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原创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B,XY Hospital ,CSU ,
α-氨基己酸 氨基己酸 氨甲环酸 出血部位及程度 血栓部位及程度 病情缓急 血流动力学状态 年龄 其他临床情况
抑 制 纤 溶
血小板 洗涤红细胞 抗凝血酶制剂 新鲜冰冻血浆 凝血酶原制剂 冷沉淀
切除子宫 抗生素 控制休克 补充血容量 维持血压 辅助通气 激素? 激素? 抗肿瘤治疗 其他相应治疗
但这些临床试验都没有统计学差异,而且一项较大 规模的临床研究没有发现大剂量的AT III可以改善 重度败血症患者的死亡率。因而AT III用于DIC治 疗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FB,XY Hospital ,CSU ,
加强抗凝途径治疗进展(2) 治疗进展(2
合成的FX抑制剂JTV-803可以使AT III保持 一定浓度,减少脏器为血栓形成,降低 DIC死亡率。
A+B+
停止
评 分
FB,XY Hospital , , 积分(>5:overt DIC;<5:non-overt DIC?) C+DCSU
NonNon-overt DIC评分系统Taylor et al, 2001 (2) DIC评分系统Taylor
原发病(有:2 ; 无:0) 血小板计数 (>100x109/L: 0; <100x109/L: 1)+ 可溶性纤维蛋白和D-D二聚 体(Normal: 0; Elevated: 1)+ PT延长(<3s: 0; >3s: 1)+ 抗凝血酶(正常-1;降低1) 蛋白C (正常-1;降低1) TAT复合物(正常-1;升高1) …(正常-1;异常 1) 积分 A
FB,XY Hospital ,CSU ,
加强抗凝途径治疗进展(2) 治疗进展(2
蛋白C用于DIC的治疗
一些试验研究及小样本临床研究表明用血浆蛋白C可 以降低DIC相关的死亡率。 血浆PC可以使出凝血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使明显升高 的PAI-1很快降低。 重组APC由于同时具有抗凝活性又有抗炎活性,可能 会在DIC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一项对脓毒血症DIC的临床研究显示重组APC可以降低 死亡率(24.7% vs 30.8%),同时使严重出血增加 (3.5% vs 2.0%)。
FB,XY Hospital ,CSU ,
分子标记物之凝血和抗凝血试验
凝血酶原片段1+2(F1+2)测定 纤维蛋白肽A(FPA)测定 组织因子(TF)测定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测定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测定 抗凝血酶Ⅲ (AT-Ⅲ)测定
FB,XY Hospital ,CSU ,
感染、外伤等 促炎因子 IL TF介导 凝血激活 TNF-α 抑制 生理性抗凝 PAI-1 抑制纤溶
微血管血栓形成 FB,XY Hospital ,CSU ,
病程进展
无DIC症状 症状
起始阶段 APTT 和 PT 缩短
纤溶活性增高
死亡
微血栓形成
消耗早期 血小板减少
D-二聚体和 二聚体和SFM升高 二聚体和 升高
一般病例实验诊断(2 一般病例实验诊断(2)
PT延长或缩短3s以上(肝病>5s),APTT 自然延长或缩短10s以上。 AT-Ⅲ:A<60%(不适用于肝病)或蛋白C (PC)活性降低。 血浆纤溶酶原抗原(PGL:Ag)<200/L。 因子Ⅷ:C活性<50%(肝病必备)。 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80pg/ml或凝 血酶调节蛋白(TM)较正常增高2倍以上。
FB,XY Hospital ,CSU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 验 室 检 测 可 信 度
凝血酶原片段F1+2 D-二聚体
AT-III
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 纤维蛋白肽A 血小板因子4
FDP
血小板计数 鱼精蛋白试验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时间
PT APTT
FB,XY Hospital ,CSU ,
诊断标准
FB,XY Hospital ,CSU ,
Overt-DIC评分系统Taylor Overt-DIC评分系统Taylor et al, 2001 (1)
是 否 是否有引起DIC的基础疾病
