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03
工程弹塑性力学课件
目 录
• 弹塑性力学基础 •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 塑性力学基本理论 • 工程应用实例 • 工程弹塑性力学展望
01
弹塑性力学基础
弹塑性力学定义
弹塑性力学
弹塑性力学是一门研究材料在弹 性极限和塑性极限内应力、应变 行为的科学。它广泛应用于工程 领域,为各种结构设计和分析提
供理论基础。
有限差分法
将物体的位移表示为离散的点的 差分形式,通过求解这些点的位 移来近似求解整个物体的位移。
边界元法
将物体的边界离散化为有限个小 的单元,通过求解这些单元的力 学行为来近似求解整个物体的边 界力学行为。
03
塑性力学基本理论
塑性力学基本概念
01
02
03
塑性力学
塑性力学是研究材料在达 到屈服点后,发生不可逆 变形时行为和特性的学科 。
边界元法
通过在边界上离散化求解微分方程的方法,可以减少未知数的数量 ,提高求解效率。
有限差分法
将微分方程转化为差分方程,通过迭代求解的方法得到近似解。
04
工程应用实例
桥梁工程弹塑性分析
总结词
桥梁结构稳定性
详细描述
桥梁工程弹塑性分析主要关注桥梁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分 析桥梁在不同载荷下的弹塑性响应,评估其承载能力和安 全性。
总结词
材料非线性
详细描述
桥梁工程中的材料多为金属或复合材料,这些材料的弹塑 性行为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在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 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弹塑性变形和破坏。
总结词
结构优化设计
详细描述
基于弹塑性分析的结果,可以对桥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 。
弹塑性力学课件第三章
zx C61x C62 y C63z C64 xy C65 yz C66 zx
C ij
ijkl kl
Cijkl Cijlk
2021/1/10
4
第三章 本构关系
一、线性弹性体的本构方程——具有一个弹性对称面的线
性弹性体
x
y
C11
C12 C22
C13 C23
C14 C24
2021/1/10
10
第三章 本构关系
一、线性弹性体的本构方程——各向同性弹性体
x
1 E
x
( y
z ) ,
xy
1 G
xy
y
1 E
y
( x
z ) ,
yz
1 G
yz
z
1 E
z
( x
y ) ,
zx
1 G
zx
ij 1Eij Ekkij
2021/1/10
11
第三章 本构关系 一、线性弹性体的本构方程——各向同性弹性体
0 x
0
y
z xy
C33 0 0
对
C44 0
0 z
0
xy
yz
zx
称
C55
0 C66
yz zx
2021/1/10
6
第三章 本构关系 一、线性弹性体的本构方程——正交各向异性弹性体
x y z xy
1 Ex
xy
1 Ey
对
xz
yz
弹塑性力学课件第三章
第三章 本构关系
本章学习要点:
掌握各项同性材料的广义Hooke定律 掌握弹性应变能密度函数的概念及计算 理解初始屈服、后继屈服以及加卸载的概 念 掌握几个常用的屈服条件 理解弹塑性材料的增量和全量本构关系的 基本概念
工程弹塑性力学-第三章_应力-应变关系
11 C1 C2 11 C2 22 C1 C2 22 C2 33 C1 C2 33 C2 23 2C3 23 31 2C3 31 12 2C312
JUST
C33 C44 C55
弹性矩阵
C11 C 22 D
则广义胡克定律又可写为:
C33 C44 C55
D
由于弹性举证为对称矩阵, 即使各向异性材料其常数 也为21个。
JUST
3.2 广义胡克定律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江苏科技大学
C11 C11 C33 C1 C12 C23 C31 C2 C C C C 55 66 3 44
应力与应变关系
C1 C2 C 1 D
C2 C2 C1
0 0 0 C3
0 0 0 0 0 0 0 C3 0 C3 0
dA dK ij dV ij V dt dt
绝热过程
du dA dK dQ ij ij dV , 0 V dt dt dt dt
对于单位体积的内能: 存在势函数:
dui* ij ij dt
dW ij d ij
dW
W d ij ij
得: ij 由
ij 1i j , ij 0i j
1 ij 11 22 33 ij E 1
1 1 11 22 33 11 11 11 22 33 E 1 E 1 22 22 11 33 12 1 12 , 13 1 13 , 23 1 23 E 2G 2G 2G 1 33 33 11 22 E
第三章 屈服准则
• 下一章来解决材料屈服后的应力应变的本构关系.
