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8.6.3平面与平面垂直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8.6.3第2课时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学案
第2课时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知识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其他性质与结论(1)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经过第一个平面内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即α⊥β,A∈α,A∈b,b⊥β⇒b⊂α.(2)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与其中一个平面平行的平面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即α⊥β,γ∥β⇒γ⊥α.(3)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其中一个平面的垂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或在另一个平面内.即α⊥β,b⊥β⇒b∥α或b⊂α.(4)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即α∩β=l,α⊥γ,β⊥γ⇒l⊥γ.(5)三个两两垂直的平面的交线也两两垂直,即α⊥β,α∩β=l,β⊥γ,β∩γ=m,γ⊥α,γ∩α=n⇒l⊥m,m⊥n,l⊥n.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一定垂直于另一个平面.()(2)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经过第一个平面内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3)平面α⊥平面β,平面β⊥平面γ,则平面α⊥平面γ.()答案(1)×(2)√(3)×2.做一做(1)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已知平面AA1C1C⊥平面ABCD,且AB =BC,AD=CD,则BD与CC1()A.平行B.共面C.垂直D.不垂直(2)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α∩β=l,点A∈平面α,AB⊥l,垂足为B,C∈平面β,若AB=3,BC=4,则AC=________.答案(1)C(2)5题型一面面垂直性质的应用例1如图所示,P是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四边形ABCD是∠DAB=60°且边长为a的菱形.侧面P AD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1)若G为AD边的中点,求证:BG⊥平面P AD;(2)求证:AD⊥PB.[证明](1)如图,连接PG,BD,∵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DAB=60°,∴△ABD是正三角形,∵G为AD的中点,∴BG⊥AD.又平面P AD⊥平面ABCD,且平面P AD∩平面ABCD=AD,BG⊂平面ABCD,∴BG⊥平面P AD.(2)由(1)可知BG⊥AD,由P AD为正三角形,G为AD的中点,∴PG⊥AD.又PG∩BG=G,∴AD⊥平面PBG,∴AD⊥PB.应用面面垂直证明线面垂直应注意的问题(1)证明线面垂直,一种方法是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再一种方法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本题已知面面垂直,故可考虑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线面垂直的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两个平面垂直;②直线必须在其中一个平面内;③直线必须垂直于它们的交线.(2)在应用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证明有关问题时,在善于运用转化思想的同时,还应注意寻找线面平行、垂直所需的条件.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平面VAB⊥平面ABC,△VAB为等边三角形,AC⊥BC且AC=BC=2,O,M分别为AB,VA的中点.(1)求证:VB∥平面MOC;(2)求证:平面MOC⊥平面VAB;(3)求三棱锥V-ABC的体积.解(1)证明:∵O,M分别为AB,VA的中点,∴OM∥VB.∵VB⊄平面MOC,OM⊂平面MOC,∴VB∥平面MOC.(2)证明:∵AC=BC,O为AB的中点,∴OC⊥AB.又平面VAB⊥平面ABC,且平面VAB∩平面ABC=AB,OC⊂平面ABC,∴OC⊥平面VAB.∵OC⊂平面MOC,∴平面MOC⊥平面VAB.(3)在等腰直角△ACB中,AC=BC=2,∴AB=2,OC=1,∴S△VAB =34AB2= 3.∵OC⊥平面VAB,∴V三棱锥C-VAB =13OC·S△VAB=13×1×3=33,∴V三棱锥V-ABC =V三棱锥C-VAB=33.题型二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的综合应用例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DAB=60°且边长为a 的菱形,侧面P AD为正三角形,且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1)求证:AD⊥PB;(2)若E为BC边的中点,则能否在棱上找到一点F,使平面DEF⊥平面ABCD?并证明你的结论.[解](1)证明:设G为AD的中点,连接PG,BG,如图.∵△P AD为正三角形,∴PG⊥AD.在菱形ABCD中,∠DAB=60°,G为AD的中点,∴BG⊥AD.又BG∩PG=G,∴AD⊥平面PGB.∵PB⊂平面PGB,∴AD⊥PB.(2)当F为PC的中点时,满足平面DEF⊥平面ABCD.证明如下:在△PBC中,FE∥PB.在菱形ABCD中,GB∥DE.又FE⊂平面DEF,DE⊂平面DEF,EF∩DE=E,PB⊂平面PGB,GB⊂平面PGB,PB∩GB=B,∴平面DEF∥平面PGB.由(1)得PG⊥平面ABCD,而PG⊂平面PGB,∴平面PGB⊥平面ABCD,∴平面DEF⊥平面ABCD.(1)空间中的垂直关系有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这三种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线线垂直判定定理线面垂直定义线面垂直判定定理性质定理面面垂直(2)空间问题化成平面问题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解题时,要抓住几何图形自身的特点,如等腰(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中位线定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等.还可以通过解三角形,产生一些题目所需要的条件,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注意应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如图,A,B,C,D为空间四点,在△ABC中,AB=2,AC=BC=2,等边三角形ADB以AB为轴转动.(1)当平面ADB⊥平面ABC时,求CD;(2)当△ADB转动时,是否总有AB⊥CD?证明你的结论.解(1)如图,取AB的中点E,连接DE,CE,因为△ADB是等边三角形,所以DE⊥AB.当平面ADB⊥平面ABC时,因为平面ADB∩平面ABC=AB,所以DE⊥平面ABC,又CE⊂平面ABC,所以DE⊥CE.由已知可得DE=3,EC=1.在Rt△DEC中,CD=DE2+EC2=2.(2)当△ADB以AB为轴转动时,总有AB⊥CD.证明:①当D在平面ABC内时,因为AC=BC,AD=BD,所以C,D都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即AB⊥CD.②当D不在平面ABC内时,由(1)知AB⊥DE.又因为AC=BC,所以AB⊥CE.又因为DE,CE为相交直线,所以AB⊥平面CDE.由CD⊂平面CDE,得AB⊥CD.综上所述,总有AB⊥CD.1.若α⊥β,α∩β=l,点P∈α,P∉l,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为()①过点P垂直于l的平面垂直于β;②过点P垂直于l的直线垂直于β;③过点P垂直于α的直线平行于β;④过点P垂直于β的直线在α内.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D解析当过点P垂直于l的直线不在α内时,l与β不垂直,故②不正确;①③④正确.2.已知直线m,n和平面α,β,若α⊥β,α∩β=m,n⊂α,要使n⊥β,则应增加的条件是()A.m∥n B.n⊥mC.n∥αD.n⊥α答案 B解析根据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判断.已知直线m,n和平面α,β,若α⊥β,α∩β=m,n⊂α,应增加条件n⊥m,才能使n⊥β.3.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BD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几何体A-BCD,则在几何体A-BCD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平面ABD⊥平面ABC B.平面ADC⊥平面BDCC.平面ABC⊥平面BDC D.平面ADC⊥平面ABC答案 D解析由已知得BA⊥AD,CD⊥BD,又平面ABD⊥平面BCD,∴CD⊥平面ABD,从而CD⊥AB,故AB⊥平面ADC.又AB⊂平面ABC,∴平面ABC⊥平面ADC.4.如图,在三棱锥P-ABC内,侧面P AC⊥底面ABC,且∠P AC=90°,P A =1,AB=2,则PB=________.答案 5解析因为侧面P AC⊥底面ABC,交线为AC,∠P AC=90°(即P A⊥AC),所以P A⊥平面ABC,所以P A⊥AB,所以PB=P A2+AB2=1+4= 5.5.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C中,E,F分别为AC,BC边的中点.(1)求证:EF∥平面P AB;(2)若平面P AC⊥平面ABC,且P A=PC,∠ABC=90°.求证:平面PEF⊥平面PBC.证明(1)∵E,F分别为AC,BC边的中点,∴EF∥AB.又EF⊄平面P AB,AB⊂平面P AB,∴EF∥平面P AB.(2)∵P A=PC,E为AC的中点,∴PE⊥AC.又平面P AC⊥平面ABC, PE⊂平面P AC,∴PE⊥平面ABC,∴PE⊥BC.又F为BC的中点,∴EF∥AB.∵∠ABC=90°,∴AB⊥BC,∴BC⊥EF.∵EF∩PE=E,∴BC⊥平面PEF.∵BC⊂平面PBC,∴平面PEF⊥平面PBC.。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8.6.3平面与平面垂直》教学设计
人教A 版必修第二册§8.6.3 平面与平面垂直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第六节《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主要为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定理,是一节新授课。
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是“立体几何初步”章节中的又一个重点,是继直线、平面的平行关系,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之后的迁移与拓展,是“类比”与“转化”思想的又一重要体现。
这一节的学习对理顺“立体几何初步”章节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平面与平面垂直是平面与平面相交的特殊情况,生活中平面与平面垂直的例子大量存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大量实例,通过类比直线、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以及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提出“平面与平面垂直判”判定的猜想,选择“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等典型猜想进行说理。
本节课中,几何直观、空间想象、合情推理和论证推理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学科素养1.通过实例,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独立探索空间中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定义方法,体会定义一个数学对象的基本思想;2.熟悉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的转化;3.通过运用所学定理的过程,达到巩固理解所学知识的目标,提高学生类比化归能力,培养学生降低空间维数的转化与化归1.数学抽象、直观想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2.逻辑推理:用定理证明垂直关系;三、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有了“通过观察、操作并抽象概括等活动获得数学结论”的体会,有了一定的几何直观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等,能较准确地使用图形和数学语言表述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已了解“平行关系”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已基本掌握解决空间问题的一般方法—平面化,具备学习本节课所需的知识。
然而,学生的能力发展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折的阶段,但更注重形象思维,对两个平面的垂直关系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阶段,没有上升到理论。
8.6.3 平面与平面垂直-【新教材】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与垂直有关的探索性问题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a的菱形,侧面PAD为等边 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
1.若E为BC边上的中点,能否在棱PC上找到一点F,使平面DEF⊥平面ABCD? 提示:能在棱PC上找到一点F,使平面DEF⊥平面ABCD. 2.如何确定问题1中F点的位置? 提示:当F为PC的中点时,满足平面DEF⊥平面ABCD.
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方法 1.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来证明. 基本步骤: ①找出两相交平面的平面角; ②证明这个平面角是直角; ③根据定义,这两个相交平面互相垂直. 2.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若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两 个平面互相垂直. 基本步骤: ①定思路:分析题意,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在其中一个平面内寻找一条直线与另 一个平面垂直; ②证线面:选择恰当方法证明线面垂直; ③证面面: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 3.若一个平面与另一个平面的垂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解析 (1)证明:因为N,F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 所以NF⊥平面A1B1C1D1. 又MN⊂平面A1B1C1D1,所以NF⊥MN. 因为M,E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 所以△C1MN和△B1N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MNC1=∠B1NE=45°. 所以∠MNE=90°.所以MN⊥NE. 因为NF∩NE=N,所以MN⊥平面NEF. 又MN⊂平面MNF, 所以平面MNF⊥平面NEF. (2)在平面NEF中,过点N作NG⊥EF于点G,连接MG. 由(1)知MN⊥平面NEF,
又EF⊂平面NEF,所以MN⊥EF. 又MN∩NG=N, 所以EF⊥平面MNG.所以EF⊥MG. 所以∠MGN为二面角M-EF-N的平面角. 设该正方体的棱长为2.