Date Hour 血小板计数 (>100x109/L: 0; <100x109/L: 1; <50x109/L: 2) 可溶性纤维蛋白和D-D二聚体 (Normal: 0; Elevated: 2; High: 3) PT延长(<3s: 0; 3-6s: 1; >6s: 2) 纤维蛋白原(>1g/L: 0; <1g/L: 1) d hr A B C D
FB,XY Hospital ,CSU ,
加强抗凝途径治疗进展(2) 治疗进展(2
AT III :可能在内皮细胞水平防止损伤及进一步 的高凝状态,近来的研究表明它可能具有抗炎作用。
Inthorn等发现重度败血症患者应用AT III可明显改善 DIC症状、改善肝、肾及肺功能。 Baudo等发现AT III可降低败血症休克患者的死亡率。 Eisele等发现使用5天AT III可降低第30天的死亡率。
恢复
微血栓形成和出血 消耗晚期 血小板明显减少 APTT和PT延长 和 延长
FB,XY Hospital ,CSU ,
DIC的实验室表现及分子标记物 DIC的实验室表现及分子标记物
FB,XY Hospital ,CSU ,
FB,XY Hospital ,CSU ,
筛 选 试 验
血小板计数(PLT)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纤维蛋白原含量(Fg)测定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DP)测定
FB,XY Hospital ,CSU ,
抗炎治疗治疗进展(3) 治疗进展(3
炎症因子参与了DIC的发生,有一些研究 通过干预炎症因子网络(TNF、IL-1)来 治疗DIC。结果有所不同。有II、III期临床 试验表明IL-1抑制剂可以改善某些病人的 预后,但是另外的一项III期临床试验未发 现差别。用TNF抑制剂进行的临床研究的 结果也不一致。因而目前针对炎症因子的 DIC治疗效果尚不能下结论。
皮下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 抗凝血酶制剂 抗血小板制剂 静脉肝素? 静脉肝素? 水蛭素? 水蛭素?
FB,XY Hospital ,CSU ,
抑制组织因子途径的激活治疗进展(1) 治疗进展(1
由于TFPI有以下特点,有理由用于DIC的 治疗:
TFPI可以与FX形成复合物,而后又与TF/FVII 形成复合物抑制凝血过程,TF在DIC的凝血中 的关键作用; TFPI是生理性TF抑制剂; 受到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并释放TFPI;
FB,XY Hospital ,CSU ,
抑制组织因子途径的激活治疗进展(1) 治疗进展(1
TFPI用于治疗DIC的动物及及临床实验结果: 可减轻内毒素引起的凝血反应呈剂量依赖。 可抑制内毒素和脑凝血激酶引起的消耗性凝血 因子缺乏。 给狒狒可以抑制大肠杆菌菌血症时的凝血活性, 降低死亡率。 兔腹膜炎模型试验表明TFPI可以改善DIC症状、 降低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死亡率。 已有临床II期试验在进行。
FB,XY Hospital ,CSU ,
DIC发生机制 DIC发生机制
FB,XY Hospital ,CSU ,
生理凝血机制
FB,XY Hospital ,CSU ,
TF途径为主的共同机制 TF途径为主的共同机制
低血压 内毒素 内毒素 中暑 烧伤 抗原-抗体 血管炎 肿瘤 抗 原 血管瘤 产科意外
1999年10月,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 术研讨会提出DIC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 实验诊断
一般病例实验诊断 疑难病例的实验诊断 特殊病例的实验诊断 DIC前期(Pre-DIC)的实验诊断
国内 日本
FB,XY Hospital ,CSU ,
临床诊断
存在易致DIC的基础疾病,如感染、恶性 肿瘤、病理产科、大型手术及创伤等。 另有下列二项以上临床表现:
FB,XY Hospital ,CSU ,
肝素的应用治疗进展(4) 治疗进展(4
肝素在DIC的早期、中期时使用有一定疗 效 虽能有效地阻断内毒素引起的DIC过程,但 并不能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发生。
肝素可能加速某些病理过程的信号传递。 肝素可能对微血管的内皮功能不利。 肝素可能妨碍了ATIII的抗炎作用。
FB,XY Hospital ,CSU ,
纤溶系统在DIC中作用 纤溶系统在DIC中作用
纤溶酶原 U-PA
接触系统
因子Ⅻ 因子Ⅻa
PAI-1/2/3
T-PA
C1抑制剂
纤溶酶
α2抗纤溶酶
纤维蛋白降解 FB,XY Hospital ,CSU ,
细胞因子在DIC发生中的调节作用 细胞因子在DIC发生中的调节作用
目前肝素的使用上有争议
FB,XY Hospital ,CSU ,
谢
谢
!