弹塑性力学基础---主讲:韩志仁
1. 屈服
物体受到荷载作用后,
随着荷载增大,由弹性状
态到塑性状态的这种过渡,
叫做屈服。
加载路径
2. 屈服条件
屈服点
物体内某一点开始产 生塑性应变时,应力或应 变所必需满足的条件,叫 做屈服条件。
only twist
Twist and extension
著名的Taylor和Quinney铜管拉扭 屈服试验(1931)
弹塑性力学基础---主讲:韩志仁
3. 屈服函数
一般情况下,屈服条件 与应力、应变、时间、温度 等有关,而且是它们的函数, 这个函数F称为屈服函数。
在不考虑时间效应(如应 变率)和温度的条件下:
在不考虑应力主轴旋转 情况下,可以用三个主应力 分量或应力不变量表示:
F( ij ,ij ,t,T ) 0
弹塑性力学基础---主讲:韩志仁
第三章 屈服准则
(yield criteria)
弹塑性力学基础---主讲:韩志仁
塑性模型三要素
屈服条件 流动法则
硬化规律
判断何时 达到屈服
屈服后塑性应变 增量的方向,也 即各分量的比值
决定给定的应力 增量引起的塑性 应变增量大小
弹塑性计算分 析的首要条件
弹塑性力学基础---主讲:韩志仁
这条曲线如图所示的红色曲线. 如果一个应力状态在这条曲线
弹塑性力学-第3章 应变状态
第三章 应变状态理论在外力、温度变化或其他因素作用下,物体内部各质点将产生位置的变化,即发生位移。
如果物体内各点发生位移后仍保持各质点间初始状态的相对位置,则物体实际上只发生了刚体平移和转动,这种位移称为刚体位移。
如果物体各质点发生位移后改变了各点间初始状态的相对位置,则物体同时也产生了形状的变化,其中包括体积改变和形状畸变,物体的这种变化称为物体的变形运动或简称为变形,它包括微元体的纯变形和整体运动。
应变状态理论就是研究物变形后的几何特性。
即给定物体内各点变形前后的位置,确定无限接近的任意两点之间所连矢量因物体变形所引起剧烈变化。
这是一个单纯的几何问题,并不涉及物体变形的原因,也就是说并不涉及物体抵抗变形的物理规律。
本章主要从物体变形前后的几何变化论述物体内一点的应变状态。
位移与线元长度、方向的变化坐标与位移设变形前物体上各点的位置在笛卡尔坐标(Descarter coordinate)系的轴(X 、、Y、Z )上的投影为(z y x ,,),又设物体上各点得到一位移,并在同一坐标轴上的投影为(u 、v 、w ),这些位移分量可看作是坐标(z y x ,,)的函数。
于是物体上任点的最终位置由下述坐标值决定。
即⎪⎭⎪⎬⎫+=+=+=),,(),,(),,(z y x w z z y x v y z y x u x ζηξ上式中函数u 、v 、w 以及它们对坐标(z y x ,,)的偏导数假设是连续的,则式确定了变量(z y x ,,)与),,(ζηξ之间的关系。
因为物体中变形前各点对应看变形后的各点,因此式是单值的,所以式可看成是坐标的一个变换。
如果在中,假设00,y y x x ==,则由式可得如下三个方程⎪⎭⎪⎬⎫+=+=+=),,(),,(),,((00000000z y x w z z y x v y z y x u x ςηξ式决定了一条曲线,曲线上各点Λ,,21**M M ,在物体变形前为平行于z 轴的直线(00,y y x x ==)上(图。
《弹塑性力学》课件
材料的弹塑性行为模拟
材料的弹塑性行为模拟是研究材料在 不同应力状态下表现出的弹塑性性质 ,对于理解材料的力学行为和优化材 料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弹塑性行为模拟的方法包括分子 动力学模拟、有限元分析等。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可以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 之间的关系,预测材料的弹塑性行为 。
THANKS
感谢观看
弹塑性力学在工程实践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工程实践中,由于材料和结 构的复杂性,弹塑性力学应 用面临诸多挑战,如非线性 行为、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的确定等。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需要采 用先进的数值计算方法和实 验技术,提高模拟精度和可
靠性。
此外,加强跨学科合作,将 弹塑性力学与计算机科学、 物理学等学科相结合,可以 推动工程实践中的弹塑性力 学应用不断发展。
《弹塑性力学》课件