在Rt△NEF中,NG=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新教材人教版A必修第二册学案:8.6.3平面与平面垂直
8.6.3 平面与平面垂直学习目标1.理解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2.理解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
3.理解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4.能运用定理证明一些平面与平面垂直的问题。
5.理解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6.能运用性质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基础梳理1.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棱为AB ,面分别为,的二面角记作二面角-AB-。
αβαβ2.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这个二面角是多少度。
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取值范围是。
α0°≤α≤180°3.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平面和垂直,记作。
αβα⊥β4.判定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定理:定理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
这个定理说明,可以由直线与平面垂直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
5.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一直线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随堂训练1、如图所示,四边形中,,,.将沿折ABCD //AD BC ,45AD AB BCD =∠=︒90BAD ∠=︒ADB △BD 起,使平面平面,构成三棱锥,则在三棱锥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D ⊥BCD A BCD -A BCD -( )A.平面平面B.平面平面ABD ⊥ABCADC ⊥BDC C.平面平面 D.平面平面ABC ⊥BDC ADC ⊥ABC2、已知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侧棱长均相等,S ABCD -是线段上的点(不含端点),设与所成的角为,与平面所成的角为,二面角E AB SE BC 1θSE ABCD 2θ的平面角为,则( )S AB C --3θA. B. C. D. 123θθθ≤≤321θθθ≤≤132θθθ≤≤231θθθ≤≤3、在一个45°的二面角的一个面内有一条直线与二面角的棱成45°,则此直线与二面角的另一个面所成的角为( )A .30°B .45°C .60°D .90°4、如图所示,在四边形中,ABCD ,将沿折起至位置,使平面//,,45,90AD BC AD AB BCD BAD =∠=︒∠=︒ABD ∆BD 'A BD ∆平面,构成三棱锥,则在三棱锥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D ⊥BCD A BCD '-A BCD '-A.平面平面'A BD ⊥'A BCB.平面平面A DC '⊥BDCC.平面平面'A BC ⊥BDCD.平面平面A DC '⊥'A BC5、如图,已知正四面体 (所有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 分别为,,上的点, D ABC -,,P Q R AB BC CA ,AP PB =,分别记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 )2BQ CR QC RA ==D PR Q --D PQ R --D QR P --αβγA. B. C. D. γαβ<<αγβ<<αβγ<<βγα<<6、如图所示,在四棱锥中,底面,且底面为菱形,M 是上的一个动P ABCD -PA ⊥ABCD ABCD PC 点,若要使得平面 平面,则应补充的一个条件可以是( )MBD ⊥PCDA. B. C. D.M 是棱的中点MD MB ⊥MD PC ⊥AB AD ⊥PC 7、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如果平面平面,那么平面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α⊥βαβB.如果平面不垂直于平面,那么平面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αβαβC.如果平面平面,平面平面,,那么平面α⊥γβ⊥γl αβ⋂=l ⊥γD.如果平面平面,那么平面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α⊥βαβ8、四面体中,,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为中点,PABC PA PB PC ==ABC △,AC BC O =AB 请从以下平面中选出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 .(只填序号,只填一组即可)①平面;②平面;③平面;④平面;⑤平面。
新必修二 8.6.3 平面与平面垂直(教案+练习)
8.6.3平面与平面垂直 要点一、二面角 1.二面角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通常称为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表示方法:棱为AB 、面分别为αβ、的二面角记作二面角AB αβ--.有时为了方便,也可在αβ、内(棱以外的半平面部分)分别取点P Q 、,将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P AB Q --.如果棱记作l ,那么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l αβ--或P l Q --.2.二面角的平面角(1)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则这两条射线构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2)二面角的平面角θ的范围:0°≤θ≤180°.当两个半平面重合时,θ=0°;当两个半平面相交时,0°<θ<180°;当两个半平面合成一个平面时,θ=180°.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这个二面角是多少度.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角二面角图形定义 从半面内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半直线)所组成的图形从空间内二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表示法由射线、点(顶点)、射线构成,表示为∠AOB 由半平面、线(棱)、半平面构成,表示为二面角a αβ--方法1:(定义法)在二面角的棱上找一特殊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如右图,在二面角a αβ--的棱a 上任取一点O ,在平面α内过点O 作OA ⊥a ,在平面β内过点O 作BO ⊥a ,则∠AOB 为二面角a αβ--的平面角.方法2:(垂面法)过棱上一点作棱的垂直平面,该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产生交线,这两条交线所成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如下图(左),已知二面角l αβ--,过棱上一点O 作一平面γ,使l γ⊥,且OA γα=I ,OB γβ=I .∴OA γ⊂,OB γ⊂,且l ⊥OA ,l ⊥OB , ∴∠AOB 为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方法3:(垂线法)过二面角的一个面内一点作另一个平面的垂线,过垂足作棱的垂线,利用线面垂直可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此种方法通常用于求二面角的所有题目,具体步骤:一找,二证,三求. 如上图(右),已知二面角A-BC-D ,求作其平面角.过点A 作AE ⊥平面BCD 于E ,过E 在平面BCD 中作EF ⊥BC 于F ,连接AF . ∵AE ⊥平面BCD ,BC ⊂平面BCD ,∴AE ⊥BC . 又EF ⊥BC ,AE ∩EF=E , ∴BC ⊥平面AEF ,∴BC ⊥AF由垂面法可知,∠AFE 为二面角A-BC-D 的平面角.要点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 1.平面与平面垂直定义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表示方法:平面α与β垂直,记作αβ⊥.画法: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通常把直立平面的竖边画成与水平平面的横边垂直.如图: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符号语言:,l l αβαβ⊥⊂⇒⊥图形语言:特征: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要点诠释: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告诉我们,可以通过直线与平面垂直来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通常我们将其记为“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因此,处理面面垂直问题转化为处理线面垂直问题,进一步转化为处理线线垂直问题.以后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只要在一个平面内找到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即可.要点三、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性质定理文字语言:两个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8.6.3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教案)-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提问回答例题练习1..二面角的概念(1)半平面:平面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为两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叫做一个半平面。
(2)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每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3)二面角的画法和记法:面1-棱-面2 点1-棱-点2二面角βα--l二面角QlP--问题1:我们常说“把门开大些”,是指哪个角开大一些,我们应该怎么刻画二面角的大小?问题2:探究:用课本作模型,相邻两页书也构成二面角,活动:尝试“打开课本”为30°、90°、120°,观察是指哪个角的变化?(4)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思考:∠AOB 的大小与点O在棱l上的位置有关吗?为什么?二面角的平面角必须满足:①角的顶点在棱上②角的两边分别在两个面内③角的边都要垂直于二面角的棱观察:教室相邻两个墙面与地面可构成几个二面角?分别指出构这些二面角的面、棱、平面角及其度数。
【答案】三个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记作:βα⊥图形表示:深刻二面角概念。
学生做好笔记,并理解记忆学生做好笔记,并力。
通过思考,引入二面角的平面角,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概括能力。
通过观察,由实例引入两平观察:如图,建筑工人砌墙时,如何使所砌的墙和水平面垂直?【答案】用铅锤来检测,如系有铅锤的细线紧贴墙面,认为墙面垂直与地面。
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
图形: 符号语言:βαβα⊥⇒⊂⊥a a , 简记: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
三、巩固知识、典型讲练练习:概念辨析.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如果平面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一条直线,则α⊥β.( )(2)如果平面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 )(3)如果平面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α⊥β.( )(4)若m ⊥α , m ⊂β,则α⊥β.( )例 1.在正方体D C B A ABCD ''''-中,求证:平面A C AC BD A ''⊥'平面例2.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P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周上不同于A ,B 的任意一点,求证:平面PAC⊥平面PBC.练习:练.已知l⊥平面α,直线m⊂平面β.有下面四个命题:①α∥β⇒l⊥m;②α⊥β⇒l∥m;③l∥m⇒α⊥β;④l⊥m⇒α∥β.其中正确的两个命题是()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四、课堂小结1.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定义(2)判定定理2.数学思想:转化思想五、布置作业习题8.6 6,7题让学生进行小结结,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所学内容,提高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新教材人教版A必修第二册学案:8.6.3平面与平面垂直
8.6.3 平面与平面垂直学习目标1. 理解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2. 理解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
3. 理解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4. 能运用定理证明一些平面与平面垂直的问题。
5. 理解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6. 能运用性质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基础梳理1.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棱为AB ,面分别为,的二面角记作二面角-AB-。
2. 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这个二面角是多少度。
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取值范围是。
3. 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平面和垂直,记作。
4. 判定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定理: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
这个定理说明,可以由直线与平面垂直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
5.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一直线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随堂训练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中,//AD BC ,,45AD AB BCD =∠=︒,90BAD ∠=︒.将ADB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构成三棱锥A BCD -,则在三棱锥A BCD -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平面ABD ⊥平面ABCB.平面ADC ⊥平面BDCC.平面ABC ⊥平面BDCD.平面ADC ⊥平面ABC2、已知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侧棱长均相等, E 是线段AB 上的点(不含端点),设SE 与BC所成的角为1θ,SE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2θ,二面角S AB C --的平面角为3θ,则( )A. 123θθθ≤≤B. 321θθθ≤≤C. 132θθθ≤≤D. 231θθθ≤≤3、在一个45°的二面角的一个面内有一条直线与二面角的棱成45°,则此直线与二面角的另一个面所成的角为( )A .30°B .45°C .60°D .90°4、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 //,,45,90AD BC AD AB BCD BAD =∠=︒∠=︒,将ABD ∆沿BD 折起至'A BD ∆位置,使平面'A BD ⊥平面BCD ,构成三棱锥A BCD '-,则在三棱锥A BCD '-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平面'A BD ⊥平面'A BCB.平面A DC '⊥平面BDCC.平面'A BC ⊥平面BDCD.平面A DC '⊥平面'A BC5、如图,已知正四面体D ABC - (所有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 ,,P Q R 分别为AB ,BC ,CA 上的点, AP PB =,2BQ CR QC RA==,分别记二面角D PR Q --,D PQ R --,D QR P --的平面角为α,β,γ,则( )A. γαβ<<B. αγβ<<C. αβγ<<D. βγα<<6、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且底面ABCD 为菱形,M 是PC 上的一个动点,若要使得平面 MBD ⊥平面PCD ,则应补充的一个条件可以是( )A.MD MB ⊥B.MD PC ⊥C.AB AD ⊥D.M 是棱PC 的中点7、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l αβ⋂=,那么l ⊥平面γD.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8、四面体PABC 中,PA PB PC ==,底面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 BC O =为AB 中点,请从以下平面中选出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 .(只填序号,只填一组即可)①平面PAB ;②平面ABC ;③平面PAC ;④平面PBC ;⑤平面POC 。
8.6.3面面垂直-新教材2021-2021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必修第二册同步高效学案