FB,XY Hospital ,CSU ,
严重或多发性出血; 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障碍或休克; 广泛性皮肤、粘膜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脱 落及溃疡形成,或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脏 器功能衰竭; 抗凝治疗有效。 FB,XY Hospital ,CSU ,
一般病例实验诊断 (1)
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 PLT进行性下降<100×109/L(肝病、白血病 50×109/L),或有两项以上血小板活化分子标 志物血浆水平升高:β-TG,PF4,血栓烷B2 (TXB2),P-选择素。 血浆Fg含量<1.5g/L(肝病<1.0g/L,白血病 <1.8g/L)或>4.0g/L,或呈进行性下降。 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肝病 >60mg/L)或血浆D-D水平较正常增高4倍以上 (阳性)。 FB,XY Hospital ,CSU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研究进展
FB,XY Hospital ,CSU ,
概念
DIC是一种获得性综合征,其特征是血管内 凝血系统激活而且失去局限性,它既可由 微血管体系损伤引起也可促进微血管体系 损伤。如果这种损伤严重,则可导致多器官 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 注意:
①没有强调纤溶作为DIC的必备条件 ②没有强调DIC是获得性出血综合征 ③强调DIC的病变主要累及微血管体系。
分子标记物之纤溶试验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测定 D-二聚体(D-D)测定 α2-抗纤溶酶(α2-AP)测定 纤溶酶原(PLG)测定 纤维蛋白肽Bβ1-42(Bβ1-42)和纤维蛋白 肽Bβ15-42(Bβ15-42)测定
FB,XY Hospital ,CSU ,
血小板试验
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测定 血小板4因子(PF4)测定 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n,曾称 GMP-140)测定
升高,稳定, 降低 降低,稳定, 升高 降低,稳定, 升高
B C D
E F G H
FB,XY Hospital ,CSU ,
A+B+…+H
治疗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生命支持措施(维持血容量、血压、呼吸 等生命基本参数正常),个体化治疗 病因治疗 促进促炎-抗炎平衡 抗栓(阻断微血栓形成) 替代治疗。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纤 维蛋白原
TNF
低血压 低氧 酸中毒
G+细菌感染
巨噬-单核细胞
IL-1
组织细胞和体液
血管内皮细胞— 中性粒细胞 组织因子 FB,XY Hospital ,CSU ,
生理性抗凝作用减弱
抗凝因子如AT、蛋白C及蛋白S消耗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以及其 他细胞分泌促炎细胞肽(以TNF、IL-1为 主)
使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F介导凝血 抑制凝血酶调制素(TM)和内皮蛋白C受体 (EPCR)的表达
α-氨基己酸 氨基己酸 氨甲环酸 出血部位及程度 血栓部位及程度 病情缓急 血流动力学状态 年龄 其他临床情况
抑 制 纤 溶
血小板 洗涤红细胞 抗凝血酶制剂 新鲜冰冻血浆 凝血酶原制剂 冷沉淀
切除子宫 抗生素 控制休克 补充血容量 维持血压 辅助通气 激素? 激素? 抗肿瘤治疗 其他相应治疗
但这些临床试验都没有统计学差异,而且一项较大 规模的临床研究没有发现大剂量的AT III可以改善 重度败血症患者的死亡率。因而AT III用于DIC治 疗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FB,XY Hospital ,CSU ,
加强抗凝途径治疗进展(2) 治疗进展(2
合成的FX抑制剂JTV-803可以使AT III保持 一定浓度,减少脏器为血栓形成,降低 DIC死亡率。
A+B+
停止
评 分
FB,XY Hospital , , 积分(>5:overt DIC;<5:non-overt DIC?) C+DCSU
NonNon-overt DIC评分系统Taylor et al, 2001 (2) DIC评分系统Taylor
原发病(有:2 ; 无:0) 血小板计数 (>100x109/L: 0; <100x109/L: 1)+ 可溶性纤维蛋白和D-D二聚 体(Normal: 0; Elevated: 1)+ PT延长(<3s: 0; >3s: 1)+ 抗凝血酶(正常-1;降低1) 蛋白C (正常-1;降低1) TAT复合物(正常-1;升高1) …(正常-1;异常 1) 积分 A