目录
• 弹塑性力学概述 • 弹性力学基础 • 塑性力学基础 • 材料弹塑性性质 • 弹塑性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01
弹塑性力学概述
弹塑性力学的定义
弹塑性力学是一门研究材料在弹性和 塑性范围内行为的学科。它主要关注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行为, 以及这种行为与材料内部应力、应变 的关系。
塑性
材料在应力超过屈服极限后发生的不可逆变形。
屈服准则
描述材料开始进入塑性状态的应力条件。
塑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应力平衡方程
01
描述受力物体内部应力分布的平衡关系。
几何方程
02
描述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应变与位移的关系。
屈服准则
03
确定材料进入塑性状态的条件。
弹塑性力学第三章
b
y
b
x
图 3-1b
§ 3-1
多项式解答
♦ 同理,应力函数
cy 2
c 0
O
能解决矩形板在 x 方向受 均布拉力(设 c> 0 )或均 布压力 (设 c < 0 ) 的问 题,图3-1c 。
2
2 2Φ 12kxy Φ x 2 3 y 2 0 y h x 2Φ 6ky 2 3k 3 xy xy h 2h
O l y
h x
(2)边界条件:
上下边界
y y h 2
0
2
xy y h 2
h 6k 3k 2 0 3 h 2h
y
图 3-1 a
§ 3-1
多项式解答
可见,应力函数 ax 能
2
2a
O
解决矩形板在y方向受均布 拉力(设a > 0)或均布压 力(设a < 0)的问题。
2a
y 图 3-1a
x
§ 3-1
多项式解答
(2) bxy
b 0
b b
O
x 0, y 0, xy yx b
12 M x 3 y, y 0, xy yx 0 代入式(a),得: h
M x y, y 0, xy yx 0 I 结果与材料力学中完全相同。 对于长度l 远大于深度h 的梁,上面答案 是有实用价值的;对于长度l与深度h 同等大 小的所谓深梁,这个解答是不准确的。
弹塑性力学(浙大通用课件)通用课件
塑性力学
研究材料在塑性状态下应 力和应变行为的科学。
塑性力学的基本假 设
塑性变形是连续的,且不改变物质的性质。 塑性变形过程中,应力和应变之间存在单值关系,且该关系是连续的。 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内部的应力状态是稳定的,不会出现应力振荡或波动。
塑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应力平衡方程
在塑性状态下,物体的内部应力场满 足平衡方程,即合力为零。
应变协调方程
本构方程
在塑性状态下,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 系由本构方程描述,该方程反映了材 料的塑性行为特性。
在塑性状态下,物体的应变状态满足 应变协调方程,即应变是连续的。
塑性力学的边值问题
01
塑性力学中的边值问题是指给定 物体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求 解物体内部的应力和应变状态的 问题。
02
边值问题可以通过求解微分方程 或积分方程来解决,具体方法取 决于问题的具体形式和条件。
04
材料弹塑性性质
材料弹性性质
弹性模量
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所表现出的 刚度,反映了材料抵抗弹性变形
的能力。
泊松比
描述材料在受到压力时横向膨胀 的程度,反映了材料在弹性变形
阶段的横向变形特性。
弹性极限
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所能承受的 最大应力,超过该应力值材料将
发生不可逆的塑性变形。
材料塑性性 质
屈服点
解析法的优点是精度高、理论严 谨,但缺点是适用范围较窄,对
于复杂问题难以得到解析解。
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是一种将连续的求解域离散化为有限个小的单元,通过求解这些小单元的 解来逼近原问题的求解方法。
它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能够处理大规模的问题,并且可以方便 地处理非线性问题。
弹塑性力学课件
.
