGO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性分析
![早期宫颈癌FIGO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bb61e7de80d4d8d05a4fd4.png)
早期宫颈癌FIGO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性分析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FIGO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性因素。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2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
比较术前FIGO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
结果术前FIGO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对比,术前FIGO分期为ⅠB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相符率最高,其次为ⅠA 期、ⅡA期、ⅡB期最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ⅠB期与ⅡA期、ⅡB期的相符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性分析显示,FIGO 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具有相关性(r=0.4442)。
随着术前FIGO分期的升高,淋巴结转移率呈上升趋势,ⅡB期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ⅠA期、ⅠB期及ⅡA期(P <0.05)。
结论FIGO临床分期具有简便可行,实用性强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factors of FIGO staging and surgical pathology staging in early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38 patients with early cervical cancer who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June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extensive hysterectomy and pelvic lymphadenectomy. The preoperative FIGO staging and surgical pathology staging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reoperative FIGO clinical staging was compared with the operative pathological staging. The preoperative FIGO stagingⅠB period reached the highest match rate with the surgical pathological staging,followed byⅠA period,ⅡA period,with the lowest of ⅡB period.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ignificant(P <0.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ⅠB period andⅡA period,ⅡB period(P<0.05).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FIGO staging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urgical pathological staging(r=0.4442).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operative FIGO staging,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increased,and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in stage Ⅱ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stage ⅠA,stage ⅠB and stage ⅡA(P<0.05). Conclusion FIGO clinical stag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feasibility and practicality and so on,which can reflect the prognosis to a certain extent.[Key words] Early cervical cancer;FIGO staging;Pathological staging;Differences宮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危及女性群体健康。
宫颈原位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宫颈原位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0408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9.png)
宫颈原位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摘要】宫颈原位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临床病理特点包括局部组织学上的腺癌样生长、细胞异型性和增生。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白带增多和下腹部疼痛等。
病理诊断主要通过组织活检和细胞学检查来确定,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策略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但预后仍不明确。
随访观察可发现复发和转移情况,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
综合分析,宫颈原位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仍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关键词】宫颈原位腺癌,临床病理分析,组织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诊断方法,治疗策略,预后观察,结论总结1. 引言1.1 宫颈原位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概述宫颈原位腺癌是一种罕见的宫颈癌亚型,通常在细胞学检查中发现。
其临床病理分析对于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系统总结宫颈原位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组织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与随访观察等方面。
通过深入分析不同方面的内容,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本文将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案例,全面阐述宫颈原位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2. 正文2.1 宫颈原位腺癌的组织学特点分析宫颈原位腺癌是一种少见的宫颈癌前病变,主要来源于子宫颈腺体细胞。
其组织学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腺体增生:宫颈原位腺癌的组织学特点之一是腺体的明显增生。
正常情况下,宫颈腺体细胞呈单层分布,而在原位腺癌中,腺体数量明显增多,排列紊乱,甚至形成团块状。
2. 核形态学改变:宫颈原位腺癌的细胞核通常呈现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核浆比增大,核分裂象增多。
这些核形态学改变是诊断宫颈原位腺癌的重要标志之一。
3. 粘液分泌:宫颈原位腺癌细胞通常具有分泌功能,可产生大量粘液。
在组织学检查中,可见腺体腔内充满粘液,甚至形成囊性变。