FB,XY Hospital ,CSU ,
加强抗凝途径治疗进展(2) 治疗进展(2
蛋白C用于DIC的治疗
一些试验研究及小样本临床研究表明用血浆蛋白C可 以降低DIC相关的死亡率。 血浆PC可以使出凝血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使明显升高 的PAI-1很快降低。 重组APC由于同时具有抗凝活性又有抗炎活性,可能 会在DIC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一项对脓毒血症DIC的临床研究显示重组APC可以降低 死亡率(24.7% vs 30.8%),同时使严重出血增加 (3.5% vs 2.0%)。
FB,XY Hospital ,CSU ,
分子标记物之凝血和抗凝血试验
凝血酶原片段1+2(F1+2)测定 纤维蛋白肽A(FPA)测定 组织因子(TF)测定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测定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测定 抗凝血酶Ⅲ (AT-Ⅲ)测定
FB,XY Hospital ,CSU ,
感染、外伤等 促炎因子 IL TF介导 凝血激活 TNF-α 抑制 生理性抗凝 PAI-1 抑制纤溶
微血管血栓形成 FB,XY Hospital ,CSU ,
病程进展
无DIC症状 症状
起始阶段 APTT 和 PT 缩短
纤溶活性增高
死亡
微血栓形成
消耗早期 血小板减少
D-二聚体和 二聚体和SFM升高 二聚体和 升高
一般病例实验诊断(2 一般病例实验诊断(2)
PT延长或缩短3s以上(肝病>5s),APTT 自然延长或缩短10s以上。 AT-Ⅲ:A<60%(不适用于肝病)或蛋白C (PC)活性降低。 血浆纤溶酶原抗原(PGL:Ag)<200/L。 因子Ⅷ:C活性<50%(肝病必备)。 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80pg/ml或凝 血酶调节蛋白(TM)较正常增高2倍以上。
FB,XY Hospital ,CSU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 验 室 检 测 可 信 度
凝血酶原片段F1+2 D-二聚体
AT-III
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 纤维蛋白肽A 血小板因子4
FDP
血小板计数 鱼精蛋白试验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时间
PT APTT
FB,XY Hospital ,CSU ,
诊断标准
FB,XY Hospital ,CSU ,
Overt-DIC评分系统Taylor Overt-DIC评分系统Taylor et al, 2001 (1)
是 否 是否有引起DIC的基础疾病
Date Hour 血小板计数 (>100x109/L: 0; <100x109/L: 1; <50x109/L: 2) 可溶性纤维蛋白和D-D二聚体 (Normal: 0; Elevated: 2; High: 3) PT延长(<3s: 0; 3-6s: 1; >6s: 2) 纤维蛋白原(>1g/L: 0; <1g/L: 1) d hr A B C D
FB,XY Hospital ,CSU ,
加强抗凝途径治疗进展(2) 治疗进展(2
AT III :可能在内皮细胞水平防止损伤及进一步 的高凝状态,近来的研究表明它可能具有抗炎作用。
Inthorn等发现重度败血症患者应用AT III可明显改善 DIC症状、改善肝、肾及肺功能。 Baudo等发现AT III可降低败血症休克患者的死亡率。 Eisele等发现使用5天AT III可降低第30天的死亡率。
恢复
微血栓形成和出血 消耗晚期 血小板明显减少 APTT和PT延长 和 延长
FB,XY Hospital ,CSU ,
DIC的实验室表现及分子标记物 DIC的实验室表现及分子标记物
FB,XY Hospital ,CSU ,
FB,XY Hospital ,CSU ,
筛 选 试 验
血小板计数(PLT)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纤维蛋白原含量(Fg)测定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DP)测定
FB,XY Hospital ,CSU ,
抗炎治疗治疗进展(3) 治疗进展(3
炎症因子参与了DIC的发生,有一些研究 通过干预炎症因子网络(TNF、IL-1)来 治疗DIC。结果有所不同。有II、III期临床 试验表明IL-1抑制剂可以改善某些病人的 预后,但是另外的一项III期临床试验未发 现差别。用TNF抑制剂进行的临床研究的 结果也不一致。因而目前针对炎症因子的 DIC治疗效果尚不能下结论。
皮下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 抗凝血酶制剂 抗血小板制剂 静脉肝素? 静脉肝素? 水蛭素? 水蛭素?