第三讲:应力应变分析
. 弹塑性力学研究生核心课程 任晓丹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October 10, 2016
任晓丹
第三讲:应力应变分析
应力分析 应变分析 应力应变关系
EulerCauchy 应力原理
Ti
( n)
= lim
∆Fi dFi = ∆s→0 ∆S dS
任晓丹
任晓丹 第三讲:应力应变分析
σij − σδij = 0
应力分析 应变分析 应力应变关系
应力偏量
定义静水应力: 1 1 1 σm = Tr(σ ) = σii = (σ1 + σ2 + σ3 ) 3 3 3 应力偏量定义为: sij = σij − σm δij 应力偏量表示纯剪应力状态,对于很多材料,是其重要的破 坏控制机制,所以应力偏量应用十分广泛。 J1 、J2 和 J3 分别称为应力偏张量的第一、第二、第三不变 量。由于 J1 = 0,因此,一点的应力状态也可以用 I1 、J2 和 J3 表示。
任晓丹
第三讲:应力应变分析
应力分析 应变分析 应力应变关系
(第二)平衡方程
合力矩为零 ∫ MO = ∫∂ Ω =
∂Ω
∫ r × TdS + ϵijk xj Tn k dS +
Ω
∫
r × FdΩ ϵijk xj Fk dΩ = 0
Ω
第一项 ∫ R1 =
∂Ω
∫ ϵijk xj σmk nm dS =
Ω
′ ′ βki tk = σij nl βlj ⇒ βmi βki tk = δmk tk = tm = βmi σij nl βlj
应力转轴公式 (张量表达)
工程弹塑性力学教学课件
实验设备与实验原理介绍
实验设备
弹塑性力学实验中常用的设备包括压力机、拉伸机、压缩机 、弯曲机等。
实验原理
介绍弹塑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基 本概念、应力应变关系、屈服准则等。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方法介绍
实验操作
详细介绍实验操作步骤,包括试样制备、加载方式选择、数据采集等。
数据处理方法
工程弹塑性力学教学 课件
目录
• 弹塑性力学概述 • 弹塑性力学基础知识 • 弹塑性力学分析方法 • 弹塑性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 弹塑性力学实验与实践教学 • 总结与展望
01 弹塑性力学概述
弹塑性力学定义与分类
弹塑性力学定义
弹塑性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状态下 ,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相互作用的学 科。
塑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包括屈服条件方程、流动法则方程、 强化法则方程等。
弹塑性力学基本原理
弹塑性本构关系
描述材料在弹塑性状态下的应力 应变关系。
弹塑性稳定性理论
研究结构在弹塑性状态下的稳定性 问题。
弹塑性极限分析
确定结构在弹塑性状态下的极限承 载能力。
03 弹塑性力学分析方法
弹性力学分析方法
弹性力学基本原理
弹塑性力学基础知识
02
弹性力学基础知识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
包括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 等。
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
包括应力、应变、弹性模量等。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包括平衡方程、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等。
塑性力学基础知识
塑性力学的基本概念
塑性力学的基本应用
包括屈服条件、流动法则、强化法则 等。
包括压力加工、材料强度、结构稳定 性等。
弹塑性力学第3章
设一点应力:
四面体在所有力的作用下保持力的平衡
px = x l x yx l y + zx lz
py = xy l x y l y + zy lz pz = xz l x yz l y + z lz pi ij l j
x0 y0 z 0
px A= x l x A yx l y A+ zx lz A
sx x m
s1 1 m
sy y m
s2 2 m
sz z m
s3 3 m
偏应力的主轴方向与应力张量的主轴方向一致
J1 sx s y sz 0
2 2 J 2 s x s y s y sz sz s x s xy s2 s yz zx