8.6.3平面与平面垂直学习目标 1.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2.能运用性质定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了解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间的相互联系.知识点一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思考黑板所在平面与地面所在平面垂直,你能否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与地面垂直?答案容易发现墙壁与墙壁所在平面的交线与地面垂直,因此只要在黑板上画出一条与这条交线平行的直线,则所画直线必与地面垂直.类型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例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AB⊥平面P AD,AD=AP,E是PD的中点,M,N分别在AB,PC上,且MN⊥AB,MN⊥PC.证明:AE∥MN.解因为AB⊥平面P AD,AE⊂平面P AD,所以AE⊥AB,又AB∥CD,所以AE⊥CD.因为AD=AP,E是PD的中点,所以AE⊥PD.又CD∩PD=D,所以AE⊥平面PCD.因为MN⊥AB,AB∥CD,所以MN⊥CD.又因为MN⊥PC,PC∩CD=C,所以MN⊥平面PCD,所以AE∥MN.反思与感悟证明线线平行的常用方法有:(1)利用线线平行定义:证共面且无公共点.(2)利用三线平行公理:证两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3)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把证线线平行转化为证线面平行.(4)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把证线线平行转化为证线面垂直.(5)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把证线线平行转化为证面面平行.跟踪训练1如图,α∩β=l,P A⊥α,PB⊥β,垂足分别为A、B,a⊂α,a⊥AB.求证:a∥l.证明∵P A⊥α,l⊂α,∴P A⊥l.同理PB⊥l.∵P A∩PB=P,∴l⊥平面P AB.又∵P A⊥α,a⊂α,∴P A⊥a.∵a⊥AB,P A∩AB=A,∴a⊥平面P AB.∴a∥l.类型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例2如图所示,P是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ABCD是∠DAB=60°且边长为a的菱形.侧面P AD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G为AD边的中点.求证:(1)BG⊥平面P AD;(2)AD⊥PB.证明(1)由题意知△P AD为正三角形,G是AD的中点,∴PG⊥AD.又平面P AD⊥平面ABCD,平面P AD∩平面ABCD=AD,∴PG⊥平面ABCD,∴PG⊥BG.又∵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DAB=60°,∴△ABD是正三角形,∴BG⊥AD.又AD∩PG=G,∴BG⊥平面P AD.(2)由(1)可知BG⊥AD,PG⊥AD,BG∩PG=G,所以AD⊥平面PBG,又PB⊂平面PBG,所以AD⊥PB.反思与感悟证明线面垂直,一种方法是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另一种方法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本题已知面面垂直,故可考虑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线面垂直的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两个平面垂直;(2)直线必须在其中一个平面内;(3)直线必须垂直于它们的交线.跟踪训练2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 A⊥平面ABC,平面P AB⊥平面PBC.求证:BC⊥AB.证明如图,在平面P AB内,作AD⊥PB于D.∵平面P AB⊥平面PBC,且平面P AB∩平面PBC=PB.∴AD⊥平面PBC.又BC⊂平面PBC,∴AD⊥BC.又∵P A⊥平面ABC,BC⊂平面ABC,∴P A⊥BC,又∵P A∩AD=A,∴BC⊥平面P AB.又AB⊂平面P AB,∴BC⊥AB.类型三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综合问题例3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平面ABC⊥平面BCD,AB⊥AC,DC⊥BC.求证:平面ABD⊥平面ACD.证明∵平面ABC⊥平面BCD,平面ABC∩平面BCD=BC,在平面ABC内,作AE⊥BC于点E,如图,则AE⊥平面BCD.又CD⊂平面BCD,∴AE⊥CD.又BC⊥CD,AE∩BC=E,AE、BC⊂平面ABC,∴CD⊥平面ABC,又AB⊂平面ABC,∴AB⊥CD.又AB⊥AC,AC∩CD=C,AC,CD⊂平面ACD.∴AB⊥平面ACD.又AB⊂平面ABD,∴平面ABD⊥平面ACD.反思与感悟在关于垂直问题的论证中要注意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相互转化.每一种垂直的判定都是从某一垂直开始转向另一垂直,最终达到目的,其转化关系如下:跟踪训练3如图,△ABC为正三角形,EC⊥平面ABC,BD∥CE,且CE=CA=2BD,M 是EA的中点.求证:(1)DE=DA;(2)平面BDM⊥平面ECA;(3)平面DEA⊥平面ECA.证明(1)设BD=a,如图,作DF∥BC交CE于F,则CF=DB=a.因为CE⊥面ABC,所以BC⊥CF,DF⊥EC,所以DE =EF 2+DF 2=5a . 又因为DB ⊥面ABC , 所以DA =DB 2+AB 2=5a , 所以DE =DA .(2)取CA 的中点N ,连接MN ,BN , 则MN 綊12CE 綊DB .所以四边形MNB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D ∥BN . 又因为EC ⊥面ABC ,所以EC ⊥BN ,EC ⊥MD . 又DE =DA ,M 为EA 的中点,所以DM ⊥AE . 所以DM ⊥平面AEC ,所以面BDM ⊥面ECA . (3)由(2)知DM ⊥平面AEC ,而DM ⊂平面DEA , 所以平面DEA ⊥平面ECA .1.已知△ABC 所在的平面为α,直线l ⊥AB ,l ⊥AC ,直线m ⊥BC ,m ⊥AC ,则直线l ,m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异面C .平行D .不确定 答案 C解析 因为l ⊥AB ,l ⊥AC ,AB ⊂α,AC ⊂α且AB ∩AC =A ,所以l ⊥α,同理可证m ⊥α,所以l ∥m .2.已知平面α∩平面β=l ,平面γ⊥α,γ⊥β,则( ) A .l ∥γ B .l ⊂γ C .l 与γ斜交D .l ⊥γ答案D解析如图,在γ面内取一点O,作OE⊥m,OF⊥n,由于β⊥γ,γ∩β=m,所以OE⊥面β,所以OE⊥l,同理OF⊥l,OE∩OF=O,所以l⊥γ.3.已知l⊥平面α,直线m⊂平面β.有下面四个命题:①α∥β⇒l⊥m;②α⊥β⇒l∥m;③l∥m⇒α⊥β;④l⊥m⇒α∥β.其中正确的两个命题是()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D解析∵l⊥α,α∥β,m⊂β,∴l⊥m,故①正确;∵l∥m,l⊥α,∴m⊥α,又∵m⊂β,∴α⊥β,故③正确.4.如图所示,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侧面SDC⊥底面ABCD,求证:平面SCD⊥平面SBC.证明因为底面ABCD是矩形,所以BC⊥CD.又平面SDC⊥平面ABCD,平面SDC∩平面ABCD=CD,BC⊂平面ABCD,所以BC⊥平面SCD.又因为BC⊂平面SBC,所以平面SCD⊥平面SBC.1.垂直关系之间的相互转化2.平行关系与垂直关系之间的相互转化3.判定线面垂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①线面垂直的定义;②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③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④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同一平面,⎭⎪⎬⎪⎫a ∥b a ⊥α⇒b ⊥α;⑤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α∥βa ⊥α⇒a ⊥β.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 .若α⊥β,则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βB .如果α不垂直于β,那么α内不存在直线垂直于βC.若α⊥β,则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βD.若α⊥β,则经过α内一点与β垂直的直线在α内答案A解析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A1B1B⊥平面ABCD,直线AB1⊂平面AA1B1B,但AB1与平面ABCD不垂直,故A错.2.若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垂直于平面α,则“l⊥m”是“l∥α”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m垂直于平面α,当l⊂α时,也满足l⊥m,但直线l与平面α不平行,∴充分性不成立,反之,l∥α,一定有l⊥m,必要性成立.故选B.3.设l是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l∥α,l∥β,则α∥βB.若l∥α,l⊥β,则α⊥βC.若α⊥β,l⊥α,则l⊥βD.若α⊥β,l∥α,则l⊥β答案B解析设α∩β=a,若直线l∥a,且l⊄α,l⊄β,则l∥α,l∥β,因此α不一定平行于β,故A 错误;由于l∥α,故在α内存在直线l′∥l,又因为l⊥β,所以l′⊥β,故α⊥β,所以B正确;若α⊥β,在β内作交线的垂线l,则l⊥α,此时l在平面β内,因此C错误;已知α⊥β,若α∩β=a,l∥a,且l不在平面α,β内,则l∥α且l∥β,因此D错误.4.平面α∥平面β,直线a∥α,直线b⊥β,那么直线a与直线b的位置关系一定是()A.平行B.异面C.垂直D.不相交答案C解析因为平面α∥平面β,直线a∥α,所以a∥β或a⊂β.若a⊂β,则a⊥b,若a∥β,设过a 的平面与平面β的交线为c ,则a ∥c ,由b ⊥c 知a ⊥b .综上知a ⊥b . 5.已知直线m ,n 与平面α,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 ⊥α,n ∥β且α⊥β,则m ⊥n B .m ⊥α,n ⊥β且α⊥β,则m ⊥n C .α∩β=m ,n ⊥m 且α⊥β,则n ⊥α D .m ∥α,n ∥β且α∥β,则m ∥n 答案 B解析 A 错误.由m ⊥α,α⊥β可知m ∥β或m ⊂β.又n ∥β,所以m 与n 的位置关系不确定.B 正确.因为α⊥β,设α∩β=l ,在l 上取点O ,过O 在α内作OA ⊥l ,则OA ⊥β,又n ⊥β,所以OA ∥n .过O 在β内作OB ⊥l ,则OB ⊥α,又m ⊥α,所以OB ∥m .∠AOB 是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由α⊥β知∠AOB =90°,所以m ⊥n .C 错误.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因为缺少n ⊂β,所以无法推出n ⊥α.D 错误.m 与n 位置关系不确定.6.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A ∈α,B ∈β,AB 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π4和π6.过A 、B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 ′、B ′,则AB ∶A ′B ′等于( )A .2∶1B .3∶1C .3∶2D .4∶3 答案 A解析 如图:由已知得AA ′⊥面β,∠ABA ′=π6,BB ′⊥面α,∠BAB ′=π4,设AB =a ,则BA ′=32a ,BB ′=22a , 在Rt △BA ′B ′中,A ′B ′=12a ,∴AB A ′B ′=21. 7.设α-l -β是直二面角,直线a ⊂α,直线b ⊂β,a ,b 与l 都不垂直,那么( )A .a 与b 可能垂直,但不可能平行B .a 与b 可能垂直,也可能平行C .a 与b 不可能垂直,但可能平行D .a 与b 不可能垂直,也不可能平行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当a ∥l ,l ∥b 时,a ∥b ;故A ,D 错;若a ⊥b ,∵b 与l 不垂直,在b 上取点A ,过A 作AB ⊥l ,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AB ⊥α,∵a ⊂α,∴AB ⊥a ,又a ⊥b ,AB ∩b =A ,∴a ⊥β⇒a ⊥l .这和a 与l 不垂直相矛盾.∴不可能a ⊥b .故B 错,所以选C.二、填空题8.已知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命题“α∥β,且α⊥γ⇒β⊥γ”是真命题,如果把α,β,γ中的任意两个换成直线,另一个保持不变,在所得的所有新命题中,真命题有____个. 答案 2解析 若α,β换为直线a ,b ,则命题化为“a ∥b ,且a ⊥γ⇒b ⊥γ”,此命题为真命题;若α,γ换为直线a ,b ,则命题化为“a ∥β,且a ⊥b ⇒b ⊥β”,此命题为假命题;若β,γ换为直线a ,b ,则命题化为“a ∥α,且b ⊥α⇒a ⊥b ”,此命题为真命题.9.直线a 和b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两个不同平面内,使a ∥b 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只填序号)①a和b垂直于正方体的同一个面;②a和b在正方体两个相对的面内,且共面;③a和b平行于同一条棱;④a和b在正方体的两个面内,且与正方体的同一条棱垂直.答案①②③解析①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应用,②为面面平行的性质,③为公理4的应用.10.如图,四面体PABC中,P A=PB=13,平面P AB⊥平面ABC,∠ABC=90°,AC=8,BC=6,则PC=________.答案7解析取AB的中点D,连接PD,∵P A=PB,∴PD⊥AB,∵平面P AB⊥平面ABC,∴PD⊥平面ABC.连接DC,则△PDC为直角三角形,在Rt△ABC中,AB=AC2-BC2=82-62=27,在Rt△DBC中,DC=BC2+BD2=62+(7)2=43,PD=P A2-AD2=13-7= 6.PC=DC2+PD2=(43)2+(6)2=7.三、解答题1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 AD⊥平面ABCD,AB∥DC,△P AD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2AD=8,AB=2DC=4 5.设M是PC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平面P AD.证明在△ABD中,∵AD=4,BD=8,AB=45,∴AD2+BD2=AB2,∴AD⊥BD.又∵平面P AD⊥平面ABCD,平面P AD∩平面ABCD=AD,BD⊂平面ABCD,∴BD⊥平面P AD.又BD⊂平面MBD,∴平面MBD⊥平面P AD.1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 AD⊥底面ABCD,P 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1)P A⊥底面ABCD;(2)BE∥平面P AD;(3)平面BEF⊥平面PCD.证明(1)因为平面P AD⊥底面ABCD,且P A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AD,所以P A⊥底面ABCD.(2)因为AB∥CD,CD=2AB,E为CD的中点,所以AB∥DE,且AB=DE.所以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AD.又因为BE⊄平面P AD,AD⊂平面P AD,所以BE∥平面P AD.(3)因为AB⊥AD,而且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CD,AD⊥CD.由(1)知P A⊥底面ABCD,所以AP⊥CD.所以CD⊥平面P AD.所以CD⊥PD.因为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所以PD∥EF.所以CD⊥EF.又因为CD⊥BE,EF∩BE=E,所以CD⊥平面BEF.又CD⊂平面PCD,所以平面BEF⊥平面PCD.13.如图,在△BCD中,∠BCD=90°,BC=CD=1,AB⊥平面BCD,∠ADB=60°,E、F分别是AC、AD上的动点,且AEAC=AFAD=λ(0<λ<1).(1)当λ为何值时,平面BEF⊥平面ABC?(2)当λ为何值时,平面BEF⊥平面ACD?解(1)∵AB⊥平面BCD,∴AB⊥CD.∵CD⊥BC且AB∩BC=B,∴CD⊥平面ABC.又∵AEAC=AFAD=λ(0<λ<1),∴不论λ为何值,恒有EF ∥CD ,∴EF ⊥平面ABC . ∵EF ⊂平面BEF ,∴不论λ为何值,恒有平面BEF ⊥平面ABC .(2)由(1)知,BE ⊥EF ,又平面BEF ⊥平面ACD , ∴BE ⊥平面ACD ,∴BE ⊥AC .∵BC =CD =1,∠BCD =90°,∠ADB =60°, ∴BD =2,AB =2tan 60°=6,∴AC =AB 2+BC 2=7.由AB 2=AE ·AC 得AE =67, ∴λ=AE AC =67. 故当λ=67时,平面BEF ⊥平面ACD .。
高中数学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8.6.3 平面与平面垂直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新人教A版高一
8.6.3 平面与平面垂直考点学习目标核心素养二面角理解二面角的有关概念,会求简单的二面角的大小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理解两平面垂直的定义,掌握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观想象、逻辑推理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理解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能用文字、符号和图形语言描述定理,能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解决有关的垂直问题直观想象、逻辑推理问题导学预习教材P155-P161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二面角的定义是什么?2.如何表示二面角?3.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是什么?4.二面角的范围是什么?5.面面垂直是怎样定义的?6.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内容是什么?7.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1.二面角(1)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2)图形和记法图形:记作:二面角αAB β或二面角αl β或二面角P AB Q 或二面角P l Q . 2.二面角的平面角(1)定义:在二面角αl β的棱l 上任取一点O ,以点O 为垂足,在半平面α和β内分别作垂直于棱l 的射线OA 和OB ,则射线OA 和OB 构成的∠AOB 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2)图形、符号及范围 图形:符号:⎭⎪⎬⎪⎫α∩β=l ,O ∈l OA ⊂α,OB ⊂βOA ⊥l ,OB ⊥l ⇒∠AOB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范围:0°≤∠AOB ≤180°.(3)规定: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这个二面角是多少度.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名师点拨 (1)二面角的大小与垂足O 在l 上的位置无关.一个二面角的平面角有无数个,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2)构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三要素:“棱上”“面内”“垂直”.即二面角的平面角的顶点必须在棱上,角的两边必须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角的两边必须都与棱垂直,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这三个要素决定了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的唯一性和平面角所在的平面与棱垂直.3.平面与平面垂直(1)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平面α与β垂直,记作α⊥β.(2)判定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l ⊥βl ⊂α⇒α⊥β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名师点拨 定理的关键词是“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所以应用的关键是在平面内寻找另一个平面的垂线.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两个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一直线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符号语言⎭⎪⎬⎪⎫α⊥β α∩β=la ⊂α a ⊥l⇒a ⊥β 图形语言作用①面面垂直⇒线面垂直②作面的垂线■名师点拨对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理解(1)定理的实质是由面面垂直得线面垂直,故可用来证明线面垂直. (2)已知面面垂直时,可以利用此定理转化为线面垂直,再转化为线线垂直.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与其顶点在二面角棱上的位置有关.( ) (2)二面角可以看成是一个半平面以其棱为轴旋转而成的.( )(3)如果平面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一条直线,则α⊥β.( ) (4)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一定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 (5)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其中一个平面.( ) 答案:(1)× (2)√ (3)× (4)× (5)×在二面角αl β的棱l 上任选一点O ,若∠AOB 是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则必须具有的条件是()A.AO⊥BO,AO⊂α,BO⊂βB.AO⊥l,BO⊥lC.AB⊥l,AO⊂α,BO⊂βD.AO⊥l,BO⊥l,且AO⊂α,BO⊂β答案:D已知直线l⊥平面α,则经过l且和α垂直的平面()A.有1个B.有2个C.有无数个D.不存在答案:C若平面α⊥平面β,平面β⊥平面γ,则()A.α∥γB.α⊥γC.α与γ相交但不垂直D.以上都有可能解析:选D.由题意知,α与γ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如图,α与δ平行,α与γ相交.如图,P是二面角αlβ内的一点,PA⊥α,PB⊥β,垂足分别为A,B.若∠APB=80°,则二面角αlβ的大小为W.答案:100°二面角的概念及其大小的计算(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截面A1BD与底面ABCD所成锐二面角A1BDA的正切值为()A.32B.22C. 2D. 3(2)一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分别垂直于另一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则这两个二面角的大小关系为()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不确定【解析】(1)如图所示,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A1O,O为BD的中点,因为A1D=A1B,所以在△A1BD中,A1O⊥BD.又因为在正方形ABCD中,AC⊥BD,所以∠A1OA为二面角A1BDA的平面角.设AA1=1,则AO=22.所以tan∠A1OA=122= 2.