FB,XY Hospital ,CSU ,
抑制组织因子途径的激活治疗进展(1) 治疗进展(1
由于TFPI有以下特点,有理由用于DIC的 治疗:
TFPI可以与FX形成复合物,而后又与TF/FVII 形成复合物抑制凝血过程,TF在DIC的凝血中 的关键作用; TFPI是生理性TF抑制剂; 受到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并释放TFPI;
FB,XY Hospital ,CSU ,
抑制组织因子途径的激活治疗进展(1) 治疗进展(1
TFPI用于治疗DIC的动物及及临床实验结果: 可减轻内毒素引起的凝血反应呈剂量依赖。 可抑制内毒素和脑凝血激酶引起的消耗性凝血 因子缺乏。 给狒狒可以抑制大肠杆菌菌血症时的凝血活性, 降低死亡率。 兔腹膜炎模型试验表明TFPI可以改善DIC症状、 降低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死亡率。 已有临床II期试验在进行。
FB,XY Hospital ,CSU ,
DIC发生机制 DIC发生机制
FB,XY Hospital ,CSU ,
生理凝血机制
FB,XY Hospital ,CSU ,
TF途径为主的共同机制 TF途径为主的共同机制
低血压 内毒素 内毒素 中暑 烧伤 抗原-抗体 血管炎 肿瘤 抗 原 血管瘤 产科意外
1999年10月,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 术研讨会提出DIC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 实验诊断
一般病例实验诊断 疑难病例的实验诊断 特殊病例的实验诊断 DIC前期(Pre-DIC)的实验诊断
国内 日本
FB,XY Hospital ,CSU ,
临床诊断
存在易致DIC的基础疾病,如感染、恶性 肿瘤、病理产科、大型手术及创伤等。 另有下列二项以上临床表现:
FB,XY Hospital ,CSU ,
肝素的应用治疗进展(4) 治疗进展(4
肝素在DIC的早期、中期时使用有一定疗 效 虽能有效地阻断内毒素引起的DIC过程,但 并不能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发生。
肝素可能加速某些病理过程的信号传递。 肝素可能对微血管的内皮功能不利。 肝素可能妨碍了ATIII的抗炎作用。
FB,XY Hospital ,CSU ,
纤溶系统在DIC中作用 纤溶系统在DIC中作用
纤溶酶原 U-PA
接触系统
因子Ⅻ 因子Ⅻa
PAI-1/2/3
T-PA
C1抑制剂
纤溶酶
α2抗纤溶酶
纤维蛋白降解 FB,XY Hospital ,CSU ,
细胞因子在DIC发生中的调节作用 细胞因子在DIC发生中的调节作用
目前肝素的使用上有争议
FB,XY Hospital ,CSU ,
谢
谢
!
FB,XY Hospital ,CSU ,
严重或多发性出血; 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障碍或休克; 广泛性皮肤、粘膜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脱 落及溃疡形成,或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脏 器功能衰竭; 抗凝治疗有效。 FB,XY Hospital ,CSU ,
一般病例实验诊断 (1)
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 PLT进行性下降<100×109/L(肝病、白血病 50×109/L),或有两项以上血小板活化分子标 志物血浆水平升高:β-TG,PF4,血栓烷B2 (TXB2),P-选择素。 血浆Fg含量<1.5g/L(肝病<1.0g/L,白血病 <1.8g/L)或>4.0g/L,或呈进行性下降。 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肝病 >60mg/L)或血浆D-D水平较正常增高4倍以上 (阳性)。 FB,XY Hospital ,CSU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研究进展
FB,XY Hospital ,CSU ,
概念
DIC是一种获得性综合征,其特征是血管内 凝血系统激活而且失去局限性,它既可由 微血管体系损伤引起也可促进微血管体系 损伤。如果这种损伤严重,则可导致多器官 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 注意:
①没有强调纤溶作为DIC的必备条件 ②没有强调DIC是获得性出血综合征 ③强调DIC的病变主要累及微血管体系。
分子标记物之纤溶试验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测定 D-二聚体(D-D)测定 α2-抗纤溶酶(α2-AP)测定 纤溶酶原(PLG)测定 纤维蛋白肽Bβ1-42(Bβ1-42)和纤维蛋白 肽Bβ15-42(Bβ15-42)测定
FB,XY Hospital ,CSU ,
血小板试验
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测定 血小板4因子(PF4)测定 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n,曾称 GMP-140)测定
升高,稳定, 降低 降低,稳定, 升高 降低,稳定, 升高
B C D
E F G H
FB,XY Hospital ,CSU ,
A+B+…+H
治疗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生命支持措施(维持血容量、血压、呼吸 等生命基本参数正常),个体化治疗 病因治疗 促进促炎-抗炎平衡 抗栓(阻断微血栓形成) 替代治疗。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纤 维蛋白原
TNF
低血压 低氧 酸中毒
G+细菌感染
巨噬-单核细胞
IL-1
组织细胞和体液
血管内皮细胞— 中性粒细胞 组织因子 FB,XY Hospital ,CSU ,
生理性抗凝作用减弱
抗凝因子如AT、蛋白C及蛋白S消耗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以及其 他细胞分泌促炎细胞肽(以TNF、IL-1为 主)
使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F介导凝血 抑制凝血酶调制素(TM)和内皮蛋白C受体 (EPCR)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