对应的三个主应力的方向称之为主轴. 求解一点的主应力及主应力方向的基本公式
已知一点的应力为:
x xy xz ij yx y yz zx zy z
3.2.1 一点的应力状态
x xy xz ij yx y yz zy z zx
l x x l x xy l y xz l z l y yx l x y l y yz l z l z zx l x zy l y z l z
分别将 1 , 2 , 3 代入:
1 l x x l x xy l y 13 l z 1 l y yx l x y l y yz l z 1 l z zx l x zy l y z l z
弹塑性力学
—— 作用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外力
z
Q
X Y Z —— 面力矢量在坐标轴上投影
单位: 1N/m2 =1Pa (帕)
Z
k i
x O j
X
S Y
y
1MN/m2 = 106Pa = 1MPa (兆帕)
(1) F 是坐标的连续分布函数;
说明: (2) F 的加载方式是任意的;
l,m,n的线性齐次方程。若有非零解,则此方程组的 系数行列式应当等于零,即
x v xy xz yx y v yz 0 zx zy z v
展开行列式得到 其中
v I1 v I 2 v I 3 0
3 2
2 2 2 I 2 x y y z z x ( xy yz zx ) 2 2 2 I 3 x y z 2 xy yz zx ( x yz y zx z xy ) I1 x y z
( x v )l xy m xz n 0 yx l ( y v )m yz n 0 zx l zy m ( z v )n 0
几何关系
l m n 1
2 2 2
l,m,n不能同时为零 ,因此前式为包括三个未知量
y
x
Z
t/2
y
薄板如图:厚度为t,以薄板的中面为xy面,以垂直 于中面的任一直线为z轴,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 因板面上(z = t/2)不受力,所以有:
(
z z t 2
)
0, (
zx z t 2
)
0, (
弹塑性力学第三章 应力与应变讲解
式中:n和s分别为微分面的法线和切线方向的单位 矢量。全应力和应力分量之间有
n pn n
n pn s
pn2
2 n
(3.3)
研究具体问题时,总是在一个可以选定坐标系里进 行。对给定的直角坐标系,全应力还可以沿坐标系 方向进行分解。
p 的单位法向量,它与三个坐标轴之间的夹角余弦为 l1、l2、l3
则该主平面上的应力矢量 n 可表示为
pn n (3.14)
或
px py
l1 l2
(3.15)
pz
l3
式中: 表示主应力
将应力分量表达式(3.7)代入上式,经移项并整理后得
(
x
)l1
设给定的坐标系Oxyz下,某点M的应力张量为
ij yxx
xy y
xz yz
zx zy z
现让该坐标系原点不动,坐标轴任意旋转一个角度而得 到新坐标系Ox’y’z’,新旧坐标关系如下表:
x
y
z
X’ l11 cos(x ', x) l12 cos(x ', y) l13 cos(x ', z)
要使主方向存在,也即要使方程组(3.17)或(3 .18)有 非零解,则其系数行列式必须为零。
x yx zx
xy y
zy
xz yz 0 z
(3.19a)
方程组(3.19)也可以写成
det ij ij 0
(3.19b)
式(3.19)展开后,得
对面)上有9个应力分量。这9个应力分量的整
弹塑性力学第03章
xy
v x
u
y
x
1 E
( x
y
)
y
1 E
( y
x
)
or
x
1
E 2
(
x
y
)
y
E 1 2
( y
x
)
xy
2 (1 E
)
x
y
)
xy
E 2 (1
)
xy
及
z 0, 畸变。这种畸变很小,
yzxz 0
并与z无关,而是x,y的
z E (xy)
函数。它可以从此式中 独立地求出。
§3-2 平面问题的应力函数解法
▪ 应力解法则以应力分量作为基本未知量,前面 已说过,应力分量必须满足平衡微分方程以及静力 边界条件,这是保证物体的平衡的充要条件,但这 仅仅是静力上可能的平衡,不是实际存在的平衡, 这组应力分量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应力,而真正的应 力不仅要满足平衡微分方程与静力边界条件,还要 求与这组应力分量相应的应变分量满足应变协调方 程,这样才能既满足了物体的平衡又满足了物体的 连续,由此可知,应变协调方程在应力解法中是十 分重要的。以应力表示应变的物理方程代入应变协 调方程式中,得到以应力表示的协调方程。
▪ 问题:平面应力问题的以应力 表示的应变协调方程 类似三
维问题重新推导,能否直接用 三维的结论简化而来?