4. 弥漫性生长:宫颈原位腺癌的组织学表现常呈弥漫性生长,累及宫颈上皮全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宫颈癌的病理诊断取材方法及手术方法分析
作者:李薇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32期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的不同取材方式对诊断的影响,评价手术方法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06年2月-200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宫颈疾病患者32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子宫涂片、阴道镜病理活检、TCT三种方式筛查宫颈癌。
将确诊为早期宫颈癌的患者按照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Ⅰ组20例患者采取开腹手术,Ⅱ组23例进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内复发率。
结果:TCT检查阳性率显著高于宫颈涂片与阴道镜检查,与其他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取材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2-0048-02
宫颈癌是一类高发的女性恶性生殖器肿瘤,好发于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等部位。
目前对宫颈癌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取材筛查及手术治疗方法较多[1]。
为寻找一个可靠、简便又适用于各类型医院的取材方法,笔者所在医院对以往的各种取材筛查方法进行对比。
对于最终确诊癌变的患者行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取得了不同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0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宫颈疾病患者320例的临床资料。
入选标准:有性生活史,无自觉症状,既往未参加宫颈细胞学检查,无子宫切除史或子宫颈锥切病史。
患者年龄20~77岁,中位年龄43.5岁。
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子宫颈涂片、阴道镜病理活检、液基细胞学检查三种方式进行宫颈癌筛查。
将TCT检测结果中阳性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3~75岁,其中早期原位癌31例,浸润癌12例。
按照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Ⅰ组20例,患者接受开腹手术;Ⅱ组23例,采用腹腔镜手术。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宫颈癌筛查(1)宫颈涂片。
宫颈木刮片巴氏涂片,取宫颈部少量细胞样品,置于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
(2)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采用SLC-100型阴道镜,每3~5 min
3%醋酸棉球擦拭宫颈阴道部位一次,净化上皮并使之肿胀,可清晰的观察到病变的表面形态。
复方碘液(碘30 g、碘化钾0.6 g、蒸馏水100 ml),碘实验阴性区域或可以病变部位可摄片。
(3)液基细胞学检查。
液基细胞刷于宫颈外口、颈管处刷取脱落细胞标本,将标本洗入AutoCyte PREP的保存液中,经过AutoCyte PREP制作成薄片,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检查。
1.2.2 手术方法Ⅰ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
麻醉后取适当体位,行开腹手术清扫切除子宫、盆腔及淋巴结等癌变病灶。
Ⅱ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手术开始前CO2气腹,腹腔镜下清扫切除子宫、盆腔及淋巴结,术后置管引流。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5年内疾病复发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三种检测方法比较
TCT检查阳性率高于宫颈涂片与阴道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三种检测方法结果
检测方法阳性(例)阴性(例)阳性率(%)
宫颈涂片(n=320) 17 303 5.31
阴道镜(n=320) 28 292 8.75
TCT薄片(n=320) 43 277 13.44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Ⅱ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组别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住院时间(d)
Ⅱ组(n=23) 202.4±26.9 315.9±29.1 7.1±1.4
Ⅰ组(n=20) 269.7±23.1 396.5±33.2 10.3±1.6
2.3 并发症及5年复发率比较
手术后复查,Ⅰ组患者无子宫周围脏器损伤,感染3例,淋巴囊肿2例,并发症发生率25.00%。
Ⅱ组子宫周围脏器损伤2例,未发生感染,无淋巴囊肿,并发症发生率8.70%。
Ⅰ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术后随访5年,Ⅰ组复发2例(10.00%),Ⅱ组无1例复发,两组5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自巴氏染色应用以来,宫颈涂片在早期诊断子宫颈癌变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认为巴氏染色的临床应用有非常大的局限[3]。
阴道镜也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通过阴道镜可将病灶成倍放大,为临床医生提供清晰、精确的病灶范围,以判断疾病的进展情况。
TCT检测是目前临床中公认的癌变诊断最为准确的一种检测手段,该方式可很大程度缩小阅片范围,为观察者提供清晰的视野。
采用湿润固定的细胞核结构清晰,假阴率较低。
本研究中AutoCyte PREP液基细胞薄片检出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巴士涂片和阴道镜检查。
目前,手术仍然是宫颈癌治疗的首选方式。
尤其是早期宫颈癌的手术的治疗方式,对宫颈癌死亡率的降低有决定性意义。
按照手术路径的不同笔者将临床手术大致分为两类: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
前者能够为操作者提供广泛、清晰的术野,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组织,且可以彻底清除癌变病灶。
但开腹手术对患者创伤大,历时较长,术中出血量大。
与之相比,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较容易恢复。
本研究中开腹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
(396.5±33.2)ml,而腹腔镜组为(315.9±29.1)ml,有显著性降低。
此外,腹腔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有显著性缩短。
本研究中行腹腔镜手术的23例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发生率仅为8.70%,5年内无1例复发。
而开腹手术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达25.00%,5年内复发率10.00%。
提示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早期宫颈癌的并发症,降低5年内复发率。
参考文献
[1]刘威,陈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68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75-76.
[2]李晓燕.阴道镜下活检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6):1122.
[3]李云晶.不同手术方式在宫颈癌早期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7):83-84.
(收稿日期:2013-06-08)(编辑:朱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