(2)反例: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CD,C1D1的中点,二面角DAA1E与二面角B1ABC的两个半平面就是分别对应垂直的,但是这两个二面角既不相等,也不互补.【答案】(1)C (2)D(1)求二面角大小的步骤简称为“一作二证三求”.(2)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方法一:(定义法)在二面角的棱上找一个特殊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如图所示,∠AOB为二面角αaβ的平面角.方法二:(垂线法)过二面角的一个面内一点作另一个平面的垂线,过垂足作棱的垂线,连接该点与垂足,利用线面垂直可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如图所示,∠AFE 为二面角A BC D 的平面角.方法三:(垂面法)过棱上一点作棱的垂直平面,该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产生交线,这两条交线所成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所示,∠AOB 为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提醒]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与顶点在棱上的位置无关,通常可根据需要选择特殊点作平面角的顶点.若P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而△PBC 和△ABC 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PA =6,那么二面角P BC A 的大小为 W.解析:如图,取BC 的中点O ,连接OA ,OP ,则∠POA 为二面角P BC A 的平面角,OP =OA =3,PA =6,所以△POA 为直角三角形,∠POA =90°.答案:90°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角度一 利用定义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BD =2a ,AB =AD =CB =CD =AC =a .求证:平面ABD ⊥平面BCD .【证明】 因为△ABD 与△BCD 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所以取BD 的中点E ,连接AE ,CE ,则AE ⊥BD ,BD ⊥CE . 在△ABD 中,AB =a ,BE =12BD =22a , 所以AE = AB 2-BE 2=22a . 同理CE =22a ,在△AEC 中,AE=CE=22a,AC=a.由于AC2=AE2+CE2,所以AE⊥CE,∠AEC是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又因为∠AEC=90°,所以二面角ABDC为直二面角,所以平面ABD⊥平面BCD.角度二利用判定定理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若PA⊥平面ABCD且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证:平面PAC⊥平面PBD.【证明】因为PA⊥平面ABCD,BD⊂平面ABCD,所以BD⊥PA.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所以BD⊥AC.又PA∩AC=A,所以BD⊥平面PAC.又因为BD⊂平面PBD,所以平面PAC⊥平面PBD.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的两种常用方法(1)利用定义:证明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直角,其判定的方法是:①找出两相交平面的平面角;②证明这个平面角是直角;③根据定义,这两个相交平面互相垂直.(2)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要证面面垂直,只要证线面垂直.即在其中一个平面内寻找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这是证明面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步骤是: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PD ⊥平面ABCD ,PD ∥QA ,QA =AB =12PD .证明:平面PQC ⊥平面DCQ .证明:由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可得CD ⊥AD , 又PD ⊥平面ABCD , 所以PD ⊥CD ,PD ⊥AD , 故CD ⊥平面AQPD ,从而CD ⊥PQ .如图所示,取PD 的中点E ,连接QE .因为PD ∥QA ,QA =12PD ,则DE ∥AQ ,且DE =AQ ,从而四边形AQED 是平行四边形, 则QE ∥AD ,所以QE ⊥PD , 所以DQ =QP .设QA =1,则AB =1,PD =2. 在△DQP 中,有DQ =QP =2,PD =2. 所以DQ 2+QP 2=PD 2, 故∠PQD =90°,即DQ ⊥PQ . 又CD ∩DQ =D , 所以PQ ⊥平面DCQ . 又PQ ⊂平面PQC , 所以平面PQC ⊥平面DCQ .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应用已知P 是△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PA ⊥平面ABC ,平面PAC ⊥平面PBC ,求证:BC ⊥AC .【证明】 如图,在平面PAC 内作AD ⊥PC 于点D ,因为平面PAC ⊥平面PBC ,平面PAC ∩平面PBC =PC ,AD ⊂平面PAC ,且AD ⊥PC ,所以AD⊥平面PBC,又BC⊂平面PBC,所以AD⊥BC.因为PA⊥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PA⊥BC,因为AD∩PA=A,所以BC⊥平面PAC,又AC⊂平面PAC,所以BC⊥AC.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应注意的问题若所给题目中有面面垂直的条件,一般要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将其转化为线面垂直、线线垂直.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应注意三点:①两个平面垂直是前提条件;②直线必须在其中一个平面内;③直线必须垂直于它们的交线.如图,△ABC是正三角形,若AE⊥平面ABC,平面BCD⊥平面ABC,BD=CD,求证:AE∥平面BCD.证明:如图,取BC的中点M,连接DM,AM,因为BD=CD,所以DM⊥BC.又因为平面BCD⊥平面ABC,DM⊂平面BCD,两平面交线为BC,所以DM⊥平面ABC,又AE⊥平面ABC,所以AE∥DM.又因为AE⊄平面BCD,DM⊂平面BCD,所以AE∥平面BCD.垂直关系的综合问题如图,△ABC为正三角形,EC⊥平面ABC,BD∥CE,且CE=CA=2BD,M是EA的中点,求证:(1)DE =DA ;(2)平面BDM ⊥平面ECA ; (3)平面DEA ⊥平面ECA .【证明】 (1)如图,取EC 的中点F ,连接DF . 因为EC ⊥平面ABC ,BC ⊂平面ABC , 所以EC ⊥BC . 同理可得BD ⊥AB , 易知DF ∥BC ,所以DF ⊥EC . 在Rt △EFD 和Rt △DBA 中, 因为EF =12EC ,EC =2BD ,所以EF =BD . 又FD =BC =AB ,所以Rt △EFD ≌Rt △DBA ,故DE =DA . (2)取CA 的中点N ,连接MN ,BN , 则MN ∥EC ,且MN =12EC .因为EC ∥BD ,BD =12EC ,所以MN 綊BD , 所以N 点在平面BDM 内. 因为EC ⊥平面ABC , 所以EC ⊥BN .又CA ⊥BN ,EC ∩CA =C ,所以BN ⊥平面ECA . 因为BN 在平面MNBD 内, 所以平面MNBD ⊥平面ECA , 即平面BDM ⊥平面ECA .(3)由(2)易知DM ∥BN ,BN ⊥平面ECA , 所以DM ⊥平面ECA . 又DM ⊂平面DEA , 所以平面DEA ⊥平面ECA .垂直关系的转化在关于垂直问题的论证中要注意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相互转化.每一种垂直的判定都是从某一垂直开始转向另一垂直,最终达到目的,其转化关系如下: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1)PA⊥底面ABCD;(2)BE∥平面PAD;(3)平面BEF⊥平面PCD.证明:(1)因为平面PAD⊥底面ABCD,且PA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AD,所以PA⊥底面ABCD.(2)因为AB∥CD,CD=2AB,E为CD的中点,所以AB∥DE,且AB=DE.所以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AD.又因为BE⊄平面PAD,AD⊂平面PAD,所以BE∥平面PAD.(3)因为AB⊥AD,而且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CD,AD⊥CD.由(1)知PA⊥底面ABCD,所以PA⊥CD.又PA∩AD=A,所以CD⊥平面PAD.所以CD⊥PD.因为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所以PD∥EF.所以CD⊥EF.又因为CD⊥BE,EF∩BE=E,所以CD⊥平面BEF.因为CD⊂平面PCD,所以平面BEF⊥平面PCD.1.给出以下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①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②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③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④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A.4B.3C.2D.1解析:选B.①②④正确.①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②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③这两条直线可能相交或平行或异面;④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在下列关于直线m,l和平面α,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l⊂β,且α⊥β,则l⊥αB.若l⊥β,且α∥β,则l⊥αC.若l⊥β,且α⊥β,则l∥αD.若α∩β=m,且l∥m,则l∥α解析:选B.A项中l与α可以平行或斜交,A项错.B项中,l⊥β且α∥β,所以l⊥α正确.C项中,l可在α内,C项错.D项中,l可在α内,D项错.3.在三棱锥PABC中,PA=PB=AC=BC=2,PC=1,AB=23,则二面角PABC的大小为W.解析:取AB的中点M,连接PM,MC,则PM⊥AB,CM⊥AB,所以∠PMC就是二面角PABC的平面角.在△PAB中,PM=22-(3)2=1,同理MC=PC=1,则△PM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PMC=60°.答案:60°4.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m,l,则下列说法:①若α⊥β,α∩β=m,l⊥m,则l⊥β;②若α∩β=m,l⊂α,l⊥m,则l⊥β;③若α⊥β,l⊂α,则l⊥β;④若α⊥β,α∩β=m,l⊂α,l⊥m,则l⊥β.其中正确的说法序号为W.解析:对于说法①缺少了条件:l⊂α;说法②缺少了条件:α⊥β;说法③缺少了条件:α∩β=m,l⊥m;说法④具备了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所有条件.答案:④5.如图,四边形ABCD,BD=23,AB=2,AD=4,将△CBD沿BD折起到△EBD的位置,使平面EDB⊥平面ABD.求证:AB⊥DE.证明:在△ABD中,因为AB=2,AD=4,BD=23,所以AB2+BD2=AD2,所以AB⊥BD.又因为平面EBD⊥平面ABD,平面EBD∩平面ABD=BD,AB⊂平面ABD,所以AB⊥平面EBD.因为DE⊂平面EBD,所以AB⊥DE.[A 基础达标]1.经过平面α外一点和平面α内一点与平面α垂直的平面有()A.0个B.1个C.无数个D.1个或无数个解析:选D.当两点连线与平面α垂直时,可作无数个垂面,否则,只有1个.2.从空间一点P向二面角αlβ的两个面α,β分别作垂线PE,PF,E,F为垂足,若∠EPF=60°,则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的大小是()A.60°B.120°C.60°或120°D.不确定解析:选C.若点P在二面角内,则二面角的平面角为120°;若点P在二面角外,则二面角的平面角为60°.3.已知直线a,b与平面α,β,γ,下列能使α⊥β成立的条件是()A.α⊥γ,β⊥γB.α∩β=a,b⊥a,b⊂βC.a∥β,a∥αD.a∥α,a⊥β解析:选D.由a∥α,知α内必有直线l与a平行.而a⊥β,所以l⊥β,所以α⊥β.4.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已知平面AA1C1C⊥平面ABCD,且AB=BC,AD=CD,则BD与CC1()A.平行B.共面C.垂直D.不垂直解析:选C.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因为AB=BC,AD=CD.所以BD⊥AC.因为平面AA1C1C⊥平面ABCD,平面AA1C1C∩平面ABCD=AC,BD⊂平面ABCD,所以BD⊥平面AA1C1C.又CC1⊂平面AA1C1C,所以BD⊥CC1,故选C.5.如图,正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P是线段AB的中点,G是直线BD上的动点,则()A.存在点G,使PG⊥EF成立B.存在点G,使FG⊥EP成立C.不存在点G,使平面EFG⊥平面ACD成立D.不存在点G,使平面EFG⊥平面ABD成立解析:选C.正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P是线段AB的中点,G是直线BD上的动点,在A中,不存在点G,使PG⊥EF成立,故A错误;在B中,不存在点G,使FG⊥EP成立,故B错误;在C中,不存在点G,使平面EFG⊥平面ACD成立,故C正确;在D中,存在点G,使平面EFG⊥平面ABD成立,故D错误.故选C.6.已知PA⊥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如图),则图中互相垂直的平面有对.解析:因为DA⊥AB,DA⊥PA,所以DA⊥平面PAB,同理BC⊥平面PAB,又AB⊥平面PAD,所以DC⊥平面PAD,所以平面PAD⊥平面AC,平面PAB⊥平面AC,平面PBC⊥平面PAB,平面PAB⊥平面PAD,平面PDC⊥平面PAD,共5对.答案:57.如图,在三棱锥PABC内,侧面PAC⊥底面ABC,且∠PAC=90°,PA=1,AB=2,则PB=W.解析:因为侧面PAC⊥底面ABC,交线为AC,∠PAC=90°(即PA⊥AC),PA⊂平面PAC,所以PA⊥平面ABC,所以PA⊥AB,所以PB=PA2+AB2=1+4= 5.答案: 58.如图,直二面角αlβ,点A∈α,AC⊥l,C为垂足,B∈β,BD⊥l,D为垂足,若AB=2,AC=BD=1,则CD的长为W.解析:如图,连接BC,因为二面角αlβ为直二面角,AC⊂α,且AC⊥l,所以AC⊥β.又BC⊂β,所以AC⊥BC,所以BC2=AB2-AC2=3,又BD⊥CD,所以CD=BC2-BD2= 2.答案: 29.如图,过S点引三条长度相等但不共面的线段SA、SB、SC,且∠ASB =∠ASC=60°,∠BSC=90°.求证:平面ABC⊥平面BSC.证明:取BC的中点D,连接SD、AD(图略),由SA=SB=SC,∠ASB =∠ASC=60°,得AB=AC=SA.所以AD⊥BC,SD⊥BC,所以∠ADS是二面角ABCS的平面角.又∠BSC=90°,令SA=1,则SD=22,AD=22,所以SD2+AD2=SA2.所以∠ADS=90°,所以平面ABC⊥平面BSC.10.如图,三棱台DEFABC中,AB=2DE,G,H分别为AC,BC的中点.(1)求证:BD∥平面FGH;(2)若CF⊥BC,AB⊥BC,求证:平面BCD⊥平面EGH.证明:(1)如图所示,连接DG,设CD∩GF=M,连接MH.在三棱台DEFABC中,AB=2DE,所以AC=2DF.因为G是AC的中点,所以DF∥GC,且DF=GC,所以四边形CFDG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M=MC.因为BH=HC,所以MH∥BD.又BD⊄平面FGH,MH⊂平面FGH,所以BD∥平面FGH.(2)因为G,H分别为AC,BC的中点,所以GH∥AB.因为AB⊥BC,所以GH⊥BC.又H为BC的中点,所以EF∥HC,EF=HC,所以四边形EFCH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F∥HE.因为CF⊥BC,所以HE⊥BC.又HE,GH⊂平面EGH,HE∩GH=H,所以BC⊥平面EGH.又BC⊂平面BCD,所以平面BCD⊥平面EGH.[B 能力提升]11.将锐角A为60°,边长为a的菱形沿BD折成60°的二面角,则折叠后A与C之间的距离为()A.aB.1 2 aC.32a D.3a解析:选C.设折叠后点A到A1的位置,取BD的中点E,连接A1E,CE.则BD⊥CE,BD⊥A1E.于是∠A1EC为二面角A1BDC的平面角.故∠A1EC=60°.因为A1E=CE,所以△A1E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1E=CE=A1C=32a.12.如图,在四面体PABC中,AB=AC,PB=PC,D,E,F分别是棱AB,BC,CA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BC∥平面PDFB.DF⊥平面PAEC.平面PDF⊥平面PAED.平面PDF⊥平面ABC解析:选D.因为D,F分别为AB,AC的中点,则DF为△ABC的中位线,则BC∥DF,依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BC∥平面PDF,A成立.又E为BC的中点,且PB=PC,AB=AC,则BC⊥PE,BC⊥AE,依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BC⊥平面PAE.因为BC∥DF,所以DF⊥平面PAE,B成立.又DF⊂平面PDF,则平面PDF⊥平面PAE,C成立.要使平面PDF⊥平面ABC,已知AE⊥DF,则必须有AE⊥PD或AE⊥PF,由条件知此垂直关系不一定成立,故选D.13.如图所示,平面四边形ABCD,AB=AD=CD=1,BD=2,BD⊥CD,将其沿对角线BD 折成四面体ABCD,使平面ABD⊥平面BC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平面ACD⊥平面ABD;②AB⊥CD;③平面ABC⊥平面ACD.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解析:选D.因为BD⊥CD,平面ABD⊥平面BCD,所以CD⊥平面ABD,因为CD⊂平面ACD,所以平面ACD⊥平面ABD,故①正确;因为平面四边形ABCD中,AB=AD=CD=1,BD=2,所以AB⊥AD,又CD⊥平面ABD,所以AB⊥CD,又AD∩CD=D,所以AB⊥平面ACD,又因为AB⊂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ACD,故②③正确.1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BAD=90°,AD ∥BC,AB=BC=1,AD=2,PA⊥底面ABCD,PD与底面成45°角,点E是PD 的中点.(1)求证:BE⊥PD;(2)求二面角PCDA的余弦值.解:(1)证明:连接AE.因为PA⊥底面ABCD,所以∠PDA是PD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所以∠PDA=45°.所以PA=DA.又因为点E是PD的中点,所以AE⊥PD.因为PA⊥底面ABCD,AB⊂底面ABCD,所以PA⊥AB.因为∠BAD=90°,所以BA⊥DA.又因为PA∩AD=A,所以BA⊥平面PDA.又因为PD⊂平面PDA,所以BA⊥PD.又因为BA∩AE=A,所以PD⊥平面ABE.因为BE⊂平面ABE,所以BE⊥PD.(2)连接AC .在直角梯形ABCD 中, 因为AB =BC =1,AD =2,所以AC =CD = 2.因为AC 2+CD 2=AD 2, 所以AC ⊥CD ,又因为PA ⊥底面ABCD ,CD ⊂底面ABCD ,所以PA ⊥CD . 因为AC ∩PA =A ,所以CD ⊥平面PAC . 又因为PC ⊂平面PAC ,所以PC ⊥CD , 所以∠PCA 为二面角P CD A 的平面角.在Rt △PCA 中,PC =PA 2+AC 2=22+(2)2= 6. 所以cos ∠PCA =AC PC=26=33. 所以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33. [C 拓展探究]15.已知三棱锥A BCD 中,∠BCD =90°,BC =CD =1,AB ⊥平面BCD ,∠ADB =60°,E ,F 分别是AC ,AD 上的动点,且AE AC =AFAD=λ(0<λ<1).(1)求证:不论λ为何值,总有平面BEF ⊥平面ABC ; (2)当λ为何值时,平面BEF ⊥平面ACD ? 解:(1)证明:因为∠BCD =90°,所以BC ⊥CD . 因为AB ⊥平面BCD ,所以AB ⊥CD . 又因为AB ∩BC =B ,所以CD ⊥平面ABC . 因为AE AC =AFAD,所以EF ∥CD ,所以EF ⊥平面ABC . 又因为EF ⊂平面BEF , 所以平面BEF ⊥平面ABC .故不论λ为何值,总有平面BEF ⊥平面ABC . (2)由(1)得EF ⊥平面ABC ,BE ⊂平面ABC , 所以EF ⊥BE .要使平面BEF ⊥平面ACD ,只需BE ⊥AC .因为∠BCD =90°,BC =CD =1,所以BD = 2. 又因为AB ⊥平面BCD ,∠ADB =60°, 所以AB =6,AC =7, 所以BE =AB ·BC AC =427, 所以AE =677,所以λ=AE AC =67.故当λ=67时,平面BEF ⊥平面ACD .。
2021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八章8.6.3第1课时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用书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D.关系无法确定
[解析] 如图所示,平面 EFDG⊥平面 ABC,当平面 HDG 绕 DG 转动时,平面 HDG 始
终与平面 BCD 垂直,所以两个二面角的大小关系不确定,因为二面角 H-DG-F 的大小不确
定.