2y 2x 2xy x2 y2 xy
2(xy)(1) F xx F yy
2
2 x2
2 y2
应变协调方程(一般情况)
2 z 2 y 2 yz
y 2
z2
yz
2 x z2
2 z x 2
2. 取二次多项式为应力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这样, 这样,对于纯变形来说
δ S i = u i , j S j ⇒ δS i = ε i , j S j
现在说明应变张量 ε i, j 的物理意义。 的物理意义。 平行X轴 如S平行 轴,则 S x = S , S y = 0 平行
∂u ∂u Sx + Sy ∂x ∂y ⇒ ε = ∂u = ε = δ S x = δ S 11 x ∂x Sx S ∂v ∂v δS y = Sx + Sy ∂x ∂y
假定位移u,v为 的单值连续函数 的单值连续函数, 假定位移 为x,y的单值连续函数,按泰勒级数展开
∂u ∂u 2 2 u = u0 + Sx + S y + o( S x , S y ) ∂x ∂y ∂v ∂v 2 2 v = v 0 + S x + S y + o( S x , S y ) ∂x ∂y
o
u
P
∂u u+ dx ∂x A
x
∂v dx ∂x
v
y
v+ ∂v dy ∂y
B
P′
α
β
B′
v+
A′
u+
∂u dy ∂y
3
图2-5
同理可求得: 二、P点的切应变
εy
∂v = ∂y
o
u
P
∂u u+ dx ∂x A
x
∂v dx ∂x
v
y
P′ B
线段PA的转角:
α
β
B′
v+
A′
∂v (v + dx) − v ∂v ∂x α= = dx ∂x
应用弹塑性力学
1
第3章 应 变 章
弹性力学应变理论回顾 变形与应变的概念 主应变与应变偏量及其不变量 应变率的概念 应变协调方程
2
弹性力学应变理论回顾
在平面问题中,弹性体中各点都可能产生任意方向的位移。 通过弹性体内的任一点P,取一单元体PAB,如图所示。弹性体受 力以后P、A、B三点分别移动到P′、A′、B′。 一、P点的正应变 点的正应变 ∂u (u + dx) − u ∂u ∂x = εx = dx ∂x 在这里由于小变形,由y 方向位移v所引起的PA的伸缩 是高一阶的微量,略去不计。
则有两矢量的内积定义, 则有两矢量的内积定义,有
S1 = iS1 S 2 = jS 2
′ ′ S1′ • S 2 = S1′S 2 cos ϕ
′ ′ ′ ′ ′ ′ S1 • S 2 = ( S1 x i + S1 y j ) • ( S 2 x i + S 2 y j ) ′ ′ ′ ′ = S1 x • S 2 x + S1 y • S 2 y
2
∂ 2ε y
∂ 2γ xy
这个关系式称为形变协调方程或相容方程 形变协调方程或相容方程。也就是说,连续体的 形变协调方程或相容方程 形变分量不是互相独立的,要满足相容方程,才能保证对应的位 移分量存在。如果任取的形变分量,如果不满足相容方程,那 么三个几何方程中的任意两个求出的位移分量,将不能满足第 三个几何方程。
转动张量为
1 ∂u ∂v 1 ∂u ∂w 0 ( − ) ( − ) 2 ∂y ∂x 2 ∂z ∂x 1 ∂v ∂w 1 (− ∂u + ∂v ) wi , j = 0 ( − ) 2 ∂y ∂x 2 ∂z ∂y 1 ∂u ∂w 1 ∂v ∂w (− + ) 0 (− + ) 2 ∂z ∂y 2 ∂z ∂x
7
设有一弹塑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变形。 设有一弹塑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变形。图中实线轮 廓为变形前的状态,虚线为变形后的状态。物体中的点A 廓为变形前的状态,虚线为变形后的状态。物体中的点 和B,变形后的位置为 和B′ ,变形后的位置为A′和 各点的位移可以用其方向的位移分量表示。 各点的位移可以用其方向的位移分量表示。因而只要确定 了物体各点的位移,物体的变形状态就确定了。 了物体各点的位移,物体的变形状态就确定了。因物体各 点的位移一般是不同的, 点的位移一般是不同的,故位移分量应为坐标的函数
15
对于三维情况, 对于三维情况,应变张量为
ε i, j
∂u ∂x 1 ( ∂u + ∂v ) = 2 ∂y ∂x 1 ∂u ∂w ( + ) 2 ∂z ∂x
1 ∂u ∂v ( + ) 2 ∂y ∂x ∂v ∂y 1 ∂v ∂w ( + ) 2 ∂z ∂y
1 ∂u ∂w ( + ) 2 ∂z ∂x 1 ∂v ∂w ( + ) 2 ∂z ∂y ∂w ∂z
17