题型二 求二面角的大小 典例 2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PA⊥平面 ABCD,且 PA=AB.
所以∠ DEP=∠ BEP=90°,
且 BE=DE.
所以∠ BED 为二面角 B-PC-D 的平面角.
又 PA⊥平面 ABCD,所以 PA⊥BC.
又 AB⊥BC,PA∩AB=A,
所以 BC⊥平面 PAB.所以 BC⊥PB.
设 AB=a,则 PA=AB=BC=a,
所以 PB= 2a,PC= 3a,
PB·BC 6
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 α 的取值范围是
__0°≤α≤180°__
知识点 2 面面垂直的定义
Earlybird
晨鸟教育
定义 画法
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__直二面角__,就说这两个平面 互相垂直.平面 α 与 β 垂直,记作:__α⊥β__ 画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时,通常把表示平面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的一组边画成__垂直 __
[错解] 由题意可知,D1B1 与 AB1不垂直,D1B1与 B1C 不垂直,所以 D1B1与平面 ACB1 不垂直,故平面 BB1D1D 与平面 ACB1不垂直.
[错因分析] 判断两个平面垂直,只需说明其中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即可,判 断线面、面面位置关系时,必须给出严格的推理过程,不能只凭图形直观妄加判断,要全面 理解垂直关系的实质.
(1)求二面角 A-PD-C 的平面角的度数; (2)求二面角 B-PA-D 的平面角的度数; (3)求二面角 B-PA-C 的平面角的度数; (4)求二面角 B-PC-D 的平面角的度数. [分析] 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先找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在三角形中求解. [解析] (1)因为 PA⊥平面 ABCD,所以 PA⊥CD.因为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所以 CD⊥ AD.又 PA∩AD=A, 所以 CD⊥平面 PAD. 又 CD⊂平面 PCD,所以平面 PAD⊥平面 PCD. 所以二面角 A-PD-C 的平面角的度数为 90°.
新人教A版必修二 8.6.3 平面与平面垂直 教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平面与平面垂直典例分析【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②若一条直线与平面内无数条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③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则垂直于这个平面的直线必垂直于这条直线.④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垂直于这条直线的另一条直线必平行于这个平面.⑤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则它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都不垂直.⑥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可能垂直.【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难度】1星【题型】填空【关键字】无【解析】①错误,过一点有一个平面垂直于已知直线,该平面内任一条过该点的直线都垂直于已知直线;②错误,若这无数条直线都是平行直线,则这条直线可以不垂直于这个平面,并且可以与这个平面相交,平行或在平面内;③正确,这条直线平行于这个平面,则必平行于该平面内的一条直线(过这条直线作一个与此平面相交的平面,交线即满足),而垂直于该平面的直线垂直于平面内任一条直线,故必垂直于这条与此平面平行的直线;④错误,可以在此平面内,或与此平面平行;⑤错误,在这个平面内有一组平行线与它异面垂直;⑥正确,比如正方体上底面的两条相邻的棱互相垂直,且都与下底面平行;【答案】正确的说法有③⑥.【例2】在空间四面体的四个面中,为直角三角形的最多有个.【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难度】2星【题型】填空【关键字】无【解析】一个可行的例子如下:ABC ∆为直角三角形,B ∠为直角,直线PA ⊥面ABC ,D 为直线PA 上异于A 点的任意点,则四棱锥D ABC -的4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学生可以试着证明)【答案】4;【例3】 已知在三棱锥A BCD -中AC AD =,BD BC =,求证:AB ⊥CD .ABCE【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难度】2星 【题型】解答 【关键字】无 【解析】略【答案】设CD 中点为E ,连接AE ,BE∵ACD ∆为等腰三角形,∴AE ⊥CD , 同理BE ⊥CD∴CD ⊥平面ABE ,又AB ⊂面ABE ∴CD ⊥AB .【例4】 如图,已知三棱锥P ABC -,90ACB ∠=,D 为AB 的中点,且PDB ∆是正三角形,PA ⊥PC .求证:⑴ PA ⊥面PBC ;⑵平面PAC ⊥平面ABC .DPABC【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关键字】无 【解析】略【答案】⑴由已知D 是AB 中点,PDB ∆是正三角形,∴12PD AB =,由平面几何知识可知,APB ∆为直角三角形 ∴PA ⊥PB ,又PA ⊥PC ,PB PC P =, ∴PA ⊥面PBC ⑵∵PA ⊥面PBC 又∵BC ⊂面PBC ,∴PA ⊥BC ,又AC ⊥BC ,AC PA A =∴BC ⊥面PAC∵BC ⊂面ABC ∴平面PAC ⊥平面ABC【例5】 如图,ABCD 是正方形,SA 垂直于平面ABCD ,过A 且垂直于SC 的平面交SB 、SC 、SD 分别于点E 、F 、G ,求证:AE SB ⊥,AG SD ⊥.EBCFDGSA【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关键字】无【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以及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由于图形的对称性,所以两个结论只需证一个即可.欲证AE SB ⊥,可证AE ⊥平面SBC ,为此须证AE BC ⊥、AE SC ⊥,进而转化证明BC ⊥平面SAB 、SC ⊥平面AEFG .【答案】证明:∵SA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SA BC ⊥.又∵ABCD 为正方形,∴BC AB ⊥. ∴BC ⊥平面ASB .∵AE ⊂平面ASB ,∴BC AE ⊥.又∵SC ⊥平面AEFG ,∴SC AE ⊥.∴AE ⊥平面SBC . 又∵SB ⊂平面SBC ,∴AE SB ⊥, 同理可证AG SD ⊥.【例6】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60AB AD AC CD ABC ⊥⊥∠=,,°,PA AB BC ==,E 是PC 的中点.证明:面ABE⊥面PCD.【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难度】3星【题型】解答【关键字】无【解析】略【答案】由PA AB BC=.∠=°,可得AC PA==,60ABC∵E是PC的中点,∴AE⊥PC.在四棱锥P ABCD-中,∵PA⊥底面ABCD,CD⊂平面ABCD,故PA CD⊥.∵AC CD PA AC A,,∴CD⊥平面PAC.⊥=而AE⊂平面PAC,∴CD⊥AE,且PC CD C=,所以AE⊥平面PCD.而AE⊂平面ABE,∴平面ABE⊥平面PCD.【例7】如图,四面体P ABC-,PA⊥面ABC,AB⊥BC,过A作AE⊥PB交PB于E,过A作AF⊥PC交PC于F.求证:PC⊥EF.PFECA B【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难度】3星【题型】解答【关键字】无【解析】略【答案】分析:要证线线垂直,可转化为线面垂直,本题关键在于线面垂直与线线垂直的转化.可由分析法入手:要证PC⊥EF⇐PC⊥面AEF⇐PC⊥AF(已知),PC⊥AE⇐AE⊥面PBC⇐AE⊥PB(已知),AE⊥BC⇐BC⊥面PAB⇐BC⊥AB(已知),BC⊥PA⇐PA⊥面ABC,从而问题得到解决.F EPABC∵PA ⊥面ABC ,且BC ⊂面ABC ,∴BC ⊥PA ,且BC ⊥AB ∴BC ⊥面ABE∴BC ⊥AE ,又PB ⊥AE ,且BC PB B = ∴AE ⊥面PBC ,且PC ⊂面PBC ∴AE ⊥PC ,又AF ⊥PC ,且AFAE A =∴PC ⊥面AEF ,且EF ⊂面AEF ∴PC ⊥EF 本题可以分化出小题,体现中间的转化过程.【例8】 如图O 是正方体下底面ABCD 中心,B H D O ''⊥,H 为垂足.求证:B H '⊥平面AD C '.OH DCBAD'C'B'A'【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关键字】无 【解析】略【答案】因为B H D O ''⊥,所以只需再证明B H '垂直于面AD C '上的另外一条直线即可.因为AC BD AC BB '⊥⊥,,所以AC ⊥平面BDD B '',又B H '⊂面BDD B '',因此AC B H '⊥.于是B H '垂直于相交直线AC D O ',所在的平面AD C '.【例9】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求证:1BD ⊥面1AB C .A 1D 1C 1B 1DCBA【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关键字】无 【解析】略【答案】连结BD .ABCDB 1C 1D 1A 1∵1DD ⊥底面ABCD ,又AC ⊂面ABCD ,∴1DD ⊥AC ,又底面ABCD 为正方形,∴AC ⊥BD ,又1BD DD D =,∴AC ⊥面1BDD ,又∵1BD ⊂面1BDD ∴AC ⊥1BD 同理连结1BC 可得1BD ⊥1B C∴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1BD ⊥面1AB C .【例10】 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F 分别在1AA ,1CC 上且1BE A B ⊥,1BF BC ⊥,求证:1BD ⊥面BEF【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关键字】无 【解析】略【答案】FEC 1B 1D 1A 1AB C D由111A D A B ⊥,11B E A B ⊥,有1B E ⊥面11A BD ∴11B E BD ⊥由111C D BC ⊥,11B F BC ⊥,有1B F ⊥面11BC D ∴11B F BD ⊥ ∴1BD ⊥面1B EF【例11】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为1DD 的中点,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求证:1B O ⊥面PAC .【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关键字】无 【解析】略【答案】P OA 1D 1C 1B 1DCB A(法一)由于AC ⊥BD ,且AC ⊥1BB ,∴AC ⊥面11BDD B ,且1B O ⊂面11BDD B .∴1B O ⊥AC 连结1PB ,设AB a =,则1111AB CB B D ===QABCDB 1C 1D 1A 1PO∵222222113)2OB OB BB a a =+=+=222222111119())24PB PD B D a a =+=+=22222213())24OP PD DO a a =+=+=∴22211OB OP PB +=.∴1B O ⊥OP ,又POAC O =,∴1B O ⊥平面PAC (法二)由于AC ⊥BD ,且AC ⊥1BB ,∴AC ⊥面11BDD B ,且1B O ⊂面11BDD B ∴1B O ⊥AC 取CD 中点Q ,连结1QC ,OQ ,则OQ ∥11B C在正方形11CC D D 中,由P ,Q 分别为1DD ,1CC 的中点,可知CP ⊥1C Q , 又CP ⊥11B C ,且1111C QB C C =∴CP ⊥面11B C QO ,又1B O ⊂面11B C QO ∴CP ⊥1B O ∴1B O ⊥面PAC【例12】 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PA ⊥底面ABCD ,M ,N 分别为PC ,AB 的中点.⑴求证:MN ∥平面PAD ;⑵若45PDA ∠=,求证:MN ⊥面PCD .QPD CAMN【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关键字】无 【解析】略【答案】⑴取PD 中点Q ,连结MQ ,AQ ,∵M ,N 分别为AB ,PC 的中点 ∴MQ ∥AN 且MQ =AN∴MN ∥AQ ,从而得到MN ∥平面PAD ⑵(法一)R PDBCAM N∵PA ⊥底面ABCD ,且CD ⊂面ABCD ∴CD ⊥PA ,又由底面是矩形有CD ⊥AD ∴CD ⊥面PAD ,又AQ ⊂面PAD ∴AQ ⊥CD又∵45PDA ∠=,∴PA AD = 从而在等腰Rt APD ∆中,又PQ QD = ∴AQ ⊥PD ,又CD PD D =∴AQ ⊥面PAD ,又MN ∥AQ∴MN ⊥面PCD (法二)∵PA ⊥底面ABCD ,且CD ⊂面ABCD ∴CD ⊥PA ,又由底面是矩形有CD ⊥AD ∴CD ⊥面PAD ,又PD ⊂面PAD ∴PD ⊥CD取CD 中点R ,连结MR ,NR ,则MR ∥PD ,NR ∥AD ∴CD ⊥MR ,又CD ⊥AD ,∴CD ⊥NR ,∴CD ⊥面MNR ,且MN ⊂面MNR , ∴MN ⊥CD∵45PDA ∠=,∴PA AD =,且BC AD =∴PA BC =,又AN BN =,且90PAN CBN ∠=∠=∴根据三角形全等可知PN NC =,又PM MC = ∴MN ⊥PC ∵CDPC C =,∴MN ⊥面PCD【例13】 已知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是菱形,且1160A AB A AD ∠=∠=.求证:1CC ⊥BD .OABCD A 1B 1C 1D 1【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关键字】无 【解析】略【答案】∵底面ABCD 是菱形,∴BD ⊥AC连结BD ,AC 交于点O ,连结1A B ,1A D∵1160A AB A AD ∠=∠=,由1A AD ∆≌1A AB ∆可知,∴1A BD ∆为等腰三角形,又BO OD =∴1A O ⊥BD ,又1ACAO O =, ∴BD ⊥面1A AO ,又1AA ∥1CC ,且1CC ⊂面1A AO .∴1CC ⊥BD【例14】 如图,在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 满足条件时,有111AC B D ⊥.(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D 1C 1B 1A 1DCBA 【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难度】2星 【题型】解答【关键字】2018年,深圳高三联考 【解析】略【答案】AC BD ⊥(或更特殊的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或菱形);111AC B D ⊥⇔BD ⊥平面11ACC A ⇔BD AC ⇔⊥. 故充要条件为AC BD ⊥,本题只要求写一个充分条件即可.【例15】 如图,A 、B 、C 、D 是空间四点,在ABC △中,2AB =,AC BC =,等边ADB △所在的平面以AB 为轴可转动.当ADB △转动过程中,是否总有AB CD ⊥?请证明你的结论ABC DO【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难度】2星 【题型】解答 【关键字】无 【解析】略【答案】当ADB △在转动过程中,总有OC AB ⊥,OD AB ⊥.∴AB ⊥平面COD ,∴AB CD ⊥当ADB △转动到与ABC △共面时,仍然有AB CD ⊥ 故ADB △转动过程中,总有AB CD ⊥.【例16】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是1AA 的中点,问当点N 位于AB 上何处时,1MN MC ⊥?【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关键字】无 【解析】略【答案】若想1MN MC ⊥,只需1MN MB ⊥,只需11A MB AMN ∽△△,只需12AN AM =,N 位于13AN NB =∶∶处,即AB 的四等分点处.【例17】 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C BC ==,90ACB ∠=︒,1AA =,D 是11A B 的中点.⑴求证1C D ⊥平面1A B ;⑵当点F 在1BB 上什么位置时,会使得1AB ⊥平面1C DF ?并证明你的结论.C 1B 1A 1FEDCB A【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难度】3星 【题型】解答 【关键字】无 【解析】略【答案】C 1B 1A 1FEDCB A⑴如图,∵111ABC A B C -是直三棱柱, ∴11111AC B C ==,且11190AC B ∠=︒. 又D 是11A B 的中点,∴111C D A B ⊥. ∵1AA ⊥平面111A B C ,1C D ⊂平面111A B C , ∴11AA C D ⊥,∴1C D ⊥平面11AA B B .⑵作1DE AB ⊥交1AB 于E ,延长DE 交1BB 于F ,连结1C F , 则1AB ⊥平面1C DF ,点F 即为所求.事实上,∵1C D ⊥平面11AA B B ,1AB ⊂平面11AA B B , ∴11C D AB ⊥.又1AB DF ⊥,1DF C D D =,∴1AB ⊥平面1C DF .【例18】 如图已知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ABCD 是菱形,且11C CB C CD BCD ∠=∠=∠.⑴ 证明1C C BD ⊥;⑵ 当1CD CD 的值为多少时,能使1A C ⊥平面1C BD ?请给出证明.图 9-2-284D 1A 1C 1B 1DCBA【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难度】4星 【题型】解答【关键字】2000年,全国高考 【解析】略【答案】⑴ 连结1A C 、AC ,AC 和BD 交于O ,连结1C O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BC CD =.又∵11BCC DCC ∠=∠,11C C C C =,∴11C BC C DC ∆∆≌.∴11C B C D =. ∵DO OB =,∴1C O BD ⊥. 又AC BD ⊥,1ACC O O =,∴BD ⊥平面1AC .又1C C ⊂平面1AC ,∴1C C BD ⊥. ⑵ 当11CD CC =时,能使1A C ⊥平面1C BD .证法一:∵11CDCC =,∴1BC CD C C ==.图 9-2-285HGA 1D 1ADCC 1B 1B又11BCD C CB C CD ∠=∠=∠,由此可推得11BD C B C D ==. ∴三棱锥1C C BD -是正三棱锥. 设1A C 与1C O 相交于G .∵11AC AC ∥,且11:2:1AC OC =,∴1:2:1C G GO =. 又1C O 是正1C BD ∆的BD 边上的高和中线,∴点G 是正1C BD ∆的中心.∴CG ⊥平面1C BD ,即1A C ⊥平面1C BD . 证法二:由⑴知BD ⊥平面1AC ,∵1A C ⊂平面1AC ,∴1BD AC ⊥. 当11CDCC =时,平行六面体的六个面是全等的菱形,同1BD AC ⊥证法可得11BC AC ⊥.又1BD BC B =,∴1A C ⊥平面1C BD .【例19】 已知四面体ABCD ,①若棱AB CD ⊥,求证2222AC BD AD BC +=+②若2222AC BD AD BC +=+,求证棱AB CD ⊥.【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关键字】无 【解析】略【答案】①过B 作CD 的垂线,垂足E ,连AE ,FEDCBA∵CD AB ⊥, ∴CD ⊥平面ABE , ∴CD AE ⊥.∴222AC AE CE =+、222BD BE DE =+; 又有222AD AE DE =+、222BC BE CE =+. ∴222222AC BD AE BE CE DE +=+++, 而222222AD BC AE BE CE DE +=+++. ∴2222AC BD AD BC +=+.②过A 点作CD 的垂线,垂足设为F ,于是有:222AD AF DF =+、222BC BE CE =+; 222AC AF CF =+、222BD BE DE =+;∵2222AD BC AC BD +=+;∴22222222AF DF BE CE AF CF BE DE +++=+++ ∴2222DF CE CF DE +=+, ∴2222DF CF DE CE -=-,∴()()()()DF CF DF CF DE CE DE CE +-=+-, ∴DF CF DE CE -=-. ∴DF CE DE CF +=+.∴E 、F 只能重合于一点,故有CD ⊥平面ABE , ∴CD AB ⊥.【例20】 已知三棱锥P ABC -中,PC ⊥底面ABC ,AB BC =,D F ,分别为AC PC ,的中点,DE AP ⊥于E .⑴求证:AP ⊥平面BDE ;⑵求证:平面BDE ⊥平面BDF ;⑶若:1:2AE EP =,求截面BEF 分三棱锥P ABC -所成两部分的体积比.【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关键字】无 【解析】略【答案】FEBDCAP⑴∵AB BC =,D 为AC 中点,∴BD AC ⊥ 又PC ⊥底面ABC ,∴PC BD ⊥ ∵PCAC C =,∴BD ⊥平面PAC ,∴BD AP ⊥.又DE AP ⊥,∴AP ⊥平面BDE .⑵∵D F ,为AC PC ,的中点,∴DF AP ∥. 结合⑴可知DF ⊥平面BDE .⑶∵211:323PEF PAC PE PF S S PA PC ∆∆⨯==⨯=⨯,∴13B PEF B PAC V V --=.因此两部分的体积比为1:2.【例21】 在四棱锥P ABCD -中,90ABC ACD ∠=∠=︒,60BAC CAD ∠=∠=︒,PA ⊥平面ABCD ,E 为PD 的中点,22PA AB ==.⑴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V ;⑵若F 为PC 的中点,求证PC ⊥平面AEF .【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 【难度】3星 【题型】解答【关键字】2009年,扬州中学高三期末 【解析】略【答案】FEDCBAP⑴在Rt ABC ∆中,1AB =,60BAC ∠=︒,∴BC 2AC =. 在Rt ACD ∆中,2AC =,60CAD ∠=︒,∴CD =4AD =.∴1111122222BCD S AB BC AC CD ∆=⋅+⋅=⨯⨯⨯.则123V ==⑵∵PA CA =,F 为PC 的中点,∴AF PC ⊥. ∵PA ⊥平面ABCD ,∴PA CD ⊥. ∵AC CD ⊥,PA AC A =,∴CD ⊥平面PAC .∴CD PC ⊥.∵E 为PD 中点,F 为PC 中点,∴EF CD ∥.则EF PC ⊥.∵AFEF F =,∴PC ⊥平面AEF .【例22】 如图所示,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边长为侧棱长为4.E F,分别为棱AB BC ,的中点,EF BD G =.⑴求证:平面1B EF ⊥平面11BDD B ; ⑵求点1D 到平面1B EF 的距离d ; ⑶求三棱锥11B EFD -的体积V .D 1C 1B 1A 1GFEDCB A【考点】垂直关系的判断与证明【难度】3星 【题型】解答【关键字】2003年,京皖春季高考 【解析】略【答案】⑴连接AC .∵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是正方形. ∴AC BD ⊥,又1AC DD ⊥,故AC ⊥平面11BDD B . ∵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故EF AC ∥, ∴EF ⊥平面11BDD B , ∴平面1B EF ⊥平面11BDD B .⑵连结1B G ,在对角面11BDD B 中,作11D H B G ⊥,垂足为H , ∵平面1B EF ⊥平面11BDD B ,且平面1B EF平面11BDD B 1B G =,∴1D H ⊥平面1B EF ,且垂足为H ,∴点1D 到平面1B EF 的距离1d D H =. 法一:在11Rt D HB ∆中,11111sin D H D B D B H =⋅∠,∵11114D B B =,11111sin sin BB D B H B GB GB ∠=∠===HGDB B 1D 1∴14d D H ===法二:∵111D HB B BG ∆∆∽,∴11111D H D BB B B G =,∴2111B B d D H B G === 法三:连接1D G ,则三角形11D GB 的面积等于正方形11DBB D 面积的一半.即21111122B G D H BB ⋅=.∴d =⑶111111111623323B EFD D B EF B EF V V V dS --∆====⋅=.。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8.6.3平面与平面垂直》教学设计
4.4.1平面与平面垂直复习课(第三课时)(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并能应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2.理顺空间垂直位置关系的知识架构,并能应用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转化和解决;3.通过平面与平面垂直判定和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以及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维方式,体会化归思想方法的应用.二、教学重难点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应用.2.应用定理证明过程中表述的条理性和严谨性.三、教学过程1.知识回顾1.1面面垂直的定义(1)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平面α与平面β垂直,记作:α⊥β.(2)画法:如图,画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时,通常把表示平面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的一组边画成垂直.【设计意图】复习面面垂直的定义,做到温故而知新.1.2【微训练】1.对于直线m,n和平面α,β,能得出α⊥β的一个条件是()A.m⊥n,m∥α,n∥βB.m⊥n,α∩β=m,n⊂αC.m∥n,n⊥β,m⊂αD.m∥n,m⊥α,n⊥β【设计意图】通过小题训练,帮助学生回顾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符号语言a⊥β,a⊂α⇒α⊥β图形语言2.判断题(1)若平面α⊥平面β,则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2)若平面α⊥平面β,则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3)若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则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设计意图】通过题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理解.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两个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一直线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符号语言α⊥β,α∩β=l,a⊂α,a⊥l⇒a⊥β图形语言2.课堂互动题型一求二面角的大小【活动要求】让学生提前练习,老师检查学生答题情况.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P 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的一点,且P A=AC,求二面角P-BC-A的大小.【活动预设】引导学生找二面角的平面角.【设计意图】加强对二面角的理解,熟练的计算二面角的平面角.题型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证明【活动要求】让学生提前练习,老师检查、点评学生的答题情况.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 A⊥平面ABCD,底面ABCD为菱形,E为CD的中点.(1)求证:BD⊥平面P AC;(2)若∠ABC=60°,求证:平面P AB⊥平面P AE.【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学生可以体会和应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转化功能,体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心理愉悦.老师点评旨在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注重表述的条理性和严谨性.题型三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及应用【活动要求】让学生提前练习,老师检查、点评学生的答题情况.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DAB=60°且边长为a的菱形,侧面P AD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G为AD边的中点.求证:(1)BG⊥平面P AD;(2)AD⊥PB;(3)求点D到面PAB的距离.【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和应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转化功能,体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心理愉悦.老师点评旨在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注重表述的条理性和严谨性.3.归纳小结【设计意图】(1)梳理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判定定理、性质定理,提高应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2)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四、课外作业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 A⊥平面ABCD,且P A=AB.(1)求二面角A-PD-C的平面角的度数;(2)求二面角B-P A-D的平面角的度数;(3)求二面角B-P A-C的平面角的度数;(4)求二面角B-PC-D的平面角的度数.2.图1是由矩形ADEB,Rt△ABC和菱形BFGC组成的一个平面图形,其中AB=1,BE=BF=2,∠FBC=60°.将其沿AB,BC折起使得BE与BF重合,连接DG,如图2.(1)证明:图2中的A,C,G,D四点共面,且平面ABC⊥平面BCGE;(2)求图2中的四边形ACGD的面积.3.如图1所示,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BAD=45°,AB=2CD=4,点E为AB的中点.将△ADE 沿DE折起,使点A到达点P的位置,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P-EBCD,点M为棱PB的中点.(1)求证:PD∥平面MCE;(2)若平面PDE⊥平面EBCD,求三棱锥M-BCE的体积.。
高中数学必修二 8 6 3 平面与平面垂直(第2课时)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导学案新
【新教材】 8.6.3 平面与平面垂直(人教A 版)第2课时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1.理解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能运用其解决相关问题.2.通过对性质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转化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1.逻辑推理:探究归纳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之间的转化;2.直观想象:题中几何体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重点: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难点: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应用.一、 预习导入阅读课本141-142页,填写。