如果有两个矢量,变形前分别平行于 ),i,j 如果有两个矢量,变形前分别平行于Ox,Oy轴(图3-3), 轴 ), 分别为Ox,Oy方向的单位矢量,则 方向的单位矢量, 分别为 方向的单位矢量
S1′ = i (δS1x + S1 ) + jδS1 y 变形后 ′ = iδS 2 x + j (δS 2 y + S 2 ) S2
1 ∂u ∂v 0 0 ( − ) 0 2 ∂y ∂x 1 ∂v ∂u 0 0 0 wi , j = 2 ( ∂ x − ∂ y ) 0 0 0 0
ε i, j 即应变张量,wi , j 即转动变量。 即应变张量, 即转动变量。
′ ′ δS x = S x − S x = ( x ′ − x) − ( x0 − x0 ) ′ δS y = S ′ − S x = ( y ′ − y ) − ( y 0 − x0 ) y
11
于是有 δS = ∂u S + ∂u S x x y ∂x ∂y
简写为
∂v ∂v δS y = S x + S y ∂x ∂y
v+
∂v dy ∂y
u+
∂u dy ∂y
∂u β= 同理可得线段PB的转角: ∂y ∂v ∂u γ xy = α + β = + 所以 ∂x ∂y
4
因此得到平面问题 的几何方程:
∂u ε x = ∂x ∂v ε y = ∂y ∂v ∂u + γ xy = ∂x ∂y
由几何方程可见,当物体的位移 分量完全确定时,形变分量即可完全 确定。反之,当形变分量完全确定时, 位移分量却不能完全确定。
由 s x , s y 的任意性
∂u ∂v = =0 ∂x ∂y
∂u ∂v + =0 ∂y ∂x
同样的,当在 平面和Oxz平面 同样的,当在Oyz平面和 平面和 平面 讨论时,可得出另外三个条件: 讨论时,可得出另外三个条件:
∂w ∂u ∂w ∂w ∂v =0 + = + =0 ∂z ∂z ∂x ∂y ∂z
S i δS i = 0
13
注意到: 注意到: δS i
= ui, j S j
S iδS iux , x S x + S x ux , y S y + S y u y , x S x + S y u y , y S y = 0
∂u 2 ∂u ∂v ∂v 2 S x + ( + )S x S y + S y = 0 ∂x ∂y ∂x ∂y
2 ∂ 2γ xy ∂ 2ε x ∂ ε y ∂ 3u ∂ 3v ∂ 2 ∂u ∂v + = + 2 = ( + )= 2 2 2 ∂y ∂x ∂x∂y ∂y∂x ∂x∂y ∂y ∂x ∂x∂y
2 2 ∂ 2ε x ∂ ε y ∂ γ xy + 2 = 2 ∂y ∂x ∂x∂y
5
∂ εx + 2 = 2 ∂y ∂x ∂x∂y
u = u ( x, y , z ) v = v ( x, y , z ) w = w( x, y , z )
8
设在Oxy平面内为变形前物体中相邻的两点 P0 ( x0 , y0 ) 和 平面内为变形前物体中相邻的两点 设在
P( x, y ) ,两点间线段为
P0 P
为沿坐标轴的分量
P0 P
用矢量 S 表示
例如:ε x = 0,ε y = 0,γ xy = cxy ∂u ∂v = 0; = 0 ⇒ u = f1 (y),v = f 2 (x) ∂x ∂y ∂u ∂v ⇒ + ≠ cxy ∂y ∂x
6
变形与应变的概念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各点的位置要发生变化,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各点的位置要发生变化,即 发生位移。 发生位移。 如果物体各点发生位移后仍保持各点间初始状态 的相对位置,则物体实际上只产生了刚体移动和转 的相对位置, 称这种位移为刚体位移。 动,称这种位移为刚体位移。 如果物体各点发生位移变形后改变了各点间初始 状态的相对位置, 状态的相对位置,则物体就同时也产生了形状的变 称为该物体产生变形。 化,称为该物体产生变形。
∂u ∂y ∂v ∂y ∂w ∂y
∂u ∂z ∂v ∂z ∂w ∂z
称为相对位移 称为相对位移 张量。 张量。一般的 说,它是不对 称的。 称的。
在三维情况下, 在三维情况下,i,j=x,y,z,此时 此时
12
S移至 有刚体位移发生。但这种刚体移动并不引起物体的 移至S′有刚体位移发生 移至 有刚体位移发生。 变形,在应变分析中不需考虑, 变形,在应变分析中不需考虑,故应从以上的公式中消去表 示刚体位移的一部分位移。为此,我们设想S经刚体位移移 示刚体位移的一部分位移。为此,我们设想 经刚体位移移 的位置。 至S′的位置。此时,因长度没有变化,故有 的位置 此时,因长度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