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探究: (1)如果α⊥β,则α内的直线必垂直于β内的无数条直线吗?(2)如果α⊥β,过β内的任意一点作α与β交线的垂线,则这条直线必垂直于α吗?1.如图,在三棱锥P-ABC 中,平面PAB ⊥平面ABC,平面PAC ⊥平面ABC,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P ⊥ACB.AP ⊥ABC.AP ⊥平面ABCD.AP 与BC 所成的角为45°2.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直线l ⊥平面A 1C 1(l 与棱不重合),则( ) A.B 1B ⊥l B.B 1B ∥l C.B 1B 与l 异面 D.B 1B 与l 相交 3.已知m,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且m ∥α,n ⊂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α∥β,则m ∥nB.若m ∥n,则α∥βC.若n ⊥α,则m ⊥βD.若m ⊥β,则α⊥β4.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 1B 1C 1中,∠BAC=90°, BC 1⊥AC,则C 1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H 必在直线 上.题型一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应用-中,PA⊥平面ABC,平面PAB⊥平面PBC.求证:BC⊥平面PAB.例1 在三棱锥P ABC跟踪训练一1.如图,P是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四边形ABCD是∠DAB= 60°,且边长为a的菱形.侧面PAD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1)若G为AD边的中点,求证:BG⊥平面PAD;(2)求证:AD⊥PB.题型二线面、面面垂直的的综合应用例2 如图,三角形PDC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垂直,PD= PC=4,AB=6,BC=3.(1)证明:BC∥平面PDA;(2)证明:BC⊥PD;(3)求点C到平面PDA的距离.跟踪训练二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P,Q分别为线段AB,CD的中点, EP⊥平面ABCD.(1)求证:AQ∥平面CEP;(2)求证:平面AEQ⊥平面DEP.1.已知两个平面垂直,下列说法:①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无数条直线③一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④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其中正确说法个数是()A.3B.2C.1D.02.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平面ABD⊥平面BCD,且DA⊥平面ABC,则△ABC是()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BD.沿BD将△A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连接AC,则在四面体ABCD的四个面所在平面中,互相垂直的平面的对数为()A.1B.2C.3D.44.如图所示,三棱锥P ABC的底面在平面α上,且AC⊥PC,平面PAC⊥平面PBC,P,A,B是定点,则动点C运动形成的图形是.5.如图,在四棱柱ABCD A1B1C1D1中,已知平面AA1C1C⊥平面ABCD,且AB=BC=CA=,AD=CD=1.(1)求证:BD⊥AA1;(2)若E为棱BC的中点,求证:AE∥平面DCC1D1.答案小试牛刀1.D.2.B.3.D.4. AB.自主探究例1 【答案】证明见解析⊥于点D. 【解析】证明:如图所示,在平面AB内作AD PB=,∵平面PAB⊥平面PBC,且平面PAB⋂平面PBC PB∴AD⊥平面PBC.⊥.又BC⊂平面PBC,∴AD BC∵PA⊥平面ABC,BC⊂平面ABC,⊥.∴PA BC⋂=,∴BC⊥平面P AB.∵PA AD A跟踪训练一1.【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1)如图所示,连接BD.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DAB=60°,所以△ABD是正三角形,因为G是AD的中点,所以BG⊥AD.又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BG⊥平面PAD.(2)连接PG.因为△PAD为正三角形,G为AD的中点,所以PG⊥AD.由(1)知BG⊥AD,而PG∩BG=G,PG⊂平面PBG,BG⊂平面PBG.所以AD⊥平面PBG.又因为PB⊂平面PBG,所以AD⊥PB.例2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3) .【解析】(1)证明:因为长方形ABCD中,BC∥AD,又BC⊄平面PDA,AD⊂平面PDA,所以BC∥平面PDA.(2)证明:取CD的中点H,连接PH,因为PD=PC,所以PH⊥CD.又因为平面PDC⊥平面ABCD,平面PDC∩平面ABCD=CD,所以PH ⊥平面ABCD.又因为BC ⊂平面ABCD,所以PH ⊥BC.又因为长方形ABCD 中,BC ⊥CD,PH∩CD=H,所以BC ⊥平面PDC.又因为PD ⊂平面PDC,所以BC ⊥PD.(3)解:连接AC.由(2)知PH 为三棱锥P-ADC 的高.因为△ADC =12·AD·CD=12×3×6=9,所以P ADC V -=13·S △ADC ·PH=13×由(2)知BC ⊥PD,又因为AD ∥BC,所以AD ⊥PD,所以S △PDA =12·PD·AD=12×4×3=6.设点C 到平面PDA 的距离为h.因为C PDA V -=P ADC V -,所以13·S △PDA ·所以3PDA S ∆⋅63⨯=. 跟踪训练二1、【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证明:(1)在矩形ABCD 中,因为AP=PB,DQ=QC,所以AP CQ.所以AQCP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P ∥AQ. 因为CP ⊂平面CEP,AQ ⊄平面CEP,所以AQ ∥平面CEP.(2)因为EP ⊥平面ABCD,AQ ⊂平面ABCD,所以AQ ⊥EP.因为AB=2BC,P为AB的中点,所以AP=AD.连接PQ,则四边形ADQP为正方形. 所以AQ⊥DP.又EP∩DP=P,所以AQ⊥平面DEP.因为AQ⊂平面AEQ,所以平面AEQ⊥平面DEP.当堂检测1-3. CAC4.以AB为直径的圆(除去A,B两点).5.【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证明:(1)在四边形ABCD中,因为AB=BC,AD=DC,所以BD⊥AC,又平面AA1C1C⊥平面ABCD,且平面AA1C1C∩平面ABCD=AC,BD⊂平面ABCD,所以BD⊥平面AA1C1C,又因为AA1⊂平面AA1C1C,所以BD⊥AA1.(2)在三角形ABC中,因为AB=AC,且E为棱BC的中点,所以AE⊥BC,又因为在四边形ABCD中,AB=BC=CA=,AD=CD=1.所以∠ACB=60°,∠ACD=30°,所以DC⊥BC,所以AE∥CD.因为CD⊂平面DCC1D1,AE⊄平面DCC1D1,故得AE∥平面DCC1D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3 平面与平面垂直考点学习目标核心素养二面角理解二面角的有关概念,会求简单的二面角的大小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理解两平面垂直的定义,掌握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观想象、逻辑推理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理解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能用文字、符号和图形语言描述定理,能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解决有关的垂直问题直观想象、逻辑推理问题导学预习教材P155-P161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二面角的定义是什么?2.如何表示二面角?3.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是什么?4.二面角的范围是什么?5.面面垂直是怎样定义的?6.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内容是什么?7.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1.二面角(1)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2)图形和记法图形:记作:二面角αABβ或二面角αlβ或二面角PABQ或二面角PlQ.2.二面角的平面角(1)定义:在二面角αlβ的棱l上任取一点O,以点O为垂足,在半平面α和β内分别作垂直于棱l 的射线OA 和OB ,则射线OA 和OB 构成的∠AOB 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2)图形、符号及范围 图形:符号:⎭⎪⎬⎪⎫α∩β=l ,O ∈l OA ⊂α,OB ⊂βOA ⊥l ,OB ⊥l⇒∠AOB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范围:0°≤∠AOB ≤180°.(3)规定: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这个二面角是多少度.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名师点拨 (1)二面角的大小与垂足O 在l 上的位置无关.一个二面角的平面角有无数个,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2)构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三要素:“棱上”“面内”“垂直”.即二面角的平面角的顶点必须在棱上,角的两边必须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角的两边必须都与棱垂直,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这三个要素决定了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的唯一性和平面角所在的平面与棱垂直.3.平面与平面垂直(1)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平面α与β垂直,记作α⊥β.(2)判定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l ⊥βl ⊂α⇒α⊥β■名师点拨 定理的关键词是“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所以应用的关键是在平面内寻找另一个平面的垂线.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两个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一直线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符号语言⎭⎪⎬⎪⎫α⊥β α∩β=la ⊂α a ⊥l⇒a ⊥β 图形语言作用①面面垂直⇒线面垂直②作面的垂线■名师点拨对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理解(1)定理的实质是由面面垂直得线面垂直,故可用来证明线面垂直. (2)已知面面垂直时,可以利用此定理转化为线面垂直,再转化为线线垂直.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与其顶点在二面角棱上的位置有关.( ) (2)二面角可以看成是一个半平面以其棱为轴旋转而成的.( )(3)如果平面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一条直线,则α⊥β.( ) (4)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一定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 (5)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其中一个平面.( ) 答案:(1)× (2)√ (3)× (4)× (5)×在二面角αl β的棱l 上任选一点O ,若∠AOB 是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则必须具有的条件是( )A.AO ⊥BO ,AO ⊂α,BO ⊂βB.AO ⊥l ,BO ⊥lC.AB ⊥l ,AO ⊂α,BO ⊂βD.AO ⊥l ,BO ⊥l ,且AO ⊂α,BO ⊂β 答案:D已知直线l ⊥平面α,则经过l 且和α垂直的平面( ) A.有1个 B.有2个 C.有无数个 D.不存在答案:C若平面α⊥平面β,平面β⊥平面γ,则( ) A.α∥γB.α⊥γC.α与γ相交但不垂直D.以上都有可能解析:选D.由题意知,α与γ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如图,α与δ平行,α与γ相交.如图,P是二面角αlβ内的一点,PA⊥α,PB⊥β,垂足分别为A,B.若∠APB=80°,则二面角αlβ的大小为W.答案:100°二面角的概念及其大小的计算(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截面A1BD与底面ABCD所成锐二面角A1BDA的正切值为()A.32B.22C. 2D. 3(2)一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分别垂直于另一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则这两个二面角的大小关系为()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不确定【解析】(1)如图所示,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A1O,O为BD的中点,因为A1D=A1B,所以在△A1BD中,A1O⊥BD.又因为在正方形ABCD中,AC⊥BD,所以∠A1OA为二面角A1BDA的平面角.设AA1=1,则AO=22.所以tan∠A1OA=122= 2.(2)反例: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CD,C1D1的中点,二面角DAA1E与二面角B1ABC的两个半平面就是分别对应垂直的,但是这两个二面角既不相等,也不互补.【答案】(1)C (2)D(1)求二面角大小的步骤简称为“一作二证三求”.(2)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方法一:(定义法)在二面角的棱上找一个特殊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如图所示,∠AOB 为二面角αa β的平面角.方法二:(垂线法)过二面角的一个面内一点作另一个平面的垂线,过垂足作棱的垂线,连接该点与垂足,利用线面垂直可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如图所示,∠AFE 为二面角A BC D 的平面角.方法三:(垂面法)过棱上一点作棱的垂直平面,该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产生交线,这两条交线所成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所示,∠AOB 为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提醒]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与顶点在棱上的位置无关,通常可根据需要选择特殊点作平面角的顶点.若P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而△PBC 和△ABC 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PA =6,那么二面角P BC A 的大小为 W.解析:如图,取BC 的中点O ,连接OA ,OP ,则∠POA 为二面角P BC A 的平面角,OP =OA =3,PA =6,所以△POA 为直角三角形,∠POA =90°.答案:90°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角度一 利用定义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BD =2a ,AB =AD =CB =CD =AC =a .求证:平面ABD ⊥平面BCD .【证明】 因为△ABD 与△BCD 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所以取BD 的中点E ,连接AE ,CE ,则AE ⊥BD ,BD ⊥CE . 在△ABD 中,AB =a ,BE =12BD =22a , 所以AE = AB 2-BE 2=22a . 同理CE =22a ,在△AEC 中, AE =CE =22a ,AC =a .由于AC 2=AE 2+CE 2,所以AE ⊥CE ,∠AEC 是二面角A BD C 的平面角,又因为∠AEC =90°, 所以二面角A BD C 为直二面角, 所以平面ABD ⊥平面BCD .角度二 利用判定定理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若PA ⊥平面ABCD 且四边形ABCD 是菱形.求证:平面PAC ⊥平面PBD .【证明】 因为P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所以BD ⊥PA .因为四边形ABCD 是菱形, 所以BD ⊥AC . 又PA ∩AC =A , 所以BD ⊥平面PAC . 又因为BD ⊂平面PBD , 所以平面PAC ⊥平面PBD .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的两种常用方法(1)利用定义:证明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直角,其判定的方法是: ①找出两相交平面的平面角; ②证明这个平面角是直角;③根据定义,这两个相交平面互相垂直.(2)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要证面面垂直,只要证线面垂直.即在其中一个平面内寻找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这是证明面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步骤是: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PD ⊥平面ABCD ,PD ∥QA ,QA =AB =12PD .证明:平面PQC ⊥平面DCQ .证明:由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可得CD ⊥AD , 又PD ⊥平面ABCD , 所以PD ⊥CD ,PD ⊥AD , 故CD ⊥平面AQPD ,从而CD ⊥PQ .如图所示,取PD 的中点E ,连接QE .因为PD ∥QA ,QA =12PD ,则DE ∥AQ ,且DE =AQ ,从而四边形AQED 是平行四边形,则QE∥AD,所以QE⊥PD,所以DQ=QP.设QA=1,则AB=1,PD=2.在△DQP中,有DQ=QP=2,PD=2.所以DQ2+QP2=PD2,故∠PQD=90°,即DQ⊥PQ.又CD∩DQ=D,所以PQ⊥平面DCQ.又PQ⊂平面PQC,所以平面PQC⊥平面DCQ.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应用已知P是△ABC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PA⊥平面ABC,平面PAC⊥平面PBC,求证:BC⊥AC.【证明】如图,在平面PAC内作AD⊥PC于点D,因为平面PAC⊥平面PBC,平面PAC∩平面PBC=PC,AD⊂平面PAC,且AD⊥PC,所以AD⊥平面PBC,又BC⊂平面PBC,所以AD⊥BC.因为PA⊥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PA⊥BC,因为AD∩PA=A,所以BC⊥平面PAC,又AC⊂平面PAC,所以BC⊥AC.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应注意的问题若所给题目中有面面垂直的条件,一般要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将其转化为线面垂直、线线垂直.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应注意三点:①两个平面垂直是前提条件;②直线必须在其中一个平面内;③直线必须垂直于它们的交线.如图,△ABC是正三角形,若AE⊥平面ABC,平面BCD⊥平面ABC,BD=CD,求证:AE∥平面BCD.证明:如图,取BC的中点M,连接DM,AM,因为BD =CD , 所以DM ⊥BC .又因为平面BCD ⊥平面ABC ,DM ⊂平面BCD ,两平面交线为BC ,所以DM ⊥平面ABC , 又AE ⊥平面ABC , 所以AE ∥DM .又因为AE ⊄平面BCD ,DM ⊂平面BCD , 所以AE ∥平面BCD .垂直关系的综合问题如图,△ABC 为正三角形,EC ⊥平面ABC ,BD ∥CE ,且CE =CA =2BD ,M 是EA 的中点,求证:(1)DE =DA ;(2)平面BDM ⊥平面ECA ; (3)平面DEA ⊥平面ECA .【证明】 (1)如图,取EC 的中点F ,连接DF . 因为EC ⊥平面ABC ,BC ⊂平面ABC , 所以EC ⊥BC . 同理可得BD ⊥AB , 易知DF ∥BC ,所以DF ⊥EC . 在Rt △EFD 和Rt △DBA 中, 因为EF =12EC ,EC =2BD ,所以EF =BD . 又FD =BC =AB ,所以Rt △EFD ≌Rt △DBA ,故DE =DA . (2)取CA 的中点N ,连接MN ,BN , 则MN ∥EC ,且MN =12EC .因为EC ∥BD ,BD =12EC ,所以MN 綊BD , 所以N 点在平面BDM 内.因为EC⊥平面ABC,所以EC⊥BN.又CA⊥BN,EC∩CA=C,所以BN⊥平面ECA.因为BN在平面MNBD内,所以平面MNBD⊥平面ECA,即平面BDM⊥平面ECA.(3)由(2)易知DM∥BN,BN⊥平面ECA,所以DM⊥平面ECA.又DM⊂平面DEA,所以平面DEA⊥平面ECA.垂直关系的转化在关于垂直问题的论证中要注意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相互转化.每一种垂直的判定都是从某一垂直开始转向另一垂直,最终达到目的,其转化关系如下: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1)PA⊥底面ABCD;(2)BE∥平面PAD;(3)平面BEF⊥平面PCD.证明:(1)因为平面PAD⊥底面ABCD,且PA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AD,所以PA⊥底面ABCD.(2)因为AB∥CD,CD=2AB,E为CD的中点,所以AB∥DE,且AB=DE.所以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AD.又因为BE⊄平面PAD,AD⊂平面PAD,所以BE∥平面PAD.(3)因为AB⊥AD,而且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CD,AD⊥CD.由(1)知PA⊥底面ABCD,所以PA⊥CD.又PA∩AD=A,所以CD⊥平面PAD.所以CD⊥PD.因为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所以PD∥EF.所以CD⊥EF.又因为CD⊥BE,EF∩BE=E,所以CD⊥平面BEF.因为CD⊂平面PCD,所以平面BEF⊥平面PCD.1.给出以下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①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②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③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④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A.4B.3C.2D.1解析:选B.①②④正确.①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②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③这两条直线可能相交或平行或异面;④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在下列关于直线m,l和平面α,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l⊂β,且α⊥β,则l⊥αB.若l⊥β,且α∥β,则l⊥αC.若l⊥β,且α⊥β,则l∥αD.若α∩β=m,且l∥m,则l∥α解析:选B.A项中l与α可以平行或斜交,A项错.B项中,l⊥β且α∥β,所以l⊥α正确.C项中,l可在α内,C项错.D项中,l可在α内,D项错.3.在三棱锥PABC中,PA=PB=AC=BC=2,PC=1,AB=23,则二面角PABC的大小为W.解析:取AB的中点M,连接PM,MC,则PM⊥AB,CM⊥AB,所以∠PMC就是二面角PABC的平面角.在△PAB中,PM=22-(3)2=1,同理MC=PC=1,则△PM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PMC=60°.答案:60°4.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m,l,则下列说法:①若α⊥β,α∩β=m,l⊥m,则l⊥β;②若α∩β=m,l⊂α,l⊥m,则l⊥β;③若α⊥β,l⊂α,则l⊥β;④若α⊥β,α∩β=m,l⊂α,l⊥m,则l⊥β.其中正确的说法序号为W.解析:对于说法①缺少了条件:l⊂α;说法②缺少了条件:α⊥β;说法③缺少了条件:α∩β=m,l⊥m;说法④具备了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所有条件.答案:④5.如图,四边形ABCD,BD=23,AB=2,AD=4,将△CBD沿BD折起到△EBD的位置,使平面EDB⊥平面ABD.求证:AB⊥DE.证明:在△ABD中,因为AB=2,AD=4,BD=23,所以AB2+BD2=AD2,所以AB⊥BD.又因为平面EBD⊥平面ABD,平面EBD∩平面ABD=BD,AB⊂平面ABD,所以AB⊥平面EBD.因为DE⊂平面EBD,所以AB⊥DE.[A 基础达标]1.经过平面α外一点和平面α内一点与平面α垂直的平面有()A.0个B.1个C.无数个D.1个或无数个解析:选D.当两点连线与平面α垂直时,可作无数个垂面,否则,只有1个.2.从空间一点P向二面角αlβ的两个面α,β分别作垂线PE,PF,E,F为垂足,若∠EPF=60°,则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的大小是()A.60°B.120°C.60°或120°D.不确定解析:选C.若点P在二面角内,则二面角的平面角为120°;若点P在二面角外,则二面角的平面角为60°.3.已知直线a,b与平面α,β,γ,下列能使α⊥β成立的条件是()A.α⊥γ,β⊥γB.α∩β=a,b⊥a,b⊂βC.a∥β,a∥αD.a∥α,a⊥β解析:选D.由a∥α,知α内必有直线l与a平行.而a⊥β,所以l⊥β,所以α⊥β.4.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已知平面AA1C1C⊥平面ABCD,且AB=BC,AD=CD,则BD与CC1()A.平行B.共面C.垂直D.不垂直解析:选C.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因为AB=BC,AD=CD.所以BD⊥AC.因为平面AA1C1C⊥平面ABCD,平面AA1C1C∩平面ABCD=AC,BD⊂平面ABCD,所以BD⊥平面AA1C1C.又CC1⊂平面AA1C1C,所以BD⊥CC1,故选C.5.如图,正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P是线段AB的中点,G是直线BD上的动点,则()A.存在点G,使PG⊥EF成立B.存在点G,使FG⊥EP成立C.不存在点G,使平面EFG⊥平面ACD成立D.不存在点G,使平面EFG⊥平面ABD成立解析:选C.正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P是线段AB的中点,G是直线BD上的动点,在A中,不存在点G,使PG⊥EF成立,故A错误;在B中,不存在点G,使FG⊥EP成立,故B错误;在C中,不存在点G,使平面EFG⊥平面ACD成立,故C正确;在D中,存在点G,使平面EFG⊥平面ABD成立,故D错误.故选C.6.已知PA⊥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如图),则图中互相垂直的平面有对.解析:因为DA⊥AB,DA⊥PA,所以DA⊥平面PAB,同理BC⊥平面PAB,又AB⊥平面PAD,所以DC⊥平面PAD,所以平面PAD⊥平面AC,平面PAB⊥平面AC,平面PBC⊥平面PAB,平面PAB⊥平面PAD,平面PDC⊥平面PAD,共5对.答案:57.如图,在三棱锥PABC内,侧面PAC⊥底面ABC,且∠PAC=90°,PA=1,AB=2,则PB=W.解析:因为侧面PAC⊥底面ABC,交线为AC,∠PAC=90°(即PA⊥AC),PA⊂平面PAC,所以PA⊥平面ABC,所以PA⊥AB,所以PB=PA2+AB2=1+4= 5.答案: 58.如图,直二面角αlβ,点A∈α,AC⊥l,C为垂足,B∈β,BD⊥l,D为垂足,若AB=2,AC=BD=1,则CD的长为W.解析:如图,连接BC,因为二面角αlβ为直二面角,AC⊂α,且AC⊥l,所以AC⊥β.又BC⊂β,所以AC⊥BC,所以BC2=AB2-AC2=3,又BD⊥CD,所以CD=BC2-BD2= 2.答案: 29.如图,过S点引三条长度相等但不共面的线段SA、SB、SC,且∠ASB=∠ASC=60°,∠BSC=90°.求证:平面ABC⊥平面BSC.证明:取BC的中点D,连接SD、AD(图略),由SA=SB=SC,∠ASB=∠ASC=60°,得AB=AC=SA.所以AD⊥BC,SD⊥BC,所以∠ADS是二面角ABCS的平面角.又∠BSC=90°,令SA=1,则SD=22,AD=22,所以SD2+AD2=SA2.所以∠ADS=90°,所以平面ABC⊥平面BSC.10.如图,三棱台DEFABC中,AB=2DE,G,H分别为AC,BC的中点. (1)求证:BD∥平面FGH;(2)若CF⊥BC,AB⊥BC,求证:平面BCD⊥平面EGH.证明:(1)如图所示,连接DG,设CD∩GF=M,连接MH.在三棱台DEFABC中,AB=2DE,所以AC=2DF.因为G是AC的中点,所以DF∥GC,且DF=GC,所以四边形CFDG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M=MC.因为BH=HC,所以MH∥BD. 又BD⊄平面FGH,MH⊂平面FGH,所以BD∥平面FGH.(2)因为G,H分别为AC,BC的中点,所以GH∥AB.因为AB⊥BC,所以GH⊥BC.又H为BC的中点,所以EF∥HC,EF=HC,所以四边形EFCH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F∥HE.因为CF⊥BC,所以HE⊥BC.又HE,GH⊂平面EGH,HE∩GH=H,所以BC⊥平面EGH.又BC⊂平面BCD,所以平面BCD⊥平面EGH.[B 能力提升]11.将锐角A为60°,边长为a的菱形沿BD折成60°的二面角,则折叠后A与C之间的距离为()A.aB.1 2 aC.32a D.3a解析:选C.设折叠后点A到A1的位置,取BD的中点E,连接A1E,CE. 则BD⊥CE,BD⊥A1E.于是∠A1EC为二面角A1BDC的平面角.故∠A1EC=60°.因为A1E=CE,所以△A1E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1E=CE=A1C=32a.12.如图,在四面体PABC中,AB=AC,PB=PC,D,E,F分别是棱AB,BC,CA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BC∥平面PDFB.DF⊥平面PAEC.平面PDF⊥平面PAED.平面PDF⊥平面ABC解析:选D.因为D,F分别为AB,AC的中点,则DF为△ABC的中位线,则BC∥DF,依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BC∥平面PDF,A成立.又E为BC的中点,且PB=PC,AB=AC,则BC⊥PE,BC⊥AE,依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BC⊥平面PAE.因为BC∥DF,所以DF⊥平面PAE,B成立.又DF⊂平面PDF,则平面PDF⊥平面PAE,C成立.要使平面PDF⊥平面ABC,已知AE⊥DF,则必须有AE⊥PD或AE⊥PF,由条件知此垂直关系不一定成立,故选D.13.如图所示,平面四边形ABCD,AB=AD=CD=1,BD=2,BD⊥CD,将其沿对角线BD折成四面体ABCD,使平面ABD⊥平面BC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平面ACD⊥平面ABD;②AB⊥CD;③平面ABC⊥平面ACD.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解析:选D.因为BD⊥CD,平面ABD⊥平面BCD,所以CD⊥平面ABD,因为CD⊂平面ACD,所以平面ACD⊥平面ABD,故①正确;因为平面四边形ABCD中,AB=AD=CD=1,BD=2,所以AB⊥AD,又CD⊥平面ABD,所以AB⊥CD,又AD∩CD=D,所以AB⊥平面ACD,又因为AB⊂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ACD,故②③正确.1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BAD=90°,AD ∥BC,AB=BC=1,AD=2,PA⊥底面ABCD,PD与底面成45°角,点E是PD 的中点.(1)求证:BE⊥PD;(2)求二面角PCDA的余弦值.解:(1)证明:连接AE.因为PA⊥底面ABCD,所以∠PDA是PD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所以∠PDA=45°.所以PA=DA.又因为点E是PD的中点,所以AE⊥PD.因为PA⊥底面ABCD,AB⊂底面ABCD,所以PA⊥AB.因为∠BAD=90°,所以BA⊥DA.又因为PA∩AD=A,所以BA⊥平面PDA.又因为PD⊂平面PDA,所以BA⊥PD.又因为BA∩AE=A,所以PD⊥平面ABE.因为BE⊂平面ABE,所以BE⊥PD.(2)连接AC.在直角梯形ABCD中,因为AB =BC =1,AD =2,所以AC =CD = 2.因为AC 2+CD 2=AD 2, 所以AC ⊥CD ,又因为PA ⊥底面ABCD ,CD ⊂底面ABCD ,所以PA ⊥CD . 因为AC ∩PA =A ,所以CD ⊥平面PAC . 又因为PC ⊂平面PAC ,所以PC ⊥CD , 所以∠PCA 为二面角P CD A 的平面角.在Rt △PCA 中,PC =PA 2+AC 2=22+(2)2= 6. 所以cos ∠PCA =AC PC=26=33. 所以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33. [C 拓展探究]15.已知三棱锥A BCD 中,∠BCD =90°,BC =CD =1,AB ⊥平面BCD ,∠ADB =60°,E ,F 分别是AC ,AD 上的动点,且AE AC =AFAD=λ(0<λ<1). (1)求证:不论λ为何值,总有平面BEF ⊥平面ABC ; (2)当λ为何值时,平面BEF ⊥平面ACD ? 解:(1)证明:因为∠BCD =90°,所以BC ⊥CD . 因为AB ⊥平面BCD ,所以AB ⊥CD . 又因为AB ∩BC =B ,所以CD ⊥平面ABC . 因为AE AC =AFAD,所以EF ∥CD ,所以EF ⊥平面ABC . 又因为EF ⊂平面BEF , 所以平面BEF ⊥平面ABC .故不论λ为何值,总有平面BEF ⊥平面ABC . (2)由(1)得EF ⊥平面ABC ,BE ⊂平面ABC , 所以EF ⊥BE .要使平面BEF ⊥平面ACD ,只需BE ⊥AC . 因为∠BCD =90°,BC =CD =1,所以BD = 2. 又因为AB ⊥平面BCD ,∠ADB =60°, 所以AB =6,AC =7, 所以BE =AB ·BC AC =427,所以AE =677,所以λ=AE AC =67.故当λ=67时,平面BEF ⊥平面ACD .。